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不咳嗽-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这九个城市之外,其余的各州、各路还沿用以前的大宋律,只是把各州府、各路的军权全部收归中央政府,并在各地政府中加入了一个叫做军代表的副长官,由他来代表中央政府在各地政府中管理当地驻军,并和当地政府协调军政关系。
同时大宋新朝廷的军队数量开始急剧压缩,陆军只保留了全部新军和部分禁军,最终数量大概在十万人左右,其中骑兵数量七万,步兵数量三万。这些军队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内陆地区,少量北上去了黄河以南的几座城市里驻扎,主要是保护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通畅。
原本的大宋水师也被压缩到了一万人的规模,战舰从八百多艘急剧降低到二百多艘,大部分都是内河巡逻船和沿海巡逻船,只用于保障内河港口和沿海港口的安全。真正能用于远海作战的只有五十多艘战舰,其中还包括洪涛带来的二十一艘弗吉尼亚级。
至于说那些属于大宋水师编制的造船匠户基本都被裁撤干净了,一部分熟练的工匠暂时由朝廷供养,其它的自谋出路。这些人不用发愁会没活儿干饿肚子,甚至很多人连船厂都不用离开,因为百分之八十的水师造船厂也被裁撤了,一部分出售给了当地的私人改为民用,一部分干脆就废弃了。那些私人购买的造船厂和作坊里需要大量船匠,老师傅小学徒都要。
现在的大宋帝国把冗兵、冗官问题全解决了,但是有点矫枉过正的意思,国防能力非常弱,不光沿海地区军事力量很弱,黄河以北甚至连一支大规模的朝廷军队都没有,完全不设防。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其实也不然。虽然说大宋帝国自己的军队数量少了,但它的防御力量不降反升,因为在大宋帝国与金河帝国的协定里明确规定,金河帝国有两支舰队将常驻在大宋。南海舰队以珠江口外的香港岛为基地,北海舰队以登州港为基地。另外金河帝国还将派遣两万帝国陆军驻扎在永济渠沿岸、天津港、平洲、兴庆府、宣化府一带,帮助大宋帝国在北方筑起一条比较松散的防线。
这条防线并不是防备蒙古人和其它游牧民族的,而是在震慑当地的北方豪族,让他们先老实几年,别没事到处生事儿,也别明目张胆的继续和北方游牧民族勾勾搭搭。
洪涛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还是手里的人不够。可用之人不够,需要解决的事情又太多,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需要加强。如果自己真的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那就永远也不可能改变大宋什么,它会用自身强大的惯性把自己拖累、拖垮、拖死。
现在洪涛的改造重点在长江以南地区,这里集中了大宋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和百分百的精华,绝不容有失。九个特区只是洪涛投石问路的虚招儿,和金河帝国法律极其相似的法律在这里群众基础比较强,不会受到全方位的抵触。只要这些地方能成功转型,通过它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特区就能很快扩大好几倍。而且通过这两年时间,洪涛能用特区培养出来一大批军政人才,他们就是未来自己向内陆地区下手的急先锋。用大宋人治大宋人,这很符合洪涛的理念。
后世曾经有过成功的例子,被总结为农村包围城市。洪涛不打算照搬过来,因为那个方法不适合自己这个相对于大宋来说的外国人。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用沿海包围内陆、从南往北逐步改革更合适一些。
不过这里有个地方比较特殊,那就是天津和平州。
天津港在北方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既盯住了燕山以北的蒙古人、扼守永济渠北端,又是以后北进和建造北京城的物资集结港。
平州是哪儿呢?这是一个北宋府治,它当时属于燕山府路,后来被辽人、金人、蒙古人分别占据过,是一个位于渤海湾北岸、连通东西走廊的军事重镇,大概位置就在后世河北省的卢龙县以西、滦河东岸。
早在今年三月份,天津港还没完全建好的时候,一支四五百人的军队就顺着滦河逆流而上来到了这座小城,驻扎在距平州城南几公里外的滦河西岸高地上。这些人很奇怪,平时也没看见他们布防,而是时不时的进城下乡到处乱转,和当地百姓打听附近哪儿有铁矿和煤矿。
这支军队来自金河帝国,其中还有几支探矿队,他们是根据帝国政府与洪涛达成的援造协议,专程来此给铁矿、煤矿、炼钢厂做前期勘探的。如果能在附近找到合适的铁矿和煤矿,那洪涛用一艘战舰换来的炼钢厂就要在这附近选址开建了。到时候这里会比天津港还热闹,因为洪皇帝非常着急,为了能让这里尽快投入使用,已经准备了十万裁撤军队当做工程兵。
要不说南方的海商都迷信和洪涛一起合作做生意一定能赚钱呢,这支探矿队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确定了这片丘陵地区存在铁矿和煤矿,还是大型的、半露天的、开采难度很低、运输起来很方便那种。至于说这位老皇帝为什么从来没到过这里,却能对当地的物产如此明白,谁也猜不透,大家只能再次把洪涛归于半神的范畴里。只是这次神职稍微改动了改动,从财神爷变成了土地公公。
六月初的时候,滦河就成了渤海湾里最繁忙的一条河,上百艘内河平地沙船被皇家海军的武装货船从南方拉了过来,一船一船穿着土黄色号坎的工程兵被从大海船上卸下来,跟着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大堆大堆的水泥、钢材。
这些人和货物一起被沙船沿着滦河运到了预先选好的岸边,然后一座新的港口就在平州城西南方的滦河边建了起来,再然后一条简易硬化公路以这座被洪涛命名为唐山港的小港口开始向西延伸,二十公里之后又分出一条支叉向正北钻进了山区。
后世的唐山市并不在滦河边,它应该更靠西几十公里,这一点洪涛清楚。不过他才不管位置准不准呢,他只需要让地名能被自己的记忆接受、一说地名马上能想起这个地方大概在哪儿就够了。
这条公路向西一直要修四十公里,向北的岔路要修三十公里。公路西边的尽头就是后世的开滦煤矿矿区,从那里挖出来的煤将由牛马拖着的有轨畜力车运到公路的分岔处。北面岔路的尽头就是后世的迁西铁矿,从这里挖出来的铁矿石也由有轨畜车运到公路的分岔处。
而在这条公路的分岔处,已经开始打地基了,一座大型炼钢厂将拔地而起。从迁西运来的铁矿石、从开平区挖来的煤会在这里被扔进炼钢炉变成滚烫的钢水,然后被铸成铁锭、钢锭,再送进南边的锻造厂和北面的机械厂里,造成钢轨、船龙骨、枪炮子弹和各种工具。
这里将来会成为大宋最大的冶金、机械、化工和军工制造中心,为大宋崛起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同时这里也将是大宋的科研研发中心,洪涛从北美带回来的那些师从齐祖、温小七、布什的高徒们,将会在这里继续他们在北美洲干的工作,从无到有的建起每一座工厂,从少到多的培训出来一批批合格的产业工人,再从粗到精的把战舰、齐祖炮、猎枪、子弹、火要、炸药、化肥、农药这些东西造出来,重新把现在很虚弱的大宋从内到外的武装起来。
洪涛甚至还打算在这里成立新的蒸汽机研发机构,利用从温小七那里带来的蒸汽机原型继续完善出更大功率的蒸汽机并用于实际生产生活,要是还有时间的化,在这里弄一座小型的火力发电站也不是不可能的。未来的火车、电灯都会从这片荒凉的山区里走出来,慢慢走遍大宋,走向全世界。
072章内资和外资
除了这个大工程之外,在登州港和开封城也云集了上万人的工程兵部队,他们的任务是修建一条以登州为起点,经过密州、济南府、大名府的东西走向硬化路,全长近七百公里。预计这条路将在两年后完工,目前刚刚开始在沿途的几个地段造窑就地烧制水泥,真正的公路建设还没开始。
而且这条路只是第一期,它的第二期终点在延安府、第三期终点在原属西夏的和南军司西宁州。一旦这条公路建成,西部腹地就不再是天高皇帝远的化外之地了。大宋南方的物资、兵源都可以通过海运、运河北上,再由登州港或大名府换乘马车顺公路西进,用不到以前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能抵达遥远的西部。这就等于是把中央政府的手伸长了,不需要在偏远地区布防重兵。
虽然修建公路会花费巨资,但从每年的军费里平摊的话也是值得的。更何况有了这条公路,西部内陆就能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有效的经济沟通和人员流动,对于发展内陆经济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算大宋朝廷都不亏。
那洪涛、或者说大宋目前的朝廷拿得出这么多钱来同时修建这么多大工程吗?即便是用裁撤下来的军队来当做人工,那也得管饭吧。这么多人每天吃喝再加上建筑材料和工具,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的确,洪涛真拿不出这笔钱,但他有办法让别人出钱帮他进行这种耗资巨大、获利期很远的工程。这条被他命名为一号公路的硬化路,大宋朝廷基本不掏一分钱,全部由一家名为黄氏建筑公司的外资公司承包了。
这家公司说起来还和洪涛沾着不太远的亲戚,它的大股东就是黄海家,负责人是黄海的长孙、黄浪的大儿子黄逸。现在黄家已经是金河帝国里名符其实的大家族了,尤其是在农业和建筑行业里非常强势。由于它起步早、人脉广,现在的家族产业几乎遍布了金河帝国每个海外殖民地,说是叫公司,洪涛觉得叫托拉斯都不为过。
“看来我还得把有关反垄断、反托拉斯的法律制定出来,免得以后这些资本家们肆无忌惮的发展。”当洪涛看过最终中标的黄氏建筑公司详细资料后,不由得又有感慨了。
金河帝国这十多年发展的太快了,要是再这么下去,用不了二十年,被自己推翻的皇朝就还得站起来,到时候可能不叫皇帝了,但是性质差不多。像黄氏建筑公司这种家族企业,如果不加以限制,说不定哪一天就能变成可以操控一个国家的庞大势力集团。资本家并不比皇帝善良多少,千万不能对他们掉以轻心。
至于说黄氏建筑公司干嘛要来承包这么一条需要投入巨资、看起来还没什么利益的公路建设呢?真不是黄家脑子出问题了,更不是他们要报答洪涛什么恩情,而是洪涛给了他们一个承诺。这条公路建好之后并不是免费公路,而是收费公路。凡是要使用这条公路的人和组织,都必须按照事先约定好并由大宋朝廷批准的缴费标准支付过路费。
而这些过路费就是黄氏建筑公司的投资回报,到时候黄氏建筑公司就要在公路上设立收费站了,牌子上写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这儿过,留下买路财!
当然了,这个收费期是有限度的,分不同的路段,收费年限从十年到十五年不等。而且不光要收费,还得对公路进行必要的保养。当收费期结束之后,这条公路就会被收归大宋朝廷国有,变成一条免费公路。
这笔账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大商人都能算得过来,只要大宋朝廷可以履行合同,就肯定能赚钱,而且还不少赚。但这种模式也只有洪涛和金河帝国的商人能够聊得通,如果让这些商人和原本的大宋朝廷做这种买卖,他们连考虑都不会考虑,这就是信用问题了。
一个人做买卖需要信用,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和别人做买卖同样也需要信用。大宋朝廷没信用,但洪涛有,不光有,还很足。可以说不管是金河帝国的商人还是大宋沿海城市的商人,都不是冲着大宋朝廷来投资的,他们看重的是洪涛本人,从而才相信在他的领导下,大宋的新朝廷也有足够的信用。
这时候如果谁要说想把洪涛搞下去换别人来领导大宋朝廷,这些商人第一个就不会答应,除非你先把他们的投资、利息和部分利润支付清。所以说,信用并不光是对别人的承诺,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是个互利互惠的好习惯。
目前在大宋土地上承包各种基础建设的本地投资、外资很多,百分之八十新建的公路、工厂、水利设施都是用这种方式进行的。不管是独资还是合资,只要对国家有利、对未来发展有利、对当地民生经济有利,大宋朝廷都不会设置人为障碍。而且很多中小规模的投资项目都是由地方官员做主的,中央政府只负责大型工程的审核与招标,对地方投资项目不与干预,只是在程序上有监管责任。
负责这些工作的朝廷官员更有意思,罗有德把它交给了贾似道。从前几个月的工作情况来看,他完成的也还算不错。一个原本的误国之臣,到了新朝廷里却成了一个很能干、很敢干、很廉洁奉公的治世能臣,这让洪涛很欣慰,比建造公路本身还高兴。
“他是不是被你吓破胆了?假以时日会不会旧病复发?”文南对这一切不太理解,也不太放心。
“谁出生的时候脑门上也没打着一个坏人的字号,更没有天生的奸臣。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他之所以成为一个奸臣,有他自己的责任,但主要责任还是制度。没有一个合适的制度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因为不坏就得吃亏;有了一个合适的制度约束,坏人也会变好,因为不遵守规则就得吃亏。谁也不是傻子,奸臣之所以能在这么多官员里脱颖而出,说明他本身的能力要比别人强,否则也不会把制度里的缺陷利用得如此出神入化。所以这样的人一旦到了合适的制度里,很快就能掌握新制度的精髓,合理利用并遵守它。甚至他会比别人还热衷维护这个制度,因为只有在这种制度下,像他们这样能力强的人才更容易出头。以后别再用奸臣、忠臣来把你手下的官员归类了,我们用的是他们的才华,不是开圣人培训班。”对于这个问题洪涛早就想明白了,同时也理解文南的疑虑。能和自己一样想的人大宋里还找不出几个,就算是金河帝国里也不太多,这是时代造成的思想差距,没辙,只能慢慢转变。
而对于像贾似道这样的大宋旧官员,洪涛主张大胆放权。只要他们愿意主动融入新规则,那就不要给他们设置障碍,更不能歧视他们。以前的坏不是他们的错,历史的包袱也不该由他们自己背。这样做还可以给其他官员做一个榜样,用实际行动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建设新大宋的工作中来。
当然了,洪涛也不是无原则的随便充当好人,敢于使用这些旧官员在政府里担任重要职务,他也有自己的保障体系,那就是刚刚成立的大宋商业调查局。有慈禧这个大特务头子给自己拾遗补漏,洪涛不用怕这些旧官员和自己玩表面投诚、暗地里捣乱那一套。
按照担任职务的不同,慈禧已经开始重点监控这些人的一举一动了,只要发现有心怀不轨的官员,洪涛的陆战队就会出现在眼前。在这种事儿的处理上,洪涛充分了展示了威廉对他的评价,黑天使!一面是宽宏大量、既往不咎;一面又是心狠手辣、残酷镇压。凡是被商业调查局查实的犯罪官员,会连同直系亲属一起被吊死在当地的城门上,整个家族充军发配到北方监管劳动。挖矿山、修公路,有的是九死一生的工作等着他们。
整个一二五五年,洪涛基本都待在大宋帝国的北方,一边监督北方钢铁集团唐山炼钢厂、迁西铁矿、滦河机械厂、滦河化工厂、迁西水泥厂、滦平煤矿的建设工作,一边利用视察一号公路铺设进度的机会,率先在山东半岛上开始了另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敏感的改革。这项改革应该说是最难也是最需要的,它不同于冗兵、冗官问题,只是触及到一少部分人的利益,一旦这个改革正式在大宋境内铺开,几乎每个人的利益都会被触动,有的人吃亏,有的人占便宜。但最终结果到底是谁吃亏、吃多少,谁占便宜、占多少呢?洪涛心里还没底,所以他要在这里先试一试,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再大范围铺开。
073章孙子来了
土地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把原本属于官僚集团、士绅集团、大地主的土地通过强制没收、政府强制赎买和商议赎买三种手段先收归国有,然后再按照人口数量承租给当地没有土地的百姓和迁徙过来的第一批新移民。
之所以要在山东半岛率先展开土地改革,原因和设立九个特区如出一辙,简单!
山东半岛一直都是蒙古人的占领区,当地没有任何大宋官僚的土地,士绅的也没有,唯一的阻力就是当地的北方豪族和大地主,把土地收归国有的难度比较低,影响也小。另外登州港和密州港都驻有皇家海军和大宋新军,一号公路的工地又从这里穿过,以修建公路的名义就可以展开初步赎买工作,借此探一探当地人的态度。
土地改革说起来容易,真要是执行起来难题很多。那些豪族地主们在当地百姓中的影响力很大,就算依靠军队的威慑让他们不敢有什么明显的反抗举动,但当地百姓也不太敢配合土改工作组的工作。他们不敢租用朝廷分给他们的土地,主要是怕工作组离开之后遭到豪族和地主的报复。
这时洪涛选择山东半岛进行土改试验的优势就显露了出来,当地百姓不敢租没关系,那些修路的工程兵都是拖家带口来的,大宋新朝廷也承诺过要给他们土地、帮助他们修建房子,所以需要土地的人不缺,工程兵的家属们就是第一批土改的获益者。
当地人不敢租,他们敢租。好不容易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幸福生活就在眼前,这些原本就是大宋军队的人肯定会倍加爱护。当地豪族和地主在他们眼里屁都不是,谁敢来抢就和谁干,别看他们打金人、蒙古人不咋地,但是弄弄械斗啥的一点不含糊,经过简单军事训练的他们也不怕这种低强度的战斗,胜多负少。
挑拨群众斗群众,这就是洪涛在山东半岛试验出来的一个土改利器。一旦矛盾从政府与人民之间转移到了人民与人民之间,政府的工作就好开展了。只要不违法,政府完全可以对要鼓励的人群稍稍放松一些监管,而对要打击的人群严格执法。既打击了当地的反对势力,又摆出一副公平合理好政府的姿态。你可以不理解、不愿意,但你只能在法律规定范畴内和政府斗争,超出了这个范畴,就别怪政府对你下狠手了,这不光是土改,还是一个普及新法律的好机会。
你要打算不遵守大宋新朝廷定下的新规矩,那就更好办了。谁敢触碰这条红线,皇家海军陆战队或者大宋新军很快就会出现在你家门口,把你的家族从这里合理合法的连根拔起。和大宋朝廷在南方的处罚方式一样,主犯及直系家属全部吊死,还不许收尸;整个家族全部充边,矿山里急缺这种待遇最低的犯人去干各种危险工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死在工地上,这也是洪涛在合法面具下灭绝敌对势力的一种不光彩手段。虽然不光彩,但合法,洪涛正在用自己当教材,给全大宋的人上一堂普法课。
按照洪涛的估算,到明年夏天,山东半岛的土改工作基本就能完成。到时候这里的一千多名土改工作组主要成员就可以把在山东半岛推行土改工作的经验总结总结,然后再以他们为骨干,吸收愿意为新朝廷出力并获得回报的人,组成更大规模的土改大军,开始对淮河以北的广大北方地区进行普及。那时候南方的各州各路基本也平静了下来,自己就能抽调一部分大宋新军北上,用步枪和子弹配合土改工作组的工作开展。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土改工作在北方完成之后,那时候自己的炼钢厂、锻造厂、机械厂、化工厂也差不多可以生产猎枪和子弹了,中央政府也有时间去按照新标准训练更多的大宋新军,南方沿海特区的效果差不多也就体体现出来了。再对南方地区动手,从沿海到内陆开始全面土地改革,顺便把特区模式普及开,自己对大宋的主体结构改造也就基本完成了。
到那时,就是对大宋帝国旧政权最终改动的时机,理宗皇帝也就该正式退位了。金河帝国、大宋帝国将会以谈判的方式成立一个新的帝国。皇帝当然还是洪金河的,但新政府里必须有一部分大宋官员,帝国议会里也要有足够的议员位置给大宋人,这也是洪涛最终的打算。
这个过程快一些的话差不多还要十年左右,慢一点就得十五年,中间要是出现了什么大变故,说不定二十年也完不成。现在摆在洪涛面前的主要难题不是大宋旧官僚集团、士绅集团会不会给自己制造麻烦,也不是北方的蒙古人会不会重新南下入侵,而是时间。自己还能不能活十五年是个大问题,不光要活着,还得头脑清晰的活着,才有意义。
一二五六年春节刚过,身处临安城的洪涛突然接到了水师通报,说是罗美洲带着一支舰队正在杭州湾外海域游弋,他不是要来临安城见自己,而是要自己去溗泗列岛见他。
“你儿子越来越有当国王的谱儿了,他不来给他老爹和老丈人拜年,反倒让咱俩去见他,这就是你教育出来的好儿子。”正好罗有德也在临安,洪涛干脆拉上他一起走一趟,但不能邀请,得挤兑着他去。
“这孩子咋又来了?年初不是来过一次了嘛,我还嘱咐他没事儿别老往这边跑,一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