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闲王-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耶律浚不得不撤回了攻打耶律重元的大军,然后阵兵中京府的边界,准备把李谅祚给赶回去,但是李谅祚却也十分狡猾,他在遇到耶律浚的大军后,立刻下令扎营与耶律浚对峙,而元气大作的耶律重元却趁着这个机会快速的恢复实力,这让耶律浚也是干着急,但却又没有任何办法。

“嘿嘿,西夏这次攻打辽国,对我们大宋来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希望他们双方能够两败俱伤,这样我们大宋也能安稳几年!”曹嵩第一个开口笑道,他现在只管着家族的生意,对于政治上的事并不怎么关心,不过他的话也代表着绝大部分普通宋人的态度,那就是希望西夏与辽国拼个两败俱伤,但却没想过要借这场战争为大宋谋利。

“两败俱伤不太可能,毕竟西夏和北辽也要顾忌到我们大宋,肯定不会用尽全力,不过无论这场战争最后无论是谁胜谁负,肯定都会给双方造成不小的损失,若是我大宋趁机做些什么,说不定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苏轼这时却是眼冒金光的道,他的父亲苏洵喜欢谈论兵事,也一向主张武力对抗北辽与西夏,苏轼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于西夏与北辽的态度也比较强硬,现在还提出借机渔利的想法,这点与一般的读书人也有所不同。

“呯~,要我说朝廷还是太胆小,趁着西夏和辽国对峙的机会,咱们大宋就应该派出一支军队,先捣毁西夏的兴庆府,然后率军东进荡平北辽的上京城,到时整个天下就全是我大宋的了,哪里还需要看人的脸色?”呼延平这时扯着嗓子喊道,可能是吃的辣椒太多,整张脸都是红通通的,使得他脑门上纹的“赤心杀贼”四个大字看起来格外显眼。

对于呼延平的话,赵颜他们全都当做没听到,呼延家族从呼延赞开始,每一代都是叫嚷着率兵灭掉契丹,后来又增加一个西夏,可惜呼延家的人勇则勇矣,但却也只是匹夫之勇,甚至连能够带兵的将才都没出过,所以历代大宋皇帝对呼延家族都不怎么重视。

“辽国内乱之后,国内极度的空虚,本来这是大宋收复燕云之地的好机会,不过相比北辽,大宋最大的心腹之患却是西夏,因此这次西夏与北辽的战争对于大宋来说,最好的结果是西夏惨败,从而元气大作,这时北辽也无力再出兵,趁着这个机会,大宋可以一举灭掉西夏,少了这个心腹大患,日后再面对北辽就要容易多了。”了空这时忽然开口分析道。

“咦,好精妙的分析,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原来了空你对于这种军政大局竟然也有如此犀利的看法!”听到了空的分析,苏轼第一个开口称赞道,他和了空也认识好几年了,但平时主要讨论厨艺、参禅和诗词,这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了空在军政方面的才能。

同样惊讶的还有赵颜,他之前也知道了空十分的博学,天文地理他都有所研究,简直是个全才,但却没想到他一个和尚竟然也会关心起国家大事,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呵呵,我虽然是个出家之人,但首先却是个宋人,或者说是个汉人,对于北辽与西夏这样的异族,自然是心怀警惕,平时多留心一些,再加上多思多想,自然也就有了上面的一些看法。”了空这时却表现的十分谦虚的道。

“大师的说法倒是深得我心,相比北辽来,还是西夏那群强盗更可恶,咱们现在大宋国富民强,早就该把西夏给铲……”这时呼延平也对了空的分析表示了赞同,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整个人就陷入到当机之中,对于他的这种老毛病,赵颜和曹嵩都是见怪不怪,苏轼和了空虽然是第一次见,但之前也有所耳闻。

“不过西夏国主李谅祚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个极有才能之人,据我得到的消息,他这次虽然带领着大军攻打辽国,但同时也在我大宋的边境上布置了重兵,若是我们贸然攻打西夏的话,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这时一直静静的听着他们分析的赵颜终于开口道。

“这倒是个问题,不过无论西夏再怎么布置重兵,国内肯定也会十分空虚,只要我们大宋能够攻破他们的防御,那整个西夏就任由我们大宋军队驰骋了!”苏轼这时十分兴奋的道。

“不妥,若是这时攻打西夏,万一西夏国主带领着大军回转怎么办,以辽国现在的情况,肯定会巴不得西夏人离开,更不会随后追击,如此一来,李谅祚很可能会带领着大军杀向我们大宋,到时我们不但灭不掉西夏,反而还会让帮了辽国一个大忙。”了空这时再次开口道。

这也让赵颜再次大吃一惊,因为他的分析竟然与当初赵曙告诉自已的话一模一样,这么看来,了空在军政大局上的把握,简直可以和赵曙或是朝堂上的相公们相比了。

听到了空的分析,苏轼和曹嵩、呼延平三人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虽然有些想法根本不可行,甚至还有些幼稚,但反正他们又不是朝堂上的相公,说这些话也不用负责任,所以每个人都是畅所欲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等到菜吃的差不多了,对于西夏与辽国的战争也聊完了,虽然没有聊出一个结果,却也让在座的众人都对这场战争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不过也就在这时,了空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当下扭头对赵颜问道:“郡王,我前段时间一直呆在山东沿海那里,不知郡王对海外的事情了解多少?”

第三百七十一章海外之事

“海外的事情?”赵颜听到了空的问题先是一愣,紧接着追问道,“了空你怎么会对海外的事情感兴趣?”

“是这样,之前我在山东时,曾经遇到过一次海上大风,结果一支从广州出发去高丽的船队为了躲避大风,不得不靠岸,后来这支船队的人还上岸采购了不少东西,那个船队的船主很有见识,小僧与他交谈了一番,知道了一些海外之事,只是有些事情他也说不清楚,所以才想向郡王打探一番。”了空微笑着开口解释道。

“我也对海外的事情很感兴趣,德宁公主家的船队可是日进斗金,京城中的人是无不羡慕啊!”还没等赵颜开口,曹嵩就抢着说道,随着他接管家族的生意,现在这小子满脑子都是赚钱的想法,不过这也不错,至少比他以前四处偷东西强。

“哈哈,说到海外的事情,恐怕没有人比郡王更清楚了,当初在显微观讲学时,郡王第一天就讲了一下我们所处的这个地球的环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咱们居住的这个地球上竟然大部分都是海水,所以确切的说应该叫水球才是。”苏轼听到这里也是大笑着道,在坐在四人中,也只有他听过赵颜讲课。

“如此说来,我倒是问对人了,不知郡王可否给我们再讲解一番?”了空听到苏轼的话也不禁眼睛一亮道,曹嵩和呼延平这时也是满脸好奇的盯着赵颜。

看到了空和曹嵩等人的样子,赵颜只得笑了笑道:“说起海外之事,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甚至那天讲课,我也只是讲了一个大概,既然你们想听,那我就把海外的事情详细的讲一下,只要你们不觉得枯燥就好!”

赵颜说着从大宋的近海讲起,先是介绍了一下高丽、倭国和琉球等国的位置,然后又讲解了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这才开始介绍到南洋一带,进而向更远的地方延伸。

随着赵颜对四大洋七大洲的讲解,了空和苏轼他们也是听的如痴如醉,其中苏轼还好,他之前毕竟听过赵颜的课,不过了空和曹嵩他们却都是即痴迷又震惊,因为他们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原来自已居住的这个地球竟然是如此的巨大,大宋的领土虽大,但也仅仅占据了地球的一角,相比之下,外面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赵颜从上午一直讲到下午,期间还夹杂着了空和曹嵩他们的提问,也幸亏这是朋友之间的闲聊,不用像讲课时那样大声,否则赵颜的嗓子也受不了,不过就算是这样,赵颜最后还是觉得自已今天说的话实在太多了,腮帮子都有些发酸,茶水更是一杯接着一杯,好不容易才满足了了空他们的好奇心。

“三哥儿,按你这么说,那个名叫美洲的地方好像比南洋还要富庶,而且遍地都是金银矿,若是我们能够到达那里,岂不是有花不完的钱了?”曹嵩最后两眼冒光的道,他最关心的就是美洲那里的金银,甚至现在已经在盘算着是不是抽出一部分人力物力组建船队了?

“美洲的金银的确多的是,特别是中美洲那一带,那里的人都喜欢用黄金做成器皿来祭祀神灵,不过美洲距离咱们这里实在太远了,你想要去那里,就必须先去倭国,然后从倭国东海岸找到一条向东的洋流,顺着洋流飘上一两个月,估计就可以到达北美洲了,到时你再沿着海岸线南下,花费月余时间,就能到达中美洲了。”赵颜却是笑呵呵的道。

虽然大宋的航海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但要在大洋上持续航行一两个月,却还有着不小的困难。赵颜说这些本来就是想给曹嵩泼一盆冷水,不过曹嵩听完后却是毫不气馁的道:“困难是多了点,但也不是不可能,回去后我和家里商量一下,总会想到解决的办法的。”

“九哥儿有志气,不过这么好的事情可不能便宜你自已,到时咱们一起去美洲那里抢金子!”呼延平这时却是高声叫道,他们家本来就是胡人出身,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汉化,但利益于呼延家优良的家风,使得他们家的人依然保持着不少胡人的作风,比如抢黄金这种事,赵颜和曹嵩虽然也在心中想过,但却绝对不会说出来。

苏轼这时却没有理会曹嵩和呼延平对美洲的向往,反而一脸沉思的开口道:“按照郡王所说,海外竟然比我大宋还要富庶,比如南洋一带,不但盛产各种香料,而且天气炎热土地肥沃,十分适合稻米的生长,若是我大宋能够占据南洋,岂不是可以增加一个巨大的粮仓?”

“子瞻兄想的太简单了,我之前曾经听那个船主提到过南洋的情况,那里的确是气候炎热,土地肥沃,但同时也是瘴气横行,除了当地的土人外,外人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更何况我们大宋南方还有广阔的土地没有开垦,哪里有时间去海外?”了空这时却是开口反驳道。

“大师说的不错,南洋虽然富庶,但气候却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更何况我们大宋还有相当多的土地没有开垦,另外北方还有西夏和北辽这两个强敌,所以在短时间内,我们大宋根本无力开发南洋。”曹嵩这时忽然接口道,同时语气中也带着几分遗憾,毕竟南洋那里的香料和矿产实在让人垂涎。

“哈哈,无力占据的确是真的,但也并不意味我们放弃南洋,那里的特产丰富,我们完全可以用商业去控制那里,比如我大姐德宁公主就拥有一支船队,常年来往于南洋和大宋之间,每年获利十分丰厚。”赵颜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对于南洋那里,他也一直十分的上心,只要能够解决掉西夏和北辽任何一个,从而减轻大宋身上的压力,到时大宋也就有精力向南发展了。

说到以商业控制南洋的事,曹嵩他们也都是纷纷发言,讨论的气氛再次热闹起来,甚至连了空这个和尚也放下四大皆空的架子,积极的参加到这场讨论中,而且他好像对海外的事情异乎寻常的感兴趣,又追问了赵颜许多细节方面的问题,直到夕阳西下之时,五个人这才结束了今天的聚会。

苏轼他们四人离开的时候,赵颜亲自给他们送行,这时了空忽然笑着开口道:“郡王,明日小僧刚好有空,正打算来听郡王的讲课,不知可要做什么准备?”

“哈哈,欢迎之至,至于准备就不用了,另外上午我可以带你去学校听一听课,下午再去显微观听完课。”赵颜当下笑着开口道,上次他就已经邀请过了空来听课了,只是这段时间他要忙着推广虾皮和海肠子,暂时抽不出空来,现在这两种食材已经慢慢的被京城的各大酒楼接受,了空也总算清闲下来了。

“多谢郡王!”了空听到这里也是点头致谢道,然后再次向赵颜告辞,这才与苏轼一起登上马车离去。

送走了几位客人,赵颜哼着小曲刚准备要回去,但还没等他转身呢,就看到远处又是一辆马车飞速而来,周围还有十几个骑马的护卫,赵颜一眼就认出这辆马车是自已大姐德宁公主的,这让他感到有些奇怪,当下也就站在门前等候。

只见德宁公主的马车径直来到赵颜的面前,随着马夫的呼喝,前面拉车的马也停了下来,然后只见德宁公主从车窗中探出头来笑着问道:“三弟你怎么在门前,总不会是专程等候我的吧?”

“呵呵,今天几个朋友来访,刚才我送他们离开,刚巧看到大姐你的马车,不过现在天都快黑了,大姐你怎么有空来我这里?”赵颜笑呵呵的开口问道。

赵颜的话音刚落,就见德宁公主的身下钻出一个小脑袋瓜高声叫道:“舅舅,爹爹不在家,我和娘打算来你这里住一段时间,这样我每天上学时,就不用起的太早了。”

说话的正是德宁公主的儿子殊儿,他已经顺利的进入小学,成为赵颜的学生之一,不过他的脑袋瓜太过聪明,赵颜之前又给他补过课,所以他现在直接被安排到三年纪,和赵頵、雅儿他们一起学习。

“姐夫昨天不是还在家吧,怎么走的这么急?”赵颜听到殊儿的话也不禁惊讶的问道,德宁公主的丈夫名叫王师约,现在担任着几个闲职,平时都呆在家里陪德宁公主,夫妻二人的感情很好,轻易不会离开家,更别说走的如此着急了。

“别提了,南方的生意出了点问题,你姐夫急匆匆的赶去处理了,家里只剩下我和殊儿,也怪冷清的,所以我就带殊儿来你这里住几天。”德宁公主虽然面带微笑,但是说到生意出问题时,却不禁皱了下眉,说起来家里的生意虽然主要归她管,但她毕竟是个女人,外地的生意出了问题,自然只能由驸马出面去处理,而且这次的问题还有些棘手。

第三百七十二章德宁公主的麻烦

赵颜急忙把德宁公主母子二人请到内宅,刚好这时也到了晚饭的时间了,于是曹颖她们向德宁公主见礼之后,立刻让人送上晚饭,德宁公主也没和赵颜客气,她在这个时候来,本来就是想在赵颜这里吃晚饭的,说起来赵颜府上的饭菜可是十分的对她和殊儿的胃口,这也是她经常带着殊儿来赵颜的原因之一。

等到吃过饭后,赵颜这才对德宁公主问道:“大姐,南边的生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姐夫要这么急着赶过去?”

“是啊,有什么事情让管事们去处理就事了,为什么非要姐夫亲自跑一趟?”这时寿康公主也抢着追问道,旁边的宝安公主等人也都看向德宁公主。

听到赵颜问起这件事,德宁公主却不由得叹了口气道:“这件事说来十分的复杂,想要解释清这件事,就要先和你们说一下海上的情况……”

反正也是闲来无事,所以德宁公主就和赵颜他们详细的讲解了一下海上的形势,以及她的生意在南方遇到的麻烦。

说起来自从出现海贸这个行业,同时也伴随着另外一个行业的兴起,那就是海盗,哪怕是在后世,海盗这个职业依然十分的兴盛,连万吨的邮轮都可能被劫持,为此各国不得不加派军舰保卫本国的船队,更别说像大宋这种海贸比较原始的年代,海上海盗更是猖獗无比。

据德宁公主所说,现在大宋的海贸虽然十分兴盛,但同时也受到海盗的巨大威胁,光是大宋的沿海,就有大大小小上千股的海盗,而且相比较而言,这些海盗的势力还算是比较小的,毕竟大宋的水师也不是吃素的,经常在大宋沿海扫荡海盗,这也让大宋沿海周围无法生存大股的海盗,只有那些相对灵活的小海盗才能在官军的扫荡下存活下来。

德宁公主的船队规模很大,加在一起共有三十多条大船,沿海的那些小股海盗遇到这样的大船队,根本不敢有什么想法,他们顶多是欺负一下那些落单的小货船。不过若是再往外海,那里的海盗可就要强大多了,毕竟大宋的水师不可能远离大宋去征剿,南洋的小国则对海盗无力征剿,甚至有些小国直接和海盗勾结,为海盗提供安全的港口和食水补给,而海盗则将抢来的赃物交给这些小国处理,可以说是狼狈为奸。

也正是上面的复杂情况,使得离大宋越远,海盗的势力也就越强,特别是去南洋的海路上,更是盘踞着几支势力强大的海盗,这些海盗坐地为王,向路过的船队收取过路费,若是有哪支船队敢不交的话,绝对会被连船带货抢劫一空,甚至连人都会被杀干净,可以说手段极其残忍。

德宁公主在南方的生意做的很大,而且船队又经常来往于南洋和大宋之间,所以她派到南方的管事也经常和那些海盗打交道,说起来那个管事也很有能力,与各方海盗的关系都处理的不错,再加上背后又有德宁公主做靠山,使得那些海盗顾忌到大宋水师的反应,因此也给了几分面子,每次德宁公主的船队经过时,他们只收取一半的过路费,双方也算是相安无事。

但是就在前不久,其中的一股海盗却发生了内乱,原来的海盗头子被杀,被另外一个海盗夺得头领的位置,而且这个新海盗头子好像还和德宁公主派去的管事有过节,结果对德宁公主的船队再也不卖任何面子,非但要收全额的过路费,而且还暗中派人偷袭德宁公主的船队,丝毫不讲任何道理,甚至还让德宁公主的船队损失了几条船,现在船队已经躲到广州的港口里不敢出海,海贸的业务也停了下来。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南洋的海贸占了我们家生意的大头,现在这么一停,家里可是损失惨重,你们姐夫这次赶过去,就是想和那个新海盗头子谈一下,实在不行的话,我们愿意多出点过路费,也算是花钱买个平安,不过若是给他涨了过路费,恐怕其它的几个海盗头子都要涨过路费了,这样一来,每年又要多一笔不小的开销。”德宁公主最后叹了口气道。

“太无法无天了,大姐你可是大宋的公主,怎么能向一群小小的海盗服软?”寿康公主听到这里却是拍着桌子叫道,脸上也满是恼火之色,她没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人敢不把大宋的公主放在眼里。

“不服软又如何,海外本来就不属于大宋的管辖,那些海盗更是无法无天惯了,所以咱们这个公主的身份也根本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德宁公主这时却是再次叹息道。

“大姐,你为何不把这件事告诉爹爹,然后让朝廷率兵剿灭了那些海盗,也好让海上的客商不再受人勒索?”宝安公主这时开口道,不过她对于这些事情显然是一窍不通,想事情也有些太简单了。

“那些海盗盘踞在外海,我们大宋的势力根本伸不到那里,大军出动也要花费大师的钱财,再加上这件事又是大姐的私事,爹爹恐怕也不会同意出兵的。”曹颖则是对宝安公主解释道,只是她的脸上也显露出几分恼火之色,毕竟那些海盗不把德宁公主的船队放在眼里,就是对大宋的挑衅,身为将门之女,她也恨不得立刻灭掉那些海盗。

“颖儿妹妹说的极是,我大宋的水师虽然强大,但主要还是护卫沿海的平安,若是劳师远征,能否有战果还是其次,万一被其它的海盗趁虚而入,恐怕会造成不小的损失。”德宁公主也道,她也是个知情达理的女子,自然不会愿意因为自已的私事而耽误了国事。

不过就在德宁公主的话音刚落,就见一直没有说话的赵颜忽然摇着头开口道:“不妥!大姐你想过没有,若是这次你给那些海盗增加了过路费,日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三弟的意思是?”德宁公主听到赵颜的问题却是愣了一下,一时间不明白赵颜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大姐的船队在我大宋的海商之中,应该算是规模最大的一批,而且背后还有你这位公主做靠山,现在连大姐你的船队都要向那些海盗服软,甚至增加一些过路费,那么就会让那些海盗以为我们大宋的海商软弱可欺,恐怕日后其它的海商经过之时,也会被他们要求增加过路费,如此一来,我大宋海商们的负担可就更重了。”赵颜这时开口解释道。

听到赵颜的话,德宁公主也不禁露出愧疚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她这才无奈的开口道:“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那些强盗人多势众,性情也十分的凶残,实在不是我这些海商可以抵挡的,除了委屈求全,也实在没有其它的选择了。”

看到德宁公主愧疚的样子,宝安公主却是于心不忍,当下对赵颜开口道:“三弟,你一向都很有办法,大姐家的船队在海上受到海盗的欺辱,自然不能这么向海盗低头,你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最好是既能够保住大姐的生意,又能够打击一下海盗的嚣张气焰的办法?”

“对对对~,三弟你的鬼主意最多,快点帮大姐想个办法!”寿康公主听到这里也急切的道。

“这个……”赵颜这时却有些迟疑,他倒不是没有办法,刚才在说上面那段话时,他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只是这个想法现在还不太成熟,他也不知道能否成功,所以现在告诉德宁公主的话,万一不能成功,那岂不是让她白高兴一场?

想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