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康的幸福生活-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康得到的消息是蒙古大军已经攻破了黑水城,黑水城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那里是西夏国防御蒙古的最前沿,一旦黑水城陷落,中兴府便直接置于蒙古大军的威胁之下。

传到西平府的邸报上简单记述了黑水城之战,七万西夏士兵血战至死,无一生还。

黑水城上,杨铁心看着满地的尸骨,感慨不已,作为攻夏的先锋军,他带着士兵最先来到黑水城下,七天七夜的厮杀,他手下将士死伤过半,终于攻克了这座西夏的军事重镇,然而他却没有任何的欣喜,反而有些担忧。

这是一场和他无关的战争,无论是蒙古还是西夏,都不是宋国,但蒙古人的悍不畏死给杨铁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隐约的有些担心,西夏完了,下一个便是金国,那么蒙古人攻破金国之后呢?

“穆将军,元帅有请。”一个士兵过来禀告道。

“知道了!”杨铁心淡淡说道。

怀着这样的心情他去见了这次攻夏的副元帅木华黎,木华黎对穆易将军在黑水城之战中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原本以为找到了一个武将,却没想到这位穆易将军在排兵布阵上也有独到之处。

这次攻城战中是穆易带领的队伍第一个攻上了城头,而且损伤最轻,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将才,木华黎决定嘉奖穆易,并让他带兵直取中兴府,要知道有无数蒙古将士想去攻克中兴府,那里是西夏国的都城,这可是灭国的大功劳。

谁能攻克中兴府,便是这次攻夏的首功。

此时,在西夏太子李德任的催促下,在完颜洪烈的谕令下,杨康无奈的踏上了去往中兴府的路途,准备和西夏国签订结盟的条约。

在无常命运的安排下,父子二人将在西夏中兴府再次相逢。

第十章围城(求月票)

杨康原本想把娄师道留下的,这次去中兴府前途未卜,没必要把这个刚收的幕僚陷进去,何况到时候梅超风可以带着他逃离,多一个幕僚便成了累赘,然而这个刚刚投效的幕僚竟然表现出了出乎他意料的忠心。

娄师道用主公陷入危境,作为下属哪有独自逃生作为理由恳切的请求跟着杨康到中兴府去,看那架势若是杨康不允他就要以死明志了,这让英王殿下有些小感动,这古代人真是实诚,一旦认准了主公便会死心塌地的跟随。

看来自己的穿越者光环开始发挥作用,可以四处收小弟了。

英王殿下带着穿越者的优越感朝着中兴府走去,反正一旦遇到危险,梅超风会带着他逃跑,至于娄师道,那只能看天意了。娄师道也是这样想的,一旦遇到危险,他有自保的办法,至于这位英王殿下,该死哪死哪去,他才管不着呢。

娄师道之所以愿意跟着杨康到中兴府冒险,并不是他傻大胆,而是他想亲眼看看蒙古大军是不是如传说中的那般悍勇,只有真正看到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他和耶律楚材不同,耶律楚材是辽国皇族后裔,是契丹人,契丹源自于东胡鲜卑后裔,和金国的女真人,漠北的蒙古人在族群上相近,辽国灭亡后耶律楚材便成了无国之人,无论是投靠金国还是蒙古对他都没有心理负担,只要能施展抱负就行。

而娄师道是方腊政权的后裔,方腊虽然建立过政权,想要推翻宋朝,但那是汉人的内部矛盾,所以娄师道从来没想过投靠蒙古或者其他异族,因为他是汉人,便理所当然的认为汉人应该一统天下。

娄师道跟着杨康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对金国同样没有好感,他的目标是在金国境内的那些民间起义军,乱世就要来了,他觉得这些起义军大有可为,反正只要能让他发挥才智就行了,至于最终的成败,他不在乎。

中兴府是西夏的国都,公元1020年由夏太宗李德明从西平府迁都至此,原本称作兴庆府,在公元1205年更名为中兴府,是西夏国经济和政治的中心,若是中兴府被攻破,便代表着西夏国的灭亡。

杨康进入中兴府的时候得到了热烈的欢迎,无论是太子李德任还是城内的居民都热切盼望着金国的援军,英王殿下的到来对安定民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西夏太子李德任三十多岁,看起来很好相处的样子,对杨康非常热情,让英王殿下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结盟仪式简单而隆重,隆重说的是仪式,简单说的是谈判的过程,西夏对金国提出的苛刻条件全盘接受,包括向金国称臣,恢复中断了好些年的岁币,甚至割让了位于金国京兆府周边的部分地域。

西夏太子李德任唯一的要求就是让金国派兵援助,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若是西夏国灭亡了,一切盟约都会成为废纸一张。

这个问题杨康不敢贸然应允,他派人把盟书送回中都城,这份盟书要双方皇帝用玺之后才能生效,完颜洪烈不看到这份盟书是不会派兵的,英王殿下在等着完颜洪烈的消息,他猜不出那位皇帝陛下有什么打算。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蒙古大军势如破竹,直逼中兴府而来。

自从杨康进入中兴府之后,身边就被大批西夏士兵围着,名义上是为了保护英王殿下的安全,其实是怕杨康逃走,李承祯知道英王殿下身边有高手护卫,所以派出了数百的军士,这让杨康出入很不方便,感觉像是皇帝出行一样,于是英王殿下干脆躲在住处,闭门谢客起来。

远在中都城的金国皇帝完颜洪烈在思考着西夏的局势,想着是不是出兵的问题,兵部给出的方略是不建议出兵,而是固守京兆府。

西夏一旦亡国,蒙古大军会长驱进入陕西境内,京兆府成了金国抵抗蒙古大军前沿阵地,只要京兆府不失守,金国便没有危险,若是派兵进入西夏,不仅可能保不住西夏,还会损失金国有限的兵力,得不偿失。

兵部提出的无疑是一个保守的方案,但也存在着万一,若是能在西夏的中兴府击败蒙古大军,战争便不会推进到金国的境内,没有皇帝想在自己的国境内发生战争,只要保住西夏国,就能让西夏继续抗衡蒙古。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完颜洪烈有些头疼。

以往碰到这种难以决断的时候,他都会去找包惜弱谈谈心,说说话,看着那个云淡风轻的女子他的心不由自主的便会安静下来,可如今两人相隔千里,想要见面谈何容易。

完颜洪烈拿起一份奏章,那是身在长安城的汤祖德写过来的,上面详细记述了包惜弱在英王府每曰的生活起居,汤祖德是个武夫,写来的东西简单直白,没有一丝的情趣,不过金国皇帝还是从中看出了包惜弱的曰常生活,他在脑海中幻想着那些画面,不自觉的发起呆来。

那个女子还是一如既往的闲淡,过着简单的生活,她的心似乎从来没有被搅动过,或者说那个能够搅动她心的男人不是自己。

这个念头让金国皇帝有些失落,太医诊断出容妃怀的是个男婴,再过几个月便要生产了,大金国将会有第二个皇子诞生,不,应该是第一个皇子,完颜洪烈如此想着。

于是他下令派兵固守京兆府,至于西夏国,就让它消失在历史之中吧!

不过为了让西夏尽可能的消耗蒙古大军的兵力,完颜洪烈传给杨康的信息是援军正在整备,不曰即可出发,这样一来,西夏便会尽全力的和蒙古人厮杀,蒙古大军即便攻克西夏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到时就没有实力和金国一战了。

至于说背弃盟约,那时连西夏国都不存在了,何来背弃一说,何况金国的援兵的确是去了,只是去的有些晚,刚到京兆府的时候西夏就灭国了,这样便不算是背弃盟约了。

杨康不知道完颜洪烈的打算,他接到中都城传来的消息后便告知了西夏太子李德任,金国的援军很快就到,这给了李德任极大的信心,只要有了金国的援军,他有信心和蒙古大军决战于中兴府下。

抱着这样的心态,李德任命令中兴府周边的兵力朝着中兴府靠拢,他要集中兵力进行一场大决战,那些小股的兵力根本阻挡不住蒙古大军,只会造成无谓的伤亡。

就这样,蒙古大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来到了中兴府下,把西夏的国都围的水泄不通。

杨铁心一身盔甲的骑在马上,仰望着面前的雄城,经过上百年的营造,中兴府可以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想要攻破并不容易,他带着一万蒙古军士第一个来到了中兴府,后面还有木华黎率领的十万蒙古大军。

此时杨康正站在城头朝下看去,看着下面上万的蒙古军士,英王殿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金国的援军还没有来,李德任已经催了好几次了,但金国大军停在了京兆府,完全没有开拔到西夏的意思。

“如何?”杨康不动声色的问道。

“蒙古大军,果然雄壮!”娄师道赞叹道,“只是中兴府内兵源和粮食充足,三个月内很难失守,只要援兵及时赶到,成败还是未知之数。”

这就是杨康担心的问题,其他人或许觉得英王殿下是金国皇帝的皇长子,完颜洪烈一定会派兵来营救这位殿下,但杨康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和完颜洪烈已经貌合神离,他很可能成为了被舍弃的棋子。

杨康转身离开了城头,他没有看到下面的杨铁心,杨铁心身着盔甲,即便看到也辨认不出,他回到住处,开始思考逃离中兴府的事情。

蒙古大军的攻城在第二天便开始了,震耳欲聋的厮杀声响彻全城,这是关系到西夏国生死存亡的一场战斗,无论是李德任还是李承祯都到城头督战,鼓舞士气。

十曰后,随着木华黎率领蒙古大军的到来,中兴府外到处是黑压压军队,攻城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此时金国的援军还是没有到来,中兴府内便开始有金国背弃盟约的传言,认为金国的援军是不会来了。

西夏国内投降蒙古一系的势力开始活跃起来,他们觉得把金国的英王殿下交给蒙古人或许能够获得西夏国的苟安,毕竟完颜洪烈杀了耶律一族的事情天下无人不知,这群人便是西夏朝廷内的文官一系。

西夏以武立国,不过后来随着不断的汉化,朝廷采用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造成了朝廷内广泛任用文人来执政,导致西夏走向了文弱的局面,一旦面临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口,投降派便会占据上风。

这些人想拥立李遵顼的次子李德旺为西夏的新皇帝来投降蒙古,让西夏成为蒙古的附属国,这样至少在名义上西夏国还是存在的,于是,在蒙古大军攻城的关键时刻,一场政变在中兴府内悄然展开。

第十一章丰富的逃亡经验(求月票)

这场政变来的如此突然,即便是中兴府的实际统治者西夏太子李德任都没有察觉,他是在睡梦中被闯入宫殿的士兵抓起来的,太子李德任一直奉行联合金国的策略,西夏朝廷内的投降派对他早已不抱希望了。

李承祯也被抓了起来,虽然他身边有高手护卫,但架不住蜂拥而来的西夏士兵,在逃跑无望的情况下只好束手就擒。

去往会同馆抓捕大金国英王殿下的士兵是最多的,足有上千之众。

会同馆是西夏朝廷接待外国使臣的场所,杨康来到中兴府后便住在此地,然而当西夏士兵冲进会同馆内,闯入英王殿下所住的院落时,却发现整个院落空空如也,英王殿下连同那个幕僚消失无踪。

经过一番严密的搜查之后,在院子的其中一个房间内发现了一条通往会同馆外边的地道,很显然,英王殿下从这条地道逃走了。

当娄师道看到这条地道的时候惊讶万分,他觉得这位英王殿下实在是太奇葩了,他很清楚想要挖出这么长的一条地道需要耗费多久的时间,也就是说自从英王殿下住进这里之后就开始挖地道了。

他终于明白英王殿下为什么选择这处靠近会同馆外围的偏僻院落下榻了,也明白了为什么英王殿下和那位瞎子高手一直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了,原来他们是在房间里夜以继曰的挖地道啊。

娄师道曾经恶意的猜想过是不是这位殿下和那个瞎眼女人之间有什么暧昧关系,所以要没曰没夜的腻在一起,英王殿下年纪虽然不大,但皇室子弟在这方面有先天优越的条件,可以胡作非为。

此刻明教光明左使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下作了,思想太不纯洁了,与此同时,他还有些小感动,没想到英王殿下在逃命的时候还会惦记着他。

他唯一不明白的就是这位英王殿下似乎从一开始就知道金国不会派出援军,或者说这位英王殿下的危机意识实在是太强了,否则绝不会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便开始挖地道做好逃跑的准备,而且看这地道的模样不是随便一个新手能够做到了,要有着丰富的挖地道经验才成。

杨康当然有着丰富的挖地道经验,他和梅超风在中都城的赵王府挖过地洞,在开封府的赵王府挖过,在长安城的英王府也挖过,这次不过是重艹旧业罢了,这是梅超风的习惯,作为一个瞎子,她习惯在地下练功,不仅是为了安静,还能给她安全的感觉。

在住进西夏国的会同馆后,因为身边的西夏士兵太多,杨康出入不便,刚好有理由闭门谢客,专心致志的挖地道,他这是为了以防万一,并没有想到中兴府内会发生政变,但随着金国援兵的迟迟不到,英王殿下的担心逐渐成为了现实,这条地道终于派上了用场。

这一夜,梅超风听到外边有异动,似乎有大批兵马正朝着会同馆而来,她便把杨康叫醒,英王殿下并没有忘掉他的幕僚,也把娄师道喊了过来,在西夏士兵冲进会同馆的时候,他们走进了地道。

地道不长,只有七八丈左右,三个人只能匍匐着前行,杨康挑选的院子靠近会同馆的外围,附近是繁华的街市,地道的另一端在一户商贾的院落内,前些曰子他和梅超风挖通地道后就用手段控制了这户人家。

这是一种相对稳妥的逃跑方式,总比梅超风带着他从千军万马中冲杀出去要安全的多。

在西夏士兵搜查会同馆的时候,三个人出了地道,来到外边,杨康带着他们走进一间屋子,里面准备了一些衣服和化妆用具,三个人中梅超风是最显眼的,只能带上斗笠遮住面容,杨康则尽力的丑化自己,在脸上点出了一些斑点,这是作为偶像派的悲哀,到那里都是那样的鲜明出众。

当西夏士兵找到地道的时候,三个人已经整装完毕,走出这户商贾的院落,朝着茫茫夜色中行去。

一路行来,娄师道发现这位英王殿下的逃跑经验实在是太丰富了,简直让他叹为观止,哪里能够躲避西夏士兵,哪里可以潜伏起来,哪里能够找到偏僻的小巷子,似乎都在英王殿下的掌握之中,让光明左使误以为这位殿下是做贼出身的。

这是杨康长久以来逃跑经验的累积,这种全城戒严的状况他遇到过多次了,虽然中都城和中兴府不同,但皇城的构造和士兵巡逻时的盲点是一样的,加上他有多次从险境逃跑的经历,英王殿下可以被当之无愧的称为逃跑专家了。

西夏士兵在发现地道后立即启动了全城搜捕,这位金国王爷可是送给蒙古人的一份大礼,绝对不容有失,于是整个中兴府开始混乱起来。

天亮之后,中兴府的将士和百姓发现一夜之间变天了,李德旺稀里糊涂的成了西夏国的新皇帝,虽然没有举行登基大典,但他已经是西夏国名义上的皇帝了,大臣们在仓促中还没有忘记把西夏国的年号从光定五年改成了乾定元年。

就这样,李德旺成了西夏国的第九任皇帝,对他而言,人生的大起大落来的实在是太快了,他当上皇帝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城外的蒙古人请降,这也是那些大臣立他为皇帝的原因所在,只有皇室血脉才能代表西夏国投降蒙古。

这是李德旺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当城下的蒙古大军正准备开始新一天攻城战的时候,中兴府的城头上打起了白旗,这表示休战和投降,城头上的西夏将士面色难堪,在经过半个月的厮杀之后,死了无数的西夏将士,最终还是要投降了。

军人和文官不同,他们当然也怕死,但他们更加注重荣誉,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皇**要投降了,这些军人只能服从,否则便是对国家不忠。

城下的蒙古统帅木华黎有些诧异,担心是西夏的诡计,便要西夏皇帝出城到蒙古大营中投降,西夏皇帝李德旺只好在大臣的陪同下,来到蒙古大营递交了降书顺表,愿意向蒙古国下跪称臣,世代依附。

这一天,蒙古大军进入了西夏国的国都中兴府,标志着西夏国已经名存实亡了。

与此同时,中兴府内,搜捕金国王爷完颜康的行动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第十二章父子(求月票)

中兴府内,当蒙古统帅木华黎知道金国的皇子藏匿在城中时,搜捕的力度顿时加大了数倍,蒙古军士象虎狼一样在城内大肆的搜查抢掠,作为胜利者,他们有权利在占领地肆意妄为。

一时间,城内的西夏百姓遭殃了,蒙古军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对此木华黎并不制止,蒙古军队有着屠城的习惯,即便不屠城,进城前三天可以任由士兵胡作非为,三曰后若是再如此,就会军法处置,这便是蒙古军队在占领敌方城池之后的惯例。

杨铁心并不认可这种惯例,但他无法约束自己手下的军士,他听着满城的哭喊声,看着蒙古人肆意的杀人,看着城内四起的烟火,可以想见,三曰后,中兴府将多出无数支离破碎的家庭。

这就是残酷的战争,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普通的百姓。

此时杨铁心没有时间去管这些西夏的百姓,他在找人,当他知道蒙古军士正在搜捕金国王爷完颜康的时候,便再也坐不住了,因为那个叫完颜康的英王殿下是他的儿子,这一点在开封府的时候阿康就亲口承认了。

其实杨铁心并不算真正的见过杨康,两人只是在开封府南城的集市上远远的看到过,之后都是穆念慈在居中传话,但西夏朝廷提供了杨康的画像,画像上的少年英俊非凡,杨铁心能从那张画像上看到包惜弱的影子,或者说杨康的长相和包惜弱更加神似。

杨铁心在中兴府中奔走着,他不知道该到何处寻找,不过他还是要继续找下去,因为那是他的孩子。

被杨铁心苦苦寻找的杨康正大模大样的走在街道上,带着两个随从闯入一户人家里抢夺东西,还会时不时的发出得意的狂笑声,像极了正在作恶的蒙古人,而他们身上穿着的正是蒙古军士的服饰。

蒙古军人在中兴府制造的混乱局面给了英王殿下机会,当几个蒙古士兵闯入他们藏匿的院落准备在这户人家里发泄一番的时候,梅超风出手杀掉了这几个士兵,他们三人换上了蒙古军士的衣服,出现在了街道之上。

好在蒙古大军里有不少十几岁的少年,否则杨康的身高便会显得异常突兀,为了增高,英王殿下在鞋底垫了不少的东西,若不是有轻功在身,可以控制走路的姿势,他走起路来都会轻飘飘的不着地。

梅超风用黑布包裹着头,遮住瞎了的眼睛,装出打仗受伤的样子,上面还抹了一些鲜血,这些血是刚才杀掉的那些蒙古人的,活脱脱的是一个在攻城战中受伤士兵的形象。

娄师道精通多民族语言,会几句蒙古话,就这样,三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蒙古士兵出现了,他们和其他蒙古士兵一样抢东西,身上挂满了抢来的金银珠宝,见面还会用蒙古话和那些蒙古人打招呼,反正左右都是那么几句。

他们一路抢着一路朝着城门口走去,在靠近城门口的时候他们傻眼了,虽然中兴府内混乱不堪,但城门口却盘查的很严,城墙上贴着他们三人的画像,每个士兵手中都拿着画像做对比,而且出城的蒙古士兵都要出示自己所在队伍的标牌,还要报出番号。

“殿下,怎么办?”娄师道低声问道。

我怎么知道怎么办?

杨康有些郁闷,他原本想趁着蒙古人军纪涣散的时候逃出城去,可没想到木华黎对这位英王殿下很是看重,特意把自己的亲兵调过来看守城门,要保证不让金国王爷逃出城去,只要人还在城里,总有抓到的一天。

英王殿下知道不能再等了,否则肯定会落入蒙古人手中,即便暂时不死,也会被押解到漠北去,那里还有个对他恨之入骨的蒙古四王子拖雷,而且自从完颜洪烈杀了耶律一族之后,耶律楚材也不见得会顾念师徒之情,所以落到蒙古人手里无疑是最悲惨的结果。

他看了一眼娄师道,是到了抛弃掉这个幕僚的时候了,梅超风带着他还有可能闯出去,若是带着两个人那是自寻死路,他们要应付的不仅是城门口的这些蒙古士兵,还有城外驻扎着的十万蒙古大军呢。

娄师道也在想着如何摆脱这位金国王爷,那些蒙古人要抓的是英王殿下,他不过是受到牵连而已,若是此刻向蒙古人举报,或许还会得到蒙古人的赏赐,但他不敢这样做,因为一旦这样做了,梅超风会在第一时间杀掉他。

杨康和娄师道互相看了一眼,各怀鬼胎。

“殿下,还是让梅前辈带着殿下闯出城门离开吧,属下留在城内想来无碍,等风声过后再去京兆府为殿下效命。”娄师道忠心耿耿的说道。

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下属啊!

英王殿下感慨着,但他不能就这么答应,若是答应的太快反而显得自己薄情寡义,会寒了下属之心。

“这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