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姝色无双-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白二老爷起了身,也不再看白老太爷紫涨了的脸,道,“儿子这就回去准备搬迁事宜了,其他的事日后再说吧,还请父亲多多保重。”
  他行到书房门口,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回头对白老太爷道,“父亲,老夫人那里,还请父亲多费心了。姝儿毕竟不久就要和蜀王三公子定亲,我不想再听到什么说姝儿是妖孽之类的谣言传出来,也不希望老夫人对儿子的……不孝……念念不忘随时都要拿出来宣扬一遍,最后逼得儿子要和白府恩断义绝……”
  “您知道,儿子手里捏着的,多的是这些年老夫人如何谋害我妻儿,谋算我妻子嫁妆的证据,那些东西,希望不要成为儿子最后自证清白的稻草。”
  白二老爷说完就自己开了书房门离去了,白老太爷青筋毕露的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看着那敞开的书房门,只觉脑袋一突一突,要用最大的意志力才能压制住自己疯狂的怒意,心中也只想到一个词,白眼狼,白眼狼。
  他真的养了一只白眼狼,这么些年,他都以为他孝顺忠厚端方,却不想,竟然是这样一只白眼狼!
  白二老爷回到二房的院子,先是派了心腹小厮去陈府给女儿静姝和陈二舅夫妇送信,把这边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他们,请陈二舅夫妇领了女儿静姝一起帮忙安排他们白府这边诸人入住新宅之事。
  接着就雷厉风行的唤来了长子白延樟长媳李氏以及大女儿白静妘,又请了大嫂杨氏,一点铺垫也没有直接宣布了自己非白家子孙,乃前朝容家后人,当年白家为着报容家大恩在战乱之际收养了自己一事。
  然后不顾除了白延樟之外其他众人震惊的神色,让儿子儿媳女儿立即清理他们所有的物品,清点奴仆,和大嫂杨氏交割,务必不要拿走白府的一针一线,第二日便搬去西大街新置的那个宅子。
  那些卖身契是在白家手上的奴仆,愿意跟着儿子儿媳女儿愿意一起走的,就付了赎身钱给杨氏带走,其他任何原属于白府的,想要带走,也都要列了单然后付了银钱给他们的大伯母杨氏。
  饶是白大夫人杨氏一向镇定,此时也是被这事给震得一愣一愣的,听着白二老爷的一系列吩咐张着嘴站在那里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待白二老爷打发了众人让他们赶紧去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后,杨氏欲言又止有心想跟白二老爷问清楚,又问白二老爷父亲和母亲可知此事,如何这么急着就要搬出去云云。
  白二老爷却是半点也不想跟她多说,只道此事已和白老太爷商议妥当,他们这房会在这两日全部搬走,麻烦大夫人把二房属于公中的东西相关的册子都整理出来,好一一对认归还。
  然后白二老爷就严肃着脸道他也得收拾东西,就不赘叙了,又提前谢过大夫人这两天的帮忙,然后施施然就走了。
  大夫人看众人都走了,那心简直就是各种惊跳,忙带了自己的嬷嬷丫鬟赶去了白老夫人的院子去问老夫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又该怎样行事。
  且不说陈二舅夫妇接了白二老爷的传信又是一番震惊,在静姝的好一番劝说和解释下赶忙去了新宅子那边,又仔细重新检查和收拾了一番,准备白二老爷一家子的入住。
  那里静姝却是在做着另一件事。
  其实静姝并不是在接到父亲传信才始知此事的。
  白老太爷的院子和书房虽自认隐蔽,安全性十分之高,但对冬影千梅千雪等这些原本就是暗探出身的习武之人来说,简直就是来去自如。
  之前白二老爷行为颇为怪异,静姝从姜琸那里又得了陛下已和她父亲谈过话的消息之后,就派了千雪暗中密切注意着白府的动静。
  白二老爷和白老夫人去了白老太爷的书房说话,此事千雪自然也没有忽略,所以他们自认为十分机密的谈话内容其实转身就被千雪查不多一字不差的转述给了静姝。
  静姝听完了那些话,一边惊讶和欣喜于父亲的转变,一边仔细思索了一番之后,觉着依白老夫人的性子,这事怕是没那么容易掰扯完,因此便让人快马从映梅山庄取来了一沓账簿,然后唤了冬影秋蕊一起帮忙整理誊抄了几份“特别”的账簿,当晚就连夜让人送去了白府分别给了大嫂李氏和姐姐白静妘。
  又让送账簿的人当着白二老爷和大哥的面传话给大嫂李氏以及姐姐白静妘道,想来她们搬离白府之前说不得和白府会有些银钱上的扯不清,这些账簿是当年容老将军托付父亲于白老太爷时有记录的大约的资财,以及这些年蜀中送回京中财物银钱的详细记录,其中还包括专门说是送给大哥大嫂侄女珠姐儿以及姐姐的各种礼物日常的使费。
  还麻烦大嫂和姐姐也把这些年在白府二房以及她们自己的消费支出和公中有关系的使费等等好好整理一番,有个账簿也是有备无患。
  免得又有人说他们白府养了你们这一大家子几十年什么的,骂他们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这话传出去,总是有碍父亲和哥哥的清名的,读书人嘛,总是顶顶在乎声名这东西的。


第58章 迁离白府
  杨氏忍着心惊肉跳,扔了个管事嬷嬷在二房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照应的; 一边就派人赶紧去给在东郊杨林书院任教的夫君白大老爷送信让他回府; 而自己则是领了心腹嬷嬷丫鬟急急的去了老夫人的寿心院去跟老夫人打听二房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夫人杨氏跟三夫人韦氏不一样; 她可不像韦氏那般市侩又短视; 只顾整天算计着如何扒拉银钱进自己的私库; 还贪心不足的想要坑害静姝,谋取她的嫁妆; 谋算三房的财产。
  要杨氏说; 那吃相简直令人恶心到不能直视,也亏得老太太怎么越老越糊涂,竟就会吃她那一套; 那般听信于她。
  杨氏也是没落书香世家出身; 她很清楚二老爷这个官身对白家的重要性; 老太爷已经致仕; 白家目前只有二老爷一个官身; 且他还年轻,还有升迁的希望; 这对整个白家的门第都很重要,儿女的婚嫁,子孙的进学入仕; 都需要二老爷的打点照顾。
  若是二老爷离了白家; 白家那就是平民之家; 虽然家中也有几个举人; 但也不是官家了!
  杨氏急匆匆的去了老夫人的院子; 老夫人没见着,却是在厅里难得的见到了白老太爷。
  白老太爷满面疲态的坐在了厅里主位的太师椅上,看见一向端庄稳重的大儿媳急色匆匆的进来,便知道怕是二房那边事情已经闹出来了。
  他沉沉问道:“你这般急匆匆过来,可是为着二房之事?”
  杨氏心中一跳,老太爷这样直接就问,想必二房那事他是知晓了,可是这样大的事情,父亲竟不去劝阻而只是坐在老夫人的院子里,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白老太爷看了一眼四周,厅里有两个丫鬟服侍,不过,次子根本就已经无所顾忌,这事在白府大概很快就要闹开了,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了。
  他有些疲惫的问道:“二房那边现如今怎样了?”
  老太爷平日里都或是威严肃穆或是清高疏离的样子,杨氏还很少见老太爷这般不加掩饰的疲惫神色,心中更觉不好,她忐忑回道:“父亲,二叔,二叔他已经吩咐二房侄子侄女他们在收拾东西,道是这两日就搬出去,又让儿媳帮忙交割二房所有的公中物件……这……”
  “……父亲,这,二叔所说的那什么容家之事可是真的?”
  白老太爷听言脸上一阵难以自抑的抽搐。
  这个狼心狗肺的孽子!怎么能,怎么能……这是恨不得脱离白家越快越好啊!
  他怎么就教养出了这么个没有心肝,冷心冷肺的东西!枉他当初在几个儿子中,最最器重的就是他!
  他忍了心中的怒气不满和悲痛,道:“这事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你立即送信给老大,让他这两日速速赶回来。”
  “他跟你二叔向来感情很好,你二叔他,唉,他因着你三弟妹算计姝姐儿的婚事,现如今对你母亲和白府都有些气恼和误会,还是让老大回来好生劝一劝他。”
  又道,“二房要搬走一事你暂时就不要跟你母亲说了,她已经用了药睡下了,我怕她听了此事会受不住。这些日子,你就好生约束家里,别再生什么乱子,家里的事也别让人传出去,闹出笑话。”
  杨氏心惊肉跳的应了声“是”,但想到约束家中下人,她管得住外面大院和大房,却一向管不住三房,尤其是那个在婆母面前颇为得脸的三弟妹韦氏的人,便问道,“那三房那里?”
  白老太爷听到三房这两字,又是一阵气恼,若不是为着三房的孙子孙女他真恨不得立时就将三房那个蠢货毒妇给休了!
  二房这事可不就是那蠢妇毒妇算计姝姐儿起的!竟敢买通寺僧合谋蒙骗老婆子,蛊惑她去坑害姝姐儿,从而害得次子跟自己离心!
  否则,就算儿子得知了身世,归宗出去,但那父子情母子情却是断不了的!姝姐儿嫁去蜀王府,将来必也能照应提携一下白家!
  都是那个蠢妇毒妇!
  他冷声道:“我已命人禁足了韦氏,此事你自去料理,不必顾忌太多。二房那边,他们要怎样你也不必拦着,只是你尽量试着劝劝樟哥儿媳妇和妘姐儿,把事情拖上一拖,待老二气消了再说不迟。”
  杨氏听言应了是,看老太爷满面阴沉,也是山雨欲来,濒临爆发的模样,并不敢聒噪太多,便带着满腹心思的下去了。
  白老太爷心中再怎么气恼不甘,但左思右想也知次子此事怕是正在气头上,多说也是无用,还不若待他气消了,再慢慢劝说,这几十年的父子之情总不是说抹去就能抹去的。
  就算是现在他们搬了出去,这几十年的抚养之恩,樟哥儿和妘姐儿他们,可都是他们白府一把屎一把尿的养大的。
  更何况樟哥儿和妘姐儿两人的生母还是自家老婆子娘家的内侄女,自小又是养在老婆子身边,次子把他们扔在白府可是从来也没管过。
  且说因着白延樟事前就得了消息,早便让自己媳妇李氏将房中财物什么的一一清点登记在册,所以这日白二老爷让其收拾东西并不困难,经了前一夜的连夜收拾,到了第二日东西便收箱的收箱,打包的打包,收拾齐整了。
  而白静妘本来也没多少东西,她和大房的堂妹白静媱合住一个院子,平日里本就收拾的齐齐整整,此时不过是取出那些“公中之物”,然后和大房的管事嬷嬷拿单子对过再打包而已。
  而服侍二房的奴仆丫鬟本来就不多,李氏的多是她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卖身契本来就在她手里。
  白静妘身边就一个老嬷嬷两个贴身丫鬟,两个外面的粗使丫鬟。粗使丫鬟也就罢了,那老嬷嬷和贴身丫鬟都是自白静妘幼时就服侍她的,自是愿意跟了她去,白静妘取了赎身前给了杨氏,拿来了这几人的卖身契。
  所以第二日午后待白二老爷,不,现在是容二老爷,从官府改了一家的户籍,重新立了宗回到家中时,二房院子里已经收拾得利落的不能再利落,相关的一些事宜也处理得干净了。
  这也可见李氏和白静妘两人平日里都不是掐尖好强的性子,尤其是李氏,看起来甚至是有些懦弱,却其实都是心中有数,极其能干的。
  这中间大夫人杨氏也试图劝说李氏还有白静妘让两人不必这么急着收拾东西,反是应该劝劝他们父亲或是让白延樟劝劝他们父亲,不必这么急着就要搬走,还是好好等外面的事情处理好了再说。
  李氏和白静妘心中虽然对接下来的事颇有些迷茫,但父亲吩咐了,她们私心里其实未尝不是因着可以离开白府而隐隐高兴,所以对杨氏的话都是听而不应,能打岔就打岔,反是抓住她就开始核对二房的公中之物。
  容二老爷最近因着这认祖归宗的各项事宜的安排,已经跟衙门请了不少的假,所以他并不愿再多请假去处理此事,更不愿住在白府夜长梦多,又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听得儿子媳妇和女儿已经收拾妥当,且也已经和大夫人杨氏交接清楚,就命自己的外院管事和几个长随安排了一些人陆续送了打包好了的物件去新宅子,而新宅那边自然就由陈二舅夫妇以及女儿静姝接应。
  白大老爷回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搬家搬得热火朝天的场面。
  白大老爷急得是一头的汗,他夫人杨氏送信给他,只三言两语道是二叔原来并非白家子孙,现正在家中准备搬出去,让他速速回来劝劝二叔……
  白大老爷犹如收到一个晴天霹雳。
  白大老爷回到了家中,还没去和自己父亲详细询问,就先去了二房的院子,看见忙忙碌碌的搬家众人,急忙就去喝止那些搬运的工人,和在一旁指挥着的外院管事和长随们。
  容二老爷的外院管事和长随都是他在蜀中时就开始跟着他,后来一起跟着到了京中的,卖身契什么的全都捏在了陈氏的手中。
  这大半年来他们从蜀中到京城,那打赏啊补贴啊节礼啊什么的全部缩水,有的甚至全部都没了,可京中生活消费却又高了不少,可以想见他们的生活水准降了多少……
  况且主家的事情他们多少知道个几分,现如今他们得知自家老爷原来是姓容而非姓白,一副要和白家分清界限的模样,自然是巴不得的。
  最好能早日搬出去,迎了主母回来,这样他们的日子也能跟着好过点……
  所以白大老爷喝止他们,他们就只扮了忙碌或聋哑,当作听不见,根本不予理睬。
  白大老爷喝止不住忙忙碌碌的搬家众人,只能又气又急得跺了一跺脚,此时也不好和这些下人扯皮置气,只得放弃阻止他们,忙入了屋子去寻自己的“二弟”。
  入了屋子一看见自家二弟,白大老爷就急忙半带了呵斥半带了关切道:“二弟,你,你这是做什么?这到底是发生了何事?你如何就这般急着搬出去?”
  容二老爷看见自己大哥,心中也有些百感交集,他虽对白老太爷和白老夫人心已灰透寒透,但他自幼和大哥感情就不错,这兄弟之情还是在的。
  他叹了口气,给了白大老爷那新宅地址,也不欲多说,只道:“此事,大哥还是问问父亲吧,今日时辰已经不早,弟弟这搬过去那边还要安顿,就不和大哥多说了。”
  白大老爷大皱其眉,可是不管他怎么劝说呵斥,也阻止不了容二老爷的决心。无奈之下只好先回了上房去问父亲白老太爷和母亲老夫人。
  待他去了母亲院子得知母亲病倒昏迷不醒,二弟却竟然在那里只顾着搬家,心中自是勃然大怒,无论什么事情,难道还有比母亲身体更加重要的?
  其实白老夫人不是病倒昏迷不醒,他是被白老太爷喂了药,免得她情绪太过激动和容二老爷冲突太过,把事情闹得不可挽回。
  白老太爷又严厉吩咐了服侍的人即使白老夫人醒来,也不可将此事告知白老夫人,所以这一日二房一家顺顺利利的搬了家,白老夫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
  只是容二老爷不知道的是,他将这地址给了自家大哥,过了两日后,正值他去了衙门,白老夫人身体好转,白大老爷便陪着白老夫人杀去了他的新宅。
  虽然他们一家已经归宗改姓,但说实话李氏和白静妘还处于适应阶段,对很多状态还是有些茫然,面对在白家说一不二权威甚重的白老夫人和严厉的白大老爷,她们仍是不敢不敬。
  所以静姝便在改了姓之后,很是好好招待了白老夫人和白大老爷一番,这且是后话。
  容二老爷知道他这改了姓氏,必然会引起外面一些不同的反应,只是因有着陛下的旨意作依仗,他又忙着和白府掰扯,便没有去细想外面可能的反应,以及一些必要的应对。
  所以待容二老爷安顿了新宅,过了两日他回了衙门,顶着众人若有似无的怪异目光,接了他上司的上司工部尚书田正其的召见,然后田尚书委婉劝他还是把工作和另一个郎中交接一番,让他暂时别再回衙门,待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再回衙门的时候,他还一时有些发懵,不知这又是发生了何事。


第59章 反差太大
  田正其笑得挺和煦,目光中还带了些同情; 但所说出的话却是半点不怎么和煦。
  他道:“白; 不; 容郎中; 你不用上朝; 这两天也没回衙门,所以不知道你的事情已经引得多少人议论了。”
  “听说你已经去了官府改了姓氏; 另立宗户了?容郎中; 本来你的家事我们也管不着,可是你行事太过,昨日就已经有御史在早朝上参劾道你乃是前朝败将之子; 当年白老翰林念及稚子无辜; 闻州破城之时好心收留于你; 将你当做嫡子抚养几十载; 可是没想到你一得知自己身份; 就行不孝不义之举,气倒白老夫人; 强行搬出白府,忘恩负义至极……”
  田尚书每往下说一句,容二老爷的脸色就要再白上一分; 等田尚书说完; 他的脸色已经苍白如纸; 只是却紧抿了唇; 不作丝毫争辩。
  田尚书看他面色如纸; 心中隐隐快意,眼睛里的同情之色却是更盛,满怀遗憾道:“陛下昨日听说了此事,已经命人去调查。唉,本官觉着,这调查期间,可能会有人去找容郎中问话取证,这再回衙门,始终不太好,不若就先回家歇着,专门配合调查好了。”
  “而且本官相信,这些日子,容郎中又是归宗,又是搬家的,想必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不若就先回家把家事好好料理清楚再说。”
  容二爷看着田尚书对着自己难得的笑容,还是在此时此刻,只觉讽刺异常。
  这位田尚书向来也没怎么把自己这个微末小官看在眼里,自年初发生温习元拒绝田家的婚事而表示只钟情于自己女儿之后,田尚书看着自己的眼神里都是冷飕飕的。
  此刻他要是相信田尚书面上的笑容有多友善,眼里的同情有多真诚,那他就还是那个只知愚孝对白老太爷白老夫人盲目顺从结果差点害死妻儿的白二了。
  他也没有争辩,自己这事怕就是自己都未必能有陛下清楚,但陛下却还让人专门来调查,那自然就有他的用意。
  那日陛下说待他认祖归宗及赐婚后还有事吩咐他做,说不得就有什么相关。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陛下想做什么,他除了遵旨配合之外,亦不敢有二议。
  他吸了口气,便对田尚书道:“既如此,那属下这就回去和其他同僚交接了事务,有劳大人费心了。”
  说完便告退了下去。
  田尚书看着他离去时笔直的背影,心里头隐隐厌恶,刚刚只看到白二,不,容二的脸色苍白如纸,却并不见他有丝毫颓丧,让他有些不那么畅快。
  这个自以为是,自以为有着文人的清高和傲骨的容二,得罪人还不自知。听说他那闺女,比他更甚,连承恩公府和凌国公府家的小姐也都敢得罪。
  哼,文人仕子最重名声孝道,看他这次名声彻底臭了,他还能不能维持住他那那副清高目中无人的样子?
  以前是没机会,此次他必要趁此机会将他踢出工部。
  容二老爷面色苍白但却不见丝毫颓丧,那脊梁挺还得更是笔直,田尚书认为这是容二虽受了打击,却仍是那自以为是的文人“风骨”在挺着。
  但实际上他是完全误解了容二。
  容二老爷没有颓丧和失态,那是因为有陛下的旨意在,心里有底,他这就准备赶紧回家和闺女商量,要不要将此事透露给蜀王三公子,询问下他此事当何解呢……
  而之所以面色苍白如纸,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归宗搬家一事,不过是堪堪发生几日,怎么就已经传到御史那里,且昨日就已经在朝上被参劾了呢?
  还什么气倒老夫人,强行搬出,这些细节外人如何这么快得知?
  他直觉就怀疑上了白家,虽然与白老太爷和白老夫人闹成那样,几乎撕破脸,但他心底到底还是保留了些父子情分,和白家的恩情岂是说断就能断的?
  那么快强行搬出,也不过是不想面对白老夫人,不想面对那些糟心事,更怕白府又出更多幺蛾子,坏了女儿的婚事。这未尝不是有着一些逃避的心理。
  可此时得知白家竟可能联系了御史,断自己仕途,这能不让他又痛又惊,面色苍白吗?
  他此时也是乍听此事,太过突然,没细细用理智分析,一时之间也未想到会有其他人第一时间竟然就来借此事害他,所以直觉就判定了此事乃白家所为……
  他却不知,此事还当真和白家无关,而是那凌国公夫人周氏自上个月底和白老夫人谈过,就一直关注着白家的消息,等着白家的回复。
  谁知道这白二老爷竟不知道发了哪门子疯突然就跑去衙门改了姓氏,这……这……如此一来,这逼其认女一事也就等于泡汤了。
  她再怎么自大自以为是,也知道容二老爷恢复了身份,一言一行包括他的过往都会被有心人扒出来细细研究上一分,想再把唯嘉按在他名下,等于是把唯嘉暴露于人前。
  凌国公夫人平生基本未受过什么挫折,此次真是大怒!不过一介小小郎中,竟就敢这般忤逆她的意思,让她实在心气难平,所以她气愤之下便将此事透露给了一个平日里都喜奉承她的一位御史夫人。
  于是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