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阵冷笑之声从旁里传了过来,蓉嫔于丽美人都吃了一惊,转过头去,便见一人盛妆华服立于树下,脸上有一丝冷笑。
  那是陆贵妃。
  陆贵妃这几年渐渐宠爱不及以往,心中早就积怨已深,今年周世宗特别宠爱丽美人与蓉嫔,这更让她感到生气,这两个狐媚子只不过是年轻一些罢了,将皇上的心思全都勾走了,以前一个月里,皇上至少还能有七八日在自己宫中住下,可现在却不到三晚,还不是这两人从中作梗。
  “娘娘,你说得没错,子女是要讲求缘分的,像娘娘这般年纪了,只怕是已经没子女缘了。”丽美人吃吃一笑:“这是娘娘掏心窝子的话,嫔妾记下了。”
  陆贵妃脸色一沉,眼里似乎能冒出火来。


第254章 进京城(五)
  没有能生出皇子来; 这始终是陆贵妃心头的痛。
  昔日她宠冠六宫牢牢的将周世宗的心抓住时,就一直盼望着能生下一个皇子来,有了儿子做筹码; 还不愁那皇后宝座落到自己身上来?退一万步说即便张国公府势力雄厚; 自己娘家无法抗衡,不能将自己扶着上去; 可自己的儿子定然是能被立为太子的。
  儿子登基为帝,到时候自己便是生母皇太后; 还用得着与张皇后去争什么分位?陆贵妃对于生儿子这件事情很有执念——可宫里哪个嫔妃有没这执念?母凭子贵; 只要肚子争气生了儿子,便能坐得稳稳当当,更何况皇后娘娘自从皇长子被皇上诛杀之后便与皇上有隙; 肚子里头不再有动静; 故此看起来都有了机会。
  可是,老天爷似乎不给她机会,陆贵妃先后五次怀上了孩子; 只有三个平平安安出生; 而出生的都是公主。
  公主哪里比得上皇子?陆贵妃咬着牙,准备继续生下去; 每个月都会召集太医来给自己诊脉; 调理身子,还请国师给她各种占卜选好日子,各种准备都是为了一举得男,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近年周世宗对她宠爱渐衰,她年纪也越来越大,这生儿子的机会越发渺茫了。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一个新晋的美人竟然能冲她这般说话。
  “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美人,竟敢这般与我说话!”心事被人戳中,树有人拿刀子在捅着她的心,陆贵妃气得脸色发青,一双妙目死死盯住了丽美人。
  若放在三四年前,她肯定会要吩咐身边的姑姑掌丽美人的嘴,只是现儿的情形,由不得她这般随心所欲,她恨恨的盯着丽美人,身子微微颤抖着。早十年二十年,像丽美人之流的狐媚子,谁敢在她面前说半句无礼之言?即便就是张皇后,也对她态度谦和,丝毫没有拿皇后的身份压制她——还不是那时候自己风头正劲?
  “贵妃娘娘,我那话好像没有说错呢。”丽美人抬起手来掩住嘴,长长的水袖飘飘拖曳于地,随着晚风不住招摇:“娘娘可不是一直想生个皇子么?只是这么久了也没能得一个,故此才来教训嫔妾说要有子女缘,嫔妾一定会记在心里的。”
  “你……”陆贵妃气得脸色由青转红,可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小内侍尖细的声音响起,众人赶紧撒开成两排,分开站好,低眉敛容,弯腰行礼,让着胡太后与张皇后过去,丽美人眼睛瞟了瞟对面站着的陆贵妃,轻轻一笑,用胳膊碰了碰蓉嫔:“她在咱们面前逞威风,可还是要对皇后娘娘低头弯腰。”
  蓉嫔直起身子来,望着张皇后的背影,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毕竟皇后娘娘出身名门,皇上总要顾念着国公府,不管有些人再怎么闹腾,这皇后的宝座可是连晃都没晃一下。”
  她的声音略微有些大,让站在一边的陆贵妃听得清清楚楚,她咬着牙站在那儿,似乎有尖锥刺入胸口,鲜血淋漓。
  蓉嫔分明是在讽刺自己,她想皇后之位想了大半辈子,可终究还是没有落到自己身上来,现在就连这些新进宫来的小小嫔妃,也拿着这个来嘲讽自己,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拔毛的凤凰不如鸡。
  胡太后与张皇后落座以后,众位嫔妃方才走进正殿侍立在两旁,等了约莫半刻钟,周世宗来了,这中秋夜宴才算正式开始。
  跟往年一般,首先是歌舞,乐坊先弹奏了几支新曲,周世宗眯着眼睛听得高兴,一边用玉箸轻轻打着节拍,只是咳嗽之声不时将曲调打乱,他只能停下来喘两口气,等着气息匀称了再继续用玉箸敲打,兴致一点都没减少。
  胡太后担心的看了周世宗一眼:“皇上,你且多多歇息。”
  “母后,无妨。”周世宗拿着玉箸在翡翠碗盏上敲了几下,刚刚好合上节拍,他越发的高兴了起来:“难得乐坊出了好的曲子,不错,不错。”
  张皇后与周世宗并排而坐,脸上看不出半分愉悦之色,心里头只在想着胡太后快快开口提出去国公府赏月之事。自从二十年前那件事情开始,她便在心里头痛恨着周世宗,她一直想着要离开这个深宫,离开自己厌恶的人,可毕竟她要考量自己的家族,若她这般做,张氏一门必然会有所影响。
  她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跟自己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她身后的家族息息相关。
  她的父母双亲,她的兄弟妹妹,还有她的叔伯婶娘,她所有的亲属,都会因着她的唐突而遭殃,她只能呆在这了无生趣的深宫,日复一日的吃斋念佛,为自己可怜的孩子乞求摆脱厄运。
  她对周世宗冷淡,周世宗也懒得管她,毕竟宫中美人如花他都来不及一一欣赏,自然不必在意她的感觉,若不是胡太后一力维护,只怕她早就被贬斥去了冷宫,皇后的宝座早已被陆贵妃取而代之。
  若是一个人能为自己活一回,那该多好呢。
  张皇后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碧玉杯上,里边盛满了清冽的美酒,映着满屋的华灯之色,似乎月亮已经穿透瓦片,落到了酒盏之中,不住的在荡漾,碎金万点。
  多年前,她风华正茂美得如一朵鲜花的时候,她也曾有过自己的梦想,然而梦想终难敌现实,她进宫了,美梦戛然而止,她从此不再有真正的快乐。
  曾经,她也不断的问过自己,若可再来一次,她敢不敢抗旨不进宫?
  满头珠翠轻轻晃动,摇头是她的回答。
  她怎么可能不进宫,作为张国公府的长小姐,她自然有肩负家族昌盛的重责,她的命运早在她出生的那一刻便注定,没有半点选择的余地。
  这一辈子就只有在深宫里寂寞的呆到老到死,唯一的快乐是得知了儿子还在世的消息。张皇后伸手端起酒盏,嘴角渐渐上扬,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今后她的每一日都是为自己的孩子活着,她要活着看他娶妻生子,要好好活着,为了能听到他喊自己母亲的声音。
  “皇上,嫔妾们特地习了一支采莲曲,想要进献给皇上。”
  酒过三巡,周世宗已经喝得有些醉意,丽美人与蓉嫔两人离席站到了正殿中央,两人跪倒在地,手捧碧玉酒杯:“还请皇上答应嫔妾们献丑。”
  周世宗哈哈一笑:“好好好,朕最喜欢你们两人的腰肢软款,跳采莲曲最适合不过。”
  丽美人与蓉嫔相视一笑,两人站起身来上前几步,将碧玉酒杯放到了周世宗前边的案几上:“皇上,若是觉得嫔妾们跳得尚能入目,还请痛饮此杯。”
  周世宗醉眼朦胧的看了看两位娇滴滴的美人,伸手在她们脸上摸了一把:“美人送过来的酒,朕自然要喝。”
  丽美人与蓉嫔心中一喜,看起来周世宗今晚定然会要她们相陪了。两人退下换了衣裳,上边着淡粉色贴身小衫,凹凸毕现,披着一层浅白色的长长轻纱,与那垂地的水袖交织在一处,上下纷飞,粉色小衫下却是一袭碧色罗裙,曳地生姿,似乎是那清晨里迎着朝霞新发的荷叶,水灵灵的一片。
  “好,好,好!”周世宗击掌笑了起来:“两位美人可真是跟初发的荷花一般别致!”
  陆贵妃的脸黑沉沉的一片。
  她已经四十岁的年纪了,如何能与两个妙龄女郎去相拼?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要防着她们肚子里装了货,若她们真的生下一男半女,还不得猖狂的飞到天上去?
  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有些哀怨,怎么这样不争气,二十多年了,这肚子里头怎么就爬不出一位小皇子呢?
  父亲一直在叮嘱她不要放弃,另外还给她指了一条出路,养在张皇后名下的那两个皇子,她必须多给些照顾,暗地里捏造些话给他们听,让他们明白张皇后是一条盘踞在后宫的毒蛇,而就是这条毒蛇将他们的母妃给害死的。
  她横过眼去看了一眼坐在左首边的两位皇子,心里头有几分得意。
  姜还是老的辣,幸得父亲指了一条明路,让这两个不到十岁的少年心里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张皇后自己的儿子死了,迁怒于旁人,更痛恨他们的母妃生下了儿子,借故将他们接过来抚养,其实只是千方百计想要陷害他们,若不是他们的父皇疼惜他们,两人早就死于非命了。
  “为何你们的母妃都病死了?还不是有人暗地里做了手脚,要不是如何会这般凑巧?”
  阴侧侧的话语在两个孩子耳边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谎言说一千遍也成了真话,更何况是两个不明真相的孩子。
  “你们千万不要显现出来对她的恨意,否则像她那般心如毒蝎的女人,怎么会让你们两人还好好的活着。”
  恐吓两个孩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谁让张皇后一心一意的吃斋念佛,对两位小皇子并不上心呢,但凡她稍微走心一点,其实也就能发现两位小皇子对她已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畏惧之感。
  畏惧下边压着仇恨,总有一日是会压不住的,陆贵妃的嘴角微微上扬,心情愉悦。


第255章 中秋夜(一)
  丝竹之声戛然而止; 两朵盛开的莲花匍匐在红色的毡毯上,水袖甩开,宽阔的裙袂就如那厚重的翠叶平铺着; 托出了两朵粉色的莲花。
  周世宗醉眼朦胧的望向瘫软在毡毯上的丽美人与蓉嫔; 嘴唇边有一丝闪亮的涎水,他的脸色带赤; 拍了拍手掌:“好好好,这曲采莲舞自是极妙。”
  “皇上!”
  胡太后的眉头微微皱起; 皇上怎能如此失仪?再怎么样也不该在这大庭广众这下显露出一副色迷迷的神情来; 皇上这威严何在?
  “母后,朕有些乏了,先回宫歇息了; 且让梓童陪你赏月罢。”周世宗按着案几摇摇晃晃站了起来; 旁边的内侍们赶紧上前将他扶住:“皇上当心脚下。”
  “传旨,着蓉嫔于丽美人来清华宫伴朕赏月。”
  蓉嫔于丽美人翻身坐起,声音娇滴滴的有如空谷黄莺:“谢皇上赏赐。”
  胡太后憋着一口气; 望着周世宗慢慢远去的身影; 好半日方才醒悟过来:“哀家竟还没提出宫之事。”
  “母后……”张皇后有些焦急,双眼里俱是期盼。
  莫非是太后娘娘不允许她去; 故意没有向周世宗提及?张皇后一双手藏在宽阔的广袖间; 手指捻动丝帛沙沙作响,坐立不安。
  “若嫿,过年你再出宫回张国公府罢。”胡太后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张皇后,心中有些奇怪; 往年的中秋也就是这样过了,没见若嫿这般紧张,为何今年她一定要出宫?她眯了眯眼睛,又打量了张皇后两眼,不对,这事颇为蹊跷。
  “母后,我忽然间就想着要回张国公府一趟。”张皇后执拗的望着胡太后,没有半分让步:“若嫿已经有多年未见父亲母亲,实在想念,还请母后准许。”
  言毕,她跪倒在地,朝胡太后行了个大礼,匍匐在那里,没有抬头。
  “起来罢,哀家陪你走一趟。”
  胡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狐疑之色,她伸出手,旁边侍立的掌事姑姑走了过来,扶起了她,胡太后站起身,朝站在玉阶下的内侍吩咐了一声:“着舆马司备好銮驾。”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中秋的月亮果然是与平日不同,白色玉盘当空,清辉皎皎,地上万物都被笼罩在一层薄纱之间,远远看上去朦朦胧胧,可走近了看却又是纤毫毕现一般的清楚。中秋佳节,虽然很多都是在自家团圆,可也有不少人依旧还在外边走动,京城的大街上还是比较热闹,特别是靠近金水街与御道街这一带,因着靠近皇宫,更是人头攒动,大家都等着子时皇宫里放烟花,举国同庆。
  “呀,宫墙那边来了仪仗!”
  麋聚在宣化门的人群开始涌动起来:“瞧,那翠羽华盖!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上的!”
  开路的羽林子约有百余人,步行,手里执着盾牌长矛,跟在后边的是骑马的兵士,将两座銮驾重重围住,銮驾之侧有宫娥提着宫灯分列两排,各有十六人抬着步辇,步辇上边有翠羽华盖遮盖,镶嵌着各色宝石闪闪发亮,华盖垂下厚厚的云锦帘幕,看不到里边坐着什么人,只是从云锦帘幕上绣着的凤凰便能看出乘车人的身份。
  从后宫出来,车驾上绣着凤凰,定是皇后娘娘无疑。
  为何有两辆銮驾?人们惊疑的看着那仪仗缓缓朝金水街这边走了过来,张大了嘴巴:“莫非太后娘娘也出宫了?”
  皇宫里能用凤凰图案的,除了皇后便是太后,两驾车舆,那就是胡太后与张皇后同时出宫了。
  帘幕四角金色的莲花铃铛不住的摇晃,铃音清脆,似乎在唱着欢快的曲调,张皇后端坐在凤驾之上,听着外边的铃铛声声,快活得似乎要飘飞起来,很快就要见到自己的孩子了,他好吗?长成什么样子了?听说在一个乡村旮旯里生活了二十年,也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模样,是不是一个敦厚老实不敢开口说话的后生?
  司礼内侍尖细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不远处的百姓听到这两句话,赶紧跪倒在地,磕首高呼:“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皇后目不斜视,听着这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心中没有半分感慨,她不需要这么多人来祝愿她千岁万岁,她只想见着自己的孩子,听他亲口喊一句“母亲”,这就已经足够了,能抵得上一万句“千千岁”。
  张国公府此刻已经做好了准备,中门打开,红色的毡毯铺到了街道上边,张府男丁全在门边跪着等候迎驾,个个低头望着地面,大气也不敢出。
  “起来罢。”
  胡太后扫视了一眼那黑压压的人群,目光落到了正中跪倒的张国公:“国公爷,你乃朝廷重臣,现在年事已高,不必多礼。”
  “谢过太后娘娘!”张国公一只手撑着地,一只手撑着腰慢慢站了起来,昔日挺拔的身材此刻已经有些略微佝偻,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风霜重重。
  “这时间过得真快,哀家也有几年没见过张国公了,只不过看上去张国公日子过得不错,这人并未见老。”胡太后笑着看了张国公一眼:“还是那般威武。”
  张国公抱拳回礼:“太后娘娘谬赞了。”
  “父亲。”张皇后举步上前,眼中有泪:“本宫多年未回张府看望双亲,实为不孝。”
  “娘娘何出此言!”张国公大惊:“娘娘掌管六宫事务,每日劳心劳力,哪还有多余的时间来顾及张家!微臣只盼娘娘好生善待自己,只要娘娘玉体安康,微臣便心满意足。娘娘过得称心如意便是大周之福,亦是我张府之福!”
  张皇后含泪望着自己的父亲,虽是至亲之人,可却被那规矩礼仪拘着,连亲近的措辞都不能用,实在是一种折磨。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请跟微臣到挽秋阁赏月。”
  张国公微微弯腰,前边领路,张府众人尾随两位娘娘前行,一路迤逦直奔挽秋阁。行走间,张皇后不由得回头朝张府人等看了看,心里头暗自思量,这些人里可有自己的儿子?眼睛朝那一张张脸孔扫过,却得不到半分线索,越发的焦虑了起来。
  “若嫿,在看什么?”
  胡太后注意到了张皇后的举动,随着她朝后边的张家人等看了过去,只见一群男子跟随在后,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弱冠之年的少年郎。
  “臣妾想看看臣妾的二哥,他来皇宫少,臣妾都忘记他长什么模样了。”张皇后勉强一笑,用这话搪塞了过去。
  胡太后微微一笑:“十多年未见,是该有不少变化了哪。”
  走了约莫半刻钟便到了挽秋阁,自从得了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要来张国府赏月,张府便急急忙忙将此间布置了起来,凉亭里设了四个座,由张国公与夫人陪着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坐着,花园里设了数十案几,案几后边铺着毡毯,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块块水磨地砖将这园子点缀成了有规则的形状。
  出门迎客是男人们的事情,张府女眷都候在挽秋阁门口等着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驾到,张国公夫人尤其激动,虽说每年她都能进宫探望皇后娘娘,可是她依旧抑制不住想见到女儿的心情,看到那边一群人缓缓而来,她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
  “母亲!”见着白发斑斑的老母亲站在挽秋阁门口翘首期盼,张皇后没有忍住,紧走几步上前,拜倒在地:“不孝女回家看您来了!”
  张国公夫人大惊,也赶紧跪了下来:“娘娘请起,臣妇当不得娘娘大礼!”
  张皇后置若罔闻,双手抱住了张国公夫人,眼泪珠子跟那雨滴儿一般簌簌的落了下来:“母亲,母亲,此刻没有什么娘娘臣妇,只有母亲与女儿。”
  张国公夫人好一阵心酸,伸手轻轻拍着张皇后的脊背:“娘娘,许久不见自然会要格外亲近些,可臣妇不能不守规矩,还请娘娘起来。”
  胡太后与张国公并肩站在一处,她看着张皇后伏在张国公夫人肩膀抽泣,心里头也是好一阵难过,鼻子酸酸,眼中已有泪意。
  一入皇宫深似海,自此家人是路人。
  这种感受,她也深深体会到,入宫的女子,抛了生养自己的家庭,很少有出宫探亲的机会,每一次回娘家,那都是一份难得的奢望。
  “太后娘娘,最近可还顺意?”
  耳畔传来了张国公的询问之声,胡太后转脸过去,就看到了一双眸子,满目关怀,似乎那天空的星子沉沉的落到了银河的底部,可依旧还是闪着让人能见的光芒。
  “哀家过得还不错,张国公看上去很是健朗,日子过得滋润。”
  胡太后含笑回答,中规中矩。
  这么多年旧交情,到了这个时候,唯余这平平淡淡的关心之语而已。


第256章 中秋夜(二)
  白色的瓷盘里摆着一只只煮得通红的螃蟹; 旁边装着配料的小碟如众星拱月一般点缀在旁边,清冽芬芳的梨花白盛在碧色的酒盏里,微微荡漾; 映着天上的明月; 灿灿清辉,显得格外诱人。
  挽秋阁的山石之侧有一张长席; 上边放置着古琴琵琶之类的乐器,前边放了一个香炉; 里头燃了一把百合香; 袅袅白烟蒸蒸而上,清新的香味几乎要将远方桂花的芬芳掩盖。张皇后深深吸了一口,笑道:“跟本宫记忆里月娘手制的香味一般无二。”
  张国公夫人点了点头:“这是月娘的女儿做的; 得了她娘的真传; 丝毫不差。”
  张皇后目光悠悠,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那时候我总是缠着月娘让她教我制香,百合香鹅梨香安息香; 什么都试过; 亏得月娘不嫌我聒噪,每次都格外耐心。”
  胡太后嗤嗤一笑:“若嫿; 做下人的; 谁敢嫌主子聒噪,你这也真想过于担心。”
  虽然胡太后已经有六十余岁,可她那一笑,眼角眉梢依旧有昔时风韵; 看得人不由得心中一动,只在感叹红颜易老。
  “母后取笑了,那时候臣妾可真觉得月娘定然觉得我烦,每日都纠缠于她。”张皇后说到此处,忽然见着一个穿淡黄衣裳的少女走到长席之侧,朝凉亭这边行了一礼,笑得格外娇柔,不由得一怔:“父亲,这姑娘是谁?”
  “这是娘娘长兄的女儿,闺名唤作芫蓉,她弹得一手好琴,今晚由她开场来为两位娘娘弹奏一曲明月思乡曲。”
  提到自己的长孙女,张国公明显有几分骄傲,言语间带了些快意。
  听张国公如此推举,胡太后与张皇后两人都好奇的朝张芫蓉打量了过去,这位张国公府的大小姐约莫有十六七岁年纪,脸孔娇嫩,两眉淡淡如远山,额间贴着一片梅花,盈盈妙目有如秋水含波,站在那里亭亭玉立,就如秋日芙蓉般动人。
  “张家果然出美人。”胡太后颔首赞叹:“若嫿,你这侄女儿可要赶上昔日的你了。”
  “母后,长江后浪推前浪,芫蓉比若嫿当年可是要美了不知几分。”张皇后笑着看了看那花朵儿一般的张大小姐:“就让芫蓉开始弹那明月思乡曲罢。”
  轻烟扶摇而上,凉亭之侧渐渐的有了一层淡淡的暮霭,张芫蓉踏上长席,跪在古琴后边,一双纤纤玉手放在古琴之上,等着万籁俱寂之时,开始抖动手腕按出了一个起调。
  “铮……”
  厚重的琴声悠悠回响,绕着花木朝上盘旋,还未等众人回过神来,那如流水一般的琴声慢慢的在耳边飘荡。
  这琴声恰似珍珠散落,敲击着冰晶玉盘,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清脆得令人心颤,仿佛扶着白玉阑干在远远眺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