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锦里-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妃默了默,先是肩膀抖动,而后是身子抖动,在恼羞成怒的一声“娘!”的叫唤下,终于忍不住,抱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

    清脆的笑声惊飞了树木上歇息的鸟儿,也让远远跟着两母子的总管太监和大宫女相视一笑。

    “娘娘终于笑了,只要有殿下在,娘娘就会朝气勃勃的。”

    “是呀,娘娘这些日子,一直绷着脸,我看着都难受。”

    笑了一阵,似乎把多日来积压在胸中的郁气一笑而光,静妃脸上的笑容灿烂动人,整个人又恢复到以前那个鲜活的、敢于跟婉皇贵妃斗嘴还不落下风的样子了。

    “啧啧啧,我这才我们家的小五,魅力这般差呀,以前是谁说不想跟那些没长大的小姑娘玩的?现在人家没长大的小姑娘,根本不你心悦人家呢。”

    静妃戏谑的看着,开着玩笑逗他。

    气得周廷昱跺了跺脚,不满的又叫了一声,“娘!”

    静妃翻了个白眼,“你叫这么大声做甚?娘又没有耳聋!”

    周廷昱嘟囔了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圣人诚不欺我。”

    静妃耳尖,听到了,凉凉的道了一句那你就想办法去吧,谁让你娘与小人一样呢。”

    周廷昱简直要给他娘跪下了,这么喜欢逗的,也没有别家的娘亲了吧?

    噫,等等,娘这话,是意思?

    周廷昱惊喜的看着静妃,有些结结巴巴的道娘,你的意思是你不反对?”

    静妃扯出一个假笑,“我说了吗?我都没有说。”

    这下周廷昱连忙狗腿子围着静妃打圈圈了,“娘,你就给个准话吧,你不要吊胃口了,你这么这么久都没见呢,舍得让这样困惑?”

    这下倒是戳中静妃的痛点了,她停下脚步,不舍得今儿逗了,等过几天再逗吧。

    静妃温和的看着,摸了摸他的脸,笑着道你喜欢华儿,那你就想办法让华儿同样心悦于你。”

    “娘,你不反对?”周廷昱亲耳听到娘亲的意见,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静妃好笑的看了一眼,“娘为要反对?”

    “可是娘你的华儿跟我一起失踪了两个多月”

    周廷昱结结巴巴的说道,他以为最难说服的是他的娘亲,哪曾想,这么简单就得到了娘亲的认同?

    不是在做梦吧?

    静妃渐渐收敛了笑容,看得周廷昱也开始紧张起来。

    “你老实回答娘,你这段时日,是不是一路上都跟华儿一起?”

    “我发誓,我跟华儿形影不离的在一起,她绝对没有离开过我,如果你们怀疑华儿的清白,那就是对我的侮辱。”

    其实根本不需要周廷昱的保证发誓,静妃和她身边的大宫女,一见舒嫣华走路的仪态,就她还是黄花闺女,更何况,在刚才讲述他们的逃忙历程的时候,所有的事都有舒嫣华参与,这就说明所言不假。

    静妃脸上缓缓露出一个笑容,“那不就得了,娘你,有这么一个能舍命救我的儿,娘还求之不得呢。”

    “可是华儿比我大一岁。”周廷昱想了想,又说道。

    “没事,女大三抱金砖,我看来娘很快就可以抱孙子了。”

    “华儿家世还不够显赫。”

    广平候现在的确不够显赫,至少还没有回到一流的巅峰。

    “娘又不是只看着家世来选儿的人,娘看中的是儿的性子、人品、能力。”

    “华儿的生母还出身商贾之家。”

    “一个人的出身又不是她能选的,娘还厌恶那些看不起父母的人呢。”

    见周廷昱还要再说,静妃粗暴的打断他,“哎哟,我说,你没发高热吧?听着你刚才那些,句句都是嫌弃华儿的话?”

    周廷昱立即否认我会嫌弃华儿,我是怕娘会嫌弃她,所以事先就跟您说,您不介意就行。”

    静妃似笑非笑,“哟,看来这是有了心上人,就忘了娘呢。”

    周廷昱连忙狗腿的讨好笑了笑,“娘,这您就了,我这不是怕您将来不待见华儿吗?一个是生我养我教我的娘亲,一个是陪我一生的妻子,能让你们两个起矛盾呢?”

    静妃白了一眼,“好了,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时候让华儿知晓你的心意再说吧。”

    周廷昱见娘亲反而支持他,早已充满了干劲,连连点头,非常认同的道娘,您就等着吧,一定会给娘带一个才貌双全的儿,让别人每天都妒忌您。”

    “油嘴滑舌!”静妃笑骂了一句。

    “不过,娘,您是赞同了,可是父皇那边呢?”

    周廷昱有些忧心的道,他可是皇子,他的皇妃,是要经过父皇首肯的,如果父皇反对的话

    静妃伸出的右手,看着圆润中透着红粉的指甲,悠悠的道放心,你父皇不会反对的,你父皇有六个,他想选儿,多的是给他选,我却只有你一个,我儿,当然是我来选。”

    静妃虽然说得轻淡描写,语气却是不容置疑。

    周廷昱闻言,心就放了下来,反正从小到大,他娘答应他的,都做到了,想来这次也不会例外。

    “走,跟我去给佛祖拜拜,谢谢它保佑你平安事,拜完了佛祖,我们就回宫。”

    静妃拉着的手,带着他往大殿走,开始一殿一殿佛祖的参拜。

    而在山脚下的舒鸿煊兄妹也等到了冬儿等人。

    秋儿和冬儿一见舒嫣华,叫大喊一声“”,飞也似的扑,眼眶中含着泪花,一人一边捉着舒嫣华的手,就开始查看她的身子。

    跑得不够秋儿和冬儿快的齐妈妈落后一步赶上来,心疼的看着舒嫣华的脸,喃喃的道瘦了,瘦了,姑娘,您都瘦了。”(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182章 如此家人

    好不容易哄好了齐妈妈和秋儿她们,舒嫣华又上前给跟着来的外祖父、外祖母、大舅母、二舅母见礼。

    外祖母拦着舒嫣华的肩膀,手恰好是放在她受伤的左肩膀,让舒嫣华轻呼一声“哎哟。”

    吓得众人又是一阵紧张。好说歹说,终于让大家了情况,秋儿和冬儿已经满脸泪痕,满心的愧疚,如果不是她们当时没有照看好,就不用遭罪。

    舒嫣华奈的看着满脸泪汪汪的众人,求饶道我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你们全都在哭呢?快别哭了。”

    舒嫣华把求助的眼神看向哥哥,舒鸿煊佯装没有看到一样,把头转,欣赏着山脚下的树木。

    最后还是外祖父严川出声劝道好了,你们不要哭了,华儿的确是件大好的事,哭哭啼啼的,把福气都哭没了。”

    外祖母何氏不敢揽着外孙女的肩膀,只能牵着她的手,怜惜的道就好,就好,这次逢凶化吉,真是佛祖保佑。”

    严川看了看天色,道我们先把华娘送回家,她也是时候要出现在人前了。”

    先前用舒嫣华侍疾外祖母的理由遮瞒了她失踪的事,但是何氏总不能病太久,现在严川外出行走,都有关系好的人问一下何氏的病情,说要自家上门探望一下。

    何氏虽然很不舍外孙女,也舒嫣华才是正经,牵着她的手就往马车走,一路走一路念叨着她,直至到了舒家门外,何氏才停下念叨。

    何氏轻轻抚了抚舒嫣华的脸,慈爱的道先回家,过两天让你大舅舅来接你去外祖母家玩儿。”

    舒嫣华乖巧的点头,还提出了的条件,“华娘好久都没有尝过外祖母做的酥皮鸡,大舅母做的酱爆小龙虾,二舅母做的红烧肉了。”

    大舅母郑氏“噗嗤”一声笑,满口就应了下来,“好,大舅母这两天就让人送小龙虾,等你来家的时候,让你吃个够。”

    二舅母朱氏也凑趣,“我让庄子上送小猪上来,干脆那天做个烤猪给你吃。”

    舒嫣华欢笑一声谢谢大舅母,谢谢二舅母。”

    何氏笑了笑,听到外面敲击车门的声音,又感觉到马车停了下来,马车外传来一道声音,“老,到姑爷家了。”

    “华娘,我们下车。”何氏道了一句,二舅母打开车门,先下来,大舅母也顺着下,然后是舒嫣华,最后是何氏。

    马车此时正是停在舒家门外,舒修和与梅氏早已齐齐候在那里,见严川和何氏两人,走上前来行礼。

    一番见礼之后,梅氏就拉着舒嫣华的手,疼爱道华娘这段日子都精瘦了些。”

    何氏不咸不淡的道谁让华娘这般孝顺,事必躬亲的照顾我呢,子身子好了,她反倒累坏了。”

    梅氏也不计较何氏对她的暗讽,依然笑的温婉,外人要是不清楚,反而觉得梅氏有着冢妇大气的气度。

    “岳父,岳母,我们先进去,再慢慢聊。”舒修和淡淡的说道。

    一行人随着舒修和的脚步走进舒家,在福寿堂见了关氏之后,严川和何氏等人又留下来用饭,饭后寒暄几句,说了要过两天接舒嫣华去严家玩一天,才告辞离去。

    在严川等人离去之后,福寿堂里,舒修和让舒鸿煊和舒嫣华留下,其他孩子和下人则离去,舒妍玉离去之前,满脸的好奇,却法阻止舒修和让她离去的决心。

    舒修和等人走了,才问舒嫣华,“华娘,你这段日子,发生了事?”

    在福寿堂里的,除了关氏、舒修和、梅氏之外,还有舒二叔和二婶姜氏,一开始的时候,二人还不舒嫣华失踪的事,只是日子长了,姜氏问起梅氏的时候,梅氏每次都用同一个理由来搪塞她,她就起了疑心,跟舒二叔说了之后,舒二叔找舒修和问个究竟,才得知舒嫣华失踪的事。

    此时听舒修和问起,舒二叔和姜氏两人脸上也关切的看着舒嫣华。

    舒嫣华把周廷昱与她商量的那一套拿出来应付舒修和,跟她与哥哥说的不一致,这其中并没有头目事。

    舒修和沉默不语的听完舒嫣华的话,才怜惜的叹息一声,“你不见的那些日子,爹爹不知多担心,爹爹只求你平安,老天总算是可怜我一片慈父心肠。”

    梅氏也悠悠一叹,“是呀,华娘,你都不你爹这些日子有多寝食不安,人都生生瘦了一圈,娘每天都去佛堂为你祈祷,还吃斋念佛,幸得佛祖保佑,你平安归来。”

    关氏听了,撇了撇嘴,眸子里闪过一抹不屑和鄙夷,“华娘不是受伤了不方便?我看呀,待会让陈妈妈去伺候华娘洗漱一番吧。”

    舒嫣华倏地脸色涨得通红,脸上闪过一抹羞愤的神色。

    舒鸿煊静默不语,低垂着的黝黑的眸底力酝酿着一团风暴。

    姜氏也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明明华娘话里都说着这般清楚了,她一路上都跟五皇子在一起逃难,婆母让陈妈妈去伺候华娘洗漱是意思,是想趁机检查华娘还是不是清白身子吗?

    孙女平安归来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华娘身上还有伤呢,就先关心她的清白是否有失呢?

    姜氏以前觉得婆母就算重视家族的名声,也会先把家中孩子放在头等位置,现在看来在关氏眼里,却不尽然。

    姜氏以前还觉得没有生养一个女儿是一件憾事,现在倒是庆幸没有女儿了。

    梅氏差点气得翻白眼,好在她涵养功夫做得足,生生忍了,只是心底暗骂关氏老妖婆,想要查查舒嫣华还是不是清白之身,却不让身边的梁妈妈动手,而是让她身边的陈妈妈去,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罪舒鸿煊,还能让舒鸿煊兄妹把这一切都怪罪到她身上,看来老妖婆真是好日子过久了,脑子都僵硬了。

    梅氏脸上扯开一抹笑容,“陈妈妈是上了年纪的人,手都粗糙得不成样子了,能让她去伺候华娘?华娘身边的丫环都是伺候惯她的,换个人华娘也不习惯,我看还是让春儿她们伺候华娘就足够了。”

    舒修和也适时出声,“娘,华娘也累了,就先让她回院子休息吧。”

    关氏见大和梅氏都不赞同,心中恼怒,也不出声,舒嫣华也心继续留在这里,福了福身就告退,舒鸿煊跟她一起离去。

    舒二叔和姜氏也紧随其后,连梅氏都告退,最后只剩下舒修和留下,关上门,好好给关氏说道说道——这其中涉及到了五皇子,关氏方才那话就是怀疑五皇子的意思,这话传出去,藐视皇室的罪名也洗脱不了。(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183章 恩典

    舒鸿煊揉了揉妹妹的脑袋,柔声道不用管祖母说的是,哥哥你。”

    舒嫣华出了福寿堂,那股子怒气就渐渐消了,她脸上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哥哥放心,我比你更清楚祖母是个样的人。”

    不要说是她,换了是舒妍玉,关氏一样能问得出这话。

    她跟关氏计较,只能徒增闷气,何必让这般难受?

    舒鸿煊见妹妹这次之后,全然不见往日里的活泼,变得比以往更加成熟稳重,心内五味杂陈。

    说到底,还是他这个做哥哥做得不够好,才会让妹妹遭受了这等委屈。

    舒嫣华回家的事,就这般声息的,论是家里的主子,还是家里的下人,都只当是舒嫣华是去照顾外祖母,并不知晓她这两个多月来经历的事。

    等舒鸿煊陪着妹妹去了一趟外祖家,说起头目和楚氏的事,外祖母想了一会儿,才忆起在她小时候,她的大姨母的确时常与她母亲来信,只是随着两家人搬迁,就减少了来往。

    只是外祖父等人对头目这个一表三千里的亲戚实在感,连何氏都没有对楚氏流露出得知晚辈的高兴来,跟舒鸿煊同样的态度。

    舒嫣华明白,恐怕头目和楚氏不仅把哥哥给得罪了,连外祖父一家也得罪了。

    也对,换了是她站在外祖父一家的立场上,嫡亲的外孙女当然比这个缘故冒出来的亲戚亲近得多,又亲疏不分对头目等人有好感。

    远在边疆努力养好身子,准备等身子大好,就举家去上京寻亲的楚氏还不,只凭着她的所作所为,已经在舒鸿煊心里大大的划上了一个叉,连与她有亲戚关系的何氏等人也不待见她。

    舒嫣华回家之后修养了几天,舒修和亲自带着她去找太学院的山长,销了她的假,舒嫣华低调的又回到了太学院女学中学习。

    除了继续用照顾外祖母那一套说辞出来应付那些关心她和好奇她去了哪里的人之外,她不出现在人前的两个多月这事,就像一滴水花,滴入水中,溅不起一点波澜,就这般声息的了

    在舒嫣华回归学院学习的时候,宫里的承德帝和静妃也在说去她。

    静妃给承德帝倒了一杯茶,在他身边坐下,摇着团扇,轻淡描写的问道,“陛下,臣妾想问问,您对华娘是看法?”

    承德帝拿起叉子,叉起一块冰浸过的西瓜,闻言手一顿,先吃了块西瓜,擦了擦嘴,才道你的意思是?”

    静妃看不惯承德帝装傻的样子,直截了当的道那小姑娘跟着您一起不见了两个多月,您就没有没有点别的想法?”

    承德帝恍然大悟似的“哦”了一声,“原来你说的是这个,那就将小姑娘赐婚给小五做侧妃就好了,朕当是大事呢。”

    静妃摇着团扇的手一顿,她停下手中的动作,似笑非笑的看着承德帝,“华娘可是救了您一命呢,而且她哥哥不是您新近很器重的舒舍人?”

    承德帝挑了挑眉,“你这是在为那个小姑娘打抱不平?你觉得侧妃这个位置低了?”

    静妃还是笑吟吟的,并不答话。

    承德帝慢条斯理的道虽然容景很得朕器重,不过华娘到底名声有亏,要不是小五强调他跟华娘一直都在一起,侧妃她也是够不上的。”

    在舒嫣华没有失踪之前,凭着她的才貌,凭着舒鸿煊,凭着先前见过对这个小姑娘的好感,承德帝并不介意舒嫣华当他的儿。

    可现在不是事情有变吗?又怎能跟当初一样?现在给个侧妃,还是看在舒鸿煊份上呢。

    静妃闻言,冷笑一声,“陛下,看来小五在您心中也太不值钱了些,原来他的命,就值一个侧妃的位子。”

    承德帝满脸奈,“你这是又说得哪里话?朕会是这样的意思呢?”

    静妃复又开始摇起团扇,“要不是华娘救了小五一命,臣妾现在可就随了小五一起去了。”

    语气中带着一阵悲怆和后怕,静妃的确是后怕,她根本法想象,要是小五有事,她会不会发疯,所以她对舒嫣华真的是打从心底感激。

    要不是舒嫣华舍命相救,她是不是就见不到她的了?就是把刘广也凌迟致死,也换不她了,除了发泄一下心中的悲愤,又有用?

    静妃能一口答应让舒嫣华做她儿,是因为她先前端午节的时候见了舒嫣华,喜她的性子,其后她又舍命救,又着实是喜欢她,既然如此,她没有道理要拆散——她这辈子,最着紧的人就是小五了,小五喜欢的人,她自然也会喜欢,她她的,眼光不会差。

    承德帝听静妃这般说,脸色倏地就变了,冷沉的喝道你说的是话?小五福大命大,会有事?”

    承德帝说完这话,似是觉得太过严厉,脸上的神情渐渐缓和,轻轻拍了拍静妃的手,“你呀,就是喜欢胡思乱想,小五不是平安了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更何况还有我这个做父皇的佑他,很不必担心。”

    到底是他疼宠的,承德帝虽然不爱听刚才静妃那话,还是好言好语的劝慰她。

    静妃也见好就收,不在说起这件事,不过她还是要得到承德帝的亲口承诺,“臣妾很喜欢这孩子,很得臣妾的眼缘,这是臣妾给选的儿。”

    话说到这个份上,承德帝早已明了,“你刚才不是说这是朕的儿?你都定下了,还问朕的意见做甚?”

    承德帝话语里倒是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带着一股打趣。

    静妃嘟哝道您的又不止小五一个,臣妾就小五一个,当然要选一个合心意的儿。”

    承德帝好笑的摇摇头,想到,问道你喜欢华娘了,那小五呢?”

    承德帝看着静妃笑而不语的样子,失笑不已,“朕也是老糊涂了,忘记小五那性子,要不是他喜欢,你又怎会来跟朕开口?”

    “既然小五喜欢,你也喜欢,那就让她做正妃吧。”

    承德帝与静妃一样,对门第并不是很看重——大夏王朝里,有哪一家门第能及得上皇室?

    是娶,只要喜欢,静妃也喜欢,这就足够了,反正他对这个小姑娘也挺喜欢的。

    “臣妾谢陛下恩典,只是他们两年纪还小,小五前头两个哥哥还没有定亲,赐婚的旨意就先不发了,等过两年,您再给个恩典吧。”

    静妃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笑着道。

    “依你,那就等过两年再赐婚。”承德帝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华娘是否小五的心意?”

    静妃“噗嗤”一声笑了,看着静妃笑得像狐狸的神情,熟知她性子的承德帝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小五真是一点都没有得到朕的真传哈哈哈哈”(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184章 愿为父皇披甲征战

    周廷昱得了母妃的答复,父皇真的应允了舒嫣华成为他的正妃,心中限欢喜。

    他还以为要花费很多唇舌,他以为要努力很久,想不到母妃会赞同,接着母妃还让父皇都应允,这真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周廷昱想要立即就去见舒嫣华,告诉她这件事,都走出的宫殿了,才想起舒嫣华还不他心悦她,现在说这个,要是没有赐婚的旨意下,这不是耍流氓,变成登徒子吗?

    周廷昱想了想,转身向另一条宫道而走,青云一言不发的跟在他身后。

    因为护主不力,承德帝把青云交给处理,周廷昱之后,下令让青云仗打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在这一点上,周廷昱倒是没有心软,要不是青云在他不见之后,马不停蹄的寻找了两个多月,他早就不能再留在他身边了。

    周廷昱自小受到的就是皇室的教育,不可能会心慈手软,不管因为原因,青云终究是没有护主。

    “陛下,五殿下求见。”蔡三得小声道。

    “哦?”承德帝依然低着头看奏折,“让他进来。”

    “是。”

    “五殿下,请。”蔡三得出门,恭敬的对周廷昱说道。

    “有劳蔡总管了。”周廷昱客气的点点头。

    “儿臣给父皇请安。”周廷昱乖巧的行礼。

    “免礼,你来父皇这里?”承德帝抬头看了一眼。

    周廷昱来,是有事要跟父皇商量的。

    “父皇,儿臣在逃亡的时候,曾经听边疆的百姓说起,突厥人进来时常在我大夏边疆抢掠,可有此事?”

    承德帝闻言,放下奏折,好整以暇的看着,“哦?你在边疆听到百姓所言?哪个城郡?”

    周廷昱在来的时候,早就在心里演变了不下数十次,还推算出父皇的反应,又修补了其中的漏洞,才来找御书房找父皇说这件事的。

    此时他听父皇问起,面不改色的道我和华娘一路逃亡,恰好在路上遇到从河内郡迁移的一家人,有老有小的,就上前搭话,才从他们口中,得知近年来突厥人时常越境抢掠,他们一家怕会殃及,才会举家迁徙。那个老人家,还给儿臣说了突厥人越境杀了很多百姓,那些百姓形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