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的生命和战斗力比起来,显然还不是那么重要。这可能会对我们战后的利益分配造成负面的影响!”

    前面的那些话或许都不重要,因为如果中国军队能打的话,那么对美军也有好处,比如美军可以在战场上争取到时间,争取到主动权,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太平洋战场的利益……比起这些,丢掉点面子对罗斯福来说算不了什么。

    但重点是最后一句话“这可能会对我们战后的利益分配造成负面影响!”

    原本罗斯福还没想到这一点,被欧内斯特这么一提醒,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话说得对,如果继续让这支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大出风头的话,战后还能以中国军队表现太差为借口无视中国的利益么?”

    于是罗斯福就给哈尔西发了个电报:“也该让美国海军陆战队表现表现了,否则别人以为我们的军队不过是用装备来吓唬人!”

    这也是哈尔西在马绍尔群岛战役中把最难打的夸贾林环礁分配给美陆战三师的原因,虽然这其中还是有一个团的中国军队做为预备队,但这支中国军队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动用。

    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哈尔西才会分配给陆战三师一百多辆两栖登陆车。

    这其实是一种作弊,因为一辆两栖登陆车可以搭载25人,一百多辆两栖登陆车就意味着美陆战三师一次就可以用两栖登陆车搭载3000人。

    也就是说,美陆战三师可以完全无视“避开”潮汐,他们可以全部使用两栖登陆车作战。

    可以想像那会是什么场景……两栖登陆车上的机枪轻松的跨越珊瑚礁及日军设下的近海障碍,接着有如摧枯拉朽般的突破日军的防御并在岸上站稳脚跟,接着两栖登陆车就可以在后海面上来来回回、源源不断的将美陆战三师的士兵运上岛,接着夸贾林岛就完美的纳入美军的版图了。(注:夸贾林环礁的主岛为夸贾林岛)

    但有句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美陆战三师拥有如此多数量的两栖登陆车的确会给予美陆战三师很大的便利和信心,但美陆战三师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而陷入了泥潭难以自拔。

    原因很简单……如果美陆战三师没有这么多数量的两栖登陆车而必须以希金斯船为运兵主力的话,美陆战三师就只能按原计划在凌晨也就是“避开”潮汐刚退潮时发起进攻。

    但因为美陆战三师可以无视“避开”潮汐,所以他们以为可以不受时间限制,也正因为如此,哈尔西才会同意陆战三师师长约翰逊的建议:“等其它两个岛先进攻,看看他们的情况,然后我们再动手!”

    哈尔西一想……为什么不呢?如果实战证明从泻湖方向进攻可行的话,那陆战三师再进攻也不迟。如果证明约翰逊说的是对的,也就是从泻湖方向进攻不可行,那就按照约翰逊的想法从正面进攻!

    甚至哈尔西还更希望是后者,因为这样就可以证明海军陆战队比其它军队优秀,不只是陆军,更是中国军队。这其中尤其是中国军队……说实话总是要借助中国军队的力量,也让哈尔西这个美国人心里有些不快。

    于是进攻夸贾林环礁的计划就被往后拖延了,而且还是在张弛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后拖延。

    哈尔西和约翰逊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么做会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在此之前,日本人根本就不觉得中美联军会从泻湖方向对环礁发起进攻,但在新七军和美步兵第七师分别对两个环礁展开进攻后,日本人就吃惊的发现他们在环礁防御上的一个大漏洞。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命令

    沃杰环礁和马洛埃拉普环礁是来不及了,中美联军已经突破了日军的防御,两座环礁上的日军已是兵败如山倒,这两个环礁是注定要落入中美联军之手。

    但夸贾林环礁却还来得及。

    于是日军马上紧急动员,增调了第一海上机动旅团的两个大队马上增援泻湖方向的防御。

    指挥这两个大队的是木村浩司,他带着部队来到泻湖方向一看,不由气得大骂:“这些混蛋,驻守这些岛屿这么长时间,竟然什么工事都没有!他们这么多年都干什么了!”

    也难怪木村浩司心里不平衡,这么多年来他和他的部队都在中国与游击队周旋,担惊受怕的日子没少过,而第61守备队却在这些岛屿上吹着海风享受着无悠无虑的生活,这也还罢了,他们竟然到生死关头连工事都没有。

    木村浩司不愧是在中国打过仗的指挥官,虽然他的对手大多是游击队,但终归还是有战斗经验。

    他在第一时就下令部下在海滩上尽可能多的布上地雷……有部下对此表示异议,因为到夜里海水就会涨潮,这些地雷很快就会因为被海水淹没而进水失效。

    木村浩司的反驳是:“你还想着晚上涨潮?能守到夜里还活着就是你的任务了!”

    在部下到处布雷并紧张的构筑工事的时候,木村浩司就尽力通过关系联系到沃杰环礁及马洛埃拉普两个环礁的日军,尽可能多的询问中美联军进攻情况。接着他就判断,敌人很有可能会使用大批“敞开式坦克”发起进攻。(注:此时日军还不知道两栖登陆车是何物,于是将这种有履带可以运兵的怪物称为“敞开式坦克”)

    要猜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此时已经退潮了,靠近泻湖一侧有长达八、九百米的珊瑚礁此起彼伏的露出水面,登陆艇想要穿过这片暗礁带那几乎是不可能了,美军如果会进攻,就只有搭乘“敞开式坦克”进攻。

    所以木村浩司当机立断接连下了三个命令。

    第一个命令是让部下到处收集废弃的轮胎,将它们隔着十几米堆成一堆然后浇上汽油焚烧。

    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不让美军飞行员侦察到日军的动作……橡胶轮胎在焚烧时会冒出大量的黑烟,这些黑烟能很有效的挡住飞行员的视线。

    这一招木村浩司还是从中国人那学来的,在中国战场上,日本人往往有着绝对的制空权,而中国部队在做一些不想让日军飞行员侦察到的动作时就会这么做。

    美国飞行员果然什么都没看到,他们甚至还以为那是美军的舰炮或是炮兵轰炸造成的。

    木村浩司的第二个命令,就是在近海处挖掘反坦克壕。

    木村浩司相信,美军如果是用“敞开式坦克”进攻的话,就必定也会利用“敞开式坦克”的火力和防御对日军防线发起进攻。

    那么,能够有效的阻挡这些“坦克”的,就是反坦克壕。

    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对日军来说并不困难……因为海边是珊瑚砂地质,不需要花多少力气就能挖掘出一道又深又宽的反坦克壕。

    木村浩司甚至还让部下拆毁岛上的民房,拆下的木板就用来为这些反坦克壕布置伪装……这使反坦克壕从表面上看与沙滩没什么两样。

    第三个命令,就是向中谷大佐请求炮火。

    中谷川上大佐是日军在夸贾林环礁的最高指挥官,此时的他已经因为沃杰环礁及马洛埃拉普环礁日军的溃败而乱了方寸……中谷虽然是个大佐,但他却是个守备部队的大佐,一直以来都在岛上安于现状,从没经历过战争,如果说有经历过什么战争的话,那就是近几个月来美军对马绍尔群岛的轰炸。

    但是,他一直都认为美军直接进攻他所在的夸贾林岛是很遥远的事,毕竟马绍尔群岛那么大,美国鬼畜要一个一个吃的话,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夸贾林环礁。

    他没想到的是,美军却是从群岛中心开始吃……而且美军的胃口还好极了,才一开打就把两个环礁给吞下了一大半。

    中谷川上担心夸贾林环礁也会是沃杰环礁及马洛埃拉普环礁的下场,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了木村浩司身上,毕竟中谷川上知道这个木村浩司打过仗……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中谷川上知道只有打过仗的人才是最值得信任的。

    于是木村浩司一开口,中谷川上马上就把手里所有的一大半的炮兵都调归木村浩司指挥,之所以只将“一大半”的炮兵调去,是因为中谷川上有些担心美军对夸贾林环礁的进攻会从正面展开而不是像对其它两个环礁一样从泻湖进攻,否则的话,为什么美军到这时还不发起进攻呢?

    不过这对木村浩司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当即将所有的炮兵部队都调整好诸元对准近海、环礁入口及反坦克壕。

    这时夸贾林岛的地形就帮了木村浩司一个大忙……夸贾林岛就像一个半月形,或者也可以说像是一块碗,这也是美军给它取了个代号叫“瓷器”的原因。

    因为其形状像个半月形,所以炮火或是机枪分布在海岸一带,就会对海岸自然形成一个完美的包围圈,这对日军显然是有利的。

    然后木村浩司就静静地等着。

    其实,木村浩司也不确定美军是否会从泻湖方向进攻,因为如果美军还是从泻湖方向进攻的话,那就太匪夷所思了……美军完全可以在凌晨跟其它两个岛一样从泻湖方向进攻,那时潮水还没退,而日军也没有准备。

    如果是这样的话,此时的夸贾林岛只怕就只有举手投降或是朝美军发起“万岁冲锋”这两种可能了。

    所以,木村浩司也不明白美国人在想什么,或是打算怎么做。

    但是让木村浩司感到意外的是,他布设在环礁入口处的侦察员很快就用电报发出了警戒……美国人真的进攻了,而且还是出现在环礁入口,那也就意味着他们还是从泻湖方向进攻!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失利

    战斗是由美军打响的,先是成片成片的炮弹疯狂地砸在夸贾林岛上。但这些炮弹能起到的作用,除了给美军陆战三师壮胆之外就是给夸贾林岛增加一些烟雾。

    而后者实际上对美军还是不利的,这使得美军看不见日军在工事里的火炮,也看不到被埋在沙滩里的地雷,当然也发现不了日军精心伪装过的反坦克壕。

    美军的攻势果然就如木村浩司所估计的那样,利用两栖登陆车发起进攻。

    这进攻看起来的确声势浩大,做为先头部队的一批美军就是五十辆两栖登陆车……以每辆两栖登陆车可以搭载25名士兵计算,这五十辆两栖登陆车就可以搭载一千多名士兵。而这还只是第一波,接着还会有二波、第三波……

    美军是把120辆登陆车分成三批,第一批50辆、第二批40辆、第三批30辆……美军的计划是,一批在海滩站稳脚跟后,随即上去第二批,在第二批和第三批展开攻势时,第一批登陆车就往回撤,从进入泻湖的希金斯船上接收美军士兵再往日军驻守的海岸运送,于是三批两栖登陆车就会一批接着一批循环,不断的将美国大兵运上岸夺取日军阵地。

    这个想法是好的,而且如果从沃杰环礁及马洛埃拉普环礁的战事来估计,这种打法也不会有问题。

    但是……约翰逊并没有想过,如果这三批登陆车有一批有去无回怎么办?那就意味着这种循环会中断,于是美军的进攻也会出现问题。

    约翰逊准将或许想当然的以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那可是数十辆登陆车,这些两栖登陆车自身就带着装甲和机枪不说,它们中还装运着榴弹炮、迫击炮等。(注:lvt两栖登陆车有两种型号,一种装甲型,配备附加装甲及两挺机枪,另一种是运输型,不配装甲和机枪,运输重量三吨左右,而美M1榴弹炮全重六百多公斤)

    于是这五十辆两栖登陆车就不只是上百挺机枪的火力,还有其登陆后展开的炮兵,约翰逊有理由相信自己的部下能突破日军的防线。

    但想象是一会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美军卜一登陆就遭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日本人在近海处布下了重重铁丝网,这些铁丝网不是用来对付步兵的,木村浩司知道美国大兵不会涉水进攻,所以这是为登陆车准备的。

    事实上,木村浩司也不确定铁丝网对两栖登陆车是否有效,他不过是有许多铁丝网不知道该用在哪里,于是灵机一动就将其散布在珊瑚礁之间。

    美军两栖登陆车当然没将这些铁丝网放在眼里,自顾自的往前开……但一重铁丝网也许没什么作用,两重、三重……当越来越多的铁丝网卡在登陆车履带中的时候,登陆车终于无法动弹了。

    当然,被铁丝网缠上的只是冲在前头的几两,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它们以自己的瘫痪为其它登陆车扫清了道路,其它登陆车依旧发出有如凯歌般的马达声往前挺进。

    许多美军在进过那些被铁丝网缠住的登陆车时还露出同情的目光,时不时还用美式诙谐冲那些被困在水里不知所措的美军士兵开几句玩笑……他们完全不知道在前方等着他们的是什么,还以为夸贾林的战斗也会跟其它两岛一样轻松。

    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沙滩上已经响起了一阵阵的爆炸声。

    那是木村浩司在沙滩上布下的地雷,这些地雷有反步兵雷也有反坦克雷……其实反步兵雷就够两栖登陆车吃一壶了,登陆车在加上附加装甲时才有十几毫米厚,否则装甲只有六毫米,而底部装甲甚至只是一层铁皮,就算反步兵雷也会炸出一个洞,反坦克雷就更是把登陆车掀到了天空。

    于是沙滩上很快就响起有如爆竹般的爆炸声及惨叫声,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反步兵地雷是由登陆车的履带引爆的,对步兵和登陆车造成的伤害还不算大。

    然而这也还不是木村浩司的最终手段。

    这时日军的枪炮声响了。

    由于日军的火炮是事先调整好诸元并进行过试谢,于是一开炮就十分准确的将炮弹打到沙滩上,霎时沙滩上就乱成了一片,到处都是爆炸的炮弹及被掀到天空乱飞的砂石,被炮弹命中的登陆车很快就燃起了大火,成片成片的美军士兵被炮弹炸到了空中,伤兵不时的发出惨叫,偶尔还能听到几个人大声呼叫医疗兵……

    这时指挥这次登陆的美军军官下了一个命令:“全速进攻!”

    这个命令无可厚非,因为此时的美军登陆部队几乎就可以说是背水一仗……他们的身后是海洋,撤退必须要借助调头的登陆车,但这当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更理智的决定是加快进攻速度突破日军防线。

    但这也正是日军所希望的。

    命令一下,登陆车驾驶员就猛踩油门用最快的速度往前冲……接下来的事就不用想了,又是一阵惨叫,登陆车就一辆接着一辆的扎进了反坦克壕。

    更糟糕的还是此时的战场已到处都是烟雾,前方的登陆车掉进了反坦克壕而跟在后头的登陆车却不知道前头发生了什么状况,依旧猛踩油门反前冲,于是登陆车一辆接着一辆的撞在一起。

    这时日军负责轰炸反坦克壕的炮火又响了起来,一枚枚炮弹精准的砸在了已经动弹不得的坦克壕内,于是被炸死的、烧死的、或者被登陆车撞死的美军士兵不计其数,烟雾中充斥着美军士兵的惨叫和呼救。

    事后一名幸存的美军士兵描述这场仗,是带着惊恐的眼神说:“那时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只知道到处都是烟雾、子弹和炮弹,以及登陆车爆炸时产生的火光和碎片……地狱不就是这样的吗?”

    所幸约翰逊终于知道这次进攻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于是赶忙下令正去增援的第二波登陆车停止前进,同时第三批登陆车马上放空步兵前往海边接应美军撤退。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坦克登陆舰

    一个多小时后,美军终于在炮火掩护下撤了下来。

    负责这次进攻的美军一千多人能够回来的就只有七百多人,而且其中大多还带着轻重不等的伤…最后的统计,此仗的伤亡率竟然高达百分之七十,比塔拉瓦战役百分之五十的伤亡率还高。更让美军气妥的是,他们在撤退时还不得不丢下一部份伤员。

    这些伤员的结果是什么那就不用说了,他们要么被日本人杀死要么就被日本人俘虏。前者还要好些,至少没受多少痛苦,被日本人俘虏那就会在受尽折磨之后再送命,美国人在之前的战争中知道了这一点,他们在攻克日本人的地下工事时,发现被日本人折磨得不顾人形的美军俘虏,而就算是这样,日本人还是在最后时刻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所以……”张弛问。

    张弛问这话的意思,是不是要让中国部队上,中国军队已经习惯接手这烫手的山芋了。

    “约翰逊准将觉得美陆战3师还有机会!”哈尔西回答:“他打算明早再发起一次进攻!”

    既然哈尔西这么说,张弛也就不接嘴了。美国佬如果能解决,张弛也乐得清闲,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张弛才不愿意出这个风头。

    哈尔西没有告诉张弛的是,约翰逊把这次进攻的失败归结于计划的错误,也就是像他所说的那样,不应该从泻湖方向进攻,而应该从靠海方向进攻。

    对此哈尔西有些不满:“我必须得提醒你,准将!中国部队和步兵第七师同样也是从泻湖方向进攻,他们的进攻就十分顺利!”

    “您说的的确是事实,将军!”约翰逊回答:“但是夸贾林环礁与其它两个环礁的情况不一样,看看夸贾林环礁的地形……”

    说着约翰逊就指着地图说道:“这个夸贾林岛,它半月形朝泻湖方向凹的形状,使得它对泻湖方向天然形成包围圈。而且,驻守夸贾林岛的是日本人的精锐部队,我们不能把它与其它两个环礁等同而视!”

    虽然哈尔西对约翰逊的话不怎么赞同,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在怀疑……对夸贾林环礁的进攻不利,很有可能是因为错过了进攻时机而让日本人有了准备。

    但这一点至少在目前无法证实,所以哈尔西也无法用它来指责约翰逊。

    哈尔西很想把进攻夸贾林岛的任务交给中国军队,但同时他也知道……就算把政治因素放在一边,从军事上也不该过份依赖中国军队,因为这有可能会影响美军的士气。美军士兵会想,反正有勇猛无敌的中国军队在前头打先锋,那么美军能不能打都无所谓了。

    因此哈尔西认为也应该让美军锻炼锻炼。

    于是哈尔西就问着约翰逊:“那么准将,你认为该怎么打这一仗?”

    “显而易见!”约翰逊说:“我们该从正面进攻,因为正面是半月形的突出方,从正面进攻就意味着我们对日本人形成天然的包围圈,不过因为正面战线更长,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两栖登陆车……”

    说着约翰逊就把目光投往了哈尔西。

    哈尔西点了点头:“我可以满足你这个要求,事实上……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我们在此之前就做了征调两栖登陆车的工作,今晚就会有一百辆两栖登陆车到达!”

    “太棒了!”约翰逊回答:“那么……我们就有将近两百艘的登陆车,坦克登陆舰和步兵登陆炮艇到时也可以派上用场,再加上在退潮前还可以发挥作用的希金斯船……我相信我们会轻易摧毁日本人的防御!”

    约翰逊的进攻计划可以说是毫无新意,这不过就是美军的传统战术,用炮弹、用装备去堆。

    如果说这个计划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正如约翰逊所说的,从正面进攻可以对日军形成包围,更能发挥美军的火力优势……而美军这时也投入了坦克登陆舰和步兵登陆炮艇。

    这其中尤其是坦克登陆舰LST,这玩意可以一口气装载20辆“谢尔曼”坦克,为了满足登陆的需要,其内部装有压载水舱系统,通过注排水调整吃水深度,满足远航和登陆的不同吃水需要。登陆时前部吃水1。2米,后部吃水3米……前部吃水只有1。2米,希金斯船的吃水都有0。91米。

    所以可以想像的是,到时这些坦克登陆舰可以装载着一批批的“谢尔曼”坦克登陆……当然,由于其后部吃水需要3米左右,所以要尽可能的在潮水还没退潮时实施登陆。

    不过话说回来了,就算海水退潮会使坦克登陆舰搁浅……要知道其前部吃水是1。2米,“谢尔曼”坦克只需装上排水装置就可以涉水开进了。

    于是哈尔西考虑了一番,觉得约翰逊的这个计划或许可行。

    毕竟“谢尔曼”坦克这玩意对日军来说可以算是个巨无霸,此时美陆战3师拥有三艘坦克登陆舰,再把分配给中国军队的两艘及第七步兵师的两艘调来,于是在夸贾林方向有7艘坦克登陆舰。

    这就意味着美军可以一次性运送一百多辆“谢尔曼”坦克朝日本人发起进攻,那么可以想像,不管日本人多么坚固的工事也会被这些坦克无情的辗压在履带之下。

    哈尔西的想法是对的,如果这一仗打成这样的话,那么日军还真没法抵挡美军的进攻,毕竟“谢尔曼”坦克对于日军来说是种无敌的存在,日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有效的装备能够将其击毁,尤其在正面驻防的日军第61守备队又是没打过仗的菜鸟,他们根本就无法像缅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