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逍遥王-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府中,和一众娇妻安逸享乐,闲来便逗逗李君羡。这世上,哪来这么便宜的事。

“孙大人,听你这话的意思,莫非是少了你们,我大唐帝国的江山,便是无人能治理了!”

李元吉站在一边,阴阳怪气的说到。

虽然他不知道这学府之策究竟有什么影响,但是他知道这是他大哥李建成弄出来的,就不会有错。这些大臣的话摆明就是对李建成这个政策的不满,作为李建成忠实的跟班小弟,李元吉当然是不满这些人的话。

不过,李元吉就纳闷了,都这么多天过去了,他那大哥怎么还这么淡定的呆在太子府中。难道,他就不知道,因为他的政策,这天下都快打乱了么?

“微臣不敢,微臣所思所言都是为了我大唐着想,并无他意。若是齐王殿下非要这么认为,微臣认了便是。”

孙大人不卑不亢,语气生硬的顶了回去。

“你…”

李元吉顿时大怒,刚想骂出来,却是被李渊给制止了。

“齐王,孙大人乃是国子监司业,为人师表,为我大唐教育出无数的优秀人才,不得如此无礼!”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李元吉瞪了那孙大人一眼,生着闷气站回到自己的位置之上。

“父皇,儿臣以为,元吉所言甚是。这些儒家士子莫非真的以为,少了他们,我大唐帝国便无法治理了么。”

宏亮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起,这道声音谁也不会陌生,也习惯了声音主人的出场方式。

听到这声音,就连那些跪伏于地劝谏李渊收回学府政策的官员,身子也是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李建成的狠辣,他们可是铭记于心。很多人,这次若非是家族要求,他们可不会顶着李建成这个杀神站出来劝谏。

第七一七章处死

“父皇!”

李建成施施然走回他那个位置,对着龙椅之上的李渊随意的行了一礼。对于李建成的这些举动,没有人敢跳出来说三道四。即使是李建成不在的时候,都没有人敢说三道四,如今李建成站在他们面前,他们更是不敢表示出半点不满的意思。

“孙大人,你不好好呆在国子监中教书育人,却是在朝堂之上兴风作浪,这又是为了哪般呢?”

李建成摇了摇幽然说到,语气之中充满了寂寥之色,不知是叹息抑或是惋惜。

“太子殿下,微臣做的这一切并无私心,都是为了我大唐基业着想…”

“住口!”

李建成猛然大喝一声,犹如利剑的双眼紧紧的盯住孙大人,一字一句朗声说到:“为了我大唐基业?孙大人的意思是,若是没有你们世家大族和儒家士子,我大唐便保不住?没有你们治理天下,我大唐便会如同那隋杨一般,分崩离析?”

“微臣不敢!”

孙大人梗着脖子,一脸强硬之色。

“不敢?”李建成嘴角一撇,露出一抹冷笑,寒声问到:“既然不敢,那本太子倒要问问,三日前,许多大人在孙大人府中聚集,又是为何?”

“微臣是、是…”

李建成这话一出,孙大人顿时瞳孔紧缩,一滴冷汗不自觉的爬上他的额头。身子微微颤抖起来,先前还无比强硬的态度。立马便消失不见。

长安城中的大臣,谁人不知李建成手中有一支无孔不入的情报机构。原本,李建成这么多天没有动作,孙大人还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他们这次做的够隐秘。而且,直到李建成说出那一句话之前,他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然而,现在他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李建成的掌握之中。

“微臣聚集众位大人。是、是探讨如何更好的教导国子监的士子…”

“哦。是嘛!”

见孙大人还不认罪,继续反驳顽抗,李建成咧嘴一笑,却是让孙大人心惊胆战。就连那些跪伏于地的大臣们。也都是两股颤颤。

“那么。敢问孙大人。可否明白这纸上写的是什么呢?”

李建成从怀中掏出一叠白纸,上面黑色的字迹清晰可见。而后,李建成轻飘飘的扔到孙大人的面前。

从地上捡起那一叠白纸。孙大人慢慢的看起来,瞬间,脸色便苍白下来。

“这是你们国子监三位博士、五位助教、四位直讲的口供,不知孙大人是否知晓?”李建成一脸笑意的望着孙大人,然而这般笑意,在孙大人的眼中,却是比魔鬼还要让他感到恐惧。

“这,这…”

孙大人顿时语塞,根本不知如何回答。他已经明白,他的行为已经完全暴露在李建成面前,任何的辩驳不过是徒费力气。

“太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渊坐在龙椅之上,一头的雾水。当下,便迫不及待的向李建成询问到。当然,他相信李建成能解决这些事,此时的他仅仅只是好奇而已。

“父皇,国子监司业孙无量,联合国子监博士、助教、直讲,还有诸多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鼓动我大唐各地士子起哄闹事。学府一事之所以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便是与他们脱不了关系。经过儿臣这些日子的探查,已经将众多的涉案人员抓捕。”

向李渊解说完毕,李建成嘴角一咧,洁白的皓齿冲击着孙大人的视觉神经,只听李建成云淡风轻的问到:“孙大人,不知本太子所说是否有错?”

“太子殿下饶命啊,臣等一时糊涂,还做出如此之事。”

“太子殿下,看在我等虽无功劳,却有苦劳的份上,给臣等一条生路。”

“太子殿下…”

孙大人还没说话,那一批跟随孙大人闹事的官员便是不住的求饶,把头点的跟捣蒜一般。李建成的凶残、狠辣他们可是知晓的,就算丢官弃职他们也认了,总比丢了性命好吧。另外的那些官员则有些不解,他们只是按照家族的吩咐,支持孙大人的话便是。此刻,他们隐隐觉得事情似乎有些闹大了,说不定是要命的事。

于是,他们也跟着呼天抢地的大声求饶起来。

“犯错了,就得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若是一声求饶,便能安然无恙,我大唐的律法又被置于何地?本太子兴办学府,不过是为了利天下万民。而你们世家大族,儒家士子,却是为了一己之私,反对不说,还敢鼓动他人反抗。莫非,你们是想我大唐跟那汉武帝一般,独尊儒术方可?然而,你们却是想想,自春秋之后,你们儒家思想能有什么作为?文不能治国,只是教出了一堆思想僵化的废物;武不能安邦,将领们只需通晓兵法便能行军打仗。那么,本太子倒是要问问你们,你们儒家的学问还能有什么用?”

李建成厉声质问着眼前这一群学习儒家知识的官员,可是面对李建成的质问,他们却是无一人能回答的出来。

“呵呵!”

李建成轻轻一笑,漠然的望着眼前这一群人,淡淡然道:“你们说不出来了吧,如今的儒家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你们不思如何变通,却是想着如何打压他人。莫非,你们还真的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了?跟你们这群废物说话,本太子都觉得是浪费时间,下面你们就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吧!”

“国子监司业孙无量,博士赵岩德、张无计、杨天南,助教…以上人等公然反对朝廷,无视我大唐律法,依照我大唐律法,判处死刑。”

“其余人等,一律打入大牢,等候大理寺的判决。”

“太子,孙大人他们都是为人师者,这判处死刑,是否有点严重了?”

听得李建成的判决,孙无量等人还没说话,李渊却是疑惑的问出声来。不仅是他,朝堂之上的所有大臣都觉得有些严重了。

毕竟,古时候“天地君亲师”,这老师的地位可是相当高的。

第七一八章日耳曼

“父皇,难道你有其他办法解决么!”李建成冷着一张脸,淡声问到。

“额…”

李渊语气一噎,李建成的神情,让他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插手了。当下便只能无奈的摇头,按照李建成的意思去处理。

“看来父皇和各位大人都没有意见,那么就这样处理。”

大臣们都感到无语,李建成这厮连李渊的意见都不顾,难道还会在意他们的意见?既然如此,他们有没有意见不是一样。况且,给他们再多的胆子,他们也不敢有意见。下场,可是很惊人的。

李建成也不会在意大臣们的想法,而后他转身望向那些劝谏李渊收回学府政策的大臣,微微一笑,语气柔和的说到:“各位大人,你们放心。只要是这件事的主使者,本太子都会把他们送去与你们作伴。当然,各位被押进大牢的大人你们也放心,后面也会有很多的人被送去做你们的狱友。”

李建成的话柔和有如春风拂过,但是大殿之中的大臣们,却是觉得一阵北风吹过,吹得他们心头一片哇凉、哇凉的。

接下来的几天,大唐境内的世家大族和儒家士子大批、大批的被抓捕。而后,该扔进监狱的扔进监狱,该砍头的砍头。执行的官员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传闻此事乃是太子殿下强烈要求严肃处理的。若是有一丁点的疏漏,到时就用他们来填补。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是明知李建成有强悍情报机构之下。没有人敢不小心翼翼的执行。

这样的后果,自然是为李建成赢来了无数的谩骂声,“侩子手”、“杀人狂”等等不计其数。

同时,还有许多人在散播谣言,说李建成登基之后,指不定又是一个杨广,如此情况,不明就里的百姓们自是内心惶惶。而素有仁义之名的李世民,许多百姓都期望他能继承皇位。李建成对于这些根本不在乎,依然躲在太子府中享受他的温香软玉。众女知晓李建成无心皇位。有归隐之心。自然也是对这些声名闻而不顾。

“不知名敌人进攻突厥,颉利可汗和统叶护不敌,如今已经前往长安!”

李建成看着手中的纸条,心中有一丝疑惑。这纸条乃是他安插在突厥的探子。用飞鸽传书发来的。然后。接着往下看。李建成更是疑惑了。

“这些敌人皆是金发碧眼,全身被密不透风的铠甲包裹!”

从这纸条上的描述,李建成知道这是外国人。可是。就李建成所知道的,历史上欧洲确实有多次的东征,可是貌似没有一次东征军能够成功跨过喜马拉雅山脉。

蓦然间,李建成想到了一个可能。

因为他的穿越,引起了历史轨迹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以致于原本无法穿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征军,现在却是穿过了。

难道,这个就是李淳风、还有济世宗中传言的华夏灾难?

三日之后,颉利可汗和统叶护二人一同到达长安。见到李渊之后,很是凄凉的表明他们突厥归顺于大唐帝国。同时,把那金发碧眼的侵略者,说成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是要多恐怖有多恐怖。他们是见人就杀,也不管老弱妇孺,只要是活着的人,都只有一个下场,那便是死亡。

最多也就见过天竺周边国家的大唐官员,哪里听说过这金发碧眼的人,因此,他们也都很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人。

“陛下,您一定要为您的子民做主啊!”

颉利可汗和统叶护二人凄凉的叫喊着,他们突厥如今已经完全被对方给占领,大多数突厥人死在这些敌人的手中。妻儿子女活着的也没几个了,他们突厥一直侵略着华夏的边境,如今他们也尝到这种苦果之时,也终于有了中原子民的那种感觉。

“两位爱卿,如今也是我大唐的子民,朕自然会为你们讨个说法。不过,如今敌人的情况尚未明了,匆忙出兵,怕是不益。”

看着曾经强大的突厥可汗拜倒在自己下面,李渊心中舒畅无比。

但是,李渊却不会因此而被冲昏了头脑。这些敌人听都没听说过,对策都没有,岂能随意出兵。

“陛下,那些敌人已经占领突厥,怕是不久之后便会入侵我大唐领土。若是不趁早做出决定,边境的子民将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颉利可汗对这些让自己走到这一步的敌人可是异常痛恨,见李渊没有答应出兵,当下便再次劝谏到。

“朕的爱卿,你们有何良策?”

李渊想了想,一时之间也难以做出决定。于是,他便将目光望向下方的文武大臣,希望有人能够给个好的计策。

只是,这样的敌人谁都没听说过,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敢胡乱献计。

“陛下,微臣以为,敌人的具体情况不明。若是贸然出兵,于我大唐不利。所以,微臣以为陛下先前所言方是正理,应当先探明敌人情形,而后再率大军迎战,如此方是上策。”

等了片刻,唐俭站出来小心翼翼的说到。

“陛下,微臣以为唐大人所言甚是!”

唐俭的话甚合中庸之道,小心行事总归不会犯错。因此,他的话音才落下,大臣们便纷纷附和。

“既然如此…”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李渊正要说出自己的决断,却是被一道声音给打断了。不是李世民,不是李元吉,也不是李元霸。那么,说话之人显然只有一个。

众人转头望去,李建成正不紧不慢的走进大殿之中。

“太子,你可是知晓突厥发生的事情了?”

一般没什么事李建成是不会出现在这朝堂之上,既然他出现了,只能说明有事发生。而最近的事,便是突厥的这件事。所以,不用想也知道,李建成此来必定是为了此事,李渊不过是习惯的问了一句而已。

“父皇,儿臣此来正是为了那些日耳曼敌人。”

“日耳曼?”

李渊炯炯的双目之中,充斥着浓郁的不解之色。

第七一九章再次出征

“日耳曼是距离我大唐万里之遥的一个民族,他们所在的地方叫欧洲。我们大唐之地有佛教,而他们信仰的是基督教…”

在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李建成以他那犀利的言辞、生动的描述,给大唐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们讲述了大唐之外欧洲那异域的风情。使得大殿之上无论是李渊,还是文官,抑或是武将,都充满了浓浓的向往。

“太子殿下果真是博学多识,微臣佩服不已!”

唐俭一脸的崇拜之色,就差没冲上来抱着李建成索要签名了。

“唐大人过誉了,本太子不过是小时候得到世外高人指点,故此有所了解。若是有机会,本太子定要亲自前往验证一番。”

李建成脸上也是佯装出一副向往的神色,也省的那些大臣问东问西。李建成却是多虑了,怕是敢烦扰太子问东问西的人,估计还没有出现。

“太子,你对着日耳曼民族有多少了解呢?”

“启禀父皇!”李建成一脸正色,严肃的说到:“这日耳曼民族好勇斗狠,比之突厥人是不遑多让。在他们的眼中,根本就没有俘虏的问题。要么是活人,要么是死人。当时,那世外高人便告诉孩儿,若是见到这日耳曼民族之人,决不能手下留情。当然,他们的战斗力虽然有点强,但是比我们大唐的精锐自是不如。况且,这日耳曼民族战斗从不讲究战略,他们的兵种也只有两个。一个是重甲骑兵,一个是重甲步兵。他们先是以重甲步兵冲锋,然后重甲步兵压上,若是跟他们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

“太子殿下真乃神人,连敌人的面都未尝见过,便已是将敌人了解的如此透彻!”

统叶护一半称赞一半奉承极其夸张的说到,他们突厥人战斗也是直来直往,自以为天下无敌。在碰到日耳曼大军的时候,统叶护和颉利可汗二人的突厥骑兵。也是狂妄自大的跟人家硬碰硬。

结果。突厥骑兵连在人家的盔甲上痕迹都没有留下一点,便已是死伤无数。

此刻,统叶护和颉利可汗二人想想,日耳曼敌军还真的是这样的作战风格。于是。他们便想着。若是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突厥勇士肯定不会败给对方,对方其实也没有那么无敌。

“两位可汗,你们是不是想着若是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便会将他们拖到死?”

李建成此言一出,统叶护和颉利可汗二人是冷汗连连,心中暗道李建成妖孽,内心中的想法竟然被李建成给看出来了。

“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李建成猛然大喝一声,两人心中的猛的一颤,而后不解的望向李建成。

“日耳曼人虽然好勇斗狠,作战不讲策略。但是,他们却不是傻子。你们的大军若是远遁,他们便会直接杀向你们大草原上的马场,将所有部落的女子、牛、羊劫掠一空,到时候你们的大军还有什么用?不要怀疑本太子的话,日耳曼民族绝对能做得出这样的事。”

统叶护和颉利可汗二人不敢怀疑,就算怀疑,也已经没用。如今的他们已经丧失了突厥的土地,只是大唐的一员而已。难道,他们还有兵力杀回大草原?

李渊也不是傻瓜,难道还会借兵给他们?

“昔日高人说的时候,本太子便是对这日耳曼人很是好奇。如今,机会终于来了。”李建成喃喃自语着说了一句,好似在自言自语,却是让大殿之上的所有人都能听到。“父皇,儿臣愿率我大唐精锐,荡平那日耳曼侵略者,还我大唐太平盛世。”

“太子,可有把握?”

李渊有一丝丝的迟疑,这金发碧眼的敌人,给李渊的感觉怪怪的,就好像是面对怪物一般。因此,李渊对于李建成出战,却是有一丝的忧虑。

“儿臣必让那日耳曼侵略者有来无回!”李建成一脸坚定之色,他隐隐的感觉这日耳曼民族的出现,就是那华夏的灾难。故此,他必须要去解决。解决了这件事,或许他就可以太平,过上他安稳的归隐日子了。所以,无论如何,这一趟他必须亲自前去。“按照统叶护和颉利可汗所言,那日耳曼侵略者不日便会抵达怀远城外的三关口,三关口驻军不多,怕是抵御不久。所以,大军必须尽早出发。”

“既然如此,朕封太子你为此次的荡寇元帅,负责平顶日耳曼侵略者。”见李建成如此坚持,李渊便只得答应。

随后,李渊转头望向统叶护和颉利可汗,一脸笑意的说到:“两位爱卿,朕封两位为我大唐安北侯,赏赐住宅一幢,婢女百名,黄金千两,绸缎千匹。若是日后有功,爵位尚可晋升,不知两位爱卿是否满意?”

“微臣谢过陛下!”

从曾经堂堂的突厥可汗沦落为大唐的一名侯爵,这地位低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如今的他们比之丧家之犬也不过是好了一丁点,他们不能也不敢有什么要求。就算是心中苦涩,对于李渊的赏赐还要表现出一副欣然接受的表情。

他们也不傻,突厥人和中原人历来有仇恨,他们要是不老实一点,被人干掉了,估计也是白死。

至少,现在还能保住性命。

至于李渊说的他们有功能晋升爵位,怕是他们一辈子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估计,这一辈子也只能老实的呆在长安城中安享晚年了。

“父皇,如今战事紧急,儿臣便不多呆了。这便去整顿大军,明日卯时用过早餐,辰时准时出发。必要在三日之内赶往三关口,否则一旦日耳曼侵略者闯过三关口,我大唐又将会有无数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太子,万事小心!”

“儿臣知晓!”

李建成应了一声,便大步流星的从大殿之上离去。统叶护和颉利可汗二人看的是惊颤不已,他们发现这太子的威势,似乎极盛。

回家交代了一番,李建成便前往军营整顿大军,准备迎接这未知的敌人。

然而,李建成却是不知,这一趟出征,却是使得他差点命丧黄泉。此刻的他,并不知道他将要面对的是何等对手。

第七二零章柴绍?耶稣?

三rì之后,李建成率领大唐二十万大军,一路疾行而来,到达之时,却是并无战事。不过,将士皆是刀剑出鞘,弓弦上箭,看来他们也已经准备好战斗的开起来。

“末将方天,叩见太子殿下!”

守将带领一干副将于关下迎接李建成,见得李建成的大军到来,方天的脸sè明显轻松了许多。

“方将军,如今敌情如何?”

李建成也没有拖沓,直接便开口询问军情。而方天显然也有准备,面对李建成的问话也是回答的一清二楚。

“启禀太子殿下,敌军一rì前便已到达五里之外。不过,他们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安营扎寨,似乎大军正在修养。末将担心有失,故此,不敢派遣大部队出去探查。”

“嗯,方将军你做的很好。如今敌情不明,正当小心行事。”

李建成点点头赞赏的说了一句,不过,他的心中却是有些不解。按历史对rì耳曼民族的记载,他们应该是一个充满侵略xìng的民族,安营扎寨休整似乎不符合他们的作战风格。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

“传我命令,大军休整一rì,明早吃饱喝足,一举击溃敌人!”

李建成向身边的将领传达指令之后,便孤身一人往外行去。他倒是是要看,这rì耳曼敌人,究竟在做些什么。

月sè笼罩着大地,李建成一袭白sè长袍,借着月光,轻松逍遥的来到了rì耳曼大军的军营之外。看到军营之内的情形,李建成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rì耳曼大军确实在休整无疑,只是,为何与记载不同?难道是历史上的记载有误。或者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所以才会出现这般诡异的情形。

“来者何人!”

正当李建成要进入军营之中时,一道轻飘飘的声音传入李建成的耳中。这声音李建成听着有些熟悉,更让李建成心中震骇的是,他竟然没有发现对方。如此说来,对方的实力比他还强。

“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