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绣-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呢,你拿着吧,我把两头猪全卖了,价给的好,我又抱了两头猪崽养,兔子也卖了一窝,正好人家酒楼要呢就卖了。仁立已经可以自己单独做家具了,今年师傅也给包了红包了,说仁立干得好接了个大活赚钱了,我还有呢,种子都买好了,年货去市集买就成了,差的也不多了。”赵氏一番解释才让李母放了心。
“缺钱就吭声啊。”李母反复念叨。
“你也去市集,正好一起去吧。”
“成啊,我帮你拿东西,巧兰去么?”
“我想去呢,要拿点线回来,我还想买点青盐和香脂,擦脸的没了,羊油膏子也没了,我弄了点香粉去看看有没有人要卖了它。”
巧兰闲着的时候用学武留下的花苗采了花,做了些香粉,方子是奶奶给说的,反复弄了几次瞧着很不错,还弄了点胭脂,掏澄的净净的颜色也很漂亮。
“还是兰子厉害啊。”赵氏赞赏的点头。
“嫂子,我给你们单独留了一份,我一会给你啊。”巧兰也没忘了两个嫂子,单独包了两份。
马小玲惊喜的瞪着眼睛,“还有我的呢,太好了谢谢兰子。”
第048章 照顾
巧兰眉眼笑的弯弯的,很是可爱灵动,又转过头对嫂子张氏说道:“嫂子我给你也留了一份,一会拿给你呀。”
张氏颇有些惊讶却又了然,脸上有些不好意思,眼里有些愧疚的神色,“我知道妹子一定会想着我的,从来也没落下我。”声音说道最后有些低低的,心里涩涩的难受,愧疚后悔的情绪在心里渐渐的发酵,想想以前和学文在一起的幸福日子,再想想现在孤单的样,婆婆和奶奶都不喜,自己真是好日子过多了,作大了。
巧兰不知道张氏心里有这么多情绪,颇有些好奇的看着她,“嫂子你怎么了?是不是想我哥啦!别担心人不是带话回来了么?年前肯定能回来的。”
其实是巧兰有点不好意思,上次好容易去一回城里,两哥哥凑银子给她买了一套银首饰,却连一个布头子都没给嫂子买,实在有点……。
这次送香粉也是想着补偿一下,嫂子也没坏心也不是坏人,以后还得相处,得过且过呗。
“没事,就想着他们在外面冷不冷吃的好不好,有点担心。”张氏强笑了一下,岔开话题,下定决心好好干活等学文回来给他道个歉,以后再也不折腾瞎想了,就守着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
巧兰见嫂子并没好转也不好过问太多,也就说起别的高兴事缓和一下气氛。
吃过午饭大家趁着日头还高继续干活去了,李母和赵氏也去地里干活了。
下午的时候家里就来了人,是村头一户穷人家,家里顶梁柱生了病拖了一年多死了,留下孤儿寡母的几分薄田,寡母带着几个儿子含辛茹苦吃尽了苦头把孩子拉扯大,但没有能力给儿子成亲,家里就那么一点薄田,就算靠着村里的救济也只能混个温饱,实在没能力做别的打算了。
好在李家村一向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饿死人是不可能的,但救急不救穷,这寡母道也硬气,四处给人干活缝补,一切能干的重活累活她都干过,甚至跟男人一样去给人修房子垒炕搬石头等等伙计,别人同情她就适当照顾一下,有轻省的活让她干点。
可是孩子一天天大了,四个儿子呢,要成亲啊!
李老太的荒地需要人开,第一个就想着他家了,上次学武的事她家几个儿子一直冲在最前面,最后事了后也没吭声就悄悄回村了,是个踏实热心的人。
马婶子就领着大儿子过来了,“婶子好,我过来问问开荒地的事,你看我家好几个儿子,干活都是下死力气的人,有啥活干您尽管开口,这冬日里也没啥活了,需要干点啥您吩咐吧。”
李老太笑着点头朝她招手,马氏走到跟前坐在马札上,“我想着你带着孩子不容易,眼瞅着大小子和我家学文一个岁数了,也该成亲了,不能再拖了。我家的荒地人手不够,开不了那么多,我想着你要是愿意给我帮忙你就拿去开吧,我也不要你的银子,荒地头几年不赚钱就只能混个饱,等后几年你丰收了给我点粮食就行,就按村里的老规矩办行不?”
马氏一听眼泪下来了,这是照顾她家呢,村里老规矩除了给粮食还有给银子才能佃地呢,李家没要她的银子是因为知道她给不起呀。
“婶子我给你磕头了!”马氏一下就跪了下来,眼泪在脸上流淌。
“哎呦!这孩子快起来,儿子都这么大了,大小子快起来,叫我一声李奶奶呢,还不是得照顾着呢,再说我还要你们给我帮忙呢。”李老太赶紧把一老一小给拽起来。
马氏起身擦擦眼泪,连连点头,“婶子放心,几个小子干活还是行的,我听桂花说还要挖渠是么?我家小子就能干。”
“我给你们钱。你们帮我挖渠啊。”李老太笑咪咪的点头。
“婶子,给钱这话就再别说了,我佃您家的地都给不起银子,干点活还要钱我也没脸在村里混了,您不要再提给钱的话了,往日里没少照顾我们,平时都找不到机会报恩呢,您给我钱我也不要。”马氏坚决的摇头不要钱。
这佃地的条件走到哪也找不着这么好的事,这是一个村照顾他们家穷呢,别人谁管你死不死呢?
马氏虽然穷却是个会来事的,谁家有点事照过来要帮忙她都也很热心,这些年她家的事别人也愿意帮衬她一把,几个小子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因为孩子爹死得早,马氏一个人除了种地之外还要给别人浆洗缝补贴补家用,经常不在家,那时候老大带着三个弟弟,到处去混吃的,村里大娘大妈们心疼孩子就给孩子一口吃的,就这么拉拔着长大了。
投桃报李谁家有啥事,马氏一家子能帮上忙的,不用你说自己就过去问了,特别有眼力见。
李老太知道她是个有傲气的女人,人穷志不短,力所能及的也要回报大家,想到这也就笑着点头接受了,人情有来才有往,人家给不起钱愿意出力,你得让人出这份力,不然以后不好相处了。
“那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十亩地给你能干完么?”李老太也担心他家干不完。
“可以,我想着多佃点呢,我娘家侄儿三个也没活干,我娘家也苦的很,大哥痨病很多年了,嫂子一个人带着侄儿守着那几亩地也是苦苦支撑,我想着婶子要是一时半会找不到人,多给我佃两亩地,我也帮一把我嫂子,这几个孩子也没少沾我哥嫂的光啊。”马氏叹口气。
“这好说,你娘家人我也信得过,地是有,只要你们能干得了就行。”
“这你放心,家里有牛,侄儿三个也是勤快人,能干完。”马氏不怕累,就怕没地方让使力气啊。
第049章 琢磨
“那行,就这么说定了。你知道还有谁家愿意干荒地的么?一个价,给粮食可以不要钱。”老太太问道。
马氏想了想说道:“我想起一户人家来,村西头的老王家,老大那一家子您有印象么?一家子老实巴交的,给老太太欺负的可惨了。”
老太皱皱着眉头想了想,忽然一拍巴掌,“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死了婆娘后来又娶了妹妹的那个老王头?”
“对就是他家,老大是前头死的那个生的,老实巴交的,媳妇也是老实人,老太太可劲的欺负老大,一家干的活不少却吃不上多少,前些日子她三儿子考上秀才了,这不老太太抖起来了闹着分家了,老大一家子啥也没有,净身出户的,啧啧……可真是黑了心了,活都是老大家干的呢,这一大家子轰出去吃啥喝啥呀?现在住在那山脚下的破茅屋里呢。”
老太太点头,“哦!前些日子老头子老去村长那,说闹哄哄的就是他家啊,嗨!我家的事也多没顾上问呢,那破茅屋不是猎户盖的么,那四面漏风咋过冬呢?一分田都没给么?”声音颇为惊讶。
“嗯,一点没给,老大这回生气了,跟村长合计了一下,说是过继给老王头早死没儿子的弟弟了,他们已经分了宗了,这以后要断了根了。”马氏扁扁嘴一脸唏嘘。
老太太沉着脸感叹道:“老实人发脾气才吓人呢,犯了拧脾气那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这是寒了心了。他家有大小四个小子一个闺女是吧?”
“是呢,这不到处找活干呢,挣三核桃两枣的先糊弄着呗,我琢磨着您要不问问他,他家干活一直都是把好手,一家子都是勤快人。”马氏介绍了王家。
“哦,这样啊,你一会帮我去把他们夫妻两个叫来我问问,要是愿意干就干着吧,至于住的地方在我家荒地旁边有个小院子有点破旧了,那以前是村里的地我们买了下来,但是买下来才发现那块盖不上房子有点富裕了,一时也没空拆他,要是不嫌弃就修修先住着,等他家以后有了钱再从我这买下来就行,村里给我什么价格我就给他什么价格可好?”
跟老实人做邻居是有好处的,那块地正好临着将来巧兰的院子,以后可以和孙女做邻居,不用担心那头没人害怕会有野兽出没,帮衬他家一把还能记个人情将来指不定也有用得着人家的地方呢。
“那太好了,他巴不得来呢,我去给您说去。”马氏一拍大腿当即就站起来。
“老大你去叫上你几个兄弟拉着咱家的牛,去地里找你李爷爷,找点活干去。我去王家说这事去。”马氏是个利索人,这就风风火火安排着干活了。
“哎!”大小子是个闷葫芦,应了一声就朝外走,回家叫兄弟干活去。
“给你表弟带个信啊,让明儿来啊。”马氏临走不忘嘱咐儿子喊上嫂子一家过来干活。
马氏喊了一声急匆匆的走了,等人都走了巧兰才从屋里出来,“奶奶,你为啥要让王家人住咱家隔壁呢?”
李老太笑了,“这就是策略,你想啊咱家旁边那么大块地方,你不能都买了呀,将来肯定还有别人要买下来住,这是早晚的事。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不能先选择我看得顺眼人品好的人家做邻居呢,何况将来你嫁了这屋里人少,有个好邻居帮你看着点院子也是好事不是。王家是勤快人,人也本分将来肯定能过上好日子,不用担心落个眼馋嫉妒的人家住你隔壁,日日盯着你家是吃肉了还是数银子了,那多烦人啊!”
巧兰琢磨一番点点头,觉得深以为然,“还是奶奶想的周到。不过那咱家的地不就少了很多钱么?”
“傻孩子,荒地虽然没有荒废,可是头五年出不来产量,只有后五年才算出产呢,这一前一后就是十年,与其放在手里白瞎了不如佃给别人帮咱们养养地也能让他们落咱们家的人情。等他们缓过劲来自己就会琢磨去买地了,那个时候这地也养成了好地了,咱们接过来种产量必定不低,那个时候才是挣银子的时候呢。”
“那为啥不买好地呢?”巧兰还是不明白。
“孩子,太扎眼了,咱家这二年动静有点大了,盖了房子要歇一歇,你看才不过买了地而已就让你嫂子眼红心摇摆不定了,那别人呢?就没想法么?所以买荒地也是个缓冲,更是让家里人踏实勤奋的动力。等荒地有了收益咱家也缓过劲了,到时候手里有银子人心也聚在一起了,等学武成亲了,一家子再添置点别的就不是事了。这步子不能走太快,小心摔下来跌个狗吃屎啊。”
老太太语重心长教育巧兰,手里心里到什么时候都要收着点,做人不能太狂了。
巧兰沉思后一脸佩服的点头,“我听奶奶的,奶奶明儿我去把银票存进银号里。”
“嗯,明儿我和你一起去,去问问金子什么价,要是价格合适兑上一点回来,剩下的存进银号里,你手里留银子花用了么?”老太太疼爱的摸摸巧兰乌黑顺滑的大辫子。
“留了上回县太爷跟前的小哥来,给了五十两呢,我本来说给娘花的,娘不要让我自己留着买花戴。”巧兰晃晃脑袋,带着哥哥们买回来的银花生耳坠子,眼里带着欢喜的笑容。
这是她来到这里哥哥们送给她的最贵重的礼物了,她感谢上苍让她来到李家,得到了亲情温暖,让她孤苦无依的心有了归处。李家就是她的家是她的亲人。
“该把梳子戴上呢,明儿我去银楼看看,再给你挑一套金头面回来,过两日媒婆就要来了,把你和传虎的事定下来。”老太太怜爱的望着孙女,一脸的骄傲欢喜。
“不要金头面,换点金子压箱底就成了。”巧兰也不是个爱慕虚荣的,戴那玩意也没啥意思,不如留着置办产业划算呢。
“要的,女孩出嫁总要有一套的,留着也是和金子一样的作用。”老太太盘算着该拾掇自己的箱笼了。
第050章 想法
等亲事定了下来,就该着手准备巧兰的嫁妆了,她那些压箱底的宝贝也要拾掇一下,选一些好的留给巧兰。
实际上老太太是打着绝大部分都留给巧兰的意思,巧兰可以说是老太太一手带大的,感情也比别个要深厚一些,大小手把手的教着写字,临摹名家字画。
虽然那时候用的是黄纸但原身也确实是个蕙质兰心的姑娘,底子还是扎实的,只不过年纪小阅历浅耐性不足,所以和现在相比差了些,但灵慧劲是有的。
巧兰来到这以后翻了原身以前的荷包帕子,绣样灵动出彩,活灵活现,只是耐性上欠缺一点,在字画上欠缺一份风骨,这个是需要时间浸润的,巧兰是占了岁数的便宜了,她死的时候已经快三十岁,比原身强是自然的事。
老太太嫁过来的时候还有一些藏书和古董字画,都被老太太藏了起来,除了巧兰临摹过看过摸过,别人都连碰都不让碰,所以张氏都不知道老太太有很值钱的古董。
下午巧兰在屋里和奶奶劈线聊天,并没有急着绣花,劳逸结合速度效率质量才能更高。
“奶奶,你说那块红色的布绣什么好,明年不一定有时间弄,我是不是应该给李叔给钱?”巧兰问道。
“不用,你李叔指着你赚脸面呢,不在乎那点东西,你留着下次想绣个什么就绣个什么吧。”李老太慈和的笑着。
“那我下次还用金银线绣,绣富丽堂皇那种好不好?”巧兰歪着头想了想说道。
“可以啊。”
“其实我想绣大型屏风,仕女簪花图,双面绣每面都不一样的风景,用上好的黄花梨或是紫檀木做底座,那才显本事呢。”巧兰得意的笑着。
她在绣艺上是很有一点野心的,以前就曾绣过这样一座屏风,不过是山水花卉图,走的清雅飘逸风格,用的是自己研究多年的古绣手法,被老板拿去国外拍卖,卖了几百万,虽然不是古董却得到了华裔藏家的大力赞赏,十分喜爱珍藏了下来,因为这件东西做得好还帮老板开辟了国外的单子,老板在国外有一家绣楼,价格比国内高很多,她的很多作品都是销往国外的,销量一直很好。
老太太笑了,“那没几年功夫可出不来,太费劲了,以后再说。”
巧兰也就随口一说,现在时间条件都不成熟,不急。
“奶奶,昨天我想了一个事啊,你帮我琢磨琢磨能不能干?”
“哦,什么事?”
“咱们码头不是也有市集么?我想着弄点吃的让我嫂子去卖啊,家里还有小菜也可以拿去卖。早起码头很冷的,有点热汤热水的吃着一定很不错。弄得好一个冬天也能卖点银子。”
巧兰打着弄点小吃的主意,帮着嫂子和家里弄点银子,人有了事干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想法很好,但你嫂子一个人肯定不行,忙不过来呀。”老太太一时也没反对。
“您忘了还有我小玲嫂子呢,她肯定愿意干啊,晚上让我三哥四哥谁抽空给接回来就行,两人一起干对半分谁也别叽歪,一个冬天怎么地也得有点吧。”巧兰琢磨这码头市集挺红火的,来来往往人可多了,但他们现在不常去了,不买鱼很少去,都去县里了,以前他家也在那卖过东西。
后来李母也有了岁数,老太太也疼这个儿媳,家里条件也好了就不让风吹日晒的受罪了。
“那你想做什么呢?”老太太沉思了一下,觉得此事可行,多少能赚点还能让孩子们也吃点苦知道银钱来的不容易,挺好。
“你给我做过麻辣面,还有把那烫菜改一改,放锅里烫了加点辣汤再来点面,有菜有肉有面,热热乎乎的一吃,再来点五香和麻辣土豆,能行么?”巧兰双眼亮晶晶的。
老太太是京城北方人过来的,能吃辣,会做川味的东西,家里也常吃,巧兰也爱吃一点辣,根据家里哄孩子做的一点小吃,觉得可以拿去卖。
“你先问问你嫂子愿不愿意干,要是愿意干你们先做一顿尝尝味,好了才能拿去卖。把家里的推车拾掇一下,让你爹给修修,推着就能去。”老太太琢磨一回觉得不是不能干。
“成,我去跟我嫂子说去。”巧兰一下蹦了起来。
张氏也在地里挖渠呢,做饭时才会回来,自从下定决心要改善家里关系重新获得学文的原谅后,张氏一直都很努力干活,希望能多得一些好感。
尤其是老太太提醒她清远清刚也是兄弟,这让她彻底清醒了,是啊!嫉妒学武用了家里太多的资源和银钱,这个想法很可笑很自私,将来她的儿子该怎么办呢?如果也有自己这样自私的媳妇坏兄弟感情,自己这个做母亲的该如何做呢?
想明白这些她很羞愧,没给孩子做个榜样,反倒让人笑话了。
就算为了自己的孩子也该立起来,堂堂正正的做人才对。
巧兰跑去地里拉着嫂子和小玲嫂子这么一嘀咕,二人眼睛都亮了,小玲一点都不犹豫,“我愿意干,我能出十两银子,是我自己的绣花钱。”
“那我也出十两,不够咱们再添行么?”张氏也笑着应了。
“成啊,就是买点肉食啥的需要点钱,其他的家里都有。我们今晚上在家弄一点给大家尝尝味道,好不好咱们再改进,若是好了明儿就去码头上先试试看。”巧兰一拍手高兴的应了。
赵氏和李母听见动静扭过头来问,“你们嘀咕啥呢?”
小玲把事一说,赵氏点头,“成啊,说不得我闲了也能给你们打个下手什么的。这不是事。”
张氏眼巴巴的望着李母,她考虑了一下,“去摆摊可风吹日晒苦的很,妮子要绣花可没工夫帮你们,先说好不许埋怨你妹妹享福了。卖了钱要给各自家里交一半,这中不?”李母要把有些话提前说好,她们一说李母就明白了老太太的意思,婆媳多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中呢,本来就是要给家里改善生活的,再说我们还欠着妹妹的钱呢。”小玲是个爽快人,他们二房也没分家,也是要上交银子的。
第051章 准备
张氏认真点头,“娘,真赚了钱我都交了,我还有三十两也交了吧,之前是我想错了路数,一家人该齐心协力才对,我也得为清远清刚积点福德啊!”
说到这她长长的舒口气,心里压抑已久的郁气一吐而快,心情也明朗了很多,她要为儿子们留条后路啊。
李母这才发自肺腑的笑了,“这才对么!不过我也不要你那么多,你要是乐意全交也是用来盖房子,奶奶说了这次要盖就盖好的,把清远清刚以后成亲的院子都盖出来。你自己留下二十两,剩下的给家里,先盖房子中不?”
“行,听娘的。”张氏舒朗的笑了,家里从来也没忘了她的孩子们,是自己做事小家子气了,不怨别人。
“嗯,你出了力我也会记着,我跟学文说好了,明年盖完房子送清远去读书,学武说了以后两个侄儿的读书束脩他出一半。”李母早就跟两个儿子商议了孙子上学的银钱问题了。
虽然媳妇有点自私,但孙子是李家的,李母不会拿孙子的前程和媳妇掐架的。
“娘,我……。”张氏一下红了眼圈,她都没敢想明年就读书呢,没成想婆婆早就想好了,小叔子竟然也愿意帮衬自家,这回心里是真的踏实了,是自己把人想窄了。
“傻孩子,那也是我李家的孙子,我能不惦记么?以后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家里条件有限,我只能一个一个来,以后有啥不明白的问一声别瞎琢磨。”李母坦荡荡的说着。
“是,我都听娘的。”张氏赶紧擦擦眼泪,不想让人误会他们婆媳又怎么了。
“那我教你们做饭。”巧兰眼珠一转拉着李母撒娇。
李母哭笑不得,“我摆了那么多年摊呢,谁用你教啊,不就是下料重一点呗,我那是自家人吃省着点过,切!”
“哈哈哈!”一群女人哈哈大笑。
巧兰插着腰噘着嘴,不服气的扁扁嘴,“我做的好吃,给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好好,我们尝尝你手艺,做的好吃就跟你学了。”张氏呵呵的笑了,笑容明亮阳光。
下午娘们说了一声就早早回去了,巧兰说要去买点食材,弄好了明儿就去摆上再说,不过刚开始少买点,幸好是冬日卖不完也不怕什么,家里有地窖呢可以储存。
赵氏带着巧兰张氏和马氏一起去人家里买点下水,巧兰说要买点肚子,羊肚或者猪肚也行,再买点肝和其他的肉菜。
码头上干活的都是壮劳力,帮着卸货什么的需要体力,肉菜才会比较吸引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