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列强时代-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招儿可是够绝的,反正洋人也不知道判的具体人是谁,只要人头砍够就行了。别看这都是些“小动作”,可给李鸿章带来了不错的口碑。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不久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一步一步走上权力的顶峰。而曾国藩却从此背上沉重的包袱,两年后抑郁而死,终年62岁。

因为跟洋人打了不少交道,所以特别关注来自列强本土的消息。

普法战争他知晓,那还是通过俄国人才得知的,可具体情况就不甚了了拉,没想到却从广州的报纸上看到了战事详情,同样对新近在欧洲崛起的普鲁士震惊不已,不知道何时冒出这么一个强大国家。

也是通过两广发行的《广州官报》,李鸿章才了解了远在欧洲的普法战事详情。普军动员计划周密,由铁路运输部队,至去年7月底已于边境集结3个军团约47万人,火炮1584门。

1870年8月2日,法军以3个师在萨尔布吕肯地区首先向普军发动进攻,但并无有力的作战行动,仅同敌人前卫部队进行一些小规模接触。普军旋于1870年8月4日转入进攻,越过国境。

法军在边境地区不利的阵地上迎击普军的进攻,普鲁士王储弗里德里希·威廉的第三军团以10倍之众在维桑堡会战击败法军杜埃将军的师(1870年8月4日),法军死伤23%、1870年8月6日两军在沃尔特再战,法军重骑兵发动勇猛的冲锋,但普军卡尔·腓特烈亲王的第二军团有13万,重创麦克马洪元帅的第1军4万人。

同日属于巴赞军团的法国弗罗萨尔将军的第2军也在福尔巴克被普军第一军团以压倒的人数优势击退,敞开了进入洛林的大门。

战后有一个战役间歇期,由于普军主力也未能充分展开,不能连续进攻,乘胜追击。而法军虽由于战前准备不足,在边境地区会战中打了败仗,但主力并未受到普军的重大打击,损失有限;同时边境的阵地是为进攻而设的,根本不适于防御。在这种态势下,法军主力理应有计划地撤向战区纵深,补充兵员,调整部署,待机与普军决战。

但是,初战失败后立即产生政治影响,埃米勒·奥利维耶垮台,8月10日夏尔·库赞·蒙托邦组阁,此人已经74岁,属于皇后为首的主战派。由皇后摄政的巴黎政府出于维护本身统治的政治需要,一再干预前线指挥员的作战部署,阻止一线部队向战区纵深后撤。

而身在前线指挥的法皇竟然也附命巴黎,从而铸成了自吃苦果的大错。本来由法皇指挥的主力莱茵军团,最初已下令向战略腹地夏龙兵营退却,但巴黎政府却认为,如果军队一撤退,首都就要造反,坚持不应后撤。

于是,在1870年8月9日,法皇改变了原计划,停止部队撤退,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死守梅斯。1870年8月12日,疾病缠身的拿破仑三世把莱茵军团的指挥权交给了巴赞元帅。

然而巴赞只有匹夫之勇,并无良好的指挥与战略能力,他犹豫不决,时而决心退向夏龙与麦克马洪会合,时而决心在梅斯防御。当最后决定向夏龙撤退时,已丧失时机,普军已逼近。

经8月16日的马斯拉图尔之战和8月18日的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战役,两军都表现了难以置信的勇猛,法军炮火十分猛烈,康罗贝尔和格本捉对厮杀,虽然法军成功的击退了普军的攻击,并使得普军第一军团和王军禁卫军损失惨重,但未能打开通往凡尔登的道路,巴赞军团再次退回梅斯要塞,陷入了普军第1、第2军团7个军和3个骑兵师(16万人)合围中。

麦克马洪率军(12万余人、393门火炮,76门“米特拉约兹”(mitrailleuse)机枪)退往夏龙。他原准备诱敌深入,在巴黎城下与普军决战。可摄政的欧仁妮皇后和帝国首相八里桥伯爵夏尔·库赞·蒙托邦担心继续退却会在国内引起动荡或革命,皇后认为:“只有皇帝的敌人才会同意他返回巴黎”,结果错失良机。

1870年8月22日,由议长劳尔率领一个代表团来到法皇大本营,劝皇帝不要返回巴黎,命令麦克马洪向梅斯进发。接着,巴黎的摄政会议又给皇帝发来电报:“若不支援巴赞,则对于巴黎将发生极恶劣的后果。面临着这个局势,首都能否防御实颇有疑问。”于是皇帝又附命于巴黎。

就这样,夏龙军团走上了在色当被歼的绝路。麦克马洪于1870年8月22日率军从兰斯出发前往梅斯。此时从柏林传来一则假消息,说除围攻梅斯的部队外,普军决心全部向巴黎挺进。

实际上普军第3军团仍在继续追击麦克·马洪军团,并向右实施大胆迂回,协同新编成的第4军团将麦克马洪率领的法军连同拿破仑三世一起围困于色当。

在1870年9月1日至2日,巴赞率领被围在梅斯的法军突围失败,成为代价最高的一次战役,此后法军纪律大坏,于此同时普法两军于色当进行决定性的大战,即色当会战。

普法战争的进程让大清官民很是看不懂,尼玛的仗还能打成这样,要是放在大清的话……

第710章幸灾乐祸

“法人原来并不是看上去那般强大!”

这是最近两广地区,最流行的一句话。

确实,不知晓普法战争详细,就不明白法国人败得有多惨。

不仅国都被攻破,甚至连皇帝都成了俘虏。

放眼整个华夏历史,这样的事儿也不过发生了区区两起而已。

于是,无数两广官民化身‘军事砖家’,开启嘲讽模式对法国佬狠刷。

特别是法军的战术安排,被一干民间军机大臣们差点喷出了翔。

……

《广州官报》上详细报道,1870年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

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被逼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正式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在这场战役中,法军损失10。4万人,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法国举国哗然。

普法战争期间,国际主义思想家恩格斯在他发表的一系列战争短评中就指出,有三个基本错误导致色当惨败:“第一,法军在迎击敌人的进攻时所处的阵地,使获胜的普军能够楔入法军分散的各军之间,结果把法军割裂为两支独立的部队,并使它们彼此不能会合,甚至不能配合作战。

第二,巴赞军团在麦茨行动迟疑,结果被紧紧地围困在那里;第三,援救巴赞所用的兵力和所沿的路线,简直是唆使敌人俘虏全部援军。“恩格斯在这里讲的法军所犯的三个基本错误,究其原因,除巴黎政府的错误战略指导外,也和前线的最高指挥官的错误有关。

首先,当法军在边境初战失败决定后撤,而巴黎政府不让主力莱茵河军团后撤时,作为法军右翼部队统帅的麦克马洪理应审时度势,从战争的全局出发,率部向莱茵军团靠拢,以便协同作战。这样,莱茵军团就有可能避免被普军合围。

但他却机械地单独退向夏龙,从而给普军提供了一个趁势把整个法军分割成两部分,进而予以各个击破的条件。

其次,退到梅斯的十几万法军,如果不是巴赞和拿破仑三世的因循贻误,也是完全有可能克服巴黎政府的阻挠,在陷入重围之前安全地后撤到夏龙地区的。但他们犹豫不决,仍想在麦茨要塞作毫无希望的固守,结果被普军堵住了退路。

被围后,巴赞又消极等待援军,不积极组织突围。对此恩格斯在他的《战争的危机》的短评中就敏锐地指出:如果巴赞不想把整个法国奉献给入侵者,不想使自己困在一个饥饿很快会迫使他投降的地方作战,他就应立即从麦茨退却,然而他仍在原地未动。

再次,更为直接的是麦克马洪违背作战的基本原则,选择了绕道边境城市色当去解救麦茨的错误行动路线。从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看,对麦克马洪来说,去麦茨的路线,最短、最快、最可靠的是直接穿过普军第3军团。

当然,这样做既需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又需要有战胜强敌的勇气和魄力,但他在这两个方面都缺乏应有的素质,因而也就不得不走上色当被歼的道路。

色当这块弹丸之地,北面距离比利时边境只有8公里,西面和西南面又是一条大河——麦士河。会战过程中,10余万法军在普军四面夹击下,最后被挤压到纵深和正面仅三四公里的弧形地带内,既无法实施机动,又难以进行适当的疏开配置。这样,仅普军集中几百门火炮进行炮击所造成的损失,就足以使法军无法支持下去。

……

“法国人真是,啧啧……”

凡是看完普法战争此番详细经过的读者,心中都会不由自主生起一个荒谬念头:尼玛的法国佬的表现,跟俺大清真的太像了!

当然,至少法皇有胆量亲自领兵出征,至于俺大清先皇咸丰,连敌人面都没见到便带着一帮妻妾跑路,两者之间还是很有些差距一7。

只是,两广官民幸灾乐祸高兴之余,也不免多想一些,如今法国人遭难,是否意味着俺大清有机会踩上一脚?

这真是个不小诱惑……

等到《广州官报》有关普法战争的后续报道发出,两广官民这种意愿更加强烈:法国人都被普鲁士揍成猪脑袋了,凭什么俺大清不能参上一脚?

色当的惨败立即引发连锁反应,1870年9月4日,法国国内资产阶级趁机于法国国内发动政变,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组成以路易·朱尔·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

至此,德国民族统一的障碍已消除,但普鲁士当局决心将战争继续下去,派兵向巴黎进军。从此普鲁士所进行的战争,已转变为侵略战争。

对法国来说,普法战争此时已转变为进步的民族解放战争。人民要求实行普遍武装。“国防政府”企图与敌人勾结,阻止革命运动继续发展,并已着手同俾斯麦举行秘密谈判,此时慑于人民的压力,虽然拖了很久但被迫采取措施以加强巴黎的防务。

普军向法国首都推进时如入无人之境,1870年9月19日即将巴黎团团围困。1870年9月23日,普军占领图勒,1870年9月27日,斯特拉斯堡守军投降。全靠人民的爱国热情,法国才得以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包括国民自卫军、自由射手和巴黎及其它要塞守军在内共约一百万人,其中巴黎有40万军队),这给普军指挥部带来了极大困难。

所有普军被牵制在各要塞,继续围攻梅斯和巴黎。集结于图勒和布尔歇两地的法卢瓦尔集团军准备前去为巴黎解围。此时,法军莱茵集团军司令巴赞元帅却同敌人进行秘密谈判,这一叛变行为对共和制法国是个打击。

结果,法国最精锐的一个集团军(17万人)在被围梅斯72天后,于1870年10月27日不战而降。

普军将由此而腾出的两个集团军压向法国卢瓦尔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两个集团军均被普军主力部队所击败。由于巴赞投降,法国政府又无意组织防御和同敌人进行秘密停战谈判,人民饥困交加,巴黎劳动群众遂于10月31日举行起义,但遭到镇压。

1870年11月7日,卢瓦尔集团军发起进攻,1870年11月9日,在库尔姆附近击溃敌巴伐利亚第2军,占领奥尔良,但12月4日遭到普军反击,被迫退出奥尔良。

1871年1月,法北方集团军在圣康坦附近失利,东方集团军又在贝尔福附近遭到失败。法国战事每况愈下,处境艰危。1870年12月27日起,普军使用502门重炮对巴黎实施轰击。

巴黎守军被困4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们利用气球(先后有65个气球载164人飞出巴黎,包括坚决主抗抗战的甘必大)和信鸽与各野战集团军保持联系。

1871年1月22日,巴黎居民再次举行起义。法国政府镇压起义后,同普军指挥部进行了最后的谈判,于1月26日签订关于巴黎投降的条约,1月28日又签订了停战协定。

巴黎要塞大部分炮台连同火炮和弹药移交给了普军,赔款2亿法郎。2月26日,草签凡尔赛和约。在国民议会批准和约草案之前,普鲁士人获得了将军队开进巴黎的权利,这些军队到3月3日和约批准后才撤出巴黎。

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巴黎公社(1871)宣告成立,这个公社一直存在到5月28日。5月10日,普法两国签订法兰克福和约(1871),确认凡尔赛和约草案的基本条款,但条件更为苛刻,赔款从2亿法郎增加到50亿法郎,还要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的大部分地区。

“法国人也有今日,割地赔款比咱大清可要凄惨得多!”

这是看过《广州官报》完整版介绍普法战争的两广官民,心中兴起的念头,其中幸灾乐祸之意不言而喻。

“法国人被普鲁士人揍成猪脑袋,不仅皇帝被俘虏,就连国家都因叛乱覆灭!”

在一次内部军事会议上,有将领激动表示:“如果法国国内内乱不止,根本无暇顾忌远东地区事务,此时正是咱们大举插手安南内战之机!”

“可是朝廷方面……”有老成持重者不无担心道。

“顾不了这么多了!”刚才开口那位大手一挥,坚决道:“咱们不必大张旗鼓行动,只需派出小股精锐人马,联合黄鼎凤以及当地反抗势力就成,眼下法国人正是人心惶惶之际,这样的机会错过可就真的可惜了……”

第711章陌生的熟悉感

安南中南部地区,在同治十年(1871年)后,突然热闹起来……

普法战争的后续影响慢慢波及远东之地的法国人,原本在安南步步紧逼的法国陆军,突闻普法战争法国悲惨结局,顿时军心大乱失了锐气。

黄鼎凤部趁机喘了口气,迅速作出调整准备接着再战。原本请法国人剿匪的安南王国上层,此时却是有了别的想法,跟法国人貌和神不和关系也跟着变地复杂起来,安南军中反法情绪渐渐高涨。

最让法国人头疼的,还是以黑旗军为首的那帮游击队,依靠安南境内众多的丛林山林地形,神出鬼没搅得法军控制区内鸡犬不宁,单单为了维持辖下治安,法军便不得不抽调部分兵力用于维持治安稳定。

而且普法战争中法国人战败,后续影响还在继续扩散中,对安南的法国部队影响也逐渐开始变大。

首先,普法战争的战败,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共和国的确立。

1870年9月4日,当色当战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连同在色当的法国官兵全部作了俘虏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巴黎广大人民群众对拿破仑三世统治的不满,立刻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群众拥入波旁宫立法团会议厅,要求废除帝制,恢复共和。更有共和派议员甘必在市政厅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建立临时政府,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从此以后,帝制在法国结束,共和逐渐稳固下来。

安南法军一下子从帝国陆军变成共和国陆军,这样巨大的身份转变谁都难以一下子适应过来。

所幸法国人在老挝有后勤基地,不然本土后方突然出现如此变故,一时之间只怕他们这些远东法军将被国内彻底遗忘,等到想起之时不知饿死多少遍了。

最重要的是,因为本土战败带按理的思想混乱,这对身处安南的法国人来说,绝对是致命的伤害。

任谁都知道,军心不稳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参加安南的法国部队出现了巨大的思想起伏,一个处理不好可是要出大事的。

原本历史上的法国人遇到了好时候,安南国被打残根本不敢找法国人麻烦,俺大清也被洋人吓破了胆不敢妄动,黑旗军威名虽大可惜兵力不足,使得法国人在安南过了十来年安稳日子,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候。

可是此时情况不同了啊,盘踞安南中部的黄鼎凤部可不是好招惹的,论真实战斗力他们可比软弱可欺的安南国部队难缠多了。

还有以刘永福所率黑旗军为首的游击队,在安南的山林地形中神出鬼没,搅得法国人所控地区鸡犬不宁热闹得很,今天不是这座城镇守军受袭,就是明天那个城市的法军巡逻队遇到了天大麻烦。

最让法国人恨得牙痒痒的是,他们可是为安南国找场子的,可是安南国对他们也不甚满意,暗地里没少干扯后腿的小动作,让法国人感觉极为难受。

同时普法战争的战败,直接促使第一国际法国支部领导下的工人起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巴黎公社建立。

第一国际啊,可能欧美对这个组织不甚了了,而作为后世穿越之人,吴可却是对这个组织如雷灌耳。

吴可通过欧美的一些关系得到有关第一国际的消息时,当时也震惊得不轻。

没想到后世代表工农阶级的组织,同时曾一度威压欧洲的某党前身,这么早就出现在欧洲,并且还做出了一番让人瞩目的大事业!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workingmen'sassociation),1864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成立,马克思代表德国工人参加该组织的工作,并逐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组织指导思想。

由于会名太长,有时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international”,简称为“国际”,历史上即称为“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皿煮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1848年欧洲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

与此同时,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日益加剧,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种国际主义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吴可早早便了解了这个,原本历史上差不多需要半个实世纪才会让一些国内知识分子了解的情况。

直接推动第一国际成立的,是波兰1863年起义。1863年7月22日,工人联合会伦敦理事会召开群众大会,抗议沙皇俄国镇压波兰起义,声援波兰人民正义斗争。

法国工人代表团参加大会,并与英国工联领袖就联合行动问题交换了意见。同年11月10日英国工人大会通过《英国工人致法国工人》的呼吁书,号召两国工人加强团结,共同战斗。

1864年9月28日,英国工联在伦敦圣马丁堂召开群众大会,欢迎为响应呼吁书而来访的法国工人代表团。出席大会的还有德国、意大利、波兰、爱尔兰的工人代表以及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人士。

大会根据英法工人代表的提议,决定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工人协会,并选出一个有21个成员的临时委员会(该委员会从1864年10月18日起称为中央委员会,1866年夏改名总委员会),国际工人协会宣告成立。

1864年10月5日,国际举行临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代表各国的委员,连同原已选出的委员,共50人;会议还选出一个由9人组成的起草章程的专门委员会(小委员会)。马克思出席国际成立大会,并被选入临时委员会和小委员会。

在马克思的努力下,小委员会否定了g·马志尼的秘书p·沃尔弗和老宪章派j·韦斯顿提出的充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纲领文件草案,粉碎了资产阶级分子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企图。

马克思为协会起草《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协会临时章程》(1866年9月日内瓦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称为《国际工人协会章程》,1871年9月伦敦代表会议修改后称作《国际工人协会共同规章》),并于1864年11月1日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获得通过。

而第一国际做出的最轰动事件,便是趁普法战争事法国战败,国内一片混乱时成立的‘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啊,吴可对这个名字可一点都不陌生。

尽管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但中学历史课本上着重介绍过的‘巴黎公社’,或许平时想不起来,可一旦有某些关联事件触发记忆,也不是不能回忆起来。

……

1870年9月2日,被围困在色当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也就随着皇帝的投降而崩溃。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宣布成立第三共和国。由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奥尔良派成员组成的新政府,称为“国防政府”。

普鲁士并不满足于法国皇帝的投降,继续大举进攻法国内陆。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

多年来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再加上当前的食物短缺,军队失败,还有普鲁士军队的不断炮轰终于大大激化了社会各界的不满情绪。巴黎市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他们一个比较明确的要求是巴黎应该自治,拥有自己的经选举产生的议会,享有与其它法国小城镇同样的权利,而这一要求一直被政府出于对不法平民的担心而拒绝。

而一个与此相联系的但不那么明确的愿望是,谋求以一种更加公平的甚至是以社会主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