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时光俏-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年来,他不愿意跟哥哥一家人走得太近,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不喜欢被他们当恩人一样对待。
  家人之间见面就把恩情挂在嘴边,太见外了。而且除了恩情,他与哥哥一家人好像再无话可说,这种感觉实在是别扭,索性还是少见的好。
  而周小安这样毫不客气,却让周阅海觉得非常亲近。这个孩子从向他求助开始,就表现出了对他非同一般的信任和依赖,非但没让他觉得是负担,反而不知不觉地想为她再多做一些事。
  “按你自己的计划,你打算用多久离婚?”
  周小安眨眨眼睛,老老实实回答,“两、三个月。”
  周阅海思量了一下,“两、三个月不行,按你的计划,至少得半年能把事办利索了。”
  周小安不自觉地对手指,“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一个月,”周阅海看着周小安低垂的脑袋,“给你一个月时间,按你的计划,如果还是没进展,你就去找老许。”
  周小安猛地抬头,惊讶地瞪着眼睛,赶紧摇头,“不用了,小叔,一个月根本办不下来,我还是先离婚好了。”别的事以后再慢慢来吧。
  “一个月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得推马寡妇一把,还得在韩家那边烧一把火。”周阅海思量了一下,已经有了主意。
  “小叔,会不会太麻烦……”周小安的眼睛亮了,她计划了那么久,虽然已经打算放弃了,其实心里还是有些惦记的。
  “是有些麻烦。”周阅海的回答一向实事求是,可看到周小安亮晶晶的眸子,还是补充了一句,“但如果能成功,对你以后会有好处。”
  至少比他的方法对这孩子有好处。客观地说,来这里之前,他只想着快速把事情解决,是真的没为周小安以后考虑过。
  离婚以后她如何面对流言蜚语,如何自处,如何平息心里的不平之气,这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周阅海心里涌上愧疚,为自己以前只想尽到责任,疏离冷漠地对待侄女而自责。所以他现在不怕麻烦,只想为她多考虑一些。
  “回去以后,你还按你计划好的来办,剩下的事交给我。争取一个月之内把婚离了。”
  周小安和周小全对视一眼,两人都跃跃欲试,“小叔,我们都听您的!”
  周阅海看着面黄肌瘦的侄子侄女,又去掏钱,周小安赶紧阻止,“小叔,我有工资,我能养活我和弟弟,您以后不用再给我们钱了,留着自己过日子吧!”
  小叔三十岁了,还没成家呢!不能一直为了他们活着呀!
  周小全一着急差点儿露馅儿,“小叔,您都给我们那么多东西了……”说到一半儿想起来了,不敢再说了。
  周阅海将早就准备好的五十块钱和二十斤粮票放到炕上,根本不管小姐弟俩的推辞,“你们手里那点东西都拿回老家了,二叔公都跟我说了。知道惦记乡亲,这是好事,可也要先把自己顾好了。以后这样的事交给大人来做,你们就不要操心了。”
  小叔人很好,可是说话不喜欢转弯儿,周小安被说得脸一红。她也知道,以她现在的状况,根本没有能力帮别人,这是拿着小叔的东西送人呢,最后还是得小叔接济他们。
  周阅海这么说话已经成了习惯,看侄女愧疚得脸红了,才发觉不应该拿对待军营里大老粗的态度对这个胆小乖巧的小侄女,可让他说点什么安慰人,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只好转移话题:
  “你们回老家的决定很对,这段时间两个人养得都很不错。”
  那我有没有变白一点?是不是比以前漂亮了?周小安的脑子里马上跳出这个念头,差一点就脱口问出来。
  作者的话:
  实在抱歉,刚到家。马上多上传几章到草稿箱,以后出门也不怕了,一定会按时更新。
  

第五十五章 夸奖
  周小安摸摸自己一脑袋东翘西翘的黄毛儿,没好意思问出口。
  不过她还是不死心,故意在小叔面前扬起脸晃了两圈,看他没有一丝变化的表情,挫败地放弃。
  看来还是得努力做面膜呀!
  周阅海完全摸不着头脑,他从参军就被选拔去当了侦察兵,这么多年的磨练,自认为观察能力很是不错,可还是看不明白侄女仰着小脸满脸期待地想让他干什么。
  偏他刚说错了话,现在又想弥补一下,想到今天周小安几乎要戳到他下巴上的手,周阅海试探地问:“脸还疼吗?眼角和嘴角的伤挺严重的。”生平第一次,周阅海对自己的判断力没了信心。
  周小安心里哀嚎一声,又出糗了!顶着一脸青青紫紫的伤还臭美呢!
  打击太大,周小安瞬间进入面无表情不知道如何反应的自我保护模式了。
  周阅海不知道周小安怎么忽然就蔫巴了,头上翘起来的一撮呆毛都耷拉了下来。
  不过这小孩儿真的很有意思,就是蔫巴巴的,大大的眼睛也水润有神,让人觉得非常有活力,像个软乎乎的淘气小动物,只要找到她喜欢的游戏,马上就能活蹦乱跳地高兴起来。
  周小全在旁边看着,再次进入懵圈状态。
  这两个人,小叔面无表情,姐姐木着一张脸,谁都不说话,俩人这是打什么哑谜呢?
  周小全不是周阅海,不能像他一样,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说话也一样能掌控局面,自在安然;更不是周小安,嘴巴不说话脑子都要转冒烟了,忙得根本感觉不到尴尬。
  他只能自力更生,尽力活跃气氛。
  “小叔,我和我姐回农村,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地方学习了!我姐学会老多字儿了!”
  周小全说着,把周小安练字的田字格本拿出来一摞给周阅海看。这半个月,周小安已经写满七八本了。
  周阅海认真地翻了一遍,用他的方式表扬了周小安,“写得很不错,基本没丢笔画,就是有点潦草,以后认真练练能更好,看书写信肯定没问题了。”
  务实的人就是这样,越看好你越对你严格要求,表扬你的目的就是要帮你指出不足,给你展望大好前景,让你继续进步。
  周小安可领会不到小叔的一片苦心,她只知道自己被批评了,潦草就是不认真啊!这是态度问题!
  周阅海又一次好心办坏事儿,把小侄女给表扬得羞愧不已,满脸通红。
  周阅海下意识地摸了摸军装的四个上衣口袋,很庆幸地摸到一只钢笔,赶紧递给周小安,“你字写得很好,用这支笔练字吧,练好了再送你更好的。”
  孤军潜入敌人司令部他都没这么懵过,就怕自己再不小心说了什么把这孩子给说哭了。
  周小安接过那只钢笔,看到笔身上的标识,眼睛一下就亮了,“100英雄!”很有收藏价值的一款钢笔,据说十二项指标中有十一项超过了派克100,更比后来的英雄100要优良很多,是建国后民族工业的骄傲。
  周阅海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哄对路了。
  周小安意思意思地跟小叔客气一下,“这么好的笔,小叔留着自己用吧。”
  周阅海根本不在意一支笔,又开始心疼这个小侄女,一只一块多的钢笔而已,这孩子竟然当宝贝一样不敢用,可见日子过得多苦。
  “这笔很普通,你先拿着练字,等你能自己写信了,送你个派克的。”
  周小安这才意识到,她眼里非常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在周阅海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只是普通日用品而已。
  那她就不客气了!
  “谢谢小叔,我肯定好好练字,练好了马上给您写信!”周小安丝毫没意识到自己这话有急于讨要奖励的嫌疑,刷刷刷三两下就把一直笔给肢解了。
  没办法,从小养成的习惯,说好听点是有好奇心、求知欲,实际上就是手欠,东西到她手里越喜欢越要拆开来看看。
  周小安认真研究刚到手的“古董”,周小全非常懂事儿地帮姐姐找台阶下,“小叔,我们也没别人能写信的,家里只有小叔和我三哥在外地,到时候我们一起给你们写信。”
  周阅海又坐了一会儿,随便跟周小安姐弟俩聊了几句,把要了解的事明里暗里都了解清楚了,就动身离开。
  既然答应了要帮周小安用她的方式离婚,就得抓紧时间布置了。
  二叔公还没醒酒,睡得呼噜山响,周阅海也不用他套车送,跟二叔婆和太婆告别,“我去公社还有点事,到了公社再拦车去县里,很方便。不用麻烦二叔套车送我了,才二十多里路,用不上半小时就到了。”
  周小安在心里掰着手指头算账,正常人一小时走十里地就不错了,小叔半小时走二十多里,那是个什么速度啊?
  周阅海说不用送,周小安和周小全还是打算把他送出村子,走出家门,太婆颤微微地站在门口跟周阅海招手,“二海,常回来看看吧!不管咋地你爹娘养了你一场!”
  周阅海不置可否地告别,并没正面接这个话题。
  周小安的好奇心春草一样嗖嗖冒头,太婆嘴里的“咋地”到底是咋地了呢?是因为这个“咋地”小叔才这么多年不回老家来看看吗?
  脑补帝把自己绕出了满眼蚊香线,直到送走小叔回到家,她还是一脑门问号。
  姐弟俩一回来,就发现屋里的气氛有些奇怪,族里的三太公拄着拐杖翘着胡子坐在炕上,鼻孔嗖嗖地喘着粗气,二叔公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在吧嗒吧嗒地抽烟袋,一看就是被从睡梦中给强行叫醒的,太婆和二叔婆也一言不发地坐着。
  “你们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二海好容易回来一趟,就这么让你们给送走了!不懂事!太不懂事了!这要是放到过去,一定请了家法再跪祠堂!看你们还敢不敢自作主张!”
  三太公一见姐弟俩回来,马上开始训斥,越说越生气,把拐杖在地上杵得砰砰响,一副随时要动手的样子。
  太婆这么多天第一次没有笑眯眯地说话,脸色非常不好,“老三,关俩孩子啥事?这是俩好孩子,别吓着他们!”
  三太公胡子又翘起来了,“大嫂,你有儿有女的,可不是说啥都行了!我这个孤老头子,死了都没人给打幡摔盆儿!我能不急吗!?”
  “你急就从族里过继一个孩子,找二海有啥用?他养了十多年大海一家子,好容易孩子们都给拉扯大了,可算是脱出手了,还得再给自己找个爹伺候着?”
  

第五十六章 耍横
  三太公跟太婆同辈,是太公的隔房堂弟,在周氏一族里辈分非常高。
  现在虽然建国了,不再讲宗族家规了,可在农村,大家还是非常重视辈分尊长的,他说话做事虽然过分,二叔公也不好当面顶撞。
  太婆却完全没有这个顾忌,她是三太公的长嫂,又是前任族长的妻子,于情于理都有立场反驳他。
  这些年太婆年纪大了,眼睛耳朵都不好使,家里的事已经不管了,每天笑眯眯地晒太阳哄重孙,可不代表她把做了一辈子族长妻子的手段扔下了。
  “老三,新社会了,政府都说了,讲宗族那是搞封建,可不敢再拿出来讲。到时候给人告上去,你这革命军人的补助说不定就得给撸了!”
  三太公一家是周家旁支,年纪小辈分大,叫三太公,其实他没比二叔公大几岁,虽然留了胡子拄着拐杖,其实还不到六十岁。
  所以解放战争的时候三太公也被征召到了担架队,在敌后医院帮着运送伤员。抬了几个月伤员,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打过猎,枪法不错,就被一位养好伤的连长带去上了战场。
  可会打枪不等于会打仗,刚到第一天就遇上了美式装备师,枪都没摸就被吓尿了裤子,飞窜的弹片削下去他半根手指。
  他被吓坏了,养好伤也再上不了战场,还没正式入伍就回来了。
  建国以后地方政府为了争取革命老区的称号,把参战受伤人员都上了名录报了上去。
  三太公的伤不重,又没正式入伍,够不上国家评革命伤残军人的资格,地方政府为了评级给他争取了一下,最后部队承认了他的退伍军人资格,却还是没评上革命伤残军人等级。
  三太公举着少了半根的手指在公社和县里大闹了几场,当时正是评定革命老区的关键时刻,伤残军人问题非常敏感,政府只好给了他一个地方上自己评定的老区革命贡献军人的名号。
  每年地方上发给他五十块钱做补助,生产队也不管他去不去劳动,都按大劳力的满额公分给他分粮食。
  所以三太公的日子过得非常不错,在村里也是说一不二地横着走。
  村里人纯朴,又大部分是周氏子孙,碍着辈分和革命伤残军人的名号(他们根本分不清国家和地方评定的区别),又都知道三太公耍起横来是个混不吝,都不去惹他。
  太婆这番话说得绵里藏针,这些年来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不留情面地反驳他,三太公的混劲儿一下就上来了。
  “德忠(周老爷子)俩儿子,大海儿孙都有了,他这一支怎么都断不了香火,把二海过继给我谁能说出个啥?!国家不让搞封建宗族,可也没说不让过继!”
  三太公骄傲地举起少了半根手指的中指,“他周二海要是敢忘了本,我就上部队找他们领导去!我是为革命流过血受过伤的!我到部队那谁不得敬着我?!我就去闹!我看他周二海这个官儿还能不能当消停!”
  二叔公马上坐不住了,他了解三太公,他是真能干出去部队闹的事儿来的!
  “三叔,你要过继,从族里随便选个孩子,我去给做工作,你看上谁咱就过继谁。二海这些年不容易,咱可不敢这么给孩子添麻烦!”
  “族里哪个配给我养老?!没一个出息的!我和二海都是部队上的人,也就他有资格给我养老摔盆儿!”
  三太公手一挥,谁的话都不听,“我们革命军人的事儿,你个老农民就别管了!你能管得了咋地!赶紧把他给我找回来!今天就把事儿办了!他敢说个不字,我就躺他们部队大门口去!我看他还能不能在队伍上待下去!”
  周小全气得呼哧呼哧地喘粗气,捏着拳头就要上去找这个老混不吝理论,周小安赶紧拉住他,可她力气实在小,一把没拉住,气疯了的周小全一下就蹿出去了。
  “你谁呀?!除了姓周你跟我小叔啥关系?凭什么让我小叔给你养老!?”早在爷爷辈儿就出了五服的亲戚,不认你又怎么样?!
  周小全啪地一声就把三太公举着的手指头扇了下去,“我告诉你,你敢去祸害我小叔,我今天就让你走不出这个门!”
  周小全身材消瘦,长得白白净净,笑起来大眼睛弯成月牙,鼻子上还有几个小雀斑,非常阳光。他平时在家里脾气好手脚又勤快,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可爱懂事的小男孩儿。
  可只有被他揍过的人才明白,这是个脾气火爆非常敢下手的家伙,要耍横,他敢不要命,还真没怕过谁。
  三太公更是横惯了的,一拐杖就狠狠挥了过去,“你个小犊子!老子打死你!”一着急就给自己降了三个辈份!
  周小全灵活地闪了过去,一把抢过拐杖就扔了出去,把三太公也拽下了地。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周小全对上混不吝的三太公,棋逢对手,其他人一时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三太公年轻时就有一把好力气,现在年纪又不太大,要打周小全并不费劲,可他实在是没想到一个毛孩子竟然敢跟他动手,一时疏忽就让周小全得了手。
  周小全也知道自己打不过,扔了拐杖就跑出去几步,让三太公想还手都抓不住他,可他又不跑远,站在门口气三太公,“你算老几?敢打我小叔的主意!你敢不要脸,我就敢去政府告你!你解放前卖闺女!你就是个人贩子!”
  三太公是有过儿女的,大女儿十二岁就让他推牌九输给别人了,三太婆哭瞎了眼睛,三岁的小儿子没人照料,得病死了,三太婆也跟着去了。
  后来他又娶了两房媳妇,都没留下一个后,他这才成了孤老头子。
  三太公这次是真气着了,抖着手指着周小全,“反了!反了!”
  周小全把他气疯了,自己就不生气了,笑嘻嘻地接着气他,“你找了那么多媳妇也不生儿子,这是报应!”
  三太公脸色发白,抖着手指了周小全几下,忽然转头瞪二叔公,“周秉贤!你,你给我打死这个小畜生!”
  周小全聪明着呢,这么嚣张地气三叔公,就是为了转移他在小叔身上的注意力,也给二叔公解围。
  现在目的达到,当然不会让二叔公作难,开门就蹿了出去,一边跑一边喊,“二叔公我错了!我给三太公赔不是!您帮我跟他解释一下,我年纪小不懂事,是有口无心的!我先去砍柴火了!”
  二叔公慢条斯理地磕了磕烟袋,“三叔,孩子小,顺嘴胡说呢,他也赔不是了,您就别跟个孩子较真儿了。”
  周小安悄悄溜了出去,出了东屋就无声地大笑,真是太解气了!
  二叔公也是个妙人儿!戏做得这么假还能演得这么认真!关键是三太公被气得全身发抖,还无话可说!
  作者的话:
  推荐好基友的书~《追妻日常》作者:挽袖天下
  简介:男神追妻忙,女配请走开。
  

第五十七章 救人
  怕三太公迁怒,周小安也跑出家门在村里溜达。
  她以前从未来过农村,农家乐都没去过几次,现在见到原汁原味的农村看什么都新鲜,村里没什么人,她也不用怕被围观,东走西走地觉得挺好玩儿。
  上午刚吃了周小安冰糖的满仓小朋友带着他的小伙伴们扑腾腾跑了过来,屁股后面被他们扑腾起一团黄烟,除了眼睛和牙齿是白的,身上全是灰扑扑一拍一冒烟儿。
  偏他还不自知,过来就用小黑手拉住周小安的衣服,“姐!我带你看热闹去!”
  一颗冰糖的交情,让他马上就把周小安当成自己人了。
  周小安怕别人关注她,可却喜欢躲在角落里看热闹,连社区大妈跳广场舞她都能有滋有味儿地看一会儿,一听有热闹看,马上来兴趣了,“什么热闹?人多不多?”
  根据她看热闹的经验,人多才能躲起来不被注意,要不多显眼,别热闹没看成反被别人围观。
  满仓也是个有经验的,“人可多呢!生产队里的妇女都去了!咱们去了肯定没人注意!”
  目的地就在后街,穿过一条胡同就到了。周小安还没问完,就看到一家院子外围了上百人,一辆排子车停在院门口,人群里传出大人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崔三儿他姐要死了!他奶奶怕家里停了死人不吉利,不让进门!”满仓年纪小,并不懂这其中的辛酸,带着孩子懵懂的天真和残忍把这一切当热闹看。
  周小安顿住了脚步,这可不是大妈跳广场舞或者老爷爷耍空竹,她没兴趣看。
  没兴趣看也来了,从周围人的议论中周小安很快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车上躺着的姑娘叫崔小麦,前天晚上忽然高烧咳带血的痰,送到公社卫生所住了一晚,烧得更厉害了,只好送到县医院。到了县医院一检查,得的是大叶性肺炎。
  这种病并不是绝症,但必须得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整个县医院一年就配给那么一点抗生素,治好崔小麦就得用去一半,不知道是真没药了还是不给用,崔小麦还是被拉回来了。
  “县里的大夫说了,住那也没用,没药!还白花着钱,拉回来等死呢!”
  连县医院都说治不了了,可不就是得回来等死。
  回来她奶奶就坐在大门口哭,说没出门子的闺女死在炕上,一家人都得倒霉,就是不让进屋。
  崔小麦的父亲崔大福跪在母亲面前哀求,母亲和家里的孩子围着崔小麦哭,村里的人围着劝,谁都没注意到跟着一群孩子来的周小安。
  周小安给几个孩子每人一颗冰糖,情绪低落地回家了。
  这样的事农村时有发生,现在大家饿得眼睛都绿了,二叔公说队里账上只有十块钱了,崔小麦的病能去县里看就是她父母疼孩子了,倾全村之力也没能力再去省医院了。
  回到家里,三太公已经走了,一个头发乱七八糟眉眼却非常精致的年轻人坐在二叔公身边,神经质地把身边一只印着红十字的药箱打开又关上,满脸的烦躁郁闷,隔一会儿不死心地问一句,“队长,您给想想办法吧!”
  “队长,这不是绝症!给我一盒盘尼西林,我就能把崔小麦救回来!”
  “队长!”
  二叔公叹气,“幼林,回家去!别给你爸惹麻烦!”
  “我爸当了一辈子医生,都到这份儿上了,还有啥更麻烦的!”青年人倔强地看着二叔公,“周大叔,您人面广,您给想想办法吧!”
  二叔公长长地又叹了一口气,“小麦多好个孩子,我要是有招儿,咋能看着不管呢!”
  ……
  周小安悄悄跑回西屋,进入空间的药店,拿出青霉素注射液,迅速把上面的商标刮干净,又仔细看了说明书,才揣着两瓶4。0g的青霉素注射液跑回东屋。
  这种事在农村确实经常发生,可她以前没看到,今天她遇上了,又有能力帮,就不能见死不救。
  那个叫幼林的年轻人还在摆弄手里的药箱,指着箱子里的东西气急败坏地给二叔公看。
  “周大叔,您看看,我这个赤脚医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