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时光俏-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小安觉得小叔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所保留了,没说不许她回去。她决定写信告诉小叔,她是能不回去就不回去的。
  对房子的事,小叔也简单地给她做了解释,没说动机和以后的打算,只是讲了两句事情的经过,目的也是为了让周小安尽量置身事外。
  好在周小安已经习惯了小叔这种做事风格,也并不觉得他有必要跟自己解释什么,他说这么两句,她就觉得是意外之喜了。
  真是非常容易满足又好打发。
  第四,遇到紧急情况,去找公安局的许有才副局长求助,他已经打好招呼,许叔叔肯定会尽力帮她。
  如果有跟许叔叔不方便说的话,去找公安局人事科的赵科长,她是小叔战友的爱人,为人非常和气,让周小安不要怕,什么事都可以跟她说。
  周小安把这两位的联系方式反复念叨两遍,有急事她肯定是会去求助的。
  然后,就没了。
  周小安把信纸反复看了两遍,上面那些内容只写了半张纸,下面是龙飞凤舞的一个签名:周阅海。
  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连例行的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之类的话都没写一句,说完事儿就停笔,一个字都不肯多写。
  周小安眨巴眨巴眼睛,那她要怎么回信?也像小叔一样写谈话摘要,一二三四列出来,像考试写作文一样,内容控制在八百字?
  不过,事实证明,周小安想得太简单了,她需要纠结的可不止是内容问题,首先这个称呼就够她为难的了。
  小叔叫她“周小安同志”,她该叫小叔什么呢?周阅海同志?
  周小安摸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觉得如果这样写称呼,她后面肯定比小叔写得还干巴。
  一边写一边想着周阅海同志正襟危坐满脸严肃地盯着她,她写不下去呀!
  空间里一切东西都是静止状态的,就是在纸上写字,出了空间就会恢复一片空白的状态,周小安忍到第二天早上才开始给小叔写回信。
  “小叔您好:”周小安最后还是决定叫小叔。
  就这么叫了,不让叫再改呗!
  不过,以小叔的个性,即使觉得她这样称呼不够严肃郑重,也肯定不会开口让她改的,最多也就是皱皱眉头就过去了。可能眉头都懒得皱,最有可能是无视这几个字。
  他惜字如金不肯为了这种小事浪费口舌嘛!
  周小安觉得自己掌握了一项小叔的软肋,以后可以继续这样耍耍赖什么的,小叔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跟她计较的!
  话又说回来,她跟小叔能有什么大事?都是可以耍赖的小事嘛!
  周小安高兴得摇头晃脑,纸上的字又开始东翘一笔西翘一画,昨天樊老师的教导都给忘了。
  周小安写起信来可不在乎长短,啰啰嗦嗦地把跟小叔分开以后的事事无巨细地都汇报了一遍,连夏天的时候要带着花布去跟崔小麦一起做鞋都说了。
  重点提了三太公要过继小叔的事。
  这事儿可不能不重视,现在这个年代,老家来人的说话分量在单位非同一般的重,特别是在部队,更加重视这些。小叔这些年出生入死的,要是让三太公胡搅蛮缠给影响了前途,那多冤!
  “二叔公说他会好好看着三太公,我知道的不多,小叔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问二叔公,在这件事上他老人家是站在小叔这边的。”
  周小安很实事求是地交代一番,事关重大,她可不敢揽事儿,万一耽误了小叔的事可就糟了。
  然后周小安又状似不经意地提了沈荷花的事,只讲了她来打听小叔那部分,别的没敢多说。
  怕小叔不好意思。
  娃娃亲什么的,小叔肯定不想让她这个小辈知道的吧?
  而且,周小安也留了个心眼儿,万一小叔不记得沈荷花呢?那就当这个人不存在好了!反正她也找不到小叔。
  如果她乱说一通,小叔对她感兴趣了怎么办?她跟周小全一样,可不想要这样一个小婶儿。
  ps:再啰嗦一下更新规律,每天早六点和晚六点准时更新。加更一般在中午十二点,新书月推荐票够了就马上加更,不限时间~(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咸菜
  后面的事周小安就无所顾忌地写了。
  上夜校遇到樊老师,樊老师非常看好她,很认真地指导她,每天给她留好多练字作业,她写得胳膊都麻了,手指头也疼,不过她还是会努力坚持的(此处省略诉苦撒娇一千字)……
  又很厚脸皮地问小叔,“我的字是不是有一点进步了?我觉得是进步一点了,虽然只有一点点……”
  回周家又差一点儿让王老太给打了,王腊梅让她跟小叔说情,她打算说电话没打通,让小叔给她兜着,以后可别说漏嘴了。
  连打周小玲的事都毫无保留地说了,还跟小叔交流打架心得,“揍人重要的是气势,一鼓作气挑最疼的地方猛揍,体力什么的都在其次。”
  这是还记着小叔嫌她瘦打不过人的事儿呢,终于找到机会给自己正名了。
  连去居委会告状和又找葛大姑搞封建迷信的事都交代了,自从小叔在她火车买饭的事上表明了态度,她就再不怕小叔训斥她三观不正了,小叔看着严肃,其实在很多事上一点都不刻板。
  这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嘛!没有这点不拘一格破旧立新的精神,还搞什么革命,建立什么新中国?
  肯定是现在还趴在三座大山下面做顺民呢!
  所以在很多事上,周小安觉得小叔一点都不比她这个九零后落伍,他们的思维还是很同步的。
  还有陷害韩小双的事儿,她写得眉飞色舞得意极了,满纸的笔笔画画简直要翘到天上去了,“等我离婚了,我要马上揍韩小双一顿!她上次都把我打住院了,这个仇必须报!”
  周小安跟小叔要表扬,表示她很顾全大局很隐忍,没现在揍韩小双已经很不错了。
  一封信从上午写到下午,写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周小安甩甩发麻的两只胳膊,幸好她能左右开工,要不然胳膊都得写废了。
  数数信纸,二十多张……
  周小安傻眼了,这么多,小叔有时间看吗?
  想想又做了个目录,分门别类地把事情一件一件按页码列出来,电视剧分集一样,两千字一集,一共有五集。
  写完信,她又开始给小叔准备邮包。
  没有能力回报不代表不能聊表心意,如果因为她现在处于经济上的弱势,就理所当然地只知道索取,一点都不考虑回报,她会觉得自己很自私。
  也许物质上不能跟小叔给与她的做到等量,但心意上必须做到诚意十足。
  以她现在的情况,拿出太好的东西也不现实,所以周小安决定给小叔寄几瓶咸菜去。
  先去百货公司食品部买了三个装蜜饯的大肚子广口玻璃瓶,两毛五分钱一个,二斤装,瓶盖是搭扣式的,密封效果非常好。
  开票的时候售货员盯着她看了好半天,周小安木着脸装作没看见。
  既然是卖的,又没规定不买蜜饯就不能买瓶子,她买几个瓶子怎么了?
  把瓶子用开水烫了两遍,放在外面背风朝阳的地方晒着,又去空间里找了一个装热带水果的小竹筐,长方形,中间用木板一格,正正好好把三个瓶子固定住,在空隙再塞上报纸团,就不怕路上磕碰坏了。
  瓶子里的水分也都晒干了,周小安在瓶子里装上三种口味的萝卜干咸菜,酸辣,五香,原味儿,是空间里一家老字号酱菜店的经典产品。
  空间里的咸菜还有很多品种,可现在周小安只敢拿出来用料最普通的萝卜干,小叔的战友可都是侦察兵,万一被发现点什么,她也不好解释啊。
  在瓶子上贴好标签,注明口味,又在信的后面加了一段,萝卜干是太婆晒的,她拿回来送礼,单位的大姐用来腌了咸菜,送了她一些。
  三种口味让小叔选他爱吃的,她已经学会怎么做了,下次就寄他喜欢的口味。
  想想又加了一句,这些咸菜的做法非常简单,如果小叔的战友们喜欢,她可以几种口味都做,多做点,一起寄过去。
  当然简单,空间里十几个大肚子青花瓷大缸装得满满的,够小叔吃一辈子的了……
  周小安想想就替小叔难受,别人探亲回家肯定会带家乡的特产或者自己家里做的吃的回去跟战友分享,只有小叔,每次离开都是两手空空。
  也许他会在回去的时候买一些特产带给战友,可那不是家里做的,对小叔的意义肯定不同。
  小叔对她照顾有加,能想到的都替她想到了,她以后要做小叔的家人,尽量为他多做一些。
  周小安跑到邮局,把厚厚一封信和竹筐寄了出去,想着小叔收到邮包一定很惊讶也很高兴,说不定跟她第一次收到信一样,也是第一次有人给他寄邮包呢!
  嗯,即使不是第一次寄邮包,肯定是第一次有人给他寄咸菜!这种东西,不是家人肯定不会寄的,拿不出手啊!
  周小安一点都不觉得给小叔寄咸菜寒酸,这是家人才有的特权!亲情牌咸菜!千金难买!
  反正她是做什么都能给自己找到理由增加自信的,也算是天赋异禀了。
  而且周小安也不打算只给小叔寄咸菜,她打算用那二斤毛线给小叔织件毛衣。
  不过,怎么拿织针她现在都不会,可能要等很久以后小叔才能穿上毛衣了……
  她努力一点,也许明年冬天就可以了……
  哎呀,需要忙的事好多好多,周小安觉得她必须争分夺秒地努力才行。
  第二天去夜校上课的时候,她又注意了一下潘明远那个班的教室,这次灯亮着,有人在上课了。
  放学的时候,周小安趴在后门看了一会儿,他们班的学生走得都差不多了,她才出门,在门口等了一下,想跟潘明远打听爷爷的消息。
  其实也是想看看,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她吃了人家的玉米饼,喝了人家的汽水,还想拜托人家帮忙寻亲,要是对他一点都关心,只想着利用,那就太自私了。
  学生们都走了出来,潘明远却还在教室里没出来。
  周小安探头往里看了看,里面不止潘明远一个人,还有两个四、五十岁戴着大大黑框眼镜的人,一看就不是他班上的学生。一个翘着二郎腿在抽烟,一个一脸挑剔地翻着潘明远放在讲台上的讲义。
  “你这句洋文是什么意思?不是告诉你了吗,备课、讲课都不许用洋文!屡教不改!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翻讲义的人狠狠地把讲义摔在讲桌上,“你这个情况我会向上面报告的!必须重视起来!想越过监察人员搞小动作,我告诉你,做梦!社会主义不允许资本主义的毒瘤危害工人群众的思想……”
  潘明远一句话没说,转身就往教室外面走。
  看到站在门口的周小安,他脸上的表情纹丝不动,不认识他一样跟她擦身而过。
  ps:昨天搞了个乌龙,把月票随时加更说成推荐票了……
  请叫我乌龙姣……
  推荐票一周计算一次,加更会在下周开始,姣姣虽然总搞乌龙,但说话肯定是算数哒~(未完待续。)
  

第八十五章 (月票270加更)
  周小安懵了,这还真是现世报,才几天时间,就真轮到潘明远无视她了……
  “你找谁?”戴着大黑框眼镜的中年人审视地盯着周小安,把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
  周小安在她看贼一样的目光中后退了一步,指了指教室,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我,我,拿拖布!”
  大黑框眼镜盯着她破旧的衣着和瘦弱的身材看了两眼,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怀疑和狠历,“你是哪个班的?这么晚了还不走,跑这来窥探什么?你知不知道……”
  走在前面的潘明远忽然快步冲向楼梯口,一转眼就不见了。
  跟在他后面的中年人赶紧叫了起来,“老王!跑了!快追!”
  大黑框眼镜顾不上周小安了,追着潘明远就跑了,两个人很快消失在楼道里,急促的脚步声也很快听不见了。
  周小安长出一口气,慢慢靠到走廊的墙上。
  刚刚她真是被看得手心冒汗,不是心里有鬼,是那人的眼里藏着深深的恶毒和某种似曾相识的狂热,怀疑一切,破坏一切,要砸烂整个世界……
  周小安的心里猛然一惊,这次是真的冷汗都出来了,这种眼神,这种不顾一切的狂热,在66年以后那十年随处可见……
  距离那场要把整个国家天翻地覆的红色革命还有六年,现在就已经现出端倪了……
  周小安看向教室,没来得及擦的黑板上,一个大大的机械结构解析图,画得工整精密,非常见功底。
  她虽然是学中文的,可小堂哥是机械专业硕士毕业,她空间的手机里还替他存着很多资料,没事儿就翻出来看看,所以对机械制图、建模还是了解一些的。
  潘明远应该是这方面的高端人才,所以才能来当老师。
  周小安已经听说过了,他们这个班可不是扫盲班,而是集中了沛州市里最好的机械工人、机械配件进口部门的主管干部、机械厂技术员,甚至还有大学老师,所以他们才穿得那么好,所以潘明远不来,就没人教得了他们。
  现在看来,潘明远应该是被审查了。那两个中年人是来监视他的。
  周小安慢慢走出学校,仰头看向漆黑的夜空,无星无月,黑沉沉一片,夜才刚刚开始,最黑最冷的时候还在后面……
  第二天一早,刚上班,周小安就被叫到厂部接电话。
  电话是二叔公从公社打来的,老人家第一次讲电话,对着话筒使劲儿吼,就怕隔着好几百里话传不到周小安耳朵里,“小安,马寡妇今天又拿着介绍信去沛州了!”
  这次马寡妇早有准备,给了二叔公一个叫赵春丽的名字和单位地址,说是她家远亲,要结婚了,请她去给做棉被。
  二叔婆马上觉得不对劲儿,人家结婚多喜庆的事儿,请去做被子的都得是儿女双全夫妻和美的全和人儿,谁会请一个寡妇去添晦气!
  二叔公借口要去公社办事,跟她一起去了公社,到了公社,二叔公在给她开的介绍信里还是写了“去往沛州煤矿三矿二段韩大壮处”,等马寡妇发现不对劲儿,公社的人已经给她盖了章。
  马寡妇再要改,二叔公和公社的人都不乐意了,留下马寡妇在那求爷爷告奶奶,二叔公慢悠悠地赶着马车回村了。
  反正他这边也有了马桂香第二次去沛州找韩大壮的证据了,她改不改的都没关系了!
  马寡妇还是没改成,第二天就拿着介绍信去沛州了。
  二叔公赶紧给周小安打电话,“我把介绍信的底儿(存根)打封信给你,你留好了,看你小叔急用的时候在我这儿再耽误他的事儿!公社的底儿我也要来了,都给你发过去!”
  周小安对二叔公佩服得不得了,“二叔公,您老人家太厉害了!又警觉又机智!都快赶上我小叔了!是这个!”对着话筒举起了大拇指。
  二叔公哈哈大笑,竟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不行啦!老啦!想当年打小日本的时候,给咱县大队的同志们送粮食……”
  祖孙俩在电话里回忆了一番二叔公的光荣岁月,又约好了夏天周小安和周小全一起回柳树沟去看他们,才放下电话。
  周小安美滋滋地出来,脚底下像安了弹簧,简直要蹦起来了。
  马寡妇追得越来越紧,韩家的计划落空,下一步就要防着他们狗急跳墙了!
  然后跳下来摔个头昏脑胀!她就自由啦!
  “哟吼!”周小安没控制住,在路上跳了起来。
  “小安呐!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劳大姐笑眯眯地站在工会门口看着她。
  周小安非常不好意思,“昨天上课,老师表扬我了。”樊老师确实表扬她了,还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弄得周小安红着脸一节课都没好意思抬头。
  劳大姐也为她高兴,“你那么用功,老师当然得表扬你!我都听宿舍里的人说了!你可是天天写字儿!
  去收拾书包,来工会的大桌子上写字吧!整天坐个破筐窝屈在床沿儿上,那书啊本儿啊都给窝坏了!咱工会地方大,可劲儿你写!”
  劳大姐也是在扫盲班学的文化课,对学习这件事看得很神圣,对努力上劲的周小安格外高看一眼。
  周小安不客气地点头,“谢谢您!劳大姐!”劳大姐不叫她,她也准备想办法打入工会呢,现在想爬高就有人给搬梯子,她当然不会推辞了!
  周小安跑回去收拾了书包就去工会了。
  工会一楼是个很宽敞的大厅,里面长长一张大桌子,旁边还空了好大一片空地。靠窗摆了几张办公桌,就是公会干事办公的地方。
  工会平时开会都在这里,接待来访人员也在这里,那片空地还兼职做仓库,职工劳保、福利也都在这里发放。
  今天刚发完井下工人的手套、雨鞋和毛巾,矿工代表可没进门擦鞋底不乱扔垃圾的习惯,空地上一片散碎的包装和带着泥水的脚印。
  几位工会干事都出去监督劳保用品发放去了,周小安把书包放到大长桌的角落,拿起笤帚就开始打扫,又熟门熟路地去水房洗了拖布把整个大厅都拖了一遍。
  劳大姐没阻止她,笑眯眯地看着她忙活,给她掉了一搪瓷缸开水晾着,一点不把她当外人看。
  大家都是苦过来的劳动人民,扫个地在所有人眼里都不算活,更谈不上辛苦,劳大姐不跟周小安见外,就让她帮着干。
  从办公室里出来拿文件的工会蒋主席看见了周小安,也还记得她,“哟!这丫头好!勤快!一来就给咱们干活!”
  劳大姐与有荣焉,“不止勤快!还聪明上劲!去市夜校,一下就考上高级班了!”
  蒋主席也很惊讶,“这可挺厉害!市里的夜校水平高,比咱们矿上的扫盲班严格多了!”
  想了想,就冲周小安招手,“周小安,拖完地别走,待会儿帮几位工人同志写信,市里高级班的水平够写信了!”
  周小安美坏了!真是好运气要来挡也挡不住!她本就打算在工会露露脸,让大家看看她的文化课水平,为调工作做铺垫呢!
  现在完全不用她去想办法,这就来活儿了!
  周小安认真点头,答应得非常干脆,“唉!蒋主席,我肯定好好写!您就擎好儿吧!”(未完待续。)
  

第八十六章 局面(给子名水的和氏璧加更)
  周小安就此有了新工作,坐在工会一角听工人同志拉家常,听完总结归纳,帮他们写家信。
  井下工人大部分是文盲,工会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工人写信。
  “翠兰同志,我这个月多下了一天井,多发了一块一毛五,我听你的,不乱花,都攒着。等过年回村,让我爹请队长去你家说事儿。你等我回去娶你。”
  这是情书,后一句是周小安自己加上的。这位脸红得要烧着了的大哥吭哧了半天,就说出要给翠兰写信,后面的内容都是周小安一句一句挖掘出来的。
  “张改同志,这个月的工资已经寄回,我买了一袋子红薯干,你给二弟和三弟家分一份,队里今年发的粮食少,他们也在挨饿。爹娘年纪大了,吃食上尽量紧着他们那边点儿,我在外面挣工资,咱家总比他们强,你要做好孩子们的工作,你不要搞个人主义,不能吃独食……”
  这是家信。这个年代,一个农村家庭里出了一个工人,就要担负起全家的责任。老婆孩子不一定就比兄弟子侄亲,不帮扶接济就是忘本,就是自私。
  周小安忍不住在信的最后又加了一句,“张改同志,你照顾这一大家子辛苦了。”
  ……
  一天下来,周小安写了四封信,也听了四个家庭的故事。
  有人来写信的时候她就写,没人来写信她就安安静静地趴在长桌的角落里练字。
  偶尔工会忙起来,她就悄悄地打扫一下卫生,或者给他们倒点水晾着。
  一天下来,就有人笑称周小安是“工会编外干事”了。
  第二天一早,周小安早早来报道,打扫卫生,打开水,然后就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练字。
  这样持续了两天,再有工人来写信,已经直接去找周小安了。
  看着耐心听着食堂大妈啰嗦了好半天儿媳妇不孝顺儿子忘本,还能耐心地问“那这个月给孙子寄多少粮票”的周小安,蒋主席若有所思地问劳大姐:
  “周小安是不是假要满了?她胳膊好了吗?选煤组最近工作重,壮小伙子都累得受不住,她回去能行吗?”
  劳大姐眼睛一亮,“您看看她那小身板儿,肯定受不住啊!这要是回去了,不出仨月,肯定又得累病了!到时候能不能恢复过来就不好说了!
  老将,你看看这孩子,多懂事儿勤快,还聪明上进,咱们做了这么多年工会工作,这样的遇见过几个?咱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好的孩子给毁了,国家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咱得帮帮她!”
  周小安不知道这段对话,她只是发现给食堂吴大妈写完信,中午打粥的时候,大师傅的勺子一个深深的探底,她那份粥就明显比别人稠了不少,也多了不少。
  周小安知恩图报,吃完午饭就拿着一罐头瓶酸辣萝卜干去找吴大妈,请她尝尝家里老人腌的咸菜。
  那位打粥的大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