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武觉醒-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青山、郝子明、鲍华等一众武侯们陆续出现,他们一个个都是喜悦、兴奋之色。他们的分值仅次于叶凡,都是九十多的高分。

    这个分值,直接让他们的总分排名瞬间大幅前冲。凌青山原本文试第四,一下反超了芮子凡,高居第二名。郝子明也升了五个排名,直接冲到了第五名。连鲍华直接升都到了第十名。

    让所有观考者们震惊的是,他们居然没有见到芮子凡等一群二三十名武侯的身影。就好像他们完全没有参加武试一样。

    直到五十三名之后,终于芮子凡的身影出现了。

    他手中拿着一块记分牌,脸上铁青,一副气急败坏之色。前面的高分记分牌全被叶凡一伙武侯拿走,他只得了区区四十六分,低的简直没脸见人。

    很快,秦宁等一伙武侯们终于开始大量出现在星辰塔前的小广场上,他们神情无比的气恼和沮丧。

    这冲星辰塔的武试一道题,就让他们暴跌了足足五十多分以上,总分排名瞬间跌了数名,甚至大跌一二十名。

    叶凡原本在武试上已经遥遥领先芮子凡一百八十分,再加上这里又多了五十多分的差距,瞬间变成二百三十分。

    这个巨大的差距,简直令芮子凡、秦宁等人感到绝望。除非剩下的四道武试考题,他们都得满分,叶凡都得五十分以下。

    但这根本不可能。

    因为他们已经发现叶凡的修为实力在他们之上。剩下四道武试考题,叶凡只会超过他们更多,在这一届的沧蓝殿试上遥遥领先,令后面的武侯监生们望尘莫及。

    柳国良、曹豪、凌洪等几名主考官,看到这第一道武试考题的结果,不由暗暗点头,感到满意。

    看来叶凡完全没有浪费三人给他制造的机会。

    非但没有让芮子凡赶超上来,反而借助在星辰塔内的良机,将芮子凡一伙武侯监生们整体打压了下去,压了足足五十分之多。

    叶凡一群武侯的排名大幅上升,好看了许多。到时候殿试第二轮,国君授予他们正式的排名,也名正言顺居于高位。

    沧蓝殿试第一轮武试,继续进行。

    凌洪、卞恒一、牛绍军、曹豪等四位主考官,相续出题。

    他们出题都不算太难,算是比较公平,在演武大校场内公开比试武侯们的深厚修为、元气战技威力等等方面,分值比较难以大幅拉开。

    但哪怕是比较公平,叶凡也是依然势不可挡,继续以最高的满分往上冲。

    观考的民众们都是看的心神荡漾,乃至于目瞪口呆,已经没有人再质疑叶凡的实力。

    叶凡的表现太强横了。论修为之精深,论基本功之扎实,论元气战技的威力,他都在参考的一百余名众武侯监生之中居冠。不管怎么比,用什么法子比,他都能领先其他监生不少。

    单人比是这样,一群人比也是这样。

    这一道一道武试比下来,芮子凡、秦宁等人已经算是彻底绝望和死心。虽然他们服了焚血燃魂丹,短时间内暴涨了修为,但是依然无法追上叶凡的实力。

    将近天黑的时候。

    在演武大校场的殿试第一轮武试,五道考题,终于全部考完,尘埃落定。

    文试加武试的总分数榜单,也随之很快公布出来。

    “殿试第一轮文武大考,总分第一名叶凡,一千分!”

    “殿试第一轮文武大考,总分第二名凌青山,七百七十六分。”

    “殿试第一轮文武大考,总分第三名芮子凡,七百七十分。”

    “殿试第一轮文武大考,总分第四名秦宁,七百五十分。”

    “殿试第一轮文武大考,总分第五名郝子明,七百三十七分。”

    叶凡、凌青山、郝子明、鲍华等一众武侯们都是大为振奋。

    他们在殿试第一轮总分排名极高,虽说殿试第二轮还会有变动,这个要看国君的心情。但无论怎么变,他们的排名只会高不会变得更低。

    相比之下,芮子凡、秦宁一伙武侯们要沮丧的多。

    他们虽然服了焚血燃魂丹,但是依然没有全面压过叶凡等人,反而落后不少。而焚血燃魂丹的代价极大,意味着未来数年他们将变得虚弱许多,许久之后才能彻底复原过来。

    第一轮殿试结束,现在他们已经无力回天。

    “芮子凡,昨夜聚会上,你是怎么和叶兄打赌来着?我好像记得,谁输了就当众承认自不如人!”

    “对啊,现在该履约了吧!”

    突然,众武侯中有人朝芮子凡大笑道。众武侯们顿时想起了这事情,纷纷起哄道。

    “在下。确不如叶凡!”

    芮子凡气的面色铁青,在众武侯们的目光之下,被逼的不得不当众承认,自不如人。

    。

    沧蓝王宫。

    当晚,殿试第一轮结束之后,凌娇娇立刻前往养心殿,向国君禀报殿试第一轮的详细情况。

    “叶凡在殿试第一轮,总分第一?”

    国君听了她的禀报,很是吃了一惊。

    “不错!整个王城的人都亲眼目睹了他在文武大考上的表现,五名主考官都是赞不绝口。他这殿试第一轮文武大考的第一名,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第一,可比芮子凡、秦宁他们徒有虚名的强出许多!”

    凌娇娇欣喜说道。

    “哼,芮子凡、秦宁,他们族中长辈参与谋逆大案,没处置他们和他们的家族,算是便宜他们了。本王要不是看在朝廷需要稳定的大局上,只怕连他们家族也一块处置了。不管他们考的如何,都不可能再重用他们。”

    国君听到他们几个名字,恼怒道。

    但是他很快又展颜笑道:“既然叶凡考得非常出色,本王也放心了!我原本还担忧,他才刚入国子监一年半,殿试第一轮的文武大考排名太后,本王要是直接把他提进第二轮的前三甲,会让他压力巨大,受到各种非议。

    既然他是真才实学,那这个殿试魁首第一,就可以放心的给了。

    如今的沧蓝朝廷,叛乱的叛乱,老朽的老朽,偏偏又遇上罕见的天灾变,正需要一批新武侯来支撑动荡的局面。本王百年之后,新君即位,也有得力的大臣来辅佐。叶凡堪称是绝世奇才,有他辅佐,沧蓝国有望平稳度过这场大危机。”

    “父王,一切会好起来的!”

    凌娇娇眼眶微红,想到国君只有三个多月的寿命,不由黯然。

    国君已经只剩下最后数月,但是新王太子的合适人选,依然没有任何头绪。

    。

    次日。

    王宫内外焕然一新,迎接沧蓝殿试第二轮,在金銮殿举行。由国君亲自主持,进行君王策问。

    清晨时分,朝阳初生,金光铺满了整个金銮大殿。

    上百名众武侯监生们一个个衣冠正襟,来到金碧辉煌的金銮大殿上,躬身施礼,“参见陛下!”

    “诸卿平身,就坐吧!”

    众武侯们按照殿试第一轮的成绩,在大殿上依次排位而坐。他们的桌席上,已经放着一卷《君王策问》。

    国君凌瑞身穿一袭宽大王袍,坐在高高的王座上,满头白发面色枯黄有些,显得无比的苍老,但是眸中依然有神,精神炯炯的沉声说道:“诸卿在殿试第一轮表现不错!接下来的第二轮策问,再接再厉,拿出诸位的最高水准。开始吧!”

    “殿试第二轮,君王策问!开始!”

    一名老太监喝喏道。

    第二轮是国君亲自出题,问的一般不是武侯修炼之类的事情,通常是国政,和一些疑难国策,来询问众考生。

    如果考生们能对国君的策问进行解答,并且令国君满意,那考生在殿试的考核排名,无疑会大幅提升不少。

    如果考生们答不出来,那就另外写其他策文。只要让国君觉得此位武侯的水平不错,就可以得到第二轮的高分。

    尤其是每届殿试前三甲的名次,更是殿试大考争夺的重中之重。这个最终的排名非常重要,决定了能否在沧蓝国出任朝廷九大重臣官员,或者十郡大臣。

    叶凡拿起身前席上的一份黄帛卷轴,徐徐打开。

    只见,卷轴上写了二句国君的问话。

    “沧蓝国边境烈日山脉之青狼王狼寇,为祸数百年,为沧蓝国心腹之患,寡人日夜思量欲将其铲除,苦无良策。诸卿以为,策将安出?

    另,天灾变之祸,雷星陨石肆虐神武大陆,祸害甚广,诸卿以为,该如何应对?”

    叶凡不由沉吟。

    这次的策问,跟上一届的策问考题一样。只是除了为祸很久的青狼之患外,又多了天灾变。一个是远虑,一个迫在眉睫的灾祸。
………………………………

第256章 257 各出奇策

叶凡的目光落在黄帛卷轴上,开始陷入斟酌考量。

    烈日山脉青狼部落!

    天灾变!

    这两件大事,无疑是国君目前最为忧心忡忡的事情,急需要朝廷大臣们献上解决之策。

    当然还有一件也很急,那就是册立王太子之事,但这只能是国君自己去考虑,不能随意拿来问众大臣。顶多是国君心目中有了合适的王太子人选,问问大臣的意见如何。

    所以,大臣们能分忧的,也就这策问上的两件大事。

    关于烈日山脉的青狼部落,这个策问简直是无解之题,否则不会连续很多届沧蓝国的殿试策问,都出现关于烈日山脉青狼这道策问。

    这么多年来,无一名武侯考生能够回答,怎么才能剿灭青狼部落。

    而且在数十年以前,国君曾经请武王出手,率十万铁骑大军围剿过烈日山脉的青狼部落,但是无功而返。

    连武王出手都无力解决青狼部落,更别说让众武侯们去想对策。

    所以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都是武侯,哪怕他们设想的策略再好,没有武王境界的实力,也解决不了问题。

    曾经有一名武侯在策问上天花乱坠,侃侃而谈说该怎么剿灭烈日山脉的青狼部落。国君被气得怒笑,把他指派去了边境之地,去对付烈日山脉的青狼部落。

    后来,就没人敢轻易再答如何剿灭烈日山脉的青狼部落。

    这道策问,让九成九的监生直接断了念想。

    而关于天灾变这件事情,这是前天夜里刚刚发生的事情,到现在一天两夜,沧蓝国各郡的灾情才刚刚爆发,详细的受灾情况,地方各郡府估计得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才可能统计上报到沧蓝王城。

    在缺乏足够灾情奏报的情况下,众武侯考生们只怕也不敢胡乱写对策。

    胡乱写对策,但是实现不了,让国君大怒的话,只怕立刻殿试排名暴跌个数十名。

    如果这两道策问都不敢去写的话,那考生只能写自己的一些最高水准的研究心得了,赌一赌会不会让国君看中,另眼相待。

    “一个远忧、一个近虑,虽然很是棘手,但迟早都要动手去解决。”

    叶凡心中寻思斟酌着。

    关于青狼部落,他已经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哪怕自己的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但国君看在他之前立功的面子上,应该不至于怪罪吧!

    他寻思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始下笔,在一份空白的卷宗上书写一篇关于烈日山脉青狼部落的策文。

    。

    金銮殿。

    第二座考席座位上。

    凌青山面色严肃,想了许久。

    第一个策问他解答不了。但是第二个应对天灾变的策问,他有些自己的看法。

    他开始提笔书写策文。

    “臣有奏对:天灾变虽然目前情况不详,但是天灾严重实属千年罕见,波及大半个神武大陆,大灾之后必然灾民四起。首先,臣请求朝廷立刻调遣干吏,前往其它粮食富饶未受灾荒的诸侯国,急购大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但陆路难行,以海路为主,征调本国大中型海船火速出发,前往沿海各诸侯国抢购粮食。其次,清点本国各郡城粮仓,严禁粮食外流。。。其三,防备其他诸侯国、烈日山脉出现异动。。。”

    。

    金銮殿。

    第五考席座位上。

    郝子明坐在众监生排序第五的考席座位上,神色有些发愁。

    能够在殿试第一轮排位第五,他已经很满意了,这远超过他之前的两届殿试上所取得的成绩。

    但该如何写殿试第二轮的策文,他却是一筹莫展。

    前两届殿试,他已经把自身水平最高的一些研究给写过了,并不被国君看入眼。

    总不能第三次殿试,还写这些东西吧!估计国君都要看不下去了。

    。

    金銮殿,第三席位考桌上。

    芮子凡打开自己的考卷,看了《君王策问》上所写的两道策问,心头不由冷笑。

    果然不出他所料,青狼部落和天灾变这两个大麻烦,都在里面。

    这两个大问题确实很令人烦恼。

    前一个青狼部落的问题,他是没办法解决,也没什么主意可献的。

    但是后一个天灾变的问题,他却是有一个堪称是必杀技的对策,绝对能让国君大喜。

    他不由悲哀的想起了昨天深夜,所发生的事情。

    昨夜!

    芮氏府邸。

    殿试第一轮文武大考之后,他们这一群二三十名武侯们全都绝望无比,总分排名比他们预想的最糟糕的情况,还更为糟糕。

    他们深夜聚在芮府,一个个喝着酒,几乎差点想要抱头痛哭。

    连他们之中最强的芮子凡,也被挤压到殿试第一轮的第三名。秦宁更倒霉,甚至跌出了前三甲。

    接下来,是更为残酷的殿试第二轮《君王策问》。

    这第二轮,完全是看国君的喜好厌恶,来定最终的殿试排名。

    国君对他并不怎么喜见,很可能把他也踢出前三甲。

    一旦不在殿试的前三甲之列,那么按照沧蓝国的惯例,日后是不能晋升为沧蓝朝廷九大重臣和十大郡的重臣。

    连他们这一伙武侯中的佼佼者芮子凡都无法成为沧蓝国九卿、十大郡主之一,就更别说其余的武侯们了,只怕连普通官位都没有份。

    他们已经可以预见,叶凡、凌青山、郝子明等一群五六十名武侯监生们将会趁着朝廷官位大量空缺的这个机会,强势的霸占沧蓝国朝廷和十大郡的大中官职,成为沧蓝朝廷上极强一股新生势力。

    而他们也将逐渐的边缘化。

    在未来持续的二三百年的压制之中,彻底沉沦,他们的家族从王城赫赫有名的大世家沦为不值一提的小家族。

    “诸位兄弟,我们现在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可以挽救我们,也能挽救我们的家族!”

    芮子凡忍着悲恸,朝众监生们道。

    “芮兄到了现在还未放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保住我们在殿试上的排名?”

    众武侯们都震惊。

    “不错!国君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耳根子软,只要讨好对地方,他就欢喜。只要大家点头同意,就一定能保住我们现在在殿试上排名!我们便还有一丝喘息的机会,不至于一败涂地。”

    芮子凡郑重点头道。

    秦宁吃惊:“芮兄,是什么办法?”

    “忍痛割肉!在殿试之上,我们一起写一份救灾策文,把我们家族的一成到三成的家财拿出来,以救天灾变之患。此策一出,国君必然大喜!我们在殿试上的排名,才能保住!”

    芮子凡说着,目光死死的盯着朝众武侯们,担心他们反对。光他一个人捐不行,必须他们一群人捐,才能引起国君的震动和欢喜。

    众武侯们都是一惊,对芮子凡这“卖族求荣”的主意,无不侧目。

    这个法子,看上去大义凛然,打着救国救灾的旗号。

    但其实就是讨好国君的举措,会得罪沧蓝国众多世家豪门、权贵大族。

    在平日里,他们这些豪门大族是绝舍不得、不乐意拿出这么一大笔家族之钱财来救灾的。救灾是朝廷和国君的事情,凭什么要他们这些大族来出钱!

    但芮子凡现在是为了求国君的欢心,不顾王城众大家族,施展这招必杀技来讨国君欢心,为的就是避免国君把他的殿试排名压低,踢出殿试前三甲。

    “诸位兄弟,这是我们唯一在殿试上可以保住排名和地位的办法了!”

    芮子凡急声劝道。

    “好吧!我家出一成!”

    “我也是一成,多了不行!”

    “行,我们就实捐一成!不过在策文上,我们要虚报成三成,让国君更为感动。”

    有一部分的武侯们考虑许久,在芮子凡的劝说之下,终于勉强同意实际捐出一成家财,虚报捐出三成。

    还有好些武侯,不愿意拿出一成家财来换取殿试的排名和地位。

    芮子凡也管不了他们了,自求多福吧。今天殿试这一关过不了,日后在沧蓝国朝廷上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金銮殿上争斗激烈,不出奇谋怎么能胜!

    芮子凡在策文上,飞快的书写着:“臣奏对:天灾变震动神武大陆,沧蓝国大灾迫在眉睫,国库急需大笔财力应对!

    陛下心系大灾,臣也是心急如焚,日夜难寐,终于想出一个对策,以报君恩。臣愿主动捐出三成家族之财,以解国库的燃眉之急。臣同时也号召十数位同窗,愿一起捐出三成家财,为国、为君献上一片肝胆忠心!”

    内容不多,管用就好。

    他就不信,国君看完之后会不动心。

    。。

    金銮殿内,一片静谧。

    上百名武侯考生们都在书写策文,只有纸笔的索索声。

    国君凌瑞高坐在王座上等着,手中拿着一份名单,淡淡的看过名单。

    这上面,记下了当初在金銮殿上支持他的叶凡、凌青山、郝子明这一群武侯监生们的名字。

    当然,还有跟二王爷叛逆一案有关联的数十名大臣家族子弟,像芮子凡、秦宁一伙武侯的名字。

    前面的武侯需要提高排名,哪怕能力不够强,但忠心的武侯,在殿试上也要晋升几名。

    而后者当然要压一压,至少压低十个位次,否则逆臣不得教训,岂不是尾巴翘上天。

    殿试第二轮的时限很短,因为监生们策文的内容是事先早就考虑好的,所以只给大约小半个时辰的功夫书写策文。
………………………………

第257章 258 《诛狼寇策》

金銮殿上,众武侯监生们答完策文之后,陆续开始上交他们各自的考卷。

    芮子凡依然是金銮殿上第一名上交殿试策文的考生,他脸上充满了自,自己的献策可是拿出真金白银,不信国君不会欣喜。

    一名老太监布下石阶,将他的卷子收下,递交给金銮殿王座上的国君凌瑞,由国君亲自进行判卷。

    国君对芮子凡没什么好感,本以及打算将芮子凡挪出殿试前三甲之列,但看完芮子凡的策文之后,他不由有些惊讶,目光一亮。

    王城的世家豪门大族们向来吝啬,遇到灾祸都是一毛不拔。

    这芮子凡居然愿意主动捐献芮氏世家三成的财物来救灾赈灾,此举也算难能可贵,足以成为众世家官宦、豪门大族的表率。拿出大比的真金白银,可比那些空无一物的策文实在多了。

    既然这芮子凡有这悔过之心,那么把他留在殿试前三甲也未尝不可。

    “芮卿有这份心思,为众臣、众世家大族起了表率,本王甚感欣慰!”

    国君欣然点头道。

    芮子凡暗喜,知道自己殿试前三甲的名次坐稳了,连忙道:“谢陛下!为陛下分忧,这是臣分内之事!”

    “不过,光是你们这十几个世家大族的捐赠,恐怕救不了这场大灾。本王正寻思着,向王城上百世家大族、十大郡众多世家豪门,都进行募捐以赈灾。你们芮氏世家为众世家豪门做了一个极好的表率,本王就将此重任交付给你,由你去向众世家大族劝说募捐!

    殿试之后你在户部挂个职衔,就户部侍郎吧,先管这募捐的事情。全国各大家族捐了多少钱财,写个清单呈交上来,本王对所有捐赠的大族进行嘉奖!”

    国君看向芮子凡道。

    芮子凡闻言一愣,不由心头暗自叫苦。

    他是为了保住殿试排名,才不得已想出捐赠家财这个法子。但别的世家大族可不图什么。想要劝说王城和各郡大族出钱赈灾那是何等的困难,绝对是得罪人的苦差事。

    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也不能前功尽弃,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是,陛下!”

    国君批完了芮子凡的策文,随后开始翻阅其他武侯们的策文。

    不少武侯的策文没多少意思,扫几眼便放到一旁。

    国君看到凌青山的策文奏对,颇感满意。至少比他那些个只会争权夺势,又或者游手好闲的儿子能干许多。

    “青山侯,你的想法不错。本王命你为兵部兼户部侍郎,带上本王的王旨,明日即启程前往东莱郡,征调本国所有大中海船,前往沿海各诸侯国,尽量多抢购大批粮食回来,大灾之年,粮食多一些总没有错。至于所需采购粮食的费用,就从芮氏等十余大世家捐献的财货中支取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