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官路-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帘阅卷官除了主考副主考一共有十八房,在主考官的带领下参拜至圣先师孔子,然后就抽签阅卷。
  原本皇帝十分优待阅卷官,基本是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阅卷官们有时候会喝得醉醺醺,根本不能公正阅卷,也会因此闹出乱子来。
  这一次杨琦直接将酒宴取消,“诸同僚们受累,酒宴虽然没有,但是摆宴席的银子却是留着的,待出榜之后,咱们再好好庆功,届时不醉不归!”
  众人自然不好说什么,虽然取消酒宴,正常饮食还是有的,饭菜也十分丰富,只是不聚而饮宴而已,没什么好抱怨的。
  因为主考官认真务实,十八房的阅卷官们也不得不打起精神,仔细阅卷,选那文章既契合程文的,又对自己胃口的,青笔一挥写上评语,然后就可以分批送上去,若是副主考看中再送给主考。
  主考若是看上,那就代表自己选的被取中,这也是自己的颜面!
  会元必由主考官取,亚元归副主考,剩下的三到二十名,则基本都是主考从各房取一个,算是各房的魁首,若是有的运气实在太差,一个也取不中,那就让另外取了两个的送他一个,这样十八房必有一个前二十名,也算是体面。
  副主考李本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一连批阅的几份卷子,结果是黜落的多,看着主考那里的越来越少,似乎要不够看的,他也不得不加快进度。
  他正犹豫着是不是从那些差强人意里挑两份,却又不甘心,只要第一印象是那种还不错,但是XX不够好的,这种主考大人基本也看不入眼的。
  正寻思着,他拿起一份卷子打眼一瞧,没有任何错字——朱卷誊录的时候如果有错字会在顶端列出来,但是誊抄的时候是正确的,再扫一眼,篇幅适中,然后就开始看破题。
  “惟圣人有以除天下之害,则民生得其安矣。”
  咦?不错!
  副主考李固眼前只觉得一亮,之前有些昏昏欲睡的脑子也清醒起来,看着看着不由得击案赞道:“荆州公,此文立意高远、笔力雄劲、气象宏大,颇有杨公之风啊。”
  副主考不像十八房阅卷官一样有自己的房间,他和主考官在一起对桌,为的是有什么情况可以及时沟通。
  杨琦正看到一篇合心的文章,感觉就好像是自己的弟子一样得了自己的真传,那观点句法的竟然让他颇为欣赏,听李固这般说,他笑道:“倒是要好好看看。”
  李固已经浏览完第一篇,又看了几眼后面的,“第三篇是最合杨公法眼的。”
  他起身将这本卷子送过去给杨琦看。
  杨琦拿过去的时候卷子翻到第三篇,恰是那个日日新的题目,他一眼就看到文中主旨,量变积少成多,到一定程度飞升为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积累和升华,质变却不单是数量增多,而是性质的根本变化和飞升。薪火可以煮水,质的飞跃却可以冶铁成钢,熔金成水,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一男一女小民成家,三五口成户,百十户成里,千里成县,县成府,府成省,十五省成就泱泱中华,若质变,可海纳百川、可御风成龙、可纵横世界、可永垂千古、可万世基业、成就我大明中华……
  杨琦一边看一边笑,一边笑一边抹眼泪,“好,好,真是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可惜篇幅有点短,此文有些地方浅浅一点,没有深入,让人心痒痒,感觉可以好好地写个二三万言。
  他下意识地就要去揪弥封,看看是谁的文章,李固忙提醒他,“杨公太入迷了。”
  杨琦这才回过神来,哈哈一笑,“好文章啊,字字珠玑,光辉灿烂,巍巍中华,舍我其谁啊。这样的好文章,陛下一定会心悦之的。”
  李固就知道他有了那么个意思,却还是尽职尽责道:“杨公,这是第三篇文章。”
  第一篇,也很好,但是其他人也有很好的,甚至还有略胜一筹的。
  杨琦又通读了第一篇,笑道:“的确立意高远、骨力雄峻,此人的书法定然也堪称一绝,等阅卷完毕,一定要找来看看。”
  李固就让书吏现在就去调去墨卷。
  很快,那份墨卷被调来,自然也是弥封的,看不到名字,但是那一笔端庄中见潇洒,风骨中见真诚的楷书,却让人看得赞不绝口,“没有二十年功力,出不来这样好的字啊。”
  杨琦捋髯赞叹。
  三十岁左右的话,点个状元还是挺合适的。
  只是惯例是重首卷,虽然第三篇可以冠绝全场,只是第一篇却不能这样肯定,目前为止他已经看到不相伯仲的就有三五篇。
  不说上一届乡试的各省解元们,士林中早有名声的大才子也有几个,历科积攒下来的举子也有几个不可小觑的,每一次会试都是人才济济。
  所以这个会元还真不是那么好定的。
  李固笑道:“杨公,这一次会试,可有几个了不得的年轻人呐,个个不到二十,不但文章好字好,据说那相貌也是俊秀至极啊。想必今年选探花郎不必为难,哈哈。”
  杨琦顿时来了精神,跟他八卦起来,“我听说,陛下御赐的神童也在列?”
  李固点点头,笑道:“正是呢,还有一位浙江的解元也是大有名头,山东的神童、赵亚元,还有南直隶的蔡解元,说不得这篇文章就是某一位的呢。”
  杨琦来了精神,“若是调看一下几人乡试送到礼部的文章,倒是可以断定此文是谁的。咱们先批阅,批阅完了不可再改动,然后就打个赌如何?”
  李固见他兴致正浓,自然奉陪,这么一说,十八房的房师们也都来了兴致,纷纷说也要奉陪。
  他们下注自然是文雅得很,不会庸俗的赌钱。
  杨琦就将那文也取了中,然后放在自己特意挑出的优中选优组里面。
  最后前二十名就要从这一堆里选,最后的会元自然也是这里选的。
  有这么一个乐子勾着,大家阅卷也格外卖力、有趣,不再那么枯燥,只等着到时候揭晓谜底呢。
  考官们找了这么个乐子,外面光明正大可以开盘下注的早就翻了天。
  各赌场甚至是青楼都开了盘子,让人下注,下注有几种,一种是赌谁中会元,谁第二第三,还有一种是赌谁中谁不中。
  比如说吕明宪、林重阳这样的,如果是赌中不中的,庄家就兴致缺缺,因为他们看来也基本是必中的,倒是赌中不中会元,这一点盘面很大,下注的人也多得很。
  “虽然他山东曾经厉害,现在确实不行的,要说读书,还得看我大江西!”江西的一名赌客在江西下面押了五两银子。
  这是赌十三个布政司两个直隶省谁能抢走会元。
  “切,落伍了吧,现在江南文风最盛,会元肯定在我南直隶,我押十两。”
  “肯定是我大浙江!”有人继续压。
  像陕西、贵州、云南、广西、广东这些自然很少会去押注,甚至四川也少,基本都集中在南北直隶等省份。
  这时候就有人喊道:“我押吕解元必中会元!”
  “我看好山东御赐神童林解元!”
  “毛都没找齐的孩子呢,中什么会元,断奶了吗?我押康解元!”
  “我押北直隶的王解元!”
  这时候两人拱卫着一个身披斗篷,头戴帽兜的小公子进来,那小公子声音清脆悦耳,“我押林解元,五百两。”
  此言一出,顿时群情激动,毕竟大家都是小赌怡情来的,一下子这么大手笔,这是来踢场子的吧。
  当然庄家自然不怕,京城能开赌场的,没有一个是普通人,背后都是大有来头的,别说五百两,五千两都不怕的。
  “哇,小公子恁有钱?”这么一弄,就有人也疯狂起来。
  庄家也大喊着,“下注啦下注了,下的多赢的多!”
  有人对那小公子道:“你就这么看好那林解元?不过是一个孩子。”
  小公子微微一笑,“你们没听过自古英雄出少年吗?”说着就往旁边施施然一坐,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见他落座之后都不敢往那张桌子旁去坐,于是他自己占着一张桌子,别人一群一群的挤在一起。
  看了大约半个时辰,他起身带了人离去,上了马车就往东去,然后沿着西长安街,再往南拐进一条胡同,在一处宅院门前停下。
  下了车进门后,小公子对那两人笑道:“今天你们装扮得不错,没人看出端倪。”
  俩护卫笑道:“是小姐教的好。”
  若不是她们自己说出来,怕是没人知道他们竟然是女扮男装的,毕竟俩护卫个子细高,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小麦肤色,颈被衣领护住竟然半点看不出女性特征来。
  而那小姐年纪又不是很大,举止潇洒自若,脸一直被帽兜挡着,别人却也看不出什么,如今将帽子摘下,露出一张明艳端庄的脸来。
  “小姐您可回来了,”一个绿衣丫头快步迎出来,气喘吁吁的,“公子都回来了。”
  沈君瑶哎呀一声露出个调皮的表情,随即又收敛起来,拿出最端庄娴静的范儿来,带着丫头往正院去。
  一进院门就见沈君澜正在练剑,剑势如虹,姿态飘逸,却又锋芒凛凛,她看得有点手痒努力将手背在身后,“兄长今日回来这么早?”
  沈君澜收了剑,反问道:“又去听戏了?”
  “去书斋逛了一圈。”
  沈君澜瞥了她一眼,意有所指,“刚考完试,谁还去书斋?”
  沈君瑶面颊微热瞬间恢复如常,“去书斋自然是买书了,跟考试有什么关系。”
  他就不说什么,接过丫头递来的帕子擦擦汗,“安阳郡主要约你去蹴鞠。”
  沈君瑶雀跃道:“好啊,我这就去准备。”
  沈君澜却道:“我已经替你推了。”
  沈君瑶翻了个白眼,“绿渏,收拾东西咱们去六叔家住,不在这里受气。”
  沈君澜将帕子扔到丫头怀里,淡淡道:“六叔正忙呢,你不要去添乱。”
  沈君瑶一副我懂的表情,“不就是给你……”
  “我有事晚上不回来吃饭。”沈君澜不想和她多聊,“出门可以,记得多带人手。”
  沈君瑶立刻笑靥如花,施礼送行,“兄长慢走。”不回来才好呢。
  她进屋看到桌上扔着一件貂绒背心,不解,回头问道:“喂,你背心干嘛不穿?”
  沈君澜的声音遥遥传来,“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绿渏小声道:“小姐,公子是不是知道啦?”
  沈君瑶一脸正色,“知道什么?咱们又没有什么怕他知道的,他不要正好,这么贵的好东西咱们自己留着。”
  她换了家常便服,净手净面之后坐在窗下,丫头们就知道她要开始办公,一个个手脚麻利地将算盘、账本、笔墨等准备好,她们也都各司其职,很快进入状态。
  而那俩女护卫则守在门口,不许闲杂人等随意出入。
  她们小姐虽然私底下有点好玩,工作的时候却极认真,容不得一点差错。


第151章 京城快报
  找了个时间林重阳带着冯顺去找荆老板; 不问清楚他心里就梗着一根刺儿。
  清华书斋位于棋盘街最好的书市位置; 装潢得文雅精致; 哪怕是在书市一条街,它也有自己的特点; 可以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比如说他家门口竖着两支雕刻精美的石笔; 门楣做成翻开的书卷模样,上书两个古朴苍劲的大字:清华。
  更不用说书斋里面挂着的钧瓷挂屏、名人字画以及那质量上乘的轻纱屏风; 每一样都透着品味和故事; 哪怕是大才子进来也不敢轻视; 但是它又低调内涵; 哪怕是文盲进来也只是受到熏陶,而不会有压迫感。
  凡是进书斋来的; 都可以坐在那里看书、抄书; 书斋免费提供香茶、小点心。
  除了一些珍贵书籍不能随意借阅以外,其他的书籍可以随意抄录,并不需要收费; 但是能来这繁华胜地的,又有几个是真贫?
  反正清华书斋处处做到极致,每一个细节都份外留意,自然也就成为书市生意最好的一家。
  林重阳一眼就喜欢上这里; 有一种这不正是自己梦想中的书铺吗?
  除了日常开在这里,每月的朔望日,书斋也会打发伙计和掌柜去城隍庙开市,灯市开市的时候也要去东华门外摆摊; 那两处市场是和棋盘街并列的繁华,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这日书斋人并不多,荆老板就悠闲地喝着茶,自己哼着小曲,直到林解元上门。
  林解元上门他自然高兴得很,殷勤地邀请入内室,亲自奉茶,却又不敢平起平坐,而是坐于下首陪着。
  林重阳可不是来客套喝茶的,而是开门见山,因为这样可以让对方措手不及,“荆老板送的衣服到底是哪里来的?”
  荆老板一怔立刻笑道:“林解元说这个呢,那是小人有一朋友去西北得了一车好货,送小人半车,后来就请工匠纺线制衣,总共也没几套,因与林解元实在是投缘,所以斗胆送两件给您。”
  会试一考完,荆老板就感觉林解元又不一样了,自然不敢再如来京的路上那样随意,过几天解元就是中式举人,再等殿试以后就是板上钉钉的进士,那可就是官老爷了。
  商民可不敢在他面前放肆,所以他更加小心谨慎。
  林重阳就知道他不会随便说的,就笑道:“荆老板,若是有人问我是不是哪里偷……”
  “哎呀,林解元,可不敢乱说。绝对不是偷的,真的是……”
  “荆老板,你还跟我打马虎眼呢。”林重阳不笑了,左手屈指轻轻地敲着桌沿,眼神则盯着荆老板。
  不知道为什么,荆老板居然有点害怕,自己又没犯法,怎么还怕上了……一定是因为路上吓着了,林解元可不是那种文弱书生,他敢杀人!
  老板都说了,林公子是她见过最特别的人,只能当朋友,不可以做敌人。
  自己没搞砸吧。
  林重阳看了他一眼,就知道他在犹豫呢,索性道:“荆老板是认识锦衣卫?”
  哎呀。
  荆老板咳咳起来。
  林重阳缓缓起身,“你说要是锦衣卫怀疑我偷东西……”
  荆老板吓了一跳,忙摆手,“绝对不会,林解元请放心,不会的。这衣服的材料本就是宫里赏的。”
  林重阳不说话,只看着他,等他说后面的。
  一个书店老板当然不会得宫里赏赐。
  荆老板一咬牙,索性说实话,“其实小人并不是真的老板。”
  林重阳依然不说话,亦不主动问。
  荆老板只好自己招供一样继续,“我们老板姓沈。”然后就闭紧了嘴巴。
  林重阳想了想,姓沈,那自然不是沈之仪,他还没这个本领,沈老爷子?
  倒是有可能。
  他老人家也来京了,可是他让祁大凤先去拜访,根本没人,老人家不知道又躲到哪里吃喝玩乐去了。
  一把年纪,简直了。
  那就是沈君澜?
  他是锦衣卫,开个书店也没什么吧,可衣服绝对不是他送的,他一个大老爷们,送自己衣服干吗,再说了,他要是受沈老爷子所托送自己衣服,光明正大送就是,也不用送完了还用那眼神看自己吧。
  所以沈君澜排除,那就是沈老爷子了。
  林重阳点点头,“老爷子身体好吧。”
  荆老板看了他一眼,立刻点头,笑道:“好得很。”
  林重阳又问:“老爷子现在在哪里?考完试了,我也该去给他老人家磕头。”
  荆老板摇头,“小人就是一个书店老板,哪里管得到那么多啊。”
  林重阳想想也是,他道:“既然是老爷子送的,那我也不客气,你说你也是,早跟我说实话不就好了。”他的神情就放松下来。
  荆老板却也纳闷,就是送衣服而已,自己送有什么不对,干嘛非要说实话?不过林解元不板着脸让他舒服多了,刚才有点透不过气来。
  他自不知道林解元和沈千户撞衫的事儿,虽然书生们都穿一样的,大家基本都是统一服装天天撞衫,可穿件特别的还跟人撞衫,那可不是什么好滋味。
  跟荆老板说开林重阳就去挑些书,他想起自己整理的一些作文类要,心念一动,对荆老板道:“荆老板,我有一些零散文章,指点人作文考试的,一直都想找人雕出板子来。”
  荆老板双眼一亮,欢喜道:“可以啊,小人愿意代劳。不只是雕刻板子,还可以印书啊,现在咱们准备着,等考试成绩一出来,绝对很多人抢着买。”
  市面上所有关于考试作文的书,只要是写得言之有物的,都很抢手,御赐神童出的,那又不一样,大家都想看看神童是如何考中的,肯定也想复制神童的路子。
  所以绝对好卖。
  林重阳看他那神情怎么好像早就在等自己说这事儿一样?
  难不成老爷子跟他打招呼了?
  除了这个,林重阳还想把之前整理的初级算术、科学、自然的书分类刻印出来,只有一份手稿不安全,还是刻成雕版安全一些。
  这些以后要做林家堡和无用社的教材,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科举出世,如果可以,他还是希望普及教育。
  其实按照沈老爷子的说法,前朝的时候,数学、科学等学科也是有的,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毕竟很多书籍被删减或者销毁,于前朝的事儿大家知道的已经越来越少。
  就不说前朝,只说汉唐宋这些朝代,其实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学、生物学也有不小的成绩,只是后来在明朝中后期停滞不前,清朝的中后期就更加闭塞,才会导致出现那样畸形的文化特质。
  林重阳现在整理的这些书籍,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现代的理念,只是为了让知识更加浅显、易懂、易学,以及更加实用,只有简单实用百姓们才会想学想用,才有普及的生命力。
  这就是他的推广策略。
  至于印刷。
  这时候虽有活字印刷,可书店里售卖的书多半还是雕版,活字印刷并没有那么普及。不仅仅是技术要求高配插图不易,还有重要的原因就是排版繁琐,成本昂贵,印刷数量不到便亏本。
  一般书铺印书,常年流通的有固定雕版更方便,其他有些书要重复印刷,数量不多,那自然还是保存了雕版更合适。
  活字印刷,在这时候没有大量普及的土壤。
  跟荆老板聊了一下,他敏锐地抓到荆老板的一句话,问道:“荆老板,你们的书有些是活字印刷的?”
  荆老板点点头,“对啊,会试结束,程文墨卷,这些天下学子都要买的,活字印刷成本更低,有赚头。”
  林重阳非常感兴趣,“能否去看看你们的印刷间?”随即又觉得有点唐突,“我只是好奇。”
  荆老板却一直在等着他开口似的,热情道:“林解元不必解释,小人省的。请跟我来。”
  书铺基本都是前铺后作坊的方式,每家的后院都高墙遮蔽,不允许外人随意窥探,尤其是存放雕版、胶泥、药泥的地方,更是有专人看守。
  后面作坊分为好几个区域,有负责雕版的,有负责活字的,活字排版是几个五十岁的男人,读过书,能识字,但是从事文字事业又不能糊口,所以就被请来排版。
  这就比雕版多了很多工钱。
  林重阳还寻思他们是胶泥活字还是木雕活字,结果过去一看,顿时呆住了,荆老板的居然是金属活字,确切地说是铅制的。
  他拿起一盒铅字观察了一下,惊讶道:“荆老板,这是浇铸出来的,不是雕工雕出来的。”
  荆老板笑道:“林解元好眼力,的确是的,有些是浇铸的,有些是冲刻的。”
  他解释一下,比如将字按照一定的要求雕在坚硬的金属顶端,然后用重物敲击,就会在另一块铅块上留下字样。只是这样更加麻烦,很快就被他们淘汰,然后选择浇铸方式,当然也要雕刻出模板来才能重复使用。
  这样的问题在于制造模板需要时间很久,只要有了模板,浇铸铅字的过程就方便很多,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他们已经制造出绝大部分汉字模板,如今也拥有五十多万枚铅铸字。
  铅铸字好保存,而且排版的时候也容易一些。
  他领着林重阳去看已经排好的一版,正是本科会试的一些信息,庚戌科会试,主考官等信息都已经排版完毕,只等着结果出来,然后再去花钱抄录中榜前二十名的文章,就可以紧急排版印刷。
  “有这个,每一次乡试、会试,我们总能第一个出书,大赚一笔,维持着我们清华书斋的口碑。”说起这个来,荆老板可是非常自豪的。
  林重阳钦佩道:“你们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非常厉害。”
  在他知道的历史上,中国的活字印刷其实一直都没有很大的市场,还是后来活字技术传入欧洲,欧洲人发明铅字中文,借此垄断中国近代的印刷业。
  荆老板叹了口气,“小人也就是王婆卖瓜,跟林解元卖弄一下,其实这活字印刷,到现在还是亏钱呢。当初我们老板顶着很大的压力做这个,没有钱就四处筹措,说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一定要做,否则小人早就放弃了。”
  亏钱?
  林重阳想想倒也是,现在雕版印刷占主流,市面上的书百分之八十都是雕版印刷的,活字的确亏钱。
  他突然想到一个路子,荆老板他们的铅字印刷可以印报纸啊!
  报纸时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