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闲王-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赵颜听到这里却是再次摇头笑道:“煦儿,你说你祖父冒失倒是不错,说起来当初你祖父的确有些冒失了,他提出濮议除了试探群臣的态度,同时也是想借此逼群臣表态,看他们到底是站在自己这边还是站在太后那边,可惜他却忘了,当时他才刚刚亲政,朝堂上几乎没有半点根基,若非有韩琦和欧阳修这些明事理的大臣帮他,恐怕这次濮议之争就会闹出一场大乱子,甚至会危及到你祖父的皇位。”

说到这里时,只见赵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日后你祖父冷静下来后,经常教导我和你父亲,让我们遇事一定要冷静沉稳,万不可太过冲动,否则只会坏事。”

“咦,三叔,你一会说祖父太冒失冲动,一会又说祖父冷静沉稳,我都听糊涂了!”赵煦这时却是苦着一张小脸道,他感觉赵颜似乎有话要说,但他却又听不懂他话外的话。

“呵呵,其实说到你祖父的性格,还是十分沉稳的,否则也不会在短短几年内,一步步将大宋的国力提升上来,并且经过几年的准备灭掉了西夏,但是为何你祖父如此沉稳的性格,却在亲政后做出那么冲动的事呢?”赵颜终于不再绕圈子,开始正面解释自己提到这件事的意图。

对于赵颜最后那个问题,赵煦却是再次迷茫的摇了摇头,而赵颜则是再次一笑道:“你祖父那么冲动的原因很多,不过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在登基之前受到的压抑太大,当初你祖父年幼时,就因为仁宗无子而召入宫做养子,可是后来仁宗的后宫有孕,结果你祖父就被赶出宫,而在宫外生活的那些年,又受到一些不公正的确待遇,以及一些人的嘲笑,可以说你祖父心中的怨气很大,也正是心中有怨气,所以你祖父在登基之后才会那么的冲动,做下了两大错误的决定。”

赵颜之所以拿赵曙做例子,主要就是觉得赵曙与赵煦的经历会很像,赵曙是登基之前受尽磨难,而赵煦日后想要亲政,肯定也会受到高太后的处处压制,所以他才想让赵煦以赵曙为前车之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太过冲动,更不失去了冷静沉稳,否则只会坏事。

赵煦听到这里似懂非懂,不过他也知道赵颜是在告诫他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不要冲动,至于更深的用意恐怕只能等他日后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才会醒悟。

“好了,咱们在你祖父面前说了半天他的坏话,他老人家肯定会不高兴了,那么接下来咱们就历数一下你祖父的功绩,也好让他高兴高兴!”赵颜这时半开着玩笑道。

“我知道祖父的功绩,当初西夏人那么的可恶,但是在祖父的运筹帷幄之下,再加上父亲和三叔你们又亲征西夏,这才终于灭掉了这个大宋的毒瘤,使得我大宋国威大涨,甚至连辽国也不敢再对我大宋随意欺凌!”赵煦这时再次兴奋的高喊道,对于当年的灭夏之战,几乎每个宋人都是耳熟能详,因为这一战不但灭掉了西夏,而且还打出了大宋的威风,直到现在依然不时有人提起这场大战。

“煦儿你说得不错,灭掉西夏的确是你祖父最大的功绩之一,不过你要知道,为了这场灭夏之时,你祖父与朝中的大臣们几乎是殚精竭虑,花费了数年时间做准备,直到最后有了万全之把握时,才突然间发动了战争,而且就算是最后灭掉了西夏,但我大宋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最后足足休养了数年才恢复过来。”

说到这里时,赵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灭掉西夏的功绩虽大,但是在我看来,你祖父最大的功绩其实并不在战功上,而是努力的发展我大宋的国力,虽然国内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各方面却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国内的百姓也相比以前更加的富裕,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哪怕是遇到一些灾荒,也不必像以前那样拖家带口的逃荒。”

“我明白了,三叔您是想问身为皇帝,最大的功劳不是对外开疆拓土上,而是在于能否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赵煦不愧是聪明之极,一下子就体会到赵颜话中的含意上。

赵颜听到这里,也不禁赞叹的摸了摸赵煦的小脑瓜,虽然孩子都是自己的好,但是他这时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几个儿子虽然也很聪明,但是与赵煦一比却还是差着那么一点,至少这个孩子在一些政务方面的确是个天才,许多事情也是一点就透,这让赵颜想到当初他教授雅儿数学时的场景,只不过雅儿是数学方面的天才,而赵煦则是政治方面的天才。

接下来赵颜又给赵煦详细的讲述了一些关于赵曙的事,比如当初玉米与地瓜的保护与种植,以及对军器监的重组等等,这些事情虽然有赵颜的参与,但是主要的推动者其实还是赵曙这个皇帝,也只有他才有这个权力把赵颜带来的新事物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赵煦虽然生于皇家,但从来没有人这么详细的讲解自己祖父的事迹,而且赵颜的口才又好,一件事可以讲的跌宕起伏,十分的吸引人,赵煦听得也十分入迷,甚至连提问都忘了。

赵颜一直讲到赵曙去世之前,心中还在担忧赵顼会因为变法而给大宋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所以送给自己两道圣旨,其中一道圣旨正是让赵颜在变法不可收拾时出面,阻止变法的推行,这件事赵颜谁也没有说过,甚至连曹颖也不知道,不过赵颜却在今天告诉了赵煦。

赵煦听到这里也十分的惊讶,小脸皱着好半天才终于开口道:“三叔,从我懂事起,咱们大宋就一直在进行着变法,不过大部分人都说变法乱了朝纲,太皇太后和太后也同样如此说,就连我母亲也不怎么喜欢变法,甚至还有不少人说这是父皇在位时的一大失误,可既然是父皇的失误,三叔你手中又有祖父中止变法的圣旨,为什么不拿出来阻止父皇呢?”

赵颜就知道赵煦会这么问,只见他这时呵呵一笑从蒲团上站了起来,然后对赵煦道:“这个问题三叔暂时先不回答你,咱们现在就去你父皇那里,然后三叔给你讲一讲你父皇的事,等讲完了那些,三叔再解释我为什么不阻止你父皇的原因!”

“好!”一听到要去父亲那里,赵煦也立刻跳起来高兴的道,他对赵曙的事虽然感兴趣,但是在赵曙去世时,他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可以说对赵曙并没有太大的印象,所以相比之下,他对自己父亲的事也更加的感兴趣。

当下赵颜拉着赵煦再次给赵曙的墓磕了几个头,然后这才出了永厚陵,乘着马车去了安葬着赵顼的永裕陵。以前历代的皇陵都是从皇帝即位之后就开始修建,有些皇陵甚至要修建几十年才会完工,但是大宋的皇陵却不同,因为皇帝生前是不修陵的,而是在死后才会修陵,而且皇帝必须在七个月内下葬,也就是说大宋皇陵的工期最多只有七个月,这也使得大宋的皇陵相比以后历代的皇陵都要寒酸简陋的多。

赵顼的这座永裕陵是由赵颜亲自监督修建的,一共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不过赵颜在修建皇陵时将炸药使用在一些工程上,比如开采石材和修建沟渠之类的巨大工程上,这也使得永裕陵的工期虽短,但规模却十分宏大,甚至赵颜在皇陵后面的陪葬区还专门给自己留下一个位置,毕竟以他的身份,日后若是去世,肯定也会陪葬在这里,所以他事先就给自己挑选了一个好位置。

进入永裕陵穿过长长的神道,赵颜牵着赵煦的小手来到赵顼的墓前,虽然赵顼安葬在这里的时间并不久,但是当赵颜来到赵顼的墓碑前时,却禁不住悲戚的长叹一声,眼睛也有些湿润起来。

第七百七十九章皇陵教育(下)

赵颜在赵顼的墓碑前站立半晌,然后这才像之前那样把香烛点上,然后拉着赵煦的小手在赵顼墓行磕了几个头,这时赵煦却已经是泪流满面,毕竟父子亲情远不是其它的感情可比的,这也让赵颜心中更加悲伤,伸手帮赵煦抹了抹脸上的眼泪道:“煦儿,你想不想你父亲?”

“想!前天晚上我还梦到了父皇,我想让他抱抱我,可是父皇却只是对我一直笑,无论我说什么他都不说话。”赵煦这时再次泪流满面的道。

听到这里,赵颜也不禁长叹一声,再次伸手摸了摸赵煦的小脑瓜轻声道:“煦儿你思念你的父亲,你父亲在天之灵肯定也会感应到的,而且你父皇把皇位传给你,也是对你的看重,希望你日后千万不要辜负了他的希望!”

“三步放心,煦儿明白身上的重任,日后一定努力做一个好皇帝!”赵煦这时紧绷着一张小脸道,目光中也满是与他年纪不相符的坚毅之色。不过这也让赵颜感到有些心疼,因为在赵煦这个年龄,本来应该无忧无虑的玩耍,可是现在却要背负一个帝国的重任,这是不是有些太残忍了?

“三叔,你快给我讲一讲你和父皇的事情吧,就从当初父皇还是皇子时,因为一场大病差点死掉,幸亏被三叔给救了回来讲起吧!”赵煦到底是个小孩子,在悲伤过后很快就振奋起来,开始主动追问起赵颜和赵顼当年的往事。

“好吧,你想听这件事,那三叔就给你讲一讲,说起你父皇,他可是个干起活来不要命的人,那年天降暴雨,东京大小河流全都暴满,你父皇受到你祖父的指派,巡视汴河的安危,结果不小心受了伤,然后作品感染发了高烧,但他却依然坚持巡视河流,结果在距离我的一座不远的地方晕倒了……”

赵颜说着把当初赵顼因为作品感染而高烧不退,幸好被自己救了回来的事情讲了一遍,虽说赵煦是个孩子,不过赵颜把整个事情讲的十分详细,只不过对于那些药品的来源,赵颜含糊其辞的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的解释,赵煦的注意力也只放在父皇的伤病上,因此也没有多问。

讲完了上面这件事后,赵煦又吵着要听赵顼和赵颜出使辽国的事,这件事在赵顼登基之后,被不少好事之人翻了出来,成为赵顼英明神武的证据,不过这件事经过这么多年的流传,许多的事情已经严重失实,其实还有人说当初是赵顼主动留在辽国皇宫里,离间辽国君臣,使得辽国内乱四起,终于为大宋灭掉西夏打下了基础。

当然赵煦赵顼的儿子,肯定知道一些这件事的真相,只不过他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他很想知道父亲的真实表现,对此赵颜也没有隐瞒,先是从辽国使者前来大宋说起,而且还提到了当初张仁先派人焚毁皇宫,为的就是毁掉地瓜和玉米种子。

赵煦听到这里,也是气的小脸通红,两只小拳头也紧紧的攥着,看样子也被辽国使者的作为十分愤怒,不过后来当听到赵颜与赵顼两兄弟合作,暗中给那个辽国使者下了毒,结果使得对方回到辽国才发病时,这才兴奋的一挥小拳头道:“太好了,这个坏蛋就该受到这样的惩罚!”

接下来赵颜这才讲到他们出使辽国的经过,以及他们是如何发现辽国君臣不和,这才想办法挑起辽国君臣的内斗,最后终于引发了辽国的内乱。他们的这段经历若是放在后世,简直可以拍一部间谍大片了,再加上赵颜的口才又好,所以赵煦也是听得如痴如醉。

最后赵颜讲到自己乘着热气球离开辽国皇宫后,就停下来不再讲了,不过赵煦却是着急的催促道:“三叔你快讲啊,我听说你和辽国公主乘坐的热气球出了意外,在外呆了一年才回来,我和二哥他们都很好奇你们这一年去了哪里啊?”

“小孩子哪来的这么八卦,接下来的事情和你父皇无关,你不是想听你父皇的事吗,接下来我给你讲一下我们攻打西夏的事。”赵颜当下笑着开口道,被困在女真的那一年是他这辈子最狼狈的时刻,身为一个长辈,自然不想让赵煦这个晚辈知道这些事。

“三叔,西夏的事放在后面再说,我就想听一听你乘着热气球去了哪里,又是怎么把我那位辽国公主的婶娘拐回来的?”赵煦这时却是两眼发光的道,他与二哥赵仅关系最好,而赵仅对这些八卦之事最感兴趣,赵煦也受他的影响,以前就想知道赵颜是怎么拐回一个敌国公主的,现在有这个机会,自然是不能放过。

赵颜刚开始是不肯讲,奈何赵煦缠人的功夫却是一流的,结果赵颜拗不过他,最后只得叹了口气道:“好吧,那我就给你讲一讲我们热气球偏离航向后的事情,当时热气球上一共有三人,其中有我,以及还没有成为你婶娘的大辽郑国公主,另外还有身为副使的苏轼,现在他已经被太后加封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我们就称他为苏大学士吧!”

苏轼也是旧党的一员,而且他的才华极受高太后的喜爱,所以在高太后垂帘听政之后,立刻将苏轼接连提拔,终于正式被提升为翰林学士,这下赵颜也终于可以称他为苏大学士了,相比别的称号,赵颜还是更喜欢这个大学士的称呼。

“原来苏大学士也与三叔你一起遇险,早知道如此的话,我就缠着他给我讲一讲当初的经历了,这可比他那些枯燥的诗词要强多了。”赵煦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道,因为苏轼也是他的老师之一,负责给他讲授诗词一道,当然苏轼的公务繁忙,只是偶尔才会给他讲课,算不得正式的老师。

赵颜听到这里也是哈哈一笑,然后开始讲起当初热气球被大风吹的偏离方向,结果一路飘到了辽国黄龙府地界,并且遇到了女真人的事,幸好他比较机警,及时的表明了身份,并且编造了一个大宋援助女真对抗辽国的谎言,这才保住了性命,可惜后来却还是被女真人识破,不过最后他终于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这张嘴说动了女真人……

赵颜在女真人那里的冒险可谓是一波三折,赵煦听得是时而紧张时而微笑。赵颜刚开始还有些不情愿讲这些事,不过随着回忆慢慢的回到当年那个时候,他的嘴角也不由得挂起一丝笑意,最后更是忽然有些神秘的一笑道:“煦儿,下次若是苏大学士再逼着你学习诗词,你只需要说一个人的名字,他肯定不敢再逼你了!”

“真的吗,太好了,三叔你快告诉我这个人是谁,下次我再也不敢他逼着我学习诗词了。”赵煦听到这里立刻兴奋的跳起来,他虽然不像赵仅那么厌学,但是这段时间天天被逼着学东学西,他也十分的厌烦,若是能够少学一样自然是件好事。

“拏懒,你只要在他面前一提这个名字,他肯定不敢再逼你了,不过你也要帮他保密,绝对不能四处宣扬!”赵颜当下大笑着说道,拏懒是劾里钵的妻子,因为女真人有让妻子侍寝的习俗,所以苏轼与拏懒做过一段时间的露水夫妻,虽然那个拏懒长的不错,但毕竟是女真野人,所以这件事对苏轼来说也是一件极为羞耻的事,甚至还私下里求赵颜帮他保密。

“拏懒,这是什么怪名字?听起来肯定不是汉人,三叔你与苏大学士又一起在女真人那里生活了近一年,所以这个人应该是个女真人,听说苏大学士很是风流,难道这个拏懒是个女真女人?”赵煦的年纪虽小,但推理能力却是极强,很快就把事情的真相推断出个大概。

“嘿嘿,这件事你就不要猜了,我答应过苏大学士不会告诉任何人,这次是三叔一不小心说漏嘴了,绝对不是故意告诉你的!”赵颜说到最后时,眼睛故意眨了眨,他是绝对不会承认是故意告诉赵煦的,免得日后苏轼找他问罪。

“三叔你真狡猾!”赵煦也一下子明白了赵颜的用意,当下指着他大笑道。也许是因为有了这个共同的秘密,使得赵煦对赵颜感觉更加的亲近,这倒也很正常,赵颜一向都很有孩子缘,家里的孩子喜欢他多过喜欢曹颖她们,所以赵煦越是与赵颜相处,就越感觉自己这位三叔真是有趣,甚至赵颜的出现,也从某种程度上代替了赵顼在他心中的位置,这远不是高太后她们所能代替的。

讲完了出使辽国的事,接下来赵颜又说起赵顼带兵灭掉西夏的往事,这件事是赵顼最大的功绩之一,所以赵颜也讲的十分详细,不过他也并没有一味的说赵顼的功劳,同时也讲到赵顼忽然喜欢上华芷的事,并且为此还与父亲赵曙产生冲突,这种有正面也有侧面的描述,使得赵煦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到父亲的一生。

第七百八十章不想回宫

回去的马车上,赵煦经过一天的奔波已经是又累又困,伏在座位上开始打起瞌睡,赵颜站起来给他盖了张毯子,看着赵煦睡梦中依然露出几分微笑的小脸,这说明他今天过的十分愉快,这让赵颜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

赵颜重新在车厢里坐下,然后回想了一下今天的行程,特别是想到最后他讲完了赵顼一生的经历后,语气沉重的对赵煦总结道:“煦儿,你父亲一生勤勉,虽然为政期间有一些失误,但是总的来说,他依然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好皇帝!”

不过面对赵颜的总结,赵煦这时却提出一个让赵颜意想不到的问题道:“三叔,人人都说我父皇的变法做了,你也觉得变法有错吗?”

赵煦的问题也让赵颜愣了一下,刚才他讲到赵顼最后的事迹时,就是讲到了变法这件事,对于这件事他做了比较公正的评判,虽然赵顼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变法却给大宋带来无比巨大的伤害也是事实,赵颜也不想在这件事为赵顼掩饰,所以也就指出了变法的许多弊端。

“煦儿,刚才三叔已经说了过,你父皇变法的初衷是好的,只不过在变法的过程中使用了不当的人与方法,这才使得变法引起了朝堂上与民间的巨大反对之声,所以变法本身是没错的,错的只是变法的方式!”对于赵煦的问题,赵颜只得再次强调道,他以前反对的就是变法的方式而不是变法本身,若是当初赵顼能够找到合格的人以合适的方式推动变法,也许变法的结果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听到赵颜的解释,赵煦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宫中的先生都说变法是错误的,当然他们不敢说父皇,而是说临川先生和吕惠卿那些人的错,不过我觉得父皇英明一世,怎么可能会因为识人不明而导致变法的失败呢?”

对于赵煦的这个问题,赵颜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总不能说赵顼发动变法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将朝政大权独揽,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他独揽大权的目的却是达到了,自大宋立国以来,赵顼恐怕是权力最大的皇帝了,朝堂上的事务无论大小都要经过他的决策,可是这样一来,也使得赵顼身上背负着沉重的政务,这也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间接的导致了赵顼的死亡。

幸好赵煦对于上面的这个问题也并没有追问,这让赵颜也是松了口气,开始岔开话题讲起一些关于赵顼的趣事,这让赵煦很快就分散了注意力,等到离开皇陵时,赵煦也终于累了,坐上马车不一会就睡着了。

等到马车回到东京城时,已经是将近二更天了,赵颜本想着直接回府休息的,可是没想到赵煦这小家伙竟然醒了,而且还十分有精神的打开车窗向外张望,对于东京城的夜市他也早有耳闻,可惜以他的身份,却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现在终于有机会见识一下夜市,所以他也是万分兴奋,一双大眼睛看什么都感觉十分的新鲜。

“三叔,我饿了,外面有好多卖吃食的,好多我都没有见过,咱们买一些品尝一下吧!”这时赵煦一脸哀求的向赵颜开口道,小孩子本来就嘴馋,皇宫里的食物虽然精美,但是与夜市上这些花样繁多的吃食相比却是根本不值一提。

“好吧,刚好我也有些饿了,三叔这就带你下去品尝一下这夜市上的美食!”赵颜这时也是大笑道,能够让赵煦多接触一些民间的生活,对他也是一件好事,更何况他也十分喜欢逛夜市,有时也经常带着赵佳等儿女到夜市上边吃边玩。

赵煦本来只是希望能够让人去买一些夜市上的食品送到车上就行了,毕竟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适合出现在夜市上,却没想到赵颜竟然同意他下车亲自逛夜市,这让赵煦也是兴奋的跳起来欢呼一声,然后抱着赵颜的手臂就往车下拽。

当下赵颜让马车停到路边,然后牵着赵煦的手就要下车,不过也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年老的内侍却是板着一张脸走过来道:“不知越王殿下为何停车?”

“本王要带陛下到夜市上走走,怎么,难道你想管本王的事?”赵颜看到这个板着一张脸的老内侍也不禁有些不悦的道。

“老奴自然不敢管越王殿下的事,不过陛下乃是千金之躯,怎么能去夜市这种三教九流混杂之地?而且在出宫时太皇太后就吩咐过老奴,一定要注意陛下的安全,所以老奴斗胆请陛下回车中休息!”老内侍再次板着一张脸道。

看到这个老内侍不许自己出去,赵煦脸上也闪过一丝失望,然后低声对赵颜道:“三叔,这个吴内侍是太后派到我身边照顾的饮食起居的,他若是不允许我做的事,我肯定是不能做的,否则他肯定会报告给太后,到时我少不得要挨一顿骂,所以我还是不去了!”

赵煦说着转身就要回车里,不过赵颜这时却是拉住了他,然后扭头对这个吴内侍道:“吴内侍,当初本王与太后早有约定,陛下来到我这里,一切都要听从我的安排,所以只要经过我的同意,陛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可以拦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