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列强时代-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太平军作战的老手广西提督向荣也赶到了长沙。清军防守和指挥力量都已大大加强,而太平军的主力尚在郴州,形势对太平军攻城部队而言非常严重。

清军的战斗力垃圾可见一斑,此时长沙城内聚集的清军是城攻城太平军的近乎十倍,竟然还被太平军按着脑袋一顿狠揍,连城都敢出……

要说这么多大员都是无能之辈谁信?

城中帮忙襄赞军务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左宗棠!

尽管此时左宗棠可能比不上颠峰期之十一,但与城外人数稀少的太平军正面对抗的勇气应该不缺吧?

可就是如此,几万清军依旧龟缩城内不出,可见这帮清军大爷的战斗力低到了何等地步。要不是仗着人数优势和城防优势,是不是早就兵逃将散逃得差不多了?

看到这儿吴可心中很不是滋味,并在心里暗暗告戒自己:以后要是对上太平军,友军不一定靠得住!

攻城的太平军一面派人飞往郴州告急,一面固守城南原有阵地。清军企图吃掉这支太平军攻城部队。10月3日,向荣兵分三路向太平军所据妙高峰、鳌山庙营垒猛扑。

太平军顽强抵抗,伤敌参将郑魁士,伤毙敌150多名,使清军终难得手,溃败而去。

对此吴可只能呵呵了,尼玛才阵亡区区一百五十来人,连进攻人数的四十分之一都不到竟然还溃败而去,真是……

这不,一再延误战机的后果到了吧。

太平军老大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在郴州闻知长沙告急,于9月24日夜率大队人马离开郴州,日夜兼程赶往长沙。

10月5日,太平军前锋抵达长沙,与原来的攻城部队汇合后,当天就发动猛烈攻势。数千太平军分路直趋蔡公坟要地,并从东面抄敌后路。

战斗十分激烈,清军守将和春、秦定三、江忠源率部反击,被太平军打败,参将任大贵被击毙,副将德安受伤,江忠源“伤腓坠马”,险些丧命。蔡公坟清军大败,情急之中向荣冒险启用旧存5000斤大炮,自天心阁上发炮轰毁近城民房,使太平军失去掩护场所,不能近城才勉强保住局势不至于太过危险。

这就是清军的一惯作风,尼玛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拉。也不知道那帮清军将咯是真伤还是假伤,总之吴可像是在看戏曲评书一般,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接着10月11日,太平军洪秀全、杨秀清部抵达长沙城外南门,又分兵3路发起猛攻,清军亦兵分3路抵抗,战斗至为激烈。后因清军得到增援,太平军不敌,败退回营。

这样的表现才算有点正常,尼玛要都是之前那样的‘神仙战’,长沙城还真不一定能坚持得下来。

15日,郴州追兵赶来长沙,扎营于城外的桃花、洞井铺等地。太平军洪秀全决定趁敌初至予以歼灭,乃光于中途设伏,然后诈败诱敌,退至井湾子。不料井湾子已苯扎清军一营,太平军腹背受敌,伤亡很大,只得退回营垒。

看到这儿,吴可忍不住笑了,这不就是他剿匪时惯用的伎俩么?

看来太平军此时的指挥作战水平不怎么样嘛,尼玛连情况都没搞清楚就乱来,不失败岂有天理?

想想他每次剿匪之前,哪次不是把情况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摸清了土匪底细还使出各种手段让优势进一步扩大。能突袭的时候绝不硬攻,能埋伏的时候绝不逞强!

这不,太平军洪天王便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再说太平军主力抵达长沙后,两次大的进攻均不利,而清军又加强了城外东南的布防,自天心阁至新开铺一带扎营结垒,背后又有张国梁部相威胁,正前面向荣会同各营深掘大壕,以困太平军;太平军数万人马屯扎城南,背水为营,三面受敌情况显然十分不利。

清军总算不是一无是处,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打成这样,只能说清军绿营的底子已经烂得差不多了。

在攻守易势的情况下,太平军洪秀全、杨秀清遂改变战略,急忙分兵西渡占领河西地区,作为进攻长沙和继续转进的阵地。

10月17日,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奉命率领数干太平军自朱张渡、南靖港、猴子石一带西渡湘江,占领水陆洲并留兵把守,然后进占河西靳江、市铺尾、象鼻坝、龙回潭、阳湖、岳麓山和湾镇一带,并在猴子石搭造浮桥,使东西两岸连成一体进退自如。

看到这里,吴可感觉牙花子疼,太平军前期的猛人一一亮相,他不由自主思量要是自己碰上了这帮猛男该如何应对?

想来想去,除了依仗优势兵力慢慢消磨之外没太多其它办法,主要是清军战斗力太差根本指望不上,手下那帮剿过几次匪的小弟在这样的大规模战斗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说实话有限得很!

接着阅读战报,太平军的形势一下子扭转……

要知道河西为长沙西通常德、北入洞庭的要道,太平军占领河西这个战略要地,使整个战局又活跃起来,再次赢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显然,清军将领里也不全是窝囊废,太平军西渡清军十分惊恐,急忙派兵渡江增援,但遭到石达开部的全力阻击除了损兵折将还是损兵折将,一连10多次进攻均被打退。

眼前情况不妙,向荣急愤之余于10月30日亲率3000清兵杀气腾腾地直奔太平军水陆洲要地,妄图截断东西两岸太平军的联络,以便各个击破。

太平军则趁机埋伏洲南树林之中,先出轻骑诱敌然后猛然杀出。

结果向荣中伏大败仅以身免,所部三千余众丢盔弃甲,狼狈逃遁。经此一战,河西清军再也不敢妄动,城中敌军也惊骇不敢出战。

看到这儿吴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脑中第一个浮现的念头便是:记吃不记打!

向某人可是满清朝廷吹嘘的‘名将’,就这水平也太辱没‘名将’这样的称谓了吧?

也不知道他急个啥劲,又没谁催着他跟太平军拼命,难不成想在长沙城外全歼太平军主力,真是让人无语之极……

第123章清军战将齐动员

而在河西激战之时,东岸长沙城南的太平军又继续发起了进攻。

从10月下旬到11月底,太平军在城南魁星楼和金鸡桥一带挖掘地道10多处,曾3次爆破轰塌城墙四五丈、七八丈不等。太平军从缺口处扑城,守将和春、江忠源等督兵拼死抵拒,迅速堵塞缺口。

正在巡抚张亮基幕府的左宗棠,在长沙守城战中才华初露。他出谋划策,从长沙富商黄冕、贺瑗、孙鼎臣、欧阳兆熊手中筹措饱银12万两,安定了城内军心。城墙缺口时,他急中生智,令用石块填缺口,并规定凡向缺口抛石一块赏钱一千文。顿时石块从各处飞来,砸死砸伤太平军无数。

呵呵,这仗打得太过儿戏了点……

这时,太平军在长沙已经打了81天,既不能歼灭城外之敌,又不能合围破城,而清廷援军不断开来,准备再次合围太平军,将其歼灭于长沙城下。

太平军审时度势,按照洪秀全“直前冲锋,循江而东,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方针,利用暴雨初歇、夜色茫茫的机会,经龙回潭、金牛岭,迅速撤出长沙城外,长驱北进。

连蒙带猜看完这些情报,吴可心情复杂久久无语……

看来他的‘悠闲’日子过不了多久,很快便会与太平军交手。当然他不会傻到直接跟太平军主力硬扛,反正一干清军前辈给他做出了不少好‘榜样’。

通过洪秀全那牛气烘烘的战略方针,相信马某人也明白太平军必定会‘路过’湖北,除非他们前进路上受阻才有可能再次转换战略方向。

当然,不要指望统属不一各自为战的追剿清军会有这本事,还是得做好亲自面对太平军北上主力部队的准备。

马某人可能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在晚上的会面时不忘给予‘大力支持’的暗示,希望吴可能帮助乡勇营尽快提升战斗力,为以后迎接太平军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他当时还有些疑惑马某人的‘大方’现在啥都明白了,幸好当时他也没客气,对军马还有火器数量上提出了要求和意见,希望乡勇营在这两方面能提供大力支持,不仅武装自身同时也让乡勇队尽快提升战斗力。

这些准备暂且不说,马千总提供的这份战报很让他有些担忧,担忧那帮尾随太平军主力的清军大佬们到了通城‘胡作非为’。

不说别的,洪秀全与杨秀清大队离郴北上,并未遇到重大的阻力。负责郴州“堵剿”的总兵李瑞等,只敢“蹑之而行”,堂堂的湖广总督程橘采竟公然以“紧接跟追”入奏,实是可笑之怪事。

接着,帮办湖南军务的前湖北巡抚罗绕典、卸任湖南巡抚骆秉章、湖南提督鲍起豹即飞咨钦差大臣赛尚阿和赴湖南“会剿”的两广总督徐广缙,要求速派大军应援,同时还要求驻在岳州的湖北提督火速沿兵赴援,又沿途迎提前经清廷下谕从各省调来湖南的部队,截取去长沙增援。

赛尚阿等迭奉咸丰的严旨,虽然不敢亲去长沙(赛尚阿后于十月二十一日到长沙),但的确抽调了大量兵力去长沙增援。

在洪秀全、杨秀清到达长沙以前,清军的增援增援的情况大致如下:

九月十八日,楚雄协副将邓绍良率精锐九百人到长沙。

九月十八日以前或以后,江西九江营一千人到长沙(此军先到永州,于九月四日经赛尚阿饬令赴长沙)。

九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凤凰厅同知贾亨晋及永绥协副将瞿腾龙部兵勇二千人到长沙。瞿本人已先期兼程入城。

九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河北镇王家琳率兵千人到长沙,九月二十六日,绥靖镇和春、镇远秦定三等率大军到长沙。和春统下江忠源一军达一千五百人。

九月二十五日前,都统衔头等侍卫开隆阿等率兵七百余到长沙。

九月二十日前,赛尚阿等拨兵一千到长沙。十月六日,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所统之兵二千余到长沙。连同招募的乡勇,长沙城内外清军的兵力,在战事的后期,据最少的估计也达到了五万人。

九月十六日,新任湖南布政使潘铎、十月六日,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先后到长沙,缒城而入。“张亮基潘铎喜附循,日资酒肉饼粥犒守裨士……,城中人人自奋”。张亮基入城时并带去火药两万余斤,子弹两万余斤,城内的军火因而比较充裕。

同时,原在桂林称病的广西提督向荣也星驰赴援,于十月二日到达长沙。这个同太平军作战已有将近两年经验的满清将领,即被赛尚阿赋以统领四川、河南、陕西等省清兵的重责。

他到达长沙后,立即以五千斤大炮置于城东南天心阁最高处向太平军轰击(向荣到达以前,无人敢用),太平军制高阵地被毁,伤亡颇大。

此时,长沙城内一帮办大臣,两巡抚,两提督,城内外总兵、副将、道府以下数以十计,一时清军高级将领蜂聚蚁集。

而随着太平军战略转移,这帮满清高级将官除了湖南官员之外,几乎倾巢而出,互不统属尾随太平军向北而来。

让吴可头疼的是,到时候这帮大爷路过通城的时候,指不定会做出啥天怒人怨的糊糊事儿来,到时候他是睁只眼闭只眼还是义正严辞?

想不出什么好招老干脆不想,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等真撞上了再烦恼不迟。

接着,他出去在西门外的简陋营地巡视一圈,手下乡勇青壮早已做完晚训,此时正悠闲的三三两两凑在一起闲聊。

微微皱了皱眉,他敏锐察觉到手下弟兄们有些自大骄狂的迹象,显然一连串的剿匪胜利让这帮小子有些忘乎所以。

这可不是啥好兆头,要是以这样的心态遇上更凶残的太平军,结果可想而知!

让他满意的是,二狗和蚊子这两家伙还算尽职尽责,尽管不认为会有蟊贼胆大到招惹乡勇队,但周围该布置的警戒防御一样不少,明哨暗哨双重保险。

尽管他很想把太平军在湖南威风八面的事儿跟手下小弟们说上一说,让他们警醒警醒乡勇队根本就不算啥。

可他也知道不能如此‘胡来’,要是消息走漏引起县城民众慌乱的话,估计马某人和县衙里的蒙县令饶不了他。

当然,必要的警钟还是要敲一敲的,让消息在小范围内流传不算‘犯规’,还可以让手下这帮有些盲目自大的家伙们清醒清醒。

于是巡视完简陋营地后,他立刻招来二狗和蚊子两位心腹小弟,让他们把手头事务暂时交给副手处理,三叔侄则窝在吴可的营帐内嘀嘀咕咕好一会。

等到二狗和蚊子从吴可营帐出来,脸上的自信微笑早已消失不见,眉头紧皱一副忧心忡忡的架势。

“二狗小队长你这是咋了,谁还敢得罪你不成?”

一些心思活络的乡勇青壮,早就注意到吴可营帐内不时发出的惊呼,等他们再看到平时一惯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的二狗小队长一副卣心难安的摸样,顿时心中好奇以为又有哪里的土匪招惹了乡勇队。

不过他们并不在意,正如吴可察觉的那样,经过一连串的剿匪胜利,这帮家伙的胆子和自信迅速膨胀,根本就不把那些所谓土匪放在心上。

“丫的你们这帮家伙还真是空闲,那干脆晚上加练得了!”

二狗见手下小弟一副嘻嘻哈哈的摸样顿时心头火七,怒吼出声吹响了脖子上集合的哨子,顿时引来乡勇青壮们一阵哀叹……

第124章各色人等急亮相

“我说千总大人,总不能啥战事都得乡勇队顶上吧,乡勇营也该加强加强训练了!”

乡勇营议事大堂,吴可没好气冲着马某人抱怨道。

真真是谈心不足蛇吞象,这才干翻五里和马港土匪没两天,损失的乡勇青壮还没补充回来,乡勇营正处于严重的衰落期,尼玛马千总这帮官员又把主意打到其它乡镇上去了。

“怎么你小子不乐意,是不是嫌咱分了你的功劳?”

不等马千总开口,‘千总反对派’官员赵把总忍不住讥讽道。

“哼哼,该我的就是我的,你们想拿也拿不走!”

吴可撇了撇嘴一脸不屑,看了坐在上首的马某人,环顾四周自顾自说道:“不是我不愿意,想必那份太平军的情报在座都看过,眼下着大敌临近总不能啥都靠乡勇队吧?”

见对面尝到了甜头的家伙,还有身边的‘亲密’同僚不约而同露出不以为然的摸样,他急忙摆了摆手示意自己还没说完:“我手下人马只有区区一百四十来人,还要留下一部分驻守天灯岭营地,哪能随时抽出足够人手?”

“你那乡勇队不是开始扩充了么?”

马千总脸上肥肉一阵颤抖,眯缝着小眼好奇开口:“听说人数已经超过两百了,按乡勇队的编制可是足有八个战斗小队吧?”

“大人说的没错,可那帮新丁起码要有半个月的训练适应期,为此最少得抽调一个什的乡勇青壮帮助训练整治,短时间内根本指望不上啊!”吴可双手一摊,满脸无奈道。

“用不着这么麻烦吧?”

坐在吴可右手位置的杨军眉头轻轻一皱,他还想跟着沾沾光呢。

妈的都是一帮混蛋!

在心中暗骂了声,吴可脸上不动声色轻声解释道:“经过训练的乡勇青壮,只要经过一两场剿匪战斗见了血,很快就能成为拥有一定战力的‘老鸟’,这样的手下我带着出门在外更为放心!”

“难怪你小子几乎每战必胜,果然不是没有道理滴!”

马千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有羡慕,有兴趣,有郁闷,更多的还是无奈。

他倒是想学一学吴可操练手下的手段,可惜手下那帮懒散惯了的乡勇大爷们不要糊弄,要他们突然变得勤奋每日两训根本不可能,弄不好还会闹出乱子来。

在座其他几位有些上进心的官员也很是心动,不过想到了其中的困难还是暗暗摇头放弃了这个诱人想法。

尽管心中十分不情愿,但胳膊扭不过大腿,最后在一干被战功冲昏头脑的同僚‘劝解’下,吴可还是妥协了。

当然,想占他便宜绝无可能。

在具体的剿匪战功方面他没有过多争执,但他也为自己和手下小弟争取到足够好处。

也不知道处于什么目的,马千总居然很是大方的再次给予乡勇队一百名招兵名额,但前提是这百名新招乡勇青壮必须留在县城西门外乡勇队临时驻地。

吴可自然巴不得如此,不管马某人打的什么算盘,自家手头实力迅速提升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加上还停留在口头上的一百新乡勇青壮,乡勇队的人员一下子增加到三百出头,比起眼下的乡勇营还要多上近百。

这可是不小的好处,起码之前看太平军情报时,那一位位增援长沙城的总兵副将大人,手头兵力最多近两千,有的甚至只有区区七百之众!

可以想见不久之后,他能直接或者间接掌握的人马起码过千,乡勇队三百核心战士,乡勇营那帮兵痞经过几次剿匪战斗他也有把握控制,还有跟乡勇队关系向来不错的沙堆民团……

就在昨天上午,他刚刚才从县衙点卯回来,便看到李青山带着庆贺厚礼早已等待多时。

确实该好好庆祝一下,他刚刚在衙门点卯的时候,巡抚衙门的升迁公文已经发下来了,吴可也正式成为从八品外委千总,在乡勇营也算得上排名前五的‘大员’,放在县衙品级更是只比县令和县丞低。

李青山先是埋怨吴可之前的‘不辞而别’,而后很高兴的告之他也在县城谋了份差事,希望以后互相关照云云。

这样的客套吴可早已经习惯,上了酒桌没两下便掏出了真实想法,李青山希望手下民团能够继续跟着乡勇队一起干‘大事’。

得,又是一位想要分润战功的……

想想也是,李青山眼下可是挂着从八品典薄的官身,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跟着乡勇队剿匪分润战功而得,他怎么舍得就这么放手?

不过吴可也没有拒绝,反正沙堆民团他熟悉得很,之前与乡勇队的配合也还算不错,就算战斗力不成负责后勤等辅助事宜还是很麻利的,起码要比乡勇营那帮青壮大爷要强得多,关键时刻将他们编入战斗序列一点都不麻烦。

当然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吴可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李青山手下民团必须跟上乡勇队的训练强度,而且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人数最好能过百。

……

剿匪!剿匪!剿匪!

接下来半个月时间,县城乡勇营飞快运转起来,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剿匪。

之前被乡勇队光顾过的乡镇不提,眼下乡勇营的目标就只有三处,那就是县境边缘的麦市镇,塘湖镇还有四庄乡!

随着冬天来临天气逐渐转寒,乡勇营的行动也受到一定程度阻碍。

再加上之前乡勇队和乡勇营闹出的动静太大,尤其绿林中人更是人人自危小心翼翼,再想像之前那般轻松‘引蛇出洞’然后伏而击之根本不可能。

吴可使唤乡勇营那帮垃圾青壮勾引了一阵,见没啥效果反而弄感冒了好几位,干脆放弃了投机取巧的方式打算硬来。

在攻打麦市镇的几出山寨时,吴可拉来近三个小队八十来乡勇队青壮,又从沙堆民团抽调了两个小队五十余人负责后勤辅助事宜,同行的还有乡勇营近百垃圾青壮,一路浩浩荡荡气势汹汹杀奔过去。

在强攻地形险峻的山寨战斗中,吴可先是根据风向使出烟熏之法,先将窝在山寨内不出的土匪整得死去活来,然后又利用烟花冲天炮将小小山寨从前到后‘犁’了一遍,滚滚硝烟中弥漫的鲜红辣椒粉好好‘招待’了那帮土匪一番。

待前期准备做足,吴可这才下令手下小弟开始正式进攻。

三段式箭雨开路那是必须滴,负责强攻的两支乡勇小队分得很开,每人手上一把开山刀外加一柄硬木手弩,呈不规则散乱队形向土匪山寨小心翼翼摸了过去。不时抬起手中硬木手弩,一支支利箭快如闪电般在空中形成一道箭网,将窝在山寨里的土匪压制得几乎抬不起头来。

待到两队乡勇青壮付出轻微代价冲近之后,立即掏出插在腰间的特制大爆竹,几十枚点燃的大爆竹像雨点一般扔进山寨。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伴随着一道道滚滚浓烟冲天而起,山寨里不时传来一声声凄厉惨叫,称此机会乡勇青壮一拥而上。

战斗进行得简单又粗暴,等翻墙而入的乡勇青壮将山寨大门打开后,早已准备多时的后续乡勇呐喊着杀了进去,不过短短半个小时时间战斗便彻底结束。

依靠这种有些‘无赖’的战斗手段,乡勇联军很轻松将麦市镇几处山寨一扫而空。尽管剿匪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但因为天气突然变寒加上雨水淋湿等等原因,乡勇联军也遭遇不少困难非战斗减员严重……

第125章纷纷扰扰喧闹忙

“来来来可子兄弟,老哥敬你一杯,恭喜你又立新功……”

“吴大人我也敬你一杯,这几天的仗打得实在痛快……”

“来来来可子咱兄弟也干一杯,老哥这次又沾光拉,搞不好还得升官发财,老哥今天心情儿高兴哇……”

“……”

县城富贵酒楼,乡勇营包下整座酒楼大摆庆功宴。

一楼让乡勇营,乡勇队还有沙堆民团一干小头目挤得满满当当,吆五喝六划拳猜谜气氛好不热烈。

二楼则是乡勇营一干有品级军官,还有沙堆民团老总李青山等人摆了两桌,一边听着小曲儿一边笑嘻嘻互相道贺喜气洋洋。

他们不得不兴奋啊,接连的剿匪胜利已经刺激得他们差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