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老实,崔老实!”
  门口有人探头进来喊了一声,崔二郎迎了上去:“有事么,十二叔?”
  “让你爹明日辰时到祠堂去,有重要事情要商议哩。”门口的汉子朝院子里瞅了一眼,见着卢秀珍与崔六丫站在走廊那边,嘴角扯了扯:“六丫,亏得你爹娘没糊涂,若是信着旁人撺掇要出族,那可怎么办才好哟!”
  “十二叔,我家的事情就不用你来操心了!”崔六丫冲那人笑了笑:“多谢十二叔来捎信儿!”
  那个人一愣,讪讪的笑了笑,转身走开来去。
  “哟,小丫头也有脾气啦?”卢秀珍拍了拍崔六丫的肩膀:“何必。”
  “我不喜欢他们这样明里暗里的说嫂子你的不是!”崔六丫愤愤不平:“经过今日这事我可算明白了,有时候咱们就不能忍气吞声,我们越是让步,他们便越是得寸进尺,总觉得我们好欺负呢。”
  “正是如此,有理走遍天下,该强硬的地方咱们就要强硬,不能和稀泥,只是像方才这样你也没必要去怼他,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你还能一个个的封住他们的嘴不让他们说?即便你能封住他们的嘴,人家心里想着,你又该如何?”卢秀珍笑着带了崔六丫朝房间走了过去,一边耐心教导:“只要咱们自己过得舒坦就行了,旁人怎么说,那是他们的事。”
  “嗯。”崔六丫若有所悟,轻轻的点了点头。


第41章 会宗祠(一)
  第二日一早起来,崔六丫崔大娘便忙活着一家人的早饭,卢秀珍见着她们都在忙,自己也不好意思闲着,赶忙抱了一捆柴火进了厨房:“娘,你去帮下六丫,我来烧火。”
  本来以为烧火是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卢秀珍发现自己想错了。
  她照着崔大娘的模样朝灶膛里添木柴,可是才放几根进去,那明火就小了,锅底冒出了滚滚的青烟,崔六丫忍不住咳嗽了起来:“大嫂,咳咳,咳咳,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烧火的!”
  崔大娘刚刚想赶着过来教卢秀珍怎么弄,门口蹿了一个人进来,眼疾手快的将卢秀珍手中那烧火棍子拿了过来,看似随便的拨了两下,那股青烟慢慢的就熄了,须臾间火苗又重新蹿了起来,卢秀珍用手拨了拨额前的头发,眯了眯眼睛:“二弟,你真能干。”
  崔二郎的脸忽然间红了红,他盯着卢秀珍额头上一小块灰,心里砰砰乱跳,不知道自己该开口说些什么。
  她的额头光洁,肌肤虽然还是有些黄,可是看上去那么令人觉得舒服。
  “烧火要空心,大嫂,你用烧火棍将火拨空些就好。”崔二郎瓮声瓮气说完这句话,将那烧火棍还给了卢秀珍:“试试。”
  卢秀珍仰脸朝他笑了笑:“多谢二弟了。”
  崔二郎只觉自己浑身不自在,含含糊糊应了一句,拔腿就朝外边走,跨到门外,靠着门站着,胸口发闷喘不过气来,眼前总晃着那一双明亮的眼睛。
  她笑起来真好看,眼睛就像天上的星星。
  他有些忍不住,偷偷将头探出去朝厨房里瞧,卢秀珍正弯腰拿着烧火棍拨着灶膛里的柴火,她的身子前倾,有一道波浪形的弧线,看得崔二郎两条腿都有些发软。
  那腰身细得好像一只手就能握住,可是朝上边看过去……崔二郎有些害羞的将身子挪了回来,用力掐了下自己的手指,暗自骂了一句“无耻”,怎么能这样盯着大嫂看哪?对她多么不恭敬!
  但仿佛厨房里有一种力量拉着他朝那边看过去,他站在门口,心里似乎有两个小人在吵架:“看一眼,就看一眼!”
  “不行,那是大嫂,怎么能这样肆无忌惮!”
  两个小人不住的在耳边争吵着,崔二郎觉得自己的脑袋似乎要裂开,额头上滴滴的落下了汗珠子来。
  “二郎,在这里站着干啥子哩?还不快些进去,也该要吃早饭了。”
  身后传来崔老实的声音,崔二郎被这声音惊到,几乎要跳了起来,他转头朝身后看了过去,就见他爹崔老实拖着几个箢箕放在墙角边上,一双眼睛里满满都是疑惑。
  “爹,还没好哩,我到外边站站。”崔二郎慌乱的回了一句,不敢朝崔老实脸上看,生怕他看出自己什么不对劲来,只能低头低着头望向自己的脚尖。
  “二郎啊,我昨晚和你娘商量了下,今日去祠堂议事,你跟你大嫂一块去吧,我们就不去了,你大嫂……比我们去要强。”崔老实有些不安的搓了搓手:“你觉得哩,是不是这样?”
  他和大嫂一起去祠堂议事?崔二郎觉得忽然全身都轻松了,仿佛间要飞起来一般,轻飘飘的朝云彩那边去了——他与大嫂两人单独同行,这、这、这……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从心底里油然而生。
  “爹,这事是不是要问过大嫂啊?”崔二郎有几分紧张,一双眼睛牢牢盯住了自己的鞋面,黑色的绒面上沾了不少泥土,显得灰扑扑的,他伸出腿去就着台阶下一块石头将鞋子擦了擦,这样显得干净多了。
  “唔,那倒也是。”崔老实点了点头:“咱们还得先问过她哩。”
  “爹,哥哥,快些进来,该吃早饭啦!”
  崔六丫从厨房门口探出头来,笑容甜甜:“今儿咱们又吃鸡蛋葱花饼!”
  “又吃鸡蛋葱花饼啊?”正站在院子里打闹的三郎四郎赶着跑了过来:“太好了,又有鸡蛋葱花饼吃了!”
  自从卢秀珍卖了菌子回来以后吃了一次鸡蛋葱花饼,中间七八日又只是吃玉米饼子,崔家兄弟对那饼子一直念念不忘,即便崔大娘总教导他们要知艰知苦,他们依旧还是想吃鸡蛋葱花饼。
  “那么香!”
  “白面也细,嚼着嚼着都透出甜味来了!”
  念叨了好些日,今天一早闻着那香味儿,兄弟几人心中已经雀跃了起来:“昨日大嫂去江州城卖了山货哩,肯定是卖上了好价钱,今天早上又做鸡蛋葱花饼了!”
  几个小子奔着跑进了厨房,就看到桌上的碟子里放着一叠白里透着黄的鸡蛋葱花饼,面儿均匀,上头洒着点点绿色葱花末儿,闻上去香喷喷的,葱花饼旁边有一个大汤碗,里边盛着青菜豆花汤,白色的豆花旁边浮着青翠的叶子,就如白玉旁边放着翡翠一般,格外诱人。另外还配着一小碗青椒炒肉,那可是货真价实看到了肉,一块快的,切得不大,可也不小。
  “天哪,还有肉吃!”几个人眼睛都瞪得溜圆:“早上就有肉吃!”
  “早上有肉吃有啥了不起的?等着咱家富起来,想啥时候吃肉就啥时候吃!”卢秀珍笑着走了过来,一边甩着自己的手,几滴水珠子甩开,正好落到了崔二郎的手背上。
  “二弟,不好意思哈,我烧火将手弄脏了,刚刚洗了手。”卢秀珍抱歉的朝崔二郎笑了笑,崔家灶台上倒是有一块抹布,但她瞅着比烧火棍那颜色还深,终究没敢用,洗过手以后用力甩了甩,将那清凉的水珠子甩了出去。
  “没事、没事。”崔二郎忙不迭的将手缩了回来,在背后擦了下,又猛然缩了回来,这水珠子是刚刚大嫂手上头甩下来的,还带着些她的体温,一点都不凉,温温的,有些暖,他舍不得就这样擦掉,真恨不能用个瓶子将那几滴水装起来揣进怀里焐热。
  吃饭的时候,崔大娘照例又感叹了几句:“哪里用吃得这样好哩,咱们家不是……”
  “娘,我知道你要说啥,咱们又不是大户人家!”卢秀珍俏皮的学着崔大娘的口吻说话,逗得几个弟弟妹妹都笑了起来:“大嫂学得真像,咱娘就是这样说话的。”
  崔大娘被卢秀珍这一闹腾,满肚子要求节俭的话已经说不出来,只能瞅着卢秀珍尴尬的笑了笑:“秀珍哇,咱们真的没必要这样吃,坐吃山空哩!”
  “娘,弟弟妹妹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不吃好?您放心,我有个分寸,绝不会胡乱花钱的!”卢秀珍指了指挂在墙上的那块肉:“昨儿才买了一斤呐。”
  才买一斤!崔大娘又心疼了起来。
  “孩他娘,咱们说说正事。”崔老实用手碰了碰崔大娘:“莫扯这些事情了。”
  “秀珍哇,跟你说件事儿。”崔大娘抬眼望了望卢秀珍,欲言又止。
  “娘,你想说啥哩?”卢秀珍有些奇怪:“啥事这么为难?”
  “今日族里要开会,我和你爹昨晚合计了一下,让你和二郎一起去,我们就不去了。”崔大娘叹了一口气:“秀珍,你去比我们顶用哩。”
  崔大娘拧着衣角有些不好意思,脸上微微的发烫,这话说出来,真是有些不好意思,她这个做婆婆的,竟然撺掇着媳妇与自己另外一个儿子一块出去……这实在太不像话了。
  崔二郎拿着鸡蛋葱花饼的手抖了下,他极力压制住心中的激动,装作若无其事的将那饼撕开,慢慢的朝嘴里填了进去,一双耳朵,却竖得高高,平心静气的等待着卢秀珍的回答。
  她会拒绝吗?有一种说不出的担心。
  “哦,原来是这事儿,没问题,我和二弟一块去就行。”卢秀珍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不就是到外头去商议下事情么,刚刚好她还没看过大周的祠堂长啥样呢,顺道去见识见识。
  “啊?”崔老实与崔大娘面面相觑,两人都有些惊诧。
  昨晚上两人商量的时候只觉得不好开口跟卢秀珍提起这事——毕竟她是新寡在家,若是和小叔子一道出去,不知道旁人会如何议论纷纷,若是脸皮薄的,只怕是挨不住。
  “只不过……”崔大娘小心翼翼道:“秀珍看起来不是个胆小怕人说的。”
  “可不是。”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十分有默契的点了点头。
  毕竟大郎已经过世了,要想能留住这个媳妇,总要得有个儿子能与她相互喜欢,否则过了三年秀珍自己提出来要离家,他们也没办法阻止。虽说现在就想撮合二郎与媳妇似乎太早了些,可凡事总得一步一步来,有开始总比不开始好。
  听着卢秀珍答应了下来,崔老实与崔大娘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两人低头抓起一张饼塞到嘴里,慢慢的嚼了两下。
  六丫做的葱花饼真好吃,还真有甜丝丝的味道哩。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睡觉之前将在昨天两章的留言统计了下,按着时间顺序,留言位置为单数的菇凉,某烟都默默的送上了个红包~~是不是很惊喜哟~~这就是chou奖活动啦,为了感谢菇凉们的支持鼓励,某烟一点小小心意,而且似乎能将气氛活跃起来~~以后要是菇凉们看到了某烟送的红包,不必问为啥,肯定是被抽中的幸运儿,这一天肯定会有好运哒~~


第42章 会宗祠(二)
  一路上山青水秀,崔二郎的心情跟这山水一样,无端的明快了起来。
  脚下这条熟悉的路,忽然间变得有些不同寻常,踏足在泥土之上,软软的好像要一直往下边沉。吹到脸上的风,时冷时热,让他一忽儿觉得身子发烫,后背上汗津津的一片粘着衣裳,一忽儿他又觉得有些冷,似乎要抱住什么东西方才能将自己捂热些。
  卢秀珍并没有觉察出来崔二郎的异样,只是很平静的朝前边走这,早两日才下过雨,小路上没有干透,柔软的泥土上留下了浅浅的脚印。
  “二弟,怎么走这么慢?”卢秀珍回过头来,微微一笑,那笑容,明媚娇艳胜过她头顶盛开的春花。
  “哦,我鞋子后边破了,泥巴钻进去了。”崔二郎弯腰,尽量将脸埋下去,不让卢秀珍看到他脸上的一丝红晕,心砰砰的乱跳,感到自己呼吸都有些困难。
  卢秀珍同情的瞥了崔二郎一眼,这般俊秀的少年,若是养在大富大贵的人家,此刻定然穿着的是锦缎长袍,就如那芝兰玉树光华熠熠。只可惜落在这农家山村,明珠蒙尘,连一双好鞋子都没捞上一双。
  “二弟,将就整整,走路时捡着那些干净地方走,咱们赶紧去族里议完事就回来,地里还等着咱们去整呢。”
  “大嫂,知道了。”崔二郎索性蹲下身子去,在路边捡起一块石头,不停的擦刮着鞋子,刮了两下偷偷的抬头朝前一看,那个人依旧站在树下,笑容恬淡,有如清风明月。他心虚的赶紧低头,用那石头又刮了两下鞋子,用力吸了一口气,这才站起身来:“我们走。”
  这少年,到底在窘迫什么?卢秀珍有些不大明白崔二郎,为何平常看他颇有男儿热血,可有时候却有些羞涩,手脚放不开一般。
  叔嫂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崔二郎在后边指点“大嫂,往左边那路上走”、“大嫂,一直朝前边走到那棵大槐树再向右”,可是他只敢隔着一段距离喊着话,不敢走上前和卢秀珍并肩走,于是,在旁人看来,反倒像是卢秀珍在领着他朝前走。
  走了约莫半刻钟,卢秀珍来到一幢白墙黑瓦的屋子前边,翘角飞檐,滴水口上用石头做成倒挂的蝙蝠模样,那水从蝙蝠的口中一滴滴的滴了下来。
  看起来蝙蝠在大周的文化里,还算是吉祥物呢,竟然还用来装修祠堂,是不是寓意五福临门?
  正在抬头眯眼打量,耳边忽然传来打招呼的声音。
  “哟,二郎啊,代你爹来族里议事呢?这个……是谁啊?”
  卢秀珍转过头去,一个约莫四十岁的汉子站在不远处,一脸惊奇的看着她:“这难道是你那个过来守寡的嫂子?”
  还用问么,这鬓边不还别着一朵小白花呢。
  卢秀珍朝那汉子点了点头:“大叔好,我就是崔家大郎的媳妇。”
  “大郎媳妇,你喊他十三叔就是了。”崔三爷从后边走了过来:“茂枝哇,有一阵子没看见你了,都去发财了哪?”
  “还能去哪里?咱九叔抬举我,让我去给耀祖哥哥办事,去江南那边走了一圈。”崔茂枝说得眉飞色舞,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江南可是花花世界,看得我眼睛都睁不开!那边的人可比咱们这边的人会想,吃喝玩乐,样样精通!”
  “看来你还去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哇!”崔三爷乐呵呵的看了看崔茂枝:“瞧着穿上新衣新鞋了哪。”
  “嘿嘿,耀祖哥要我跟着江州城里那夏老板去江南收种谷,那夏老板人挺好,才去一日便给我买了套全新的行头,你瞧瞧,江南这衣裳就是比咱们这边做得轻巧,又暖和又好看。”崔茂枝掸了掸衣裳,将脑袋高高的昂起来,脸上挂着得意的笑:“给耀祖哥做事,不会吃亏!”
  “那是当然了。”崔三爷顺着他的话奉承了一句,转头看了看卢秀珍:“大郎媳妇,怎么你家就你和二郎来了?你爹娘哩,他们怎么不来?”
  “对了,我刚刚想说呐。”崔茂枝迈着八字步子走了过来:“大郎媳妇,你怎么能来祠堂这边哩?”
  “我爹和我娘让我来的,他们没空,田里事情多,地还没犁呢。”卢秀珍朝崔茂枝笑了笑:“十三叔,我本来也不想来的,可爹娘吩咐了,我也只能照办哇。”
  “你得给大郎守孝,咋就能出来到处乱跑了呐?听说你这些天带着六丫上山找山货,还带她去了江州城,你这是在守孝嘛?今天还跑到祠堂这边来了,”崔茂枝很不高兴的望着卢秀珍:“你爹娘糊涂,你也跟着糊涂?”
  “守孝?”卢秀珍微微蹙眉:“听说我得给大郎戴三年孝?哪里都不能去,只能在家里哭,对不对?”
  “那是当然,自家汉子死了,怎么能开开心心的到处乱跑?”崔茂枝有些嫌弃的看着卢秀珍:“你赶紧回去,到家里守着别出来了,一个寡妇家,到处乱跑,也不知道避嫌,而且还跑到祠堂这边来了,就不晓得会带晦气过来?”
  “茂枝,人家年纪轻,见识比不得你,不明白规矩,好好说便是了,别吓唬人家。”崔三爷伸手拉了崔茂枝一把:“老实兄弟肯定是忙不过来才让她来的。”
  话是这么说,崔三爷心里头亮堂,肯定是崔老实和他婆娘见着这儿媳嘴巴厉害,特地派她过来议事的,否则那两个糯米团子自己来,好事轮不上他们,反而会被吃得死死的。
  “十三叔,你这话可说得不对了。昨儿奶奶叫了我去大伯家,族长大人那会儿正好也在,他可没有说我这个做寡妇的就要到家里蹲着,每日哭哭啼啼的给大郎戴孝,族长大人都没说我,你却在这里说道上我了,难道你比族长大人还说得上话?”
  崔茂枝脸色一僵,被卢秀珍的话噎得好半日张不了嘴,脸红脖子粗了一阵,可看着周围的人都用一种嘲讽的目光看着自己,免不了有些觉得失面子,只能打肿脸充胖子:“族长不说你,我就不能说你?且放老实些!”
  旁边有人啧啧两声:“啊哟,茂枝你出去了一回,真是长见识了,比九叔还懂规矩哩。”
  自从江南回来,崔茂枝就觉得自己跟旁人不一样,他可是得了族长青眼的,故此每日里穿着那件衣裳到村里溜达,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旁人早已看不惯,此刻见着崔老实家的小寡妇当众扫他面子,好事的人也赶着来凑上一嘴,反正不嫌事儿大。
  “那是当然,”听着旁人夸他懂规矩,崔茂枝有些飘飘然,就连前边几个字都没有听清就不住的点头:“我说的话这大郎媳妇怎么能不听?”他朝卢秀珍狠狠的盯了一眼,摆出了一副族叔的谱来,大声呵斥道:“还不快些回去!”
  “我还没开口,你就开口说话了?”
  崔茂枝有些头晕,转过身去,就见着崔才高脸色铁青的站在那里,不由得腿软了三分:“九叔!”
  “你这样儿,可是比我还要神气三分哪。”崔才高很不满意的看着崔茂枝,这小子是皮痒了不成,在这宗祠前边指手画脚的,他算什么东西!虽然崔老实家那小寡妇确实不该跑到这里来参加议事,但这是他族长来开口说的,哪里就轮到崔茂枝到这里神气活现,还说什么比自己还懂规矩!
  “族长大人,这位十三叔那可不只比您神气一点点哪!昨日在大伯那边见着您,和蔼可亲,公正无私,也不见您说要我呆在家里别出来,可今日,这位十三叔一句话就要逼着我回去给大郎守孝,三年不能出门呐。”卢秀珍趁机告状:“族长大人,我是该听您的,还是该听十三叔的?”
  卢秀珍这话说得十分巧妙,她偷梁换柱的将昨日她去了崔富足家里和以后不能出门形成了一个对立,崔才高只能选一个站队,若是说她以后不能出门,那昨日为何没有制止她外出?
  崔才高很是尴尬,昨儿怎么就没有叮嘱这大郎媳妇以后不要出门,老老实实安心在家给大郎守孝呢?现在他十分被动了,若是压着卢秀珍到家里不要出来,那就是承认了自己不懂规矩,还比不上眼前这个崔茂枝的见识,作为堂堂一族之长,他怎么能承认呢?
  “谁说寡妇就不能出门了?”崔才高硬着脖子道:“十年前庐州城有一寡妇,男人死得蹊跷,可当地府衙收了仇家的钱不去缉拿凶手,她拿着状纸一路告状来了京城,皇上知道了还赐了她节义烈妇哩,崔茂枝,照你的说法,皇上也不懂规矩了?”
  崔茂枝唬得赶紧跪了下来,朝京城方向磕了个响头,口里喊了一声:“皇上万岁万万岁,草民绝无不敬之意!”喊完之后只觉全身已然湿透,趴在那里软手软脚的就是起不来。
  再有本领,也不敢质疑皇上啊。
  “还是族长大人深明大义,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大郎死了,我确实该给他守孝,可我家里的情况族里的叔叔伯伯们也不是不知道,我肯定不能在家呆着啥事都不做,只顾着给大郎守着这个孝哩,好歹得出来给家里搭把手,是不是啊?”卢秀珍抬起手来,用衣袖擦了擦眼睛:“我命苦,十七岁上头就守了望门寡,偏偏有些人觉得寡妇好欺负,有事没事都要来踩上一脚……”
  “大郎媳妇,你莫哭,莫哭,大家都知道你的苦哪!”
  族人们有心软的,赶紧出言安慰,一个个责备的看着崔茂枝:“茂枝,你怎么能这样欺负人哪!”


第43章 会宗祠(三)
  崔氏祠堂前边的树上,鸟儿扑扇着翅膀,哗啦啦的一声,一群鸟凌空而起,直朝天空而去,有只内急的,随即掉下了一两点鸟粪,落在崔茂枝的脸上,他伸手抹了一把,大怒道:“王八羔子!”
  旁边有人嬉笑:“是鸟八羔子哩!”
  “茂枝兄弟,连鸟都看不惯你呐,管这么多闲事!”
  崔茂枝最近挺神气,崔氏族人早就看他不顺眼,趁机损着他,心里头高兴,祠堂前边人越来越多,众人指着崔茂枝嘁嘁喳喳的议论,崔才高站在那里,脸色微微有些发红。
  他本来还想着要打发卢秀珍回去,可刚刚为了压着崔茂枝,他提起了多年前大周的一件旧事,只是说完以后又觉得后悔,若自己要是打发卢秀珍回去,那不也是跟崔茂枝一样,是对皇上不敬,说皇上不懂规矩么?
  他忽然觉得自己真是有些傻,为啥就帮着崔老实家那小寡妇说话了呢,要是容着她在这里,族人们心里只怕是有个疙瘩,若是不容她在此处,那就是说自己在说皇上的不是。思前想后,崔才高觉得还是暂且让卢秀珍留下来,只是最后得给她交代清楚,这里不是她该来的地方,以后她就别来了。
  思及至此,崔才高拿定了主意,轻轻咳嗽一声:“时辰不早了,咱们开始议事罢。”
  趴在地上的崔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