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朝阳-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写到这里的时候,谢苗诺夫甚至都那位对司令官生出了些许不满。如果包围他们的是英国人是法国人,在他们的部队损失过半的时候,作为指挥官就必须要考虑投降的问题,尤其是他们的食物已经见底了,而且弹药也即将耗尽,可是那位司令官阁下,依然在固执的坚持着他的原则——不能向亚洲人投降!

难道他想让中国人消灭亡整个远东军吗?

中国人有机枪、有毒气、有飞艇,有重炮,而相比之中,俄罗斯又拥有什么呢?除了士兵的勇敢,再也没有其它了

“……陷入重围之中的部队,可以调用的士兵的数量在迅速减少。……各单位无望地混编在一起。弹药供应越来越短缺。……战事的进展比我预料的更快,中国人的进攻是迅速的,不或许那些将军们还不愿意承认中国东北军是一支值得尊重的对手,但是现在,如果有任何人再告诉我,中国东北军不过只是一群鸦片鬼的话。那我一定会抓着他的领子,把他丢到战场上去,让他们体会一下中国东北军的死亡号角,或许,那时。他们才会真正承认这个对手……我想之所以,现在库罗帕特金司令官还在坚持着,恐怕是因为他没有勇气采取重大决策……今天,一场新的进攻开始了,只有上帝才知道今天战线是否还能坚持下去,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明天,最迟明天,我们的防线就会因为弹药短缺而崩溃,而更为可怕的是,今天,天空已经开始下雪了,在长时间的包围中,士兵们根本没有防寒所需的大衣……”

在谢苗诺夫于掩体之中书写着战地日记时,在一个多层松木搭建的掩体内,一名俄罗斯军官从观察哨内探出头,借着黎明时分的光亮和炮弹爆炸的烟尘,透过那一个个密集的爆炸烟柱,他惊讶的看到成千上万的中国东北军官兵正在向他们阵地扑过来。但是夜战纪律甚好的中国东北军并没有发出喊声,大地在一种恐怖而诡异的寂静中震憾着,只有惊天动地的脚步声。此时的俄军阵地同样也是一片寂静,事实上,除去少数俄军警戒之外,其它的俄罗斯士兵都在地下躲避着炮击,而东北军官兵则是紧随着炮弹的弹幕不断的向着俄军的阵地进攻。

就在炮击开始从俄军的阵地朝着后方绵延的时候,一个个烟雾弹在俄军阵地前炸开了,这是步兵接敌的信号。

“准备战斗……”

在烟雾弹开始爆炸的瞬间,在烟雾升腾时,俄军阵地上沸腾了起来,在一个个深入地下的掩体内,军官们、士官们不断的叫嚷着,而那些在炮击中幸存的机枪堡内的机枪手,则立即开火了。

尽管,隔着烟雾弹,他们根本就看不到前方的视野,可是他们却依靠着设置良好的射击阵地,在那里实施着盲射,以阻止东北军官兵的进攻。只不过,相比之下,他们的机枪数量实在太少了——整个远东军,不过只有八百多支机枪。

而在前置观察哨内的俄罗斯士兵,则透过烟雾边缘那有些薄弱的烟雾,隐约的可以看到东北军的士兵如潮水一般扑向他所身处的观察碉堡,而在哨兵身边的机枪手疯狂射击,那些缴获自东北军的轻机枪在持续射击之中,那灼热的枪管开始冒着蒸气,在观察哨前方的进攻的东北军官兵成片地倒下,但是死亡并没能阻止他们的脚步,在一群士兵倒下的时候,他们的后面不断有人冲上来,有些绊倒在同伴的尸体上,但仍然舍命扑过来。

就在这时,轻机枪手突然停止射击,惊恐万状的机枪手大声吼道:

“快,换枪管!”

如果说,轻机枪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恐怕就是其火力持续性差,为了解决枪管过热的问题,沈式轻机枪通过更换枪管以避免过热,对于拥有大量机枪的东北军而言,伴随步兵进攻的轻机枪几乎不会遭遇火力持续性不足的问题,但对于机枪数量不足的俄国人而言,他们将缴获的轻机枪作为重机枪使用,却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

在射击因为枪管过热发生阻断的瞬间,观察堡内的俄罗斯军官立即感到一阵寒意,他知道轻机枪的停射意味着什么,在这种进攻之中……观察堡内一个班的俄军以步枪齐射的方式拼命射击。在他们拼命射击的时候,轻机枪手迅速为轻机枪更换了枪管极为迅速,机枪再度发出狂吼,阵地前形成了一座“尸墙”。

而这时那名俄罗斯军官看到个黑影从那一片“尸墙”处甩了过来。

“轰!”的一声观察堡的枪声哑了下来,下一瞬间,几个中国士兵冲到观察堡边,一枚手榴弹从观察窗内丢了进去,一声爆炸之后,观察哨内涌出一阵烟尘,在进攻的阻碍被打掉的同时,更多的东北军官兵开始从那里朝着俄军阵地进攻。

白色的烟雾掩护着他们的进攻,俄军机枪手发射的子弹源源不断的从各个方向朝着烟雾中挥洒着,在那密不透风的烟雾之中,红色的鲜血随着子弹的拖曳飞溅出来,血雾和着烟雾在那里欢腾着,不过只是片刻功夫,那白色的烟雾就开始慢慢的变成了粉色的烟雾,那粉色是如此的炫目、诡异……

东西伯利亚第三十五师十二营的营长古里耶可夫这时已经从掩体内钻了出来。他在第一线亲自指挥防务,透过那浓浓的粉红色血雾,他看到中国人如人海一般的前扑后继,一度逼近他所身处的堡垒附近,在那用厚达两米的木材土泥搭建的堡垒内,机枪手操作着马克泌机枪拼命的扫射着。

“怎么这么慢!”

就在这时,那弥漫着血腥味的粉雾之中突然涌出了一个影子,那个影子冲出血雾的瞬间,在看到这个堡垒时,似乎先是一愣,随后便是毫不犹豫的。猛然纵身一跳,越过几道破烂的铁丝网,此时,机枪手和附近的俄军步枪手似乎还滑坡注意到他,随后他又跳进堡垒边的壕沟中。

一发现那个中国士兵,古里耶可夫想也没想。举起手中的纳甘转轮手枪一枪敌人射倒在地。这个中国士兵的枪掉在地上,可他手中还握着一颗手榴弹,随着隔着烟雾,但是路德维希还是能够清楚地看出他那张年青的脸庞在流露出的痛苦的神情,这个士兵年青的脸上连胡子都没有,****被击中的士兵在血泊中挣扎的时候,他的嘴里在那里不停的叫喊着。

那是痛苦的呻吟声,尽管古里耶可夫听不懂他在喊什么,但是是在战场上痛苦却是相通的,那个年青的像是孩子一般的士兵,左手捂着胸前的伤处,红色的鲜血却仍然在他的指缝间渗出。

而这时,越来越多的影子从烟雾中穿出,原本扫射着预备地带的机枪手立即转移了目标,将机枪朝着这些逼近的敌人扫去。

“杀死他们,把他们全杀死……”

古里耶可夫在堡垒内叫喊着,机枪的怒吼声中,在堡垒前涌现出一座“尸墙”,那是中国人的尸体组成的“墙”!

越来越多的士兵倒在这个机枪堡前。

“娘啊……俺痛……”

在机枪堡边壕沟内的伤兵依还在那里呻吟着,可是当他看到远处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的时候,哭喊声从他的嗓间消失了,他挣扎着抓起那枚沾满血的加重手榴弹,然后他始终朝着机枪堡爬行着,在他的身下流淌出一条血路,血不断的顺着他的身体流淌着,就在他完全接近机枪堡的时候,突然,他站了起来。

“娘啊……”

年少的伤兵哭喊着,举着手中的手榴弹朝着工事的入口扑去,手榴弹的尾部在他手中喷吐着白烟,在他滚入机枪堡后,机枪堡内立即为之一乱,他不是死了吗?古里耶可夫惊讶的看着这个“死而复生”的中国士兵。

轰的一声,机枪堡内喷出一团爆焰!原本轰鸣的机枪堡内的机枪停止了射击,

这时又是几十枚手榴弹甩到了俄军堑壕内,伴着一阵爆炸声似潮水一般的中国官兵攻进了俄军的堑壕之中,惨烈的肉搏战随之在堑壕内打响,惨叫声、呼喊声、爆炸声在这空气中回荡着,激荡着……

第287章决战(二)

上午,整整一个上午,炮弹爆炸时产生黑红的火焰夹着热浪不断直冲天空,向上翻腾的黑烟中蹿动的鲜红火苗和爆焰,映在他黑色的眸子里。同时来自太阳和炮弹爆炸的炙热使得感觉脑袋有些发胀,空气中充斥着炮弹爆炸后生出的硫磺烟刺鼻气味和士兵们的被炸碎后,那破裂的胃肠中散发出来的刺鼻的臭味。

作为一名士兵,李龙只是不断的随着战友的脚步向前冲锋着,在村社,他是男孩们眼中的大哥,甚至在新兵营,他同样也是长官们的骄傲,而在这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一等兵,一个随时会被子弹夺去生命的普通士兵,如同其它的60名士兵一样,他只是那个庞大战争机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他不幸被弹片或者子弹击中,夺去生命的时候,一张贴着两分银邮票寄去的阵亡通知书,就代表着全部。

当然他的家人会得到一笔丰厚的抚恤以及保险赔偿金,他的父母以及妻儿会成为军人遗族,将会得到政府全方位的照顾,他的子女也会拥有“遗族”身份,在未来的求学生涯中,不需要再支付任何学费,且会得到学业资助。

东北绝不会让任何为国尽忠牺牲的军人家人陷入贫因,实际上,如果军人的家庭因为军人的阵亡而陷入贫困,那将是政府的耻辱,军人报之以忠诚,政府回之于忠诚,这是双向的忠诚,同样也是彼此的义务。

但这一切,似乎都与李龙无关,他只有17岁,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甚至还未成年,他没有妻儿需要政府照料,他的父亲身强力壮,家有数十亩耕地,即便是拿到那笔丰厚的抚恤金又能用来干什么呢?

当然,现在他不会去思索这个问题,作为战争机器中的一部分,他如同其它的机器一样,尽职而又尽责的履行着个人的使命,尽管他的使命可以说不值一提,但正是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们的使命,铸就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猫着腰穿行着,在李龙的身边,一个又一个战友死去了。他们或是被炮弹炸碎,或是被子弹夺去生命,要么就被地雷炸飞上天空,各种各样的死法,有时候甚至会不明不白的死去。

在经过一片开阔地带的时候,先是一声爆炸声音,然后刚刚完成一次射击,正在为步枪上膛的李龙听见一阵熟悉的呻吟声,随后他便匍匐过去,在那里,他看到被炸断了一条腿的班长,在不远处一个弹坑,不知是踩到了地雷,还是炮弹落在了那里。

粘着血丝的白骨碎裂着裸露在外,炸断的血管在空气中微微颤动,要是普通人的话,也许会被吓到,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血腥与死亡的士兵来说,他们知道,现在最要紧的是包扎伤口止住血,和每一个士兵一样,曾接受过简单的医务训练的李龙,立即将班长的背带取下,用背缠住断腿,将刺刀的钢制刀鞘制插进背带中,不断的拧紧施压以止血,然后又用纱布止血在完成这一切之后,班长的身下的土地已被暗红的血液浸透。

李龙轻轻抬起班长的头,班长涣散的眼神慢慢重新凝聚起来看向他,看到自己的士兵。

“一等兵……”

班长努力动着苍白破皮的嘴唇说道:

“我的口袋里有…信,帮我寄给……”

这是每个士兵都可能遭遇现实——相比于官方的遗书,有一些士兵总会随身带着刚刚写完的甚至未曾写完的信,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遗书。

“别说这种话,”

说话时,他扶着班长的肩膀将他架了起来,试图将他挂扣在肩膀上,送他送到后方,送到医务兵的那里。

“你会活下去的,班长,俺这就送你下去,等到了医院……”

“进攻,不要停……进攻……不,不能停啊……”

被扛起来的班长拍打着自己的下属,拼命的推攘着他,不让他扛自己,不让他把自己朝后送,只是不断的督促他继续进进攻。

“十、十二点啊,这是命令,十二点,你去,进攻,进攻……”

十二点,就要结束战斗……

终于,在班长的拍打下。李龙看一眼班长,他默默的转身随着周围的战友继续朝着俄军的阵地进攻着,这时,没有人再去照顾那些伤员,所有人现在只有一个目标——结束这场战役!

十二点,十二点解决正面的俄军!

十二点!

全歼俄军!

更多的炮弹从空中落了下来,在越来越多的炮弹的爆炸声再一次响起的时候,伴随着更多却是人类的吼声和惨叫。在这些声音中总是不断的回荡着那一阵几近撕心裂肺的喊叫,在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有的还有杀敌的欢呼声。

意志、牺牲,在这个冬天到来的时刻,成为了后贝加尔的这片旷野上唯一的精神,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战役持续数月之后,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让这场战役拖过这个冬天了。

死亡,在这里,生命如同洒在泥泞之中的鲜血和尿液一样,急匆匆地、持续不断的从一个又一个中国士兵、俄罗斯士兵的身体里流走,死神在后贝加尔的上方挥动着自己的的镰刀,死神在满是硝烟的战场上空欢笑着,舞动着。呼喊着,疯狂着,而在硝烟下,为了荣誉、信念而战斗的两国士兵们,正在发挥着人类最后的武勇,在那里疯狂的撕杀。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念头——杀死对方!

在战场上,撕杀的两国官兵,像是疯子似的用手榴弹砸碎彼此的脑袋,将冰冷的刺刀刺入敌人的胸膛,用双手掐死对方,甚至用牙齿咬死对方,战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达到了顶点,在风雪中,人们的意志甚至点燃了风中的落雪,而这场惨烈的战斗终于在这风雪中初见分晓。

有时候能够战争意志的仅只是意志本身。

也就是在这一天,在这一时刻,意志终于战胜了意志……

每一步都异常的沉重,如果可以的话,李龙很想坐下来,好好的休息一会,但是在他的身边,急促的哨声仍然在不断的回响着,他身边已经看不到什么熟悉的战友了,他的战友们在之前的持续几个小时的激战中,先后阵亡或者身负重伤,而他,仍然随着部队继续推进,连长仍然在指挥着大家进攻,曾经那个近两百人的连队,这个时候,只剩下不到百人,每一个人都显得很是疲惫。

但没有人停下来,他们只是如千百万个零件一般,尽着军人的职责,服从命令,当然,他们的长官是不会允许他们违抗命令。

子弹,在空中横飞上,远方俄国的的战壕中,可以看到他们正在拼命的拉动枪拴,射击,正在冲锋的战友们一再被打倒,在进攻受阻的时候,连长、排长们的吼声不断的在哨声中回响着。

“烟雾弹,谁还有有烟雾弹……”

那边有人应该说有的时候,立即得到了命令。

“快,掩护他,逼近,扔两枚烟雾弹……”

这种打法再正常不过,用机枪的密集火力压制敌军,然后趁机逼近,再扔两枚烟雾遮挡敌军的视线,然后部队进攻,这是屡试不爽的打法,他们一次又一次凭着这看似简单的打法撕破敌军的防线,而现在,战斗持续的时间太长,每一个人都极度疲惫不说,他们的烟幕弹也快用完了!

很快,那个还有烟雾弹的战士,在战友们的掩护下,逼近到距离俄军不足百米的地方,两枚手榴弹甩了出去,不过数秒,在俄军阵地前方就升腾出两片烟雾,在烟雾弥漫中俄军的视线被阻挡了,原本停滞不前的战士立即在连排长们的指挥下,像猛虎一般的冲向敌阵,尽管在他们冲出烟雾的时候,俄军的枪弹在等待着他们,但短短几十米的距离,任何武器都无法阻挡他们的进攻。

手榴弹,一阵密集的手榴弹弹雨后,俄军的防线崩溃了,那些俄国士兵放弃了自己的阵地,逃似的朝着后方逃去。跃过战壕追击敌军的李龙,先一枪打翻一名敌军士兵,然后便挺着枪,朝着最近的敌人刺去,刺刀瞬间没入了敌人的胸膛。

“啊……”

拼命的将刺刀从敌人的胸前抽出,李龙的浑身几乎没有多少力气了,他还未急将目标转移,就感到有什么细小而灼热的东西,猛的一下钻进了体内,然后又是更多的东西。随后一股腥热涌到喉咙,他吐出的鲜血只是为被鲜血浸透的土地上增加了一抹微不足道的鲜红。

被击中了!

李龙的脑海中冒出了的这个念头,子弹的冲击力几乎将他撞倒在地,但是他却没有放弃,而是强撑着自己半跪在那里,半跪在那两尺多高的枯草中,他想要举起步枪,再次瞄准,射击……

可是他还没等再一次举起手中的步枪,俄罗斯人的子弹就再次射穿了他的胸腔,一抹腥红在他有胸前涌出。

咚……

在他倒下的瞬间,他听到身体摔于地面的声音,在这个时候,声音似乎被放大了,同样也被缩小了。

他听不到枪声,却能够听到心脏的跳动,他感觉不到呼吸,却能觉察到每一次呼吸都会带出身体内的血。

随后,他那微睁的双眼看到一双双军靴从他的身边踩过。

没有人在他的身边停顿,没有人去注意到这个伤员,也不会有人照料他,为了这场进攻,即便是卫生兵亦拿起了武器,成为了一名战斗步兵。

受伤,甚至能动的伤员亦需要拿起了武器,参加进攻,至于战场上的伤员……无人问及,不,不是无人问及,还有一些人,那些衣袖上带着红十字袖章的女护士们,她们在这场战斗中担任起了野战救护的责任,在部队进攻的时候,这些娇弱的女人们在战场上担着担架,在弹片、子弹横飞的战场上穿行着,她们救治着伤员,在那如尸山血海中的尸体中搜寻着一丝生迹。

“快,这里有一个伤员!”

推过一具又一具尸体,于琪终于找到了声音的来源,一个满是鲜血的伤员在血泊中呻吟着,他肩膀处不断的涌着血,那张眼睛已经变得有些无神,一面呼喊着,于琪一面为伤员包扎着伤口。

而在不远处,几名护士正在为一个腿被炸断的伤员包扎着伤口,动脉处喷出的血染红了她们的衣服,突然空中传来炮弹的破空声,在炮弹落地的瞬间,正在为伤员包扎伤口的于琪立即猛的一下把伤员压在自己的身下。

炮弹爆炸了,冲击波和着烟雾、破片袭来时,她整个觉得自己像是被一个重锤锤击似的,然后后背猛的一痛,人便失去了意识……

一个手中提着软担架的女孩在爆炸之后,从远处跑了过来,她一看到半个身体被灰土埋着的于琪时,整个人被吓呆了。

“小琪姐、小琪姐……”

翻过于琪,她看到护士长的脸上带着血,她的身上到处都是血,不知是她的还是伤员的,她连忙为其检查起来,一边检查一边大声喊叫着。

“快,于护士长受伤了……”

这一切只是这场战斗中的插曲而已,实际上在战场上,个体的死亡几乎不会引起外人的同情,无论是士兵也好,军官也罢,他们都已经麻木了,对于他们而言,唯一的要求就是胜利,军官们需要胜利,士兵们同样也需要胜利,有时候他们的目的是的相同……

随着风雪渐渐的变小,战斗越发的白热化,激烈的战斗从凌晨五点,直到正午时分,从未曾停止过,两国军人的血几乎染红了这片土地,在中俄两国的军人意志的大碰撞中,只有最为顽强的人,才有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而在后方,原本的前沿阵上,商德全拿着望远镜,他那张紧崩的脸庞这会似乎轻松了一些,在他放下望远镜的时候,有些疲惫的命令道。

“是时候投入预备队了……”

第288章破灭(上)

“如果有人问,决定这场战争的地方在什么位置?

海军派的人会说是勒梅尔海峡。陆军派的人会说是后贝加尔。

诚然,海军派的理由非常简单,勒梅尔大海战彻底粉碎了俄罗斯增援远东的梦想,粉碎了一个帝国的海军之梦,同样也奠定了一个海军强国的基石。

至于陆军派,他们的理由同样非常清楚,旷日持久的“后贝加尔战役”,在“孟加拉战役”之前,曾是人类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在战役结束时,57。3万俄军,除不到两万人向北方窗外外,其它55万俄军,或是被歼灭或是投降。

陆海军的两场胜利,都是在9月26与27日两天内结束,可以说,正是这两场胜利奠定了中国的强国基础。

但任何一位学者,都不应忽视一个问题——为何在长达数月之间,俄罗斯始终未通增援远东集团军?如何西伯利亚军团成功解除东北军的包围圈,历史又会朝什么方向演变?

这一系列的问题,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是谁挡住了西伯利亚军团,是什么人阻挡了这种可能?”

《中俄之战》

乌达河是中西伯利亚的一条无名小河,甚至在大地图上,都未曾标注过这条小河,而河畔的下乌金斯克,却是一座相当古老的城市,这座面积不大的市镇于1648年建立,可以说其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俄国进军远东的一座要塞,一座前进基础。

在俄罗斯人的脚步染指这里254年之后,一支来自中国的军队,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在几千年前的汉代,他们的先辈——汉代的骑兵,曾经一度抵达此地,“潮海”绝不曾令汉骑止步。

而与几千前的数十游骑的耀武扬威不同,现在,这里却聚集着二十余万来自中国的军队,而在他们的对面,却是一支极为庞大的军团——西伯利亚集团军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