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凉人崛起-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跑到蔡琰身边,上百骑兵便已经将马越蔡琰包围起来。

马越只能将蔡琰护在身后,骑兵分出一个口子,年过半百的廷尉崔烈策马而出,对马越喝道:“左都候马越,你好大的胆子!”

马越正色道:“原来是廷尉大人,不知马三儿犯了什么罪状,廷尉大人居然以重兵将马越包围于此。”

“明知故问!”崔烈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指着蔡琰问道:“蔡邕跑到哪里去了,说!”

马越笑道:“老大人真是小题大做,在下不过是送老师离开罢了,何必如此将在下围困至此呢,老师已经远走他乡,只怕廷尉大人是见不到他本人了。”

这时,一骑飞奔而至,马上的骑兵跳下来拜在崔烈马前说道:“禀报廷尉,有一艘船顺颍水开走,顺流而下船速很快不过片刻就只能看见一个影子了,蔡邕恐怕就在那艘船上。”

“一个你马越,一个曹操,简直奸猾似鬼!来人呐,给我把马越这个小子押回廷尉府大牢!”

光和六年,夏季。

时隔八年,马越再次住进了大牢,只不过这一次的牢狱规格要比上次的槐里大狱高上一些。

然而也在光和六年的夏季,因为形式所迫,闻名海内的大儒蔡邕独女蔡琰没能跟父亲一同前往吴会避难。

蔡琰,被梁鹄从廷尉接出,暂住在梁府别院。

——————————————————————————今天是二郎的生日喔,哈哈哈,大家祝我生日快乐吧。

第十三章 狱中岁月

洛阳皇宫,西苑。

炎炎夏日,西苑的荷花池给人带来丝丝凉意,数十正值豆蔻年华的妙龄宫女身着亵衣在水中嬉戏。

刘宏袒露着上身泡在水里,晾着雪白的膘肉。

“让父,你说……蔡邕跑了,崔烈把马越抓到廷尉去了?”

整个西苑荷花池旁衣冠整齐的只有张让了,张让跟刘宏一个样儿,都是胖子。闻言低头说道:“回陛下,是。”

刘宏皱起眉头说道:“蔡邕跑就跑了,可崔烈为何要把马越抓起来啊。”

张让说道:“因为马越协助蔡邕逃跑。”

“他协助蔡邕逃跑?他和蔡邕什么关系,又不是干儿子也不是女婿的,他跟着瞎掺和什么?”

张让答道:“回陛下,蔡邕也是马越的老师,教授马越弹琴与书法。”

“廷尉府审问他了吗?”

“回陛下,审了,不过马越什么都说不知道,就说老师让他送上一程,他便送上一程。”

“这样啊。”刘宏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会,张口说道:“那便让他在廷尉大狱里待一段时间吧,清醒清醒,尽管是为了尽孝心,但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让父啊,你就差人给他送去几卷书简吧,让他在狱里读读书,就礼记和春秋吧。”

“陛下,若马越入狱没有半点说法,恐怕崔烈那个老顽固不会轻易放手。”

刘宏皱了皱眉头,喃喃自语道:“刘宏刚闭上眼睛打算养养神,皱着眉头不耐烦的说道:“什么事啊。”

“蔡邕的女儿,现在在马越的府上。”

刘宏哼了哼鼻子,对此满不在乎,说道:“在他府上就在他府上吧,跟崔烈说,蔡邕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不要追查了,不过马越要再关上一段时间。好了,让父你退下吧,让朕在此休息一会。”

光和六年的牢狱生活,对马越而言尽管生活条件上比八年前的槐里狱要舒服一些,但在心里却并非如此。

没有马玩陪伴不说,饭菜还是一样的难吃,也没有什么有意思的狱霸。

从马越进了这廷尉狱的那一天起,马越就是这里的狱霸,这里的犯人都是洛阳城里的市井泼皮,不过是些小偷小摸的小贼而已。

杨丰跟曹操来过一次,留下了曹操批注的两卷书简,在狱中读书也算有个打法时间的方法,不过很明显,皇帝觉得马越这个凉州来的野人读书太少,这还不够。

张让来的时候马越刚打完一套拳,在狱中百无聊赖的踱步,猛然听到一声咳嗽,转头这才发现张让来了。

“张侯爷,这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张让阴测测地一笑,说道:“什么风,孝义之风,你马三郎做下的天大好事,你怎么这么大胆子呢,天子下诏抓的人让你给放跑了。”

马越没有答话,只是笑了一下,对张让说道:“侯爷既然来了,便请坐吧,我在洛阳也没什么朋友,平时怪无趣的,侯爷来了不如跟我聊聊天,再这么憋下去怕是要得失心疯了。”

张让也不见外,命狱卒开了门便一屁股坐在马越对面,从袖中抽出两卷书简扔给马越,说道:“陛下让你在狱中好好清醒清醒,这一次算你命大,陛下饶恕了你,看了看,陛下命我给你送的书简。”

马越笑道:“陛下饶恕我了?这就对了嘛,陛下让侯爷给在下带了什么书啊,礼记?春秋?陛下干嘛要我看这个,就是送我两卷兵书战策都好过枯燥无味的礼法之书啊。”

张让指着马越训斥道:“你瞧瞧你这模样,真是蛮荒之人,陛下此次尽管赦免了你,可觉得你终究不懂礼法,所以要你好好学习一下,不要总是这般做派,放过你是因为陛下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材,但你不可因此而倨傲,这不是你的功劳。若哪天陛下觉得你没用了,那你这颗项上狗头也就保不住了,明白吗?”

马越张了张口又闭上,片刻之后才下定决心说道:“侯爷,坊间多有流传,您等十位常侍俱是奸贼,恶人。可为何小的却觉得您也许算不上什么好人,却也不像个坏人呢?”

张让笑道:“坊间之人,他们见过本侯吗?他们能明白本侯的为人?十常侍中有好有坏,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你又看得清吗?这里是洛阳,马三你还小,再过些年,也许你就会明白,很多事情不是当初想的那般模样,人总是要迫不得已的做出某种选择。不过你离学到这些东西还远呢。”

张让说着就笑着站起身,走到门口,又扭头对马越笑道:“今天,本侯就教给你一个道理,在这天底下,有两样东西最信不得,一个是朝廷的奏章,一个就是市井的传言。”

说罢,张让离开了阴暗潮湿的大狱回到他金碧辉煌的府邸,留给马越偌大的牢房,引人作呕的饭菜,还有一卷春秋,一卷礼记。

尽管马越不喜欢这两卷书,但张让的到来还是让马越心感喜悦的,至少张让的亲自传话让马越感到安心。

刘宏没有放弃他,而是将这阴暗潮湿的大狱当做他的礼法学堂,让他多学一些东西。

后面的日子里,马越便独自在狱中度过,陪伴他的有四卷书简,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曹孟德注解过的孙子兵法与吴起兵法。

每过三五天,便由杨丰或是徐晃给马越带来一些可口饭菜改善一下伙食。梁鹄也来看过他一次,只不过并未久留,只是明确告诉他不用担心,过一段日子皇帝就会大赦天下,到时候就会把马越放出来。

每天习武,读书,马越的生活仿佛回到了关羽刚到彰山村时的生活,小豆子还是小豆子,只是他比从前更加高大,更加强壮,经历一些事情之后也变得更加狠辣。

光和六年夏末,天下大旱,天下各州十万百姓拖家带口向着冀州迁徙,变卖家产,流移奔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普通百姓遇上凶恶的兵丁往往只能退让,但百姓的数量是巨大的,百姓的力量,也一样是巨大的。

数十万百姓就像一粒粒渺小的沙粒,汇聚到一起,聚拢成一只可怕的巨兽,意图一举覆灭汉朝。

黄天的时代,要来临了。

第十四章 红袍韩约

从洛阳到凉州,这条路有多远。关羽和阎行跟随商队一走就是一旬时光。

一路上有惊无险,有几股盗匪都很好打发。

到金城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凉,牧草长得老高,马儿也到了最肥的时候。

阎行却找不到家了。

二人沿着部落迁徙的痕迹一路追寻下去,却最终在草原上找到了烧毁的帐篷,马匹的尸体,还有成片的小坟头。

阎行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挨个跪在各个坟墓前寻找。

他怕看到熟悉的名字,又怕看不到熟悉的名字。

关羽在旁边不知说些什么好,只能观察附近的环境。

野草疯长,今年没有雨水,土地有些干裂,地面上混着杂乱的马蹄与脚步的印记。

突然间,阎行大叫一声,重重地跪在一个墓碑前,眼泪猛地就溢出眼眶,哭喊着用手摩擦着墓碑。

“兄长……是,是姐夫啊!”

“啊!”关羽闻言也是一惊,急忙跑过去,关羽不识羌文,看不懂墓碑上的羌字,但他看得懂汉字,这墓碑的最后面,写的是汉字。

“凉州从事韩约所立……”关羽看了阎行一眼问道:“彦明,除了姐夫找到姐姐了吗?”

阎行满脸泪水,哭的像个无助的小孩儿,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只有姐夫在这里。”

关羽拍了拍他指着墓碑说道:“没找到是好事,你看,这个墓碑是韩约立的……你可记得那日袭杀北宫伯之后跟董刺史一同来解围的那个红袍汉子,我记得他就叫韩约。”

“对,对。”阎行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抓着关羽的衣袖说道:“韩从事在金城有很大声望,如果韩从事发兵救了姐姐,姐姐和外甥也许就得救了,快,兄长快随我去金城找韩约!”

金城县城,州刺史在这边有一处小型府邸,便是留给韩约这样的别驾办公用的。

自从马越带一彪人马在金城大闹之后,韩约的工作负担一下子大了起来。

在韩约面前平铺着一块西凉地形图,上面足有数百个标注着各个部落的木片。

韩约拿下一个木片,对身边立着的几人说道:“义山你看,这一旬,烧当以南判了四个部落,尽管北宫伯玉答应发兵平叛,但收效甚微,上旬的五个部落也是一样,大军一到望风而降,大军一走再度作乱,让在下很伤脑筋,也正因如此才从汉阳请诸位过来帮在下出出主意。”

被称作义山的男人名叫杨阜,汉阳人在本地有很高的声望,与韩约同为凉州从事,只不过负责范围是天水那边,与他一同被韩遂请来的还有赵昂,尹奉,都是刺史从事,他们经常在一起谈事情。而韩遂身边还有一个披甲武士,名叫张横是金城本地羌人部落酋长,与韩约私交很好,这一次请来为他帮忙。

杨阜皱着眉头看着地图,半晌说道:“文约你看,这作乱的部落多在烧当西南,原来都是追随北宫伯的部落,看了……某人就算死了也不教凉州安宁啊。”

尹奉说道:“义山说的不错,这事情归根结底还是马家老三闹出来的好事,好端端的杀梁兴一个还不够,非要袭杀北宫伯,给文约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他自己倒跑去洛阳逍遥快活。”

韩约说道:“尹兄此言差矣,北宫伯既然目无法度遣梁兴截杀了马三郎未过门的妻子,那便是活该报应,换做了是你,就能独善其身了吗?”

尹奉被问得哑口无言,旁边赵昂笑道:“文约兄说的不错,报仇雪恨乃是大丈夫所为,不过马家做出天大的好事,屁股不能只让咱们擦,咱们又有几个人上过战场,在下听说马家一门皆是能征善战之士,文约兄怎么不去马家请来几个指挥过兵马作战的将才,否则我等纵是胸有成竹靠一张嘴也说不动那些作乱的羌人啊。”

披甲的高大武士张横点头说道:“不错,赵先生的意见与我相同,对付叛乱,必须要给予其血的教训,否则像北宫羌王那样只是一味安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罢,张横看了看几人的表情说道:“不过找马家的外援就算了,在下略有勇力,麾下有千骑敢战之士,足矣横扫那些个叛乱鼠辈。”

韩约看了张横一眼说道:“张首领不要着急,强攻还是智取还需从长计议。”

“哼,张横言尽于此,韩从事好自为之,既然从事需要从长计议,那张横便先告退了。”

说罢,张横扭头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头也不回。

,赵昂不屑地轻笑一声道:“张横这么急着要出兵,还不是看上了烧当以西的牧场,只是为了兼并部落罢了。文约万万不可用其化解羌人作乱,否则当更加麻烦啊。”

韩约诧异道:“这是为何,在我看来这个张横是助我荡平叛乱的好筹码啊,这些年他在西羌南征北战,从几十人的流民首领发展到现在坐拥数千人的大部落酋长,武艺心术一个不少,若请他出兵恐怕真能如他所说,平乱用他是最好的选择啊。”

赵昂说道:“的确如此,那些个叛乱的部落说到底也多是数百人的小部而已,没有羌王的支持他们成不了气候,张横的确有这个能力,然而文约你可想过之后的事情?那八九个小部落逐个击破来得简单,然而张横就会紧随其后将部落迁徙至此,收拢那些部落的残兵败卒,继而攻伐其他部落,不出几年以他的能力就会将部落发展成作用数千骑兵的大型部落。北宫羌王才有多少骑兵?满打满算堪堪过万,到时候羌王是他北宫伯玉,还是张横呢?免不了又是一番攻伐,致使生灵涂炭。文约可要想通这一层关系啊。”

韩约闻言用手掌在脸上抹了一把,说道:“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可不用张横,我们还能用谁呢?难不成真要去马家借人?”

就在此时,忽有县兵进屋说道:“禀报从事,门外有两人求见,一人叫阎行一人名为关羽,说有要事要向从事问询。”

尹奉纳闷道:“阎行?不是前些年演武输给马越的那个毛头小子么,关羽我倒是知道,听说其人武艺高深,马越的一身本事都是这个关羽传授的。”

韩约与赵昂对视一眼,笑道:“快请进来,我等的大将来了!”

第十五章 金城风波

“韩从事,敢问草原上您立的墓碑……白毫部还有人幸存吗?”

阎行关羽二人被请进帐中,阎行一见到韩遂便急忙发问,关羽则站在身侧一言不发。

韩约先是仔仔细细地看了高大的关羽一眼,这才对阎行说道:“二位壮士来得正好,如果你要找的是你姐姐的话,她就在府上治疗,你先见一下家人,稍后韩某还有要事相商。”

他是识得阎行的,这少年近年来在金城闯出不小的名号,曾经很让韩约看好,只是后来跟随了马越让韩约看得眼馋。

在他看来,这种好武艺有胆略的少年正是值得他拉拢的对象。

韩约说罢,便拍手命身旁的书佐带阎行关羽步入后堂。

一边走着,韩约边说道:“你姐姐母亲情况以及趋于稳定,只是韩某赶到的时候那些作乱的鼠辈已经退却,没能为你姐夫报仇。”

阎行紧咬着牙关,说道:“是谁做的,白毫部……没了吗?”

韩约推开门,对阎行做了个请的姿势,说道:“先去看看你姐姐吧,那些事情我们稍后再谈。”

阎行刚迈步进入屋内,门后便一阵风般地跑来一个瓷娃娃一般的童子,抱住阎行的腿便哭道:“舅舅!”

阎行一看是自己的外甥,急忙抱起来左看右看,唯恐有什么闪失。

“来,小宁儿不哭不哭,舅舅回来了。娘在哪里?”

阎行的姐夫姓万,外甥名叫万宁,小娃娃今年才不过七岁,披肩长发中挽着一条小发髻,羌人血统尤为明显。

“娘在床上…爹爹没了。”

阎行抱着外甥走到床边,便见到自家姐姐侧身躺着脸朝向墙壁,便伸手轻拍姐姐的肩膀说道:“姐姐,阎行来晚了。”

床上的妇人本意见睡着了,被阎行这么一碰猛然惊醒,惊恐地喊道:“别过来!别过来!啊……彦明,你,你回来了。”妇人说着便撞进阎行的怀里,泣声道:“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晚,你姐夫都不在了你才回来!”

阎行默然无语,紧紧咬着牙泪水像豆子一样从脸颊流下。

在姐姐转身的瞬间,他看到自家姐姐原本美艳动人的脸上涂着厚厚的药草,他没敢问发生了什么。

只能安慰道:“姐姐你先好好休息,别哭了,彦明回来就没事了,没事了。”

阎行的姐姐名叫阎妍,阎妍闻言挣开阎行的怀抱,抱着阎行的脸说道:“你看姐姐的脸,你看着姐姐的眼睛,你现在不应该躲在女人的房间里说这些没用的话,去吧,去做男子汉该做的事情去,滚出去,快!”

阎行愣住了,闭上眼睛,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彦明!”

阎行转过头,就听到阎妍覆着厚厚草药下疤痕纵横的脸说道:“杀光他们,杀光他们,给你姐夫报仇。”

咬着牙,满面铁青的阎行走出房间,对韩约点头说道:“韩从事,我们去一旁谈吧。”

金城的刺史别驾府中,韩约,赵昂,杨阜,尹奉,阎行,关羽六人围着一张放置着凉州地形图站着。

“自从马越袭杀了烧当羌的北宫伯与梁兴之后,金城以南从属烧当羌的小部落反叛就从未停止。”韩约指了一下阎行说道:“也就是袭击你姐夫部落的人,他们不是流匪。”

顿了顿,韩约接着说道:“羌王北宫伯玉给过我帮助,但收效甚微,凉州需要一个安稳的金城郡,不能让这股叛乱的风潮影响百姓的安宁。”说罢,韩约抬头看了一眼始终默不作声的关羽说道:“关壮士曾参加过北地郡的灵州一战对吧?”

“不错。”关羽颔首说道:“在下曾以军候的身份随主公抗击鲜卑。”

若马越在这可是要惊讶的掉出眼珠,关羽可从未当面称他为主公。

韩约抚掌笑道:“那便是了,敢问二位壮士,若在下与你二人一千羌骑,兵甲骏马都以全凉州最好的配备,加上熟悉路途的羌人,你二人可愿为我扫平这些个作乱的部落?”

关羽与阎行对视一眼,他看到了阎行勾起的嘴角与喷薄而出的恨意,点头说道:“既然如此,还请从事告知更多详细的情报。”

韩约见关羽答应下来,笑道:“这是自然,赵昂,你来说吧。”

赵昂应了一声,手抚地图正色道:“二位且看,作乱的烧当部落分布在金城西南百里的大小榆谷附近,根据情报应有五部作乱,但必须要快,以迅雷之势扫平五支部落,否则你们将要面对的就会是更多的敌人。”

赵昂手指地图上大小榆谷附近的五块木牌说道:“这五部叛军加在一起不过两千兵马不足为虑,但他们的首领芒奇武艺高强,曾是北宫伯麾下千骑长,历经数次大战,实力不容小觑。”

“哼。”关羽轻哼一声,对此满不在乎,赵昂若说那芒奇智略高绝还好,在关羽面前说他武艺高超,简直是班门弄斧。

“关壮士切莫大意,芒奇之勇并非Lang得虚名,当年北宫伯火并烧当羌六部时这芒奇一战斩了烧当首领与其麾下三名千骑长,从那时候草原上部落对其闻风丧胆,这厮……不是泛泛之辈。”

听到芒奇阵斩三名千夫长,关羽眯起了眼睛点头说道:“韩从事,三天,三天后关某提着芒奇的脑袋再来见你。”

韩约抚掌笑道:“关壮士豪气干云,尹奉,劳烦你前往破羌一趟,为关壮士请来一千精骑。杨阜,还请你为关壮士的骑兵准备兵甲马匹,每样都要最好的。”

赵昂抬手说道:“文约,我欲与二位壮士同去,不知可否?”

韩约闻言眯了一下眼睛,转眼笑道:“既然伟章有意,那便请吧,韩某人在此等着你等得胜归来。”

待众人走后,韩约这才轻拍手掌说道:“人都走了,你不必躲着,出来吧。”

屏风后,闻言走出一名彪形大汉,张横不解道:“主公,为何故作疑阵不让在下出兵讨叛?”

韩约看着门外笑道:“韩某人本意是想让赵昂他们几个出兵,马家人愿意出来擦这个屁股当然更好了,兵是北宫伯玉的,将是马家人,咱们用不着死自己麾下儿郎,何乐而不为?”

说罢,韩约拍了拍张横的肩膀说道:“等关羽把那几个部落打散了,你就带着你的人迁徙到大小榆谷,去吧,最近不要再来见我了,省的被他们看出你我的关系。”

“金城附近,必须要掌控在我韩文约的手中!”

第十六章 关羽领军

关羽与阎行抵达金城的这个下午,韩约请来了来自破羌的一千骑兵,军队,开拨了。

军队的行进中,阎行对关羽说道:“兄长,谢谢你,愿意领军为我复仇。”

关羽摇了摇头,说道:“某同意为韩约出征并不全是为你,韩约说了,叛乱是因为主公杀了北宫伯造成了,这个责任只怕我不领军,韩约也容不得你我不领军出征。”

“他韩约要一个名分,是不是你我领军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他韩文约领军。彦明觉得咱们身后这一千骑兵是什么人,他们只能是北宫玉的亲信,否则不可能愿意跟随咱们去攻打北宫伯的残部。”

骑在马上的赵昂笑道:“关兄一言中的,这一千羌骑可都是羌王的心肝宝贝,死一个只怕他北宫伯玉也会心疼的呲牙咧嘴。”轻笑一声,赵昂说道:“在下曾因公事见过马腾几次,观其身边俱是英武的好手,还以为袭杀北宫伯也是马越的大哥出力。今日一见关兄,在下便对传言信了几分,想不到马家俱是英豪,看了在传闻中勇冠三军的马三郎也是确有其事了。”

关羽没有理会赵昂的恭维之词,面无表情的说道:“某不是马家人,主公被马家从族谱上除名了。”

看来凉州传言马家兄弟反目成仇多半是真的了,赵昂在心头暗自记下,不再言语。

只不过关赵二人对传言的态度不大相同,赵昂以为传言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