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空权其实只有部份在日军手里,美军已利用强大的航母舰群极大的压缩了日军的制空范围。
这倒不是美军有意为之,而是塔拉瓦距离马绍尔群岛只有250公里左右,这距离妥妥的在日军零式战机的攻击半径内。
所以,为了塔拉瓦战役能顺利进行,必须压缩日军马绍尔群岛的制空范围;同时也为了美军战机能安全的在塔拉瓦、马金、阿贝马马三岛上布署,也必须压缩日军的制空范围。
这造成了日本联合军舰只得到处隐藏,甚至在自己的港口补给也要在夜里偷偷进行。
日军的做法当然是正确的……军舰失去了航母及战机的掩护几乎就是敌人战机的靶子,而日军的陆基航空兵又是那么的脆弱,总共只有一百多架战机,而且这一百多架战机还分散在各个岛屿上。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美军知道了日军联合舰队的位置,就会派出大量的战机掩护着轰炸机给日本联合舰队来个狠的,到时就算日军陆基航空兵全军出动只怕也救不了日本联合舰队。
这样的结果就是,美军潜艇可以放心的在马绍尔群岛游弋侦察。
另一方面则是美军的空中侦察。
抢占制空仅的好处就是,战机常常可以飞近甚至飞临岛屿的上空,美军当然不会傻到放弃这个机会,在飞临各岛屿上空时就拍下了一张张照片留作制定进攻计划或者制作作战地图使用。
于是美军就发现了日军在拓宽各个岛屿的机场,甚至还在一些岛屿上修建应急机场。
哈尔西在得到这个情报时不由大吃一惊,因为这似乎就代表着日军会有更多的战机进驻马绍尔群岛,这些战机有可能多到以马绍尔群岛现有的六个机场都不足以容纳的地步。
“这六个机场拓宽后能容纳多少战机?”哈尔西问。
“目前还无法准确判断!”参谋一边看着图片一边回答道:“不过,如果以每座机场能容纳一百架战机来计算,也应该有六百架战机!”
这还只是初步估计,因为日军只是一艘航母就可以容纳七十余架战机,一座比航母大得多的岛屿自然能容纳更多的战机。
想了一会儿,哈尔西就说道:“看来我们不能再等了!”
哈尔西原本并不急着开战的,原因一是海军陆战队方面没有准备好,陆战一师驻守瓜岛,陆战二师刚刚打完塔拉瓦战役,参战且遭受较大伤亡的两个团被派回夏威夷渡假了,留下一个基本没参战的陆战六团驻守塔拉瓦。海军陆战三师又正在组建中……
于是美国海军除了中国部队外就没有两栖作战部队可以用于马绍尔群岛的登陆作战了。
中国军队当然是要投入战斗的,因为陆战三师就算组建完毕也是毫无作战经验的菜鸟部队,如果没有中国部队参战哈尔西放不下心,只是哈尔西认为至少要让中国部队休息一段时间。
第二个原因,就是作战计划的制定上还有点问题。
事实上,进攻马绍尔群岛的作战计划早在塔拉瓦战役之前就制定好了,这个计划叫做:“燧发枪”行动。
但问题就是……
“燧发枪”行动这个作战计划大多都是建立在类似进攻塔拉瓦环礁的计划。
简单的说,“燧发枪”行动就是进攻塔拉瓦的扩大版,美国海军打算以进攻塔拉瓦的方式,也就是先对日军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轰炸,然后再轻而易举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占领日军驻守的岛屿,于是马绍尔群岛就属于美军的了。
这个计划在塔拉瓦战役前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在塔拉瓦战役之后,就没有人会觉得它没问题了,原因是马绍尔群岛也有许多类似塔拉瓦的环礁。
就像尼米兹所说的:“事实证明,轰炸无法有效摧日军的攻势;马绍尔群岛的水文也与塔拉瓦一样,这意味着我们的希斯金船还是会搁浅;通讯问题也没有解决……所以,‘燧发枪’行动就是个狗屁!”
沉默了许多,哈尔西就对参谋说道:“通知下中国部队……我们需要开个会!”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会议
当张弛和王麻子走进位于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会议室时,不由感到有些意外。
他们以为这次会议还会向上次一样,仅仅只是哈尔西、麦克阿瑟和他们进行的一次非正式讨论……这也是上次开会时张弛可以拒绝执行任务甚至跟麦克阿瑟针锋相对的原因之一,如果是在正式会议上,或许麦克阿瑟和哈尔西就不得不用军令来压住张弛以保住他们自己的威望了。
但这一回显然与上次不同,因为会议室里除了哈尔西和麦克阿瑟外,挤挤一堂的坐着都是美国将领,虽然张弛都不认识这些人,但扫一眼过去满堂都是少将、中将、上将。
“我来介绍下!”见张弛和王麻子走进来,哈尔西就起身说道:“这两位令人尊敬的中国军人,就是在战场上屡次击败日本人的新七军军长王宁杭和新一师师长张弛!”
“哗”的一声,会议室里当即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几个将军接二连三的探过身来与张弛握手道:
“上校,很高兴认识你!”
“上校,比托岛和马金岛的战斗令人印像深刻!”
……
一名额前头发已半秃,戴着一副圆形眼镜的少将走到张弛面前,握着张弛的手说道:“上校,有幸亲自对你表示感谢!”
“为什么呢?”张弛有些不解。
“我是陆战2师师长霍兰史密斯!”少将解释道:“也许你还记得,在比托岛的战斗中您的部队解救了陆战2团,那是我的部队!”
张弛笑着回答道:“将军,那同样也是我的部队,我们是友军,不是吗?”
史密斯不由一愣,接着就点头回答道:“说得对,上校!我很欣赏你这种在战场上不分彼此的精神,做为盟友,我们也正是需要这种精神。”
哈尔西看着这一幕眼神里不由有些意外,在会议后的私人时间,哈尔西偷偷的对张弛说……史密斯是个很难接触的人,这或许跟他广泛阅读拿破仑的军事著作并自称其战争中主动进攻风格是吸收了拿破仑的军事思想有关,结果是史密斯看谁都不顺眼,不管是对海军还是陆军都毫不留情的一大堆批评,因此史密斯赢取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悼号:“嚎叫的疯子”。
可就是这个“嚎叫的疯子”,却唯独对张弛的作战方式十分赞赏。
对此史密斯也在另外一个场合给出了答案,他之所以欣赏张弛的作战方式,是因为他认为张弛的作战方式跟他的战略思想很像,确切的说,张弛的作战方式是与史密斯的偶像也就是拿破仑的作战方式十分相似……两者都是在战场上抓住时机主动进攻切中要害,然后一举击溃敌人。
张弛在听到这话时不由一愣……自己的作战方式是这样的吗?!
回忆了下发现还真是。比如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主动进攻拿下机场,虽然其后是防御但却是在切中要害之后的以守代攻、化被动为主动;再比如拉包尔战役,主动进攻一举拿下整个拉包尔;还有塔拉瓦及马金岛,同样也是用干净利落的进攻切中敌人要害。
“那么……大家都已经认识了!”哈尔西顿了下就说道:“现在我们该谈谈怎么对付马绍尔群岛了。”
“我还以为我们还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海军中将特纳说。
“原本的确是有的!”哈尔西随手将一叠照片丢在了桌面上,说道:“但是日本人不给我们这个机会……”
在海军将领将这些照片传着看的时候,哈尔西就接着说道:“这些是我们的侦察机最近拍摄的照片,你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在拓宽他们的机场,为什么要拓宽机场呢?毫无疑问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战机,而且以日军拓宽机场的程度估计,日军在马绍尔群岛投入的战机有可能达到六百架……”
哈尔西这话一出就在会议室里引起不小的波动。
“可是……将军!”特纳有些疑惑的问道:“日本人哪里来的那么多战机?”
“谁知道呢?”哈尔西回答:“但是我们不能假设日军没有战机可以调动,不是吗?”
哈尔西的这种态度当然是对的,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不能总是假设最好的情况,而更应该以最坏的情况展开。
当然,这次哈尔西是错的,因为谁也没想到日军拓宽机场为的只是保存实力实行“z”计划,而不是有多达六百架的战机进驻。
“这使我们不得不提前展开对马绍尔群岛的进攻!”哈尔西说:“因为日本人这六百架战机很有可能正在集结,甚至有可能一部份已经在飞往马绍尔群岛的路上……时间越往后推,就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更多的日本战机!”
闻言众海军将领不由沉默了。
虽然美军拥有上千架战机,在数量上远超日军,甚至在飞行员素质上以及战机性能上都远超日军,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空战上绝不会输给日军,但如果日军能调集六百架战机……那毫无疑问的会给美军进攻马绍尔群岛带来很大的麻烦。
于是就没有人再对提前进攻马绍尔群岛有异议了。
事实上,对马绍尔群岛的进攻并没有提前……确切的说,在“燧发枪”计划中,马绍尔群岛战役本来就应该在这时展开,只不过“燧发枪”计划因为被塔拉瓦战役证明存在诸多问题后就往后延期,此时不过是再次被提上议程而已。
“首先我们得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哈尔西皱着眉头说道:“对于像塔拉瓦这样的岛屿……我们战前还是知道岛屿上许多相关情报的,这是因为这些岛屿在日本人进驻之前原本属于英国人,我们想知道什么比如岛屿上的地形之类的,可以去问英国人。但是……马绍尔群岛自从1914年起就被日本人占领了,这使得我们除了这些照片以及潜艇侦察到的少得可怜的情报外,我们对际将要攻占的这些岛屿一无所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们就是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塔拉瓦!”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建议
“很明显!”麦克阿瑟说道:“我们需要更多的登陆车,这是我们在马绍尔群岛能取得胜利的关键!”
麦克阿瑟这话当然是对的,但却没有任何创意。
说这话是对的,因为登陆车在塔拉瓦战役中大放异彩……希金斯船会因为水位不够而搁浅,LVT登陆车却不受水文、不受日军设置的障碍限制直接冲上滩头,其上的机枪甚至还能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有人相信,如果不是因为有LVT登陆车在塔拉瓦战役中发挥作用的话,进攻比托岛的陆战2团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说这话没创意,是因为这在塔拉瓦战役还没结束时就已经得到验证。
也就是说,麦克阿瑟说了句大家都知道的大实话。
“麦克阿瑟将军!”特纳中将回应道:“我们当然需要更多的登陆车,甚至我还希望所有的登陆部队都能搭乘登陆车去进攻那些该死的海岛……但问题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准备时间!”
“那么好吧!”麦克阿瑟摊了摊手,说道:“那我们就该想想希金斯船搁浅的问题!”
麦克阿瑟把一个难题丢到众人面前。
搁浅问题是塔拉瓦战役中最大的失策,也是给美军造成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却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时的美军似乎有两个选择:
一是像塔拉瓦战役那样,明知道希金斯船会搁浅,但还是强行登陆。
虽然这是个笨方法,但还是有一部份人支持。原因是这时美海军的水陆两用坦克已经服役了,这部份美军将领认为可以在登陆车、水陆两用坦克的火力掩护下,让登陆部队强行涉水登陆,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在白天进攻还可以得到强大的军舰及战机的火力支援。
但是这种做法显然是十分冒险的,塔拉瓦战役的事实证明,登陆部队在涉水登岸的过程中十分脆弱,一旦遭受攻击那出现重大伤亡几乎无法避免。
另一方面,就是LVT登陆车和水陆两用坦克虽然能够担供火力掩护,但它们装甲薄,很难在敌人的炮火下生存下来。
另一个选择,就是选择在夜里登陆。
这个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开”潮汐在夜里会涨潮,希金斯船可以直接登陆,这也就意味着登陆部队不用涉水会少了许多危险。
但问题是,美军不擅长打夜战,而这恰恰是日军的长处,更糟糕的是在夜里进攻就意味着登陆部队无法得到军舰和战机的火力支援,这对美军同样也是致命的。
在坐的美国海军将领都知道这些,甚至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讨论过许多回了,所以想到这里时个个都是满脸无奈的小声议论着。
“将军!”这时史密斯发话了:“我认为在白天进攻不可行,更应该选择在晚上进攻!这样就没有搁浅问题!”
“是吗?”哈尔西反问道:“那么夜战问题以及没有火力支援的问题怎么解决?”
“将军!”史密斯看了张弛一眼,回答道:“首先,夜战问题我认为根本就不是问题!”
“哦!”哈尔西从史密斯那个眼神就看出了史密斯想要说的话:“你是说让中国军队实施登陆作战?”
众军官纷纷把目光投往王麻子和张弛,王麻子从翻译那听懂了美国佬的意思,脸上不由有些洋洋得意的,小声地对张弛说了声:“他娘的,美国佬这么多军队,到头来还得指挥我们来打仗!”
史密斯朝哈尔西点头说道:“是的!在此之前我查阅了下中国军队的战史,很吃惊的发现正和我们并肩作战的中国部队屡次在夜战中击溃日军,请允许我再次向这支军队的指挥官致敬!”
说着遥遥向张弛弯了弯腰,并问着张弛:“上校,由此我判断你们部队在夜战的能力并不比日本人差,不知道我这个判断是否准确?”
“的确是的!”张弛回答:“但我们还是尽量与日本人避免夜战,因为这实际上是两败俱伤!”
张弛这说的是实话,这时候的他当然不会夸夸其谈的说能够在夜战中轻松的打败日军……这么说的确能够在这会议上长脸,但代价就是远征军要在夜色中朝敌人的工事发起进攻。
史密斯点了点头,对张弛的回答表示满意。接着又对哈尔西说道:“将军,我们有幸拥有这样一支军队,其夜战能力与日本人平分秋色,而装备却明显强于日本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以这支军队为基础制定一个在夜里登陆的进攻计划呢?”
会议室里的美国将领们纷纷点头,因为这的确是个可行的计划,避免了希金斯船搁浅的问题,夜战方面又不吃亏,唯一的缺点就是无法得到军舰和战机的火力掩护,而这一点却可以由中国军队比日军更先进的装备来弥补,比如中国远征军有M1步枪、汤姆森冲锋枪,各式机枪以及巴祖卡火箭炮等,再加上美军的登陆车和海陆两用坦克……于是以此为基础实施登陆并非不可能。
哈尔西不由把目光投往了张弛。
张弛不由苦笑了一声,他其实不相信哈尔西没有想到这一点,只不过哈尔西不好意思提出来而已……要知道此时的中国军队已经一路从瓜达尔卡纳尔岛打到现在了,几场登陆战一场都没落下,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却是一批接着一批的轮着下去休整都换了好几批了,中国军队却一次都没“休整”。
另一方面,中国军队又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如果中国远征军是美国的部队那还好说,能者多劳,现在美军海军陆战队才刚刚开始组建,兵源紧缺而且每上来的一批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那在这非常时期让远征军顶一顶也未尝不可。
问题就在于这远征军是中国的部队,所以哈尔西这样不停的让中国部队执行危险任务,就有点护着本国的部队而拼命的把中国部队派上战场去做炮灰的嫌疑。
所以,哈尔西才要等别人来提这个建议。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力
当然,张弛并不会认为这是被哈尔西当炮灰使了。
如果哈尔西真把中国军队当炮灰使的话,那就不会是这样的表现,而是直接下命令了。
张弛随手翻了翻面前的照片,回答道:“将军,我担心我们兵力不足!”
哈尔西点了点头,说道:“说得对!我们初步估计日本人在马绍尔岛的兵力有将近三万人……”
“将军!”特纳有些疑惑的问道:“我记得您刚刚才说过,我们对马绍尔群岛的日军一无所知!”
“可以这么说!”哈尔西回答。
“那您是怎么判断出日本人的兵力的?”特纳问。
“看到照片上的小屋了吗?”哈尔西拿着一张照片,指着说道:“那是日本人厕所,日本从总是固执的每个中队修建一个这样的厕所,由此我们就得出日本人的兵力!甚至还能大致的推断出日本人的兵力分布!”
“这个……准确吗?”特纳问。
“当然!”哈尔西回答:“已经从塔拉瓦战役得到验证了,相当准确!”
“干得好,将军!”特纳说。
会议室里海军将领也纷纷表示钦佩。
但哈尔西却苦笑着摇头道:“虽然我赞同你们的表扬,但这些话不应该对我说……”
哈尔西把手朝张弛一挥,说道:“这方法是上校想到的!我只不过是转述他的观点而已!”
“哗!”的一声,会议室里很快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接着就又有几个美军将领探过身来与张弛握着手,说道:
“了不起的发现,上校!”
“这个发现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
“我们言归正传!”等会议室安静下来的时候,哈尔西就接着说道:“因此我们甚至可以确定各个环礁上日军的兵力,比如夸贾林环礁大约有5000名日军,罗伊—那慕尔岛上大约有3000名日军,还有其它的岛屿,在此我就不一一罗列了,稍后我们会给各位一张表格,或者你们也可以自己数一数那些厕所,我相信日本人绝不会知道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厕所暴露了自己的兵力!”
一阵哄笑在会议室里响起。
“当然!”哈尔西说道:“日本人有将近三万人,我们不可能让一个师的中国部队去进攻它们。所以,我们打算另外再投入两个师,这两个师就是陆战三师以及步兵第七师,这样我们的总兵力将近六万人!”
“不过……”接着哈尔西话锋一转,就对张弛说道:“容我先介绍下这两个师,陆战三师是我们先组建的一支海军陆战队,一共有24902人,到现在……他们一共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训练,包括在科罗拉多进行的两栖作战训练。步兵第七师有21768人,是曾经参加过一战的部队,要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同时为了让他们适应两栖作战,我们在其进驻夏威夷时对其进行了额外的两栖作战训练,我相信他们能成为你们有力的助手的,你觉得呢?上校?”
闻言张弛不由沉默了。
从兵力上来看的确是足够了,六万人对日军三万人,而且美军这六万人还仅仅只是用于登陆的作战部队,如果再加上海军及陆基航空兵等,总兵力少说也有十几万。
但问题是这美海军陆战第三师及步兵第七师是否有实力一战呢?这其中尤其是步兵第七师……它其实只是美国海军为了填补海军陆战队的不足而将一支略有战斗经验的步兵师进行两栖作战训练后就拉上来充数而已,安是否会像步兵第27师那样,在马金岛战斗中那样的表现呢?
对此张弛还是深表怀疑的,因为美军第27师同样也经历过一战也有战斗经验,但有时战斗经验并不都是好事……因为一战的战斗经验已经过时落伍了,就像步兵第27师在马金岛的表现一样,碰到几个日军狙击手就被挡着无法动弹,就必须依靠炮兵或是坦克将敌人藏身处炸平才能前进。
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军是在温室长大的小花的问题,更是因为相当一部份美军军官有一战堑壕战的经验,他们以为战争就该这样的打,否则……往前发起集团冲锋很容易会被敌人的机枪或炮火大面积杀伤。
见张弛沉默不语,哈尔西就继续说道:“当然,这两支军队与其它美国部队一样,不擅长打夜战,所以我们的计划是……以中国军队为主力攻上岛屿并在岛上占有一席之地,天亮后美军就乘登陆车及火力支援随后跟进。上校以为如何?”
从某种程度来说,哈尔西的这种战术还是可行的。
他其实是想把中美两军的优点或者说是白天登陆作战及夜晚登陆作战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避免希金船搁浅,又可以使用美海军强大的海空力量。
但张弛却不认为这种战术可行。
“将军!”张弛说:“要知道,我们在塔拉瓦战役中已经证明军舰及航空兵的轰炸无法有效的摧毁日军工事,如果这么打……我认为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