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时光俏-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小安逗了一会儿小虎也睡了。
  被子上是清新的肥皂和阳光的味道,跟小叔身上的气息很像,她也跟小虎一样觉得这里并不陌生,很快入睡。
  隔壁的周阅海却一直睡不着。
  小楼里非常安全,门口有守卫,周围有巡逻的卫兵,每层楼都有24小时值班的护士,但他还是怕周小安有什么事,把两扇门都敞开一点,很容易能听到隔壁一人一猫的动静。
  直到他们的呼吸都绵长起来,他嘴角的笑容还是没有下去,原来这小丫头睡前要跟小虎说那么多话,还要道晚安。
  周阅海看看床边的拐杖,是他特意吩咐小梁从护士站拿过来的,就怕小丫头到了陌生环境睡不着,他可以随时过去跟她聊聊天。
  没想到她跟只小猪一样,竟然这么快就睡着了。
  真是无忧无虑没有心事的傻丫头!
  黑暗像一床安全柔软的被子,让他把所有的情绪都毫无顾忌地释放出来。
  一直到月上中天,整个世界只剩下窗外的虫鸣和隔壁清浅的呼吸,他还是没有睡着。
  整个人像躺在温暖的水里,放松而愉悦,脑子里什么都没想,却又好像满满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充实和前所未有的快乐情绪。
  不知道过了多久,周阅海刚刚进入浅眠,忽然隔壁传来周小安翻身起床的声音,然后是轻轻的呼唤,“小叔……”
  周阅海猛地起身,拿起床边的拐杖就跑了出去,跑到隔壁门口,又听见周小安轻轻的呼唤,“小虎?小虎!告诉你不许乱跑,真不听话……跳下床你自己又上不来……”
  周阅海推门的手顿住,原来她不是叫小叔,是在叫小虎。
  窗外月光皎洁,周阅海透过门上的玻璃能很清楚地看到屋里的情况。
  看她把小虎抱在怀里,拿脸蹭了蹭它的脑袋,然后埋在他的衬衫领子里安心睡去。
  小小的一张脸,柔柔嫩嫩,在他线条硬朗的衬衫领子上对比特别鲜明,有种让人看了心跳忽然加快的冲击力。
  周阅海回到床上,再也睡不着。脑子里一直变换着周小安穿他衣服的样子,心里好像比刚才还满,又好像空了一块,莫名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躁动。
  第二天早上周小安围着他转了一圈,“小叔,您没休息好。是我睡了您的床您不习惯吗?”
  周阅海一早让小梁去周小安住的小楼,请沈玫给周小安收拾了今天上班要换的衣服,看她脸颊粉嫩精神熠熠的样子,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下周我就可以出院了,我们去华侨商店,给你买几件衣服,看看有没有好看的白衬衫。”
  她穿着他衬衫的样子真是好看,他想给她做几件偏硬朗一点的衣服,跟她身上柔美俏皮的气质对比,会非常有味道。
  周小安想想点头,“好,我们买一样的!”她觉得小叔穿那件华侨商店买来的白衬衫真是帅极了,要再给他买一件。
  上班看到沈玫,她还在生气,“吓死我了!那个小梁天刚亮就去砸我们家门!吓得我心怦怦跳!原来是让我给你收拾衣服,还要带你平时用的雪花膏,我还以为你出什么事儿了呢!”
  周小安任她发泄,笑眯眯地不说话。心里却也嘀咕,小叔是怎么知道她不喜欢医院那个雪花膏的味道呢?她什么都没说,只跟小虎抱怨了一句味道不好而已。
  好在还有别的事吸引了沈玫的注意力,“你那个妹妹又调回厂里了,你还不知道吧?”
  周小安奇怪,这种事不是最先知道的是人事部吗?
  沈玫给她解惑,“不是职位调动,是借调,只要两边的主管领导同意就没问题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认识的后勤部的姜主任,说是临时借调过去帮着搞粮食会战,我看不出仨月,她肯定能把自己鼓捣回厂里来!”
  所谓的粮食会战,就是在粮食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搞副业,寻找代食品。
  现在大家搞得最如火如荼的是养小球藻和做人造肉。
  厂里的职工游泳池和食堂小半个篮球场大的洗菜池都空出来专门养小球藻了,还空出几间房间来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熬胡萝卜汤,然后往里接种菌种,等发酵好了就是所谓的人造肉汤。
  据说这种人造肉汤非常有营养,刚研制出来的时候还只能给够级别的干部享用,现在刚刚普及开来,普通职工也能尝到这种高级营养品了,各单位都抽调专人负责这件事。
  这可是一件受组织高度重视的工作,一般人还干不了呢!
  可见周小玲同志现在混得非常好了,或者说,她已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为自己铺了不错的路了。
  但周小安对此没有任何看法,只要她一直像现在一样,不来招惹她,她也就当不认识这个人。
  反正该报的仇也都报了,周小玲也很识时务,知道不来惹她。随便她折腾去,她过好了至少会有所顾忌,不会轻易出幺蛾子了。
  不过发生在周小玲身上的可不止有好事,沈玫幸灾乐祸,“让你一下班跑得比兔子还快!昨天没看着好戏吧!
  你猜我是怎么知道周小玲回厂里的?昨天你妈,不是,你婶儿,来找周小玲了,在财务科闹了好半天,说是以后要每个月要来领她的工资!”(未完待续。)
  

第三六七章 圈套
  周小安挺奇怪的,以周小玲的心机,哄十个王腊梅都是轻松容易,怎么就让她闹到厂里来了?而且还是一来就闹这么大?
  这不像是她做的事啊!
  沈玫对周小玲了解没那么深,幸灾乐祸地接着给周小安讲昨天的热闹。
  她把对沈蓉的厌恶都带入到周小玲身上来了,非常愿意看她倒霉。
  王腊梅把上次没用到周小安身上的招数都用到周小玲身上了,从厂门口一直哭到工会,又从工会哭到厂部财务室,把自己一个寡妇拉扯几个孩子长大多不容易,孩子们大了她不能干活了,无依无靠的可怜处境说得声情并茂,闻者伤心。
  再加上她这一年几乎白了三分之二的头发,破破烂烂的衣服,消瘦得几乎只剩一副骨头架子的身体,谁看了都没有任何怀疑地相信了她的话。
  周小玲来了竟然也不反驳,只在旁边哭,任王腊梅把事越闹越大,最后闹到厂部的时候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人却围了一大堆,都等着看厂里怎么惩治她这个不顾家的白眼儿狼。
  工会和厂委的领导征求周小玲的个人意见,周小玲竟然一句话都不反驳,同意王腊梅每月来领走她的工资,只给她留下饭钱就行。
  但她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婚姻自主,请王腊梅拿了工资以后不要再给她随便找婆家,像她二姐一样被嫁给残废老男人换彩礼钱。
  周小玲刚来厂里不久,调到厂部更是没两天,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她的姐姐就是周小安。经她这么一提醒,大家一下来兴趣了。
  就有知道内情的人给大家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周小安被王腊梅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残废老男人,换了多少彩礼钱多少粮食,一笔一笔详细极了!
  还把周小安在婆家怎样受气,怎样被欺负得结婚三个月婚床都没睡上,最后男人成了坏分子坐了牢,公公搞破鞋,小姑婆婆打骂,这才能脱离了那家人家离了婚,要不现在说不定被磋磨成什么样儿呢!
  有了周小安这个前车之鉴,周小玲对王腊梅的顾虑就顺理成章了,她宁可交出工资也要婚姻自由的行为就更加可怜了。
  大家马上从王腊梅老无所依的同情变成了对周小玲的怜悯。
  这时候把周小玲借调来的后勤部姜部长说话了,她是给王腊梅来算账的。
  王家几个孩子都长大工作了,都不用王腊梅养活,就是最小那个还在上学,也是小叔子负责学费和生活费,丝毫不用她操心。
  王腊梅每个月有二十一斤的粮食供应,二女儿和周小玲一个月各给五斤粮票、五块钱,三儿子一个月给十多斤粮票三十块钱,还有大儿子和二儿子的补贴。
  她就是不在街道纸盒厂做工,一个月也有四十多斤粮票、四十多块钱的收入,比普通干部一个月挣得还多!
  她一个老太太没有任何花销,怎么就把自己过得这么可怜了?怎么就需要来拿女儿的工资了?
  大家一片哗然。在这个年代,王腊梅这一个月的养老钱实在太可观了!手里这么多粮食和钱,竟然还要来单位这么抹黑女儿,这是个什么妈呀!
  而且,听周小玲的意思,这是还打算把小女儿也卖一回?
  这样的妈就应该去举报她!扣个破坏婚姻自由、迫害妇女的罪名游街…批…斗…!
  王腊梅不服气,她供周小玲上了这么多年学,周小玲也满口答应,只要她出息了就帮她拉拔姥姥家,给姥姥养老,供孩子们上学,这一工作马上就不认人了!她不闹她闹谁?!
  姜部长又说话了,周小玲姥姥有没有儿子?有没有孙子?重孙子都有了吧?怎么就轮到周小玲一个外甥女来给他们养老了?
  你供她上学,她也没说不养你老,一个月五块钱五斤粮票还少吗?你过得比国家干部还滋润,还要怎么养你老?
  周小玲扑通一声给王腊梅跪下,单薄瘦弱的身体簌簌发抖,声泪俱下地苦求,求王腊梅别再闹了,给她和她二姐在厂里留点脸吧!
  还求王腊梅不把她换彩礼养活姥姥一家,却再不说把工资交到王腊梅手上了。
  财务科的科长听完气得直接撵人锁门,这是个什么妈呀!比地主资本家还狠毒!
  厂委领导也直接叫了保卫科,把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说不出来话的王腊梅拖了出去,还直接送到她们家所在地的居委会,希望居委会能协助教育一下。
  周小玲也哭着跟去了,当着厂里保卫科的面跟街道的工作人员保证,以后每个月五斤粮票、五块钱的养老钱她绝对会按时送到,希望他们能开解一下母亲,让她不要再去厂里了。
  沈玫非常不服气,“现在周小玲出名了,先进人物,又可怜又善良,还顺利把你婶儿和你姥姥家给撇清了!你看着吧,过不了几天就得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了!”
  周小安就知道周小玲肯定不会让王腊梅得逞,果不其然!
  不过,好像她也被人家利用了一把呀!虽然对她没什么损失,也算帮她杜绝了以后王腊梅再来厂里找麻烦,但周小安还是觉得自己亏了。
  她怎么就成了周小玲打击王腊梅的棋子了呢?真是有种吃了亏又没处说的憋屈啊!
  不过,周小玲怎么就跟王腊梅这么快闹僵了呢?她还以为得周小玲彻底站稳脚跟再收拾王腊梅呢,毕竟前院不稳,后院再着火,这不是周小玲的风格。
  解惑的人很快来了,下班的时候唐慧兰来找周小安玩儿,给她带来了一个消息,“你姥家要被精简回农村了!”
  粮食供应越来越紧张,国家开始大规模精简城市居民。
  精简对象是集体户口的厂矿职工,家里负担重,一人工作养活全家的在最先精简之列。
  王家只有王福昌一个人是矿上的正式职工,一家老小都没有城市户口,在矿上名声又差,肯定是第一批被精简走的!
  至于他们家还有一个王彩霞?人家一听到风声就把户口迁到矿上集体宿舍去了!王家人要死要活跟她完全没关系了!
  王彩霞甚至还做起了家里人的工作,说服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到广阔的农村去,战天斗地,大有可为!
  王老太一烟袋锅子在王彩霞脑门儿上刨了一个大包,对她破口大骂。
  跟着王彩霞一起来的矿委会干事气得直接把他们家列为落后分子,上报矿上,要对他们采取强制政策!
  王彩霞也在矿委会干事的主持下跟王家彻底脱离了关系。
  王家要被清退精简,最受不了的当然是王腊梅,她找不到别人,只能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周小玲身上。
  毕竟周小玲曾经跟她承诺得那么好,现在到了她为姥姥家出力的时候了!
  可还没等她开口,周小玲就表示,她会跟周小安一样每个月交养老钱,别的事都管不了。
  甚至还跟王腊梅大吵一架离家,好几周对王腊梅避而不见,连答应好的养老钱都没按时给她。
  王腊梅实在没办法,才来厂里闹腾起来。
  周小安想了想,一下就笑了,这哪里是王腊梅愿意来闹腾啊!这明明是周小玲给她设的圈套!
  她来闹腾这一回,周小玲可就能从道德和舆论上彻底摆脱王腊梅和王家人了!(未完待续。)
  

第三六八章 主意
  王腊梅过来找周小玲是个信号,她肯定不会这么甘心让王家人回乡下的,就是她没办法,王老太和王家人也会闹腾得她来找儿女们想办法,所以周小安马上严阵以待。
  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至少她比周小玲还有立场不管他们就是了。
  而且,周小玲能利用她,她当然也能利用周小玲,王腊梅要是敢来找她麻烦,她肯定是要拉周小玲挡在前面的。
  她十岁就开始给家里挣钱,又已经被卖了一回了,王腊梅真遇着难事儿了也找不到她头上!
  况且,周小玲想拿她当枪使,她就老实让她利用?
  她不是要提以前的事吗?那咱们就好好掰扯一遍好了!
  周小安想想觉得这其实也是件好事,至少能让她有机会在大家面前跟周小玲撇清关系,以后周小玲再想利用她在厂里干点什么也没那么容易了。
  唐慧兰却非常担心,她就是来给周小安送信儿的,“小安,你婶儿这些天一直在老王家商量事儿呢,我怕他们再想出什么幺蛾子来害你。”
  唐慧兰这一年多来跟周小安接触越来越多,感情也越来越好,平时王家和周家有什么动静她都会来告诉周小安。
  而且唐婶儿和唐叔也特别支持唐慧兰和唐庆军姐弟跟周小安和周小全接触,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却希望孩子能比他们强,让唐慧兰姐弟多跟周小安姐弟学学,以后也能有出息一些。
  周小安在一些人眼里是离婚妇女,闲话来源,在另一些人眼里却也是励志典型。
  从一个搬石头的临时工靠自学完成了夜校的高级课程,一步一步考上全市最好的单位当干部,活生生的草根成功励志故事。
  至少她的经历让唐婶儿看到一点,那就是读书有用!
  周小安要是不好好学习文化课,那来的机会转成正式工?哪能考得上钢厂的干部?
  所以唐婶儿在鼓励唐慧兰姐弟跟周小安姐弟做朋友的同时,也开始让唐慧兰上夜校。
  唐慧兰还不如周小安,跟本就没上过学,作为家里的大姐,她一直在家帮唐婶儿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
  她比周小安还大一岁,解放的时候已经过了入学年龄,街道干部来宣传适龄儿童入学都没她的份儿,她就更不去想上学的事了。
  所以她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好在唐慧兰并不笨,做事有恒心,又有唐婶儿的全力支持,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竟然也读下来了夜校的中级班。
  这个年代,读书确实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前唐慧兰是文盲,家里人又老实不会钻营,好的招工机会根本轮不到她,只能在矿上的五七厂做临时工,跟周小安以前的工作性质差不多,只是劳动强度没那么大而已。
  现在她有了夜校的中级文凭,终于有资格参加一些条件比较好的招工了。
  最近就有一个,工艺品厂招工,要求初中文化程度,如果有特殊才艺可以放宽条件。
  唐慧兰的文化水平当然不行,但至少不是文盲,而且手非常巧,还在画花样子时练成了一点画画的功底,也有去试试的资格了。
  周小安也很关心她的事,说完周家和王家的糟心事赶紧问她,“街道给你发报名表了吗?什么时候去考试?”
  提到这个唐慧兰的脸上露出了忐忑,“小安,我觉得这回好像不行了。”
  虽然只是报名,但也是要筛选的,他们街道有三个名额,前两个给了今年初中毕业的,这无可争议。
  最后一个有她和另一个小伙子在争,那人也是夜校毕业,不过是街道办的夜校,文化水平肯定不如她。所以她一直觉得这个名额应该是她的。
  可听唐庆军回来说听那个小伙子家的口风,这个名额肯定是他家的了!大家隐隐约约能猜到,肯定是那家人给街道办赵主任家送礼了。
  这个街道办的赵主任就是韩大双的公公,当年在周小安转户口和粮食关系时为难她的就是他。
  周小安了解这种人,老奸巨猾唯利是图,要跟他办事没有好处是不行的,想抓住他的把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果然,唐慧兰一家虽然气愤,却也毫无办法,只能认命。
  他们倒是想去举报赵主任,但人家精明着呢,根本不可能让他们抓住收受贿赂的把柄,那个小伙子也符合推荐标准,根本找不到一点漏洞。
  周小安不想自己的朋友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小兰,那你想没想过为自己想点别的办法?”
  唐慧兰本来有些暗淡的眼睛马上一亮,“小安,你有什么办法吗?我,我笨,想不出来,你要是有办法就跟我说,我能豁得出去,什么都敢干!我想要这个名额,我特别想进工艺品厂,我看他们那些东西啥都特别有意思!”
  周小安在她心里是特别有能力特别有主意的人,她一直很羡慕她,潜意识里也觉得这事儿只要她给她出主意,就肯定还有机会!
  周小安想了想,“唐叔和唐婶儿是什么想法?”她总不能越俎代庖胡乱插手人家的事。
  唐慧兰摇头,“我爸和我妈都急死了,就是没招儿。小安,你帮帮我吧,你给我出个主意,成不成都没事儿,我就不想这么憋屈地什么都不干。”
  周小安点头,“那咱们也送礼吧!”举报是不可能了,既然赵主任唯利是图,那就送礼,先把名额拿到手。
  至于正义感什么的,等唐慧兰有了正式工作,能跟赵主任撇清了再说吧!
  唐慧兰还是发愁,“我爸妈也想过,连给他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可没送出去,人家不收。庆军打听了,说可能是嫌我们家给的礼少,也可能是先收了别人家的礼,我们送晚了。”
  赵主任私下里收礼办事这么多年,却从来没出过纰漏,当然是有原因的。
  谨小慎微拿一家钱办一家事儿是最基本的规矩。
  周小安想想,“你们送的是什么?”
  “一块布料和二十块钱。”这已经是他们家能拿出来的最大的礼了,再多真的没有,她也不会同意了,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不能为了她的工作连累他们太多了。
  周小安摇头,“这些送了他不收也正常,这回咱们送点他还不回来的!”(未完待续。)
  

第三六九章 黑妹
  周小安仔细问了赵主任家的情况,跟唐慧兰商量了一通,唐慧兰兴奋得两眼冒光,平时特别稳重腼腆的姑娘,几乎是小跑着回家的。
  第二天一大早唐慧兰就又来了,拿着家里准备送给赵主任的一块混纺花布和二十块钱,“我奶病了,我妈回乡下去伺候她了,要不肯定跟我一起来谢谢你!我爸说了,这事儿就让咱俩看着办,成不成都没关系,他都谢你!”
  唐大叔下了一辈子井,护老婆疼孩子是大院儿里出了名的,就是太老实了又不太会跟人打交道,想给唐慧兰想办法也没有能力。
  听唐慧兰回家跟他商量这事儿,他马上就点头了,非常信任周小安,还嘱咐唐慧兰,本来就是没希望的事了,跟周小安说明白了,成不成的他们家都领她的情。
  周小安被这样信任,当然要全力以赴,嘱咐唐慧兰回去让唐庆军好好看着赵主任家,把他们家人平时的活动都摸准了,又让唐慧兰今天晚上就来拿东西。
  唐慧兰担心,“小安,这么短的时间你能换好吗?要不我明天再来。”
  他们要把布料和钱换成能糖果和饼干。
  周小安很有信心,“肯定能!我找沈玫帮忙,昨天我就跟她说了,她听说是你的事,答应得可痛快了!”
  沈玫也见过唐慧兰几次,喜欢她为人实在又不愚笨,对她印象不错。
  唐慧兰松了一口气,有了沈玫帮忙,那就肯定没问题了!
  要不然周小安一天的时间哪能那么容易换来这么多糖果和饼干啊!
  现在粮食空前紧张,商店里的糕点总是断货,稍微上点档次的糖果更是普通人有糖票有钱都买不到的,更别说他们没糖票了。
  “小安,你跟沈玫说,我爸下井有补助,一个月三两糖票,我们家都攒着,三个月就能还上她一斤,粮票和钱你们也尽量用,我知道送礼不能心疼东西,要不办不成事儿。”
  以唐慧兰这种家里从来没送过礼的孩子来说,能有这样的见识已经非常难得了。
  周小安点头,“你放心,你把这事儿交给我们,我肯定尽量往好了办。咱们就按昨天商量的来,要是有变动我再跟你说。”
  当天晚上唐慧兰再过来,那一块布料和二十块钱已经变成了两斤高级糖块和两大包撒着厚厚糖霜的高级蛋奶饼干。
  饼干是周小安空间里的,她的空间里只有白糖和冰糖,没有别的糖果,所以糖果只能拜托沈玫。
  沈玫从沈市长那强行打劫来两大包糖,直接告诉他,“拿着去送礼走后门!”
  这些糖在沈市长办公室放了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