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面子姜宪肯定是要给的。
    结果施夫人不仅自己来了,还带了施家三小姐过来。
    施夫人见到她就向她道歉:“小姑娘家不懂事,冒犯了郡主,一直也不敢跟我说,我前两天才无意间知道的,还请郡主海涵。我今天特意带她过来给郡主赔不是。”
    是不是前两天才知道,这都不重要。
    因为姜宪并不打算和这位施夫人深交。
    这种场面上的应酬和交际,姜宪和内、外命妇打交道的不多,却和庙堂上的那些所谓的士林领袖、鸿儒大贤打过很多的交道。
    你说说,我听听,不关生死,不必太过计较,让自己烦心。
    姜宪接受了施夫人的说词,和施夫人客气了几句。
    施夫人就叹道:“郡主真是好气度,之前我还担心郡主会责怪我教女无方,看来还是我想多了。”
    姜宪微微地笑。
    施家三小姐像缓过气来了似的,赧然地道:“都怪我做事不上心,见高小姐说不打紧就跟着她去了您那里……”

☆、第三百一十六章 母女 

    怪到了高妙容的身上。
    姜宪呵呵地笑了两声,把这件事掠了过去。
    等出西跨院,施家三小姐忍不住问施夫人:“娘,您觉得我们说的话郡主听进去了吗?”
    “应该听进去了吧?”施夫人也有些不确定,道,“要是没有听进去,她怎么会对我们这么客气,还亲自约我们七月初二到李府做客……”
    施家三小姐听着就松了口气,抱怨道:“娘,这个嘉南郡主也真是的,听说高姐姐为了我们的事,还亲自去给郡主道了歉,郡主这才消气。照我说,这不过是件小事罢了,郡主又何必抓着不放?高姐姐帮着何夫人待客,是何夫人自己去请的高姐姐出面,如今郡主嫁过来了,就觉得高姐姐碍事了,哪有这样的道理?我看何夫人也不是个什么好人,把人用过就丢,难怪李家没有一个人把她当回事!”
    “这话是你能说的吗?!”施夫人闻言低声地呵斥着女儿,“小心隔墙有耳!”
    “都是我们自家的人,谁敢传出去。”施家三小姐不以为然地道,“娘,我看以后高姐姐在李家的处境堪忧!我们要不要帮她一把。”
    “暂时先看看情况再说吧!”施夫人叹气,忍不住道,“我要不是怕你高姐姐为难,又怎么会亲自去给嘉南郡主赔不是。说起来,你高姐姐也是被我们拖累了。”
    嘉南郡主要嫁到太原来,当时整个太原府都一片哗然,说什么的都有。可作为太原官员的女眷,不管嘉南郡主是为什么嫁进来,她们虽然不至于没脸没皮地巴结,可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得罪的,都打定了主意要和嘉南郡主好好相处。
    施家家底单薄,施大人有今天,全靠他们两口子会做人。
    所以她才一时没有忍住,派了女儿去见高妙容,想从高妙容嘴里打听些嘉南郡主的喜好,如果能第一个去拜见嘉南郡主就更好了。
    不曾想却把事情给办砸了!
    而且还连累着高妙容被郡主责问,被何夫人弃之不理。
    想到这些,施夫人不由地叮嘱施家三小姐:“我到底是主持中馈的,有些事我做出来有痕迹,你做出来却不打紧。等过两天,你去看看你高姐姐,给她带点天麻、人参补补气血。也算是我们给她赔不是了。”
    施家三小姐连连点头,迟疑道:“那表哥的婚事……”
    施夫人娘家有个读书种子的侄儿,她见了高妙容之后非常的喜欢,想为自家侄子和高妙容做个媒。
    “这件事也等一等。”施夫人算计着,“一来你表哥如今还只是个秀才,心思最好放在读书上,不用那么早成亲。二来高妙华还没有自立门户,高家还是李家的附属,说出去不好听……等过些时日再说。”
    施家三小姐点点头,说起了初二的宴请:“金夫人有事带着金家大小姐去了京城,丁大人和李家又素来没有什么交情,您说,丁夫人会去吗?”
    如今太原两位三品外命妇是金海涛的夫人和山西布政使丁留的夫人。按察使吴大人和胡以良的夫人也都是三品,可两位夫人在老家,太原的这些应酬就与她们无关了。
    施夫人道:“所以我说要等一等。如果丁夫人去,我们自然也是要去的。如果丁夫人不去,那我们就随便带点礼物去应个景好了。”
    施家三小姐点头,犹豫道:“娘,我上次去见高姐姐的时候,高姐姐曾说,郡主的头衔听上去很厉害,可毕竟是比不上公主,又远嫁到了山西,皇上不可能鸡毛蒜皮的一点点小事都为郡主出头,郡主能不能在婆家站得住脚,还得靠自己经营。史书上有很多公主,甚至是皇后所出的长公主被驸马家欺负的……是不是真的?”
    施夫人听着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道:“妙容真跟你这么说了?”
    施家三小姐听出母亲的不悦,忙道:“不是,不是。是我问起高姐姐一些事,高姐姐就跟我讲了,我就觉得,郡主也不是什么金人做的,也和我们是一样的,出嫁之前在家里自然是千恩万宠的宝贝,可嫁了人,一样要看婆婆的脸色行事,一样要伺候夫婿,想办法为夫家开枝散叶。高姐姐说她还挺可怜郡主突然被远嫁,让我以后要对郡主好一些,说郡主毕竟还没有及笄……”
    施夫人脸色大霁,道:“你高姐姐说得也不错。所以说,好出身只是给了你们一个好机会,至于过不过得好,就得看个人了……”
    她趁着这个机会絮絮叨叨地教训着女儿。
    施家三小姐的思绪却早已飘远。
    如果高姐姐的出身好一点,说不定就可以嫁到丁家去了。
    丁家可是江西有名读书人家,丁家的大公子早在六部任职,二公子今年和李公子一起中了举人,三公子小小年纪已经是秀才了,大小姐更是嫁给了帝师熊正佩家的二公子。
    如果能嫁到这样的人家去,那才是不枉此生。
    不知道嘉南郡主请客,丁家的二小姐会不会去?
    说起来,她也有些时候没有看见丁家二小姐了。说是丁家老安人不舒服,她代丁夫人回山西老家侍疾去了。
    高姐姐一直想认识丁家二小姐,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如愿?
    李家的西跨院,姜宪送走施氏母女,李泰就过来了。
    他低目垂首立在堂前,高声道:“郡主,那史家班只在太原唱了三天的大戏就往京里去了。不过,我派人去给他们传了个话。史家班的班主说,他们这就折回来。还说,已经给史家班留在京城的史卿带了话去,让史卿想办法在七月初二之前赶到太原。到时候由史卿主唱。要是万一史卿初二赶不过来,您安排一天,看是初三还是初四,史卿再单独给您唱两天堂会。”
    李泰说话时掩饰不住言语间的兴奋与傲然。
    史卿是史家班的台柱子。
    袁家谓是山西数一数二的富户,而且在太原城里富贵了几代人。他们家老安人过寿,史家班也不过派了几个名角过来,开了高价,唱了三天戏。如今一听是郡主要他们进府唱戏,不仅立刻就折了回来,还要把史卿叫过来。
    太原城里,恐怕只有丁留和胡以良有这样的面子。
    姜宪却无所谓。
    史家班不唱,就请太原本地最有名的戏班子唱就是了。
    她道:“那你们就准备准备。让史家班把他们的戏单子早点拿过来,我们也好决定唱哪一出。”
    李泰应声而去。

☆、第三百一十七章 赠送

    姜宪这边安排好了唱戏的事,就开始关心茶酒糖果。
    好在后宅的事理顺了,她又用了重典,家里渐渐变得清静起来,李泰又是个能干人,这些事也就很快都解决了。
    姜宪就开始找宴请的地方。
    七月的天气很热,最好是找个水榭,有风从湖面吹过来,暑气就小了一半。可惜李家只有这么一点点大,整个宅子就三处水塘,一处在东跨院,一处在西跨院,一处在高伏玉住的小别院。
    她想来想去,决定还是把宴请的地方设在东跨院的何夫人处。
    百结笑道:“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因为地方小,宴请的地方最好也能听戏,是找个地方唱戏还是搭个戏台子,还真得有经验的人去看看,不然远了听不到,近了太闹腾。
    姜宪由百结撑着伞遮着阳光,去了何夫人的宅子。
    中途,她们路过角门。
    不远处一间厢房门窗大开,十几个年轻的小丫鬟正伏案写着什么,四周鸦雀无声,只听见阵阵蝉鸣,几个小丫鬟热得额头、鼻尖上全是汗。
    姜宪脚步一顿。
    百结低声道:“是几个跟着情客学写字的小丫鬟,趁着没当值的空闲时候在这里学认字。”
    “几个?”姜宪瞥了一眼厢房。
    百结忙道:“郡主,开始真的只有几个,后来大家见情客姐姐是真心诚意在教她们,您身边服侍的也都认识几个字,就都大着胆子求了过来。情客姐姐说,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就把人都收下了。因都是空闲的时候才过来,才教了几天,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坚持下来,情客姐姐就说,过两天再告诉您。”
    “这样挺好!”姜宪不怎么喜欢管内宅的事,所以很喜欢情客不伤大雅的情况下能自己拿主意,“人从书里乖。你们好生生地把这些人教出来了,以后府里有什么事的时候也不必费那么大的劲解释了。”
    两人边说边行,去了东跨院。
    何夫人不在屋里,说是去了冬至那里。
    姜宪想着这么大的太阳,自己来都来了,难道还空手而归不成?
    她索性让小丫鬟带路,去了李冬至那里。
    李冬至那里也是窗棂大开,两个小丫鬟站在庑廊下的树荫处靠着合抱粗大红漆柱子打着盹。
    姜宪看着微微点头。
    整顿内务之前,别说是这样的大热天了,就是初夏凉风习习的时候,那些当值的小丫鬟都会找借口回自己屋里去歇着。
    她和百结上了台阶。
    良好的礼教让她腰间的挂着的噤步连个撞击声也没有。
    两个没敢睡死的小丫鬟顿时惊醒过来。
    “郡,郡主……”看到姜宪,两人吓得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姜宪看了两个小丫鬟一眼,吩咐百结:“这件事交给你了!”然后进了屋。
    屋里,李冬至和何瞳娘一左一右地盘坐在宴息室的罗汉床上写字,七、八个小丫鬟正围着她们打着扇,屋里的一角堆着个冰山,透着丝丝的凉意。而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则笑盈盈地坐在冰山旁摇着扇子,高妙容一身粉色的绡纱单衫,正玉肌无汗地站在罗汉床旁,看着李冬至和何瞳娘写字。
    听到动静,屋里的人都抬起头来,露出惊讶的表情。
    姜宪也有些意外。
    她没有想到这么热的天李冬至和何瞳娘还在练字。
    还是何大舅太太第一个反应过来。
    “郡主来了!”她起身就笑盈盈地朝姜宪走过来,道,“这天气也太热了,我们在屋里都有些坐不住了。偏偏今年我们三月份才回太原,没能提前向冰库定冰,弄得现在府里没有多少存冰。知道冬至她们因为要练字,所以每天下午都会堆几块冰放在角落里,我们就凑了过来。想着好歹也能给府上节省几块冰……”
    这话倒说得实实在在。
    姜宪抿了嘴笑。
    两个小姑娘忙从罗汉床上下来,给姜宪行礼,一个喊着“大嫂”,一个喊着“表嫂”。
    何夫人则忙吩咐小穗给姜宪端个绣墩过来:“放到罗汉床那边去,免得被受了寒气。这一冷一热,最容易生病了。”
    姜宪笑着接受了何夫人的好意,站到了罗汉床边,随口问了问李冬至和何瞳眼的功课。
    李冬至恭敬地道:“高姐姐说,这些日子天气太热,容易心烦气燥,功课就先停一停,每天下午练两个时辰的字,静心养气。等过了中秋节,再教新功课。”
    何瞳娘则喃喃地道:“我,我刚刚读完了《孝经》。闲着无事,就陪着表妹练练字。”
    姜宪着重看了看何瞳娘的字。
    临摩的是卫夫人的簪花小楷,颇有些功底。
    她不由笑道:“表妹这字比我写得好!”
    “哪里,哪里!”何瞳娘小声地道,想谦虚几句,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站在那里有些手足无措。
    何大舅太太恨女儿上不了台面,又不好当着姜宪的面斥责女儿,心里急得不得了。
    谁知道姜宪笑道:“我说的是真话。你要是不相信,哪天我写几个字给你看你就知道了。不过,你既然是习的卫夫人,想必也很喜欢钟繇,我那里正好有一幅前朝大书法家汪真年轻时临摩的《力命表》,送你好了。你等会记得让丫鬟去我那里取。”
    《力命表》是钟繇的代表作,真迹早已不知道去了哪里,而汪真也是前朝数一数二的书法大家,他的真迹也是一字千金,他临摩的《力命表》虽比不上钟繇,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何瞳娘愣在了那里。
    高妙容更是神色一僵,随后眼底闪过些许的阴沉。
    汪真临摩的《力命表》,姜宪就这样送给了何瞳娘。
    就像送大白菜似的。
    姜宪到底知不知道那幅字迹到底有多珍贵啊?
    高妙容一口气憋在胸口,半晌都没能说出一句话来。
    而何瞳娘已经回过神来。
    她连连摆手:“表嫂,不行,不行,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姜宪笑道:“红粉赠佳人,表妹正巧喜欢,那就再好不过了。至于珍贵不珍贵,那也是因人而异。像我,就喜欢行草多于小楷,《力命表》放在我这里,也不过是压在箱底每年的六月六拿出来晒晒太阳,吹吹风。还不如送给表妹玩赏。”
    可这也太贵重了!
    何瞳娘还想拒绝,何大舅太太已笑道:“既然是你表嫂送的,你收下就是了。你表嫂不是说了吗,她喜欢行草,以后你要是遇到了好的字贴,记得买了送给你表嫂就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第三百一十八章 改变 

    这能一样吗?
    那可是汪真亲自临摩的《力命表》!
    除非何家能送姜宪一幅怀素的手迹。
    可怀素的手迹是那么好找的吗?
    凭何家一个身上还冒着铜钱味的小商贾?!
    高妙容望着何大舅太太闪过一丝嫌弃。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她在心里冷嗤。
    转瞬间又冒出些许酸意来。
    那何瞳娘居然就这样平白无故地得了一幅汪真临摩的《力命表》!
    如果何家愿意把这个给何瞳娘做陪嫁,何瞳娘就凭这个就有读书人家的子弟来求娶。
    她不由道:“恭喜何小姐,得了这样一副珍藏。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让我也开开眼界,见识一下真迹。”
    何瞳娘很不好意思,喃喃地朝姜宪望去。
    在她的心里,这是姜宪的东西,看不看,给不给别人看,得姜宪同意才行。
    姜宪笑道:“东西送给了表妹,自然就是表妹的了。由表妹当家作主,你也别看我!”
    何瞳娘脸色绯红。
    她觉得自己有点小家子气。
    难怪母亲让她到姑母家暂住,还让她有事没事的时候多去西跨院走动,跟着郡主学些东西。
    “高姐姐要看,我煮茶以待。”何瞳娘细声细气地道,脸红得更厉害了。
    高妙容呵呵地笑,道:“那我们就说定了。”
    何瞳娘点头。
    何大舅太太不惯她们文绉绉的,笑道:“郡主,这天气太热了,我让人端点没有冰镇过的绿豆汤给您解解暑气吧!”
    姜宪笑着点头。
    香儿忙跟着去端绿豆汤的小丫鬟往外走。
    何大舅太太看着她道:“你跟着去做什么?”
    香儿笑道:“我去帮帮忙。”
    实则是因为她们都知道姜宪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但这是郡主个人的喜好,她们知道就行了,却不能到处嚷嚷。
    姜宪身边的人,还保留着在宫里时的一些习惯。
    何大舅太太不知情,笑着对姜宪道:“还是郡主会调教人,我如今走在内院,丫鬟媳妇子的模样都精神了很多。”
    姜宪微微笑,接受了她的赞扬。
    高妙容却低下了头,一口一口地呷着茶。
    何大舅太太热情地问起姜宪的来意来:“有什么事派丫鬟来跟我们说一声就是了,您这么跑过来,小心热着了。”
    “还好!”姜宪笑着和她客气了几句,说明了来意:“……宴客的地方,不能太热。不然再好的佳肴也难以下咽,再好的戏曲也难以入目,大家不过是忍受,谈何宾至如归!”
    何夫人连连点头,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地把皮球又踢给了姜宪:“郡主您看哪里合适?我这就让人把哪里收拾出来!”
    倒是何大舅太太听到何夫人这么说,瞪了何夫人一眼,道:“郡主,天气这么热,不如等太阳下山了,我们再陪着您四处走走,您看什么地方合适,我们再商量着办,您看这样合适吗?”
    “行啊!”姜宪笑道,“反正宴客还有几天。”
    高妙容突然插嘴道:“我看,后花园里没有湖,到哪里宴客都是热,不如用冰吧!虽说家里的冰不多了,可这是郡主第一次宴客,怎么着也要把这件事圆了过去再说。何况这冰也不是买不到,不过是要的急,价格高了一些而已。”
    何夫人连连点头,和姜宪商量:“郡主您觉得如何?”
    “既然最终还是要去外面买,我看就不要动家里的藏冰了。”姜宪不以为意地道,“到外面去买些回来好了,横竖是多花点银子的事。”她说着,把这件事交给了坠儿,“你这就去跟李大总管说一声,看看能买到多少的冰。”又对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道,“宴客的地方,还是要去看看。如果有冰更好,万一没有冰,也得找个凉快些的地方。”
    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连声称好。
    姜宪笑着问起了李冬至的功课:“只是每天下午练字吗?”
    李冬至恭敬地答“是”。
    姜宪就对何夫人道:“反正只写半天,我看不如把练字改在上午,然后去我那里练。一来是天气炎热,让高小姐休息几天;二来是眼看着家里要宴客了,而且我宴请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外命妇,琐碎的事很多,小姑和表妹练字之余看看那些丫鬟婆子是怎么处理家务的,对她们以后也有好处。”
    李冬至年纪还小,什么时候跟着家中的管事嬷嬷学都不算晚。可何瞳娘却不一样。她这两年就要出嫁了,能跟在姜宪的身边见识一番,何况是如此高规格的宴请,可遇不可求,对她以后待人接物大有益处。
    何大舅太太没等何夫人开口已喜出望外地道“多谢郡主”,并道:“郡主如此地抬举冬至和阿瞳,让她们何以为报!”
    姜宪笑道:“不过是些许小事,大舅太太这么一说,倒让我不好意思了。”然后又开玩笑地对李冬至和何瞳娘道,“到时候我差遣你们跑腿,你们可不能推三阻四地偷懒!”
    “不会,不会!”两个小姑娘连声道,神色间有些激动。
    不知道是因为可以不用天天呆在闺房里?还是因为可以换个地方玩了…??
    何夫人一如往常,没有任何异议。
    倒是高妙容,犹豫片刻才笑着向姜宪道谢:“那我就趁着这机会好生休息几天了!”
    姜宪笑盈盈地点头。
    大家喝了绿豆汤。姜宪借口不打扰李冬至和何瞳娘的功课,和何夫人、何大舅太太去了上房。
    早有丫鬟得了姜宪的吩咐,在上房的墙角堆了冰山,外面的烈日虽然白晃晃的,屋里却很是凉爽。
    何夫人不免有些心痛越用越少,没了就得拿高价去买的冰。
    姜宪却笑道:“千金散去还复来。这银子本来就是拿来用的,这个时候不用,以后也会用,不如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何大舅太太听了直笑,道:“郡主这是太有钱的缘故。”
    几个人笑着聊着天,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去看池塘连亭子和厢房,最终还是如姜宪所想的那样,把宴请的地方定在了东跨院池塘不远处的厢房,临时搭台唱戏。
    何夫人觉得有些对不起姜宪,道:“以后还是想办法换个大一点的宅子。”
    “没事!”姜宪笑道,“宅子不在大小,在请客的人是谁。”
    她这话是有根据的。
    前世,她做太后时候的户部尚书梅城也是很小气,赁的院子不仅小,而且还七弯八拐地马车没办法出入。每次家里有什么宴请的时候,不过是四个素菜一个汤,马车却在胡同外面的大街上排成了一长溜,有时候五城兵马司的人不得不出面帮着维护。
    她请客,谁敢不来。
    不过是她素来好面子,不想把宴会弄砸了,让别人在她背后议论。

☆、第三百一十九章 南货 

    第二天,李泰就把需要的冰买了回来。
    解决了宴请的地方,茶酒糖果这些小事就好办了。
    姜宪每天和何夫人、何大舅太太在西跨院正院的东厢房里聊天,李冬至和何瞳娘则上午在西厢房里练字,下行跟着情客,看她怎么打理西跨院的那些琐事。
    因为姜宪的缘故,东厢房里由着几个小丫鬟在打扇,西厢房则在墙角堆了冰山。
    何大舅太太吹着幽幽凉风,吃着由冰鉴冰镇的甜瓜,觉得凉意从心底一直到了四肢百骸,不知道有多舒服。
    她不由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