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凉人崛起-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容缓,轲比能是鲜卑少有的明君,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将它们打垮,待其实力恢复还是会南下作乱。

与贵霜的冲突,更关系到西域二十七国这个大凉后方的稳定,与奠定天朝上国尊贵的基础。

可是凑到一起,即便是强若凉国,也显得力不从心了。

如果不行,马玩就在贵霜建国吧……那些帮助他的老兄弟们大多封侯拜将,成为名动天下的大人物,唯独马玩这个最早追随他的伙计在西域操劳半生,整个一生都能概括为简单的‘西讨’二字。

即便是建国,哪怕将来不尊他马越的号令,都无所谓了。

从来,都是马越对马玩不起,猴子哥对马三无愧啊!

马越清楚,这场中原大战的漩涡会拉进每一个企图浑水摸鱼的诸侯,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胜,则一统江山。

败,便尸骨无存!

你们来吧。

你们来啊!

……

马越这几日收到的战报比先前一年收到的还要多出很多,但这天下不仅仅他一个人因此而感到忧愁。

凉王的忧愁仅仅是怎么打,先打谁……更多的人,虽然忧愁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目的总是一样的。

荆州,襄阳。

刘备坐在府外凉亭中,手中捏着一封书信发愣。

院落中的桃子熟了,可刘备的心却掉入了两难的选择。

有些人心里,这场仗为的是一战而定天下,如马越,如孙坚。

而在有些人心里,这场中原大战只是翻身的契机,起先刘备认为没人这么想,但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因为他知道,洛阳的丞相与皇帝,或许都是这么想的。

他手中的二尺黄绢,便出自洛阳皇帝与丞相的手笔,十年无诏书入荆,这头一糟的手诏,便是要他刘玄德起兵东进豫州,截断豫州伪牧马岱与凉国徐州方向的联系。

“唉……”

刘备叹了口气,他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奔马打仗了,如今顶上生白发,没等到天下太平,却等到了这么一封诏书,令他心中坠石一般难过。

一样的事情,江东人也不是没找过他。草木皆兵的时代,谁会忽视这样一个手握荆州数万兵马的牧守刘玄德?尤其他还是那么地古道热肠。

打架嘛,自然要拉上敢动手,还敢下死手的帮手。

这个时代诸侯里这样的猛人并不多,但刘玄德算一个。

孔融一封信,刘玄德直冲北海国杀溃管亥数万大军;徐州有难,依然是这个刘玄德直面马越,为徐州吏民赢得喘息之机。

甚至此人麾下的兵马能挡住小霸王孙策的攻势,谁敢说他不行?

仁义仅仅是他的特点,但不是他的身份,由内到外,他仍然是这个波涛汹涌的大时代下名传天下的诸侯。

而如今的这个时机之下,作为诸侯又哪里会不伺机而动?

只不过,他还没有想好打谁!

“将军,您该下定决心了。”诸葛亮微微拱手,对刘备说道:“张、黄两位将军已将各处兵马集结,是阻隔豫州马伯瞻还是南下进兵江右岸,皆在您一言之决。”

诸葛亮没有称刘备为主公或是使君,这个时候,刘玄德是将军,就像他的官号一般,镇东将军。

朝廷的镇东将军。

这个官位相当于凉国的大都督,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个不受制于丞相的州牧与将军,朝廷对他的约束力便仅仅在于他的心里。

朝廷一封诏令传至荆州,根本不需要他做什么打算,直接开始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这都是应该的。

但是到现在这个时候,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一点儿想法,就比如刘备……他看了看诸葛亮,坚毅刚烈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犹豫,不像从前那么顽强。

他问道:“孔明,如果我此次听命,朝廷结束这场纷争,需要多久?”

自朝廷诏令发到荆州,作为刘备麾下第一幕僚军师,诸葛亮始终没有就这个事情上给予刘备一丝一毫的建议。

刘备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想的,但他确实无法自己下定决心,此生也只有这一件事让他茫然犹豫。

朝廷,真的有平定天下的能力吗?

“既然主公发问,亮便为您筹谋一次。”诸葛亮抿着嘴拱了拱手,面色带着肃然之意,说道:“无论主公怎么做,荆州都将陷入战乱,这是无法避免的。帮助朝廷,便要与豫州马伯瞻、徐州徐公明、冀州关云长、青州杜伯候为敌,而南面江东一直有侵吞荆州之意,甚至屯兵白帝的董仲颖也会渡过长江向荆州进兵……若主公欲尊诏,便要做好玉石俱焚的准备。”

“即便翼德将军迎战马伯瞻、文长战徐公明,汉升子龙防青冀,主公亲率兵马敌江东,也难有必胜之把握。”诸葛亮看着刘备,眼底带着些许忧心说道:“主公以死志报国,朝廷也未必能在十年内收复天下。江东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即便朝廷夺了潼关,拿下三辅,陇关是万万难以攻取的,西凉地处高山,身后又有高原瘴气相助……马越不死,凉国不亡。”

“这么说,难道孔明并不看好朝廷?”刘备闭目思索,半晌才说道:“朝廷即无天险,也难与凉国对抗……”

“主公是知道在下的,不过一介书生,也尝习农事,只求在天下混战之际保命罢了。”诸葛亮有些自嘲地笑了笑,深吸了口气说道:“像主公这样的人,能活到现在已实属不易,对于诸侯而言,何为对、何为错?相攻互伐,谁在乎黎民百姓?”

因为生活的经历,诸葛亮的成长中伴随着颠沛流离,他很清楚百姓想要的是什么,百姓所想要的仅仅是活命罢了啊!可在这个时代活命已经显得太难了。

以诸侯之身立命者,百姓黎民追随者,哪个不是心机深沉的野心家?哪个还会在意少数人的性命?

“如今最能制止天下纷乱的只有凉国与江东,朝廷是为正统,但如果为了这个正统去再将天下拖入十余年甚至更久的乱战,值得吗?”诸葛亮没有再说话,其实很多事情刘备是清楚的,到这个时候,谁都不着急了,只需要等刘备想清楚最后的锋刃所向,便可以了。

无论刘备最后做出的选择是怎样,荆州上下,都不会有人埋怨。哪怕追随主公玉石俱焚,迎战八方人马,他们也不会畏惧。

因为刘备是这个时代唯一一个做梦的人,当礼崩乐坏,坚持就变得尤为艰难。

他们是为了这个梦而聚拢在一起的人啊!

第七十三章 寸土不失

第七十四章 壮士断臂

左冯翎的兵马一路快马加鞭,右扶风的儿郎在一个时辰整理行装奔向潼关。

蜿蜒的行军路上,裴绾厉声督促着士卒加快速度,尽管他很清楚,军士的速度已经不能再快了。

但他别无选择,因为无论军官还是士卒,都很清楚,潼关……不行了。

从这场全面战争爆发开始的第一个时辰到现在,凉国士卒的心里经历了由骄傲到恐惧的转变,而在恐惧之下,是他们的愤怒与不甘。

其实除了个别几个人,很少有人一生的重点都放在打仗、屠戮同类这件事上。

即便在历史的东汉末年,对许多人来说打仗也仅仅是避无可避时,为了求生存活最终的一种手段。这一代人有很多平民百姓都生长在颠沛流离中,不断地避难。

从冀州到司州,从司州到益州,从益州到荆州,从荆州到青州……战争的脚步在身后追赶,只要逃的比它快一点,或许换个地方,就能重新开始。

如果还有办法,除了亡命徒谁会愿意拿着性命做赌注啊!

凉国自立国之日,境内便安定了十几年,哪怕地盘越打越大,辖地越来越多,但最终令人打心眼里接受这个封国与大汉分庭抗礼的,不是凉王或是凉国军的强悍威风……而是更加实在的,远离战争。

但是现在,一场波及天下的战斗来了,再没有地方去让他们逃命了。

国家兴亡,或是将领功勋,这在后世冰冷的历史上着眼去看是一种带着热血的浪漫史诗。

但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乱世就是摧毁了所有美好的可能,战争这头猛兽将人间的一切拉入地狱!

潼关城下,天色渐暗。

张辽的偃月刀由背后挥刀斩下胡轸的首级,而奋发的华野也将长矛向着张辽投掷而出。

战场一如既往地纷乱,城头的华雄方才写就绝命书,便见到儿子重整了旗鼓,率十余名步卒便由后方突而杀至。

这个时候,城下数千守军的前方阵线已经被彻底推翻,原本规整的阵线好似被暴雨横扫而过的麦田般东倒西歪,士卒更是狼奔冢突,战场上唯有张辽所率领的那百余骑兵无比耀眼,两军士卒无论是谁,只要在视野范围中见到他们,便会为之披靡。

一支军队的将领便是军中之魂,对于这种选锋之将或是尖刀之军,各个时代的各个军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说法,但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凭借超人的勇气活跃于战场之上,这些人只要踏上战场便必然会成为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张辽,便是这样的武将,而他身后追随的那些骑兵,也是战场上最有勇气的军士。

自马越二次出凉州,天下强兵的威严纷纷扫地,世人仅仅能想起被骄纵强悍的凉州兵马支配的岁月。

在那些岁月里,战场,始终被凉州人统治。

而这一次,尽管是以多胜少,但对于张辽等人,甚至是这天下的许多人而言,都已足够鼓舞!

沙场之上,从不存在卑鄙与否,一切行为的目的并非是消灭敌人的肉体,而是消灭其精神。只有完全消弭敌人的抵抗之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

而战争的这个目的,永远服务于政治。

否则那不是战争,是仇杀。

张文远此战并非是恨谁或是为了老并州刺史丁原复仇,仅仅是因为他效忠于朝廷,朝廷这场仗胜了,那便是他的胜利。

而现在,城下的敌军,精神以及快被他完全消灭。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并非是形容兵败之迅速。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山倒,何为山崩?

山崩之势,始于微,崩于根。兵败之初细不可察,往往待将领发现之时,情势已经无法挽回。

这便正像此次潼关城下出战的凉国兵马,张辽很清楚凭借朝廷的兵马,或者说是他率领的这些招募的新兵,是绝对无法凭借实力击败凉国兵马的。

然而在他一次又一次地给华野下套,令其轻军而出,利用凉国将领对麾下兵马实力的绝对自己,来从精神上持续对他们造成压迫,追击不停。

就像朝廷每个人想的那样,他们太需要一场面对凉国的胜利了!

无论以少胜多,还是以多胜少,只要胜了,就能打破凉国的神话!

兵荒马乱的战场上,张辽单手擎刀微微矮身探手一捞,将凉国老将的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提在上首,扬刀大喝:“敌将以死,守军还不速速归降?儿郎们给我杀,攻下城头扬我汉威!”

真是,兵败,如山倒啊!

张辽向前踱步坐骑,睥睨天下般地望了一眼城头上白发苍苍的老将,轻轻笑了,高声呼道:“华将军,难还不开城受降?”

让张辽意外的是,华雄居然没有做出他想象中的任何一种动作。

华雄只是咬着牙,眼睛好似根本没有看他,倒像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身后的位置。

身后,破空之声猛然炸响,惊得张辽肝胆俱碎!

或许,并不是兵败如山倒!

几乎在感到危机的瞬间,张辽身体猛然向左一趴,便想要藏身蹬下,躲过来自身后的兵器。

仅凭破空之声,张辽便知道像他袭来的是一杆长矛,当下反应便是全身缩起,力求躲过这一次偷袭。

可惜,张辽的速度还是慢了片刻,那一杆被当作投矛的步卒长矛足有丈五之长,又是华野全力一掷,几乎带着爆破音穿透而出。

正正地钉在张辽的肩甲之上,精良的甲胄救下了张辽的性命,这一矛并未穿透甲胄,但却将精钢制成的肩甲片凿出一个破洞,一寸的矛头嵌入肩甲之中,紧随其后的矛杆禁受不住如此大的撞击力,竟从中间炸断,而巨大的力气也将马背上打算藏身蹬里的张辽撞下马去。

赤手空拳的华野踏步向前,冰冷恐怖的玄色的面甲看不见后面那张脸面的表情,但早已脱力的身躯却仿佛还有用不尽的力量,猛地再一步踏向前方。

每一步,他身后的十余名矛卒便将长兵器递出,所过之处纷纷人仰马翻。

张辽忽遭大力偷袭,尽管那杆长矛没能取走他的性命,甚至没能将他钉死在地上任人宰割,但那柄仅剩四尺的断矛却实打实地将精铁制成的肩甲打得变形,以至于积压着他的臂膀,疼痛难忍,整条右臂甚至都无法抬起或使上一点儿力气。

张辽很清楚,肩骨怕是……碎了。

肩膀碎了,在马背上操持兵器的右肩骨头碎了……这对张文远而言意味着什么?

“呃……”张辽肩膀上钉着四尺断矛从地上爬起,站起身来以左手抓住那杆砌入肩甲的断矛,忍着痛楚闷哼一声,带着变形的肩甲挤出的血水将之拔了出来。

接着,又再度掰住肩甲的甲片,左臂使力,竟硬生生将肩甲从铠甲上撕了下来。

露出那被挤压地变形出血肿胀的肩头来。

这事,张辽才随手弃了肩甲与那杆短矛,面无表情地扫视战场,一眼便见到先前那个青年正在远处看着自己。

没有人说话,甚至二人就连什么威胁的动作都没有,两个同样赤手空拳的男人便在同一时间向对方走去。

开始是走,然后快步,最后相对着奔跑冲锋!

二人谁都没有喊出什么‘让开’之类的话,但周围无论是凉国军还是汉军,都主动地给二人让开一条通路。

因为这是他们之间的战斗。

四周围喊杀声仍旧震天,凉国军士被逼至城下,再无路可退,纷纷用出自己最后的力气发出呐喊,向着敌人冲了过去。而汉军如今也已是强弩之末,这一场仗打了数个时辰,战场范围从潼关城下直延伸到二十里之外,就算是铁打的人也没了力气。

现在,完全是意志力的抗争。

张辽冲锋途中夺过一名躲闪不及汉军手中的环刀,去势不减!

华野跳跃腾挪避过地上纵横交错的尸首,倒提一杆长矛,横冲直撞!

一个弑叔之仇,夺关之恨。

一个断臂之恨,沙场之敌。

更重要的是,一个断了手臂,一个筋疲力尽。

两个人的气势都是一般地威猛,杀气纵横。

但实际上他们的模样都是分外狼狈,一个奔跑踉跄,一个手臂断掉。

就这样的两个人,猛地在战场上撞在一起。

环刀横斩,枪矛格挡,脚步难横,两人又纷纷倒了下去。

城头上的华雄看得肝胆俱碎,他急了起来。

仅仅一个回合的交手,他便已经知道,自己的儿子要糟!

尽管是张辽先掌握不好平衡栽倒下去,但他更清楚,张辽体力尚在,仅仅是因肩骨的伤势无法掌握平衡而已。但华野是真真正正地只剩下胸口吊着一口气,全身上下他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意志了!

无法这场战争他能否得胜……儿子的生命,已经不在了。

一旦他睡过去,必死无疑!

华雄感到舌尖发凉,不知怎么他已经微微张开了口,呼吸急促仿佛比自己在关下作战还要艰难。

而在战场的另一边,华雄极目远眺,在向着洛阳的方向,那边十余里外已是烟尘滚滚,他不知道哪里还有多少人马正向这里赶来。

潼关,潼关……今日华氏父子可亡。

可是潼关,潼关……凉国之东疆门户,不能丢!

第七十五章 降者不杀

夏侯兄弟这一路可不快活,先是自洛阳佯装败给张辽,在朝堂上颜面扫地,如今又一路东奔上百里,渡蚀水,越山岭,这才在傍晚时分抵达潼关战场。

残阳已要隐至潼关以西,天地间却仍旧留有依稀的光,让他们能够看清尸横遍野的战场。

天空上盘旋着食腐的飞鸟,关下关上仍旧传来震天的呐喊声,夏侯惇与兄弟相互驻马,对视一眼笑道:“张文远可是下了死力气,这一仗势在必得啊!”

进兵至潼关之下,数个时辰便将战斗进行到这般光景……领军之人皆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如何能看不出这战场上的诡异?

潼关以东过万步,便已有汉军士卒伤亡的踪迹,最惨烈的战斗爆发在关下十八里,也就是七千步的距离,大片凉国铁骑在这里折戟,沉重的甲胄令无主的战马难以负荷,即便未死也被压倒在地。

尽管地上长眠着许多身着红色汉军甲胄的军士,但谁都看得出来,战线是一直向西推进的。

小的战斗服务于战略,战略服务于大的战争,战争的一切都是为了政治。

既然已经开启了战端,就没人再将目光着眼于伤亡的数量,而是战略任务能否完成。

夏侯渊将目光看向城头,轻哼一声,对张辽这并州出身的叛将此次进兵还算赞许,提缰策马道:“兄长,咱们的人,也向东推进吧,夺下城关!”

“也好,免得夜长梦多!”

这一场仗,最大的主官便是夏侯惇,他轻轻颔首,整支大军便开始向西推进。号令一层层传至每一名士卒的耳朵里,大军向排山倒海一般,踏过鲜血淋漓的战场,向西面潼关列阵而去。

一支军队的精锐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的战意如何。凉州奉行的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先锋将勇猛,则军士勇猛,因而军中先锋皆由猛将充任。

而朝廷的兵马,如今则以兖州军为尊。

兖州兵马自曹操任兖州牧时便历经连翻大战,治军之法也有其独到之处。

相对于凉州军中的人治,兖州军则更加偏向法制。

他们不需要勇猛的先锋将,只需要大将的脑袋足够清醒。

曹操在兖州发布的《步战令》如今已传遍所有朝廷兵马,中云: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什长杀之;什长有不进者,都伯杀之。

而兖州军的作战意志,便是由这衍伸而出。

因而在作战时,最为整齐!

潼关,城南城北的战事渐渐稳定,一架架云梯搭在城头,双方尸首像下雨一般向关下坠落,但凉国守军已经稳住局势,任凭朝廷兵马再悍勇,也无法登上城头一步。

就连最危急的城南都被逼下山麓,城门外的撞城锤也被凉国守军的火油烧毁,只能依靠云梯向上攀爬。

华雄的眼睛时刻紧盯着下方的战斗,那两个虚弱的身影的每一次撞击,都令他老泪纵横,心痛难忍。

他的儿子……回不来了。

在周围作战的凉国军士越来越少,尽管他们的甲胄更坚固,他们的兵器更锐利。

但他们却在城关下这片狭小的地区被汉军围追堵截,三五人一组,总有一杆锋利的兵器透过甲片无法遮挡的地方钻入身体,凶勇剽悍的凉国人一个接一个不甘地倒下,无神的灰败眼睛最后看到的是敌人肮脏的脚跨过自己的身体,天空上盘选择黑色与灰色的食腐鸟。

如果这场仗胜了,他们会依照凉国人的传统被烧成灰烬,放入小木盒埋葬在彰山之下;若他们输了……将会在这里,被那些鸟类蚕食。

在一段时间后以另一种形式重新落在地上,沉寂在土里。

疼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张文远。

这种疼痛足以令最坚毅的男儿发出哀嚎,但他始终除了闷哼没有其他声音。

手中环刀,一次又一次地挥向那个敌对的男人。

到现在,他甚至都还不知道那个人的名字。

“投降……不杀!”

这周围已经没有一个凉国人了,拖着手臂的张辽弓着身子站在当中,左右都是汉军以长矛列出的阵线,将他们二人围成一个圆环,华野喘着粗气,眼睛死死地瞪着张辽……他的膝盖被环刀砍伤,已经无力再支撑他的身体,可就算此时的华野已经跪在地上,他的双手仍旧举着那杆长矛。

他那颗骄傲的头颅,从未垂下!

四周的汉军举着长矛呼喊道:“投降不杀!”……“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华野置若罔闻,那一杆枪矛仍旧指在张辽那个方向。

鲜血顺着他的额头向下流淌,脸上的血迹已经凝固,却很快再度浸染。

时至此时,已经不仅仅是那些敌人,那些汉军想让华野投降了……张辽都不想亲手杀掉一个这样的敌人。

这个人用尽生命来阐释天下,何为勇武?

这是真的绝境了,关外的凉国人已尽数被环刀劈倒,城上的守军不再投鼠忌器,箭矢一波又一波地倾洒下来,汉军兵马夹裹着华野向东撤出一箭之地,但山呼投降不杀之音从未停止。

没有人能想象,这样的环境能给华野心中造成多大的眼里。

这是大凉立国以来,第一次数俞五千的大队兵马被完整击败……这不是击溃,战至最后一卒。

拥有弓弩步骑的完整战阵,就在这潼关之下,被汉军完完整整地杀光了。

华野环顾左右,眼中没有任何一个亲近的脸孔,他的身体被近在咫尺的上百杆长矛环绕,随着‘降者不杀’的呐喊,那些长矛一步一步地逼近。

他没有退路了。

华雄在城头上眼睁睁看着独子战败,整支军队被蝗虫般的敌军围追堵截,看一场撕心裂肺的困兽之斗。

远处的汉字大旗越来越近,带来大队人马的行进之音。

华雄已不忍再看,他甚至会真的希望野儿现在投降了吧……降了吧。

“将军!将军!左冯翎裴太守来援,先头军士已抵达关西,请求开关!”

守城卒飞奔城上,华雄没有回头,只是要紧牙关命士卒开关,他的眼睛看着远方的汉军大阵,粗略估计,兵马数量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