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凉人崛起-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最接近的时候,马超庞德一白一黑两员战将距离张永,也就是汉中的中军只有不到三百步的距离,他甚至都能闻到顺风带来的血腥气息……那一刻张永的心脏似乎都被惊骇的停止了跳动,现在见到他们率领着骑兵去杀戮两翼,张永的脑袋在瞬间空白,只觉得后背都湿透了。

至于两翼的倒霉蛋,谁会去管他们啊!

至少……自己这颗项上人头是保住了。

战场上的恐惧会传染,看到那两员好似天神下凡的战将在阵中左冲右突,谁还能生出抵挡之心?

张永能站在原地寸步不退,这已经是有胆识的表现了!

过了半晌,张永才突然想起自己现在是中军大将,急忙打马前行看着两支兵马在军队中急速离去的背影高声喝道:“拦住他们,不要让他们对我等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啊!”

他妈的,这两千多骑兵如果撤到山谷里,万一敌军大部步卒在这个时候一拥而上,后方的山谷又被伏兵与骑兵堵住道路……他这几万兵马往哪里走啊!

然后为时已晚,马超与庞德率领的两支骑兵已经快速穿插过他的数万大军侧翼,在后方山谷汇合,高声喊着命令山谷伏兵不要放箭,往谷内奔行而去,汉中军尽管有心追赶,却依然望尘莫及!

而现在,张永才刚刚放走两个大麻烦,前军突然报告,凉国军大部趁势掩杀过来了!

张广策马北望,只见烟尘滚滚中,数以万计的凉国步卒朝着自己冲锋而来!

马鞭被投掷于地,张永咬牙切齿,愤怒地骂道:“应战,不管后面,给我打,迎上去打!”

难道都以为我汉中军阵是好欺负的,想踏破便踏破吗?

————————————————————

满地打滚儿求订阅~

第九十章 贵霜从攻

“规则与秩序非常重要,而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陇都吹起来自中原的过境强风,空气中似乎都带着潼关血战的气息。

凉州在这个秋天大范围地下起了雨,这还是许多的年头第一次在中原的雨季下起大雨,上一次有这样天气的时候,是马越刚刚封王。

过境的强风被高原雪山所阻挡,再无法向西方迈进……雪山能阻止强风,却无法阻挡凉国男人的奔马。

书信换了一个又一个胸怀,骑手换了一匹又一匹驿置的奔马,终于抵达了大凉国的最西方……贵霜边境这个被人遗忘的地方,在疲惫不堪的骑手恭敬地双手奉上中,凉州大人马玩轻轻摆手,命随从取过书信。

凉国的征西将军把玩着精致美玉做成的葡萄酒杯,面含笑意地扯过书信。

很久没有信件从凉州传过来了,路途遥远,陇都事大……是什么事让凉王大人想到自己这个远征异国的孩时发小呢?

马玩这半年的生活过的十分轻松,贵霜内部出现了叛军,而在更西的方向出现了更多的敌人,他似乎只需要按兵不动便能看着一个昔日与大汉同样强大的异族帝国分崩离析……马将军当然不会对这样的大好时机袖手旁观。

他没有再对贵霜发动袭击,在夺取了他们在蓝氏城的王庭之后。

中间他们经历过短暂的休战,却再一次因贵霜向东集结人马而失败。

所以马玩用武力解决了一切。

确切地说,蓝氏城并不是贵霜帝国的王庭,而是贵霜帝国的前身,西迁至此的大月氏人的王庭。先汉时大月氏被匈奴人驱赶向西迁徙,张謇便是为了寻找他们而一路西寻。

在当年,他们是先汉孝武皇帝的盟友,共抗匈奴。

贵霜初始只是大月氏人五部中的一部,在后来三百年的时间里做大,成为能够比拟大汉的强大国度。

蓝氏城,是一个象征。

而现在,这个象征已经插上了大凉国的旗帜。

并非是马玩不想再向西进兵,但无论是他还是苏则都很清楚,他们不能再向西进兵了……他们距离凉国已经太远,即便打下更多的土地,也无力防守,一旦贵霜组织兵力进行东征,若无法防备则很有可能被打回雪山另一头。

有高大的山脉所阻,他们能否在抵达乌孙过境之前全身而退都是问题。

这场四百年来中原最功勋卓著的西征,到此为止。

但马玩没有率部后退,而是在此地经营抢夺而来的三个郡的土地,安顿民生,甚至从当地人中募兵,征发最优秀的贵霜战士建立起一支三万人规模的贵霜从攻军。

他并不是要用贵霜人打贵霜人,他已经与贵霜找到了真正寻求和平的方法。

贵霜皇帝服软了,因此马玩不介意帮他一下。

尽管贵霜如今成为整个世界上的数得上号的强国,雄踞地中海……不过在马玩眼里,贵霜依然不过是当年那个被匈奴人打得不敢冒头,连皇帝的头颅都被做成酒器的弱小夷族……虽然马玩如今处处以凉人自居,事事不忘与如今朝廷划开界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承认自己的祖先是汉人,甚至就连他的血管中流淌着都是汉人的血液。

就像马越在早年说的,他们穿汉服,讲汉话,做汉人……只是马玩认为比起洛阳的那个小皇帝,自己的老兄弟更适合做皇帝罢了。

贵霜?不就是以前的大月氏人吗?他们被打得险些灭族,连当时年轻强硬的孝武皇帝知道后都深受震动,立刻拍板派了张骞出去:一定要找到这些同仇共苦的民族兄弟,拉他们跟咱一道打匈奴。

结果人家还不领情,尽管皇帝原谅了他们,还与他们通商。

但在马玩看来,不是每个背负血仇的孩子都能像汉人一样坚强勇敢,这没有关系,但他们敢对凉国叫嚣,就是他们的不对了。

当年大月氏不愿一同对阵匈奴,没关系,我们汉人跟最强大的匈奴人捉单对阵,还不是霸气地在单挑中将匈奴人放翻,更是斩了他们单于,也为大月氏人报了仇。后来更是打通西域,由你们大月氏人做丝绸之路的二道贩子,不然哪儿有你们强大的份儿?

但马玩也清楚这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如果能协调好贵霜的关系,今后丝绸之路的全面打开,不仅仅一个西域,还有贵霜、安息、甚至还有另一头让凉王魂牵梦绕的罗马,整个丝绸之路将散发出时隔二百年的辉煌!

因此,在于大月氏人和谈后,马玩便用贵霜从攻军团与西域的精锐之师进入贵霜境内,展现遥远东边那个日薄西山之帝国的强大军力,震慑四夷。

凉国参战的第八个月,安息人撤离了贵霜西部边境,退回地中海。

因为安息人的内部也发生了叛乱,一个新兴的强大王朝自旧帝国的废墟上站起,法尔斯总督阿尔达希尔举起大旗造了安息人的反,一时间各地举旗。

而更西边的罗马,也陷入了长达百年的混乱期。

公元三世纪,大汉进入三国混战,贵霜帝国分崩离析,安息帝国叛乱不断,罗马皇帝被刺杀陷入百年混乱。

这个时代傲然于世的四个强盛帝国,在公元三世纪纷纷折戟沉沙,宛若诸神的黄昏。

或许这就是时代的力量。

“一群混账!”

粗略地扫了信件两眼,马玩面带笑容的脸勃然变色,一掌拍在几案之上,起身在府中踱步。

这里的确是府,只不过没有厅堂罢了,这里是蓝氏城的城主府。

信件上分明写着,凉国与江东在徐州作战,幽州刘和攻打冀州,朝廷趁势进兵潼关,华雄战死……马越让他不要回去了,就在西面建国吧。

他很明白自家老兄弟这句话意味着什么,马越对这场战争没有必胜的把握!

西域远征军劳师动众,此时返回凉国已来不及,马越不希望他回去后看到已经挂上敌人旗帜的陇都,所以要他别回去了。

这是建国啊,哪个男人不想建国?

马玩不想!

“西域大都护,三郡与西域,就交给你了。”马玩招呼人将在蓝氏城外督管募兵的苏则找来,一见面便劈头盖脸地说出这么一句话,把苏则都弄蒙了,脸上喜气洋洋的笑意被惊愕定格,问道:“这……这是为何啊?”

目前他二人在贵霜的经营可谓是一片大好啊,三郡以凉国的太守模式,给择选出的本地太守制定规则,通过统一管理很快便再这块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贵霜从攻军的招募也一直有序进行着,大月氏人的兵员素质实际上不亚于汉人甚至不亚于凉州人……这片土地也一直在混乱之中,贵霜人也曾经在一百多年前横扫中亚。

他们所欠缺的,是优秀的将领与对于军略的运用。

而凉州人来到这里,招募大月氏的流亡武士,成立新军,三郡之地养兵十万甚至还有些结余,原因就在于贵霜实在太富有。

这个国家地处大汉与罗马中间,把守着丝绸之路最好的商路,文化与经济都发展到鼎盛时期,马玩与苏则又怎么会不知道在这里狠狠地捞上一笔?

这支数量超过三万人的贵霜从攻军的一切用度,马玩都以凉王覆甲军为标准,吃得一日四餐,训练也是只重不轻。

这些人与真正的凉王覆甲军比起来,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尽管这个缩小的时间在慢慢变短,但终有一天他们会成为凉王覆甲那样的精锐。

不过成军六个月,大月氏流亡武士们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本就熟练弓马,擅使钉锤一类中原不存在的奇门兵器,在经历了六个月一日四餐与骆驼奶、马奶的营养之后,每个人的身材都变得鼓鼓囊囊,充满了力量。

而他们的十万西域远征军,如今虽然有高达两万的减员,却保持着惊人的战斗力,远远超过当年匆忙应征的乌合之众。

在苏则看来,他与马玩如今掌握的这支力量,在混乱的中原足足可以比拟一个强大的诸侯!

“陇都来信,要我回去。”马玩没给苏则说上太多,他不希望中原大乱的消息在西域传开,不过马玩还是故作轻松地对苏则笑道:“凉王殿下想让我代他会一会江东的孙坚……大概是要决战了,我可不想错过!”

的确是要决战了,不过这场仗不是凉人说了算,对抗数个州域的对抗……胜负堪忧啊。

一连七日,将军马玩在蓝氏城整备兵马,召集部下。贵霜故地沸腾,无数大月氏人的流浪武士追随着马将军的号召自备骏马赶到蓝氏城。

跟着汉人有饭吃,而且是很多饭,这已经成了这些混乱国家流浪武士的共识。

没有人在乎去哪里,无论他们留在贵霜效忠于谁,都是为别人打仗……而帮助马将军,会吃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马将军无意与贵霜为敌,甚至帮助他们击溃了西面的安息人。

这就证明了马将军的诚意。

当马玩离开时,苏则站在蓝氏这座残留着罗马建筑风格的石头城堡上向东眺望,五万贵霜从攻军的远行浩浩荡荡……像是在告诉天下人,大凉征西将军马玩,将把更猛烈的战云引向中原!

第九十一章 一个不留

凉国大军的冲锋与山谷之上射手的虎视眈眈令汉中鬼卒无路可退,只能迎着攻上去。

他们没有办法,前后皆无路可走,只有左右能够逃窜,但那是未知的密林……谁能保证,阴险狡诈的凉国人没有伏兵在那里?

更何况,比起战场到密林那么遥远的道路,还是留在自己的袍泽身旁更加令人安心。

巨大的碰撞,发生在两支军队中。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打响!

一方气势如虹,一方退无可退。

汉中鬼卒的凶性在这一刻全面激发出来,在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们牵挂,在历经马超踏阵的恐惧之后,他们才刚刚平复了心情,去应付接下来的厮杀!

没了凉王覆甲军的存在,双方兵马数量相差无几,汉中军甚至更多一些。而在兵甲上,更是除了封存甲胄的大漆颜色不同之外完全一样……势均力敌!

庞淯挺着长矛一马当先杀入战场,战马巨大的冲击力一连撞翻数名汉中军,长矛扫出便是一片血液洒向天空,金铁交击之间,大片的凉国骑兵冲锋而来。

轰踏的马蹄将道路与农田踏为荒地,随后鲜血像泉水般在战场的每一寸土地上炸开。

几年之后,这里将会成为最优渥的农田。

“将军,下面打起来了!”

山谷之上,庞德时刻观察着下面的军情,同时他的眉间紧皱,指着远方对马超说道:“这好像是士卒自发冲锋全无章法,在后面还有大约万余兵马未动……将军,成宜可能反了。”

事到如今,尽管马超十万个不愿相信,最早追随三叔的成宜叔父心怀鬼胎却已成定局……错失最好的战机,必将导致数以千计甚至更多的部下冤死战场。

很多人,本是不会死的!

如果凉王覆甲军冲锋之后大军主力能趁势压上,凉王军不会孤军奋战,甚至很可能那八百名凉王骑就不会饮恨战场,死在积极无名之辈的手上。

没错,经过一番冲破敌阵的厮杀,凉王覆甲军减员八百……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减员,凉王骑大多在军中担任屯长以上的军职,这样数目的伤亡意味着空缺了数百个屯长队正,以及几十名军侯。

一个军队的军官建制,就这样没了!

普通军士要募,可任何一个凉国的下级军官都意味着是陇都书院数年培养出的人才,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自己人的按兵不动下……马超心里憋屈!

“庞将军不要说了,此败怨我,怨我。”马超摇了摇头,语气中透出一丝疲惫问道:“前方战势如何?”

马超无法像庞德一样立在悬崖边上远眺,他的右腿在先前的战斗中受了很重的伤,三支箭矢穿透甲胄,腿上流出的鲜血在先前才刚刚止住,箭矢还插在腿上,如何去悬崖边上观察军情?

“局势焦灼,成宜的本部万余兵马未动,无人指挥的兵马各自为战,托凉王殿下的福,中规中矩。”庞德说得非常中肯,如果不是马越在凉州推行教化,单靠士卒没有将军的令旗指挥的凉国兵马如何能与人数远超于己的兵马对抗?

马超没有说话,从被血迹染红的战袍上扯下数块布匹,如果说马岱是凉国年轻一代战略把握最准确,最会打大型战役的人,那么马超便当之无愧是小型冲突中对战局把控最为精准的将军!

他眼下对战局把握不够清楚,他必须亲自去悬崖边上看一看,战局到底是怎样的焦灼!

“孟起,你!”庞德看着马超腿上的伤,本想出言阻止,却见到马超眼中属于一个将军的骄傲,到口边的话却成了默不作声地走过来搀扶起他,走向崖壁指着混乱的战场说道:“双方已经过箭矢互射,开始近身接战。”

“我在这坐下就好,坐下就好。”马超倚靠着一块巨石,眼睛盯着纷乱的战场皱起眉头,突然忽然开朗,指着远方抓着庞德说道:“庞将军,传令凉王骑最后休息,准备披甲上马,还有这支伏兵,准备听我号令!”

“将军,你的伤……”

庞德的话没说完,就见马超兴奋不已地指着远方战场说道:“如今汉中人只有一条路可走了,他们不会傻到后退,只能前进,或是西走东奔……这无论如何都要在于军队一决胜负之后才能考虑,我们需要的就是等!”

马超的意思很明白了,汉中人已经没有底牌了,靠着弓弩齐发这一招无法让他们一直获胜下去。

尤其在与凉国军队近身交战之后……所以说,马超自己就是凉国军队的底牌!

在最恰当的时机,汉中军或是前进或是溃败,凉王铁骑自山谷轰然杀出,便可奠定这场战争的胜利!

庞德走去传令,身后传来马超掰断箭矢的闷哼声,随后便:“扶我起来,披甲再战!”

比起马超,庞德的心里可不像马超那么豪放,他对这场战役的结果并不乐观……汉中人有这么强的能力,让庞德都担心?

当然没有,庞德根本没把那些汉中军放在眼里,被三千凉王骑杀穿军阵的敌人,有什么好怕的?

真正让庞德忧心忡忡的,是那支人数过万的凉国军队,以及他们的将领,成宜!

他们冲锋而出,踏破汉中军的阵型,敌人山呼云从般地跪地讨饶,但是……然后呢?

那虎视眈眈的变节者可不会坐视他们做大得胜,双方之间必然还有一战,到时候他们尽是疲敝之师,对方却是以逸待劳之辈,那什么去与他们打?

而且双方都是凉州人啊!

……

庞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成宜正在对剩余忠心于自己的部下做着战前动员。

“兄弟们,道理大家都懂,既然站在这里,便是相信成某人,成某自然也不必多说什么!成某只说一句,兄弟们信得过某,某便带大伙儿搏一场富贵,成了,各个加官进爵拜将封侯!不成,某人陪着你们一块死,咱们去地下斩阎罗!”

士卒们轰然叫好,最兴奋的就是那些个留下的下级军官,先前庞淯率军冲锋,便已经是一场旗帜鲜明的站队了,是站在老凉王那边,还是留在这里造反,既然还留在这里,选择便已不必多说。

成宜的官职不高,但在凉州份量不轻,常年身处校尉这个官职,对下级军官大多熟识,这些年培植了不少自己的党羽。

而在上层贵族中,成宜也能凭着最早效忠凉王的身份说得上话,无论如何都不是个可以让人轻视的角色。

如今扯起大旗,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对抗陇都,即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却也不难让人想象。

但凡是有点野心的人,都会在这里动动脑筋……主要还是凉国建国以来所处环境一直顺风顺水,未曾经历过太大的磨难与打击,导致此次天下共反使得国内人心思乱。

谁也不知道,凉王能不能扛过这一劫,若抗不过,是追随凉王去死,还是再琢磨如何活下去呢?

闲的久了,人的心里便长出草来。

不如就闹一把,造反的敌人只是凉王,了不起打下陇都直接向朝廷乞降,朝廷也不会跑到凉州来对他们穷追猛打。如果要是跟着凉王,万一败了可就万劫不复了啊!他们都不过是军侯队正的,犯不上!

就是这种思想,造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糟透了!

战场上的局势正在慢慢向着庞淯那些凉国军士偏移,虽说双方差上不多,但汉中军的士气本就蒙受了重大的打击,又遭主帅病倒,临阵换将……开始还能硬拼一下,一旦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伤亡,他们便坚持不下去了,士卒都一个劲儿往后退,生怕与凉国军士对上,这样下去仗还怎么打?

成宜自战袍上撕下一块白绢系在兜鍪之上,转过身去叛军士卒纷纷有样学样,许多人不禁深吸了口气。

这是为了与前方的凉国军队分清阵营,他们很清楚,接下来就要到同室操戈的环节了!

“弟兄们,富贵在今朝,还是那句,成了封侯拜将,跟我冲啊!无论是谁,杀光他们!”

凉州的兵马,悍然发动了冲锋,目标,凉国军!

庞淯与部下奋勇杀敌,他的战马在厮杀中被敌人砍翻,如今与部下步卒一同结阵厮杀。他已经率领麾下一曲在敌阵中杀了将近半个时辰,从中军杀到右军,手上的兵器也从长矛换成环刀,又从环刀换做战戈。

单单在他手上就有斩下七颗首级,可谓战果颇丰!

就在厮杀忘我之时,突然在军阵后方传来厮杀之声,咆哮的凉国叛军骑兵飞驰着带着凉州羌人特有的呼哨声甩着弧刀杀了过来!

一下子,正规的凉国军士气一落千丈,他们成了背腹受敌的那一个!

在南边的山谷之上,马超见到这一幕怒火中烧,用力扣上狮盔兜鍪,拄着铁矛一瘸一拐地走下山坡,推开过来搀扶他的士卒怒吼道:“传令凉王骑统统给我上马,还有那些伏兵,跟我去杀光叛军,无论是汉中的叛军还是成宜的叛军,统统杀光他们,杀光他们,一个不留!”

第九十二章 天师危矣

“喔喔喔……”

羌骑的呼哨声响彻战场,马背上那些头系衣巾的骑兵在一刻钟前还打着凉国的旗号,如今那些曾经令他们为之效命的旗帜被随意丢落地下置之不理。

他们反了!

成宜的计划很简单,凉国陇都京畿腹地如今兵员空虚,在出征前他便已飞马传送书信上表朝廷,马腾的五万大军都在这里,陇都只剩下那点儿杂牌城卫军了。

归根结底,大凉虽强,但扎根凉国内部的成宜知道马越的弱点在哪里!

凉国最精锐的军士已经一批一批地送往东方战场,在冀州或是在徐州,比起那边的军士,陇都的驻军除了凉王覆甲骑以外不过是一群‘老弱病残’罢了,不足为虑。

关键问题,是东边战场的兵马与董卓那一票人,只要他们无力回援,成宜的大业,就可期了!

因而他反叛的时间把控的很好,马宗率军出陇关,到时候只要七百人锁死关塞,他几万人也别想攻得进来。

对有着雷震关之名的陇关,成宜还是很放心的。

所以,他需要的仅仅是击溃这支没有将军的凉国兵马,尽量招降一部分人,然后再与回过头的汉中军合作便可以了。

只不过,这次进攻的时机,成宜选择的不太好。

这或许就是他倾尽一生都不过是个校尉的原因。

他以为手中的一万军队,就能稳操胜券了。

轰踏的兵马自后军猛然杀出,顿时前方本与汉中军打得势均力敌的凉国兵马登时显现出溃败之势……这世上没有任何一支兵马能够承受突如其来的前后夹击,况且这样的攻势还来自于与自己穿着同样铠甲,从陇都走来的兵马。

他们舟车劳苦地赶路,就为了在这个时候从背后对袍泽掏刀相向?

谁愿意去想想这些事情……有些人一生可能只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