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妾室-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许!”周明大声喊了一声,将成王夫妻吓了一跳。
  何氏连忙拉住他,“子贤,你轻声些!”
  要不是这是自己亲爹,周明真想抓起周定康打架!
  何氏拉住他,“子贤,你父亲为了劝谏,被圣上打了四十廷杖,旧伤复发,今日才醒过来。你不要怪你父亲。”
  “再说,秀秀也进宫……”
  “母亲,你说什么?秀秀进宫去了?”周明进城怕被人看到,一路躲避行藏,只模糊听到说国师骗子的话,其他却没听说。
  “你们……你们明明知道我对秀秀……”他说了一句,又抿紧嘴一言不发,转身想往外跑!
  “子贤,你不要急,”何氏见周明情急,才发现原来他不知道,暗悔自己说得急了。
  周定康看周明急步出门,急声问道,“你要去哪里?回来!”
  “我要去见秀秀!”
  “子贤,你回来!秀秀没事,玉梁还在我们府里!”何氏连忙追到门口。
  周明听说玉梁在府里,倒是停步了。
  何氏连忙拉他进屋,“秀秀这事另有安排,你别急,进来听母亲说。”
  周明脚步松动被拉回去,听说玉秀还是被迎入天女宫,气得又是跳脚。
  “你就为了这些事,丢下大军跑回来?”周定康在边上追问。
  “是!”
  “你……混账!”周定康气的抓起枕头砸过去,“主帅私离军营,这是死罪!你是一军主帅,竟然就这么回来,你……你难道不知军纪律法?”
  “他都能不顾君臣之义,我为何要为他卖命!”周明脱口而出。
  周定康听到儿子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气的拿起茶碗扔过去。
  刚才那枕头都没砸到,这次倒是神准,茶碗一下砸到周明头上。
  盛怒之下,力道也大,一下砸出一道口子,血就顺着额角流下。
  何氏心疼地低叫一声,拿帕子去擦血。
  周定康愣了一下,儿子居然不躲开。
  “父亲,恕儿子不孝!”周明躲开何氏的手,“若连个女子都护不住,我还算什么男人?”
  “你站住!来人!”周定康沉声说道,“拉下去,家法伺候!”
  周家几个侍卫进门,看到世子爷竟然在房里,脚步稍顿,随后毫不犹豫地向周明伸手。
  周明不甘就擒,抬手打起来,打了两招发现不对,一抬头看到原来周定康不知何时下床过来。
  他一掌拍到一半缩回,周定康一脚踢在他膝盖处,对那几个侍卫说道,“带到祠堂,打上三十棍,你们四个赶辆马车,将他送回去!”
  那四个侍卫架住周明往外拖,周明扭头喊道,“父亲,我不……”
  “堵上嘴!”周定康又下令道。
  周明再有话也被堵住,什么都说不了。
  何氏担心地看着儿子被拖出去,“王爷,打了三十棍子,子贤怎么打仗啊?”
  “让他熬着,到了北地伤口也快好了。”成王叹了口气,“为了个女人,连大局家国都不顾,他有什么出息?”
  看何氏还担心,“我打他,一来他竟敢胆大妄为,二来也是为了让他能无事。他受刑后行动不便,也就老实了。等后面听到京中的事,也就明白了。”
  “那为何不将文家的事告诉他?”何氏觉得与儿子说清楚也就是了。
  “他性子冲动毛躁,若担心颜玉秀而冲撞了谁,岂不是祸事?再说……”再说颜玉秀在宫中,就算谢皇后答应护人,可圣上的话谁敢违背?
  这些话周定康没有说出。
  他为了恩人之义,愿意去死谏,但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犯下大错。
  何氏不明白周定康的心情,只觉得他做事处处矛盾,可她听从惯了,也没多问,赶着去为儿子准备上好金疮药。
  周明前脚进城,后脚又被连夜送出京城了。
  等他醒来时,感觉身下颠簸,知道自己在一辆马车上。
  三十棍子,绕是他身子骨结实,也晕了过去。
  现在看自己身在马车上,父亲必定是趁他昏迷,将他送上马车了。
  他恨得一拳打在马车上,发出咚的一声。
  车外侍卫听到声音,“世子爷,您醒了?”
  “你们进来一个,我有话要问。”周明没有发火,低声下令。

  ☆、424章 梦中人生

  周明叫了一个王府的侍卫上车,问了这些日子的事情。
  那侍卫不敢隐瞒,再说王爷只吩咐他们悄悄护送世子爷回到军中,没说不许说什么话。
  他所知也有限,三言两语间,就将知道的事情都说了。
  “你出去吧!”周明见再问不出什么,挥手让侍卫离去。
  周明挨了三十棍子,背上皮开肉绽,一动就生疼。上好的金疮药,能让伤口愈合,可比普通的药更疼。
  比伤口还疼的,是他的心。
  在军中他接到了谢惠灵的信。信中谢惠灵告诉他,李承恩敬献了一幅天女图,画中女子是玉秀。而武帝一见画像就挂到了寝宫。武帝还召见了成王,王爷第二日举荐他领兵去北地。
  周明只觉有些荒谬。他还在带兵赶赴北地、准备抗击蛮夷,圣上却将他心上人的画像挂到了寝宫。
  周家世代为国守土开疆,皇家就如此报效他们的忠心?
  而算算日子,父亲举荐他出征时,是已经知道了武帝的意思?
  他只觉这一切都是假的。
  父亲明知道他对秀秀的心意,怎么可能默许要放弃这个准儿媳?可父亲为什么要将洛安送到军中?是不是怕自己听到什么消息?
  武帝明知道这是自己的未婚妻,自己为了秀秀宁愿抗旨受罚都不肯娶别人,竟然还生了他念?
  周明不敢相信,觉得自己要亲自回京看看才行,他信不过别人的话,就算是洛安洛平他都不信了。不顾别人劝阻,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回京路上,他就听说了成王爷劝谏天女图而受刑之事,这让他又喜又忧。
  喜的是父亲终究还是开口维护自己和玉秀了。
  忧的是武帝竟然当众杖责父亲,他对玉秀势在必得。
  等他回到成王府时,他没想过要怎么做,想听听父亲母亲的打算。
  可是,父亲竟然对他行家法再赶他离京,秀秀竟然已经被迎进宫了。
  周明趴在马车里,恨得又捶了车壁一下。他该怎么办?
  那是圣上,是一国之君,他除了认命还能怎么办?
  周明在心中这么告诉自己。
  可是,另一个声音冒出来:夺臣妻的昏君,他为什么要认命?
  两个声音交替出现。
  一个劝他忠君为上、雷霆雨露都是天恩,只能认命。
  另一个声音说民为重君为轻,武帝这些年一味沉迷长生之术,任由妖道害人,所谓祈福大兴土木,害的国库空虚,可他宁愿克扣军饷也不会亏了道士,哪有为君之道?
  这两个声音吵得他头晕。挨打后本就体虚,迷迷糊糊中他不由睡着了。
  梦中好像看到了一个陌生的自己。父亲战死,自己朝堂辛苦周旋。弑君,扶持幼主,孤傲立世。
  “你竟敢弑君?”梦中好像谢惠灵的声音在问自己。
  自己怎么回复他的?
  “朽木不堪擎天,何不选璞玉雕琢?”
  周明被自己的梦话吓得一惊而醒,马车还在不急不缓地走着,眼前一片黑暗。
  应该是晚上了。
  身上没那么痛了,应该是侍卫重新为他上过药。幸好他身子强健,没有发热。
  过两日伤口愈合后,应该就没事了。
  车外侍卫不知道他已经醒了,一边赶路一边低声议论,“你说世子爷跑这一趟冤不冤啊?颜家娘子都被弄进宫了,再出来名声也没了吧?”
  “你懂什么?世子爷这叫……对了,叫儿女情长。”
  “那是皇帝,谁争得过?”
  “世子爷这事,跟以前老王爷一样。我听我爹说,以前老王爷也闹过带兵出征半路跑回来的事。”
  “老王爷?你哪儿听说的?”老成王军令如山、执法无情,竟然也会做出这种事?
  “是真事。你别说,世子爷还真有点像老王爷。那次好像老王爷偷跑回来,也挨了家法,被送回军中。”
  “这事真有,我听我爷爷也说过。还说那次离京后,老王爷上了沙场,作战勇猛,杀的北蛮片甲不留。”第三个侍卫插嘴,“不过那次老王爷也受了重伤。”
  周明趴在车厢里,静静听着外面四人说话、猜测老成王为何回京。
  他想起祖父孤傲的声音,梦中的自己,像足了祖父的样子。
  祖父说他辜负了那个女子,是不是,他那时也和自己一样,回京想要带人远走?
  周明一个激灵,原来自己回京,心里是想带着秀秀远走啊?
  自己也要像祖父一样,一辈子后悔,一辈子想着辜负二字?
  他摇了摇头,摸到袖袋里,里面有秀秀写的信。她写了又划掉的“君如磐石、妾如蒲苇”八个字,周明还是认出来了。
  秀秀只说让自己小心在意,她那时就知道了天女之事吧?
  她是不想让自己担心,还是不信自己?
  周明觉得自己要亲口问玉秀,可她在见鬼的天女宫里,一时半会是问不到她了。
  周明缓缓撑着自己坐起,“来人,有水吗?”
  车外侍卫听到声音,连忙拿了水囊跳进马车,看周明坐起来,“爷,您怎么起来了?小心伤口。”
  周明接过他手中的水囊,咕咚咕咚大口喝了几口。冷水入喉,冰冷让他神智更清醒了些。
  “我们到哪里了?”
  “离京大概几百里路了。”那侍卫小心偷看了一眼,含糊地说道。
  一边说一边打量着,显然是怕世子爷再起意跑回京城。
  “鸡鸣驿过了吗?”周明也不管他的心思,直接问道。
  那侍卫犹豫一下,还是说了实话,“回爷的话,鸡鸣驿还没到。”
  “我让洛平带人在鸡鸣驿等着。等会到了鸡鸣驿,叫醒我。这是要事,我父亲只让你们送我回军中,没说路上不许我做事吧?”
  周明怕自己昏昏沉沉中,这四个侍卫一路不停地往前走,威压地看着侍卫问了一句。
  “没有,王爷只说不让您回……回府,把您送回军中,其他的都没说。”
  “好,那到了鸡鸣驿叫我。其他护卫都在驿站,有他们沿途也就放心了。”
  那侍卫看周明神色如常,答应了。心里是真不明白世子和王爷们,私自离君挨打折腾一番,就太平了?

  ☆、425章 冲冠一怒

  周明一路睡睡醒醒,也不多话。
  到了鸡鸣驿,洛安洛平和十来个侍卫都在。
  周明也不下马车,叫了洛安过来吩咐了两句,让他速去办事,自己带着洛平等人往军中赶回。
  原本想让四个侍卫回京去,可这四个说成王有严命,要看着周明到军中。周明也就由得他们跟着了。
  洛安领了周明的吩咐,绕过京城赶往卫州。
  从西北回京的李承允,此时正在卫州。
  谢惠灵也从登州赶到卫州,打算陪李承允一起回京。
  在卫州,他们接到王彬京中来信,王丹阳已经被锁拿进大理寺,待审问时看看文家的打算。同时还告知了武帝昏迷之事。
  谢惠灵没想到武帝竟然一下昏迷了,“大公子,圣上的身子竟然虚弱至此,我们要不要日夜兼程,快点赶回京城去?”
  “离京时我找太医打听过,圣上丹毒入体,人会日渐虚弱。但太医院杏林高手,皇后娘娘也没急信传来,想来如今只是昏迷,还不至危急。”
  李承允慢条斯理地分析,缓带裘服,好像一个出游的斯文公子。
  只是,脸上的神情没有当初的温润。赈灾大半年,西北风霜磨砺,让他多了凛冽寒意。
  这么缓慢说着,就好像天下局势尽在手中。
  他不懂武功不懂兵法,但在西北一带,不论文武尽皆臣服,称呼一声公子。
  谢惠灵看李承允镇静样子,也放缓了急躁。
  他自问养气功夫不差,可比起李承允,还是毛躁了。
  若往日只是迫于情势要扶助,如今他对这大公子是真心佩服。
  与李承恩相比,李承允生母病死,如今是爹不亲娘不爱,姨母成王妃虽然疼爱却不会在政事上相助。
  他刚入京时举目无依,百官无人知道靖王府大公子是何人物。
  可李承允愣是一步步站稳脚跟,温润如玉的风格,与武帝的多疑暴虐截然不同。
  有武帝的例子,百官再选新君时,必然希望选个仁君。
  李承恩有文家支持,可李承恩的暴虐寡恩,让人寒心。
  玉秀收买了静虚,几个假消息,就让李承恩和文家之间嫌隙增大。
  这次西北赈灾,又得到了西北的民心和官员支持。明州府的读书人,都唯李承允马首是瞻。北地成王一家就算不助他,也不会与他为难。
  蜀中是周明带人平叛的,沈莛和颜家在蜀中生意兴旺,蜀中官员大多与这两家有牵扯。
  这么一算,李承允已经有了半壁江山支持。唯一差的,就是武帝开口指为储君的名正而已。
  李承允人不在京城,可众人绝望之时,将他视为救星。
  谢惠灵看看桌上的书信,都是京中官员们送来的,意思无外乎归附和示好而已。
  如今颜玉秀被接入宫中,若想一举成功,只需谢皇后和颜玉秀在武帝面前进言而已。
  “公子,何不让颜大娘子见驾?”当时有幕僚觉得可以趁势逼着颜玉秀入宫,行个美人计,若是安排得当,还能将成王府拉入。
  “颜家姐弟对我有恩,我不能辜负他们。”李承允断然拒绝,让他给谢皇后写信,请皇后出面,保全颜玉秀。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颜玉秀还是被迫入宫了。
  李承允和谢惠灵正在商议时,外面有人禀告说成王世子派人求见。
  李承允不知周明派人找自己何事,连忙让人带进来。
  洛安被带进去,向李承允和谢惠灵行礼问安后,跟李承允说道,“大公子,我家世子命小的来送礼。”
  他说着拿出一个小木盒呈上。
  那小木盒比个孩子的巴掌还小,看着就装不了什么东西。
  盒身光滑,毫无装饰,连个雕花都没有。
  李承允看了一下,想不出周明巴巴地让洛安送这么个小盒子,到底有什么意思。
  他找到盒扣,一把打开,里面只有一张白纸包着一物。
  “大公子,我家世子爷说,您若是接下这份礼,他就回京安排。若是您不收,就将这盒子原物让小的带回。”
  这话有点没头没脑,李承允笑了一声“他故弄什么玄虚”,一手拿起那纸,里面竟然是一片明黄色布料。
  李承允一惊,仔细一看的确是明黄色。
  明黄,是天子龙袍之色。
  周明送这布料给自己,是表明拥立之意?
  谢惠灵在边上也看到了,不由吓了一跳。
  “大公子,我家世子爷还在等小的回去复命。”洛安看李承允不说话,催促道。
  李承允有些犹豫,他想要皇位,可没想逼位。
  周明的意思,是他若有意,就带军回京逼宫?
  “子贤他可是听到了什么?”
  “我家世子爷收到谢公子的信,回京了一趟,被王爷执行家法挨了三十棍子。”
  周明是觉得成王已经摆明不管玉秀了,他觉得无法可想,才想到了自己?
  李承允看向谢惠灵,谢惠灵目光躲闪了一下,躬身请罪,“公子恕罪,是我自作主张,将颜大娘子之事,写信告诉周世子的。”
  他本意是想让周明拉着成王府,靠到李承允这边来。没想到周明比他想的更决绝,竟然直接打算出兵扶持大公子了。
  周明这礼接还是不接?
  李承允略一沉吟,说道,“子贤这礼我收下了。不过,让他不要鲁莽行事。他被姨父打了,让他好好养好伤势。”
  “你家世子爷受伤了,那出征大军怎么办?”谢惠灵插嘴问道。
  “出征大军由颜副将暂领,我家只世子爷正兼程赶回去。”
  “你回去告诉子贤,这礼我收下了。”李承允将木盒收到了袖袋中,打发洛安快点回去。
  洛安看李承允收礼了,放心告辞回去了。
  他一走,谢惠灵难得喜形于色,“公子,有周世子这话,何愁大业不成?”
  李承允摇了摇头,“这是下策,得慎用。子贤也不是不顾家国之人。只是……”只是没想到,他为了玉秀,竟然能放弃自小所接受的家训,不想着忠君了。
  谢惠灵明白李承允的意思,他想要名正言顺地即位,“但若有万一……”
  李承允凝重了脸色,“我总不能辜负颜家和子贤。”

  ☆、426章 各有应对

  洛安带着李承允的话赶回,周明已经回到军中。
  将成王所派的侍卫打发回去后,周明下令大军就地休整。
  他离军这几日,玉栋作为副将出面带着大军一路前行,只说主帅受了风寒。
  军中将领们就算有所疑惑,但他们跟着周家南征北战,听军令惯了,压根没想过其他。
  周明一回来,玉栋松了口气,“回来了,林将军几个都问了几回了。京中出了什么事?”
  周明走时只说京中有急事,没告诉玉栋到底是什么事。现在玉栋问起,他想着这事不能瞒他,就将事情都告诉他了。
  玉栋呆愣半晌,只觉得匪夷所思。
  他自小听到的就是圣上英明,书上的圣贤都说天地君亲师,为什么武帝会做出这种昏聩之事?
  他瞪着桌角看了半天,嗫嚅地问道,“圣上……不是说圣上是明君吗?”
  周明嗤了一声,“我也以为圣上是明君。”其实不过是事情没到自己头上,骗自己而已!
  “别人还说王丹阳是半仙呢,你信?”
  周明回来的路上已经想了个透彻,武帝已经昏庸了,朝中这两年,多少朝臣惨死?
  王丹阳所谓炼丹为名,强抢民女,抢夺财物。
  外地官员为了巴结国师,搜刮民脂民膏送礼。
  京城朝廷上的官,死的都是忠直之士,上来的都是阿谀奉承之辈。
  文家算计秀秀,还不是因为颜家毫无根基?因为颜家与成王府议亲?
  父亲愿意一人死谏,但依然秉持忠心,不会做出其他处置,那只好由他来了。
  玉栋听到周明这话,沉默了一会儿,才问道,“那我们……打算怎么办?”
  周明咬牙,“圣上正昏迷不醒,我们让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你带着火速赶往北地去守城,还有一路我带着,缓行,若事情不对……我带人回去清君侧!”最后几个字,周明简直是咬牙一个字一个字蹦出。
  玉栋吓了一跳,“这是谋反!”
  他看着周明,想到戏文中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他现在也觉得,周明脑后有反骨。
  但是,他又觉得欣慰,就算是面对圣上,周明也没不管秀秀,秀秀到底是慧眼识珠,选了个值得托付之人吧?
  周明听到玉栋说谋反,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又不抢帝位,谋什么反?文家好算计,步步紧逼,嗤……傻子!兵在我们手里,谁跟他玩心眼!”
  这话是大实话,可惜文太后等人都觉得周家人是将忠君刻到骨子里了。几代成王,受伤流血,朝廷倾轧,无论什么委屈,都不改他们的忠心。
  所有人压根没想过,若周家人不愿逆来顺受地听从皇命,他们该怎么办?
  周明的安排,玉栋想了想,“还是我留下缓行吧?若事情不好,你也可有个应对。”
  玉秀是他妹妹,他冒这杀头的罪也是应当。
  “你压不住其他人!万一留下的兵将哗变,你压不住!”周明断然摇头,“我们不能不顾北地,所以你先带兵驰援。我带人留下。”
  他到底是周家人,做不出置北疆不顾之事。
  玉栋争不过周明,自己的资历的确压服不了众位将领,这几日拖延都是靠着周明的帅令勉强压制。
  所以,他不再争论,重重一点头,“真有不好……我……我回来找你们!”
  周明看他那张方正的脸上满是郑重之色,不由好笑,秀秀要是知道她忠直的哥哥,竟然放弃了一贯原则,不知是何想法。
  两人计议定了,周明将军中将领分了分,将可靠之人留下。
  京城中,无人知道带军出征的周明,竟然存了清君侧的意思。
  文国公和文九爷这兄弟俩,第一次同心合作。文九爷找了平日一起逍遥的皇室宗亲,以挂念武帝龙体为名,要求进宫探望。
  文国公则带领群臣请见。
  两人会合了京城守军,将京城给暗中看住了,不让人送信出去。
  若是武帝就此驾崩,他们就直接拥立李承恩即位。
  皇宫中,谢皇后关闭宫门,将玉秀召到坤宁宫商议,“颜娘子,如今消息送不到城外,你不如离宫先去成王府吧。”
  她疼爱谢惠灵这个侄子,也想趁机向成王卖个好。
  京城中忠君一派是以成王府为首,此时向成王府示好,也能谋求后盾。
  玉秀摇头拒绝,“昨日太后娘娘派了几个宫人来天女宫伺候,只怕是来监视的。”
  “皇后娘娘,若是要传信出城,或许民女可效力。”
  “你有法子送信出去?”谢皇后和谢家接连几拨人都被阻了,当务之急,她得快些将李承允召进京。
  “民女可以勉力一试。”玉秀谦逊地应了一句。
  “好,要怎么送?”
  “娘娘派人把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