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列强时代-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可不敢怠慢,见信之后便派人给翁同书和二牛打了声招呼,而后转头顺着来时路径原路返回。
来时走走停停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回去时却是快马加鞭一路急赶,不过花费不到半月时间便赶回常州,回到总督衙门后他也来不及休整,第一时间将手下官员召集起来怒问:“这导师是怎么回事,洋人又闹妖蛾子了?”
第459章卖猪崽与华工
总督府正堂一番鸡飞狗跳,吴可总算明白发生了何事。
原来就在他四下巡视的当口,上海百姓却是以法船偷偷载运华工出洋为由,殴毙其水手1人,引起租界法国领事强烈不满。
后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法领事伊担又受不住压力出手截回一运人法船,157名华工获释。
这事在上海闹得沸沸扬扬极为轰动,又涉及洋人的事务江苏官员不敢怠慢,这才第一时间通知吴可,请他回来主持大局。
马的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卖猪崽啊,出洋华工多么讽刺又惨烈的血泪史!
对于别的历史事件可能他不太清楚,但卖猪崽这样被后世影视小说介绍了无数遍的玩意,吴可想忘记都难。
“河水湾又湾,冷然说忧患,念我乡里时,眼泪一串湿衣衫……”
记得前世看过的香港电视剧《大地恩情》的这首主题歌。这首歌唱的,是早期漂洋过海在外国谋生的华工,对故国故乡的思念之情。
当然,吴可所了解的有关卖猪崽的事儿,基本上都是从电视剧小说上获取的信息,可能有些片面有些偏颇,但华工在外洋的日子真的很不好过却是事实。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事情,吴大总督利用手头资源,迅速找来许多有关方面的资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中国人素来安土重迁,不是到了万不得已,一般是不肯离乡背井的,更何况远涉重洋,去到地球的另一方。
皆因山多地少,又地处南海之滨,香山人很早就有人被迫出洋谋生。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有香山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洋船出洋谋生侨居。
宋、元之间的那场著名的崖山海战之后,不少香山乡民为躲避战乱而大量逃亡海外。明朝以及清初,朝廷都实行海禁,规定沿海居民不得私自出海,“片帆寸板不许下海”;不得与外国通商,“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东南沿海人民,包括香山人民,由于海禁而断绝了生计,反而迫使他们冒险出洋谋生,渐成习惯。
清嘉庆五年,香山居民程世帝等十多人,乘帆船从澳门驶出,“望无涯际之海洋,与汹涌波涛奋斗”,船行月余,历尽惊涛骇浪,来到了只有20来间“亚达屋”的槟榔屿,在这个荒凉的岛上,拖着长辫子的香山人居留垦田,建造着自己的异国家园。
在近代以前,华侨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一带。不过,这些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华人,却一直被视为“天朝弃民”,“祖国”不仅不关心他们在海外的生死存亡,反而认为他们死了活该,是罪有应得。
乾隆五年(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爪哇屠杀逾万华人,即历史上著名之“红河(溪)惨案”,消息传到国内,乾隆说:“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这还算好的,起码那时候出去的国人虽然日子极为艰难,但周遭环境还不至于恶劣到活不下去,通过努力也是能够出人头地的。
后世南洋那么多华人世家巨富,有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就是因为南洋之地的环境并没有彻底恶劣到家。
这样的情况,直到道光年间才有了急转直下的巨大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国门被列强打开。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列强也迫使清政府开放人力市场,允许华人出洋做工。
19世纪,由于美洲的开发,以及澳洲发现金矿,需要大量的工人,于是,列强以契约受雇形式,到大清招募工人,这样大清东南沿海人民有了合法出洋打工的途径。
外国列强来华招工者,当然会将工作的地方以及工资待遇说得不错,以吸引华人。
华人作工最为勤敏,耕种甚为得力,故有招工之举。唯出洋时必须定明年限,并言明每日作工不越九点半钟,每月应领洋银四元,每礼拜日止工。该工人是日倘欲作工,得利应归己用。至工人之衣食与往来船费,招工者均应一并发给。若工人在外偶得疾病,招工者必须延医调治,以昭公平。
“马的真够狡猾的!”
吴可看到这些资料差点没忍不破口大骂,说得好听还不是等把人哄骗出去,到了自家地盘想怎样就怎样?
平心而论。上述数节,即使放在今天,也比某些无视《劳动法》的黑心老板更体现出人性。但是,说得好听,合同上写得清楚,到了异国他乡,华工们能否享受到如此的待遇吗?
也有许多人,即使穷困无比,也不愿离乡背井,到万里之外“淘金”。有一个词叫“卖猪仔”,如何得来?
溯查招工出洋一事,向来多系从澳门将该不幸之工人载于船中,运往(外国),至于由澳门口运往外国之工人,多被中国人在各地以虚妄之言欺哄,或用力勉强送至澳门,如此是使贩,卖人口之徒可以随意而成其事。
也就是大清本土黑恶势力与官府勾结,欺压良善将之作为猪崽一样的货物买给列强商人以获非法之利!
“哼哼,真真滑天下之大稽,没想到咱们自己人干得出这样的事情来?”
看到某些资料吴可当真气得不行,他也没客气让总督衙门官员一同观看,并直白骂道:“某些黑了心的朝廷官员,以及地方恶霸、土匪,勾结某些无良之洋人,以招工出洋为名,或欺哄,或强抢,将无辜的同胞卖到外国获大部之利,这样的人统统该死,凡是犯到老子手里的一个都别想活!”
这种“卖猪仔”的行为,当时在澳门,在厦门最烈,如英国商人在厦门开办的和记洋行,就常派人用一种印有“和记”字样的大米袋将某些路上的青壮年出奇不意地罩住,强装上船运走。
“大人咱们该如何做?”
堂下不少官员露出气愤填膺之态,他们也被这些血淋淋的现实给惊住了。虽然早有耳闻,但从没想到会有如此惨绝人寰之事!
“哼哼,现在老子鞭长莫及,等以后有了机会自然少不得好好炮制那些生儿子没屁,眼的混蛋,不过大清之民还是洋人一个都别想跑!”
吴可暗子咬牙切齿,满脸狰狞怒道。
“我等支持大人!”
堂下官员齐声表态,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忍?
“恩,诸位别的先不去说,先查查咱们两江之地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吴可点了点头一脸欣慰,不过转眼便满脸杀气沉声吩咐:“但凡发现一例便绝不姑息,不管其身后有何人做靠,老子就信不整不死他们!”
这番冰冷充满杀气的言论,可是惊主了堂下不少官员,心中暗暗为某些无良人士捏了把汗,吴大总督这次可动了真怒,谁要是不长眼撞到他手上,几乎想保全性命都难,更会牵连家族跟着一起倒霉。
之后两江官府展开一次轰轰烈烈的排查行动,真真纠出不少暗地里与洋人勾结,或者干脆明面上替洋人招工的买办,吴大总督一怒之下在两江掀起一阵惨烈腥风血雨,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除了以官府名义拿到不少官面上的情报之外,吴可还不甘心又通过秘密渠道,又从租界洋人手里买到一些在洋人那儿众所周知的有关华工的消息。
可是情报内容太过黑暗刺激,实在让人有不忍目睹的感叹。
原来自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三藩市发现金矿,以及修筑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大铁路。以契约受雇形式大量招募华工。
广东沿海的人,尤其是邻近澳门、见惯洋人的香山人,则怀着梦想,不畏波涛,来到美洲大陆。
善于吃苦耐劳的香山华工让美国人惊喜不已,于是多方招募,开矿修路。作为苦力,大量华工从19世纪中叶进入美国,充当金矿矿工,充当铁路劳工。
短短不到而是年时间华人移民的人数激增至5万人,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青年男子。
见此机会,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招收了第一批50名中国劳工。看到中国人能吃苦、工资要求低,又十分顺从,这家公司便开始大量招收华人,总共有10多万华工参加了美国铁路的修筑。
“呵呵,看到没有!”
吴可扬起手头经过翻译的资料,连连冷笑不已:“咱们的人都被招去替洋人发展实力去了,沿海流失这么多青壮民丁,咱们自己的发展倒是没人出力的!”
“大人,这铁路是为何物?”
堂下官员也摸清楚了吴大总督的脾性,不知道的不怕你问,就怕你碍于面子不问,等到事到临头出了岔子就别怪总督大人翻脸无情。
“哼哼,那可是事关国计民生的要物,有了它国力直可上升一大截!”
见堂下官员满脸茫然,又面露不信之色,于是他便耐心的将火车与铁路的事儿详细解说一遍,讲其好处与利民强国之处说得尤其仔细,不时引来堂下一阵真惊呼吸气之声,显然一干两江官员被震撼到了……
第460章触目惊心
吴可有印象的也就是南洋和北美两地的华工惨状,至于其它地区还有没有就不甚明了了。
毕竟前世只是混迹县城的小人物而已,虽然手有闲钱又哪有功夫特意查找有关海外华工的资料?
眼下情况不同,大清虽然封闭可毕竟已经开始与外洋往来几十年。
加上他身为堂堂的两江总督,这可是号称天下第二督的高位,想要获取一些比较生僻的公开资料,那只是动动嘴皮子的功夫而已。
所以他一声令下,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市面上能够收集到的有关华工情报,基本上已被搜集人员一网打尽,让他知道了前世很多没有任何印象的情况。
不久之前,加拿大要修筑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主要依靠人力,罗渣士峡谷,两面都是高耸的雪山,工程风险极高,是制约东西铁路的咽喉工程。
当铁路修到这里,工程停滞不前,严寒的天气,沉重的体力劳动,危险的工作条件,令劳工十分缺乏。
加拿大铁路公司决定大量聘请华工。工人主要是来自广东台山一带。中国工人辛勤刻苦,付出不但是汗水,还有生命。那些爆破的工作,极其危险,当地的工人都不愿意做,公司为了吸引华工干,特别规定,谁愿意引爆一次,可以申请家人来加。因而也造成华工大量死亡。
因为修建这条铁路,华工因各种原因死伤者达数百之巨,之后却是被加拿大政府一脚踢开不管不顾,其行径之恶劣比之民间拍花子都好不到哪去。
“诸位看看,这就是列强这就是洋人,非我族类其心可诛!”
吴可手里举着让人见之触目惊心的情报,目光冷冽缓缓扫视堂下官员一圈,眉间眼角满满都是化不开的煞气和冷酷。
大堂气氛一时沉闷到了极点,堂下官员一个个屏气凝神噤若寒蝉,感觉空气都似乎凝滞一般。
“嘿嘿,原先不知道便罢了,既然眼下知道了哪还能让列强得了便宜去?”
没理会堂下一干佐僚的诡异神情,吴可嘿嘿冷笑脸上一片肃杀之色。
原本对此事很不以为然的封建官僚们愣住了,他们还以为吴大总督突然发了善心,要对那些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讨生活的草民做好事。
他们的想法与大清大部分人的想法基本一致,那就是既然你们不愿意在大清讨生活,甚至不惜远渡重洋给洋人办事,那以后是死使活朝廷也犯不着过问,就当叛逃之国贼就是。
吴可显然也十分清楚手下官员们心中所想,所以他也没拿什么百姓大义之类的说话,直指国计之大要不怕这帮思想封建的官僚不上套。
果然,一旦将这事的高度调到国家层面,堂下一干官员就像打了鸡血一般纷纷出言提议,绝不能使洋人驱使我大清子民替其发展壮大云云。
吴可自然十分满意,一边鼓动一边分析整理海外华工的几个主要集中地,说不得以后还有可能用得上他们。
华工在北美的事,吴可在后世早有所闻,只是想不到在清代,华工也大量到了南美,尤其是秘鲁与古巴两国。
原来19世纪时,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秘鲁刚于1821年脱离西班牙而独立。
大清之青壮为何要到万里之遥、环境远不及北美的秘鲁与古巴去做工?
对于欧美殖民主义者来说,19世纪时,南美洲、大洋洲以及太平诸岛屿,都尚待开发,需要大量劳工,勤恳驯服又能干的中国农民,对那里的环境和气候都容易适应,正是他们需要的劳力。
于是,一批批华工便被招到了南美,在秘鲁,在古巴的土地种植咖啡、可可、甘蔗、橡胶等。
当然,这当中,有不少华工就是在澳门等地被“卖猪仔”而到了南美的,相信也不乏香山县的先民。
如果华工能够得到较合理的待遇,远赴南美垦殖也不失为一条谋生之路。但是,在秘鲁,在古巴,华工受到残酷,迫害与压榨,成为变相的奴隶,许多人更是无辜死于非命!
又有地处南疆的广西地方,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贫困,破产的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日益增多,人民处境日益艰难,加上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威逼之下,不得不一改“老大”自居、闭关锁国的姿态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劳工,于是广西的早期劳务输出(“卖猪仔”)出现了。
当时输出的劳工,主要是贫苦大众和出国避难的太平天国亲眷家属,他们大多是直接或间接被掠掳贩,卖、胁迫和诱拐,甚至被绑架到国外去的。他们去往的地方主要是东南亚。
广西与外国既有陆路相通,又有海域相连,广西人出国较为方便。
广西劳务输出主要有三条通道:一是从北海(合浦)、钦州等地出海到东南亚;二是从梧州沿西江下广州,经港澳转至南洋及美洲;三是取道防城东兴,过北仑河去印度支那,或通过中越边境直入越南境内。
而广西的劳务输出,最初是以“契约华工”的名义出国的。
何谓“契约华工”?这指的是西方殖民者为掠夺殖民地或开发本国资源,以契约形式招募的中国劳工。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广西的契约华工逐步增加。当时清政府有明文规定严禁华工出国,但西方殖民者需要劳工开发殖民地,便暗中在钦州和北海等地招募劳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更是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这些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殖民者在中国任意招募华工。
法国政府在北京设招工局,派李广安到广西等省设立招工点,骗招无以谋生的劳苦大众。
殖民者在各招工点,利用经纪人(即“客头”,又称“猪仔头”)专程从香港、广州或北海到梧州等广西内地,利用拐骗诱招的办法,把华工骗到各口岸出卖。
广西当地有不少“猪仔头”,以此为生,专门到乡村拐骗穷苦青年去南洋,每年骗招几批,每批少则十余人,多则二三十人,从梧州带到香港出卖。
‘猪仔头’,们往返于北海、梧州、广州、香港之间,被拐骗的华工有时多达数百近千余人,实乃罪恶滔天。
“猪仔头”把后生们骗到后,马上带到“猪仔馆”出售,香港的顺发祥商号就是有名的“猪仔馆”。青年劳工在“猪仔馆”经验身合格后,即被迫在“华工契约”上签字画押。有的青年不从,便被鞭打,被威逼办理卖身手续。
这些林林总总看得让人心里发毛,就算是从不把人命当回事的衙属官员,也不仅后背凉气大冒心惊不已。
“哼,这些个玩意儿找死,咱们到时候找个由头全部收拾了就是!”
这一桩桩一件件虽然触目惊心,心头也万分恼火嫌恶,但毕竟不是发生在眼前之事,吴可倒也没表现得太过只是语气中的冰冷傻子都听得出来。
“这般无耻攀附洋人之鼠辈,就该好好杀上一批杀鸡骇猴!”
“是极是极,特别是他们还帮着洋人增其国力罪该当诛!”
“哼哼,别让我撞上那样的狼心狗肺之徒,不然有他们好看的!”
“……”
‘卖猪仔’之时跟堂下官员根本就没啥利益关联,说起话来自然理直气壮大义凛然得很,一个个杀气腾腾变身青天大老爷似的。
“没这个必要!”
吴可大手一挥打断了手下官员们的‘义愤填膺’。
“其它地方的事儿我管不了,但两江之地绝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凌厉的目光缓缓在手下官员身上扫过,脸色严肃怒哼出声:“抓住一个处置一个决不姑息,不管他身后站着的是何方神圣!”
堂下官员一个个凛然应命,心中却犹如翻江倒海,打算回去之后约束家人亲朋,千万别因一时之利沾上此事,不然撞上吴大总督的枪口可就不妙拉。
“既然租界出了这样的事,我等便不可能置之不理!”
吴可开口吩咐道:“让人先把租界里那些洋行的底细摸清楚,凡是参与过人口买卖的一概记上,等以后找机会再去修理!”
“大人英明!”
手下一干官员立即齐声赞道。
“哼,你们别说得好听做起事来就拉稀!”
吴可忍不住笑骂出声,而后脸色一板狠声道:“我平生最恨那为虎作伥之辈,更何况还是将本国之人当作牛羊一般贩,卖出国?”
说到这儿他脸上一片肃杀眼中更是凶光闪烁,看得堂下一干官员无不心头凛然不敢大意,只听他继续说道:“但凡租界有那种藏污纳垢之洋行,必定少不了那种趋炎附势以其牟利之国人!”
“哼哼,咱们之前也看过那么些资料,几乎字字血泪触目惊心,两江之地怎么说也算富庶,想要寻个养家糊口的活计虽难但也不是无门,断不会愿意背井离乡出洋打拼……”
“大人尽管放心,凡是纠出来的此等败类必不轻饶!”
还有啥不明白的,吴大总督的话都说得这么赤落落了,不就是两江百姓基本上不会受到诱惑主动签那洋人的什么‘雇佣合同’,除非受到斜坡被当成‘猪仔’来卖方可……
第461章通房丫鬟
国家机器一旦开动,又岂是那些偷鸡摸狗之辈能抵挡得了?
两江总督衙门也没遮遮掩掩,直接吩咐了苏州按察使司衙门配合,大大方方的调查洋人雇佣华工之事。
虽然租界当局多般阻绕,但不多时依旧探得洋人在租界钻营雇佣华工的几家洋行,而后又纠出几位靠着替洋行出售‘猪仔’发财的地痞无赖,甚至还纠出几家参与其中的本地小帮派来。
吴可得了消息哪会客气,直接派了兵丁犹如犁庭扫穴般横扫而过,将这些垃圾秽,物全部抓获而后迅速判定死刑没半分手软迹象。
此一番举动自是震慑宵小让人侧目,而后江苏布政使衙门又贴出公示,将许多被洋人骗去万里之外做工的华工遭遇一一明示,最后还不忘警告江苏民众全完别胡乱信了别人怂恿,做那被卖了还替人数钱的蠢事。
那公示上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惨绝人寰,简直让观者伤心闻者落泪,义愤填膺破口大骂不止,更在民间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一些原本贪慕钱财,或者家中生活贫苦的欲往西洋拼上一把的青壮,顿时熄了此心老老实实在家找活干,一时视外海如刀山火海般的险恶之地。
恰在此时,衙门推出举报有奖活动,凡是举报乡间专替洋行雇工之鼠辈,待查实却有作奸犯科之罪状者,衙门不吝重奖而且还不嫌麻烦的明码标价。
此事在苏南民间又引起一阵风潮,倒真举报出了不少隐藏得深的洋行买办走狗,专为洋行雇工行那偷鸡摸狗之事。
因为此事利益受损的洋行自然不干,通过租界领事向江苏巡抚衙门发去不满抗议,要求巡抚衙门迅速平息此事不得干扰租界正常商业活动。
眼下是什么时候,海关衙门还和租界高层整天打嘴仗不痛快呢,巡抚衙门要是这时候软了岂不大大得罪了幕后的两江总督吴可?
巡抚衙门哼哼哈哈回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之后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一点都没有受到洋人抗议的影响。
至于参与贩,卖华工的洋行也没讨到好,自从事情揭露之后洋行的声明一片狼籍不说,洋行所在还经常受到莫明‘招待’。
早上门口突然多上一滩臭气熏天的米,田共,晚上打佯之后窗户玻璃突然被飞来的石子打碎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搅得洋行上下没个安宁烦闷不已。
租界内折腾得不轻,江苏和淮北之地也好一番闹腾,两抵各州县衙门谨遵两江总督命令,将洋人如何哄骗国人去外洋做工,华工在外洋又是何等惨状传告四方,务必让四周乡民百姓做到心中有数明了其中险恶。
狠狠给了洋人及其狗腿子一记响亮耳光,吴可心情一时舒畅倒也没失了谨慎,事后第一时间给朝廷上了折子,将此事原由详细说道一遍,又将两江衙门的处置方式写上,而后就没再理会这挡子让人感觉不开心的事儿。
……
“老爷回来啦!”
回到后衙,一道妩媚多姿的娇小身影迎了出来。
“哈哈,小宝贝儿想老爷没?”
吴可大笑着迎了过去,一把抱住迎面生香的娇小女子,双手不老实的在怀中女子丰饶的身上上下游走一番,语带暧,昧调笑道。
“想,当然想,天天想日日想时时想……”
女子娇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