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绣-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婶子,你扎花能有几个钱啊?”传虎看李母扎的也很快了,还很漂亮呢。
  “一个月大概能有个二三两银子吧,东西都是他的,但扎得好看价格高。我都挑价格高学的,这种珠花说是卖的可快了,上面坠了点小米珠,就能卖不少钱呢。我一个月零碎下来光扎花能有二两多银子,外加我养的鸡鸭兔子,还有鸡蛋也能卖个几两银子,主要是兔子抱窝太厉害了,一窝一窝的生,呵呵呵!我自己一个月也能挠个五六两银子吧。”李母摆着指头算了算。
  “行啊,婶子,怪厉害的。”传虎点头深感佩服,心里也很敬重李母,一个女人字都不识几个,全靠自己劳动能力,赚这些钱养家,真不一般呢。


第142章 商议
  “这不算啥,我年轻那会去码头摆摊卖我的小菜,一个月也能有点银子,回家趁着月光好还要扎几针,再绣两个荷包的。现在不行了,干不动了。”李母笑着摇摇头。
  李母是个很要强的女人,年轻那会日子过得苦点,从来不肯信命,全村人没有去码头摆摊的,嫌弃掉价。他们村是属于富庶点的村子,但也仅限于此。可李母性格爽利有点泼辣劲,让李青山给自己做了个推车,推着就去了。啥都卖过,汤圆,鱼丸,小酱菜,后来发现小酱菜最受欢迎,尤其是鱼和肉之类的,很多人家弄得不好吃,自己生意就挺好的。
  那时候哪有店铺,还不是一样在码头吹风,冷的要死,抱着胳膊跺着脚愣是坚持着熬下来。
  “娘,我嫂子越来越忙了,回家也晚了,家里的活等我走了你一个人干太辛苦了,以后可能我嫂子还会越来越忙的,家里可咋办呀。”巧兰心里开始担忧这个了。
  “没事,我还年轻着呢,没到干不动的时候呢。”李母笑笑浑不在意。
  巧兰抿抿嘴,这会子她有点迷茫了,不知道自己给嫂子开店的想法是对还是错了,大家都得好了,最后她娘反倒成了干活最多,最辛苦的那个人了。
  可是她也没资格拦着嫂子不让人自己挣钱养儿子吧,但老娘辛苦她也舍不得呢。
  “实在不行买个丫头回来伺候着就是了,大不了对外就说是亲戚过来投奔的。我觉得还是可以的,等清远在大点,家里确实需要个女人伺候着了,婶子年岁也大了,还要照顾奶奶爷爷,确实有些辛苦了。”传虎想了想提了个建议。
  “能成么?”巧兰一时忘记了,这里可以买奴才的。
  “不行,我那需要人伺候呀,没到那地步,你这丫头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呢。”李母不高兴的板了脸。
  李老太从屋里出来了,“我看可以买,签了死契。你年纪也有了,也该学会保养了。买个奴才没多少钱,这钱我出了。”
  李母都无奈的放下手里的花,哭笑不得,“这哪跟哪,也不差这会子吧,怎么说着就非要买个奴才干嘛?”
  “家里的活确实不少,而且兰子的院子也需要人打理,媳妇们都出去挣钱了,也不能耽误,毕竟要养孩子读书呢。买个奴才,最好是一家子,能看门还能干点活,咱家活也不多,帮着干一点就成。我瞧着学武没有三年两年是不会回村的,学文一个人也确实支应不过来,再说现在咱家日子过得好了,也掏的起这个钱。”李老太和李母婆媳几十年了,李母孝顺懂事,伺候李老太从没有怨言,早就已经当亲人一样在相处了,也是很疼李母的。
  “啊,回来问问当家的?”李母一下没词了,顿时有些蒙圈,说啥了咋就到了地主老婆子的地步了。
  “买了还可以帮着下地干活么?也不浪费呢,要是他们愿意孩子可以赎身么,相信没有不乐意的,不用伺候富贵人固然没有了金银,可咱们这样的人家太平,求得是个稳当。肯定有人愿意干呢。”
  “要是帮着干活还可以考虑,我说了不算,问问当家的。要付钱我自己就能给的起,学武的药材钱都给我了,桂花买酒的钱也给我了,没人亏待我,我有钱呢。”李母如今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孩子都懂事孝顺,其实她乐意干点活,心情好干啥都行。
  “就是么,等明年咱家种的很多东西都能卖上钱,等果树挂果了,那还不都是钱么。虎子回头你帮我想着这事,你婶子这么多年也是受累了,不光照顾一家子还要伺候我们两个老的,老人事又多,里里外外都是她伺候着,确实辛苦,你给找个好的,最好是一家子老实本分的,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的就成。”李老太越想越觉得这个提议挺好的。
  “成,这有啥呢,买个奴才也没多少钱。”传虎觉得这都不是事。
  李青山和学文几个回来了,张氏和小玲子王嫂子,几人推着车又说有笑也前后脚到家了。
  “呦,今儿咋这么早回来了?”李母一看人都回来了,顿时有点着急了,还没做饭呢。
  “哎呦!光顾着跟你们哈拉,饭都没做呢,真是……。”李母赶紧放下花往厨房走。
  “娘,我们回来了,今儿东西卖的快,我帮你做饭啊。”张氏和小玲子说着就进屋了。
  “你们累不累,喝口水歇一会,让兰子帮我。”李母笑着摆手。
  “不累,没干啥活,我帮你弄吧,整点啥。”张氏喝了一大杯茶,洗了手换了衣裳就准备帮婆婆做饭了。
  “嫂子我帮你干,我给你说啊,我今天去茶园了,找到一样美食,你可以在店里干,以后都没人模仿你了。”巧兰拉着嫂子的胳膊,亲热的往厨房走了。
  “过些日子就去别的村挖了,咱们村差不多挖好了,咱家这块也都给修通了,弄的可好了。”李青山等人挨个洗了脸给家里说着情况。
  “哦,是差不多了,我看都挖的挺好的。”
  饭菜很快就好了,中午的菜热了热,巧兰又做了樟茶鸭,主要是给家人尝尝味道的,还有小菜和稀饭,李母蒸好的馒头热一下这就得了。
  “来来,尝尝兰子给咱们带的鸭子,我刚才偷偷吃了一块,可好吃了。”小玲子已经迫不及待的端着菜上桌了。
  “哦,这就是兰子心心念念找了好久的特色美食吧,这东西确实不错,鸭子吃了对人身体还是蛮好的。”李老太知道这个东西,微笑点头,觉得孙女寻的这个美食还是不错的,值得一试。
  “嗯,兰子刚才说让我们抽个时间,一起去学回来,人家愿意免费教,我们带点礼过去就成。我琢磨着让守正和学文也一起去吧,这熏烤还是要爷们来吧,我们负责其他的?”小玲子也想让自己爷们学点手艺。
  “可以啊,其实我觉得你们的酱鸭子也不用放弃,你做的越来越好了,完全可以一起卖么,也不影响什么,口味又不一样。”李老太爷给出谋划策。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我不想单干,就想跟着哥嫂一块干,有个人帮我我就踏实,我一个人和守正其实撑不起来,给我店面我也不是那块料。”小玲子很聪慧,对自身的不足十分清楚。
  “随你们,你们好了坏了都是你们自己的锅里的东西,我们不沾。”李老太十分赞成李母的意见,只给家里交五两银子,剩下的利润他们一份不沾,孩子们自己留着赞起来,愿干啥干啥,不沾那个便宜。


第143章 聊天
  始终一致的态度,让小玲和张氏二人心里也是特别熨烫,家里疼他们,对兄弟两个态度也是基本公平的,他们心里也少了很多不平和怨愤。
  “摆桌子吃饭了。”巧兰又端着两个菜进了屋。
  一家人坐在一起准备吃饭了,平时如果没事隔几日老二一大家子还是要来李青山这里吃饭的,因为老爹老娘跟着大哥住,不能分家就连老爹老娘都不要了,隔几日要过来吃个饭看看,家里有啥活,二老有啥需要自己帮着干点,再就是给二老拎点粮食,零嘴啥的。
  他们兄弟一直走得近,李老太对兄弟俩态度一直很公平,尤其是在财产上更是说的明明白白,看似有点较真但对兄弟感情确实很有好处,不隔瑟不离心。
  “刚才说起一事,我想着买个奴才回来,一是老大和老二媳妇也是有春秋的人了,干也干不了几年了。孩子们还有奔头也不能为了伺候老人都窝在一起,我就想着买个下人,家里多口人有点啥事能支应开。你们看呢?”李老太趁着吃饭的功夫全家一起说说这事。
  老二抬起头左右看了一眼,显然有点吃惊,但看到大嫂头上已经有了白发,忽然心里有些酸涩,沉思了一下,“可以,这个钱我出一半。”态度坚决爽利。
  “当家的就是我的意思。”赵氏明显看到了自家爷们眼里的伤感,大嫂年岁比她大些,一转眼他们确实都老了,自己有时候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了,何况大嫂呢。
  “买就买吧,不用你们掏钱,我自己掏,我有呢。奴才给帮着下地干活不?”李青山也不反对,他也感觉出来了,张氏和小玲一走,家里少了人干活,老伴里里外外操持着,还要伺候二老,确实有点辛苦了。
  如今兰子在还能帮衬,等兰子嫁了人更少了,活却不少,确实是个问题。
  “那个我想着以后不干早餐了,其实早餐也没挣多少钱,县里这块吃早餐的人不是很多,少干点不至于损失太多,我和小玲子下午就回来了,院子让清远住着,都这么大了,也该帮家里分担一点了,让他看个院子,早起给我生个火烧个水,蒸个腊肉还是行的。”张氏一听就明白了,他们都走了,家里所有的伙计全落在了婆婆身上,确实很辛苦。
  “也可以这样挪一下,但早餐还是可以干的。不过奴才我确实想买,想问问你们的意思。”李老太觉得买个人也不是啥稀罕事。
  “可以,买吧,老大媳妇伺候我们多年,眼瞅着她也有白发了,买个人也能减轻他们的负担,屋里有个啥事,买个奴才回来,两边也能支应开了。”李老爹沉默了一会认同了这个方案。
  “那就买吧,要给奴才开月钱吧,我们出钱。”小玲子十分痛快的就开口了。
  主要是感念二老对他们的支持,按理说媳妇就是要伺候婆婆的,但他们都有两重婆婆,可都很明理从没为难过他们,现在他们的责任全落在婆婆身上,长此以往确实对大家都不好。
  这点钱他们还是能出得起呢,心里也是甘愿的。
  “对,我们出钱,清远清刚上学家里帮了大忙了,几乎没让我们为难,这点钱我们出得起,兰子刚才又给我们说了一个新菜,要是弄好了钱不少赚呢。这钱我们两个媳妇出了,我们不能搁跟前孝顺老人,这钱该我们出,我们乐意呢。”张氏也点头。
  “不用你们,我有钱呢,我们刚才商议着是买一家子,这样两边都能帮上忙。”李母被两个孩子给暖了心,笑容都更加欣慰欢喜了。
  “可以,人多不怕,家里地也不少,多个人干活还是不一样的。”张氏也点头觉得能行。
  “那成,都说好了就让传虎琢磨着去给咱们看看。你们说的新菜是这个鸭子么?”李老爹问道。
  “爷爷就是这个鸭子,用茶叶和樟树叶啥的熏出来的,您尝尝味道咋样?要是好的话,就让我嫂子和我哥他们都去学学去,回来就做这个,这个鸭子不容易模仿,也有自己的特色。”巧兰赶紧给李老爹夹了一筷子鸭肉。
  李老爹品尝了一下,微微点头,“可以,回头我跟你们一起去学,学会了我可以给你们帮忙,不忙的时候熏烤这活我就能干,你们可以腾出手干别的,多学个手艺是没错的。带点礼虽说不收钱,但咱们也得懂点人情世故,别让人小瞧了。”
  “哎,您放心吧,我晓得呢。”巧兰欢快的应了。
  “爷爷您去啊,路太挺远的,您能受得了么?”张氏有些担忧,虽然爷爷愿意帮自己很窝心,可是却很担心,老人年纪大了,这么折腾能成么?
  “没事,我又不是老的动不了了,坐马车么怕什么。”李老爹劲头还挺足的呢。
  “那行,腊肉要加上不能去掉,别说爷爷做的腊肉顾客吃的可好了,早起腊肉加馍多少都不够卖的,中午还有人专门要这菜呢。爷爷明年让学文跟您一起干,多弄一点?”张氏还是觉得自家做的东西很好卖。
  婆婆的小菜畅销极了,爷爷的腊肉,还有爷爷的酒都特别受欢迎,确实比菜盖饭要好卖。
  “成,那我就知道了,明年多整几头猪过来,在院子里弄,如今院子大了,粮仓也大不担心放不下。”李老爹看孩子们把日子过得红火有奔头,心里美得很,劲头十足都能再活十年了。
  “咱家两个粮仓呢,鸭子腊肉可以放我院里的粮仓风干,不愁放不下,今年别忘了在弄点小菜腌上,鱼更是不能忘,这个嫂子卖的可好了,还能卖出价来。我给你帮忙干,人多不怕。”巧兰也发现李母做的糟鱼腌鱼很畅销,嫂子们卖的一点都不便宜,但照样买的人多。
  收入里面畅销不怕顶还真都是自己做的东西,她想的几个菜式很快就被别人模仿了去,因为难度不高,很容易复制。但老人做的这几样还真是要点耐心和手艺,家家做的味道都不一样,不好复制。
  就是简单的酱料和泡菜,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每家每户做出来的味道全都不一样,可东西就是那些个,这就是巧手主妇们最神奇的地方。
  “成,我明白了,酱料呢,做么?”李母也会做酱料,但现在日子好了,酱料吃得少了,就做得少。
  “吃啊,我做菜都是用咱家的酱料呢,多做点我做菜用,回头我跟您一起做。”张氏赶紧出声。
  “行,明白了。”李母见两个孩子的店铺渐渐打开局面,心里也踏实多了。


第144章 准备进城
  事商议好了,大家也都同意了买奴才回来照顾,月钱什么的还是可以付得起的,但一时半会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只能慢慢等待,这也不急着办。
  巧兰从城里回来后,也没再出门,一直在家绣嫁妆,她已经开始绣嫁衣了。
  传虎这阵子不常过来,他忙着和码头的牛子一起商议着从江南那边弄点好货过来一起卖,拿走了一间巧兰县里的那个大铺子,准备再开一家杂货铺,走江南那边的海货,要精致一点的,本县有钱人也是蛮多的,未必不能消费了。
  再就是剩下实在不好卖完全可以拿到城里铺子中卖,绝对能卖掉了,城里达官贵人就更多了,这销售完全不是事,就是这海路要保持畅通和良好的互信合作很重要,传虎就是去弄这事了。
  再就是把茶叶包装的事找人给弄好,然后等待第二批货主动送去江南试试水,经过慎重考虑,传虎决定找牛子合作,二人一起把这条路给趟平了,有钱大家一起赚,风险也能少点。
  李家村的水渠工作也差不多结束了,几乎家家户户的农田都引入了水渠可以灌溉,村民非常高兴,县里特意从京城请来这方面的专人给画的图,按要求挖的,据说可以最大程度减低干旱等灾害造成的影响。
  县长这次是卯足了劲要大干一场了,不光是帝都那边给拨了银子,据说人脉什么的都是京城李家那边给劳心劳力请的专人,还给府衙那头也给了点实际的好处,不然府衙怎么会那么痛快就同意了呢。
  府衙在帝都也是有家族的,这里面具体是什么好处他们就不知道了,传虎说和银子没一点关系,拿银子贿赂那是很低级的做派,两边都看不上这样的,人家玩的是人脉和资源,在京城金銮殿上的位置,或者其他外放中能高升出政绩的好处。
  当然李相爷也很欣赏县长,给予了一定的指点和肯定,这促使了县长大干一场的决心,才有了青山县挖水渠的事,这是利在千秋的事,可以在政绩和生平履历上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贴钱也值得干。
  有了李相爷这句话,县长最后一丝犹豫都没了,帝都家族那边更是全力以赴的支持,从皇上那要银子,要人,再到府衙等上上下下的疏通,可以说这个水渠真的是耗费了无数人的心血。
  李家村水渠挖好那天,全村人都在那欢呼,好一阵热闹洒水嬉戏,非常高兴。
  李老爹也难得露出了笑脸,不管怎么样就算干旱真的来了,李家村还是能活命的,只要庄稼死不绝,就能活人。
  李老爹心情特别好,就跟儿子商议,“我想和学文一起学樟茶鸭的手艺,早点学回来早点弄,也能早点让铺子赚钱。”
  李青山沉思了一会,点头道:“那我跟您一起学去?要不然我也不放心啊。”
  “不用,让守正跟着我吧。不用你去,借个车就行,还有没有给学武带的东西,一块也装上,去一趟也不容易,多带点东西。”
  “中,我去接车定日子。”李青山也没违背老爹的意思,难得老爹这么高兴,不用扫他的兴。
  “他娘,你给学武在拾掇点东西,这两日去城里学手艺呢。”李青山在院子里跟李母喊呢。
  “哦,知道了。”
  “娘,把我做好的那个帷子带去,再带点布料过去,回头我去在弄吧,这时间短来不及做了。”巧兰想起上次去屋里空荡荡的啥也没有。
  “好,我去拿,你给捡几块好料子拿过去。”
  “哦,我在拾掇点别的,爹,地方大不?大了带点柴火吧,城里柴火都要买的。”巧兰又想起了什么,冲窗户外边喊。
  “先拾掇好了,再看吧。”李青山又去地窖拾掇点肉给儿子带上。
  听闺女说那院子有个冰室,能放得住东西,那就多给老儿子带点吃的喝的,一个人在外边也不容易,人情往来哪样不得用钱啊,吃上家里多带点他能少花点,吃好点呗。
  “带柴火干啥呀,多带点家里的吃食,屋里用得上的东西给带上在带点银子。”李老爹没好气的说道。
  “上回家里卖药材的银子,大概有三十多两,我凑够五十两给我哥了。应该没花完吧。”巧兰歪着头琢磨呢。
  “花不完就留着呗,下次去也不知道多少时候了,这光进去学东西,不行老往家跑,家里才种上花苗果树,也不需要现在炮制药材,没啥事别让往回跑,学手艺就认真踏实的学,像个学东西的样。”李老爹坐在院子里编框子。
  “爹说的是,您去了多交代两句,他娘拿点钱。”李青山说着。
  “对了,把这几本书给刚子哥大嫂拿过去,算是咱的礼,这是我抄的几本书,本来是给清远的,现在先给他们家吧,回头我在抄就行。”巧兰拿了几本书包好拿了出来。
  “这个中,带上包好看点。”李老爹嫌弃的看了眼裹书的旧布。
  巧兰呵呵呵的笑,爷爷有时候可讲究了,尤其是送礼出门啥的,自己还要换身衣服捯饬一下呢,年轻时爷爷老可帅气了,高高大大的长得好脑子灵光,不然娶不到奶奶呢。
  “行,我找块好看的布包上。”巧兰笑眯眯的进屋找东西去了。
  出来时又拿了几双布鞋,还有一包衣服,“把这也带上,这是我给二哥做的鞋子,还有出门穿的外衫,里面还有个放银针的布包,对了爹,我让仁立哥做的樟木药箱做好了么?”
  二哥以前的药箱不太好了,有点破了,本来就是碎木头拼起来的,眼看着不行了。回来后就让老爹从她做家具的剩木料里找了一块好的,让仁立哥给重新做个药箱。
  “做好了,这个箱子弄得好,各样东西分开放可爽利了,还给做了个暗锁。”李老爹将箱子拿了出来,已经上好了漆,看着也很漂亮。
  巧兰打开一看,对开门暗锁扣的设计,打开对开门,里面是上下左右中一共大小不一八个抽屉,最中间是一个四方大点深些的大抽屉。以它为轴心,一圈都是长条的小抽屉,左右上下各两对抽屉;中间大抽屉上面还有个小抽屉,一共是八个抽屉;深浅大小不一,可以放中医郎中的各种东西。
  这个药箱是手提的,也可以绑上带子背着,对开门一关暗锁扣住,就可以背在身上到处跑了。
  “挺好的,等回头找到紫檀或者乌木,再给我哥做一个。”巧兰越看越喜欢,把例外都擦拭干净。
  “嘿,你当拿去卖呢,做一个有的用就行,要那么多这玩意干啥。仁立做好几个在店里卖呢。”李青山嘲笑姑娘想一出是一出。


第145章 宠爱
  “我哥生意好不?”巧兰这才想起来问,主要是出完摆家具的主意后,她就没辙了,她也不懂家具的事。这个必须是有需要才来买,没需要人不会随便搬家具回家玩啊。
  “还行,订单不算多但也是络绎不绝,每个月都有不少的小单子,总的来说还可以。他师傅现在已经让他单独做大件家具了,锻炼他手艺呢,两个人合在一起做生意,赚是肯定的。仁立师傅没有孩子,把仁立当亲儿子疼的,亏不了他,仁立要给他师傅师娘养老摔孝子盆的,自然不一样了。”李青山一点也不担心的说着。
  当初是李青山找的这家木匠,带着弟弟和侄儿去的,去了好几回最后是被仁立的诚意打动的,孩子每次去都磕头,老木匠孩子幼年时因病夭折了,老伴伤心过度病倒了,后来身体不好再也怀不上了,老木匠绝了要孩子的心。
  后来收了仁立,李家孩子都是厚道的好孩子,帮着做饭帮着给老伴端茶递水倒尿盆,从没有一句埋怨,多年的诚恳和实在终于暖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