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雍和帝有些不耐烦起来了,蹲在她跟前,沉声道:“嫣然,朕再问你一遍,你跟朕说实话,好吗?事成之后,朕命人护送你和孩子去江南隐居,没有人会说闲话,你们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嫣然,你信朕!你是朕唯一的胞妹,朕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了,没想到还要杀了自己的胞妹!”
“我已经说了啊,可是皇兄你不相信……”长公主流着泪。
雍和帝的神色有两分沉了下来,冷冷的看着她。
是的,他不信。
既然她如此油盐不进,那也就怪不得他这个做皇兄的不讲情面了……
长公主仿佛被他的眼色给吓坏了,心中一跳,面露犹豫之色。
雍和帝见状精神一振,急忙又道:“嫣然,你再想想,跟皇兄说实话,好吗?”
长公主犹豫着,到底轻叹着开口:“皇兄,其实当年确实——”
她慢慢的说着,凑近雍和帝,冷不丁袖中一手握着一枚银针猛地朝雍和帝肋下刺去——
雍和帝闷哼一声,顿觉身上一麻,惊怒交加想要开口再说什么,却发现喉咙里也已经出不了声。
长公主轻轻一推,便将他推倒在地。
雍和帝身体僵硬,一动也动不得,只一双眼珠子可以动,他又惊又怒,怒视长公主,心里悲愤异常。
这件事是皇室丑闻,他并不想太多人知道,在此问话,只有他和她,甚至连暗卫都撤走了。
却不料她竟会如此狠心,对自己下此毒手!
长公主轻轻一笑,淡淡道:“皇兄想知道,我便告诉皇兄吧!没错,卢湛才是你和皇嫂的儿子,太子,是我和驸马的孩子!别瞪我,如果没有驸马,皇兄早已死了,可如今皇兄到底做了几十年的皇帝,这皇位传给了驸马的血脉,天经地义,皇兄你说是吗?这笔账,怎么算亏的都不是皇兄啊!”
雍和帝瞪大了眼睛怒视长公主,心里愤怒的咆哮,只是却半点也拿长公主无法,长公主笑得十分灿烂,灿烂得诡异。
☆、第1491章 驾崩
她幽幽叹道:“论起来,皇兄早就是该死的人了,多活了这么多年,皇兄赚的也够了!皇兄若是不追问此事,那该多好啊,可谁叫你问呢?呵呵,你不用这般瞪着我,我既然敢出手,就有把握绝不会被人查出端倪来。”
她慢悠悠的从袖中摸出那小小的瓶子,将里边一枚丹色药丸倒在掌心,轻叹道:“这药是我好不容易才得来的,保准皇兄走得安详,没有任何异样!皇兄前阵子不是刚好中箭受伤吗?那一箭可是落在胸口位置呢,说不定损了心脏,如今发生这等意外,也是天意啊!”
雍和帝眼睁睁的看着长公主那只纤纤素手伸了过来,将那药丸送入了自己的嘴里。
药丸入口即化,很快,他便知觉涣散,意识模糊,不甘心的闭上了眼睛……
长公主抱着他,眼泪簌簌而下,嘶声裂肺的尖叫喊叫起来:“来人呀!快来人呀!皇兄!皇兄!你醒醒啊皇兄!”
……
皇帝驾崩,太子登基,大华朝顺利的完成了改朝换代。
皇后当时得到这个消息,大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晕了过去。
太医诊断,皇上是旧伤复发,应该就是前阵子中箭所致。对此周老爷子也没有多余的话,那么皇上就是旧伤复发而驾崩,这一点板上钉钉不可更改了。
外头虽然谣言满天飞,但谣言就是谣言,太子却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既然皇上没有留下别的旨意,国不可一日而无君,理所当然的就是太子继位了,年号昭华,以明年为昭华元年。
这一下,满京城里人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大臣们更是茫然无比——除了太子那一派系。
毕竟,皇上驾崩得太意外了,一点征兆也没有就这么没了,众人都觉难以接受。
可眼下情形,谁也不敢说什么,只得先忙着眼前的大事,一边是先帝的丧事要操办,一边是新帝的登基大典。
皇后病得起不来,坤宁宫里日日汤药不断,先前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后接手宫中事务,少不了一番忙乱。
萧贵妃也没料到这谣言弄到最后会是如此结果,在嘉熙宫中狠狠的痛哭了几场,心下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唯一知道的是,她和她的儿子,已经永远也不可能再翻身了!
忠信郡王府中,卢湛和乔小如也意外震惊之极,然而宫里发生的事情,两人根本不可能查探得到。况且雍和帝已经驾崩,太子继位,眼下要做的,是自保,至于这件事的内情,卢湛已是下定决心,定要彻查个清楚明白不可。
他可以不做皇帝,但雍和帝不能死的不明不白。
即便他不是他的父亲,也是他的舅父。
然而他心里是相信他是自己的父亲的,得到他驾崩的消息那一刹那,心头猛然袭来的骤痛骗不了人。
可他现在什么也不能做……
卢湛如常出门,入朝,参与办理雍和帝的后事。
太子已经成了皇帝——昭华帝,心底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见了卢湛虽然还有那么点不自然、有那么点别扭,但到底也不会像之前那般左看右看不顺眼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还亲切主动的跟卢湛说了几句话。
待雍和帝下葬之后,京里、宫里内外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只是皇后依然病歪歪的起不来身,长公主也病了,闭门不出。
先帝所有的嫔妃都被安置在北苑,有未成年儿子的,暂且住在原本宫殿,只等儿子成年,便随儿子一同出宫进府。
原本闭门读书的三皇子,自然也参加了丧礼。
如今丧礼过去,他却不甘心再闭门读书,四皇子见机得快,再次又与云真出京了。
昭华帝与他们原本就不对盘,因为谣言一事人更变得阴沉了几分,留在京中,简直就是找死。
他可不想死。
对于父皇的死,虽然他心里也有不少疑心,然而他能干什么?能把昭华帝拉下马来吗?这种事还是想都不要想了!
既然什么都干不了,倒不如眼不见为净。
离开了才能过好日子。
他一向来想的最先的,只有他自己,因为除了他自己,也没有人会真心为他打算。
三皇子却是越想越气,每每看见昭华帝那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看着他穿着明黄龙袍、头戴紫金冠高高坐在父皇曾经做的位置上,心里就阵阵别扭。
更别提从前是兄弟,如今却是君臣,见了他还要跪拜了。
那种心理上的落差,简直要把人逼疯!
三皇子心里不爽极了,就要给昭华帝找点难受,不说别的,非得逮着雍和帝之死说事儿,非要说父皇的死疑点重重,怀疑是有人谋杀。
明里暗里的,这个“有人”就是昭华帝和长公主!
三皇子这些话是早朝的时候闯入朝堂说的,昭华帝黑了脸愤怒之极却不好发作,朝堂上众人全都装哑巴也不敢开口。
虽然人人都对雍和帝的死有所疑点,可是,谁有证据?谁都没有!
这是皇家事,且事关当今圣上,没有证据,谁敢妄言?
昭华帝大怒,不好立刻将三皇子怎样,却拿萧家开刀。
很快就有御史弹劾萧家,又有人上顺天府状告萧家,纵奴行凶、强买强卖、欺行霸市、鱼肉百姓……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情,根本就不屑于陷害。
毕竟,萧家可是身为第一皇商那么些年,做下的霸道事儿不是一件两件,此时翻起旧账来,往严重去说,萧家还能落得什么好?
京城中人心惶惶,大有风雨飘摇之势。
卢湛心里颇为担忧,想要设法将乔小如母子母女暂且送出京去,送他们去西北岳天翔那里。
岳天翔领着西北军,是西北的土皇帝,更是他交情过命的兄弟,值得交托。况且,从西北城可直奔燕岐部落。
乔小如还有个燕岐郡主的身份呢,不怕没有容身之地。
不想,正在这时,昭华帝却突然下旨,封卢湛为忠信亲王,赐蜀中为其封地。
古青锋得到消息神情有些复杂难明,之前她所做的各种准备,一是往西北,一是往蜀中,不想正好可以用的到了。
☆、第1492章 晋封
卢湛虽然不明所以,但也巴不得暂且先离开京城此地,待离开之后,再暗中潜回来彻查。
如果性命都没了,那么一切都是虚的。
昭华帝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子,自己与他又有那样的嫌隙,明面上相对上,自己根本不可能占到半点先机。
当下领旨谢恩,卢湛一天都不肯多停留,次日便安排乔小如母子母女先行离开,两天之后,自己策马领着一队亲兵侍卫追赶而去。
皇后的病依然由周老爷子看诊着,实际上也就是龙小西看诊。据龙小西暗示,皇后身体并无大碍,所谓的卧床不起,有一半是装的……
卢湛离开京城的时候,也就更没有什么牵挂了。
卢湛并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被封亲王,赐蜀中封地,全是卢锦和的功劳。
自打那流言铺天盖地的来,昭华帝整个人阴沉了不少,终于登基之后,多年的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从此天大地大他最大,再也没有人能够管的了他、再也不用担心被废黜,心理无限膨胀,骄傲自信自大得恨不得尾巴翘上天。
一边是性子更阴沉几分,一边是无限自信骄傲、心里膨胀,可想而知如今他的脾性变得多么糟糕。
自大、狂妄、多疑、猜忌。
卢锦和敏锐的嗅到了不对,别看他一跃而成为新帝身边的大红人,人人争相巴结,其实他心里早已在默默斟酌着寻找后路。
他对太子原本就没有什么感情——还不如对乔小如的感情更深。
明知新帝忌讳卢湛,迟早会对卢湛下手——卢湛一旦倒霉,小如怎么办?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死。
当然,卢湛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会不知道新帝绝对容不下他、腾出手来就会对付他,他不会坐以待毙,或许是有把握带着小如母子母女安然离开的。
可是,他还是不放心啊!
自新帝登基之后,他心里便一直在琢磨着,该如何设法保全他们夫妇。
在卢锦和看来,雍和帝已经驾崩,一切的流言也好、猜忌也罢,全都尘埃落定了。新帝登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没有人可以更改,昭华帝也绝对容不得人更改。
先帝死的蹊跷,这大家伙儿心里都存着疑虑,可那又怎么样?谁敢去查?谁又有把握能查出什么来?不过是送死罢了!
卢湛如果留在京城,只怕会忍不住去查,那无疑是自寻死路。他们夫妇最好远远的离开京城,远远的离开了,便安全了。
因此,昭华帝因为三皇子搅合而对萧家和三皇子动了杀心之后,卢锦和便知道机会来了。
卢锦和委婉劝说昭华帝,忠信郡王乃是他的左膀右臂,可算是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况且又是亲戚,怎么也当得封赐一个亲王的爵位,如此,也好叫人都看看皇上是何等的宅心仁厚、待忠心耿耿的属下何等用心……
一开始卢锦和提起卢湛的时候,昭华帝脸色都变了,是很不高兴的。
若提这话的不是卢锦和,只怕他就要出言呵斥了。
他乐意给卢锦和三分面子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说完。
可待他说完之后,昭华帝心里一动,便寻思上了。
老三那混蛋太可恶,朝堂上大放厥词当面质疑他、羞辱他,如今他已是皇帝,难不成还要忍下这口气?那绝对不行!
所以,对老三,他是动了杀心。
但那毕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刚刚继位便杀了弟弟,叫大臣们和天下百姓如何看他?他还想做个名垂千古的明君呢,而不是落得个“暴君”的恶名。
如果此时他册封了卢湛为亲王,岂不是正好显示了自己是个明君、仁君、知恩图报?
毕竟,在这种谣言满天飞的情形下,自己还肯封卢湛为亲王,那是何等的大度、何等胸怀?谁提起来不要夸赞一声?
至于老三,哼,他不敬君上、大逆不道、与萧家勾结鱼肉百姓、横行霸道,难道不应该受罚?
罢了,他不杀他便是,但这京城,他是别想待着了。这亲王的爵位,他也别要了!将他狠狠的踩在泥里,岂不是比杀了他更好?倒要看看他还如何神气的起来?
父皇在世的时候不是总夸赞他聪明吗?哼……
主意已定,昭华帝心里暗爽,脸色也好看了几分,笑着夸赞了卢锦和两句。
卢锦和趁机又道:“如今京中太平,忠信郡王留在京中倒是有些浪费人才了,以微臣愚见,不如将他外放,更能为皇上分忧办事,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昭华帝心里一动,更觉得这话说到了心坎上。现在他是真的一点也不想看到卢湛——别说看了,光是想到他就让人忍不住心里烦恼烦躁起来。
倒不如索性先将他弄出京去,远远的打发走,一则眼不见为净省得心烦,二则慢慢的京中众人也会忘记那可笑的谣言。
不然,卢湛在京一日,只要看见他,大家都会想起那谣言,想要忘记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不说别人,自己先就要被这事儿搅合得烦躁死。
先把他弄出京,等过个一二年,再要了他的命,保证一点儿水花也翻不起来!现在还不能杀他,现在他要是死了,自己的名声也不好听。
心里打定了主意,昭华帝便笑道:“卢爱卿言之有理,依爱卿之见,将何处赐为封地更好呢?”
卢锦和来见昭华帝之前心里早已有了计较,听见昭华帝问,故作沉思片刻,便道:“蜀中刁民甚多,部落林立,多有蛮不讲理者,郡王大才,想来——”
“唔,那就蜀中!此事便这么定了!”昭华帝听得颇为满意,点了点头。
虽然封了卢湛做亲王,且给了封地,但他当然不可能给他很好的地方去享福。蜀中刁民甚多,部落林立,那正当合适……
古来便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让他去走走这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吧!
若是半道儿上死了,倒省了自己的事儿了……
如此,圣旨冷不丁的便下了,卢湛事先根本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听到。
☆、第1493章 离京
但是,这正中下怀,立刻便将老婆孩子先送走,亲信们也陆陆续续的离开。
整个偌大的忠信郡王府,不过三天,便成了一座空府,只留下冯管家和二十来个奴仆看家。其他的奴仆下人全都遣散了。
就连古青锋,也交代好手中事务后,随着一道进蜀。
她没有跟卢湛、乔小如提起过,她原本,便是蜀中人……
她迟早是要回蜀中一趟的,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既然如此,这也是天意,有些事,似乎也该清算清算了。
卢湛一家子离开京城之后,昭华帝心里那叫一个轻松舒坦,果然眼不见为净是对的。
那谣言的源头都不在了,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也就慢慢遗忘了。
他,是父皇和母后的亲生儿子,是赵家的子孙,是这江山的新主人,这一点,永远,也不会改变!
倒是新皇后邓玉婵,听到卢湛和乔小如离开的消息,落寞的苦笑了笑,摇头叹息。
她比昭华帝看得更清楚,卢湛,肯定会回来的。
到时将是何等一番腥风血雨,没有人能预估。
昭华帝心里一块心病去掉了,心情也舒爽了,就腾出手来继续对付萧家了。
当然,对付萧家不过是顺带的,他的最终目的是三皇子。
刑部审讯之后,萧家最后的下场是家产查抄充公,全族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流放岭南。
这还是昭华帝看在萧家到底勉强算得上一个皇家亲戚的份上开了恩,没有把他们的脸面下死劲儿的往地上踩,否则的话,就要将萧家的女人们送入教坊了。
三皇子气得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昭华帝这是生生打他的脸,故意做给他看的啊!
三皇子怒气冲冲直奔乾清宫找昭华帝算账,昭华帝冷笑着将萧家案子的结案卷轴扔给他,冷笑着让他自己看。
“萧家作恶多端,国法难容,同样都是朕的子民,朕如何包庇?老三,你也不小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吗?看来读了这么久的书,你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啊!”
三皇子看也不看那卷轴,目中怒火熊熊,盯着昭华帝冷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说的好听,也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罢了!得罪了你的是我,你有本事就冲我来,何必拿萧家开刀?呵呵,作恶多端?国法难容?这种鬼话你也说得出口?不嫌恶心吗!”
“你简直不可理喻!”昭华帝大怒,厉喝来人,喝命三皇子滚出去跪着。
三皇子脊梁骨挺得笔直,连连冷笑。
昭华帝气结,无不嘲讽的亦冷笑道:“不去吗?要不要朕传旨把萧贵妃叫来,让她好好教导教导你何为君上、何为君臣尊卑啊?”
三皇子眼皮子狠狠一跳,胸膛急速起伏,咬牙忍下了这口气,怒气冲冲出了乾清宫跪在了路边。
当时刚刚过午,昭华帝就这么让他跪着,跪到了晚上。
到了晚上,因为萧家一族的下落而急怒攻心病倒的萧太妃——昔日的萧贵妃才得到消息,又气又急差点儿没晕过去,当即命人更衣,颤巍巍的去命人扶着去找太后——昔日的皇后。
她倒是个识趣的,不敢直接去找昭华帝,想要求着太后帮一把。
如今她们这些算是前朝的嫔妃还有什么可争的?皇上都没了!
好歹宫里头相处了这么多年,太后如今已经稳稳当当赢了她,想来也会不计前嫌给她几分面子。
但是,太后并没有见她。
太后身边的嬷嬷直接把人在慈宁宫外拦住了,委婉的表示皇后病中不宜招待,且已经睡下了,请太妃娘娘见谅。
萧太妃求了几句,最终到底流着泪离开了。
这才回过神来,太后未必便是真心不愿意帮她,而是太后如今的身份十分尴尬。
因为那些比真事儿还真的流言,加上先帝死的蹊跷,太后与新帝之间的关系哪里还像当日那般亲近?二人心中也已早种下嫌隙。
她请太后帮忙向新帝求情,太后怎么可能答应呢?
萧太妃泪流满面,喃喃的念道:“报应、报应!这是报应啊……”
当初发现了端倪,她只想将这潭水搅混,只想让太子和卢湛两败俱伤,却不料变故横生,先帝一死,什么都超出控制了!
倒害的她的儿子和族人,落得了如此下场!
萧太妃闯入乾清宫,含泪求情。
三皇子看得眼睛冒火,心如灼烧,恨不得冲上去将昭华帝暴打一顿打死拉倒,却不得不死死的忍着。
昭华帝倒是给了萧太妃几分面子。
但是却暗示三皇子上书请罪,自请去守皇陵。
萧太妃脸色煞白,咬着牙应了。
三皇子愤怒至极,咬得嘴唇都见了血,他不甘、不平。
可现在哪里还是他可以讲道理的时候?自己的母妃已经如此低声下气了,他还要母妃怎样?
少不得隐忍认下。
次日,三皇子上书请罪,自言不该出言不逊冒犯皇上,请皇上惩罚。
昭华帝正等着呢,阴沉沉一笑,将这话认下了,当朝训斥了三皇子一番,将他亲王的爵位贬斥为郡王,又罚他去守皇陵,美名其曰:修身养性。
三皇子大怒,明明说好是让他自请守陵,结果变成了受罚,且好端端的一个亲王变成了郡王,换谁谁也受不了啊!
好在他如今终于算是看清楚了几分当前局势,没有当场跟昭华帝闹起来,忍气吞声的去了皇陵。
昭华帝心下未免有点可惜:他等着三皇子闹呢,一旦三皇子闹起来,就等于递给他一个现成的把柄,这郡王他也别想做了,直接就是庶民吧!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表示他就没辙了。
三皇子去守陵不到半个月,便被贬为了庶民,据说是损毁了皇陵的要紧物件,简直就是对列祖列宗不孝!
萧太妃得到消息,在寝宫投缳自尽。
再说卢湛一行人,路上根本不敢停留,一路轻车简行直奔蜀地而去。
好在这两三年来,在古青锋和乔小如的努力下,生意网铺的很宽,一路上基本上都有接应之处,并没有浪费时间。
☆、第1494章 古青锋的身世
一个月后,终于入蜀。众人这才大大松了口气。
卢湛受封亲王,自然要在蜀中最繁华的中心城市落脚,一家人便去了成都。
地方官府接应,安排一行人在驿馆住下。
既然受封在此,少不了要建王府。
刚一到地方,卢湛便命地方官大张旗鼓的选址、建府,折腾得热火朝天。
俨然一副要在蜀中落地生根、长长久久生活下去的架势。
这一半是做给昭华帝看的,一半却是认真的。
待蜀中这边稳定下来,站稳了脚跟,他是要进京的,并且越快越好。
他不知道自己这一去,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以及,还能不能回来。
如果回不来了,这就是妻儿的保命之地。
既然这一块地盘如今是他的封地,他就要把这一块地盘变成实实在在的属于他的势力。即便昭华帝想要做什么,也不能够。
他手里这些人手是远远不够用的,不过,在离京之时已经给西北的岳天翔去了信,岳大哥会派人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