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火榕道-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宝如来等一众佛祖,可不想在此多待,万一生出变故,只怕众人难以全身而退。

    封神大劫一起,多宝如来不得不小心一二,生怕火榕将一众佛祖一一送入封神榜中。

    闻言,火榕转身一一望过多宝如来等一众佛祖,言道:“诸位小友且慢,贫道尚有一事不明!”

    此言一出,不禁让多宝如来一众佛祖心中一紧,各自对望一眼,恭敬冲着火榕言道:“不知天尊有何事不明!”

    多宝如来等人,自是不敢出言得罪火榕,故而才会如此恭敬。

    “想来接引、准提二位道友,已然寻到红云转世之躯,诸位小友何故前来洛阳城中!”火榕面露不解问道。

    太清、火榕二人,于九天一战,已有数日时间,想来接引、准提二人已然寻得红云转世之躯才是,可多宝如来一众佛祖,何故还在东胜神州一地内!

    “不瞒天尊,二位圣人已然回转西方极乐世界,贫僧与一众佛祖不过是想来白马寺中参禅论佛而已。”多宝如来神色微微有些难看言道。

    一旁诸位佛祖亦是神色阴沉,仿佛不想提起这件事情似得。

    见此,火榕心中一动,言道:“既然接引、准提二位道友已然不在东胜神州一地,还请诸位小友立即回西方一地才是,至于参禅论佛一事,自可在西方寺庙中进行。”

    随着话音一出,火榕周身溢出一道无上神威,如同一座座大山,压的多宝如来一众佛祖浑身一颤,脸色苍白,强忍着愤怒言道:“小僧众人这就告辞!”

    言罢,一众佛祖周身佛光一闪,已然消失不见。

    见释门一众佛祖离去,火榕双目微微一凝,挥手祭出证道灵宝先天阴阳神图,喝道:“先天阴阳衍混沌,起!”

    一时火榕御使出无上大道神通,推演起红云转世之躯一事。

    只见先天阴阳神图中,有无量先天阴阳神光散出,化作一道道奇异的法则,散于东胜神洲空中。

    不多时,火榕收回证道灵宝先天阴阳神图,脸上露出一丝落魄,言道:“轮回转世一事,果然是不可预测!”

    “你先藏入吕府之内,护住东王公转世之躯左右,不要让人教门下弟子前来捣乱!”火榕对着孔宣言道。

    闻得此言,孔宣重重点头,言道:“还请师尊放心,弟子定会护住东王公的转世之躯。”

    孔宣与东王公素有交情,自然不会让东王公转世之躯有失。

    一旦步入轮回通道中,俱时或是转世人身,或是坠落兽胎,皆是不可预测。

    东王公可转生人族,一是远古之时,东王公曾护人族于危难当中,得享人族功德气运庇佑。

    二是东王公真灵步入轮回通道之时,火榕亲自引泰山顶端的功德香火相护,使其可投生人族。

    可红云却是泽然不同,不说没有人族功德气运庇佑,真灵当中更有一丝怨怒相生,使其有恐步入魔道邪途。

    可见红云轮回转世一事,何等缥缈难测,便是火榕天尊亦然无可奈何。

    距离洛阳数万里之地,有一处深山沼泽,其中苍天巨树林立,奇峰怪石甚多,上空弥漫着沼泽毒瘴。

    便是修士亦然不敢深入,倒是一些奇异灵兽,四处奔跑嬉闹,显得生机勃勃。

    一处山壁内,有数只小穿山甲玩耍,其中有一只小穿山甲甚是奇特,通体漆黑一片,隐有一丝光华生出,双目十分灵动,跟其余数只小穿山甲比较起来,显得格格不入。

    三十三外天,西方极乐世界内,接引道人双手合十,望着洪荒世界一地,露出一丝丝苦楚,言道:“阿弥陀佛,真是孽缘。”

    “师兄,既然事已至此,还是让观音尊者走上一趟才是!”准提道人面露疾苦对着接引说道。

    观音深得大慈大悲一道的传承,又是出身阐教一脉,对于洪荒中的一众仙神十分熟悉,时长前往洪荒大地行走。

    “希望观音尊者的大慈大悲一道,可以化解红云的怨怒!”接引道人微微轻叹一声言道。

    既是孽缘又是因果,而接引又是不得不管,不然圣位因果何时才能归还!

    “唉,怪不得火榕不曾寻找红云转世之躯。”准提道人愤恨言道。

    当初红云真灵转世轮回,乃是紫薇大帝、孔宣、镇元子三人亲自将其送入轮回通道中的,岂会不知红云真灵中的天生怨怒!

    只怕,这才对红云真灵转世之躯不理,让自己二人陷入这等局面当中。

    “观音尊者的大慈大悲一道,虽然有些玄妙。可是只怕对于红云这等准圣怨怒无用!”

    红云怨念何等滔天,便是轮回转世亦是不能将其消除,又岂是观音可以化解的!

    天生怨怒,非轮回转世不可消除,而且是万万世的轮回转世,只怕释门又要结下无边因果不可。

   
 第四百二十五章吕洞宾(三章合一,补昨天的一章,明天再补一章)

    洛阳吕府内有一子,名曰吕洞宾,天生聪慧,有状元之才。

    可吕洞宾生性风流,喜爱留恋烟花之地,素有风流才子的名讳。

    这日晚上吕洞宾一人在屋内饮酒作诗,慢慢的熟睡起来。

    于梦中吕洞宾见到一位身穿金色道袍,头戴紫金冠的道人,悠然迈步走进屋中,笑着说道:“素闻公子有状元之才,不知可否让贫道一见公子的才华!”

    吕洞宾惊讶神色一闪而过,一扶怀中酒壶,笑着言道:“道长既是世外中人,何必见识才学一说,不如与在下饮酒如何!”说完,伸手举起酒壶,想要与眼前的道人一同饮酒。

    人间世人皆求功名俸禄一事,可怜吕洞宾的一身才华,多次科举无果。

    这才彻夜饮酒取乐,想要忘记各种忧愁苦恼,岂会与眼前这位道人卖弄才学!

    闻言,道人面露赞赏,呵呵一笑,言道:“世人皆知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公子何须这般沮丧,不如精研学业,待来年再次科考如何!”

    科考一事,向来变化莫测,非是才华出众就可金榜题名,使得不少才华横溢的少年才子,不得不待来年再考,争取有朝一日可金榜题名。

    “功名一事,如过眼云烟,岂有眼前的美酒香醇!”

    举起酒壶一口香醇的美酒入喉,吕洞宾这才哈哈大笑道。

    虽然十分潇洒,可是言语当中似是蕴含一丝苦楚,对于功名一事早以看淡。

    “世人常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当世人生一大浮白。公子正当年少风流之时,洞房花烛夜一事尚且早些,正值考取功名的好年龄,若是不勤学苦读岂不可惜!”

    道人神情奇怪对着吕洞宾言道,似是十分奇怪,吕洞宾为何不求功名一事!

    “道长休要打趣洞宾,对于道长这等神仙人物,岂会在乎功名一事!”吕洞宾神情放荡,伸手指着眼前这位道人笑道。

    “前些时日有几位道长与仙子前来,想要洞宾与其一同修仙寻道,可是不知为何,一进入吕府当中,便是神情一变,不由而同的出言告辞离开,想来定是与道友有关!”

    人教八仙已然降生有些时日,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何仙姑四位八仙,已然就早归位,自然前来吕府中想要一试吕洞宾口风如何!

    可惜的是,孔宣道君早就藏身于吕府之内,一见铁拐李等人出现,不禁将自身无上神威溢出,压的铁拐李等人脸色大变,不得不告辞离去。

    “呵呵,贫道可不是仙神人物,公子此言从何说起!”道人呵呵一笑,自行坐在吕洞宾身前,观赏书桌上的字画,如同未曾闻见神仙一事。

    闻得此言,吕洞宾动作一顿,放下手中酒壶,双目奇异望着道人言道:“道长何必欺骗洞宾,若非神仙人物,岂可进入梦境当中!”

    梦境宛如现世世界,可对一些天性聪慧者而言,梦境与现世自可分辨,故而吕洞宾一醒,就明白自己已然身在梦境当中,与当初何仙姑见自己之时,简直是一模一样。

    “何来梦境,何来现世!一切皆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道人轻轻抬头叹道。

    “既是过眼云烟,道长何不说出仙山何处!”吕洞宾双目平静言道。

    自古神仙一数,避世而居,或是海外仙岛,或是灵山福地,皆是远离人群,不食人间香火。

    “贫道不过是一东海练气士而已,何来的仙山福地,还请公子不要羞杀贫道!”道人脸上笑容一闪,毫不在意言道,如同对于仙山福地毫不在意。

    闻言,吕洞宾一挥衣袖,倚在书桌之上,眉毛轻微一挑,出言问道:“既然道长不过是一散修而已,何故前来洞宾梦境当中相谈!难道是想传授洞宾仙法不成!”

    吕洞宾自幼习武,对于仙家道法一事,早有耳闻。今日一见眼前这位道人十分随和,不禁心中一动,问道仙法一事。

    “仙法一事不过小道尔,贫道尚有三部真经,一者名曰《先天灵火真经》、二者名曰《太阳真经》、三者名曰《太阴真经》,这三部真经均有神威,不过真经者,不可轻传!”

    见吕洞宾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道人不由一缕胡须,轻笑一声言道。

    天地中懂得《先天灵火真经》、《太阳真经》、《太阴真经者》者,仅有混元大罗金仙火榕天尊一人而已。

    这位道人的出身来历,自然是不言而喻,正是火榕天尊本人,不然便是孔宣道君请来,也不敢亲口说出,可传授这三部混元大罗真经。

    真经者不可轻传,此言可不是道人胡说,而是天地中大罗真经者,不过寥寥数十部而已,其中大多均在人、阐、截、佛四教当中,而剩余者,则在巫妖二族与一众大神通者手中,岂可轻易传与他人!

    便是当年鸿钧道祖讲道,亦是只有三千一数,多一不可,少一不行,正好暗合鸿钧三千大道一数。

    吕洞宾慢慢将手中酒壶放下,双目望着眼前这位道人,言道:“既然道长不想传授真经,洞宾自然不会强求,想来自有其余仙神愿意传授!”

    若非铁拐李、何仙姑等人好言相劝,又御使神通道行让吕洞宾陷入梦境,明白人间不过皆是一场虚幻,才会想要修仙问道一事,不然吕洞宾怎会出言问道仙法一事!

    “真经者岂非等闲,贫道这三部大罗真经,可谓是亿万年一见,又岂是神仙道法可比!”火榕天尊面脸笑容言道。

    对于吕洞宾的事迹,火榕前世可是早有耳闻,一身才华横溢,天生风流成性,虽然前往烟花之地,可是吕洞宾一生斩妖除魔不计其数,又好管人间不平之事,端是萧然洒脱。

    可惜吕洞宾一生均受天规约束,当不得逍遥自在二字,更不用说红粉佳人一事,一生似是潇洒,却是步步难行。

    身在人教门下,又是八仙之一,怎可不尊天规随意行事!

    可见神仙一事,亦是过往云烟,与凡人并无不同。

    “人族圣贤有言,大道始于足下,便是普通仙家道法亦可修仙问道,洞宾何必非得求取道长的真经!”吕洞宾“啪”的一声,打开折扇,轻轻煽动起来,仿佛学子一般摇头晃脑言道。

    这时火榕忽然神情一变,伸手冲着空中一指,言道:“好一位九天仙子,端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想来这位仙子可是在思念公子!”

    随着火榕轻轻一指,空中微微生出一阵阵波澜,显化出元光镜神通。

    镜中正有一位仙子,生的是花容月貌,身材窈窕修长,虽非倾城倾国的无上佳人,可却有一股勃然而出的英气,宛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端是一位难得一见的仙子佳人。

    于吕府门前徘徊,脸上露出一丝丝的焦急,不时朝着吕府内望去,可是又不敢踏足吕府周围半步,生怕惹怒藏身吕府中的大神通者。

    这位佳人正是八仙之一,名曰何仙姑,虽不是仙神真灵转世,可生来玉肌仙骨,天生不可多得的狭义心肠,喜得人间百姓传颂。

    人教虽有过失,太清圣人与太上老君亦有私心,可八仙者,却皆是天生纯良之辈,远非释、玄二门中的一些仙神可比。

    望着镜中的女子,吕洞宾面露惊喜,笑道:“道长好神通,竟然可知洞宾的夫人前来!”

    当初在幻境中时,吕洞宾曾与何仙姑曾有过一段姻缘,结成夫妻,故而一见是何仙姑,吕洞宾称呼其为夫人。

    夫人!

    人教门下弟子,天庭存留仙籍的仙子,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岂可不遵守天规戒律,与仙人相合!

    仙神一数,亦有不同,海外修士有散仙者,可不尊天规戒律,不受三清、紫薇约束,只尊灵火火榕天尊,自可逍遥自在,随意与人结合。

    而洪荒大地中的修士,除释、玄二门门下弟子以外,只要是成仙得道者,皆要上天登记入册,留下仙籍,遵守天规戒律,不可仙神结合,更不可仙凡结合。

    不过天规森严,可却无法约束一些真正的大神通者,使得慢慢流传出法理人情一事。

    可惜的是,吕洞宾不过仅是一凡人而已,何仙姑也不过仅是太上老君门下记名弟子而已,仙籍已然登记在册,自然不可违背天规戒律,更不用说“姻缘”二字。

    “夫人!公子何时娶得这么漂亮的仙子!”

    火榕忍不住轻笑起来,言道:“贫道虽然不知这位仙子有何出身,可是这一身缥缈云烟的仙气,贫道还是认得的,只怕你二人终生不会有姻缘二字,除非可习得贫道的无量真经!”

    此言一出,吕洞宾脸上微微一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吕洞宾天生风流,一见何仙姑这等倾城仙子,怎会不生出爱慕心思!

    “男女相合,本是人间常事,道长为何说洞宾与夫人无姻缘二字!”吕洞宾面露奇异问道。

    当下火榕站起身来,望着窗口落下的月光,言道:“人间有家规国发,约束人间中的一众百姓,天上自有天规戒律,仙神不可结合,仙凡亦然不可结合,你二人自是无缘!”

    修行者结合一事,自然是寻常不过,可是一旦步入金仙道行者,便会一心追寻大道,不问红尘诸事,更不会生出姻缘一事,故而因姻缘一事触犯天规戒律者,均是初入仙道者,或是借助外物证道者,不然真正的仙神,怎会陷入姻缘一事!

    “天规戒律,与姻缘一事有何关系!”吕洞宾面容一紧问道。

    才子佳人,生性风流,谁人不想有洞房花烛夜一事,怎可彻底断绝姻缘一事!

    “与姻缘一事有何关系,贫道亦是不知,只是知道此事乃是诸位圣人与昔年的昊天天帝一同立下的,一众仙神无敢不从!”

    昔年制定天规戒律一事时,火榕虽为证得混元大罗金仙道行,可亦是与诸位圣人、昊天、王母瑶池一同商议的,一旦仙人随意繁衍子孙,有恐时间一长,仙人的子子孙孙一一出现,慢慢衍化出一种种族,与人族生出隔膜,步入妖族的后尘。

    诸位圣人要的是人族中的教化功德,而非是一个仙人种族,自然不会坐视仙人自成一族,才会约束普通仙神结合一事,事关诸位圣人的大道,火榕自然不好出言反对,更何况此事有益人族兴盛。

    “诸位圣人与天帝至尊怎会理会姻缘这等小事,莫不是道长欺骗洞宾!”吕洞宾轻轻一撇酒壶中的美酒,方才对着火榕出言说道。

    诸位圣人身份何等尊贵,便如人间的帝王一般,怎会过问百姓姻缘一事,故而吕洞宾觉得火榕不过是在哄骗自己而已。

    见吕洞宾不相信天规戒律一事,火榕微微摇头,指着元光镜中的何仙姑,言道:“公子若是不信,不如贫道将这位仙子请来,让她与公子叙说天规戒律一事!”

    随着话音一落,火榕一挥衣袖,对着吕府门前遥遥发出一道先天阴阳神光,想要将何仙姑拉入吕洞宾的梦境世界。

    且说,何仙姑望着吕府府内,双目当中露出一丝焦急,言道:“吕洞宾一日不曾踏入仙道,八仙一数便一日不可聚齐,万一有大劫降临,俱时该如何是好!”

    自从孔宣道君暗中溢出无上神威,将铁拐李、何仙姑等人吓得不敢踏足吕府半步,一时只好日夜守在吕府门前,等着吕洞宾出府之时,在与吕洞宾商谈修仙问道一事。

    无量量劫一起,使得天地当中煞气弥漫,无数妖魔鬼怪一一出世,将人间搅得一团迷乱,非得聚齐人教八仙一数,才可降妖除魔,消除天地中的煞气。

    正在这时何仙姑忽然觉得天旋地转,周身护体仙光暗淡,不由心中惊骇万分,待睁开双目之时,只见一位奇异的道人正与吕洞宾,双目紧紧的望着自己。

    “吕公子对于天规戒律一事尚有不明,还请仙子与其叙说一二!”火榕神情不动言道。

    倒是吕洞宾一见何仙姑前来,不禁双目一亮,紧紧盯着何仙姑身躯之上,脑海闪过一丝惊艳。

    “洞宾见过夫人!”

    吕洞宾露出一丝戏谑,对着何仙姑微微躬身行礼言道。

    夫人!

    闻言,何仙姑狠狠瞪了吕洞宾一眼,转身对着火榕天尊躬身行礼,言道:“弟子何仙姑见过道长!”

    对于眼前这位道人的神通道行,何仙姑可是十分惊骇,不用说定是一位真正的大神通者无疑,何仙姑自然是十分恭敬行礼。

    火榕上下打量着何仙姑,只见一袭白衣,面容俊美,一双美目中闪烁着点点星光,带着几分清冷,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冷艳,端是风华绝代,墨发流云般的倾泻而下,散落腰际,带着几分慵懒,气质高雅出尘,温润如玉,如九天仙子滴落凡尘。

    “仙子容貌无双,可谓是难得一见。”

    洪荒大地中的一众仙子,少有容貌丑陋者,而何仙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身容貌俊不可言。

    “敢问道长相招何仙姑前来,是想要询问天规戒律何事!”何仙姑稍微迟疑一下,便对着火榕天尊出言问道。

    至于吕洞宾!何仙姑一时不想在火榕面前相谈问道修仙一事。

    当下火榕呵呵一笑,言道:“天规森严,敢问仙子仙神结合一事,该当如何!”

    闻得此言,何仙姑脸上神情一愣,玉口轻开言道:“仙神结合,自当是打入轮回通道永世不得超生,除非是大神通者门下弟子,不然只要是入仙籍者,均逃不过天规的处罚!”

    天规森严岂可等闲视之!

    除非证得大罗金仙道行,超脱天地之外,跳出五行中,不在三界内,自然可以不受天规的约束。

    吕洞宾闻得何仙姑的话语,双目在火榕身上停留片刻,言道:“可是道长方才说过,只要洞宾可习得道长的三部真经,就可不受天规的约束!”

    闻言,何仙姑脸色一变,双目瞅着火榕愣愣的有些出神,言道:“若是有大神通者相护,自可不尊天规戒律,不过如今紫薇大帝、西王母两位准圣大神通者亲自坐镇天庭之上,便是一些大罗金仙亦然不敢随意违反天规。”

    大神通者神威无量,自然不会在意天规戒律一事,不过若是公然违反天庭天规的话,休怪紫薇大帝神通道行无情。

    “贫道谢过仙子!”说完,火榕随手一挥,一道先天阴阳神光闪过,何仙姑身影已然消失不见。

    火榕转身笑呵呵的,望了吕洞宾一眼,言道:“公子如何!”

    吕洞宾脸色稍微一变,沉吟片刻,对着火榕躬身行礼言道:“吕洞宾何等何能,竟然有幸得道长赐予三部真经!”

    三部真经!

    火榕哑然一笑,言道:“真经仅有一部而!”

    言罢,火榕伸手一指吕洞宾眉心之处,将《先天灵火真经》传授于吕洞宾,随即周身神光一闪,真身已然消失不见。

    “真经者,不可轻传,不然恐有身死道消!”

    吕洞宾一惊,便从梦中清醒过来,见是自己做梦,不由悠然一笑,言道:“仙神一事何等缥缈,想来又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有无数先天神文涌出,隐隐念道《先天灵火真经》中的玄妙经文,端是玄之又玄,周妙之门。

    吕洞宾不免身陷真经玄妙之中,一时不可自拔,周身不由自主的运行起《先天灵火真经》来。

    藏身屋中的孔宣道祖,双目望着吕洞宾苦笑,言道:“孽缘纠缠,姻缘相生,而且又是风流成性,哪有一点昔年东王公的风采!”

    当年东王公一身纯阳道法,亦是神威赫赫,从来不对任何仙神女子加以颜色,可是不想其真灵转世之身,则是天生的风流公子,而且又与仙女纠缠不清,只怕定会引来一场风波不可。

    孔宣随身至宝先天长槊,便是当年东王公亲自赠送与孔宣的护身之物,可见二人相交何等深厚!

    再者,火榕天尊有意想要将吕洞宾收入门下,对于自家同门师弟,孔宣自然是要求甚高,对于风流成性的吕洞宾,未免有些稍微失望。

    倒是,火榕对于吕洞宾的品性早就心中有数,风流成性又能如何!

    风流而不下流,端是君子也。

    何仙姑一回到吕府门前,不禁全身冷汗淋淋,一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