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竹词-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她一起坐的宋姑娘早就起身踮起脚去瞧热闹,捏着帕子连连感慨:“顾姑娘一定是祖上冒了青烟,那可是沈大公子啊!听我爹说,圣人过不了多久便会提拔他,将来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说不定再过几十年,沈家又能荣封个国公出来。”

    “咱们不好妄论朝政。”瑞和县主淡淡说道。

    宋姑娘吐了个舌头,满脸钦佩的看着她:“县主还真是沉得住气,我看花廊底下站的那几个,恨不得吵得面红耳赤了。”

    沈昙幼时在西北大营呆的久,汴梁城中自然没他的名号,闺秀们能想起来的,大抵也是说他力大可怖,且还有龙阳之好。但经过这几年,再提起他,任谁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句英雄出少年,自古美人爱英雄,倾慕沈昙的闺秀多了起来,在花廊那儿惊惧之下争吵的两个便是。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可吵的。”她佯装镇定的笑了一声,可若仔细看,握住茶杯的指节俱用力到变成了青白色,筋络也显了出来。

    顾青竹碍瑞和县主的眼不止一两次了,朱凤珊在汴梁的时候,喜欢和县主针锋相对,李淑知她脾性上的弱点,以静制动便能轻松压制一筹。

    可如今顾青竹比谁都沉得住气,想凭借话语激她简直比登天还难,瑞和县主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架子端的高些,每次以为将她甩下去了,顾青竹却又有法子成为众人焦点。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顾青竹的未婚夫君一个比一个优秀,当初和赵怀信退亲时,任谁都会断定她这辈子要蹉跎下去了,结果却生生被打了脸,顾青竹不仅没像他们所说那般消沉,连第三次要嫁的沈昙,方方面面均和赵怀信在伯仲之间。

    瑞和县主已不是因赵怀信而记恨她了,一山不能容二虎,似乎顾青竹在一日,李淑便要不甘不愿的屈于人下。

    回廊下,也不知谁先停的,田桡和赵怀信便一直在那儿站着。

    侧殿门前的回廊地势较高,台阶下栽种着两棵十来年的桂树,此时已零零星星开花,幽香扑鼻。

    田桡忍不住心中的惊涛赅浪,觑着赵怀信的脸色,伸出根手指点点他的肩膀:“这。。。”千言万语楞是没吐出第二个字儿。

    站在这里一览无余,赵怀信默默凝视半晌,感觉肩上有动静,才转过头:“怎么?”

    “怎。。。怎么。”田桡暗自骂了两句,抖着音儿质问道,“别告诉我你事先知道啊!!”

    赵怀信颔首,以极轻松的口吻说道:“让你猜着了。”

    这回田桡连半个字都说不出了,毫不顾忌形象的将双手抱在脑袋上,心里头将各种猜测走马观花的捋个遍,无奈猜不透其中玄机。

    但他好歹知道当下不能再和赵怀信提这茬,一面儿虚揽着他的肩膀,一面儿提议道:“走,咱们兄弟二人不醉不归。”

    身为当事人的赵怀信固然知晓早晚会有这天,可在众人震惊于沈昙所言的同时,他竟也心头一紧,连步子都迈不开,与顾青竹相遇相识的情形如浮光掠影似得闪过,最后堪堪停留在两人于南屏山小楼中对峙而立。

    那时的决断始终没有太多真情实感,这半年多来,赵怀信很少主动去思去想,过的不能说惬意,但绝谈不上糟。户部公务繁杂,没有多余的空闲应酬,除了偶尔和田桡他们去红楼草堂喝酒消遣,日子平淡无奇,至于坊间所说和深秀侍者那点儿最新的艳闻,捕风捉影,他亦懒得搭理。

    赵怀信举步和田桡折返去了侧殿,宫女们已将美酒佳肴摆上了桌儿,外头的嘈杂已然与他无关了。

    而这厢,有沈昙挡在前头,一切变得顺遂起来,能围上来询问的都不是心怀敌意之人,问罢两句纷纷贺喜,顺便也像展翼那样,提前讨要份喜帖。

    别看这些个公子贵女素日自持矜贵,可遇上这种事,也和城中哪些好奇的小年轻一个样,其中礼部焦大人家姑娘,年岁还小的很,拉着自家长姐的手听了半天儿,扑闪的杏眼好奇的问:“姐姐,是不是长的漂亮才能找到俊俏的夫君呀?”

    弱弱的话音刚落,众人便是捧腹大笑,被意外夸奖的顾青竹也忘记了脸红,捂嘴跟着乐呵起来,焦家大姑娘跺了脚,在她脑门上轻轻拍了下:“你这丫头,在家怎么教导你的?”

    焦小姑娘这才知道问的不对,羞怯的躲在长姐身后,只露出一只眼睛:“我就想知道。。。以后也好寻个好看的夫君。”

    “你怎么还说!”焦家大姑娘无语凝噎,赶紧捂住她的嘴,生怕再说出什么语出惊人的话。

    “童言无忌。”沈昙笑着弯下腰,朝她眨眨眼,逗弄道,“回去多吃些饭,个子再高点儿,说不定便心想事成了。”

    小姑娘欢喜的拨开长姐挡在嘴前的手,道:“能是像沈哥哥你这般的吗?”

    展翼率先接话道:“像展哥哥也挺好不是!”

    小姑娘不给面子的撇撇嘴,显然是嫌弃了,众人再次笑了一阵,直到焦家大小姐满脸歉意的将她牵走才算平息。

    ******

    延福宫大宴后,沈昙与顾青竹的婚事传的人尽皆知,连圣人和皇后娘娘当日听说了,都向顾老爷子打听过。

    汴梁城茶馆中说书的还依此编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名儿起的十分贴切—《三嫁姻缘》,慕名来听得人络绎不绝,讲的是月老贪酒把三人的红线错牵到了一位女子的指间,这才有退婚两次,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

    无论怎样,两人如今是尘埃落定,顾青竹肩胛的旧伤疼的次数也愈发少了,能做些女红之类的活计,下月初沈家上门下聘,不算成亲用的喜帕床帐,下聘当天女方给未来公婆缝制的鞋袜总要赶出来。

    衣裳之类的她尚且能琢磨着缝。可鞋子这东西真真儿开天辟地头一回,鞋底需来回纳好几层,脚掌和脚底宽度不同,饶是颂安给她画了鞋样儿,也错了许多次,顶针戴的手指疼,才勉强将鞋大致弄成了。

    顾青竹把一双鞋放在案几上头看了看,中肯的给了评价: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姑娘别慌,锁了边儿,缝上花样云纹便好看的多。”颂安笑着把箩筐拿的近些,指着里面的小珠子说,“最近城里流行往绣鞋面儿上缀珠子,您按花样缝上去就成。”

    顾青竹大概比划了片刻,簇起柳眉道:“缀上去穿着会不会硌脚?”

    颂安摆摆手:“不会的,鞋面儿本裁的高,再垫上一层细软布料,正好合适着。”

    作者有话要说:  今晚的火车回家了~

    有趣见闻:昨晚上乘公交车时,邻座的一位小姐姐对另外一位小姐姐说:“趁着今天赶紧回去打排位,小学生们都有时间了,容易赢。”

    我顿时肃然起敬,睡前就下了个WZRY,可惜连人机对战的简单版都吃力。。。

 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二回

    顾青竹听的一知半解; 手中的针换上彩线,想先将边儿缝起来再说其他,怎知她刚刚下了两针; 如意挑了帘子进门,回禀说堂姑娘顾青荷来了。

    年初王家追究她成亲前和外男不清不楚,冯氏从平江府火急火燎的赶到京城; 二话没说就跑王家示威去了; 指责王蒙纵容小妾怀了孩子还倒打一耙,怪罪顾青荷的不是来。

    王蒙母亲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拜访老太君时没讨到好; 半点儿不客气的回嘴说; 顾青荷上梁不正下梁歪; 和表哥都鸿雁传情了; 家里头还好意思说是亲戚间正常交际。

    哪家表兄妹住在一府里头还写信,便是写了; 谁还尽写风花雪月的东西?

    争来争去; 连王蒙都厌烦了,先把自家母亲拉回屋里; 再去给岳母赔罪; 毕竟他刚上任不久,家宅不宁要被传出去,仕途上铁定会受到波及。

    另一面,顾青荷的父亲也后脚跟到,他倒是个实在人; 将表哥表妹一说解释开,说到天上,两边都没有闹大的想法,互相给个台阶下,这风波算过去了。而然夫妻间的隔阂一时半会儿消不去,顾青荷眼睁睁看着妾室生下儿子,母凭子贵,连院子都换了更宽敞的,苦水只得往肚里咽。

    顾青荷如今把王蒙看的透彻,表面是和煦如玉的书生,其实本性则无利不起早,当初求娶自己,无非因为想和顾家攀上关系,可惜家世弱了些,不敢肖想顾青竹。

    越是知道缘由,她越无法坐以待毙,唯有在顾家长辈面前能说上话,王蒙还会忌惮着些,是以顾青荷几乎每月都会抽空带着女儿玉姐儿来探望老太君,以至于玉姐儿见了老太君,比见到亲外婆还亲。

    最近亲朋好友陆续来给顾青竹添妆,她既来了,也不好拒之门外,于是让如意把人请了进来,摆上点心小食招待着。

    因为抱着玉姐儿,顾青竹便把她让到罗汉榻上坐了,垫子不软不硬,小孩子爬起来最好。

    顾青荷把女儿安置妥,这才从身后奶娘手中接过匣子,瞧着不大,里头分了两层,装着一整套的黄金打的头面,其中耳坠还是金镶玉的,这添妆的礼可不轻。

    “妹妹大喜,我也不懂京师这边儿添点什么合适。”顾青荷把匣子里面的金钗拨弄了下,抿嘴笑道,“想来想去,金子固然俗了些,好在以后若戴久了,也能融了再打成其他式样。”

    顾青竹略略看了眼,心里头有数,先谢过收下,暗地里让颂平去库里拿一对儿玉手环出来,还是前次给四哥家姑娘选礼,买了这个,后来又觉得玉如意好,便搁置了。

    “玉姐儿做酒的时候我正巧在京兆府,今儿算是见面礼了。”顾青竹把玉手环给她戴在手上,玉姐儿马上快会走路,看到稀罕的东西就上嘴啃,不一会满胳臂都是口水,奶娘赶紧抱过去帮她擦干净。

    屋里有孩子在不愁找不到话说,顾青荷踌躇了会,趁着玉姐儿被抱去喝奶的时候,寻间隙和顾青竹道:“有句话一直想与妹妹讲,我初来乍到在府上借住,心眼儿小,总是记恨着你,说些不中听的话,想想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如今才明白血浓于水的道理。”

    顾青竹微微讶异的抬眼,没想到顾青荷会说这个。

    顾青荷叹了叹,接着道:“我也不奢望你能说原谅的话,就是不吐不快,一入高门深似海,王家虽在汴梁不打眼,对于我来说却是高枝儿了。”

    “王家也还有明白人的。”顾青竹并非心软,两人各自嫁出去,以后能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顾青荷从前做的那些,别家府中姑娘多的,难免勾心斗角,像顾家这么安和的才是异类。

    “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顾青荷提起来就是一阵心酸,用帕子压了压眼道,“不落井下石便不错了,为了打好关系,我嫁过去就拿嫁妆贴补他们母子,只要提起,从没说过不字。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成亲前和家中表哥的事儿,是我一时糊涂,但多余的实在没做过,抬头不见低头见,若真越矩,我爹头个绕不了我。结果事情出来,都在煽风点火看大戏……”

    在王家如履薄冰,顾青荷憋在心中许久的话,像是找到了发泄口,一股脑的说与顾青竹听,满眼的通红。

    顾青竹使眼色让如意拿了条冷帕子:“堂姐先擦擦罢。”

    “对不起,我这一叨叨,又惹人烦的。”顾青荷赶紧收住抽泣。

    “乔老夫人倒是面善。”顾青竹虽没见过,但当初王家请媒人登门闹了笑话,错以为是向她提亲,乔老夫人便和王夫人一同来顾家赔礼,老太君事后还叹了一句。

    顾青荷楞了楞,听出她所说的深意:“可老太太向佛,几乎不理后院的琐事了。”

    顾青竹笑笑:“这我还真不知道,不过玉姐儿也大了,祖孙之间多近亲总是好的。”

    言尽于此,其他便不是她好多嘴的,顾青荷若有所思的想了会儿,也没问,玉姐儿喝完奶打着饱嗝被抱出来,顾青荷就起身准备走了。

    “对了,看见你,我才想到件事儿。”她挥手让奶娘先出门,扭头小声和顾青竹说,“那段城里传出你身子不好的说法,兴许是我多想了,县主定亲宴那次,咱们一起去,你因为喝药忌讳饮酒,完了她还特意又跟我打听是哪儿不舒服,吃的什么药。”

    虽然顾青竹已经知道是李淑动的手脚,也还一直不清楚她是从何联想的,闻言才将事情串联起来。

    顾青荷又道:“我也只猜你是风寒,没多说什么,大概是我想的多。”

    送走她,顾青竹重新拿起针线开始绣鞋上的花样,心里却思忖着,当时她还没同赵怀信退婚,如果李淑就有那般念头,可真够未雨绸缪,极其可怕了。

    ******

    这些烦且存在心里,顾青竹没空闲去纠结,单手上的活儿计便起早贪黑的忙了小半月,卢家姐妹是下聘当日来添妆的。三书六礼走的紧巴巴,即便如此,沈家聘礼也诚意十足,该有的齐全不说,因着陕西路那边的交情,西域珠宝香料、琉璃制品之类的紧俏货,一股脑儿的全在礼单上头。

    沈昙要参加明年的春闱,等放榜后,圣人才会正式给他任命官职,两家长辈考虑到万一派去外地,小两口成亲都是个问题,于是紧赶慢赶,将吉日定在了十一月初。

    聘礼满满当当摆在顾府正堂前的空地上,卢玉怜不住的在顾青竹耳边喟叹着:“我方才替你去瞧了,每抬担子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半点儿装点门面的意思都没,竟不知晓沈家如此阔气。”

    新妇受重视,顾青竹心内欢喜之余,又有些发愁,家中长辈怕也没料到沈家会行了重礼,如今一来,之前张罗那些嫁妆便不够看了。

    卢玉阁捧着脸站在窗户边儿,听竹苑里也放了几抬喜担,俱是女儿家私用的物件,上头铺着大红色的绸缎,丫鬟婆子脚下生风的腾地方,各个喜上眉梢的:“改明儿我成亲若有这一半排场就好!”

    顾青竹笑出声道:“那得让玉怜姐去和刘家公子提个醒儿。”说起来卢玉阁月底便大婚了,比她还早呢。

    听竹苑这边热热闹闹,长松苑里也是一派喜庆。

    老太君招待罢沈家人,回屋头一件事儿就让李氏把嫁妆单子拿来对了遍,掐指算了算道:“也不能都原样当嫁妆抬回去,显得咱们家怠慢,快帮着想想法子,看添些什么好。”

    李氏仔细看完,笑道:“我觉得准备的不少,剩下的不如和爹商量,多带几册古籍之类?”

    顾家的书阁在京师有名的很,多少学子慕名前来一观,有些古籍可比黄金白银珍贵多了,书香世家嫁女儿,肯定少不了书,原先定的嫁妆单子里头也有,只是比起沈家的聘礼欠缺点。

    老太君豁然开朗的拍掌道:“这个好,我倒是老糊涂,居然没想起来。”

    李氏唉了声,将礼单叠好收起来,笑说:“依媳妇儿看,您是乐糊涂的。”

    忙完纳征,沈家把两家提前拟好的良辰吉日用红笺写了,再带上沈昙的庚帖,算是正式定下婚期。

    十一月十一,宜采纳、嫁娶、祭祀、祈福、安香。

    冬里成亲的少,外面呵气成霜,平时街上行人车马均是稀稀拉拉,可今日却出奇的热闹,天还没亮,西角楼大街附近便陆续有百姓出来,在巷子口喝碗热乎的羊汤,互相拉扯会儿闲话,单等着沈家迎亲的队伍从这过呢。

    因为上妆后便不能吃东西,顾青竹前一夜睡的及早,并未像长辈说的那般,紧张的睡不着觉,还是颂平将她喊醒的,趁着热水洗漱干净,那边儿李氏已经带着丫鬟们冲进门来。

    “这丫头还真稳得住!”李氏哭笑不得的点着她道,“喜婆都在暖阁等半天了。”

    顾青竹刚坐在凳子上,面前是煮好的鸡蛋,米粥还有烙饼和两样小菜,端起碗先喝了口粥,不好意思道:“也不知怎么,睡得特别沉,大概是前几日忙的厉害。”

    李氏指挥着丫鬟把需要用的东西摆到妆台上:“好好好,你吃你的,待会儿坐着让喜婆帮你开脸,有什么事儿就差人喊我,张姨娘在屋里陪着你。”

    绞脸时顾青竹疼得呲牙咧嘴,受了足足一刻钟的罪,就这喜婆还笑吟吟的说,她皮肤滑嫩容易上妆,换做别的,怕要花小半个时辰。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写到成亲了,晚上回家继续码字,再补一章,明儿早起仙女们可以看到。

    今早到办公室,发现上周网购的键盘清洁泥到了,于是兴致勃勃的打开堆在了键盘上。。。

    紧接着被叫出去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回来看见人间惨剧,泥巴全漏进去了,抠不出来。。。

    最后无奈的拆格子(哭笑不得)。

 第153章 第一百五十三回

    喜婆是城中有名的送婚婆婆; 开脸上妆自成一派,顾青竹五官精致妍丽,眉如远黛; 眼尾淡淡斜飞入鬓,由深及浅别有风韵,无需太多粉黛便可惊艳四座了; 使得喜婆一劲儿夸奖着。

    顾青竹扮好妆; 由颂平颂安两人伺候着穿上嫁衣,隆冬时节饶是穿棉衣还会冻的哆嗦,成亲总不好也像常人那般; 故而里面夹了层金丝广袖大衫; 腰封下头是十二幅的如意吉祥裙; 外面罩着流苏百穗的鸳鸯霞帔; 发间百鸟朝凤冠灿然夺目,冠前珠帘将她的脸隐隐遮了起来。

    张姨娘忙前跑后的为她安置东西; 垫肚子的小块素饼、袖炉子、还有丝帕俱让随嫁的丫鬟带在身上; 盘点完一圈儿,于妈妈欢天喜地的过来通报; 迎亲的队伍至府门前头了。

    沈府坐落于皇宫西侧; 一路绕着大街巷击鼓奏乐而来,围观百姓由侍卫拦在两旁,踮脚勾头的竞相张望沈家大公子的英姿。

    沈昙素来穿戴简朴,在西北大营时着军衣,回到汴梁也改不了习惯; 几乎没有过颜色鲜艳的衣袍,眼下大喜之日,喜服硬生生被他传出些许英朗之气,眉目出奇的俊秀,唇边笑容时隐时现。一群戴着兜帽的姑娘像雀鸟儿似的叽叽喳喳议论着,沈大公子美名已传至汴梁城外头,今日再看,真真儿是名不虚传。

    展翼等五六个武将子弟前来为他助阵,胯/下是清一色的黝黑骏马,浩浩荡荡抵达顾府,队伍刚刚停下,门中便跨出一位青衣公子,正是赶来参加七妹婚礼的顾家大少。

    顾明瑞将到而立之年,在唐州做官多年,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沉稳老练,遥遥笑起来道:“若想进门,每人以‘冬梅’为题,赋诗一首。”

    历朝历代吟咏梅花的诗句颇多,这题目在学子们眼中,再寻常不过,连展翼都脱口而出,剩下的人依次说完,顾明瑞方才抬手摆了摆:“开门,沈兄请。”

    沈昙被众人簇拥的来到正堂前,顾明宗领头扯开嗓子嚷嚷道:“大哥放水啊!这也太容易了,不成不成,一会儿罚酒!”

    顾明瑞淡淡瞥了他一眼,摇头道:“后面才是重头戏。”迎亲队伍那么长,总不能让人在外面赋诗许久,由易到难,先进了家门,之后怎样就得看他们是否手下留情了。

    沈昙倒毫无惧意,一副神挡杀社佛挡杀佛的模样,站在中央任他们考验。

    顾家子弟肚子里墨水儿多,连顾明卓都拦在前头,当他过五关斩六将后,愣是抛出最难的出来,让沈昙现作首回文诗,以表喜悦心情。

    所谓回文诗,便是回环往复,正读倒读均可成章的诗句,无论从哪个字开始,俱解释的通顺,自西晋以来,历代诗人争相效仿,许多文人墨客将其视作卖弄文采的小手段,城中士族也不能免俗。

    话音刚落,观礼众人忍不住呼吸一窒,随后哗然起哄,顾明宗狠狠拍着顾明卓的肩膀,竖起拇指,哈哈大笑道:“你真是绝了!居然敢提这个,若让七妹妹知道,指不定要怪你难为沈昙呢。”

    顾明卓不着痕迹的躲过他的毒掌,揉着肩膀认真道:“那可是我长姐,起码得回文诗才能配得上。”言外之意,顾青竹才学广博,要嫁的人当然得善于笔墨,诗词造诣高人一等。

    展翼托腮苦思冥想了半天,委实没有头绪,甘愿败下阵来:“天神爷爷,这我可顶不了,兄弟们谁行谁上?”

    “必须是沈大哥自己作诗。”顾明卓一本正经的说道,“别人帮忙不算数。”

    “好。”沈昙眼中带笑的做了个手势,随即低头沉思。

    一方红木桌事先被搁置在园子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书童在旁边研好墨,沈昙便飞快的从笔架抽出只略粗的毛笔,毫不犹豫的写了下来。

    十六字围成个圆圈,挑中任何一个字往两侧读,皆可成诗。回文诗又分多种,像往复回文、双句回文。。。其中最难的便是这通体回文,别看简简单单那么几个字,能想到的绝非池中物了。

    “妙!”顾明瑞还想着沈昙若过不了关,怎么两全其美的绕过这个话题,没想到他不但写出来了,且意境辞藻上乘,于是毫不吝啬的称赞,“简直绝妙!”

    围观众人也是大饱眼福,纷纷表示此诗定要誊写一遍,回去好好揣度几番。过去诗词这关,后面涉及到射箭等体力难题,展翼等人为沈昙保驾护航,奋勇上阵,待时辰差不多,喜娘才提醒说该进院子迎新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