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闲王-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人的威胁,所以他才向耶律浚进言,把萧岩寿调到黄龙府镇守,不过他却又命人克扣萧岩寿的军饷与物资,甚至连兵员也得不到补充,本以为这次女真人可以攻破黄龙府,那时萧岩寿就只有两条死路,第一是死在女真人的手中,第二是逃回来死在自己的手中,可惜却没想到他竟然只凭借着不足万人的兵力就能打败女真人,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陛下,大宋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有一支使团将要抵达我辽国!”这时耶律乙辛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当下再次禀报道,对于大宋这次忽然派来使团这件事,他也感到十分奇怪,虽说上次对方夺回燕云后,两国重新达成了盟约,但是对于辽国来说,大宋依然是自己的敌人,也只有上次赵煦登基之时,辽国才派了一个使团过去,其它时间两国再也没有派过使团。

“哦?大宋无缘无故的派什么使团,他们有没有说是因为什么事?”耶律浚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禁第一次睁开眼睛道,对于他来说,北方的女真人只是疥藓之疾,哪怕是闹得再凶,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但是大宋却是辽国的心腹大患,特别是大宋这些年愈加的强势,辽国感受到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强,所以对于大宋的所有动态,他都不得不关注。

“这次宋人的使团奇怪就在这里,按照出使的规矩,两国使团出使前,都会派人通知一下对方,让对方知道这次出使的大概目的,可是大宋的这次使团却没有告知他们的目的,只说有十分重要的事要我大辽商议,另外率领使团的使节名叫章惇,官拜门下侍郎之职,算得上是宰相之下的第一人,由他亲自担任使节,由此可知大宋对这次出使的重视。”耶律乙辛这时皱着眉头道,对于大宋使节的忽然到访,他也同样感到有些奇怪。

“那倒是奇了,大宋使团什么时候到达?”耶律浚这时忽然坐起来道,本来他已经很长时间不理会朝政了,朝堂上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耶律乙辛打理,但是这次大宋使团的到来,却让他产生了几分兴趣。

看到耶律浚忽然对大宋的使团发生兴趣,这让耶律乙辛却是心中一沉,这些年他好不容易才让耶律浚不理朝政,把所有事情都交给自己打理,却没想到这种状态却被大宋使团的到来打破了,不过他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的道:“启禀陛下,按照送来的消息推算,估计最多一个月他们就会到达上京。”

“很好,到时别忘记通知朕,我要亲自接见大宋的使团!”耶律浚当下吩咐道,这时的他才能依稀看出当年的几分风采,不过随着殿中歌舞的再次响起,他脸上却又露出迷醉的神色,高举起酒杯招呼着耶律乙辛与萧德让,让他们及时行乐,莫要辜负了大好时光。

与此同时,章惇率领的大宋使团也终于穿过了燕云十六州,然后从当初曾经发生过宋辽大战的古北口进入到辽国境内,燕云十六州北方的长城沿线全都被修复了,而且还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凭借着长城之险,只要大宋的防守不放松,基本上不用担心辽国再南下。

刚一出古北口,章惇立刻感觉到长城内外的差别,之前在燕云十六州前行时,他发现这里虽然被大宋占据的时间不长,但却已经十分的兴盛,大大小小的村庄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燕云之地,耕地连着耕地,城镇中更是十分的热闹,虽然与河北之地还有些差距,但至少已经从之前的大战之中恢复了过来,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可是等到章惇出了古北口,立刻看到一副与燕云之地截然不同的景象,只见长城以北的辽国境内竟然是一片荒凉,百里之内竟然没有看到一块耕地一个村庄,不过从一些荒地的地形上还可以看到一条条的田陇,这说明这些荒地以前都曾经是耕地,但却因为某些原因被舍弃了,另外沿途他们还能看到一些已经变成野兽窝的废弃村庄,不少村庄中甚至还可以看到累累的白骨,到了晚上之时,更是鬼火处处,宛如人间鬼域一般。

本来刚出古北口时,章惇还以为是因为这里太过靠近大宋,所以辽国将百姓迁移到更远的地方,可是等到他一直深入辽国近百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让他也不禁感到十分惊讶,以前在大宋时只听说辽国的国力衰退,现在看来果然如此,百里之内几乎看不到人烟,这让章惇感觉辽国好像真的有几分亡国之兆了。

一直等到章惇他们往前走了六七天,才终于看到了一些有人烟的地方,每当早晚时分,时不时可以从一些残破的村庄里看到袅袅的炊烟升起,不过当使团从这些村庄旁边经过之时,村庄里的百姓却都不敢外出,顶多是有些孩子藏在篱笆墙后偷偷的向他们观望,大大的眼睛中满是惊惧之色,而且这些孩子大都是面黄饥瘦,一看就知道平时连饭都吃不饱。

因为沿途太过荒凉,连个像样的城镇都没有,所以章惇他们也经常露宿野外,这天晚饭过后,章惇将辽国前来迎接自己的官员请到自己营帐中饮茶,顺便也向他打听一些事情,对方也是欣然赴约。

“萧点检,本使这一路行来,发现辽国境内竟然十分荒凉,算算时间,咱们也快要到中京大定府的地界了,我记得这里曾经是辽国最为繁华之地,即便是经过大战,这么多年过去了,也应该恢复了一些气象才是,可为何依然如此荒凉?”章惇亲自给对方斟了杯茶问道。

这位前来迎接他的辽国大臣名叫萧兀纳,官拜都点检之职,所谓都点检,其实就是辽国的禁军统领,统率着辽国最为精锐的皇城禁军,以前后周时也同样有都点检之职,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曾担任过这个职位,并且后来起兵造反成功,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大宋成立后,就不再设都点检的职位。

辽国文武不分家,萧兀纳虽然担任着武职,但同样也颇有见识,而且当初耶律浚还是太子时,萧兀纳就投靠到耶律浚那边,所以极受耶律浚的宠信,在朝堂上也拥有不小的影响力,这也是他被派来迎接大宋使团的主要原因。

萧兀纳听到章惇的提问,却是在心中暗骂,因为中京以南之所以如此萧条,可以说全都拜大宋所赐,不过现在两国表现上还保持着结盟的关系,所以他肯定不能和章惇撕破脸皮,只得苦笑一声道:“章使节有所不知,自从当初我们宋辽为了燕云之地发生了一场大战后,中京这里也受到极大的破坏,不过若仅仅如此,还不至于让这里如此的萧条,关键是你们大宋边境的守军守关不严,竟然让我大辽的许多逃民进入大宋境内,我们大辽为此数次与你们大宋交涉,可是你们的宋军根本不理会我们的要求,为此还差点引发了两国的武力冲突,若是章使节回到京城的话,还望您向大宋朝廷禀明此事,一定要严惩那些边境的守军才是啊!”

听到萧兀纳的话,章惇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明白过来,虽然对方说得不明不白,有些地方还隐瞒了实情,但是他也可以猜到,肯定是燕云被大宋占据后,燕云的百姓本来也都是辽地的汉民,他们在大宋的统治下生活越来越好,而长城以北的汉民与燕云之地的汉民肯定有些来往,甚至不少人还是亲戚关系,他们在看到大宋境内百姓的生活比自己这边优越百倍,自然也都心有不甘,如此一来,肯定有人选择逃到长城以南的燕云之地,而大宋的守军自然乐得如此,辽国方面又禁绝不了,结果使得长城以北的百姓越来越少,难怪自己进入辽国后百里无人烟。

“咳~,原来如此,边境守军此举实在是不成体统,怎可任由辽国百姓逃入我大宋境内,等到本使回到京城后,定然要参奏他们一本,若是有可能的话,一定要把那些辽国百姓遣送回辽国,如此才能显示我宋辽两国的情谊啊!”章惇当下做出一副义正言辞的表情道,不过他的这些话恐怕只有鬼才会信,至少萧兀纳就半分都不信,不过表面上他却还要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赞扬章惇高风亮节,有他出任使节,实乃宋辽之幸等等。

第八百九十七章结盟之议

章惇一边走一边将沿途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这将是大宋对辽国最为直观的了解,以前虽然也有不少关于辽国的情报传回国内,但是相比之下,他这个使节亲眼所见的内容也更容易让朝堂上的大臣们接受,这也是使团的任务之一。

按照使团这一路上的见闻,章惇发现从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往南,一直到燕云十六州的长城外,这片广阔的空间内可以说是荒凉无比,绝大部分的汉人都选择逃到大宋控制的燕云之地生活,剩下的少部分人并不是不想逃,只不过现在辽国看管的很严,他们想逃也没有机会。

不过过了到了大定府再往北,这里的局势就比较稳定了,而且汉人的数量也减少许多,所以受到的影响倒不是特别大,时不时的看到一座座的村镇,只不过这些村镇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无法与大宋那边相比,甚至章惇还以村镇的密度和辽国的国土面积估算了一下,这时的辽国人口估计顶多在五百万左右,这个数量甚至还不到大宋的二十分之一,要知道大宋包括南洋在内,总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亿,光是这个数量就足以让辽国上下感到惊惧。

人口的下降也直接影响到辽国的各个方面,章惇这一路上走来,发现不但有大量的耕田被抛弃,其它各个行业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比如商业为例,在辽国的城镇之中,最为畅销的商品竟然是大宋的商品,无论是布匹、蔗糖、瓷器等等,这些商人竟然绝大部分都是从大宋进口的,至于辽国本土的商品不是没有,而是因为质量差、成本高等原因,完全被大宋的商品碾压,可以说辽国的商业看起来十繁荣,但其实是建立在大宋的商品之上,本土的工业却极度萎缩,若是万一与大宋发生战争,恐怕辽国的商业立刻就会变得萧条无比。

本来上面这些与经济有关的知识章惇也是不懂的,不过他曾经听赵颜讲过,一个官员不懂得经济学根本不可能做好一个官员的本职,为此他特意去格物学院商业系旁听了几个月,这才明白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后来果然让他在任上时做出不少的政绩,同时也明白了当初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就是没有人懂得这些经济学原理,胡搞乱搞之下把大宋国内搞得一团糟,若不是有越王帮着收尾,恐怕真的会引发大乱子。

越是靠近辽国的上京城,人口也就越密集,等到章惇他们来到上京城时,终于看到了一片人口密度与大宋相差无几的地方,不过就是辽国的都城这里,人口密度也只能与大宋的普通城市相比,若是与东京城相比的话,那可就相差太多了。

对于章惇这支使团的到来,耶律浚也一直十分的关注,等到他们刚一到上京城外,耶律浚立刻派自己的儿子耶律延禧亲自出城迎接,以表示自己对大宋使团的看重,等到进城之后,耶律浚又立刻将章惇召进宫来,毕竟他对大宋使团的目的也十分的好奇,迫不急待的想要知道他们为何而来。

“大宋使节、门下侍郎章惇拜见辽国皇帝陛下!”章惇进到大殿之后,立刻向端坐在大殿之上的耶律浚行了君臣之礼道。

说起来章惇与耶律浚还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英宗赵曙登基,耶律浚代表辽国前去道贺,刚好章惇要进京赶考,在东京街头见过辽国使团进京,当时他对年纪不大,但却神采飞扬的耶律浚印象十分深刻,只是现在多年不见,再见耶律浚时,却发现对方虽然看起来成熟稳重了许多,但身上却没有以前的那股锐气,反而让他感受到一种沉沉的暮气,这让章惇也是心中暗忖,看来传言都说耶律浚日渐昏庸,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章惇见过耶律浚,耶律浚却不记得章惇,毕竟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而且当时他进东京时围观的人那么多,他更不可能对章惇有什么印象,因此只见他笑呵呵的道:“章使节不必多礼,宋辽本是兄弟之邦,当初朕与神宗皇帝更是一见如故,彼此之间以兄弟相称,只可惜天妒英才,没想到神宗皇帝竟然英年早逝,朕听闻这个消息也是悲痛欲绝,可惜限于身份无法亲自到大宋奔丧,实在是朕心中一大憾事啊!”

虽然章惇明知道耶律浚说的全都是屁话,毕竟正是赵顼在位时,大宋才打败辽国夺回了燕云之地,所以耶律浚恐怕只会把神宗赵顼恨之入骨,哪里还有半分的感情?

不过上面这些话章惇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表面上还要做出一副感动的样子躬身道:“陛下与神宗皇帝交情深厚,我大宋也是感念于心,希望日后两国邦交永固,使得两国百姓免受刀兵之苦!”

说了几句没营养的套话,耶律浚这时忽然闭口不言,旁边站着的耶律乙辛立刻会意,当下上前一步对章惇问道:“章使节,不知贵国这次派使团来我大辽,可有什么要事吗?”

章惇这时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权倾大辽国的耶律乙辛,然后这才开口道:“启禀陛下、魏王,本使这次出使辽国,其实是想与大辽商议一件极为重要之事,那就是结盟!”

“结盟?”听到章惇的话,耶律浚和耶律乙辛全都是一愣,紧接着只见耶律浚十分惊讶的问道,“我们宋辽两国不是早就结盟了吗,当初还是朕与越王亲自签订的盟约,难道你们大宋要擅自更改盟约不成?”

说到最后时,耶律浚的脸色也有些阴沉,因为以前他们辽国仗着实力强大,就曾经逼迫大宋数次更改盟约的内容,比如增加岁币等等,可惜现在风水轮流转,大宋的实力强于辽国,所以章惇的刚一说结盟的事,耶律浚就立刻想到大宋恐怕要更改盟约。

看到耶律浚的样子,章惇立刻猜到了对方心中的想法,不过他对此却是淡然一笑道:“陛下误会了,当初既然是越王亲自与陛下签订了盟约,自然不会轻易的更改,至于我所说的结盟却是另外一件事。”

听到章惇的解释,耶律浚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毕竟若是大宋真的提出修改盟约,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若是同意,肯定会无比的屈辱,若是不同意,则是很可能惹怒大宋,若是再让大宋发兵攻打他们辽国,恐怕就不仅仅是丢失燕云之地了,而是很可能被宋军打到上京城下,到时整个辽国都有亡国之危。

“咳~,既然不是修改盟约,那大宋又想在什么方面结盟?”这时旁边的耶律乙辛也是松了口气道,他刚才也和耶律浚一样想到了修改盟约的事情上,虽然这个章惇否认了他们的猜测,但他依然不敢放松。

“其实朝廷这次派本使前来,是想与辽国商议一下结盟,共同对付日渐崛起的女真人,虽然现在女真人的实力还很弱小,但是我大宋一向将其视为心腹大患,而贵国在扼制女真人一事上却是多次失利,这让我大宋十分担心,所以才想与辽国结盟,共同对付崛起的女真人!”章惇这时一脸郑重的开口道。

“什么?结盟对付女真人?”耶律浚和耶律乙辛听到章惇的这句话时,都禁不住想要掏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女真人离大宋还有上千里地,再怎么也威胁不到大宋吧?

看到耶律浚君臣的表情,章惇也可以猜到他们肯定在怀疑自己的话,不过他也早有准备,当下开口道:“陛下,也许在您看来,我大宋提出与辽国结盟对付一个小小的女真人有些小题大做,不过我大宋的越王殿下曾经流落到女真人那里近一年时间,深知女真人的可怕,哪怕是回到大宋后,也一直注意着女真人情况。”

说到这里时,只见章惇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前年辽国大军清剿女真人时受到挫折,我大宋就曾经派人乘船到达女真人海域,消灭了不少女真人,甚至还烧毁了完颜部储存的物资,可惜却没想到他们还是活着度过了漫长的冬天,现在完颜部实力尽复,甚至比之前更加凶猛,我大宋身为辽国的兄弟之邦,又与完颜部有着解不开的仇恨,所以这才想要与辽国结盟,一举灭掉完颜部这个敌人!”

“原来如此,难怪去年时完颜部的实力非但没有增强,反而还变得十分虚弱,没想到竟然是大宋动得手!”耶律浚听到这里时也露出沉思的表情,对于赵颜流落到完颜部的事,他也早已经知道,只不过却不知道赵颜与完颜部竟然有这么大的恩怨,甚至还不远万里的派船队到达女真人那里打击完颜部。

不过耶律浚紧接着又想到,就算是赵颜与完颜部有私怨,但是从大宋的角度来看,完颜部的崛起只会牵制自己的兵力,对于大宋来说应该有百利而无一害才对,难道大宋真的目光长远到把完颜部当成未来的大敌不成?

第八百九十八章果然拒绝了

对于大宋提出要与辽国结盟,共同对付女真人的事,耶律浚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只是安排章惇等使团到驿站休息,他需要考虑一段时间才能做出决定。对此章惇也可以理解,所以在送上带来的一些国礼后,就随同辽国的官员下去休息了。

等到章惇离开后,耶律浚坐在龙椅上考虑了片刻,然后扭头对旁边的耶律乙辛问道:“魏王,你觉得宋国提出的这个结盟是否可信?”

“这个……”耶律乙辛这时也是一脸的苦思之色,犹豫了片刻这才回答道,“启禀陛下,老臣也有些拿不准,按照常理推测,大宋应该对女真人的崛起感到高兴才对,毕竟咱们大辽才是他们最强大的敌人,现在咱们多了一个敌人,那就相当于大宋多了一个帮手,他们怎么可能与咱们联合起来灭掉这个帮手呢?”

“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大宋都不应该将女真人视为威胁,但他们忽然提出结盟消灭女真人又是有何用意?”耶律浚这时眉头紧皱的再次开口道。

“这一点臣也想不明白,除非……”说到这里时,耶律乙辛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揽权归揽权,他其实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否则也不可能坐到现在的位置,不过他又很快摇了摇头道,“这个想法太荒谬了,大宋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什么不可能,魏王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看到耶律乙辛的样子,耶律浚禁不住开口问道,对于朝政方面的事,这些年他实在太过依赖于耶律乙辛,有时候连脑子都懒得动了。

听到耶律浚的询问,耶律乙辛犹豫了一下这才道:“启禀陛下,老臣刚才想到,若是大宋是真心的想要联合我们灭掉女真,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们相信女真人会在短时间内灭掉咱们大辽,然后代替咱们成为大宋最大的威胁,可是这件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以我大辽的实力,别说现在弱小的女真人了,就连大宋想要打败咱们也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耶律浚听到女真人灭掉自己的大辽,当下眉头也是一皱,心中隐约有些不太舒服,不过听到耶律乙辛后面的话,他也立刻赞同的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个想法的确有些异想天开了,女真人虽然对咱们北方有些威胁,但也不过是癣疥之疾,根本不足为虑,倒是大宋这次主动跑来与咱们联盟,却显得有些别有用心了。”

“陛下的意思是……”耶律乙辛早就把耶律浚的性子给琢磨透了,立刻听出耶律浚的话中似乎是另有它指。

“女真人不可能对大宋产生什么威胁,反而还是我大辽的边疆大患,虽说赵颜可能与完颜部有些私怨,但以他的性格,应该不会因私而废公,所以我觉得这会不会是大宋的圈套,表面上是要联合我们灭掉女真,实际上他们已经暗中与女真人勾结在一起,准备引诱我们出兵攻打女真人,然后大宋忽然从背后杀出,使得咱们首尾难顾,到时说不定就是亡国之祸啊!”只见耶律浚这时神色凝重的道。

“这……这倒也极有可能!”耶律乙辛听到耶律浚的猜测先是一愣,紧接着也是万分震惊的道,虽然他们根本没有证据,但是在这种事情上,有时候仅仅一个猜测也就够了。

“若真是如此的话,肯定是不能答应大宋了,但也是能立刻拒绝,否则说不定还会激怒大宋,万一他们真的与女真人勾结在一起,从南北两面夹击我大辽的话,这可就真的麻烦了。”耶律浚这时眼睛中闪烁着精光的道,也许是因为亡国的危机,使得他的头脑变得无比清晰,似乎又变得了多年前那个英明果断的耶律浚。

“陛下所言极是,老臣也以为应该把大宋的使团暂时晾一晾,这样日后无论是拒绝还是同意,都有更多的时间考虑。”耶律乙辛这时也急忙赞同道,不过这时也是心中暗喜,因为他知道只要把这件事拖一下,大宋的使团肯定会想办法拜访他,到时无论事情成不成,一份丰厚的拜礼肯定少不了,毕竟他可是耶律浚之下的第一人,在辽国想要办事就绝对绕不过他。

事实上耶律乙辛猜得不错,章惇也是人精,就在进宫拜见过耶律浚的第二天,就立刻亲自带着礼物前去耶律乙辛的府上拜访,而且送的礼物比之前送进宫里的还要丰厚,因为他知道耶律浚平时已经不怎么理会朝政,朝政大事都交给耶律乙辛处理,而耶律乙辛又是个极为贪婪之人,若是不把他喂饱的话,事情绝对办不成。

对于章惇的拜访,耶律乙辛也表现的十分热情,虽然他明知道结盟的事肯定不可能了,但却不妨碍他收礼,毕竟章惇也没指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