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格拉底与孔子的成人艺术比较-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冒险进言。”这是因为他“时常感到有一种声音在召唤”、“劝阻”他不要“涉足公共生活”。他说:“如果我很早以前就试图从政,我想我早就性命难保了。”他认为这样对雅典和他自己“都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世界上任何正直的人”,如果“试图坚决阻止他们所属的国家里很多错误行动和非法活动的发生,都难逃一死。”'13'(p64)苏格拉底唯一的一次参加城邦政治活动,是担任“五百人会议”的值日主席。时众人提出了要处死十将军的提案(罪状是因风浪大没有把在海战中丧身的战士的尸体带回来),只有他一人投票坚决反对。他不怕众人发怒,不怕权势恫吓,不怕“牢狱之灾和死亡危险”、“坚定不移站在法律和正义一边”。'13'(p65)但这十位将军还是被处死了。后来执政官们也都承认,审讯十将军是不合法的。还有一次,在“三十僭主”执政时,僭主们命令苏格拉底与另外四人一起去把逃亡在外的勒昂抓来处死。其他几个人都抓人去了,而苏格拉底“却回家了”。他说:“我再度不用语言、而用我的行动”来说明不怕死,不受胁迫去作“不义之事”。'13'(p66)苏格拉底用他的行动阐释、证明他的思想——只有在理性的驾驭下,人的行动才合乎正义;只有“懂得怎样统治的人”才能拥有权利,而不是“那些中了签”“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3'(p118)

  苏格拉底还以“从容赴死”的形式,证明自己的无辜和理性精神必胜,证明“他们却因为邪恶和道德败坏而被真理宣判死刑”,'13'(p77)从而给走向极端的“雅典民主”宣布了不可磨灭的罪行。他拒绝了友人帮他逃走的建议,从容赴死,也为公民作出了恭行正义,服从法庭的榜样。最后,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以预言家的口气对陪审团说:“现在我该走了,我去赴死;你们去继续生活;谁也不知道我们之中谁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当时在场的阿波罗多伤心地对苏格拉底说:“可是,苏格拉底,看到你这样不公正地被处死,真让我们不能忍受。”苏格拉底拍拍他的脑袋,微笑着说:“亲爱的阿波罗多,难道你希望看到我公正地被处死,而不是不公正地被处死吗?”'3'(p195)在他被处死的那一天(太阳落山后便令他服毒酒),他还在和人讨论“灵魂”问题,研究“关于未来生活的看法,设想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13'(p117)他的从容与胸襟,他的睿智与幽默,由此可见一斑。与苏格拉底一样,孔子也把“死”看作人生最后的一种行为艺术。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见义不为,无勇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2'(p160、p16、p163)他在周游列国十四年中,历经磨难。在生死关头,他仍能保持“天生德于予,桓tuí@①其如予何!”'2'(p67)的气度。只不过孔子是“杀身以成仁”,苏格拉底是“赴死以证思”。

  苏格拉底认为,完美的人是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这从上文苏格拉底的一个“奥林匹亚竞赛”的比喻中即可以看到。苏格拉底除强调从“思”陶铸人,还注重“情”的陶冶。他倾听音乐、诗歌、美文,欣赏戏剧、风景。在“情感”上用艺术陶冶自己,这也是苏格拉底成人的又一条途径。在他生命的旅途中,他经常做一个相同的梦,告诉他:“苏格拉底,实践和修习艺术吧!”'13'(p117)在监狱中他写了二首诗:阿波罗颂;还将一个伊索寓言改写成诗。'13'(p116)苏格拉底还认为体育锻炼对身心都有益,因此应该注意体育锻炼。他说:“因为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需要用身体的,既然一切事都需要用身体,那么,尽可能使身体保持最良好的状态,就是非常必要的了。即使在你认为需要身体最少的思维活动中,谁不知道有许多人由于健康不良而大大失败了呢?”特别令人警醒的是,他还提出了“不锻炼身体可耻”的观点。他说:“使得本来可以通过锻炼而变得极其美好和矫健的身体竟因自己的疏忽而致孱弱衰老,这也是非常可耻的。”'3'(p131…132)把个人的身体提高到道德的层面,可见苏格拉底对“人”的尊重,显示出他的伦理哲学以人为本的人性份量。苏格拉底对体育锻炼的重视是和古希腊人的社会生存有关的。“当时城邦之间战争频繁,需要健壮的公民去保卫它,强健有力是当时英雄的标志。另外,由于希腊地处地中海沿岸,气候四季如春,竞技是裸体进行的,这又孕育了希腊民族崇尚人体美的社会文化心理环境”。'15'

  苏格拉底的身体奇特地好,又有非凡的耐力,即使是在北方的严冬中打仗,他“穿着他原来常穿的那件大衣,赤着脚在冰上走,比起穿鞋的人走着还更自在,叫兵士们都斜着眼睛看他,以为他有意轻视他们。”'6'(p287)他这种耐力是与平常有意识地锻炼分不开的。他经常不穿鞋子,光着脚满街找人辩论;时时不顾别人的惊讶靠跳舞来减肥。'16'在生活方面,苏格拉底认为不应过分考究。特别独特的是,他提出“一个受过教养的人要像奴仆那样能吃苦”的观点。'3'(p135)他推崇俭朴的生活,随遇而安,粗茶淡饭皆可果腹。他说,食欲本身就是最好的调味品;禁食是医治厌食的良方。'3'(p23)他注意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准备应付对于身体可能临到的任何考验”。'3'(p35)简朴的生活,顽强的锻炼,也是苏格拉底成人的重要方式。总之,苏格拉底不仅从“思维”、而且从“情感”,同时还从“身体”三方面刻意地、执著地导演着自己,雕刻着自己,塑造出“思沉、情深、身健”的自我形象,这是令人心神往之的完美的“人”的形象。

  让我们再来看看孔子。一个有趣的相似,在如何“思”的问题上,孔子也曾像苏格拉底那样不吃不喝地进行过思考。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2'(p166)冥冥之中,在不同的时空,两位哲人似乎在进行一场“思”的行为竞赛,从而引发了至今仍在进行的“思”的接力赛。孔子以“无益”为由退出,进入“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2'(p58)之道。成为身体力行“仁爱”之人。

  “行”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他说:“听其言而观其行”'2'(p40),“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2'(p70)可见“行”是他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最高标准。“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p130)孔子说,你熟读《诗三百》,但却办不了一件政事;出使在外,又不能很好地对答,你虽然学得多,又有什么用呢?可见“行”又是对“学”的检验。“德之不行,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p60)可见,该行而不“行”已成为国家、社会、民众中突出的问题,孔子为之忧心忡忡。“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侮人不倦”'2'(p60),孔子以己之“行”力挽“不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2'(p35、p34)“行”是君子的美德,“不行”是人之耻辱。因此,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桴于海。”'2'(p38)“周游列国之后如果我的主张还不能实行,只好坐一只木筏子到海外去!”果真如此,说不定孔门弟子还能遇到青年苏格拉底,出演一场“答苏格拉底问”呢!可见固守传统的人的传统,也是“反传统”的。而苏格拉底一生从没离开过雅典,而且至死不愿离开母邦。由此可见两人的精神指向不同,一个深入人之心,一个游于国之间。一个“立”于自我之意识,一个“行”于群体之意识。

  与苏格拉底专心哲学研究不试图从政不同,孔子的“私立学校”是专为从政作准备的“干部专科学校”。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2'(p166、p180)主张要学生“慎言”、“慎行”才有官做的老师敢于说出这样富有幽默感的“官话”,是和他有一全套关于如何当官的行为艺术准则分不开的。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2'(p124)“政就是正的意思,您带头走正路,谁敢不走正路呢?”怎样正起来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终;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p130、p14)领导者对待百姓态度庄重,他们就会恭敬;你孝顺父母、慈爱百姓,他们就会忠心;你荐举好人,教育能力差的人,他们就会劝勉。然而,孔子为之心忧的是,“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2'(p27)就是说,“处于领导地位而不宽宏大量,举行礼仪时不恭敬严肃,参加丧礼时不悲痛哀伤,这种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啊!”孔子俨然舞台总监,对“领导”的扮演者不能进入“角色”而心急如焚。“以约失之者鲜矣。”'2'(p34)用礼法约束自己而犯错误的很少,这是孔子开出的治世之方。孔子如此说,也如此做。“君命召,不俟驾行矣。”'2'(p102)君主召见孔子,他老人家不等驾好车马就先步行走了。“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jué@②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chān@③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2'(p95)国君要他去接待宾客,他脸色庄重,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向左或向右拱手,衣服前后整齐地摆动。他快步向前走的时候,姿态就像鸟儿展翅一样。宾客走了,他一定向国君说:“宾客已经走远了。”在这宛如礼仪之邦的游戏中,孔子以出色的表演,完成了他“承事如祭”、“齐之以礼”的形象塑造。“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sù@④sù@④,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2'(p96)在孔子奉命出使邻国的活动中,他举着代表君主的圭,恭敬谨慎。举着圭时好像在作揖;放下来时,好像在有礼貌地递送东西给人。他脸色庄重,似在战栗;脚步细小,似循线而行。在向邻国君主献礼的仪式中,他脸带微笑。在以私人身份与邻国君臣会见中,他显得轻松愉快。孔子如此恭敬慎重地对待邻国之间的典礼,是以他一再提倡的“仁爱”、“克己复礼”思想为基础的。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所以,孔子恭敬谨慎地举着圭参加典礼,和颜悦色地向邻国国君献礼,其意义不再仅仅是“指事”,而且具有了超越“所指”的象征意蕴,寄寓着“无争”“反战”、“和平”等理想。尽管孔子把关于“礼”的思想托为“先王之道”,实际上已融入了他自己对当时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的现实的思考与对时代的发展、人性的完善的新认识。

  正如古今中外一切思想家的理想都没有实现或在生难以实现一样,孔子的理想在现实中也遭重创。“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2'(p191)到了卫国,当“卫灵公问陈(布列军阵的事——引者),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2'(p157)但孔子并不是一概反对武力,对于能‘止戈’之武事,他身体力行。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期间,曾陪同鲁定公出席鲁、齐两国在夹谷举行的和谈会议。赴会前他劝鲁定公作好充分的武备便是一例。在春秋无义战之世,孔子以他的“行”批判君主的“不朝”和“好争”,以他的“行”去追求他的“仁”和“道”。他带着一帮学生,历尽艰辛,游说七国长达十四年,然无一被任用,以至他说出“朝闻道,夕死可知”'2'(p30)这样有悲剧意识的话。即使这样他仍“知其不可而为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p153、p65)我们似乎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正在旅途的草地上休息,吃粗粮,饮白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在其中。孔子指天而曰:“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一样。”对于孔子及其弟子,日本作家井上靖在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孔子》中评价道:“孔子及其弟子是一个杰出的活动讲坛,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比拟。离开鲁国国都以后的十四年间,孔子足迹遍及中原,所到之处,阐述‘仁’、‘礼’的道理。追随孔子的这种旅途生活,是一种至高的精神享受。”'17'而孔子和他的弟子风餐露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艺术造型”,又因其强烈的悲剧色彩和浓郁的象征意蕴被镶嵌在历史文化的“画廊”,具有其永久的审美的魅力。

  孔子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但他的行为却成为一种艺术。有一天他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了,那我们这些学生有什么可传达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春夏秋冬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了呢?”'2'(p185)孔子以天为喻,表明身教的重要。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p68)孔子不用大鱼网捕鱼,不射已归巢的鸟,他对自然“留一手、作一揖”。如果都这样,黄河早清了,沙漠早绿了。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2'(p62)如果当代人在这一天经历了悲痛忧伤的事,看到了“焦点”焦心的事,就不进歌舞厅了,那焦心的事也会越来越少了。

  “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p168、p66)孔子的批判精神,改“不善”的锋芒与气势,跃然纸上。为何他的学生曾参竟变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2'(p74),从今以后知道可以免于刑戮毁伤的人呢?而在他之后有的儒者还走得更远呢?

  孔子曾用“杖敲”责友不知“孝”,也以弹瑟代言劝人要懂“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p9)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照礼节埋葬他们,按照礼节祭祀他们。因此,当孔子的老朋友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去帮他治丧,看见他叉开腿坐在灵堂里傲慢无礼的样子,有的说他还站在棺材上唱起歌来。'2'(p156)孔子便用拐杖敲他的小腿并斥责他:“你小时候就不孝不悌,长大了没有什么成就,老了还不死掉,真是一个害人虫!”'2'(p156)素以“吾道一以贯之”,言行不离“忠恕”二字的孔子大动肝火,竟采用了shàn@⑤宗的“棒喝”!这令孔子研究者们惊愕。其实这正体现了“子温而厉”'12'(p72)的性格,体现了孔子言行的幽默和犀利。要注意的是,孔子“叩”的是老友,而不是其他人,更不是学生。在《论语》中没有孔子打学生的记载,而只有他与学生们像朋友一样相聚相随谈话的记录,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的是“同学”,不知后来儒学教育中为何要视学生为敌人,动不动就拿板子打人呢?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2'(p186)按当时的礼节,年轻人初次见年长位尊的人一定要有介绍人(类似现在的介绍信、身份证),孺悲第一次去见孔子没有介绍人,所以孔子以生病为理由推辞不见,等传话的人出了门,孔子便取下瑟来边弹边唱,故意使孺悲听见,让他知道自己没有接见他不是因为生病,用“乐”这种艺术的方法点化他、教育他以后要讲礼。

  音乐教育是孔子成人艺术中重要的一环。他说“义以为质”、'2'(p163)“文之以礼乐,可以成人矣。”可见其重要。他不仅重视乐教,而且自己还具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他自卫国回到鲁国后,便对《诗经》中的乐曲进行了整理,使《雅》乐和《颂》乐各得其所。'2'(p88)孔子还善奏乐,他曾“学鼓琴于师襄子”。'18'与人不同的是,他不但学习乐曲,还能从乐曲的风格和表达的情操上了解作曲的人,没有达到此,他决不学新曲,哪怕老师反复说:“可以学新的乐曲了”,他也不罢休。深谙器乐三味,他便能将演奏音乐的过程惟妙惟肖地讲给鲁国主管音乐的太师听。他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jiǎo@⑥如也,绎如也,以成。”'2'(p26)由音乐的合起,到和谐、明亮的音乐形象的展开,再到余音袅袅,连续不断,然后结束,孔子将诉之于耳的器乐形象变为似乎可视的画面。“翕-纯-jiǎo@⑥-绎”,他以一言尽难尽之乐,没有对器乐及语言有极深的感悟,难以至此。无怪乎他说“成于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2'(p64)其对美的旋律、美的精神的渴慕与追求,令当代一些“逐丑”的行为艺术家相形见绌。“洋洋乎盈耳”'2'(p78)的音乐,使孔子的生命得到升华,洋溢着艺术的气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p88)孔子站在江边对波涛与时光的流逝发出的感叹,不正蕴含着对自己一生持续不断的追求的品韵吗?它也如音乐一般,由聚起到和谐、明亮的展开,再到余音袅袅连续不断。他对颜渊的赞叹:“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2'(p89)不也正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吗?这是如乐展开、如水奔流的审美的人生写照,其中奔腾着的是他对尽善尽美之仁人的渴求,对尽善尽美的人世的向往。这种对完美的渴求与向往,使他有限的人生,具有了无限的永久的审美意义。

  与苏格拉底一样,孔子对人的身体、人的生命非常关注,这也是他们两人均能长寿的重要原因。孔子有“十不食”的饮食习惯,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yì@⑦而hé@⑧,鱼něi@⑨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rèn@⑩,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饩)。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2'(p98)这十条看似挑剔,致使有人认为孔子在生活上很奢侈,其实不然。它主要讲了两点:第一,粮食要舂得细,鱼肉要切得细,易于人特别是老年人的肠胃消化;第二,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营养,这与苏格拉底强调他的饮食“合乎卫生”、“富于营养”'3'(p35)相同。特别有趣的是,关于少吃肉与多饮酒但不要喝醉这两点上他们两人意见完全相同并且都能做到。孔子“不为酒困”'2'(p88),苏格拉底在会饮中畅饮后仍能“照平时一样度过那一天。”'66'(p292)孔子还有许多关于日常生活的“行为艺术准则”,如“食不语,寝不言”,如真能做到“食不语”,或吃饭时不高声喧哗,不仅有益于健康与卫生,而且省得周围人大惊小怪。在体育锻炼方面孔子虽没有苏格拉底那样赤脚冰地行军之事,但他的射箭技术很好,有一次在曲阜的矍相圃举行习射活动,“观者如堵墙”。'19'

  由上可见,孔子从学、行、礼、乐、养(生)等方面着意地刻画自己,他博学于文,齐之以礼,躬行仁义,他导演着自己,陶铸着自己,把自己的人生改造成艺术的人生,把自己塑造成文质彬彬的具有中国古典美的“人”的形象。

    三、结论

  总之,苏格拉底是一个“立之思之自制之”的思想者;孔子是一个“学之行之礼约之”的“行动者”。苏格拉底是一个“自知其无知”的提问者和精神助产士;孔子是一个博学的行为艺术的答问者和教诲者。苏格拉底在自我意识对普遍概念的确证中,从“思”、从“头”开始陶铸自己;孔子则在强调群体意识中,在“齐之以礼”的躬行中,从“始之于足下”行起表演出自己。苏格拉底侧重于启示人怎样思,孔子侧重于告戒人如何行。在相距今天两千多年前的天各一方,他们以艺术家的激情与方式投身于哲学这伟大的艺术实践之中,在寻觅和创造人之为人的美的同时,将自己雕塑成独特的完美的“人”的形象。在人类文化的历史的天空,他们犹如两颗熠熠生辉的奇异硕大的双子星星,向我们闪耀着智慧、仁爱之光。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 唐满先译注。论语今译'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3'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4' 柏拉图。泰阿泰德篇。
  '5'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 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 《论语·泰伯》第8章,注引钱逊《论语浅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
  '9' 诗经·大雅·抑'z'。
  '10' 李殿元。杨梅。论语之谜'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11' 孟子'z'。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