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暴君养成史-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而后来推荐此人到汤松手下去的也是他父亲宋庭泽。总之,领兵过来的是项青云总比其他人要好些。
但让宋贞吉糟心的第一件事,便是前个儿京里传出风声,说是击退倭寇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皇帝龙颜大悦,当朝表示要乘胜追击,把在沿海一带猖獗的所有倭寇都一网打尽了,为此,他还要再派兵派人来江南,甚至据说是想把英国公管振勋派过来!当然,此事朝上尚有些争议,英国公一直未能成行。
尽管如此,这消息一出来,他那宋府的大门还是差点被人踏破了,钱谷用他们这些官员就不说了,连一向谨慎避险的陈家家主和向来刚愎自用的汪亮都跑到了他府上,这也便罢了,最可气的是,陈家家住还带来一个消息,他那个阁老父亲,竟然在内阁会议上跟小皇帝提开海禁的事儿!
陈家家主虽然没有明说,但瞧那神情语气,显然对此事心生芥蒂,来讨说法来了。可他除了苦笑,又能做什么呢?世人都以为他父亲宋庭泽,是文坛领袖、是国之重臣,却根本没人知道那是怎样一个,一个……乖僻邪谬之人!家族?子嗣?他何曾有半分放在眼里。如果哪天他这个好父亲一时兴起要毁了宋家,他也不会感到惊讶。
陈家家主没得到想要的回答,愤愤然地离开了,宋贞吉却一直提心吊胆着,他有种不详的预感,深觉他那远在京城的父亲恐怕是真的对海禁这件事产生兴趣了。最初,他将女儿送进京城,是希冀着也许父亲还抱有让宋家再出一个皇后的念头,但很显然,这件事他已经做过一次,就再也没有了做第二次的兴趣。从安王太妃和女儿的回信中,他知道在这件事上,他的父亲几乎全程袖手旁观,这才让那沈姓民女轻而易举地坐上了后位。难道说他不帮亲孙女还不够,这次竟还想要直接把宋家赔进去?
宋贞吉如同困兽一般在书房中不停地来回踱步,他越是想着这些事,心中就越是暴躁,旁人看他宋家,钟鸣鼎食、世代簪缨,如今出了一个阁老两个封疆大吏,真真是一派鲜花着锦的样子,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宋家如今的处境和被放在火上烤没有两样。小皇帝对宋家根本没有亲近之情,甚至颇为忌惮,他父亲又乖僻妄为,弟弟也不着调得很,更别说其他旁系个个也都不过是在江南的地界上混日子……整个家族除了他一人,竟没有一个出工出力的,这如果能让他不生气!
宋贞吉正愤怒着,门外又传来了管家急匆匆的脚步声,他站在书房外,急声道:“老爷,衙门来人禀报,说是京里和山西的官员们已经临近城门了。”
宋贞吉一听这话,立刻皱眉起身,拿起桌上的官帽就往外走:“准备马车,立刻去城门口。”
“是。”
没错,这就是第三件让宋贞吉糟心的事了。他当初以江南水患的名义向朝廷上书,无非就是为了让小皇帝不要太吸他江南的血,但是倭寇的事一闹出来,小皇帝显然是不高兴了,不仅加了这边的赋税,甚至还提出一个什么“一对一帮扶”政策,说是要他这边负责帮扶平阳城的重建,也不知道这是谁出的馊主意,搞得他这边不仅要出钱、还要出人出力,这不,如今京城和山西的官员都来了,他接下去的日子怕是有的忙了!
宋贞吉的马车刚刚从宋府出去,便立刻有一个坐在巷口的悦来居二楼厢房的男客收回了目光,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叫来小二买单后,立刻动身离开酒楼回到了驿站。
没错,自从项青云收到京城的密函后,便立刻派了军中的精锐日夜换班地盯着宋府、钱府、陈府以及布政司、按察司等所有官员日常往来的地方,也多亏得他这次带来的精锐多,才能把这么多地方盯着密不透风。而这种看似蠢笨的守株待兔的法子,却非常有效,让他摸透了好些东西。
尤其最近京里放出的风声多,宋府的访客里头可有不少大鱼呢!项青云盯着案桌上的名单,上头非常详细地写了这些日子以来,来往宋府的所有人员、时间、他们返回的路线,而这里头,有一个用朱笔新圈着的名字——汪亮。
“将军,张统领回来了。”门外的传令官小声道。
项青云眉头一挑,放下手中的毛笔道:“让他进来。”
这位张统领,就是刚才守在酒楼上的张远,也是盯梢宋府的负责人,他一进门先是行了一礼,随即立刻汇报了宋庭泽到城门口去接人的这一踪迹。
项青云一听,立刻露出了一丝笑意:“好,来的很是时候啊。小皇帝这次的动作,倒是够快。”
张远出身青云寨,本身就是项青云的心腹,自然也知晓这次计划的来龙去脉,他点了点头,可却又有些不确定:“虽说这次京城和山西来人能拖住宋贞吉一段时日,但万一他很快能脱身的话,咱们的计划恐怕也要受阻。”
项青云摇摇头:“既然是小皇帝设下的局,就没这么好脱身。你想想,小皇帝为什么非要搞一个援助,而不只是让江南出钱,便是想把江南这批官员都拖住,让他们暂时无暇分心去和汪亮那批人联系。”
“援助之事,能拖多久?”
张远是个武人,并不了解朝堂上各方扯皮的杀伤力,项青云好歹也在京城混了几个月了,群臣扯皮时候的盛况,他也见过好几回了,这其中最大一次便是关于火器局的扯皮,户部、工部、兵部、内阁、都督府、御史台……朝堂上数得出名号的几乎都卷入了那次的扯皮,至于结果嘛,反正火器局,现在还停工着呢,估计解决不了钱的问题,就会无期限的停下去了。
项青云想起这桩事,便忍不住露出了一个玩味的笑容:“这小皇帝,看来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倒是睚眦必报得很。”
张远很有认同感地点点头,青云寨那会儿,他们还真是集体看走眼了。
“那,我们什么时候行动。”张远回过神来,拱手问道。
“放心,沈……皇后娘娘的千秋快到了,到时候,这批人绝对坐不住。”项青云垂了垂眉眼,神情似乎有些不太对,但很快他就恢复平静,拿起朱笔再次重重地点了点“汪亮”这个名字,脸上满满都是肃杀之色。
**************************
半个月后,已是十月中旬,大周朝新皇后的千秋岁是来年的三月,虽说皇帝陛下提出为先帝守孝三年,期间不举行大选、也不举行大型宴会,但这毕竟是皇后娘娘的第一个千秋节,再加上她那后宫独宠的架势,就算这千秋节办得再简单,地方上也少不得要挖空心思地想着往上头献宝,江南这边的官员自然也不例外。
往年这些奇珍异宝,江南官员们也都是让那些豪绅巨贾们去寻的,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这不,汪亮作为整个江南顶有名的富商,还是两条海上线路的垄断者,自然也收到了很多地方上、甚至京城里的高官们的委托,个个都要他找珍宝。
汪亮各方打听皇后娘娘的喜好,他也算个手眼通天的人物了,最后从几个皇宫里的侍卫、御厨的嘴里打听出了他要的消息——皇后娘娘喜好海下奇珍,尤喜珊瑚和南海珍珠!
有了这消息,再加上京城几个高官几乎一溜地都让他找珊瑚珍珠,他立刻便笃定了皇后娘娘喜欢海珍。若说这海珍,可不就是他的老行当了!
汪亮立刻一拍桌子:“明儿就出海。”
他这话一说出来,他的长子汪景立刻就迟疑着反驳:“父亲,最近风声紧,宋大人可是叮嘱过您,暂时避避风头,不要出海。”
若是往常,一向刚愎自用的汪亮自然不会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但这一次城外还驻扎着京里来的三万精兵呢,他到底还是有些忌惮的,迟疑了半晌,才道:“那你去宋府递个帖子,为父再去找宋大人谈一谈,看看这风头什么时候能过去。”
汪景自然不敢有半分耽搁,立刻便将名帖送去了宋府。可谁知,这名帖却愣是像泥牛入海一般,五六天都没有任何动静。这下汪亮坐不住了,又再次派人前往宋府询问,宋府管家识得汪亮的人,但只和他说了一句“宋大人最近非常忙,暂时没时间接见你家主人”。
这可是大实话,毕竟宋贞吉这几天真真是忙得脚不沾地,那几个京城官员和山西官员恨不得天天围着他要钱要人,这种时候,宋贞吉没空也不能接见汪亮。可这句话落到汪亮的耳中,却一下子惹怒了他。他愤愤然地一拍桌子:“不见也罢,景儿,准备一下,择个好天出海!”
宋贞吉一直不见他们,汪景也无话可说了,他只能应下父亲的要求,准备船只出海。而这一出海,显然就正中了项青云的下怀!
作者有话要说: 嗷嗷嗷,最近忙死了,哎……尽量保证更新,真是对不起大家。
第135章 算无遗策
江南之地共有四家经营海外贸易的巨贾, 分别是汪、乔、吴、叶四家,而这其中又以汪家人生意做的最大、航线控制得最多,行事作风也最狠。尤其汪亮, 自他从他父亲手中接过汪家的继承权后,就凭着他那强硬的手段、无法无天的性格,生生挤跨了两三个同样涉及走私的家族, 彻底将南边的两条航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除此之外, 还有大批的倭寇受他雇佣,这些倭寇负责为他维护海上航线, 给他做打手,同时也是劫掠沿海百姓的几批贼人之一,汪亮不仅不约束这种行为, 甚至有时候会授意他们这样做, 为的就是把“倭寇猖獗”这件事炒起来,将所有走私行为都掩盖在“倭寇作乱”之下。也正因为如此, 项青云毫不犹豫地选了汪家来开刀!
因为联系不上宋贞吉, 一向狂妄的汪亮果然毫不忌讳地在这个敏感时期再次派出了他的船队出海欲到东南那边的吕宋岛上去走私交易南海珍宝,他的船队一下海,项青云就收到了消息,但很可惜, 汪家长子汪景是个谨慎之人,所以这一次下海的船队里几乎没有汪家的子弟,只派了汪家下面的一个管事负责, 而船员之中更是百分之七十都是倭人,也就是说即便项青云他们出手抓人,也抓不着大鱼。
副将得了这个消息,立刻便着急了:“将军,没钓出大鱼,咱们是否要出手?”
项青云紧紧皱着眉头,他本来以为下海走私海中珍宝,尤其还是要供奉到宫里的珍宝,这种级别的生意,就算汪亮自己不出马,起码也会派个心腹或者自家子侄出马,去没想到这汪家竟财大气粗到了这个地步,竟放心让一群倭人掌管四五条大船和所有珍宝?
“将军,孙先生到了。”外头是张统领的声音,话语里明显带着兴奋。
项青云一听到“孙先生”三个字,面上一喜,立刻道:“有请。”
话音刚落,一个弓着背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老头就迈进了房中,副将疑惑地看了看自家将军,又疑惑地看了看这个单薄瘦弱看起来还有几分邋遢的老头,不明白自家将军为何会如此激动。
项青云注意到了副将的疑惑的注视,这副将不是青云寨的人,自然不适合知道太多,所以项青云笑了一下,云淡风轻地解释了一句:“这是本官未入伍时的师傅。”
副将恍然大悟,这才猛然惊觉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老头,走起路来极稳极轻,显然是个高手。他会意地点点头,朝着孙头儿拱了拱手。
自从新帝登基,平定天下之后,孙头儿便带着大部分青云寨妇孺老少在京城附近的县城里隐居着,为了避嫌,他和其余未入伍的青云寨人很少与项青云联系,而这一次,他之所以会来江南,一方面确实是江南情况复杂,他不放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人想让他来。
孙头儿一向是青云寨的军师,此刻项青云正烦恼着,见到孙头儿便忍不住满脸喜色:“您来了,可真是太巧了,我这儿正好有件难事。”
说着,他便将江南这一摊子的势力详细地同孙头儿说了一遍,同时也把现下自己想要拿汪家开刀,但汪家却滑不留手的两难境地说了。
孙头儿寻思良久,看着项青云:“你先暂且按兵不动。”
项青云皱眉:“可是,如果他们真的完成了交易,以后不再出海,那我们可就没机会出手了。”
“这一次,我并不是自发过来的。”孙头儿眯着眼睛笑了笑,脸上带着几分感慨之色。
“难道是……”项青云一惊。
“是。”孙头儿点了点头,看着项青云,“既然陛下已经下了决心要铲除这个江南一霸,你觉得他会没有后手吗?”
项青云闻言,一面松了口气,可一面又难免有些沮丧,他对沈芊一直抱有一些朦胧的好感,然而在他们分离之前,他迟钝地未曾意识到这份懵懂的感情,等他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时候,他才猛然惊觉,自己的脑海中竟全部都是那个古灵精怪的姑娘,彼时,他告诉自己如果能活着回去,一定要让她知道,他喜欢她,特别特别喜欢她……可等他打完仗回到京城,听到的却是她成为皇后候选人的消息……
从那时起,他便忍不住处处拿自己同之前看不上眼的小皇帝进行比较,是的,他不服气,他一点也不觉得那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皇帝能给沈芊带来幸福,明明之前的他都还要沈芊来庇护!可比较得越多、发现得越多,他便越是绝望,赵曜此人根本不同于他之前的想象,他很强硬很果决,立后这样难的事,都能雷厉风行地办成,甚至,为了沈芊,他还强硬到推迟选秀、空置后宫。
项青云忽然就是失去比较的力气,扪心自问,如果是他坐在那个位置上,也根本不会比赵曜做得更好。而这一次,也不过是再次应征了赵曜的手段罢了。
项青云苦笑了一下:“既然如此,那便听您的吧,我们这边暂且按兵不动。”
项青云刚才恍惚又苦涩的神情全部落入了孙头儿的眼中,他暗叹了口气,颇有几分不忍,这孩子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的东西,先人的仇恨、大家的希望……他注定不可能获得随心所欲的自由。
项青云这边按兵不动,汪家的船队自然顺顺利利地出了海,虽说船队中只有几个汪家管事,但汪家在海上横行霸道了数十年,一般人也不会不长眼地来截汪家的船,所以这一整只船队花费了半个多月便很平安地抵挡了吕宋岛,秋冬季正是顺风顺洋流的时候,故而船队一路上都航行地飞快。
若是往常,这批商船肯定会等到了来年春夏再从吕宋出发,顺着风向和洋流顺利地回到了沿海,但是这次,汪家正等着这批海中珍宝好在皇后三月份的千秋节上进贡呢,所以商队根本不敢在吕宋岛耽搁,于同年的十一月初便逆着洋流出发,力图在来年的三月前便平安地抵达浙江或福建的港口。
而就在这只船队辛辛苦苦地冒着风浪往回赶的时候,忽然便在海峡一段与一群倭人狭路相逢了!这汪家的管事自然不会把倭寇浪人放在眼里,他立刻就让自家船上雇佣的倭人向着对面喊话,报上了汪家的大名,要对方退避。
可汪家管事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这群倭人就是冲着他汪家的船队来的!装满宝藏的船队遇上了有备而来的流寇,船队立刻便被这群训练有素的浪人给彻底劫持了,无数船员被杀死,汪家几个管事和所有的珍宝都被浪人解押回了自家的老巢!
这事很快就传回到了汪亮的耳中,他气得生生砸碎了整个书房的瓷器,眼见着汪景低着头进来,他更是怒不可遏地指着长子的鼻子喝骂:“出发前我说过什么?让你亲自去!结果呢,你就给我弄了三个管事上去?你知道这船货有多重要嘛!”
汪景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现下已经是十二月中旬了,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再派第二只船队出海了,而如果没有按时取到那些高官们要求的珍宝,汪家这次不知会得罪多少人!
“你如此胆小,如此怕死,有哪一点像我汪家的种!”汪亮气得浑身发抖,整个人都差点站不住,“皇后娘娘寿辰将至,你让老子怎么和那十几个高官交代!”
“儿子立刻去开府库……”汪景深觉此事有蹊跷,可他不敢说,只能唯唯诺诺地回着话。
谁知汪亮听了这话,直接一口唾在了这个不肖子的身上:“你以为进献给皇后娘娘的是什么东西?你就是把家里的府库都搬空了,也挑不出那十几件能进贡的宝贝!况且人家点了名要海珍!”
汪景沉默着,一句话也不敢反驳。
汪亮像是彻底对这个懦弱无能的长子失望了,不再看他一眼,转而对站在门口的管家道:“把二公子叫来!”
汪景瞬间惊得抬起了头,焦急道:“父亲,您想想,往常哪有倭寇敢劫持我汪家的船?为什么偏偏这么巧,朝廷派人来了江南,咱们的船就在海上被人劫了?父亲,这极有可能是……”
“闭嘴!”汪亮狠狠地瞪着他,“是谁?是皇帝下令劫的?还是那位云将军劫的?你是不是疯了,船都已经被拖回那群浪人的老巢了!你以为皇帝和你一样,尽干损人不利己的鸟事?!”
汪景彻底无话可说,汪亮连看都不想看他一样,直接挥手赶人:“滚回去好好反省!”
汪景低头退下,不多时,汪家二子就进来了,商人家庭,远没有官家讲究,嫡庶不分明,讲究能者上位,长子不得意了,这庶出的二子便会立刻顶上。
汪旷早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进门,还没等汪亮发问,他便立刻恭敬道:“父亲,二子以为咱们宝船被劫一事定有蹊跷。”
汪亮一皱眉,以为他也要说什么朝廷出手之类的屁话,正要出声训斥,便听到二儿子又道:“据儿子所知,乔家的船在咱家船下水后三天,也跟着下水了,而且他们的航线是东瀛方向,您想想,那群浪人不劫与他们如此之近的乔家船,却绕到东南边来劫我汪家的船,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
汪亮拧着眉,来回踱步:“乔家去东瀛,是否也是为了进贡一事?”
汪旷立刻道:“必是为了此事,否则,他们也不至于在此时冒险出海,而且,据说乔家的船快回来了。”
汪亮还在沉思着,汪旷再次开口了,他看向汪亮,压低了声音:“父亲,您想想,既然皇后娘娘是喜欢的是珊瑚和南海珍珠,那让乔家寻宝的高官们必然也同样地指定了差不多的东西,可东瀛那边,哪来的南海珍珠?”
汪亮恍然大悟,随即他又立刻暴怒地狠摔了手上的茶盏:“好啊,好你个乔方!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把主意打到我汪家的头上!”
“倭寇浪人没有能力也没有那个胆量敢劫我汪家的船,若说背后没人指使,儿子是不信的。”汪旷信誓旦旦道。
汪亮越听越觉得有理,乔家手里本来也有一条南海方向的航线,但自他汪家坐大后,便彻底垄断了那边的线路,这让乔家收益大损,乔方那条毒蛇,必然早就怀恨在心,这才在这个紧要关头咬他一口,想要他汪家开罪京城里的高官。
“旷儿,立刻集结人马,乔家敢动老子的船,老子要他好看!”汪亮一拍桌子,做了这个扣押乔家船只,近乎于要和乔家在海上火并的决定。
汪旷早就看乔家人不顺眼了,更何况这次还能把他那个嫡长的大哥拉下去,他自然喜不自禁地立刻按照吩咐照办,甚至为了能讨父亲欢心,他一次性集结了大批人马和船只,甚至连他自己还有好几个汪家子弟都跟着上了。
收到这个消息的项青云简直笑弯了腰,孙头儿瞧着汪家这动静,也知道这事不会善了,正巧,宋贞吉还陷在山西和京城官员的包围圈中,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商贾的动静,不若他们顺水推舟,把这事再坐大坐实了!
他低声同项青云说了几句话,项青云立刻大喜,连声唤了副将,让他按照孙头儿的意思把事情办妥。
这一次,鱼饵和网钩都已经放下,就等着把这江南浑水里的鱼儿们一网打尽了!
作者有话要说: 男二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被K。O。了,哎,我对男主真是太好了……回顾了一下自己的几篇文,发现那种抢男主和抢女主的女二、男二的戏份都很少哎,哈哈,果然是我太疼自己儿子女儿了?还要修炼修炼感情线啊……
第136章 抓人
江南, 乔家。
乔方手里攒着一张信笺,一张脸阴沉地不像话,他狠狠把信纸往石桌上一拍:“你确定这消息无误?”
院子里的数个人面面相觑, 悉数躬身回话:“回老爷,绝不会有错,属下亲自探得, 汪家的人已经从港口出发了, 还带着大批倭人打手!”
“欺人太甚!姓汪的老东西侵占了南边的线路还不够, 现在竟然还把算盘打到了东边来!真以为我乔家无人了嘛!”乔方显然气得够呛,一张老脸都涨成了紫红色, “你们立刻带人,给我追上汪家人!老子要他们好看。”
院中几人得了命令,立刻快速退下, 二话不说集结了大批人马, 于当天下午从乔家的港口的出发,前去追击汪家的人。
汪家以为是乔家劫了他们一船队的货, 而乔家则以为是汪家人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想要抢夺他们汪家的线路, 两家本就有仇,如今热血上脑,更是不管不顾地开出了两家最好的船,带上了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