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谋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权谋书》
作者:'西汉'刘向【完结】





………………………………
前 言
………………………………

  《权谋书》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的一部经典作品。成书于公元前十七年,至今已经流传了二千多年。该书以其广博的内容、优美的文字、丰富的知识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生于公元前七十七年,卒于公元前六年。他自幼博览群书,熟悉儒家经典,精通天文星象之学,非常勤奋。班固在《汉书》中评价他:“为人平易,廉洁乐道,不交接世俗,而专思经术。昼读书传,夜观星宿,经常通宵达旦。”
  刘向性格刚正梗直,注定了他坎坷多艰的一生。汉宣帝时,刘向因为品行优良被任命为谏大夫。当时,宣帝崇尚神仙方术,刘向献上一部父亲在审案时得到的炼金秘方,宣帝下令按方炼制,花费不少,却没有应验。于是宣帝大怒,欲治其死罪。他的哥哥以一半家产充公,赎回了他。因其才气横溢,宣帝命他讲授《谷梁春秋》和《五经》,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不久升为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继位后,宦官弘恭、石显专权,刘向联合朝中正直官员打算请元帝罢免他们。但还没有行动却泄露了秘密,被弘恭、石显抢先告发,刘向等人被免职。次年春,发生地震,夏天,星象也出现异常,元帝有所感悟而恢复了刘向等人的职务。该年冬天,再次发生地震。刘向认为天象的灾变是由于皇帝信任弘恭、石显等奸人所至,于是以亲戚的名义上书元帝,请求罢免奸人,启用贤臣。但弘恭、石显识破此文为刘向手笔,污蔑他“为臣不忠,诬惘不道”,被逮入狱,并被免为庶人。到成帝继位,弘恭、石显等的势力才被消除,刘向重新被起用,官至光禄大夫。当时外戚王氏家族的势力开始崛起,灾异不断出现,刘向忧心国事,屡次上书,“言多痛切,发于至诚”。他慷慨地说:“我都不说,谁来说?”成帝也被他的赤诚所感动,但性格懦弱的皇帝无能为力,只有叹息连连。成帝几次想起用刘向为九卿,但都被王氏势力所阻挡,在大夫一级三十多年,终生再未获得升迁,死时七十二岁。
  《权谋书》成书于成帝鸿嘉四年,即公元前十七年。是他在校书的过程中编辑而成的。他编辑此书的目的也是有感于当时社会风俗的奢靡荒淫,礼教零落,乃采取历史上古圣先贤的事迹和流传下来的格言警句来引起皇帝的警戒。成帝阅后,“虽不能尽用,但喜欢他的言论,常常慨叹”。
  宋代以后,该书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到了明代,更颁行天下,令学校生员讲读。
  从内容上看,该书可谓包罗万象,全书二十卷,八百零九则,涉及到治国、为官、为人、处世、修身、做事的方方面面,既有曲折的历史故事,也有意味深长的比喻格言,有启人心智、催人上进的对话,也有看似浅显、实际深刻的处世哲理和做人智慧。对人生、命运、机遇、成就、生死、谋略等都有独特的看法。
  总之,《权谋书》如同一座智慧的宝藏,可谓珠光宝气,琳琅满目;引人深思,让人感悟。
  刘 泗
  2006年8月7日

………………………………
卷一 领袖之道(1)
………………………………

  1。 领袖应具备的素质
  晋平公问师旷说:“什么是领袖之道?”师旷说:“领袖之道,要清净无为,广开言路,博爱众生;任用贤能担任公职,不被一般习俗所限,也不要被左右的人所控制;胸襟开阔,要有远见;有独到的见解,常常巡视或考核大臣们的政绩。这是做领袖所应该有的操守。”晋平公说:“好。”
  2。 领袖要有气度
  齐宣王问尹文说:“怎样才能做一个领袖?”尹文答道:“做一个政治领袖,要政简刑轻,并有雅量能容忍别人。施政的目标简单,人民就容易服从;法规少,人民就容易守法;不会因为政治问题而犯罪。有远大的目标理想,就能容纳众人;有恢宏的气度,就能容纳部属;圣人很少去干涉天下的事,而天下反而管理得最好。
  《书经》上说‘聪明的人可以成圣’。《诗经》说:‘周朝有美德善行,子孙要保持它啊!’”宣王说:“好。”
  3。 领袖须谨慎
  成王封伯禽为鲁公,他把伯禽叫来,告诫他说:“你知道做领袖的道理吗?凡是在高位的人一定要谨慎,下层的人才会顺着在上者的行为。要打开避讳的大门,让他们按照一定的法度,从容地来帮助你。对那些敢说直话的人,不要拿自己的威严去吓他,对他们的话也不要辩正,要广泛地采择别人的意见,然后才选择可取的。只有文没有武,无法威服人民;只有武而不能文,人民虽然怕他却不亲近他,文武都有了,才能表现威和德;有了威和德,人民才会亲近他,服从他。操守廉洁的人能够上通领导,长于谄媚的小人被阻塞在下层,敢直言的人能被进用,忠诚信义的人才能被留得住。”伯禽接受了成王的告诫,道谢而去。
  4。 亡国之兆
  陈灵公行为乖僻,说话也不中肯,泄冶说:“陈国快要灭亡了哟!我赶快纠正他,可陈灵公仍然不听我的话,反而更加不像样子。在上位的以德感化人民,好像风吹草一样,东风来了,草就向西边倒下去,风的方向决定草倒下去的方向,所以领袖的一举一动,就要谨慎。如果种一棵弯曲的树木,怎能希望它有挺直的身影,领袖如行为不正直,讲话不谨慎,就不能保住他帝王的名位,让他的大名传到后代。《易经》上说:‘如果一个君子住在室内,讲的话合乎义,那么在千里以外的人都会响应,何况是跟前的人呢?如果住在室内,言不及义,跟前的人都不会响应他,何况是千里以外的人呢?话从自己嘴里说出去,影响及于人民;行为从自己身上表现出去,影响及于广远。言行是君子的关键所在,关系到他自身的荣辱,他怎能不谨慎呢?’天地有了变动,万物就跟着有变化。《诗经》说:‘你要出言谨慎,注重你的威望仪表,这样天下也就没有不安定、不完美了。’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你不从谨慎着手,任意纵欲,不自我灭亡,也会被人杀掉。”
  陈灵公听了,认为泄冶是妖言惑众,把他杀了。后来陈灵公果然被徵舒所杀。
  5。 君子成人之美
  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君子不拿下棋当游戏,有这回事吗?”孔子说:“有。”哀公问:“为什么不拿下棋当游戏?”孔子说:“因为有黑白两道。”哀公说:“有黑白两道为什么就不拿下棋当游戏?”孔子答道:“因为怕做坏事。”哀公听了孔子的话也就惧怕起来。
  过了一会儿,哀公又说:“君子讨厌做坏事竟讨厌到这种地步!”孔子答道:“如果不非常地讨厌坏事,也就不能非常地喜欢好事,如不非常地喜欢好事,那么老百姓也就不会特别亲近你。《诗经》上说,没有看到君子,心里一直很难过,等到看到了,遇见了,心里就很高兴。《诗经》竟也这样地赞美一个人做好事。”哀公说:“真好!我听说君子成人之美,不会帮助人做坏事。如没有孔子,我到哪里去听这些话呢?”
  6。 尧治理天下之法
  河间献王刘德说:“尧对天下人心存关怀,尤其担心穷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担忧他们不能事事称心如意。只要有人饥饿,他就说这是我使他饥饿的;有人受寒,他就说这是我使他受寒的;一个人有罪,他就说这是我使他犯罪的。他的仁义摆在那里,他的德化范围广大;所以不需要奖赏,而人民自己就会作好;不必惩罚,而人民就被治理得很好。这是唐尧治天下的方法。”
  7。 舜以德服人
  当虞舜的时候,有苗氏反叛,他们反叛的原因,是因为有太山在它的南面,殿山在它的北面;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鄱阳湖。凭着这样的险要,所以才反叛。夏禹想去讨伐他们,但舜不答应,说:“教化还没有尽到力量,再在教化上用力吧。”后来有苗氏请求归顺,天下人听到了,都责难禹的主张,而称赞舜能以德服人。
  8。 周公执政
  周公执政,给予人民恩德和好处,他派出州牧,去调查远方的人民,凡是遭到饥寒而没有衣食的,因打官司而失业的,有品德才干而没有被任用的,统统要报告天子。天子召见那些来朝拜的诸侯,对他们说:“唉,我的政策恐怕有不对的地方吧!为什么我所领导的人民遭到饥寒,而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有因打官司而失业的,有些人很有才干,而没有被任用呢?”
  诸侯们回去以后,就召集他们的大夫,把天子的话转告给他们,老百姓听到高兴地说:“真是好天子!他离我们那样远,而把我们民间的事情弄得这样清楚,天子哪里是可欺骗的呢!”所以那些州牧就打开四方的大门,看四方的事和听四方的事。因此,跟前的人更加亲近他,远方的人被他安定了。
  《诗经·大雅·民劳篇》说:“安定远方,就像安定眼前的国家一样,以这种精神来帮助我建立大业。”
  9。 以民为本
  河间献王刘德说:“夏禹说过人民没有饭吃,就不能使用他;有了政绩,但对人民无益,我也不能让他们去做;所以要疏导河流,开凿长江,让它汇通其他的支流,并使五湖的水注入东海,这样人民是辛劳了,可是他们并不埋怨,因为这是对他们有益的。”
  10。 禹为罪人器泣
  夏禹出门看见一名罪人,下车去问,接着自己哭起来,左右的人就说:“这罪人不守法规,所以才会如此,您为什么也痛哭呢?”夏禹说:“尧舜那时候的人,他们都以尧舜仁爱的心为心,现在我是一国的领袖,百姓却以他们自己的私心为心,所以我才会痛哭。”
  《书经》上说:“百姓如果有罪,那就是我当领导的罪过。”

………………………………
卷一 领袖之道(2)
………………………………

  11。 文王的教化
  虞人和芮人为争土地,打算到文王面前评理。等步入周文王的境内,就看到他的人民和士大夫相互礼让;再走进他的国,就看到士大夫和公卿相礼让。虞国和芮国的人互相说:“他的人民让礼给士大夫,士大夫再让给公卿,这样说来,他的领袖也要把国家大权让给别人,而自己不做领袖。”虞芮两国,他们没有见过文王,可是他们把所争的土地让出来做为闲田,然后各自回去。
  孔子说:“文王的德化真是了不起,没有比这再伟大的了,他不做什么,而人民随着他变。他没有作为,而自有成就。只要自己能谨慎克己,以身作则,虞芮自然平定。”所以《书经·康诰篇》说:“只有文王才能谨慎敬畏。”就是这个道理。
  12。 说话要谨慎
  周成王和唐叔虞闲居无事的时候,成王就剪了一片桐叶当作圭交给唐叔虞说:“我拿这个封你。”唐叔虞很高兴,并去告诉周公。周公就去问成王:“是您封唐叔虞吗?”成王答道:“我是和唐叔虞开玩笑的。”周公道:“我听说天子不能随便开玩笑,天子说出来的话,史官要记下来,工要去讽诵,士要去赞美。”于是就封唐叔虞于晋。周公可以说是一个会说话的人,这样一来,成王将更加谨慎,表明了周公爱护他弟弟的意义,并且有助于王室的巩固。
  13。 领袖要知人善任
  唐尧的时候,舜作司徒,契作司马,禹作司空,后稷作农官,夔作乐官,作工师,伯夷作礼官,皋陶作大理,益负责驱逐禽兽。唐尧不担任任何职务,却作领袖,而其他九个人却作大臣,原因在那里呢?因为尧知道这九种职务的性质和重要性,让他们九个人各担当一种职务,他们这九个人都能胜任而完成使命,唐尧就成就了王天下的大业。
  所以说知人善任的人,能领导天下,会办事的人可以做大臣。领袖要知人善任,大臣要办事能力强,不要忘了旧有的典章制度,天下就太平了。
  14。 用人之法
  商汤问伊尹说:“要选拔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有什么方法?”
  伊尹回答:“以前尧见到一个人就知道他是否贤能,但舜要等任用以后才知道他是否贤能,而禹要等到一个人成功以后才任用他。这三位领袖举用贤能,用的方法不同,最后都获得成功,然而他们还难免有些误差,何况没有法度根据,凭着自己的私意用人,失误肯定更大。所以,一个领袖要使大臣能贡献出自己的本领,才能万无一失。”
  15。 选人须认真
  领袖的责任是什么?就是选贤。一个领袖能得到一位贤能的助手,天下就会治理得很好。反之,虽像尧舜那样贤能的领袖,如果没有得力的助手,仍不能让他的恩泽流布天下。所以一个贤明的领袖,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官吏,务必要求贤,设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来帮助自己,有才干的人让他担任官职,尊重他的官位,提高他的待遇,贤能的人让他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才德次一等的,让他从事劳力工作。因此,领袖就没有可担忧的事,在下位的人也就不会存坏心了,百官大臣能负责尽职,恩德带给人民,润泽普及草木,这就是使用人才的结果。
  16。 鉴别人才
  周武王问姜太公说:“选拔贤能的人,最后反而招致败亡,是什么原因?”
  姜太公说:“虽选拔了贤能的人,而不真正用他,是仅仅有选贤的虚名,而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贤才的益处。”
  周武王又问:“毛病出在哪里?”姜太公说:“毛病就出在一个领袖好行小惠罢了,这就得不到真正的贤才。”
  周武王说:“怎样算是好行小惠?”姜太公说:“领袖喜欢听别人赞美他的话,而不喜欢批评,把不贤能的人当作贤能,把坏人当作是好人,把奸细当作忠诚,把不守信的人,当作有信义;这种领袖部下阿谀,他认为是功臣;批评他,就认为是罪魁;真正有功的人,不知道给予奖赏;有罪的人,也不知道惩罚;人多势众的,就占据了朝廷;人少力薄的,就被挤下来;所以那些大臣都一个个结党营私,蒙蔽贤能,百官也是互相勾结,做尽坏事。忠臣因为敢于批评,虽然无罪也被处死;那些邪恶的大臣,因为会阿谀,虽然无功,也要奖赏。这样的国家,就要亡了。”
  周武王说:“好!我今天了解批评和阿谀的大概情形了。”
  17。 领导要有主见
  周武王问姜太公:“得到贤人也敬重士人,有时候也不能把国家治理好,是什么缘故?”
  姜太公说:“没有主见,靠别人的话来决断,将遭到祸殃。”
  武王问:“为什么要靠别人的话来作决断?”
  姜太公说:“不能决定要放弃的,拿别人的话来作决定;不能决定需要的,也以别人的话来作依据;不能决定该作的,也以别人的话来作依据。不能决定该罚的,也以别人的话来作根据;不知道该赏的,也要根据别人的话。如果这样,贤能的人派不上用场,不贤的人也赶不走,而对士人也不会敬重。”
  武王说:“是的,那么他对国家又将怎样?”姜太公回答道:“这种人不喜欢别人知道自己的实情,而专喜欢打听别人的实情;不喜欢别人知道自己的过失,而喜欢打听别人的过失;所以这种人不能把国家治理好。”
  18。 用人的五种阻力
  齐桓公问宁戚说:“管仲年纪老了,将要离我而过世,我恐怕法令不能推行,官吏也不能尽忠尽职,人民都非常埋怨,国家盗贼也多了,要怎样才能使坏人不致产生,人民丰衣足食?”宁戚说:“要紧的是要任用贤人。”
  桓公说:“要怎样才能得到贤人?”宁戚说:“要广开贤路,察访贤人而任用他,尊重他的职位,提高他的待遇,宣扬他的名气,那么天下的人才就群起而至了。”
  桓公说:“是要选举贤能而重用他,但没有你来协助我,也就不会有奇异之士亲自上门来见我了。”
  宁戚回答道:“那是你做领袖的察访不够清楚,荐举得也不够明确,用他又不信任他。官位低了,待遇差。国家不能获致人才,有五个阻力:做领袖的不欣赏人才,还有拍马的人在旁,这是第一个阻力;提供平常的意见,未曾被重视,这是第二个阻力;阻塞蒙蔽,一定要利用人主近亲的关系,才有机会被人主知道,这是第三个阻力;审问罪犯要逼对方无话可答,然后治之以法,这是第四个阻力;左右的人,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任意专权,这是第五个阻力。去除五种阻力,豪迈英俊之士,才会同时兴起,贤能才智的人才会来投靠;五种阻力不去掉,官吏和人民的意见,无法反映到上层;对下来说,也阻塞了贤士进身的机会,所以英明领袖治理国家,好像江海一样能容纳众流,永远做百川的领袖;英明贤圣的领袖能容纳一切,所以才能安乐而长久。从以上这些看来,要使国家政权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不仅仅是一个士人所能办得到的。”
  桓公说:“好,我要记住五种阻力,以为警戒之本。”

………………………………
卷一 领袖之道(3)
………………………………

  19。 辅佐之臣最重要
  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听从你的意见,治理好齐国。”
  晏子答道:“我听说国家一定要配好官,然后政治才会好。”
  齐景公严肃地说:“我齐国虽小,还缺官吗?”
  晏子答道:“这不是我所该答覆的。以前死去的桓公,身体不好,精神松懈,说话也慢吞吞地,可是有隰朋随侍他;左右的人过失多,惩罚得不恰当,可是有弦章随侍他;平常行为放纵随便,左右的人都怕他,就有东郭牙随侍他;荒废农业,人民生活不安定,有宁戚随侍他;文武百官懈怠,战士们不肯效命,有王子成父随侍他;行为不能合乎德义,又不重视信用,有管仲随侍他。桓公能够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取别人所具备的来补自己所缺少的;所以他的话到达远方而仍受欢迎,出兵讨伐有罪的人,而不会遭到挫折;所以诸侯都钦慕他的德,而天子也送祭肉给他。现今的领袖缺少的太多了,没有一个士人肯去告诉他,所以我说没有配好官。”
  景公说:“是的,我听说高缭同你交往,我也请求去见他。”
  晏子说:“我听说为争夺土地而发动战争的人,不能成为天下的领袖;争夺待遇和名位的人,不能成为政治家;高缭和我结为兄弟已很久,可是他从来就没有指正我的过错,补救我的缺失,他不过是一个推荐官吏的臣子,还够资格补救人主的过失吗。”
  20。 得人才者得天下
  燕昭王问郭隗说:“燕国版图小,人口少,被齐国攻下八座城,匈奴又想侵占楼烦,拙劣的我继承帝王大位,恐怕使国家招致危亡,要想让国家生存下去是不是另有办法?”
  郭隗说:“有的,只怕你不能采纳。”
  燕昭王离开自己的座位洗耳恭听。郭隗说:“帝的大臣,名义上是臣,其实是当老师;王的大臣,名义上是部下,其实是朋友;霸的大臣,名义上是部下,其实是贵客;那些行将危亡的国家的大臣,在名义上是大臣,其实国君把他们当俘虏看待。现在你将东面而王,用一种很傲慢的态度去求才,那么那些只配当差的人将应召而至;如果你南面而王,能够以宾主的大礼去求取人才,那么那些真有资格做大臣的人才将要应命而来;如果西面而王,用平等的礼节,采用不仗权势的态度求取人才,那么,能够做朋友的人就会相约而至。如果北面而王,采用谦虚谨慎的态度去求取人才,那么有资格做师傅的人才就会应命而至。能够这样,进一步可以王天下,退一步也可以霸天下,只待你去选择了。”
  燕昭王说:“我愿意这样,只是没有老师指点。”
  郭隗说:“你如果真的要振兴国家,我请求替天下的士人打开一条效忠的路。”于是燕王常请郭隗坐南面。三年后,苏秦听到了,从周来到燕国;郑衍得到消息,从齐国来到燕国;乐毅听到了,从赵国来到燕国;屈景听到了,从楚国来到燕国。这四个人的到来使力量单薄的燕国并吞了强大的齐国。燕和齐并不是势均力敌的国家,为什么燕能并吞齐,主要是靠那四位谋士的力量。如同《诗经》上说:“有了那么多人才,文王的天下才能太平。”
  21。 领袖常怀忧惧之心
  楚庄王既降服了郑伯,又击败晋国军队,而将军子重却多次说他不对。楚庄王得胜归来,经过申侯的食邑,申侯请庄王吃饭。太阳已经在中天,而楚庄王仍然不吃饭,申侯请求庄王原谅,庄王叹息着说:“我听说,某位领袖英明,而旁边又有人指点,他就可以王天下;某位领袖具备普通才智,而旁边又有人指点,他可以霸天下;某位领袖是才智低下的人,而大臣们还不如他,这一定要亡国。我是才智低下的人,而大臣们还不如我,我担忧国家面临着灭亡的危险。并且世上不会没有圣人,而国家也不会没有贤人;天下有了贤人,唯独我得不到,纵然我可以生存下去,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