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着猛烈的攻势,以及更加悍不畏死的打法,试一试能不能在其他国家援兵到来之前,就攻破这座新郑城。

  “是生是死,是成是败,就看这一搏了!”内史腾的目光看着前方的战场,那如同绞肉机一般的漩涡,深深地拨动着他的心绪。

  ……

  东郡的边境,一支20万的大军此刻来到了那里,铺天盖地,连绵不绝。

  那上百万只马蹄踏过的声音,引得整个东郡都开始颤抖。

  “陛下,前面就是东郡了,只要过了那里,就能够直插魏国与韩国的边境!”随军出征的曹操,指着前方的那座小城,豪迈的说道。

  “是啊,又来到了这个地方!”钟御点点头,有些感叹。

  “陛下,那我等是否拿下这座小城,作为一个补给地点!”转过头来,曹操向着钟御恭敬的问道。

  “算了,如今正在赶时间,没有多少时间耗费在这种小城之上,新郑城此刻危在旦夕,随时都有可能城破,若不早点去救援,真怕出现什么状况!”摇了摇头,钟御拒绝了曹操的这个提议。

  对于韩国军队的战斗力,作为在新郑城生活了一段时间的钟御,自然是清楚无比。

  这韩国,虽然号称战国七雄,但早已名不副实,国土面积不但大大缩水,就连他们的军队,也是变得懦弱无能。

  尤其是对于秦国,这些韩国军队,从心底里就有着深深的恐惧,此刻面临秦国数十万大军的进攻,能够支撑多久?钟御心里都没有底。

  

第230章突破东郡

  “好了,既然已经来到了东郡,我们还是快点穿过这个郡县,奔赴韩国支援吧!”扯了扯马缰,钟御转头对着曹操说道,随后一拍马鞭,向着前方冲去。

  随着钟御的一骑当先,身后数十万大军也随之而去,滚滚烟尘弥漫,笼罩了周围上百里。

  十几里外小县城中,此时城中人心惶惶,家家户户闭门不出,街道上走来的却是来来往往的秦军士兵,个个都面色严肃,心情凝重。

  “县令大人,如今城外那20万大军就快来了,我们该怎么办?”旁边的县丞向着他的主管,一县之首县令问道。

  “能怎么办?死守罢了,身为这座城池的县令,死守城池,以报效秦国对我的大恩,才是正理!”县令面色严肃,虽然脸色中有些苍白,身体也有一点颤抖,但还是坚定的说道。

  “可是,那是20大军呀?”身边的县丞却是极为恐惧。

  “那又如何?尽忠职守,乃是身为臣子的本分!县尉何在?速速召集全城士兵,全部赶上城墙,誓死守卫城池!”狠狠的瞪了自己旁边这个副手,县令向着旁边的县尉大声命令道。

  “是,县令大人!城中如今有着1000守军,卑职已经全部赶上城墙,誓与城池共存亡!”旁边的县尉面色一肃,工整的行了一个军礼,向着县令回答。

  “那就好,对了,再去发动全城百姓,将那些壮丁全给我动员起来,也纷纷赶上城头,成就要破了,他们哪能苟且一时的安稳!”县令面色一狠,却是对着身边的县尉下令道。

  反正这座城池在20万大军的进攻下,是守不住了,与其留着这些贱民给敌国效力,缴纳赋税,还不如让他们就此战死,来个干净好的多。

  “是,卑职这就去行动,马上派卑职的亲卫挨家挨户的搜查,定然不会遗漏一个男人!”县尉也是面色一狠,秦人出生的哈,对于这些新占之地的六国之名,自然不会有什么同情之心。

  然而,就在这些人忙来忙去,向着与城池共存亡,报效秦国的时候,城外这20万大军,却是直接忽视了他们,如同河流水碰上了礁石,从中间生生的分开,向着旁边奔了过去。

  “这,难道他们不想要这座城池?”城头之上,正满脸紧张看着城外骑兵群的县令,一阵惊讶。

  “看样子,好像是的,大人!”旁边的县丞一脸惊喜,连连点头。

  “那这么说来,这座城算是守住了,你,我也不用死了?”县令还是有些不信,自己原本都做好了殉国的准备,会这么容易就死里逃生。

  “是的,大人,我们可以活下去了,不用死了!”旁边的县尉也是一阵惊喜,虽然他对于帝国的忠诚不容置疑,但能够活着,却怎么也是让人惊喜的事。

  ……

  就这样,20万骑兵,一路路过城池郡县,都是从旁边绕路而走,不管他们,目标直奔新郑城。

  然而,一路也并不是都一帆风顺。

  在途中,也就是东郡的首府,濮阳城下,遭到了秦国守军的阻击。

  东郡地处平原,一望无际,正是放马奔袭的好地方。

  路上除了那些重城能够守卫,却是没有任何险要,这秦军想要阻击,自然也只是能够出城了。

  东郡有着5万的守军,这一次出城的,却有着它足足3万。这3万人,用来阻挡着20大军,自然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所以这3万人,在官道的必经要道上,设下了层层阻碍,建立了初步的防御工事,企图阻挡御国骑兵的进攻。

  这些防御工事,不过初初建成,对于大军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想要清理,却是极为费时间。

  而绕道的话,一样也费时间。

  可是如今,对于御国骑兵来说,最浪费不起的,同样也是时间。

  韩国正危在旦夕,哪能在途中浪费时间去清理这些阻碍?自韩国的存亡于不顾呢!

  所以,对于这自不量力的三万人,愤怒的钟御直接派出大量的骑兵,前往分割包抄,尽可能的将他们绞杀。

  这些士兵,之所以能够建立起这些防御工事,占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在如今有了防备的情况之下,他们还想逃到后方继续布防,那完全就是一个奢望。

  他们刚刚不下这些障碍,想要撤到后方继续不下的时候,就被其他方向绕路而来的御国骑兵,给正好撞上了。

  大路之上的路障,用来阻挡这20万的骑兵,那自然是无比有用。毕竟,这20万人,无论是想要掉头,还是想要通过,都极为费时间的。

  可是小股骑兵,几千人,却是不在其中。

  这些小股骑兵通过了这些障碍,向前方追去。而剩下的大队骑兵,则是开始加紧时间清除路障。

  大军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各自的工作,御国军队的训练严明,在这一刻,就显露出来。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军队都是这样,那些匈奴人加入的骑兵,就都是一脸的颓废,嘴中更是吵吵嚷嚷充满了怨气不满。

  不过,这些人看着自己周围那整装待发,一脸肃容的御国军队。

  很明智地将自己的怨气放在了心里,哪怕自己恨不得杀了这些人,却也是不敢表露出来,御国军队的战斗力,早在征服他们部族的时候,就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里。

  不多时,大概也就是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这些东郡守军换了两三天布置的路障,在十余万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清理完毕。

  而钟御的大军,也就再次整军出发了。

  在大军的前方,先行的五千骑兵,正与他们遭遇的东郡3万阻拦军队,来了一场短兵交接。

  因为是骑兵,而且占着突袭的优势,装备上什么的也比较精良,所以很快的就将这三万士气不高的秦国军队,给突破阵型,冲得支离破碎。

  一番惨烈的厮杀之后,3万秦国士兵留下了1万多具尸体,剩下的全部都四散而逃。

  而这五千的先行先锋,也丢下了他三千多的尸体。

  

第231章魏国的心思

 ??东郡治所,濮阳城之内。

  此时濮阳城城头之上,东郡守将看着狼狈逃回来的那些残兵败将,心里一阵的恼怒。

  “所以,三万大军,你就这么给我丢了一半的人,不但没有完成本将军给你交代的任务,反而灰溜溜的逃了回来?”东郡的守将看着那3万大军的统帅,语气不善的说道。

  “将军,末将也不想如此啊,实在是玉国军队极为凶悍,又多是骑兵,我那3万士卒都是一些步卒,对上他们,劣势实在太大了!”那将领看到自己主官那不善的眼神,心里一冷,连忙撇开关系。

  “敌人凶悍,难道我名闻天下的大秦将士,就是一群软脚虾吗?”这将领不说还好,一说,这东郡守将更加的愤怒。

  大秦的士卒悍勇之名传遍天下,被天下各国称之为虎狼之秦,向来只有其他各国的士兵害怕秦国人,哪有秦国人的士兵害怕其他国的士兵呢!

  “将军,末将也不想这样啊!可是,实在是敌人太多了,虽然我等直面的只有敌人的五千骑兵。可是我等将士,一想到那儿,五千骑兵不远处,就有2o万大军准备一带,军中上下,实在是提不起战意呀!”这将领哭诉着,说出了秦军如此快溃败的原因。

  “这,2o万大军,确实是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数字,倒也怪不得你们。罢了,你给我说一说,本将军到底该如何给咸阳送上战报?”那守将叹了一声,摆了摆手,也不想再追究这个将领了。

  ……

  东郡的守军自从这一次阻击失败之后,就再也没有派出任何军队阻拦。

  显然,经过这一番痛击之后,明白了现实的东郡守将,没有再做任何没有意义的事情。

  2o万大军铺天盖地,又都是骑兵,分散开来,绵延百里。

  一路行去,沿途不但各个城池的守军受到了惊吓,就连分布在乡野之中的平民百姓,也是匆匆收拾了一些财物行李,就多路深山老林之中,不敢出来。

  虽然大军行动很慢,但因为是骑兵的缘故,在经过三天的赶路之后,已然全部都穿越了东郡,赶到了魏国的边境。

  魏国的边境距离他们的国都大梁城并不远,不过百里的距离。

  因此,魏国此时的王,已然率着他的15万大军,来到边境,等待着御国军队的到来。

  之前,韩国人的求援信是早早的,就来到了魏国,可是魏国的王,却以魏国国境受到威胁为由,拒绝了这个求援信。

  将他聚集好的15大军,全部安置在国都大梁城内,闭门不出,一副严防死守的样子。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维系多久,不过区区二十天,也就是御国的军队开到了赵国与东郡边境的时候,魏王就收到了消息。

  此时的魏王,才真正的下定了决心,率领着15万的大军,一同开赴了魏国与东郡的交界处,准备会合御国的军队,合兵一处。

  当然,魏王如此积极,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之前魏国之所以不敢出兵,就是因为魏国独自一人,面对秦国围攻韩国那二十余万大军,还要忍受自己腹地东郡守军的威胁,实在不敢贸然出击。

  如今,韩国那边据传的消息,新郑城下的2o万秦兵,已经折损了十余万,只剩下七八万强弩之末的秦军。

  而东郡那5万的守军,也被击溃的1万多人,剩下的也是人心惶惶,成了惊弓之鸟,在没有战心。

  两方面担忧的威胁,现在已经全部都没有了,魏王自然也不会害怕,反而跃跃欲试,准备趁秦国现在虚弱的时候,狠狠的咬下一块肉来。

  而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放下了眼下虚弱至极的东郡。

  东郡刚刚被御国那2o万骑兵击溃,全郡之兵惶惶不能安。加之东郡在十几年前,还是魏国的故土,被秦国夺取,并没有多长时间。

  东郡的百姓心底里面,还是向着魏国的。

  虽然秦法非常的公正,并且平民百姓上升的机会也比六国大得多,但秦国对于法律的苛严,也是远六国的。

  往往老百姓,不经意间犯了一点小错误,就要被处以极刑,或是剁手指,或是在脸上刺字,或是割耳朵,又或是其他什么?

  短短十几年间,在东郡的老百姓,无意中就多了他好几万的罪犯,身上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一些痕迹,或者少了一些东西。

  这种苛政暴法,除了秦国那些已经生活了数十年,上百年的百姓,刚刚加入秦国不久的六国子民,是真真的难以忍受。

  所以魏国一直没有放弃联络东郡百姓,让他们起义反正,重新回归魏国的准备。

  经营了十几年,那些老百姓因为畏惧秦人的武力,一直不敢有所动作,而如今,秦人眼看着大祸临头的模样,这些老百姓的畏惧之心,也就大大的消退。

  所以,魏王打算率领他的15万大军,直奔东郡。浩浩荡荡地席卷整个东郡,号召东郡的老百姓重新反抗暴秦,回归魏国的怀抱。

  如果他能够做成这件事,那么魏国的国土将要增加一倍,再次恢复鼎盛的国力,起码,再也不会被人称之为弱魏了。

  并且,魏王的目光不知看向了东郡,还看向了东郡旁边的陶郡,这个秦国消灭了鲁国邾国等小国,并且夺取齐楚两国一些地盘,新建立的一个郡。

  如今守备也是极为的虚弱,不过区区三五万人,对于如今的魏国来说,并不算太过于难缠的对手。

  只要魏王肯下得了决心,拼着为军的损耗不要,死上他上1o万人左右,肯定能拿下这两个郡。

  到时候,魏国的领土,就能够比肩齐国,至于损失的兵力,从这两个郡中,征召一翻,那不就有了吗?

  “果然,躲在后面当黄雀,才是真正的智谋啊!”魏王在心里美美的想着。

  前方,一望无边的御国大军,已经向着魏国的军队靠近的过来,两军正在慢慢的汇合。

  到时,将形成一股席卷秦国的力量。

  

  

  :。:  

第232章利益

  魏王还在心里做着自己的美梦,而作为这次出征的统帅与发起人,钟御一直没他那么好的心情。

  由于这一次秦国的突然动作,打乱了钟御原本的计划,原本打算两路出兵的他,不得不率领所有的军队,来到了韩国,准备支援已经被打残的韩国。

  原本说好的六国合纵,韩国已然彻底的残废了,叫他来合纵,那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如今的韩国,以钟御估计,剩下的人恐怕不过两三万罢了,这一点的人,留在韩国守卫国土都嫌不够,派去出征,那就是当炮灰的。

  这自然不行,钟御原本的计划,就是利用其他各国的利益,让他们相互的争夺秦国的领土,等到将秦国打残之后,在挑起他们各自的矛盾,让他们也大打出手。

  如此一番,经过两次大规模的征战,南方七国都将会元气大伤,各国的实力恐怕还不如战前的一半。

  而在这期间,御国就能源源不断的掠夺中原的人口,并且招揽各种各样的人才,让他们来充实御国。

  而这其中,加入的势力自然是越多越好,人多了,心思也就复杂了。

  所以韩国是万万不能倒下的,他必须重新站起来,做一个榜样,告诉其他各国,御国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联盟国的成员的。

  如此,才好安各国的心,让他们塌心实地的去打,不用担心自己实力大损,之后没人帮助,彻底的一蹶不振。

  “魏王殿下,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绰约!”钟御朗笑几声,向着眼前的魏王说到。

  “哪里哪里,靖王殿下也是闻名已久,见过之后才知传言不虚也!”魏王也是满脸笑容的打着招呼。

  “劳烦魏王迎接,真是怠慢了!”钟御说了几句场面话。

  “欸,靖王殿下能够为我各国奔走,那才是真正辛苦,迎接几下又有如何!”魏王摆了摆手,不以为然的说道。

  “那不知魏王带着这十余万大军,是随着孤王一起去救援韩国吗?”钟御好奇的问道。

  “呃,这个,韩国那边的秦军只剩下区区的几万残兵,以御国将士的英勇,去完韩国之后,不过反掌之间就能扫平,何须我魏国的将士多此一举呢!”被突然这么问,魏王有些尴尬。

  “那魏国集齐这么多的军队,思想往哪里去呢?”既然不是去救韩国,那么必然是有其他的目的,钟御心里冷笑。

  “秦国与魏国乃是世仇,这些年来接连夺取魏国的国土,值此良机,本王欲率大军,收复失地,与各国共襄大事,一举破秦!”魏王大义禀然的说道。

  “那这么说来,魏王是想去东郡了?”钟御脸上依然有一些不悦之色。

  “正是,东郡乃是魏国丢失不久的领土,百姓还时时刻刻想念着魏国,自然要早些收回!”魏王一脸的理所应当。

  “也就是说,我们在前面打生打死,魏王殿下,就在后面捡便宜喽,你将我们置于何地!”钟御表面上一脸的愤怒,语气中充满了指责。

  对于这些诸侯王的心思,钟御早在合纵开始之前,心里就有了准备,自然不是真的在生他们的气。

  “这个,我魏国自然也是同意抗秦的,这不正率军队去攻打秦人的领地吗?”魏王额头上隐隐有汗水滴出,有些慌。

  “可是东郡的守军,已然被我御国的军队给击破,早已经是我御国军队口中的肉了,魏王这是想要抢食吗?”钟御语气之中,充满了不善之意。

  “这个自然不是,可是东郡确实是我魏国的失地,怎么能够轻易地就此抛弃!”被钟御这么问,魏王心里有些慌乱。

  御国军队的战斗力,魏王心里可是清楚的很,自然明白魏国与他们的差距,看眼前之人似乎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意思,魏王哪能不怕?

  “东郡确实是魏国的领地,我御国也没有侵占的意思,只是,我等其他诸国,在前面与秦军苦心的浴血奋战,而你魏国却躲在后面,小心的捡着便宜,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钟御摇了摇头,稍稍安抚了一下惊慌失措地魏王。

  “那以靖王殿下的意思,我魏国该如何做呢?”听到眼前这个钟御,似乎没有想要抢夺东郡的意思,魏王心里一喜,小心翼翼的问道。

  “东郡的领地我是不要,可是这次出兵攻秦,我御国是出了大力的,不但作为联盟的发起人,更是出兵30万,可谓是功劳最大。这个魏王没有意见吧?”钟御并没有直接回答未完的话,反而向他询问了一句。

  “这个自然,诸国之中,联盟之内,当以御国的功劳为最!”魏王重重地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

  如果没有这个御国牵线搭桥,恐怕诸国之中,还真没有谁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个能力,给秦国造成这种压力,竟有一种随时有可能覆灭的样子。

  “那好,既然魏王也承认我御国的功劳,那我也就直接说了!这秦国的天下,我不要他们一丝一毫的国土,因为我御国的国土面积就是秦国的数倍,广阔至极,不缺这些。”满意的点了点头,钟御开始说他的计划。

  “什么,贵国竟然不要秦国的领土,那你们出兵是为了什么呢?总不能是单纯的为了打击秦国吧!”魏王一阵惊讶,有些不信的说道。

  “那是自然,说是真的,我御国的国土多的是,不缺做些,真正缺的,反而是开发这些国土的人!”点了点头,钟御确信的说道。

  “人?”魏王惊疑了一声,不太明白。

  “没错,就是人,我御国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就以这天下诸国来说,一县之地往往有着万人以上居住,而我御国却只有区区千人,可谓是地广人稀。如此广饶的地盘,却只有如此少的人来居住,统治控制起来,无比的艰难,所以才需要南方秦国的人口,用来填充!”钟御点了点头,说出了自己御国的难处与欲望。

  

第233章魏国的战略

 ? 听到钟御的话,魏王一阵沉默,在心里思考着这个要求,到底符不符合魏国的利益

  “这样啊,说的倒也是常理,光有土地没有子民,那要再多的土地也没什么用处!那么你御国的意思到底是如何呢?”魏王点了点头,也是赞同的钟御的说法。

  “魏国攻下秦国的领土,我要其中一半的人口!”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出了钟御的要求。

  “什么?一半的人口?你想得也太好了吧!”魏王惊呼一声,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

  “那又如何?我御国出兵30万,牵引诸侯攻打秦军,若真是全部用来夺取领土,那么绝对能够拿下一片大大的地盘,其中的人口有多少?想必魏王自己心里也能够知道的吧!”钟御同样怒声回道。

  “那也太多了,一半的人口,那可不是几十万人,而是两三百万人啊!”魏王也是沉默了一下,但还是有些不甘心。

  “虽然我拿走了两三百万的人,但同样留下了一半的人在原来的地方,而且留下了广阔的土地,有着这些土地在,以中原的富饶,不需要多少年?就能够重新繁衍出同样的人口甚至更多!”钟御也是摇摇头,并不肯作出让步。

  “这个,我要想一想!”魏王一阵迟疑,有些难以下定决心。

  “魏王,如今天下各国,尤其是三晋,少的不是人口,而是足够的战略纵深,在秦国的接连打击下,你们三国已经丢失了大半的领土,被称为雄国早已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