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的朝阳-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你不相信?
当然,你们当然不会相信,因为在人类历史上,这种慷慨而又仁慈的行为几乎是极为罕见——我们击败了俄罗斯,却没有索要更多。俄罗斯的土地我们一寸都没有索取,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帝国为挽救其帝国,为镇压俄罗斯国内的战乱,自愿出售给中国的。
确实,今天的西伯利亚是中国的油筏,那里贮藏着数以十万亿计的财富,但是,先生们,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至少在当时,那里却是一片不毛之地,那里既没有多少矿场,也没有多少农田,有的只是一片寒冷的不毛之地。
而我们为了这片土地支付了多少钱呢?
一亿元!
请注意,那一亿元不是如美国人一般,用数年的时间支付给墨西哥,尽管墨西哥人并不想要!而俄国人却是迫切的需要这笔巨款,他们需要用这笔钱去武装他们的军队,需要为他们缺衣短衣的军队提供军装、食物以及其它的后勤供应。
什么?
他们得到的只是一些剩余物资?
先生,即便是剩余物资也是物资!
因此,对于俄国人的又一次抗议,我们的回应应该是西伯利亚是我们的,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然将是”
2002年南京帝国国会下院议员李子渊
购地!
在某种程度上,国与国之间的购地实际上不过只是胜利者的张扬罢了。对于相对弱小的中国而言,吃相不能那么难看,更何况那还是人类史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土地割让,吃相太过难看的话,势必将会激起他国的警惕,尽管警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中国仍然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去避免给外界造成中国扩张的印象,尽管扩张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土地的购买则成了最好的选择。这既然消弥中国在欧洲民众间的扩张印象,同样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消弥俄罗斯对中国的敌意。
就像此时,当梁敦彦提出用一亿元购买俄罗斯割让的土地时,在长达数分钟的时间里维特都不知应该做何回答。
他们疯了!
这是维特的第一个感觉。
作为胜利者的他们,居然要花钱“买”下已经同意割让给他们的土地,这是为了证明什么吗?证明他们不是为了扩张吗?可是领土的扩张却是事实。
但是这种感觉不过只持续了仅仅几分钟,在几分钟之后,维特明白了对方的打算,准确的来说,猜到了中国的最终目的——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进一步确立对西伯利亚的合法化占领,尽管即便是割让也是合法化的,但是谁知道呢?将来也许这割让会成为借口。
如果俄罗斯“主动”出售的话,那么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就像阿拉斯加一般,俄罗斯永远没有反悔的余地——因为那是俄罗斯主动出售的。
可,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俄罗斯怎么可能会同意将西伯利亚卖给中国?
不对,应该是割让!
如果可以的话,维特会拒绝,拒绝一亿元的诱惑,但是现在,他甚至连讨价还价的心思都没有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意外收获,而且这个意外收获极有可能解决另一个难题——资金匮乏的俄罗斯如何维持那支庞大的军队。
现在,中国人提出的这个条件,无疑将会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即便是明知道这笔钱对俄罗斯而言,意味着穿肠毒药,但维特仍然选择吃了下来。
“那么,贵国准备如何支付这笔款项?”
维特的回答,让梁敦彦长松了一口气,一亿元,这是中国能做出的最大的“让步”了,再多的话,不知道会激起多少反对。
“考虑到目前俄罗斯国内的形势,以及俄罗斯帝国的迫切需求,我们将向俄罗斯出售不少于的35万件武器以及一定数量的军舰,这是清单……”
所谓的清单,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中国陆海军缴获俄罗斯陆海军的武器清单——数十万件轻重武器以及十余艘缴获自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军舰,仅只是一艘战斗舰,就折价超过八百万元。
对于中国陆海军而言,这些缴获自俄罗斯的武器,根本就是鸡肋,甚至就是缴获自俄国的战斗舰,亦不能满足海军的需要——一种新型的统一主炮的新式军舰,即将服役,在其服役之后,所有的旧式军舰都将会被淘汰,与其将那些缴获的旧式军舰列入现役,对于海军而言,更好的选择是将那些军舰加以“出售”,而“出售”给他的原主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就像陆军缴获的那些步机枪以及各种火炮一样,对于陆军来说,那些武器是负担,但对于俄罗斯军队而言,却是其重新武装起来的基础。
接过那份清单,只是瞬间,维特便感觉到他的心在滴血!
这那里是什么“购买”,根本就是中国人用他们缴获俄罗斯的物资去换取俄罗斯土地,换句话来说,中国人根本什么都没有付出,甚至,如果没有错的话,俄罗斯还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钱——因为这些武器中,根本没有提及弹药问题。
尽管有一种想要吐血的感觉,但维特仍然颇有风度的,点头说道。
“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我应该感谢你们,你们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
是的,中国人帮助他解决了问题,解决了西伯利亚军团的后勤问题以及战俘的武装问题。
“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同意释放全部的战俘?”
这才是维特最关心的事情,被中国人关押的那些战俘能否被释放?
“当然,在和平条约签订的时候,那些战俘就可以回家了!不过,考虑到他们在被俘期间,我国所承担的食物等费用,这笔费用,我们希望由贵国承担……”
没有问题,只是伙食费!
伙食费的问题解决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什么交通费啦、服装费啦,诸如此类的问题,让维特不得不承认梁敦彦也许和所有的中国官员一样,他们像是商人多过外交官——许多东北的官员都是商人出身。
尽管心底这般轻视着对方,但维特却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并没有趁着胜利压榨俄罗斯,反而尽可能的给予俄罗斯以帮助,他们所做的甚至超出了朋友应该做的事情。以至于到最后,当梁敦彦主动提出,中国可以提供贷款,以保障西伯利亚军团的后勤供应时,维特看着梁敦彦用极为诧异语气反问道。
“特使阁下,我很想知道,现在,中国的立场是什么?是俄罗斯敌人?还是俄罗斯的朋友?如果你们是朋友的话,可我们仍然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是敌人,你们现在做的事情,无疑是令人废解的!”
确实是令人废解的,在这场谈判中,做为胜利者的中国放弃了太多,他们甚至放弃了压榨俄罗斯的机会,要知道,维特最初甚至以为自己根本没有多少选择,但现在,他却发现,自己完全误解了中国人。
“伯爵阁下,中国与俄罗斯,作为邻居,我们需要的是彼此的信任,而不是互相充满敌意,现在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向前看,而不沉浸于战争带来的创伤之中,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是胜利者,但是皇帝陛下希望贵国能够明白,即便是作为胜利者,中国也绝不会对自己邻居极尽压榨,当然这要看打交道的是谁!”
梁敦彦所谓的打交道,当然指的是俄罗斯的另一方。实际上对于那一方提出的条件,梁敦彦个人是极为反感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可以通过出卖国土的方式去换取敌国的支持,从而维系政权的生存?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石敬塘,还有谁?
甚至可以说,他们比石敬塘更为可恨,因为他们将国家大半的领土都割让给了国家的敌人,同那样的不择手段的人打交道,本身就不是一件让人放心的事情。
相比于同他们打交道,梁敦彦更愿意同眼前的这位伯爵以及他所代表的俄罗斯帝国打交道。
“阁下!”
认真的看着梁敦彦,好一会维特才开口说道。
“说实话,我永远不知道,历史将会如何评价今天的这场谈判,我甚至也不知道外界是否会认为在谈判过程中,我是不是有些失职,但是,特使阁下,请您转告您们的皇帝陛下,毫无疑问的一点是,皇帝陛下赢得了我个人的尊重,我想沙皇陛下也必将如此认为!”
无论是不是发自肺腑,维特却非常清楚,中国人放弃了什么,或者说,他们为什么放弃了什么,他们为了能够与俄罗斯实现关系上的正常化,放弃了本应属于胜利者的胜利果实,这种慷慨,是俄罗斯永远无法做到的。
“请您转告皇帝陛下,我本人在未来将会竭尽全力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我相信,在未来俄罗斯与中国有着更为广泛的合作空间!”
对国际政治的敏锐,使得维特意识到,未来的俄罗斯极有可能走向另一条道路,而在那条道路上,俄罗斯需要一个盟友,至少需要一个不会对俄罗斯持以敌意的中国。
当然,这一切都是未来,眼下对于俄罗斯而言,还有更为重要的事务需要解决。
“我们成功了!”
在接到从柏林发出的密电之后,在皇家行宫的花园中,尽管内心极为激动,但是唐浩然的语气却显得非常平静,就像是在讲述一个很平常的事情似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场谈判之后,我们就赢得了未来!一个属于中国的未来!”
是的,未来的大门已经向中国敞开了,或许为了这个未来,中国暂时放弃了许多利益,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因为中国可以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国家与人一样,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就像另一个时空中的德国、日本一般,他们就因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一切,对于现在身为帝国皇帝的唐浩然而言,他必须要做长远打算,必须要考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事务。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如何在这个因为他的出现,而彻底改变的历史环境中,为中国赢得更多的利益。
“陛下,老臣以为,这次,似乎我们做出的让步太多了,这会不会令外人以为我们太过软弱了?”
张之洞不无担心的说道,作为总理大臣他,几乎从未曾反对过陛下的决断,但是现在,他却有些担心,这种让步,会不会令外界以为中国过于软弱,从而认为中国“好欺负”。
“软弱?”
摇摇头,唐浩然笑说道。
“对于真正的强国而言,从来就没的所谓的软弱,即便是他们看似软弱的举动,也不过只是一时为了利益做出的妥协罢了,而对于弱国来说,他们甚至都没有软弱的本钱,他们只有任人鱼肉的命运!”
就像满清一样,他们甚至连软弱的本钱的都没有,而正是唐浩然千方百计所要改变的。
“或许,现在很多人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让步,但是,当未来之门敞开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今天我们的让步是为了什么,香涛,尽管现在我们有了那么一点肌肉,但是……”
话声稍稍一顿,唐浩然用颇为无奈的语气说道。
“这又能怎么样呢?这仍然无法改变我们全面落后于西方的现实,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而是觉得自己有了那么点肌肉,而狂妄自大起来的话,那么,有一天,我们整个国家,民族都必然将会因为那种狂妄而付出代价……”
第341章停战日(为新书求支持)
(新书不易!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停战了!”
晨光晦暗,刺脸的晨风一阵阵吹打着观察所的胸墙,吹打着李龙的眼睛,严寒使他淌出泪水,无法了望。
停战条约签字了!
一个小时前,从电话中传来的命令已经清楚无误的告诉了所有人一个事实。
战争结束了!
谁是胜利者?
如果是在后方的话,也许会有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人们还会去讨论,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什么,总之,对于后方的人们来说,他们所关心的总是那么简单,他们关心胜利、关心得到,但是,这一切,对于奋战十个月的军人来说,他们是不曾关心的。
对于前线的战士来说,他们甚至不再像最初那样关心胜利,十个月的征战,足以让最顽强的战士为之疲惫,十个月,对于后方的人们来说,只是短短的三百多个日夜,但是对于前线的战士来说,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
十个月前,李龙只是新兵,他的领子上扛着的不过只是一等兵的军衔,而现在他却已经是一名上士了,甚至还是上士代理排长,就半个月前,他奉命补充进了113师,这是一支曾属于北洋军的部队,他的身边是一群南方人——这是来自浙江的部队,他们说的话是一嘴的浙江话,作为排长的李龙,如果下属们说快了,他甚至无法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当然,这比他调到115师中的战友要好很多——那是来自广东的部队,那些广东兵说的是一语外人根本听不懂的广东话,在113师,很多时候,他可以猜,但是在115师,别说猜,就是蒙也蒙不对,以至于他们甚至需要翻译。
这就是现实,中国太大,方言太多,也正因如此,他才意识到,为什么在国民学校之中,他们需要学习发音,需要把土音土语变成“国语正音”,一个国家,必须要用同一种语言,至于土音土语至少在军队中,会给指挥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也正因如此,李龙才会要求他的士兵必须要学习“国语正音”,按照他的话说,作为“帝国军队一员,必须要学习“国语正音”,而且这是身为国人的骄傲,当然他自己的“国语正音”也不见得标准,但很快,他就发现,相比于他,那些浙江兵学起“国语正音”,似乎比他有着更多的天赋。
“停战了!停战了……”
在战壕之中,尽是欢呼的战士们,他们激动的跳着,蹦着,甚至不顾寒冷的脱掉厚厚的大衣,不顾危险的跳到战壕外,在那雪地中跳着,这是第一次,他们不需要再去担心来自敌军的枪弹,不用再像过去一样,弯着腰在雪地中挣扎着发起进攻,然后像笨拙的动物一样,被敌人用枪打死。
现在,战争结束了!
很快,他们就能凯旋了,是的,他们将要凯旋归国了!
他们肩负着家乡的重托来到这里,现在,他们将要凯旋归国,将要荣归故里。
看着那些满面欢笑的战士们,李龙并没有阻挡他们,甚至他自己也顺着梯子走出了战壕,来到了雪地中站着,在他们的前方百米处,就是俄国人的阵地,相比于他们,俄国人的阵地里却没有那么欢腾,似乎俄国人还在适应着这个消息。
望着那一张张脸庞,李龙突然想到十个月前,战争爆发的时候,他身边的战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似乎想不起来他们的相貌了,甚至就连同他们的名字,他都记不清了。
李旦、徐力……
而现在,当李龙慢慢的想起他们的名字的时候,他再也记不清他们的脸庞,而他将视线投向身边的战友们,听着他们用家乡话在那里欢呼着的时候,他突然有一种想要哭的冲动,因为他记不清曾经的战友,只记得那一张张钢盔下的脸庞,似乎都是相同的,他们的笑容都似乎被定格在了某一瞬间。
“阿国!”
突然,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白色伪装服的战士扔掉头上的钢盔,跑到了雪地中,他跪在那里大声的喊着。
“我们赢了,你听到了吗?我们赢了……”
“柱梁……”
“大力”
一个人开了头,更多的人在那里喊着他们战友的名字,更多的人跪了下来,先前的欢呼声在这个时候,完全变了模样,没有再去欢呼,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他们最为亲近的战友。
欢呼声在这个时候,为哭泣声所取代,终于,这些百战余生的战友们放声大哭起来,而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会指责他们的软弱,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轻视他们。
在随军的记者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的时候,李龙却继续往前走着,他走到了两军交战的中线,在雪地中,他似乎看到了一截断臂,这被冰雪掩盖的断臂,根本分不清是中国人的还是俄国人的,它就这样孤零零的落在那里,
在这片满是冰雪的冰原上,曾经随处可以看到尸体,在过去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那些从南方增援过来的部队,根据命令,像疯子一样的进攻,他们一路推进到了叶卡捷琳娜堡,他们那个时候,只有一个信念,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几乎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他们每向西打一公里,那么国土在未来就会多出一公里,这是一种最纯朴的爱国观,对于军官来说如此,对于很多士兵来说,他们只是作为军人服从上峰的命令,仅此而已。
这里,从今以后,就是中国的国土了!
置身于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冰原上,李龙突然生出了一种感慨,他甚至想到了自己,自己会不会在这里得到一份属于他自己的军功勋田呢?
当然,这是极有可能的,对于南方人来说,这也许只是一片冰原,但是对于他来说,他却知道,这看似冰冷的雪原可以变成肥沃的农场,只要付出足够的汗水!
“长官,是中国人!”
在俄国人的战壕中,一名士兵对别宋诺夫说道,几乎是一种本能,别宋诺夫下意识的想要抽出腰间的纳甘转轮手枪,可是下一秒钟,他意识到了问题。
“停战了,嘿,弟兄们,我们也可以欢呼一下……”
欢呼,有什么值得欢呼的时候吗?
别宋诺夫发现似乎并没有欢呼的理由,因为他们并不是胜利者,尽管还不知道的停战条约的内容,但是作为一名贵族,他可以猜测得到,也许未来的中俄两国的国境线,就在这两条战线之间。
相比于欢呼战争结束的中国人,在俄国人的阵地上,气氛却显得有些压抑,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他们的战争并没有结束,在国内,还有一场战争在等待着他们。
“真是一群该死的家伙,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战败!”
在战壕中一个士兵愤恨不平的抱怨着,似乎对于他们来说,今天所有的一切都归罪于国内的那些叛乱分子,如果不是他们的叛乱,他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援军,数以百万计的援军,最后会像浪涛一样,把中国人全都淹死在西伯利亚,但是,正是因为那些叛乱分子,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子弹用于战斗,甚至就连食物也是限量供应的,
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那些叛乱分子!
没错!
就是那些人让俄罗斯陷入了失败!
当然,这是军官们告诉他们的,对于这些曾经的农民来说,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所谓的革命者,会在战争中发动反对沙皇的叛乱,但是他们却非常清楚,如果不是他们的叛乱,也许根本就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你好!”
走到距离俄国人的前线还有二十几米的时候,李龙停了下来,他并不会俄语,所以只有用中文对对着俄国人喊着话,那些俄国人无不是拿着枪,将枪口对准他,只要一声令下,他很有可能被会打成筛子,可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里。
也许,是因为他想和自己的敌人们说上两句话,尽管他一次又一次的杀死过这些俄国人,但他从未曾真正的接触的俄国人。
“你好!”
别宋诺夫走出了战壕,他不能让这些中国人小瞧了自己,他必须要证明俄罗斯的勇气!
在别宋诺夫朝着李龙走去的时候,他们互相打量着彼此,有那么一瞬间,别宋诺夫有些羡慕这些中国人——他的身上穿着厚厚的大衣,而且衣领还是毛皮的,显得非常暖和。这都不是他们所拥有的,他们所拥有的只是破旧的大衣罢了。
“你好!”
尽管言语不通,但两个人最终还是用握手表示了问候,当他们握手的时候,在俄国人的战壕里,那些俄国兵无不是惊讶的看着这个中国人,他怎么敢一个人走过来呢?难道他冒那么大的风险,就是为了来这里握一下手吗?
“我觉得,我应该来这,问候一下你们!”
李龙用生硬的英语说着,在高小的时候,他学过英语,尽管他知道,俄国人说的是俄语,但至少这都是洋人的语言吧。
“问候?”
如果换成别人,或许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对于贵族出身的别宋诺夫来说,他的少年时期就是在英国长大的——他的祖母就是来自英国,也正因如此,英语对他来说,几乎就是第二母语。
“你能听懂我说的话?”
诧异的看着这个个头比自己高出半头的俄国人,李龙显得很惊喜,他只学过三年的英语,尽管很生硬,但是别宋诺夫还是勉强听懂了他在说什么。
“我们打了很长时间的仗,现在不用再打仗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可以成为朋友……”
用生硬的英语掺杂着汉语同这个俄国人交流的李龙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他又从腰间取过水壶,打开盖子,一股酒香扑面而来。
作为上士他有着身为长官的特权,比如根据命令,每个战士每天可以领到二两高粱酒,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喝,所以他就把酒存在了水壶中,现在正好是拿这酒交朋友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