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时光俏-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谢周爸爸在培养周安安兴趣爱好上“不求精但求不露怯”的原则,周安安在书法班断断续续混了一年,还是知道米或的。
  米或是米芾的别名,米芾,当然就是那个跟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的米芾!
  宋四家里书法成就最大的大书法家!瞿家后人竟然没带走他的真迹,而是拿了金银细软跑了!
  可见瞿家的传承也是到头了。
  所以瞿老爷子才会在死前将祖宗十几代的珍藏都封进这个山洞吧!
  陆续从几个大箱子里又找出十几本手抄本,大多数周小安都没听说过,可她没听说过,并不代表没名气没价值,能被收录进这些小匣子里的,肯定都是珍品中的珍品!
  又陆续打开一些小匣子,里面都是古书,这应该就是绝版孤本了,一共有上百本之多!
  后面陆续还有好几箱古砚,几箱保存完好的古墨、毛笔,甚至还有一大柜子纸。
  这些东西他们都不认识,也不懂到底有多好,所以只是粗略看看就原封不动地放起来了。
  周小安环视了一圈,问小土豆,“这里以后都归你们了吗?”
  小土豆马上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这些书暂时放在这里肯定安全,我让人看着,绝对不会有人进来。咱们慢慢找地方,有合适的仓库再搬过去,三、五个月弄完就行。”
  三、五个月以后这里就会被推平建仓库了。这也是葛红兵这么痛快地把这个地方卖了的主要原因。
  小土豆敢这么保证,是因为他已经安排妥当,也是因为没人会对这些破烂书起心思。路实在难走,破书又卖不了什么钱,被人抓住打一顿实在不值得。
  周小安点头,“我也是这么打算的,现在搬走也没地方放,暂时放在这里,等找到合适的地方再说吧。”
  商量好了,大家就不再久留,一群小屁孩儿,对这些看不懂的东西毫无兴趣,要不是为了陪周小安,这些书啊画啊的,他们碰都碰一下。
  其实周小安也不懂,也没什么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跟大家一起出来了。
  只是在出门之前,她偷偷将一块血玉放在了樟木箱子上。
  第二天沛州开始下雨,大大小小连连绵绵下了好几天,梧桐叶悄悄变了颜色,空气也已经凉丝丝的了。
  晚饭的时候小叔特地做了热汤面,面汤里放了姜丝和辣椒油,让大家喝了预防感冒。
  吃完饭又交给周小安一沓华侨券,“周末跟沈玫去买秋天穿的衣服。”
  周小安毫不客气地收下,“小叔,我给您织一件新毛衣吧?”
  他的毛衣还是去年上战场的时候她匆忙找人帮忙织的,虽然还可以穿,但她要织,周阅海当然欣然接受,“不着急,你慢慢织,咱们争取明年能穿上!”
  她只跟太婆学会了织平针,太婆走了就再没人教了,指望她能织成一件毛衣,短期之内还真是有点困难。
  周小安想了想也笑了,“这个目标很实际,我尽量争取让您明年就穿上,学会了肯定第一个给您织!”
  “好,第一个给我织,欢迎你拿我练手!练好了再给自己织件漂亮的!”
  周阅海其实一直担心她接受了他不是她小叔这件事以后,会跟他见外,悬着心观察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发现什么情况。
  今天她这么痛快地收下了华侨券,还主动提出要给他织毛衣,他才算真的放下心来。
  “小安,等忙完军区评比,我带你去上海玩儿好不好?”答应给她买的手表还没兑现呢。小丫头这么听话懂事,当然要好好奖励一下才行。
  无论多忙,周阅海都会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他们吃晚饭,可吃完晚饭就得赶紧回去加班了。
  周小安趴在阳台上目送他,看着他骑车远去的背影有点发呆,在他回过头来的时候马上笑着欢快地跟他挥手告别。
  晚上睡不着,周小安终于有事儿干了,她跑去地库往空间里搬书。
  一箱一箱地整理,建了简单的档案,把空间里的仓库空出一间来,专门用来放书。
  折腾了几个晚上,终于都整理好入库,那个地库连地上摔碎的墨块,撕下来的单页她都没放过,全都放到空间里保存起来。
  这些东西她不明白价值,可在那些懂得它们的人的眼里,就是一张残破书页也是珍贵的。
  地库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几面石墙,里面的两个小机关也露了出来。
  周小安在一个带着机关的暗格里发现了两箱没经过打磨的翡翠,质地通透手感温润,一看就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
  还有一箱大黄鱼,和一箱一看就价值不菲的首饰。
  这应该是瞿家老爷子给子孙后代留下来保命翻身的家底了。
  另一个机关打开非常费劲,周小安努力了很久动用了撬棍和杠杆才把那个圆形的舵转动。
  转完就听到哗哗的水流声,周小安带着头灯在黑暗里找了半天,才发现地库四周的地下竟然有一条暗渠,应该是用来灭火的水渠,被她无意中打开了水闸和机关。
  可再想合上已经不行了。
  那个沉重的舵怎么转都转不动,暗渠里的水却越来越多,最后已经漫上地面,等水没过小腿,周小安只能放弃,带着东西赶紧回家。
  解放以后瞿家花园的地下水系统经过改造,可能已经破坏了地库的入水、排水系统,原来设计的机关失灵,周小安又关不上水闸,只能任它被水淹没了。
  不过至少能找到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周小安也只能遗憾地放弃再去寻宝。
  连绵的秋雨终于停了,周小安嘱咐小土豆,煤矿有几个井口都渗水了,让他们如果去地库,一定小心里面,千万不要贸然进去,要看清楚了情况再说。
  果然,晚上小土豆就告诉她,地库被水淹没了,已经完全进不去了,那些书画也再救不出来了。(未完待续。)
  

第四七四章 奖励(给吾爱堂的仙葩1加更3)
  天灾人祸,这是谁都没有办法的事,几个孩子并不觉得失去那些书有什么可惜的,只安慰周小安,以后他们看见书就给她找来。
  至于郝老先生说的“一页书一千金”,其实是没人真当回事的。这些长在新中国的孩子对“封建糟粕”有着天生的憎恶,就是价值万金,也一样看不上眼的。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古书现在确实一文不值。
  这件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瞿家的地下书库被找到了,等大家都知道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一片汪洋,什么都找不到了。
  而几个月以后,瞿家花园被推掉,就更是什么都没有留下。
  书库被淹,为了安慰周小安,建新私下里去找郝老先生,想套他的话,看看沛州还有哪家可能藏很多古书,他们几个孩子想再给周小安找一些来。
  去了几次书没问到,建新却喜欢上了中医。
  他鼓足勇气来问周小安,“小安姐,你说我跟郝老学中医行吗?偷偷学,不让别人知道。”
  郝老是什么身份,跟他接触会带来什么后果建新都清楚,所以才会这么犹豫。
  也正是因为太想学了,压抑不住,才会来求助周小安。
  周小安问他,“你为什么要学医?考卫生学校也可以学医,为什么一定要跟郝老学?”
  建新一向是有主意的孩子,已经想得很明白,“卫校教得是西医,我想学中医。郝老以前是沛州最有名的中医,我都打听过他们家的事了。”
  郝老跟周阅海的关系除了周小安,其他孩子都不知道,但郝家的事却是沛州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并不难打听。
  建新有些羞愧地低下头,“小安姐,我发现我特别喜欢中医。”
  是的,建新确实是在羞愧。因为放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而羞愧。
  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从小为了吃上一口饱饭、为了让亲人能生存下去一直努力不懈,平时稳重成熟得像个大人。
  这一刻却因为有了自己的爱好而羞愧,迷茫地求助,“小安姐,你说这样行吗?”
  周小安眼睛有些湿,重重点头,“建新,你能喜欢学医这很好啊!真的,特别特别好!我特别特别支持!”
  但有些事还是要给他分析清楚,“你知道现在有名的中医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遗留问题’,以后政府可能还会清算他们,你跟他们接触多了肯定会受到连累,你想好怎么保护自己了吗?”
  他能说偷偷学,就肯定知道形式严峻了。周小安只是要再次提醒他。
  建新一向是个特别会趋利避害的孩子,可这件事上却难得执拗起来,“小安姐,我偷偷学行吗?我一定会注意,绝不会让任何人知道的。就像我们偷偷去看郝老一样,谁都不会知道。”
  周小安也不知道行不行,这关键在于郝老以后会怎么样。虽然现在他已经被打到尘埃里了,可以后会不会有人再想起来他,谁都说不准。
  她去问了小叔,“小叔,郝老先生以后会怎么样?还会再被批斗吗?”
  其实她想问的是,小叔会不会一直保护他。只要小叔想,他即使被再次打倒,境况也不会比现在难过多少。
  如果不想……以他的身份,他根本活不过最初最疯狂的那一两年……
  周阅海不肯回答,反而认真地问她,“小安,你刚才叫我什么?”
  虽然说好了,没人的时候她不许叫小叔,可这么多天来,他只是偶尔笑眯眯地提醒一句,还从来没这么认真地坚持过。
  周小安张张嘴又闭上,为难得几乎要在地上转几圈了,可怜兮兮地看着周阅海,“我,我……那个……建新想跟郝老先生学医,您觉得行吗?”
  周阅海很坚持地再次问她,“小安,你叫我什么?”
  周小安急得直跺脚,开始耍赖,“您说我叫什么?叫周阅海同志吗?!”
  周阅海摇头,“你忘了,我不姓周。”
  周小安低头抠了抠手指头,开始犯倔不说话了。
  她也想过要叫他什么,可除了“小叔”她真的不知道要叫什么了。
  叫周叔叔?不对,他都不姓周了。沈叔叔?现在还没姓沈呢!而且这样感觉两个人好生疏,她非常非常排斥。
  周阅海低头笑着去看周小安犯倔的样子,“小安,想好了吗?”
  竟然是一副看她为难觉得很有趣的样子!
  周小安气得直结巴,“您,您,您……”
  周阅海用手指敲了一下她光洁饱满的小脑门儿,笑得温柔又放松,“我我我,小结巴!你以后别您您您的叫我,我不是你长辈,知道吗?”
  周小安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
  不是她亲小叔那也是她长辈呀!从九岁起她可是就靠他养活的!
  周阅海耐心地给她讲道理,“我不是你小叔了,当然就不是你长辈了。你看,我比你大哥、二哥和大姐的年纪都小,谁会管比自己哥哥姐姐年纪小的人叫叔叔?”
  周小安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可让她忽然之间接受把小叔变同辈,也就比接受他不是自己小叔容易那么一点点。
  周阅海也不逼她,笑着拍拍她的头,“小笨蛋!记住了,以后只有咱们俩的时候不许叫小叔,也不许叫‘您’了。我不是你长辈。”
  周小安觉得自己的伦理观受到了重创,完全反应不过来。
  小叔变哥哥了?那以后叫什么?也不用再把他当长辈了?
  真是乱得完全没有了头绪。
  周阅海并不逼她,这小丫头慢吞吞的,逼急了肯定就一步都不往前走了。他不急,对她有着足够的耐心,肯定能一点一点地等到这只小蜗牛肯慢慢接受他。
  把周小安的心里搅和得一团乱,周阅海却又接着说起她早就忘了的事,“让建新去跟郝老学吧,只是以防万一,记得一定要叮嘱他注意保密。”
  然后低头凑过来,几乎是头碰头地低声跟她分享秘密,“郝老在官方文件上已经去世了,现在这个打更的老头已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周小安震惊地抬头,已经忘了他离自己这么近的那点小尴尬,“偷梁换柱?那以后他就安全了?!不会再被……”
  周阅海微笑点头,“正常来说,是。不过你们还是小心点,不能让人知道跟他的接触。”
  周小安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重重点头,崇拜地看着他,“小叔!您真是个大英雄!您太厉害了!”
  周阅海看着周小安眼里的专注和崇拜,竟然被她这么直白又没有技术含量的马屁拍得心里舒服极了,一激动就没控制住自己,就着跟她挨得很近的姿势笑得坏坏地问她,“那你要不要奖励我一下?”(未完待续。)
  

第四七五章 转变(给吾爱堂的仙葩1加更4)
  周小安被他忽然的变化弄得心跳莫名有点加快,后退了一步迟疑地问他,“要不,我给您,给你做水煮鱼吧?”
  自从那次张幼林来做客以后,她又投机取巧地有了一个拿手菜,而且非常非常地受欢迎。
  家里几个人都爱吃辣,特别是小叔,她那个简易版的水煮鱼实在太对他的胃口了。
  周阅海把拳头放到嘴边咳嗽了一声,也被自己脱口而出的话弄得有点尴尬。
  连他自己都一直觉得自己个性严肃刻板,是个没有任何情趣的人。从没想到他会对周小安说出这么……“轻浮”的话来……
  可看她懵懵懂懂的样子心里就是痒痒得不行,就是想逗她,想看她困惑又有点脸红的样子,那种冲动简直压抑不住。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一顿水煮鱼就打发了我?不行,得来个更大的奖励才行!”
  周小安实在想不出来,“那您说……”
  周阅海故意咳嗽一声提醒她,她赶紧改口,“那你说吧!反正我现在一大半的时候还在吃您……吃你的呢!我有什么您……你也不是不知道!”
  一句话说得磕磕绊绊,舌头简直都要打结了!
  周阅海却非常满意,只要她肯改口,他就有耐心等她从口到心一起接受他地位的改变。
  奖励地拍拍周小安,周阅海又开始像刚才那样坏坏地笑了,“说得也是,你还真是没什么好东西让我惦记!要不咱们先记账吧!以后我想要什么奖励就给我什么,怎么样?”
  周小安非常大方,“好!您……你想到了随便要!只要我有!”
  周阅海哈哈大笑,“放心吧!到时候我肯定不会客气!”然后很高兴地提议,“今天我们出去吃好吃的吧!庆祝一下!”
  “庆祝什么?”
  “庆祝你很乖!走吧!”
  “等一下!小叔您……”
  “咳咳!”
  “那个,等一下,小全他们还没放学,晚饭他们吃什么……”
  “走吧!他们不用你操心!”
  “小叔……不是,那个,哎呀,喂!别急呀!我头发有点乱了要重梳一下……”
  磨磨蹭蹭,他们还是出去吃了顿丰盛的晚饭,周小安迷迷糊糊,根本不知道要庆祝什么。
  周阅海却觉得今天意义重大,就是庆祝他现在在周小安这里混得连名字都没了,从尊敬有加的“小叔”变成了含糊不清的“喂”!
  建新最后还是去跟郝老先生学医了,虽然现在老头并不肯收他,还在考验阶段。
  周小安知道那老头的臭脾气,前几个月为了给小叔治伤都那么折腾她,这次要收徒,当然得十倍百倍地折腾建新。
  她不敢给建新求情,只好总往老头那跑,好酒好菜地使劲儿供,就希望老头能吃人嘴软,手下留情,少折腾点建新。
  建新跑过来安慰她,笑得信心十足,“小安姐,你放心吧!我有办法让师傅收下我!”
  周小安也对他非常有信心,“建新,我知道你肯定能让郝老先生收下你!但你要知道,人心从来没有捷径可以走,跟人相处必须以诚心换诚心,郝老先生的人品和医术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尊重。你明白吗?”
  建新重重点头,满眼赤诚,“小安姐,我知道!这些你早就教会我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周小安有点懵,她教过吗?她怎么不知道?
  不过在这个年代,与人为善还是会受到最真诚质朴的回报的。周小安在厂里就很快得到了这样的回报。
  现在以钢为纲的热潮还没过去,钢铁企业是国家的重中之重,钢铁工人的素质也被高度重视,所以全国钢铁企业开始了一次全面扫盲。
  所有钢铁工人都要都要通过扫盲班中级考试,每人有三次机会,三次还没通过,就要离岗培训。
  夏初的时候这个通知就下来了,一开始大家都没当回事。
  全厂一线工人八成是从农村招上来的文盲,在扫盲班学几天,能算工资看粮本就行,都已经工作了,谁还费劲去学习呀!
  工人们粗门大嗓地嚷嚷,“考个球!老子就这么去考!给他写个棒槌!看能把我怎么样?还能不让我抡铁锹炼钢?”
  其实厂里的领导们也是这么想的,成千上万的工人,法不责众,不过关还能让钢厂停产?所以前两次工人们考试不认真根本就没人管。
  直到拖到最后一次考试前夕才传来消息,据说最先实行试点的n省钢铁厂三次考试没过关的几百工人已经下岗了!
  大家这才紧张起来!可已经马上就要到最后一次考试的时间了!
  而且这个考试是市夜校统一出题考试,要求比厂里的扫盲班要严格好几个级别,想蒙混过关根本不可能!
  厂里没办法,只能自己先进行一次筛选,考完大家都傻眼了,几千人不合格!
  这么大的数量,距离考试还只有一个月不到了,夜校培训是不可能了,只能依靠干部针对辅导了。
  全厂机关干部,每人负责十名工人,起早贪黑,所有业余时间都要投入到学习中来!务必保证自己包干的十个人考试过关!
  有一个人不过关干部都要受罚!
  工人们也紧张起来,赶紧挑选自己信任的干部紧张地学习起来。
  这个时候周小安就尴尬了。别的干部有的几十上百人去找,坚决要求跟他学习,比如牛大姐,比如卢科长,到她这儿,只有欧师傅带着两个满脸胡子的中年大叔过来,还得欧师傅反复下保证。
  “小周人好,学习也好,就是市夜校高级班毕业的,肯定能把咱们教好!”
  后来又陆续来了几位车间的老师傅,都是平时她下车间采访的时候跟她特别熟的,还有两位是她写通讯报道的时候在报纸上实名表扬的,也是老师傅。
  陆续凑在一起也不够十个人。
  而且还都是中老年人,一个年轻的都没有……
  反观沈玫身边,挤了一群年轻小伙子,为了能争上一个名额差点打起来!
  那边是热血青年,这边是夕阳红,对比实在太过悬殊明显。
  周小安学历不高人又年轻,信任她的人少很正常,可这么凄凉,当然跟她的名声有关。
  离婚的名声她再不在乎也是要一辈子背在身上了,而最排斥她唾弃她的,反而是女人。
  跟她不熟悉的一线工人里,几乎没有一个女人愿意跟她接近,仿佛只要跟她关系好,自己的名声也会受损,也会被孤立排挤一样。
  而那些本来对她有点好感的年轻小伙子,经过任春来的事以后也都熄了想法,看到她都绕道走了。
  所以敢接近周小安的也只有这些中老年的老工人,不会有人说闲话,也是真的欣赏她的为人。
  最后工会统计人数,发现人员分布这样不均,开了全场大会强行分配,几个不情不愿的中年大姐就分到周小安这组里来了。
  来了就毫不客气地质问周小安,“小周啊,你能不能保证让我们考过啊?不能保证我们可不跟你学!”
  “就是!知道你在厂委人缘儿好!这宁大姐也是,跟你关系再好也不能拿我们的工作送人情啊!”
  “小周,赶紧地,你给我们个保证,要不我们可走了!”
  欧师傅和其他几位老师傅都开口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哪有让老师下这种保证的。
  那几位却不依不饶,不给保证她们考不过工作丢了找谁去?不能保证教好你还装什么文化人?算什么老师?
  周小玲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旁边,“二姐,要不咱俩的学生凑一起,咱们一起教吧!”(未完待续。)
  

第四七六章 分寸(给吾爱堂的仙葩1加更5)
  周小玲在工会做文艺干事不久,认识的人却很是不少,很多基层干部对她印象都很不错,不少工人也跟她关系非常好。
  这几位对这周小安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大姐一看见她,马上换上笑脸,都变得善解人意了,“小玲啊!我们还是跟你学吧!”
  “就是!人家小玲可是初中毕业生!那夜校的能比得了吗?”
  “我还是咱厂夜校中级班毕业呢!大字能识一箩筐不?那夜校都是忽悠人地玩意儿!啥样咱还能不知道?市夜校又能好到哪去?”
  周小安知道,如果一个人带着成见看你,你连呼吸都是错的,跟他辩解完全没用,所以她只冷眼看着这几位大姐,一直没说话。
  周小玲却姐妹情深地积极上来给她解围,“各位大姐,我二姐从小就聪明,是市夜校毕业的高材生,学问有目共睹,还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你们相信她,她肯定能教好你们!”
  大姐们却根本不听,“小玲,你这孩子就是心善!这都能替她说话!你看人家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