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后修道记-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叫花一听就不干了,“你们为什么要去广东打工呢?在家里不是一样可以赚钱么?这一次我就赚了两千多块哩。”

    “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经常有?等别人都去广东赚了钱回来,我们家就变成穷光蛋了。在家里,爹娘都没有赚钱的路子。”刘荞叶也舍不得丢下崽崽不管。

    “怎么没路子?我们可以多喂猪。养几个猪婆子生猪仔。电视里不是说农村里可以搞专业户,赚的比到广东打工赚的还多哩。还可以种果树。把水果卖到城里去。”家里虽然没有电视,张叫花可以用耳朵听从别人家传过来的电视的声音。

    “这些都是要技术的呀。爹没多少文化,不懂技术。把家里这点钱投进去,只怕亏得一分钱都不剩下。爹娘去广东打工,学点技术回来,以后就在家里带着崽崽好不好?”张有平抚摸了一下崽崽的脑袋。

    这些问题,大人都解决不了,张叫花自然也解决不了。打工潮如同汹涌的洪水一般已经滚滚涌来,张叫花一个七岁的孩子,又任何能够阻挡得了?只能退一步,“那你们去打你们的工,我不要跟爷爷奶奶住去。我能够自己做饭做菜洗衣服,我一个人住就行了。家里的田土,我自己种。等我将来赚了钱,你们就不用去打工了。”

    听了崽崽的这句话,刘荞叶鼻子一酸,泪珠子倏倏地从眼眶中涌出,划过脸盘,滴落在衣襟上。

    张有平也觉得喉咙梗得厉害。

    没办法啊!为什么梅子坳这么穷呢?

    穷则思变!虽然一家人守在一起,温饱无忧,日子穷过也有穷乐趣。但是崽崽会长大,将来他会有这样那样的需求。爹娘不能让崽崽过得比别人差。

    山风吹过屋前的香椿树,呼呼作响,似乎一个声音在述说着山村的悲欢。梅子山脚下的小溪在宁静的夜晚细声呜咽,仿佛孩子们伤心的哭泣。

    钻山豹匍匐在大门门槛边,不时的煽动着耳朵。外面稍稍传来一点声音,它就会微微抬起头,冲着外面叫两声。然后接着打瞌睡。

    第二天,张叫花一家人去了葛竹坪镇,张有平挑了一担谷箩。买了电视机得挑回来。梅子坳没通班车,就只能用肩膀挑回来。

    电视机太重,买了电视机就只能回家了。所以买电视机之前,得去把所有的想要买的东西都备齐。刘荞叶要给崽崽扯布做几身新衣服。还要给崽崽买鞋子。过了年就要去广东打工。以后一年才回来一次。走之前,要把崽崽一年四季的衣服全部准备好。不然到时候崽崽没衣服穿。

    张叫花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只想着将爹娘留在家里。也许爹娘去打工,过年的时候,能够给自己带回来新奇的玩具,新潮的衣服。但是他却要像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一样一个人面对黑夜。

    葛竹坪镇是一个并不是很大的镇子,但是对于张叫花来说,这里却是城市。城里人穿得花花绿绿,女人穿着比较通透的衣服,能够隐约看得清里面乳罩的轮廓。裙子比较短,露出白皙的长腿。这对于农村里的人来说,是很前卫的。这些对屁孩来说,虽然新奇,却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农贸市场里非常热闹,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农村里很难吃到的肉,在农贸市场里却挂了几个摊子。对于农村的屁孩来说,他们总结出来的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城里人天天吃肉。天天吃肉对于任何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几乎不可能实现。实在在眼下这个年代。而对于城里的屁孩来说,一切唾手可得。

    农贸市场入口,一些农民挑了担子过来卖一些地里的出产。让张叫花眼前一亮,以为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爹,你看,我们也可以拿菜放到镇上来买哩。”屁孩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我们那么远的路程,得晚上赶路,才能够早上把蔬菜送到镇上。镇上的人都是一大早就要来买菜的。他们白天要上班。”张有平笑道。

    屁孩不知道的是,蔬菜采摘了之后,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没有便捷的运输方式,等到了镇上,早就全部蔫了。就算家里买辆自行车,蔬菜经过颠簸之后,哪里还能够卖得掉。住在镇子附近的村子条件便利多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屁孩是看不到的,蔬菜的价格低得要命。有些村民挑一担蔬菜过来,送都送不出去。

    “那个呢?”张叫花又指着农贸市场边一个偏僻角落。那里摆着一些猎获,各种野味,直接摆在地上。那些猎物在梅山都能够看到。张叫花觉得自己也能够猎取到。

    张有平还没开口说话。就看到一群大盖帽的猛然从巷子两头冲了出来,两面夹击将那几个贩卖猎获的倒霉鬼堵在了巷子里。

    张叫花有些沮丧,好不容易发现一条赚钱的路子,竟然是一条死路。

    张有平自然知道崽崽的心思,长叹了一口气,用手抚摸了一下崽崽的小脑袋。张有平又何尝没有挖空心思寻求致富的门路啊。只是梅子坳实在太偏僻了。就算是葛竹坪镇也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小镇。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走出大山。
………………………………

第82章 我唱山歌话本经

    【讨论群,读者均可加入。盗版的就别来了,在群里讨论如何看盗版,会影响老鱼的写作状态的。】

    【VIP群:,需验证,老鱼的任意一部小说粉丝值弟子以上。】

    张叫花在街上转了好几圈,也没有想到能够快速致富的办法。水师也不是万能的。现在大家都把梅山法术当成封建迷信,就算张叫花想要凭这个赚钱也非常不容易。

    再说,张叫花年纪太小了。农村里四处寻仙问命的也大有人在。葛竹坪镇八仙桥听说就出了个仙娘。梅子塘有人去问过仙,听说这个仙娘当真厉害得紧,随便哪一个过去,只要报出名字,生辰八字,她就能够去阴间把那人的故去的亲人给叫出来。说得是一点不差。听说香火鼎盛得很。那仙娘的男人就在外面摆了个小摊,专门卖纸钱、香、蜡烛之类的祭品。卖的自然跟外面的价钱不一样。在他这里买了祭品,就等于拿到了门票。在里面问仙娘阴事,倒是不需要花一分钱。但是一般的人问完,总要给仙娘一个红包。

    这种事情,张叫花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可算不上什么仙,不过是过阴而已。像老道士这样的道行高升的梅山水师自然不会将如此小道放在眼里。而且过阴是要损寿元的。梅山水师怎么说修的也是正道。虽然水师这一支,算是道教宗派的一个分支。但是影响力也是相当之广。对这种拼着损伤寿元去赚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阿堵物自然是非常地不屑的。

    张叫花却觉得挺遗憾的,他知道,就算自己学别人在家里披头散发,满地打滚,懂不懂身体发颤,招一些阴风把四周搞得阴风阵阵。也不会有多少人会相信。总之,这太路是行不通的。

    给人看屋场地,寻龙点穴,这东西倒是有可能的。但是梅子塘一年到头,也修不了几座房子。而整个梅子坳村,一年到头,也不过是几起白事。张叫花要是指着这两项赚钱,估计连一天一个纸包糖的钱都赚不到。

    “唉。赚钱真难啊!”张叫花坐在门槛上,有些失落地看着慢慢沉入夜幕的村庄。钻山豹钻到张叫花的胯下,很安静地趴下,眼睛似闭非闭。

    刘荞叶忍不住扑哧一笑,“你个小屁孩搞得跟个林黛玉似的。怎么没开电视看哩。没买电视的时候,天天听你喊买电视机。现在电视机买回来了,你又不喜欢看了。”

    “你们要是不去广东,在家里带着我。我不要电视机都行。”张叫花嘟着嘴巴说道。

    “怎么又说这个了。不是还要过年以后才去么?宝贝崽啊,爹娘去广东打工也是为了你好。你看村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去广东打工了。广东可赚钱了,到处是金子,跟捡似的。爹娘不是懒人,可是在梅子坳待着,连给宝贝崽买身好衣裳的钱都没有。过年的时候,别人家的崽崽都穿新衣裳,咱们家的崽崽只能穿补丁衣裳。将来等崽崽讨婆娘了,都要小洋楼了。你银秀婶子家的表哥在广东干了几年,就准备回家建洋楼了。等爹娘赚了钱,也回来建一幢小洋楼。”刘荞叶知道崽崽知道爹娘要去广东打工的消息之后,就一直闷闷不乐。自己崽崽跟别的孩子不大一样,因为遇到的事情太多,这半年来,仿佛一下子变成一个大人似的。看得她有些心疼。

    “娘,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个家的狗窝窝。我又没嫌家里穷,又不怕苦。就想让你们别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像个没爹娘的孩子似的。别人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咋有妈妈还是像根草呢?”张叫花低声说道,说道最后,声音已经几乎不可听得到。

    刘荞叶没说话了,将崽崽抱了起来,眼眶里的泪水已经想蓝蛇溪里的溪水一般汩汩涌出。

    梅子坳夜色如水,山村夜晚如歌。对门山的陈癫子又在山坳上唱癫子歌了。

    “我一世冒唱癫子锅(歌)了,看到那岩壳滚上坡!枫树尖子上滴泥鳅眼,烂泥田里地喜鹊窝。肩起牛赶起耙,饭娄子湃起锄头耙。急水滩上洗粟米!钉耙搭倒往上拖!……”

    陈癫子被整个梅子坳的人喊了一辈子癫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还记得他的名字。要不是陈癫子这个雅号还带着姓,只怕真的没人知道他姓甚名谁了。

    张叫花这一辈的自然已经没人知道陈癫子的故事了,但是都知道这个癫子会唱歌。梅山的山歌,没有他不会唱的。现在陈癫子已经很少唱歌了。不知道今天晚上怎么回事,他又跑到山上去唱去了。

    “娘,这个陈癫子的歌唱得还是蛮好听的。”张叫花终于被陈癫子的歌声转移了注意力。

    “嗯。陈癫子年轻的时候唱歌才唱得好哩。”刘荞叶笑道。

    “那他怎么变成了癫子呢?”张叫花不解地问道。

    “癫了很多年了,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癫的。也许对门山的人肯定知道。”刘荞叶摇摇头。

    “那他癫了,怎么还会唱歌呢?”张叫花一下子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张有平扛着锄头从打着一双赤脚从外面回来。

    “天都黑了,怎么还坐在门槛上呢?”

    “你崽崽听陈癫子唱山歌哩。一直问我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崽崽,问你爹去。你爹肯定知道陈癫子的事情哩。”刘荞叶连忙把这个难题交给了男人。

    张有平将锄头放在屋后头,然后走过去将崽崽抱了起来,“来来来,你爹的山歌才唱得好哩。比陈癫子唱得好听多了,当年爹就是一首山歌就把娘娶回来了。”

    “太阳落山又落坡,筲箕淘米用手搓。心想留郎吃晚饭,筛子关门眼睛多……”

    山里人都是唱歌的能手,不会唱两句,真不好意思出门。娶个婆娘都进不了门。

    “爹哩,我师父也教了我唱歌。我唱给你听听,好不好?”

    张有平哈哈一笑,朝着里屋喊道,“婆娘,快过来听听哟。崽崽要给我唱山歌了。”

    刘荞叶咯咯笑着走了出来。

    张叫花清了清喉咙,很是严肃地唱了起来:

    唱歌要知歌本经,树枝树叶知根深,

    唱歌之人本姓张,记歌之人张姓人。

    张姓仙人挑歌本,拍拍满满担子沉。

    一路走来一路唱,歌声入土七寸深。

    渡口搭船把河过,丢落一筐浮江心,

    鲁班张良来捡起,二人抬上苍山岭。

    七月七日刮黄风,吹散歌本满天飞。

    看牛伢子捡一本,骑在牛背唱三春;

    和尚道士捡一本,祭坛演做散花人;

    巫婆神汉捡一本,占神卜卦做花文;

    田中农夫捡一本,四季唱歌催阳春;

    打渔老子捡一本,挂在网上给鱼听;

    樵夫药手捡一本,花花木木知鸟音。

    龙汉年间兴歌会,子午年间修歌厅,

    歌书三千又七百,歌有八万七千零,

    红黄兰白传后世,黄本情歌打头行。
………………………………

第83章 生意上门

    【求推荐票!】

    头一天,张叫花还在苦思冥想着赚钱的路子,第二天就来了生意。安宅符让张叫花打响了名头,虽然还是屁孩一个,但是村子里的人已经开始不把张叫花当小孩了。

    张起高婆娘谢春娥已经嫁到梅子塘两三年了,一直没有开怀(怀孕)。梅子塘已经开始风言风语,说这婆娘中看不中用,没有生养(没有生育能力)。两口子也是压力山大。到医院一检查,两个人什么问题都没有。医生说是两个人压力太大,让不要太紧张。顺其自然。问题是,这都顺了快三年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农村是个依然坚守着传统的领地。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下一代来巩固,就不能得到永久的稳固。张起高两口子之间感情虽然不错,但是在婆家与娘家的双重夹击之下,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有些磕磕碰碰。

    这个时候,村里一些老人给张起高两口子支招了:架个阴桥啊。

    过桥是梅子坳这一带的农村的一个风俗。梅子坳的人有一种传统的说法,一个小孩子八字里有劫难,就需要过桥。在村子里找一条沟,然后砍一颗不大的松树,钉一架横跨小沟的桥梁。意为跨过这道坎。这样,小孩子的成长就顺利了。

    桥上要钉大钱,到这个年头,大钱不好找,就用硬币来代替,一般用的都是五分钱的硬币,下面叠几层红布,桥的四个接口分别钉四枚硬币。

    过桥也有过阳桥,也有过阴桥的。过阳桥就是给已经生下来的孩子。过阴桥则是那些一直怀不上小孩的。怀不上孩子是因为孩子来投胎的时候,一直过不了一道坎,得在这道坎上修了桥,才能够把孩子接过来。

    过桥是有一个固定的仪式的。一般也是由水师来完成。毕竟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沟坎,然后定一个适宜的时辰。另外还要炼水化咒。这过桥的仪式才能够成。

    以前这种业务,都是马道长在做。但是现在张叫花小师傅的风头已经明显盖过了马道长。虽然张叫花还没有干过这种业务,村里人却并不认为张叫花完全可以胜任。毕竟过桥这种小仪式,对于一个正是的梅山水师来说,那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张叫花的基本功是扎实的,村里人都是这么认为。要不然怎么能够炼出那么厉害的安宅符呢?

    虽然蛇祸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村里人依然心有余悸。并没有因为蛇祸过去,对花了五块钱请回家的安宅符有什么想法。因为安宅符依然在起作用。

    请了安宅符回去之后,村里人都发现睡眠质量大幅度提升。房子里也没有莫名其妙的动静。就连爱晚上出来折腾的老鼠也安静了许多。

    谢春娥倒是不好意思到张叫花家来说这个事情。来的是谢春娥的婆婆陈美娟。

    “荞叶,这事情还是要让叫花出把力才行。春娥都回来了(回来了意为嫁过来)三年了,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去医院检查,两个都没毛病。老人们都说得架阴桥,才能把孩子接过来。”陈美娟一大早就来到了张叫花家。

    “婶子,不是我不想帮忙。我家崽崽今年才七岁,你说让他干这事,能靠谱么?要不咱再想想别的办法?”不是刘荞叶不相信崽崽,而是过阴桥这种事情,听起来就让人寒碜得慌。

    “哪能不靠谱呢?村子里闹蛇祸,不就是靠着叫花的安宅符给度过去了么?我家可以最先就到叫花这里请了安宅符的。我那个时候就说,叫花做的安宅符肯定靠得住。”陈美娟怎么不知道刘荞叶两口子的心思?

    “婶子,我崽崽是懂一点梅山的法术。但是架桥这事他也没做过。没有经验。生孩子的事情是大事。我怕耽误了你们家的大事哩。”张有平也不想让崽崽趟这趟浑水。

    “哪里会耽误哟,我媳妇都回来了有三年了,也不靠这一回了。我就信叫花这一回。也不靠这一时半会,事成语不成,我都怪叫花,就让叫花试试。我跟你兴良叔在村里是什么样的人,你也是知道的。不管这一次事情成不成,该有的礼行我们不会少亏了叫花。事情成了,时候我们还会有谢礼。我们眼睛里是有水的。不像村子里有些人,叫花救了她的命,还在背后嚼舌头。我最看不得这种人。”陈美娟知道张有平、刘荞叶两口子的顾虑。

    这种事情不好拒绝,陈美娟态度这么坚决。张有平与刘荞叶推辞了一下,只能去把张叫花叫起来。

    张叫花睡得迷迷糊糊,揉了揉眼睛,看清楚陈美娟,“七奶奶。有啥子事哩?”

    “叫花,奶奶有事要求你哩。”陈美娟看着张叫花,脸上陪着笑。

    “啥子事嘛?”张叫花问道。

    “你会架阴桥么?你起高叔跟春娥婶子结婚三年了,一直还没个崽崽哩。你起高叔比你爹小不得两三岁。村里老人说要架座阴桥,才能把崽崽接过来。”陈美娟将情况说了说。

    “架阴桥啊。”张叫花点点头,架阴桥他当然会,跟老道士跑了那么久,这种事情经常遇到。哪家媳妇不开怀,就得来找老道士。老道士便会说,架座阴桥吧。有没有效果,张叫花似乎没有梦到过。不过架阴桥的仪式,张叫花记得清清楚楚。

    “你会么?”陈美娟面露喜色,听张叫花的口气就能够知道张叫花肯定是会。

    “这个当然会。不过你媳妇怀不上孩子,肯定是你们家阴德不好。我要给你们架阴桥,我就得吃亏。”张叫花学着老道士的调调说道。

    其实这都是水师跟顾客谈价钱的套路,首先得告诉别人,这事很难办,让主家掏钱的时候更慷慨一点。另外,也是一种威胁。别小气,不然道爷我补伺候。你爱找谁找谁去。

    陈美娟活了几十岁,这方面上道得很,“叫花,你放心喽。奶奶还能让你吃亏?我已经准备好两份礼行。一份做架阴桥的礼行。一份等到你春娥婶子生了娃的谢礼。”

    张叫花可不是老道士,一听见有谢礼,眼睛就亮了起来,“要得,要得。”
………………………………

第84章 搭阴桥

    【不好意思,这一更晚了。这两天都是清早写一章出门,然后晚上回来再写一章。今天晚上查资料查得久了一点,到现在才完成。

    至于老鱼错别字多的问题。老鱼只能说对不起。从写作文开始,就从来没有修改的习惯。看一遍自己刚刚写的东西,对于老鱼来说是一种折磨。就算勉强检查一遍,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看过老鱼所有小说的,都知道,老鱼极少写套路文。不走套路,就意味着,得写新的东西。每天一天到晚都得去思考,该怎么写,才能够每天都有。

    至于叫花什么时候长大的问题,这一点,老鱼没办法回答。实在不喜欢看童年,就等到叫花长大再看吧。老鱼这一次要坚持自己的节奏。打乱了节奏,自怕又会走上一本书的老路。所以,老鱼会慢慢地写下去。争取将内容写得好看一些,而不是让叫花长得更快一些。】

    无论是阴桥、阳桥,这搭桥也是很是很讲究的。沟坎不是很宽,大人稍微用力就可以跨过去。但是就算是一个田坝口子(稻田的排水口)上架桥,也得是像模像样一座桥。得真的能踩。否则,别人踩上去一脚,结果桥翻了或者散了架,别人会骂人的。这可要不得。本来是架桥修阴德,结果害了人,被人咒骂,反而损了阴德。

    张叫花一个七岁的孩子,自然是不可能做出结实的桥来。陈美娟家早已经考虑周全。还特意给张叫花请了一把帮手。老木匠张积旺,专门负责木工部分。虽然是湿木料,在张积旺手里,也能够变成一座精美的小木桥。张积旺可了不得,这老一辈的木匠也是要懂一点梅山法术的。张积旺道行不高,自然不能主持张起高家的过桥仪式。

    张积旺看到张叫花就嘿嘿直笑,“叫花,今天爷爷给你打打下手。你又爷爷做么子,尽管开口。”

    “积旺爷爷,你抽了烟,就莫吃糖果。起高叔家敬的烟,我也是有份的。全给你拿了,你还把糖果果塞到袋子里去,那就太要不得了。”张叫花一上来,就跟张积旺分赃了。

    张积旺哈哈大笑,“你这娃子可以啊。年纪小小的,就知道抢东西了。”

    “那是当然的。我现在是师傅,你打打副工的。当然这些吃的东西得优先我了。”张叫花伸开双手,将桌子上的茶点全部围到自己这边来。

    过桥这种仪式自然是少不了观众的。过桥也算得上是梅子坳难得一见的传统节目。一旦有谁家里搞这种仪式,村里人自然是全部出动。

    村里人看到张叫花在桌子上的滑稽行为,都忍不住哄堂大笑了起来。

    “叫花,你吃归吃,事情得办好了。必须把起高婆娘搞出崽来。不然的话,你就得把你自己送给起高两口子当崽。”张恩中挑起一担豆腐到处叫卖,到了张起高家也把担子放下来,坐在扁担上看起了热闹。做生意的人,都有一口好口才,个个都是能说会道。

    “恩中叔,你莫笑,信不信我让你豆腐锅锅只出水不出豆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