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逍遥王-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颉利唉声叹气了一会后,略显惋惜的说到。而他口中的国师不是别人,正是赵德言,只不过因为的事,他已经被李建成给干掉了,颉利若是想见他,怕是也只能下到九幽地府了。

“统叶护兄弟,大唐也非是小国,一时半会我们也打不下来,我们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如今最紧要的事,却是先解决附近这些小部族的麻烦。”

说到这些小部族,统叶护和颉利二人脸上都露出一丝愤恨的表情。。。)

s

第五四三章部族危害

话说,统叶护和颉利如此神情,却是因为东、西和小部族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甚至于仇恨。

当然,以东、西突厥的威势,受害者自然是那些小部族了。

这一次东、西突厥联合,虽然主要目标是根据某人的意思对付大唐帝国,但是周围的这些小部族他们也不打算放过。虽然,这些小部族实力很弱,但是正如卡在喉咙里的鱼翅,不拔也不痛快。

也因为东、西突厥的凶焰,引得那些小部族的不满了。

那些小部族的族长在得知东、西突厥兵临之前,先带着族内的子民和牛羊跑路了。虽然他们很勇猛,但是却并不代表他们是傻帽。

当然,他们也并非是完全的跑路,而是存着给东、西突厥找麻烦的念头。

东、西突厥很勇猛是不错,但是难道每一个人都如此彪悍?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于是这些小部族就从族内挑选出一些勇猛的汉子,组成一支jīng锐的突袭部队,专挑东、西突厥的小队人马下手。最倒霉的就是那些斥候,才冒头就被小部族联合的jīng锐部队给解决了。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也是让统叶护和颉利始料未及。

不过,很明显两人都是想要称霸天下的人,即使觉得不爽,也不会认为他们自己做错了。小部族该杀的还是杀,该灭的还是灭。

如此,就引起了极大的恶xìng循环,草原上更多的小部族对他们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更有甚者。很多的小部族向李唐帝国投诚,与那些士兵们一起抵抗东、西突厥的入侵。当然,在这之前,那些城池的负责人还是对这些小部族审查了一番。()免得是东、西突厥的间谍,到时候可就糟糕了。

当越来越多的小部族jīng锐联合起来时,小打小闹的人家也就看不上了,如今专挑着东、西突厥的后勤下手。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在连饭都不能保证了,还能有心思打战?

所以,统叶护和颉利很头疼,因此。他们就想着先打下李唐帝国的一个城池,好将粮草什么的放在城内,不然这样下去,迟早也会被活活的给耗死。

“这些小部族也是我草原的子民。他们不想着向拥有狼神血脉的可汗投诚,竟然还阻碍狼神的子民征讨的步伐,着实可恨。如此也就算了,毕竟他们也是在展露狼神的血脉。最可恶的是那些投靠到中原人麾下的懦夫,他们不配当狼神的子民。若是让本可汗抓到。必定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说到这些小部族,统叶护也是一脸的狠厉之sè,实在是这些天被小部族给弄的吃不安稳,睡的也不舒服。

至于那些帮助李唐一起驻守城池的部族子民。统叶护更是咬牙切齿。就因为这些同样彪悍的草原子民,使得东、西突厥在攻打城池之时难度更加了好几分。他们凶猛的骑兵也因此死伤无数。

“统叶护兄弟,如今急也是没用的。唯今之计还是要想个办法解决。否则,大唐的城池还没打下来,我们的子民就要因为粮食的问题给饿死了。”

颉利手中拿着一把从中原商人手中购得的扇子,不紧不慢的摇晃着。至于他的心中,其实并没有统叶护那么着急。

为何呢?

原来,当时东、西突厥联合,就曾经定下规矩。以东、西突厥的边境为界限,东突厥攻打他们境内的小部族,而西突厥则攻打他们境内的小部族。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获得什么都属于各自的,没有什么战利品均分这回事,草原上的子民也不兴这玩意儿。

很幸运的,在临近大唐幽州城附近的草原上,东突厥的骑兵发现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城池。经过一番了解之后,他们得知这是粟末族建造的城池,名曰龙泉城。

当下,发现的东突厥骑兵便将情况上报给颉利了。颉利当时就想,一个小小城池而已,正好打下来存放粮草。就算这次和西突厥的联手没什么进展,到时候也可以凭借这个地方为据点,徐徐向大唐帝国入侵。

然而,颉利的这个想法最终还是被破灭了,原因却是因为一个女人。

没有错,就是如今呆在这龙泉城中的尚秀芳,她已经向李建成寻求支援,想来有李建成的保护,龙泉城想失守也很困难了。

“颉利兄弟,看你的样子好似有了妙策,不妨说出来分享一番。”

统叶护也不笨,眼珠子一转,再看看颉利淡定的样子,也就有了一些猜测。不过,大家之前也已经定好规矩,现在也不好说什么。

“哈哈,统叶护兄弟说笑了,妙策不敢说,只不过是一些拙见而已。”

颉利知道这事也瞒不过统叶护,麾下几十万突厥骑兵,难免不会有统叶护安插在其中的间谍。再说了,他也不怕统叶护知道,难道还能将他怎样?

“颉利兄弟但说无妨,总比兄弟我现在两眼一抹黑强!”

统叶护两手一摊,彪悍的外貌,再加上无奈的神sè,让人看起来还真的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货。

不过,颉利可不敢小看眼前这家伙,不然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不,即使是他们这些自称是草原上彪悍的子民。在双方会谈的时候,身边也跟着十几个侍卫。

不要说信与不信与的问题,草原上的人只要能胜利,难道还跟中原人一样,满头的礼仪道德?

那也不敢说是狼神的子民了,身为狼神的子民,就要有狼神的智慧和凶残。

所以,若是有机会,他们也不会介意出手干掉对方。只不过在没有完全的把握前,谁也不会率先动手。

“既然统叶护兄弟这样说了,那兄弟我就献丑了。”有赵德言这个中原人的国师在身边,颉利难免也养成了一些中原人说话的习惯。

“统叶护兄弟你且想想,你我联手却兵力分散,如此空有联合的名义,却无联合之实,如此又有何意义?兄弟如今以为,你我人马不若合兵一处,早rì攻下大唐的大同重镇,到时候凭借此城,进可攻,退可守,岂不快哉?”

闻言,统叶护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索颉利是否有什么yīn谋在里面。思索了片刻,却是发现并没有多大问题,心中也就有了决断。

“颉利兄弟所言甚好,那就如此!”。。)

s

第五四四章钱如流水

东、西突厥联军攻打大唐帝国边镇大同,守关将领已向周围郡镇发出求援,同时向长安发出八百里急件。

这就是李建成知道的消息,而且,早在一rì前,边关的消息还没到长安城的时候,拥有强大情报机构的李建成就已经知道了。

至于提前向李渊说出消息,那倒是没有必要。

大唐帝国的士兵们也需要血的磨练,正如李建成麾下的迅雷jīng骑一般。否则,一切都靠着李建成来解决,而没有钢铁铸就的军队,那大唐覆灭也不过是眨眼间。

所以,直到今天早朝李渊将此事说出,群臣哗然之际,李建成才不紧不慢的从太子府向皇宫行来。

说到攻打大同,即使是身为敌对的双方,李建成也不得不佩服统叶护或者颉利眼光不错了。

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大同作为如此重镇,并没有任何的天险可依靠,完全是依仗重兵把守。

当然,想打下大同也不是那么简单。

大同城墙高达六丈,在当今天下所有城墙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因为大同面临的是屡屡崛起的北方草原民族,所以军事防务做的也就非比寻常了。除却城墙这个问题之外,大同的粮草也是极其丰厚的,因为大同随时都有面临围城的困境。粮草自然是少不得的。而且,在大同内的士兵都是常年累月和草原上部族战斗的彪悍士兵,相对于听闻突厥人就已经在士气上低落的中原士兵而言,大同的士兵在这一方面也是难以企及的。

既然有这些因素存在,那为何颉利还会选择攻打大同?难道他的脑子因为这几次的失策,而变得不够理智了吗?

当然不是,仅仅是片刻间。李建成就已经猜测到了颉利的想法。

如此做出一副势必要得到大同的样子,而后经过一些天的失礼,让大唐的将领觉得突厥士气低落之时。便可大举突袭。

在大同的附近,离得最近的便是李渊起家之地…太原。

拿下大同,便可与太原遥遥相望。对太原的危害不可谓不大。如此一来,太原城守必定会乘着突厥疲惫之时出兵偷袭,那么这就中了颉利的jiān计了。

没错,颉利看似猛攻大同,其实真正的目标乃是太原。

身为大唐帝国的起家之地,太原的存在具有很大的意义。若是被突厥人占领了,那对大唐的士气影响必定很严重。况且,太原城本身也是一个坚城,易守难攻,在偷袭突厥人不成反被包围的情况下。太原若是失守了,那想再打回来就很困难了。

让大同的士兵从后面形成包抄之势?这纯粹就是送死了。

人家只要用个几万的士兵守住城墙,在大同到太原这一片的平原之地,那些大同的援兵对于强悍的突厥骑兵来说就是送死的。大唐帝国内,除却李建成的迅雷jīng骑和李世民的黑甲jīng骑可媲美突厥骑兵。其他士兵根本不堪一击。而且,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的jīng骑部队数量还很少,哪像人家突厥骑兵那是几十万。真正让这两只jīng锐部队陷入突厥骑兵的包围之中,最后的结果也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太原城万万不得失守。否则,到时候就变成卡主大唐喉咙的一根刺。拔又拔不掉,吞又吞不下去,委实难受。

不过,李建成既然已经预料到,昨rì就已经做出安排了。

在他的授意之下,秦虎,沙亮,沙宝,杨伟,宋文五人带着五百的迅雷jīng骑混入太原城之中蛰伏。即使太原城守出兵偷袭,他们也不要轻举妄动,这些人太少,对于几十万的突厥骑兵也不够看。

若是太原城失守,等得他rì大唐大军到来之时,秦虎他们再夜袭城门,放大军入城。在城内那些突厥骑兵失去机动能力,自然实力下降一截,不怕收拾不了他们。

若是太原城没有失守,大等得唐的大军到来,那就配合大军击杀突厥人就是了。

……

“陛下,突厥人如此猖獗,微臣觉得要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大唐帝国的厉害。”

“陛下,末将愿领兵出征,与突厥人决一死战…”

“陛下,末将愿为先锋,横扫突厥人…”

长安皇宫大殿之内,一堆武将叽叽喳喳、热血沸腾的请求带兵出征。

自古以来,秦始皇时期匈奴人,;汉朝时的匈奴;东晋时期的匈奴、鲜卑、羯、羌、氐;及至现在的突厥人,中原人与北方的草原民族总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之间的矛盾也因为杀戮而越来越强烈,以致于现在一谈到对方,总是yù杀之而后快。

现在一听东、西突厥联合入侵大唐帝国,身为热血军人的武将,当下便急吼吼的要领兵出征。

至于出兵之后是否会战死沙场,这却不是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陛下,如今我大唐帝国初立,百废待兴,出兵却不适宜。微臣以为,不如加强防备,等得我大唐完全安定,再行出兵,一举平灭突厥。”

“陛下,微臣以为然也。突厥人本就不弱,不说他们的骑兵强悍。而今东西突厥联合,正是兵锋正盛之时,我等应当先行避让,而后再徐徐图之。”

武将们热血,文臣们却比较理智一些。

大唐帝国建立不久,先是遭受了李密等多方势力联合的进攻。所幸听取了李建成的建议,率先出手,将战场控制在大唐帝国境外,避免了许多的损失。但是,这一场战争下来,国库差点为之一空。

即使是李建成的西游酒楼再赚钱,也支撑不了连续不断的战争消费。

幸好之后从杨公宝库拿出的宝藏,填补了这一项的空虚。战争打的就是钱,这句话却是没有说错。

再后来河北的刘黑闼闹了一场,李世民虽然用极快的速度平定战乱,大军出征花费也是不少。最后,攻打洛阳的王仁则,又消耗了一笔,如此一来,从杨公宝库那搜罗来的宝藏也差不多用尽了。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四五章出兵与否

“黄大人,你的话却是长突厥人之气,灭我大唐威风,敢问居心何在?”

武将队列之中,先前最早提出要出兵征讨突厥的中年将领脸上挂着一丝冷笑,用着嘲讽般的语气说到。

突厥人向来和中原人仇深似海,没有共存的可能。因此,一谈到突厥人的问题,特别是武将,往往都比较激进。之前天下大乱,各方势力争霸尚且不及,哪还有空去管突厥人?如今却是不一样,天下已经完全掌握在大唐帝国手中,解决了突厥人,便可一劳永逸,天下太平,如此谁不向往?

“既然如此,敢问汤大将军,这粮草何来?一切军用物资何来?”

被那名将军点到的黄大人却是一副夷然无惧的神sè,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的反驳到。黄大人的话,却是让汤将军哑口无言。

“黄大人,本将军若是说的没错的话,杨公宝库的宝藏,足以填补这些物资,是也不是?”

汤将军被说的没话说,却是还有人跳出来辩驳。

对于这名将军的话,黄大人却是连回答都懒得回答,头一扭,直接甩一个后脑勺给对方。看的这将军愤怒不已,就要上演一场大殿之上的全武行。索xìng,一名知悉内情的将领将这名将军拉倒一边,嘀咕了几句,这才恍然。

从始至终说话的不过是些中级的文臣和武将,高级的文臣和武将却都一副淡然的神sè。好似此事跟他们没有关系一样。

这让一些文武大臣极为纳闷。这突厥人都打上门来了,陛下和一众大人怎么还如此淡定呢?

然而,当某个流里流气的声音响起时,他们这才明白是为什么了。

“咦?刚才不是讨论的很激烈吗,怎么一下子就没有声音呢?本太子可是很期待的,最好再来个全武行,那就更热闹了。”

敢这样说话的,整个大唐帝国境内除了李建成,也真的没有别人了。

听到李建成这挑拨似的话语,即使是深悉李建成xìng格的一干大臣们。此刻也都忍不住嘴角抽搐。

尼玛,怎么就让他们摊上这样的太子呢!

“咳咳…”

还好李渊这做老子的比较靠谱,干咳两声将李建成挑起的气氛给平息。而后双眼静静的盯着李建成,淡淡的说到:“太子既然来了。那就说些你的意见。这突厥究竟是打,还是不打呢?”

看李渊的表情很平淡,但是李建成明白,若是不说些建设xìng的意见,老头子就不会放过自己。

李渊能收拾的了李建成?不行怕什么,找李建成他娘亲去动手。

李建成明白李渊的想法,但是他却不着急。脸上挂起一副和煦的笑容,目光平静的扫过站在队列前头的一众大臣。

“父皇发话了,儿臣自当戮力而为。不过,在此之前。儿臣想听听各位大人的意见。”

李建成的意思很明确,要本太子发话,当然是没有问题。不过,各位文武大臣们的意见,他也要参考、参考。

什么?这大殿之上数百大臣,等听完他们的意见,这黄花菜也都凉了。

太子殿下这意思,摆明是要敷衍陛下啊!

太子殿下怎么可能敷衍陛下?是你想太多,没有领悟太子殿下话中的意思。人家说的听听各位大人的意见,是说站在队列前几个的文武大臣。至于其他大臣的意见,人家估计都懒得去鸟你了。

汗!

一些反应比较慢的大臣,在好友的眼神指点之下,这才明白了太子殿下话中的意思。在暗自责怪自己反应不够快之后,又心想着华夏文化果然是博大jīng深。自己还有待加强!

得到李建成的示意,尚书右仆shè。兼太子太傅的裴寂不得已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微臣一心为大唐帝国的建设发展而努力,至于是否要出兵征讨突厥,抑或是粮草、军用物资等问题微臣并不太懂。但是,微臣知道,只要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命令,微臣都能尽心去完成。”

“陛下,太子殿下,微臣以为裴大人所言甚是…”

“陛下,太子殿下,裴大人所言微臣以为然之…”

“…”

裴寂的话音才落下,唐俭、窦威等几个开国功臣立马就紧随其后发言了,并且大力支持裴寂所说的话。

李建成心中气极,裴寂这话有说跟没说不是一样,一切看陛下和太子的意思?那还不是要本太子说意见?

李建成以极其鄙视的望向裴寂,但是后者却巍然不动,好似没有看到李建成的目光。

好吧,李建成表示碰到脸皮比自己还厚的人,他真的没辙了。至于高坐龙椅之上的李渊,此刻也是哭笑不得。但是,人家的话说的也很好,没有什么问题啊!深刻贯彻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思想,这难道有错?

其余大臣此刻对裴寂的敬仰却是有如滔滔江水,一发泛滥不可收拾也!

原来,提意见还可以这样提,难怪人家能够坐到那个位置,而自己却只能在这样的位置上吊着。

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了。

好吧,裴寂、窦威、唐俭等几个人运气好,跑的快。但是,刘弘基可就没那么好运气了,这下被李建成带着威胁的眼神,死死的给盯着,想来没说出什么意见,怕是难过了。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微臣以为,突厥人虽然气盛,但是我大唐军马也不比他们差。想来经过多次的南征北战,他们的实力足以踏马草原。以我大唐不败之师对上突厥凶残之师,也未尝不可。”

刘弘基终归是军方的大佬,即使现在已经上了年纪,但是骨子里还是藏着战斗的因子。所以,没有什么好犹豫的,自然是建议和突厥开打了。

“陛下,太子殿下,刘大人所言甚是,突厥人如此猖狂,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大唐军人的厉害…”

“臣等附议…”

刘弘基话毕,身后的一些武将也跟着发言,他们也都是热血之士,自然是都同意刘弘基的话。

“嗯,嗯!”

李建成对于刘弘基的意见并没有什么太过的反应,这让大殿之上诸多大臣一时都想不明白李建成的想法。

至于李渊的想法,大部分的大臣都忽略了。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是李建成的意见,李渊百分百都会接受。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四六章幕后黑手

李建成依然没有说话,只不过他的目光却是扫到了独孤峰的身上。

见到如此情况,不要说大殿之上的一干大臣都愕然,即使是高坐龙椅之上的李渊也有些糊涂了。

因为,自从大唐帝国建立以来,独孤峰虽然每天都有上朝。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发言过。即使是前一段时间,李建成对六大世家出手,也不见独孤峰说过什么。或者说,他连一丁点的表情也没有表现出来。

这样的情况,让许多大臣都渐渐忽略了他的存在。

或者是因为太子殿下极少上朝,不知道独孤大人的情况,所以他的目光才会看向独孤大人吧。

这是许多大臣心中的想法,李建成很少上朝,所以不知道独孤峰并极少发言。

不过,今天独孤峰的表现注定要让一干大臣们惊讶了!不过,等独孤峰发言之后,他们才会发现,惊讶过后就是心痛了。

独孤峰抖了抖袖子,不管其他大臣们的神sè,开始很淡定的发表他的意见:“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微臣以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突厥之彙淌刮抑性傩栈袒滩豢芍誶ì,而今趁我大唐军锋正盛之时,出兵一举灭之,奠定我大唐万世功勋。”

咦!

一干大臣们震惊了,他们实在想不到,平时缄默不言的独孤峰这一出口就是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

此刻,他们心中都在怀疑。这真的是平时上朝之后一言不发的独孤峰吗?

不管这些大臣怎么想,独孤峰却是继续不紧不慢的发表着他的意见。

“突厥袭扰我中原百姓久矣,我大唐也可趁此机会安定百姓之心。再说了,我等身为臣子,不思为百姓谋福,却因为一点点的困难而犹豫不决,陷无数百姓于水火之中。我等于心何忍也?为了天下万民,为了我大唐帝国万事兴盛,微臣愿代独孤家向陛下献上黄金万两以为粮饷。”

这一次。大殿上的群臣是真的震惊了!

黄金万两,按古时候一斤等于十六两,这里可就有六百二十五斤的黄金。如此财大气粗。除了独孤家如此大家族,还能有谁?

不过震惊过后他们开始心痛了,独孤家为了人民,为了国家,捐出黄金万两以为粮饷。那其他大臣也该表示一番吧?不然,怎么说的过去呢?

当下,一些大臣都用不满的目光盯向了独孤峰,不过很快他们也就收了回来。

独孤峰是安国公,职太子太师,兼大行台尚书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