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道神帝-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大能者一战,而有所明悟,修为不增,实力却是大涨的人,的确有着不少,中陆之上的许多大势力都曾采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后辈修行者破除瓶颈,至于究竟能够悟到多少,那便全看自己的领悟力。

    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实用,若是交战双方的修为境界太过高深,已然超过了旁观者所认知的范畴,那么旁观者便不会从中得到丝毫益处,反倒会头皮发麻,心神俱惊,正如当初秦苍在溯光越空镜之中看到的未来的自己与那尊帝之间战斗的景象。

    那等气息和境界,太过恐怖,太过高深,俨然超越了整个玄域修行者的理解范畴!

    非人所能理解,就算是神魔的眼光来看,怕也是难有收获。

    古青云与琴天阑这一战就不同,两人虽是悟道之极的强者,超越秦苍境界良多,然而秦苍迄今为止所接触过的悟道境强者已然超过了一手之数,耳濡目染之下对此境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至于到一窍不通的境地。

    故而此番观战,他的确有可能有所获,有所悟。

    。。。。。。

 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云剑出,天阑琴鸣

    魂力一经释放,秦苍的视野顿时变得更加开阔,无数道肉眼可见的空间碎片在他的感知之中不断散落,其中诸多影像重叠交错,赫然便是古青云与琴天阑那一战的残像。

    因为此处空间大道与时间大道都太过稀薄的缘故,从这些残像之中根本看不出多少招式的奥妙,更加不用说大道之力的运用,自然也就得不到丝毫有用的感悟。

    故而秦苍只是任由这些空间碎片散落,魂力一扫而过,并不在它们的身上作停留,他的魂力与目光由始至终都是落在这片支离破碎的空间之中剑意与魔气最重的一处地方,而那正是罗刹魔门这块魔血碑中所保存到的古青云与琴天阑之间唯一一次相对完整的交锋场景。

    轰!

    即便只是目睹景象,而非亲身经历,但由两人交手所引起的阵阵轰鸣声音还是清晰地传入了秦苍的耳中,震动他的心神。

    但见古青云道袍鼓胀,衣衫染血,手中长剑的剑身之上出现了不少明显的凹陷痕迹,连剑气都是有所动荡,不若初时那般凌厉锋锐,但他周身灵力却仍旧浑厚,周身有天地正道伟力加持,呼吸之间似有大道共震,周围不时有风雷铿锵之音传出。

    而立于他对面的琴天阑同样气势惊人,紫袍之上魔气狂放,虽有几道触目惊心的剑痕铭刻在他的胸膛之上,有血液不断从伤口上流出,他的气息也没有多少减弱的迹象,反倒像越战越勇之态,尽显魔之本色。

    琴天阑的血很是奇怪,并非是一般的鲜红之色,而是幽暗无比的黑色,就如他周身所涌动着的魔气一般,给人一种惊骇之感。

    他自己却似乎早已经习惯了体内所流淌着的黑色的血,就如同他习惯了在这条被无数人所唾弃和不耻的魔道上越走越远一般。

    心已成魔,则身为魔躯,魔躯流魔血,何奇之有?

    令他动容和惊讶的是古青云的剑。

    剑长五尺七寸,重三十二斤四两,乃古青云融合正道、剑道、山川大道等近十种大道与天地本源灵气所铸本命法宝,由于是直接采用大道之力为剑胎,故而这把剑虽有不逊于圣器的威能,但实则却算不得是圣器。

    然而今日古青云却是凭借这把算不上圣器的剑发挥出了超越圣器的威力,舍弃了剑法的灵活多变,用最为直接的方式与他硬撼,竟然还压过了他一头。

    要知道,琴天阑修炼的是实实在在的魔道,又有八荒魔珠在手,在爆发力和冲击力上就连玄域中最顶级的太古凶兽都难以匹敌,更不要提那些向来讲究中和稳固的正道修士。但就是古青云这么一个彻头彻尾的正道修士,竟然在与他的直接拼斗之中取得上风,如何能不让人觉得匪疑所思?

    “你的剑,和我想象的有很多不一样。”琴天阑魔气萦绕,凝视着前方的古青云,沉声而道。

    他的这句话,自然也不例外地被以旁观者的姿态进入此处的秦苍所听见。

    此刻的秦苍脸上也是有着与琴天阑相似的惊讶之情,显然他也没有想到古青云竟然能够用这种硬碰硬的打法盖过琴天阑的魔威,据青云剑阁中所流传的传闻,似乎当年古青云是采用消耗战的方式将琴天阑的灵力耗光,方才取胜的才对。

    难道事实与传闻又有所不符?

    带着这样的疑问,秦苍也是看向了古青云。

    却见古青云缓缓道:“想的与见的总会不一样。”

    琴天阑倏然沉默了片刻,似是从古青云这简洁的话语之中听出了另外的深意。

    “我想的道,我见的道,与你想的道,所见的道,还有他们的道也不一样。”片刻之后,琴天阑突然如此说道。

    “是啊,心不同,所想的所见的又怎能相同?就是因为不同,才会有聚众而论道这么一说啊!”古青云赞同道。

    “论道。。。。。。呵呵,此战过后你我注定只能有一人活下,怕是永无论道之时了。”琴天阑言道。

    这个被世人敬畏地称作八荒魔尊的男人,向来只凭自己心意做事,从不拘于礼法,至邪至魔,却也至情至性,他明知道再过不久便要与古青云分出一个胜负,分出一个生死,然而在此刻他所想的却不是怎样取胜,怎样求生,而是在为无法与古青云坐而论道而惋惜。

    惋惜之意太重,便成了几分萧索悲凉。

    古青云同样也为此感到十分惋惜,然而在他的心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之后,他的脸上便是展现出了几分笑意。

    “既然此战之后便无论道的机会,何不就在战中论道?”

    “战中论道?”

    琴天阑微微愣神,然而下一刻他便是仰天大笑一声,身上魔气大作,完全忘却了身上的剑伤,其魔威直冲霄汉,有搅动风云,拨动乾坤之势!

    在其心脏位置左右,正有着一颗圆珠吞吐吸纳,释放魔光,将琴天阑体内的灵力不断压缩提纯,凝练为更为高级的品质,有八荒魔珠为助力,琴天阑即便有伤在身,但自他周身所释放出的滚滚魔气却永远不会减少,只会增多,有遮天蔽日的宏伟之象!

    古青云目光一凝,显然也是从琴天阑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压迫感,然而他的脸上所浮现的却不是什么凝重之色,而是一股棋逢对手时的快意与酣畅。

    下一瞬,古青云同样也是大笑一声,与琴天阑的笑声交融在一起,回音如潮,若绕梁柱而不绝。

    笑声之余,古青云周身气势也是节节攀升,原本动荡散乱的剑气再度整合,一种种不同的大道之力在他的剑中融合,不过五尺余长的剑身仿佛开启了洞天世界一般,内藏无尽宇宙乾坤,大道在轰鸣,诸天在震颤。

    古青云剑还未出,便有惊世道威蕴藏!

    琴天阑同样在这一刻有了动作,但见他以虚空为座,盘膝坐下,将仅有五根琴弦的古琴放置于双膝之上,指尖还未触动琴上丝弦,已有几分韵律。

    他的神情无比专注,无比认真,看上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要肃然,仿佛他此刻要触动的不是几根琴弦,而是缠绕着众生命运的因果线一般。

    几段因果,几缕琴音,将他这一生所掌握的道法悉数囊括。

    嗤!

    切割虚空的声响同时传开,本是两股,却因为几乎是在同时发出的缘故,隐隐间合为一体。

    琴声,剑吟,弥漫四周,短暂,却又永恒。

    青云剑出,天阑琴鸣!

    终成绝响。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执念

    剑光现,琴声鸣。

    剑光散,琴声断。

    短暂无比的一幕,却是如永恒一般震撼人心!

    秦苍静默地伫立在一旁,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注视着这一切,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古青云与琴天阑这两位悟道之极大能的交手,即便只是一瞬,都有可能蕴藏千百种深奥道法,两人虽约定战中论道,但究竟是否真的在那一战中有所悟,无人知晓。

    作为一个无需直接承受那恐怖的压迫气息,有更多时间来揣摩领会两人的道法的旁观者而言,秦苍其实很幸运,但他同时也感到不幸,因为他注定只能通过这些残存的影像来一睹古青云与琴天阑的风采,而无法亲自与两人会面,更加没有办法与他们并称一声道友。

    对于一个一心求道,对道有着深切渴望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不可弥补的遗憾。

    然而秦苍也清楚,他已没有多少时间在这里伤春悲秋,一心缅怀,距离散潮日仅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可谓是近在眉睫,即便他现在是以心神沉入魔血碑内部空间,在时间的计算上或许会与外界有所差异,但也绝对不会多出太多。

    更何况那古魔门的越骞是在魔血碑前枯坐三年,方才有所顿悟,他虽自信自己的悟性不会在那越骞之下,但若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从古青云与琴天阑交手的残像之中悟出什么惊世道法,他自己也觉得很没有把握。

    古青云与琴天阑的身影已然不见,四周只剩下了不断纷飞的空间碎片,以及那忽现忽隐的剑光与断断续续的琴音袅绕。

    秦苍心神俱静,忽而就地盘坐,脑海之中思绪涌现,将古青云的剑法与琴天阑的琴声再度推演而出,定格为一道记忆画面,反复感悟。

    古青云的剑其实并没有什么繁杂的招式,不会让人眼花缭乱,相反,他的剑更多的是直来直去,并不像大多数剑法那般迂回婉转,变通之处甚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剑法就真的很简单。

    所谓大道至简,并非是一切皆简,只是招式上有所简化,其中形意道法等诸多精要之处非但不曾简化,反倒是愈加精深,这也就是为何大多数人在观看大能者战斗之后只能记住他们的几个招式,却无法再现其中的精妙道法,最后只能模拟出个虚有其表的境地。

    至于琴天阑的琴,同样也是如此,便是对音律丝毫不通之人,听到他的琴曲,也会觉得赏心悦目,宛若天籁,但若想要从他的琴中听出不一样的东西,那就很是困难,毕竟到了他这等修为境界,一招一式一音一律都有可能蕴藏着道。

    众多琴音叠加,那便是众多道音汇聚,声似洪流,涤荡魂魄!

    无论是古青云的剑道,还是琴天阑的琴道,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无法理解的存在,即便是秦苍这等接触过不少悟道境大能,对于大道有着一定理解的人,在感悟这两人的道都是,都是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所幸他的思维并不死板,反而很是活跃,善于变通。

    既然分散开来难以揣摩出古青云剑道中的精要或是琴天阑琴道中的奥秘,那便所幸将两人的道融汇一处,用品琴的方式品剑,用品剑的方式品琴,琴即是剑,剑即是琴,彼此之间无甚分别,如此一来,双道合一,琴心剑魄之境自然而成。

    只是想法虽好,但做起来同样并不容易,想要将两种事物看作一体本就艰难,更何况还是将两种大道融汇一处,想要做到融道,对于修士的要求极为严苛,风险也是极大,稍有不慎双道之间互相冲突,将修士的识海撑爆,崩毁心境都是常有之事。

    故而这么多年以来,才情惊艳者虽代代辈出,但敢于尝试融道之人却是少之又少,众生的确向道,但前提也是在不威胁自身性命的情况下,为了求道敢于生死相搏的极端之人总是十分匮乏,用凤毛麟角一词来形容并不为过。

    而秦苍,正是这凤毛麟角的极端之人中的一个。

    所谓道心,即是向道之心,对于大道,他的心中早就有了根深蒂固的执念。

    这是一份无解的执念,与情之一字甚似。

    。。。。。。

    修行之时心神放空,总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不知岁月几何的奇妙境地,便在秦苍心神沉入魔血碑内部空间,一步步推演尝试融合琴剑双道,步入琴心剑魄之境时,对于时间,他早就失去了应有的感知。

    恍然不觉间,便是过去了七日。

    距离十年一度的散潮日,仅剩下两三天的时间,八大魔门也是纷纷有所动作,原本在潜心闭关的精英人物已开始出关,在海外寻宝斗妖的同样也已开始返回各自的宗门,他们的目的都很明确,皆是为了在那不知名的水中巨塔之中夺得至少一件秘宝,提升自己的实力地位。

    不过宝塔虽好,机缘虽多,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实力太高譬如问道境之上的内门长老级人物,会遭到巨塔禁制的排斥,而实力太低的弟子就算进去了,除了沦为一滩不起眼的炮灰之外,再无其他意义。唯有那些实力尚可,天资不错的年轻翘楚才是最为适合进入巨塔之中争夺秘宝的人物。

    僧多粥少,狼多肉少,这是任谁都知道的道理,故而八大魔门对参加巨塔之行的人数也是做了严格的要求,无论宗门实力强弱,所派出的弟子皆不得超过十人,因为有其余几大魔门制衡的缘故,即便是八大魔门中实力最强的天魔门也不得违背这个规矩。

    如此一来,就是将参加巨塔之行的人数限制在了八十人之内,也算是相对合理。

    。。。。。。

    罗刹魔门,一间雅致院落之中。

    玉惊落一身纱衣,坐于院中石凳之上,身旁绿草遍地,又有几株紫竹兰花栽种于此,花草清香混入空气之中,于院中流溢,配上石桌之上所放置的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更显清雅。只是玉惊落却无暇对此美景品饮一番,她黛眉微蹙,目光不时望向天边,俏脸之上一片沉思意味。

    如此不知静坐了多久,直至一阵疾风忽闪而来,吹入院中,玉惊落的脸色方才有了些许变化,不过她的目光并未扫向四周,因为太过熟悉的缘故,她甚至无需催动魂力,都能在第一时间知晓来人的身份。

    “怎么感觉你一天到晚都很悠闲,总在四处跑来跑去的。是你们天魔门的事务太少,还是我罗刹魔门的空气太好,让你流连忘返?”

    “嘿嘿,这世上能让我我柳三刀流连忘返的只有三样东西,一是美人,二是美酒,三是美景,如今这三样东西都齐了,我当然要留在这了。”

    一阵笑声传来,便见一身黑衣的柳三刀从虚无中走出,他的背后仍旧是挂着一柄从不出鞘也没有名字的刀,脸上携带着一股如刀意般的坚毅,下巴上总有着怎么理也不理不干净的胡渣,偏偏这样一个粗犷的男子目光中又不乏柔情,尤其是当他的眼中出现玉惊落的身影之时。

    柳三刀背着刀,提着酒,一步一步向玉惊落走来。

    他从不拘谨,在喜欢的人面前同样也是如此,虽说别人或许并不乐意见到他这副不拘礼法的模样,但总归是真性情使然,他也从来不怎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

    当然,玉惊落要除外。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男人不希望心爱的女人总对自己抱以好感,无论是那些细皮嫩肉的小生,还是如他这般看上去大大咧咧豪放爽朗的男子,面对心爱之人心中的想法其实都一样,有差别的只是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而已。

    他总喜欢用很亲热的昵称来称呼玉惊落,原因却不是想在言语之上占她什么便宜,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虽说这么做有很大的可能取到反效果,玉惊落也从来不会叫他什么柳哥哥,但总归不至于断了两人之间的联系。

    所以他对这件事总是很乐此不疲,每当玉惊落恼怒起来跟他斗嘴,他心中出现的最多情绪还是窃喜。

    似乎是很蠢笨无知幼稚可笑的方式,他却这么坚持了二十年之久。

    柳三刀的毅力的确很强,就和他的刀一样,可以几十年不出鞘,但却不会让人忘记了它的存在。

    他也可以几十年不踏出最后的一步,但也不会让玉惊落忘记他的存在。

    说傻说笨其实都没有用,无非就是一种执念,在情根种下的那一刻开始就长出来的执念。

    他不会将这些对旁人倾诉,就如他不会在众人面前拔刀一般。

    刀出人不还,情深终难断,这是他常常在心底叹息的声音。

    心底的声音,总是无人知的,旁人看到的只会是他一如既往的笑容。

    玉惊落亦是如此。

    柳三刀毫不拘谨地坐在了玉惊落的旁边,又笑了起来,一分戏谑,两分深意,七分真情。

    院落里很静,两人靠得也很近,没有任何亲密的言语和动作,但柳三刀却仍旧觉得很美好。

    “美酒在手,美人在侧,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灌下一口酒,他开始这般自言自语道。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八门齐至

    “瞧你那点出息。”回应他的自然是一道调侃声音,其中并没有多少真的讽意。

    所以柳三刀只是一边饮酒,一边干笑了几声,随后便是开始谈论起另外的话题。

    “前不久我爹传了话过来,这次巨塔之行我也会参加,作为天魔门的少门主,我自然要为天魔门而战,所以若是在塔中遇到罗刹魔门的人,我不会有丝毫留手,当然,这其中会有两个人除外,一个是大哥,另一个就是你。”

    玉惊落轻轻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色,似乎早已预料到一般。

    但她思忖了片刻之后,却还是开口问道:“为什么?”

    “因为我只想欺负你,而不想伤害你。”

    肆无忌惮的笑声传荡开来,其中有着戏谑,但更多的还是真诚,玉惊落闻言之后微微愣神,但很快便是笑骂起来。

    吵闹却又美好的一幕。

    可惜美好的事物总是无比短暂的,就与那素来悄无声息的时光一样,总在不经意间逝去。

    。。。。。。

    当八大魔门所在的山门之中各自响起了一道响亮的钟鼓声,那十年一度的散潮日终是来临。

    乱魔岛周围大大小小共计百余处海域,皆是在这一刻开始发生剧烈动荡,汹涌澎湃的浪潮在翻涌,凶恶残忍的海妖在嘶鸣,大浪卷起,侵吞海岸,数不尽的风暴在肆意酝酿,虚空中电闪雷鸣,到处是肉眼可见的空间裂纹。

    此情此景,俨然与那涨潮之时无异,当真是诡异之至,索性这等反常异象仅仅持续了不足半柱香的时间,再然后便是自行消散,风暴不再,浪潮也是以惊人的速度退去,露出不少暗礁。

    大大小小的海域如同是受到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召唤一般,开始往同一个方向流动而去,恰似百川入海一般,众多水流从四面八方涌入一处,中途即便有岩石墙壁阻隔,也是在顷刻之间被水势冲垮,此等恢宏气势,着实令人叹服!

    当这些水流终于聚齐在动乱海域的中心地带时,最大的异象便是生出,但见无数海流滚动,汇聚成足以吞没数十万人的洪流,滔天浪潮成螺旋之势转动,撕裂出一道巨型的空间洞口,洞内一片漆黑,若九幽魔域一般,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靠近。

    直到约莫一个时辰过后,一座巨塔从这道漆黑洞口之中钻出,宛若天降陨石一般,甫一展露形貌,便是急速下坠,还未看清个大概,便是扑通一声栽入水中,掀起阵阵浪花。

    巨塔沉没的速度极快,快到仅是片刻之后,问道境圆满强者全力催动魂力都无法感应到它的具体位置,而它周围所滚动的海流流速同样也是极快,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原本气势滔天不可靠近的水浪之中便是出现了一条通道。

    这条通道并不宽广,一眼也看不见尽头,然而但凡是曾与水中巨塔之中争夺过秘宝的人都知道,这条通道是进入巨塔中的唯一入口。

    若是舍弃此路不走,任你有飞天遁地的本事,也是难以接近那座巨塔半分,之所以会出现这等匪疑所思的情况,无非是因为巨塔本身的一些禁制,想要彻底无视这些禁制,至少也需要接近悟道境上三重的修为。

    然而那种层次的修行者即便是放在青云剑阁与冥界这等超然势力都是无比稀少,乱魔岛八大魔门虽是魔道大派,但自琴天阑陨落之后,再无独挑大梁之人,八荒魔珠也迟迟未能被下一人掌控,故而接近悟道境上三重的魔道大能自然是几乎绝迹。

    此时巨塔已然现世,具体方位虽无法捕捉,但却是有一条水中通道呈现而出,魔门之中本就有不少特殊的传讯之法,故而在这条通道出现之后,立时就有不少八大魔门中人纷纷朝此处赶来。

    最先来的是古魔门中人,共计十三人,其中有三名老者,皆是问道境大成以上的修为,魔道气息浑厚,毫不亚于秦苍当日所接触到的仲叔子,能有如此实力,显然他们并不是此番参加秘宝争夺的人,而是在外接应的内门长老级的人物。

    至于他们身旁的十名年轻男女,才是此番古魔门派出参加巨塔之行的翘楚人物,这其中便包括了越骞与卓忆然两人。

    第二到的乃是幽魔门中人,同样有几名问道境长老陪同而来,剩下的十人中隐隐以一名外披黑色纱衣,头戴幽暗鬼面的年轻女子为首,这女子身材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