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锦里-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目亲自扶起周廷昱,安抚道:“殿下不要着急,你先说出了什么事。”

    周廷昱沉着脸,仍然带着怒气,“朝廷从附近粮仓调过来的第二批粮食,不仅有虫子,还是发霉的。”

    就是泊木这个不懂兵法的人也沉下了脸,“他们真是好大的胆子!”

    周廷昱沉声道:“这是看我打了败仗,以为我完不成那军令状呢,觉着我回朝之后一定会受惩罚,所以现在就落井下石了。”

    当然,可能也有某些人的指使在里面,不然居然敢这么大胆,他爹还没有死呢!

    头目也深知事情的严重性,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行,我那五千石的粮食,你给我留下一百石备用就好了,其他的你全都拿去。”

    周廷昱再次感谢,“多谢徐叔仗义,这些粮食我一定会还给你的。”

    头目在边城开了一个粮食铺子,这些粮食是他铺子里的存粮了,将这些存粮给了周廷昱之后,他的铺子就要暂时关门不做生意了,这一点他并没有跟周廷昱说。

    “就算你现在写信回去,再到陛下重新赐下旨意,调动粮仓运送粮食,这些存粮也不够军中那些嘴吃饭呢。”

    头目也看到刚才周廷昱写信的举动了,他细细算了算,那五千石粮食,也只够军中十万大军吃九天而已,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我刚才写的信不是给父皇的,而是给华儿的,我相信华儿会处理好这一切。”

    周廷昱不是不相信他父皇,只是他很清楚朝堂上某些人的德性,要是等他的奏折传回去,到朝堂扯上几次皮,再到父皇下令,到粮食被运送过来,很有可能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这个时候,周廷昱本能的想到了舒嫣华,他相信华儿一定会帮上他的。

    。。。。。。

    严家果然是用了最快的速度将周廷昱的信交到了舒嫣华上,当舒嫣华看完了中的书信之后,她倏地吩咐葡萄给她更衣,将小德音交给齐妈妈等人照看,匆匆带着葡萄就出了门。

    在岳重楼里,舒嫣华见到了一品坊的张老板。

    “皇子妃,这么着急找老朽出来,可是有急事?”

    张老板如今名下的一品坊和米行都有舒嫣华的三成干股,有五皇子在背后做靠山,这些年来在京城的生意在没有人找过麻烦。

    见到舒嫣华传讯,赶紧来见她了。

    舒嫣华顾不上客套,开门见山的问道:“如今米行里还有多少存粮?”

    张老板以为舒嫣华是想查查账本,一五一十的回答:“还有两万石。”

    舒嫣华皱起了眉头:“为何只有这么少的存粮?”

    张老板笑着道:“京城不止我一家米行呢,加起来二十多家,还有米行的龙头彭家在,我们存粮太多可就卖不出去了。

    再说,这些存粮足够我们支撑到六月新粮收上来那时候了,粮食收太多,卖不出去,转年就成了陈粮了,那价钱可就亏了。”

    舒嫣华凝眉思索了片刻,道:“张老爷子,我现在急需粮食,米行里的一万石粮食,我买下了。

    另外,麻烦你再帮我约一下其他米行的东家,就说我有事要找他们商量。”

    张老板愣住了,“皇子妃,你要买这么多粮食作甚?”

    联想到五皇子吃了败仗,近来那些在京中传开的流言,张老板神色一急,压低声音劝道:“皇子妃请三思呀,可不能做糊涂事呀。”

    舒嫣华知道他是误会了,也不多加解释,将周廷昱的信拿出来给他看。

    张老板皱着眉看完信的,看完之后即刻就道:“皇子妃请放心,我现在就回去准备好两万石的粮食。。。”

    未完的话被舒嫣华打断了,“不可!不能将所有存粮都给我,京中的百姓还要吃饭呢,你也要做生意,给我一万石即可。

    只要你去给我找多几家米行,让他们均匀的分摊点,我相信军中的粮食既能筹集到,京中百姓也能在米行里买到粮食,就是我这么大量的收购粮食,不知道会不会导致粮食的价钱上涨了。”

    张老板摆示意没问题,“再有两个月新粮就能收上来了,就算会上涨也会涨多少,皇子妃不必担心,老朽这就去邀请其他米行的东家。”

    “如此,就多谢张老爷子了。”

    舒嫣华在岳重楼等了三刻钟,张老板就带着好些人进来。

    舒嫣华起身相迎,张老板一一为舒嫣华介绍,“。。。。。。皇子妃,这位就是与严家起名的十大家之一,米行的龙头彭家,彭家主。”

    舒嫣华微微颔首,“见过彭老爷子。”

    彭家老爷子是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人,此刻含笑道:“听张老弟说你有要事找我们,我们就来赴约了,不知皇子妃所为何事?”

    舒嫣华环顾在场所有人,端端正正的向着他们行了个大礼,“请诸位帮一帮小妇人。”

    众人连忙侧身避开,不敢受她的礼,彭家老爷子也说道:“皇子妃使不得,有话好好说就是。”

    其他人也连声附和。

    舒嫣华很认真的说道:“殿下从边城带了急信回来,说边城的粮食不够了,希望我能从京中给他筹集粮食,即刻送去边城给他。

    我今日让张老爷子约诸位东家来这里,是希望诸位能匀一些存粮给我,这些是银票,我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一边说着,她将周廷昱的书信递给彭家老爷子看,又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匣子,那里装着满满当当的银票。

    等彭家老爷子看完了书信,又递给他身边的另一个人,等其余人都看完之后,彭家老爷子抚着山羊须,

    “皇子妃这就不对了,难道我们能这样看着边城的战士饿着肚子上战场?老朽做主,我们彭家米行给五皇子捐献一万石的粮食!”

章节目录 第656章 不收银子就不要

    就是舒嫣华都被彭家老爷子的笔惊了惊,一万石的大米,折合银子算的话,是两千五百两银子。

    不要看两千五百两银子很少,京中清贵之家嫁女,一般嫁妆也就准备三千两的银子足够了。

    像舒嫣华这种嫁妆就是现银都有十万两的这种,那是因为她有一个出身严家的亲娘,做哥哥的都把大头的嫁妆留给她了,还有一个疼爱她的外祖家,才有这么一副惊艳世人的嫁妆,换个人来,就是国公府的贵女,也就是一万两银子的嫁妆了。

    所以这两千五百两银子,真的是一个大数目,特别是在如今战时,因为打仗的缘故,各地的粮价都有所浮动,这一万石的大米,现在用银子买的话,也要两千八百两左右,说捐就捐的,真是一点都不带含糊。

    但舒嫣华转念又一想,彭家可是跟她外祖父的严家齐名的十大家,彭家不缺银子,所以这捐献也是财大气粗。

    有彭家的老爷子带头,说的还是一番正气凛然的话,其他人不管心中如何想,都必须跟着彭家老爷子的脚步走了,不然你还收皇子妃的银子,岂不是说明你心中没有边城的安危,没有一点老百姓的生死吗?

    于是也纷纷出言,这个说要捐一千石,那个说要捐两千石,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呢,就凑齐了五万石的粮食。

    但舒嫣华怎么可能让这些人捐献?

    如果她真的这样做,虽说是为着边城的军士们着想,可是也难逃一个仗势欺人、借着身份尊贵而强行让米行东家筹集粮食的名声。

    反观这些米行的东家,对外还可以宣称自己是为了边城的军士们,自愿捐献的,虽然少了利,可是得了名,一个好名声,带来的往往是数之不尽的利。

    若是说舒嫣华自己没银子也就算了,为了周廷昱和边城的军士们,就算名声不好她也会要这粮食,可她中的嫁妆很丰厚,就是现银都有很多,若是不够,她还可以找外祖家借着用,不必让自己担上那样的名声。

    舒嫣华义正言辞的拒绝,“诸位东家,我知道诸位心系边城、心系边城的军士们,若是我没银子了,我倒是不介意诸位的好意,不过我今天准备好了银子,总不能让大家做亏本生意,我皇子府也不能担上仗势欺人白买的名声。

    我先在这里多谢诸位的好意,但是银子一定要收,谁要是不收银子的,那他的粮食我也不敢要。”

    包间内顿时一阵沉默,张老板率先赞叹,“皇子妃仁义,我看大家就不要争了,既然皇子妃都这么说了,那就按照皇子妃话去做吧。

    先由我起个好头吧,我的一品米行拿出一万石的粮食。”

    张老板来到桌子上,在早就被备好的纸上写下一品米行四个字,后面再接着写一万石。

    葡萄立时就在旁边写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的是五皇子府买一品米行一万石粮食,作价二千八百两银子。

    而后从匣子里数出的二十八张银票递给张老板。

    舒嫣华是按照现在浮动的粮价来买粮食的,宁愿给多一点,也不想日后让人嚼舌根。

    舒嫣华也不怕这些人拿了银子不给她送粮食,真要是这样的话,他的米行在京城也就不用开下去了。

    有张老板带头,舒嫣华又这么强硬的说了,其他人也纷纷跟着上前在张老板后面跟着写上自己米行可以调动的存粮。

    彭家老爷子感慨的看了一眼舒嫣华,摇摇头也上前写下了“彭家米行、一万石”的字样,照样从葡萄中拿了两千八百两银子。

    等所有人都写完,舒嫣华拿起那张纸看了一眼,心中就有了数。

    她看都不看桌子上那个装着银票的匣子,转身对众人道:“如果大家还有相识的米行东家,也请跟他们说一声,还有余粮的话,可以去五皇子府找我这位侍女交易。

    此事事关紧急,必须要明天就出,还请诸位东家辛苦点,这就回去准备好粮食,运到五皇子府清点就行了。

    我还有要事,要先行一步,今日多谢诸位仗义。”

    舒嫣华微微颔,留下樱桃在处理粮食的事,她带着葡萄进宫。

    筹集粮食,还是这么大批的粮食,她要进宫面见父皇,不然又要被有心人拿出来说事。

    。。。。。。

    “陛下,五皇子妃求见。”

    小黄门进来回禀,让承德帝愣了愣,“五皇子妃求见?她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其实她是去找静妃的?”

    这里是御书房,华娘怎么就找到这里来了呢?

    “陛下,五皇子妃说她没走错地方,是来求见陛下您的。”

    承德帝严肃起来,他知道华娘不是没有分寸的孩子,既然是来找他,那应该是真的有事了。

    “宣五皇子妃进来。”

    很快舒嫣华就进了御书房,“华娘拜见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听说你来找朕,可是有事?”

    承德帝关心的问道。

    舒嫣华从袖子里拿出周廷昱那份书信,双拿着往上微微高举,“父皇,这是阿旭从边城送回来给我的书信。”

    蔡三得下来接过,呈递给承德帝。

    等承德帝看完之后,脸色骤然冷了下来。

    片刻之后,他才稍稍缓解了一下心中的怒意,温和的对舒嫣华道:“华娘,此事朕知道了,朕会再次安排让人押送粮食去边城的。”

    舒嫣华却是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这样的举动让承德帝愣了愣,朝蔡三得喊了一声,

    “赶紧去扶华娘起来,才四月初春呢,这地上凉的很,你还要照顾小德音,怎么就动不动的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呢?你有什么事,你直说就是,父皇还能责怪你不成?”

    舒嫣华却是微微避让蔡三得的搀扶,“父皇,华娘不经您的同意,擅自去筹集了粮食,请父皇责罚。”

    没有事先就跟父皇禀明就去筹集粮食,舒嫣华知道自己这是先斩后奏,只是她当时收到书信的时候,还在上早朝,舒嫣华为了不耽误时间,就先去筹集粮食了。

    如果想要将粮食运送出京城,那肯定是要跟承德帝说的,一见到各家米行都把自己的存粮给拿出来,她心里有底之后就来见父皇了。

章节目录 第657章 你是不是疯了

    承德帝一愣,还是那句话,“华娘,你先起来再说。”

    他可是知道他的宝贝孙女现在是华娘在喂养,这要是着凉了,他宝贝孙女可就有好几天要吃米糊了。

    蔡三得不顾舒嫣华的避让,一个用力,就把她搀扶起来了。

    “华娘,你刚才说你筹集了粮食?”

    见到儿媳妇站起了身,承德帝这才满意,又疑惑的问道。

    “是的,华娘想着也不懂军国大事,阿旭信上让我筹集粮食,我就拿着银票去找了京中各大米行的东家,从他们中买了八万石的粮食。”

    舒嫣华一五一十的回答。

    承德帝眉峰微动,“我们皇室可不能与民争利。”

    舒嫣华一笑,“父皇请放心,不能授人以柄嘛,华娘知道的。华娘都是付了银子的,一万石的粮食,给了两千八百两的银子呢,比平常的价钱还多给了三百两。”

    承德帝很满意,在这么多儿媳妇中,除了太子妃之外,就华娘最得他心,容景果然教了一个好妹妹出来,小五有这么个贤内助,也是好福气。

    “八万石的粮食,嗯,也够边城那边用两个多月了,你这粮食什么时候能押送出去?”

    承德帝心中算了算,若是等他颁下圣旨,让靠近边城的粮仓准备好的粮食,在运送过去,时间上的确是来得慢了些。

    “明天华娘就让人给押运去边城。”

    承德帝又点点头,“这粮食朕会让虎贲军的人去押送,会尽快送到边城给小五的,你那买粮食的银子,回头朕让户部跟你结算。”

    听到父皇没有生气她的自作主张,还将押运粮食的事接了过来,舒嫣华放心了,面上俏皮一笑,“父皇不用,我有银子呢。”

    承德帝也失笑,“朕知道你嫁妆银子不少,不过那都是留给朕的孙女孙子的,这本来就是家国大事,用不着你一个后宅女眷来出银子,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朕会让户部的人去找你,你把采买的条子给他就行了。”

    舒嫣华福了福身,“多谢父皇。”

    见事情说完了,舒嫣华也不多留,她还要回府中督促着粮食呢,遂告退,“父皇,华娘先行告退。”

    承德帝微微颔首,等舒嫣华退出御书房,承德帝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收敛。

    “出来。”

    一个黑衣人无声无息的出现在角落里。

    “去查查河东道、晋州的粮仓是怎么回事,怎么把发霉的粮食运去给边城的。”

    黑衣人低声应诺,眨眼间就消失不见了。

    承德帝眸光森冷的看着儿子写的书信,半响之后,吩咐蔡三得,“去将这封书信送给太子殿下看看。”

    “是。”

    。。。。。。

    太子府。

    太子殿下看着自己中书信,声音冷冷的,“晋州的郡守,另投门户了?”

    季先生关切的看着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出了何事?”

    太子殿下将书信递给季先生,季先生看过之后,皱起了眉头。

    “晋州的郡守,是国舅爷的门生,天然就被人看成了是殿下您的人,这次给边城运送粮食,竟然送去的发霉的粮食,又恰好正值五殿下吃了败仗,但凡五殿下要是多心了,您跟五殿下之间可就多了一道裂缝呀!”

    太子殿下焉能不能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有人想要离间孤和小五的情谊。”

    “那么太子殿下,您准备如何做呢?”季先生问道。

    “父皇既然将小五的书信给孤看,那就是说父皇也不信孤会陷小五于不义,也是让孤处理这件事的意思。”

    太子殿下看着书信,“孤不喜欢跟他们迂回了,派人去责问晋州的郡守吧,目前最要紧的是尽快解决边城的粮食。”

    季先生笑了笑,“殿下请放心,五皇子妃已经在筹集粮食了,这是方才收到的消息,五皇子妃跟京中各大商行才买了粮食,足足有八万石,足够边城将近三个月的用量了。”

    “华娘一向很聪慧。”

    太子殿下赞了一声,既然舒嫣华已经解决了粮食的事,太子殿下也就放心了,转而又看向了那封书信。

    “季先生,看来孤要试探试探,到底这里面还有多少人另投门户才行了。”太子殿下冷着脸,眸底闪烁着寒芒。

    “是该好好查查了,可不能我们自己内部先乱起来。”

    季先生抚须,沉吟道。

    “不过五殿下那边。。。。。。”

    太子殿下一摆,“孤自己教出来的弟弟,孤很清楚他的品性,他不会受人离间的。”

    。。。。。。

    “边城粮食的事,是不是你做的脚?”

    三皇子不满的看着二皇子,生气的道。

    二皇子很干脆的点头承认了,“是我吩咐人做的。”

    三皇子看到二皇子那一副得了便宜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是不是疯了!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多做多错,你竟然还主动去招惹小五!你以为边城只有小五一个人吗?你是不是忘了宁国公那个主帅?”

    三皇子真是有火无处发,差点被二皇子的自作主张给气死。

    “你是不是忘了我们正在的是什么事了?要是被人抓到了马脚,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其实要不是三皇子还记得二皇子跟他是同盟,他都要指着二皇子的鼻子大骂他脑子进水了,什么段不好,非要在粮食上动脚,这是要引起军中哗变呀!

    军士们吃不饱,怎么上战场打战?他们虽然想要小五死,可没想过要打败仗的。

    二皇子本来得意洋洋的,自己不仅收获了一大批的粮食,还能让周廷昱吃了亏,结果现在被三皇子指责,他也不高兴了。

    三皇子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提醒自己事情已经发生了,如今最要紧的是如何善后,抹除痕迹。

    “晋州郡守被你策反了?”

    三皇子也知道晋州郡守是太子舅舅的人,因此才有此一问。

    二皇子撇撇嘴,“那些保皇党都是些死脑筋,怎么可能被我策反?”

    “既然如此,那批粮食是什么回事?”

    三皇子这下倒是诧异了,他二哥竟然还能做出人干事,真是稀奇。

章节目录 第658章 一石三鸟

    “晋州的郡守不是我的人,但是押运粮草的士兵,是我岳父的人呀。”

    二皇子说起这个时候,仍然带着一丝得意说道。

    “晋州郡守给的都是好粮,不过被我吩咐人在路上给偷偷换了,整个押运粮食的队伍,出了那个押粮官和他两个副之外,其他人都是我岳父的人,想要背着那三个书呆子偷梁换柱,简单得很。”

    二皇子满脸的兴奋,自从被大量收购粮食被舒嫣华识破,而后遭到太子殿下的追查,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多粮食入账了。

    麾下的儿郎要不是还有以前的存粮顶着,早就不能偷偷操练了,这次白得了这么多的粮食,二皇子觉得又可以招兵买马了。

    二皇子说到兴奋处,还扭了扭身子对是三皇子道:“你看,小五收到的粮食是坏的,而粮仓就是晋州名下,晋州郡守又是国舅爷的人,这样一来,只要小五想多一点,呵呵。。。我就看看他跟太子的关系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好。”

    三皇子微微眯了眯眼,“你是想离间他们?”

    二皇子双掌一拍,“对,没错,我就是想离间他们。反正事之后,小五一定会因为粮食的事焦头烂额,而太子殿下也一定会问责晋州郡守。

    晋州郡守说自己给的是好粮,军中那边收到的是坏粮,到时候晋州郡守就是百口莫辩,很有可能会失去太子对他的信任。

    同样的,晋州郡守的辩解,也会被太子和小五看成是死鸭子嘴硬。太子与晋州郡守离心,小五与太子离心,我们又白得了一批粮食,这是一石三鸟之计。”

    二皇子得意的翘起了二郎腿,嘴里哼着小调,唱着不知名的小曲儿,面上一直都对带着喜色。

    若是听二皇子这样说,这么看来这个计谋又的确是很好,不过有一个关键——“那些偷梁换柱的士兵们,信不信得过?嘴巴严不严?”

    二皇子不以为意的摆摆,“那是我岳父的老部下了,以前是跟在我岳父身边做亲卫的,那是心腹中的心腹,绝不会透漏一个字,这件事啊,恐怕要成为无头公案咯。”

    三皇子不放心,仍然叮嘱了一句,“小心驶得万年船,你还是小心点好,记得要保证那些人的嘴严实。”

    二皇子不置可否,“我知道了,用得着你提醒我。”

    三皇子端起一杯茶,低头喝了一口,看着眼前面有得意之色的二哥,心中冷笑,这就是个贪图蝇头小利的蠢货,好大喜功。也罢,日后若果出了事,就让这个蠢货顶罪就是了。

    。。。。。。

    各个米行送粮食很快,才一个下午就把应诺的粮食给送来了。

    虎贲军的人一袋一袋的打开检查里面的粮食,见没有问题才收货。

    第二天,京中又派出了三百虎贲军将粮食运送到边城去。

    就在周廷昱等着京中粮食之时,边城又来了一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