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与其说樱井省三是在权衡,还不如说他是在犹豫:是等右翼的55师团及18师团的友军跟上来,还是一鼓作气继续攻击英军防线,。
很明显,第一个方案是比较稳妥。
第二个方案嘛……英军可是有四万多人,他们手里的步枪还是恩菲尔德,那火力绝不是日军的三八大盖可以比的,何况英军手里还有大批先进的坦克、重炮。如果贸然进攻,很容易就会孤军深入被英军缠住,到时位于平满纳的中**队只要一个包抄,就会把33师团给围死了。
但是不继续攻击吧,樱井省三又觉得有些可惜……
万一英军还是像以前不堪一击呢?
万一英军组建个防线只是做做样子吓唬人呢?
万一英军还没从之前溃逃中缓过神来呢?
如果是这样,33师团在这里等友军跟上来,一方面就是坐失良机放弃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给英军时间让他们组织防御,到时再打只怕就困难了。
所以战争有时就是一场豪赌:赢了,就是不世功勋;输了,不仅要赔上性命还得留下骂名。
就在樱井省三没法决定的时候,门外一声报告就匆匆进来一个缅甸人。
樱井省三听声音就知道那是缅甸独立义勇军第一师师长达来。
樱井省三心里虽说有些不耐烦,但还是堆起笑容站起身来客气的打着招呼。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时缅甸人还有利用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达来还是值得尊敬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接触,樱井省三知道这个达来是个勇敢的战士,他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帮助皇军并不是因为他怕死或是贪慕虚荣,而是因为他真的相信日军是来解放缅甸帮助缅甸人独立的。
“中将阁下!”达来朝樱井省三敬了个礼,用生硬的日语报告道:“我有个情报向中将阁下报告!”
“请说!”樱井省三微微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达来走到地图前,找了一会儿就指着一个地点说道:“在这,仁安羌。我得到消息,说英军第七装甲旅已经撤到这里了!”
“哦!”樱井省三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如果这个情报属实的话,那一方面是确定了英军装甲第七旅的大慨的位置,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英军的意图……还未开战就把装甲部队撤到二线,那明显是无心恋战做好逃跑的准备。
“这个消息属实吗?”樱井省三问。
“这个……有七分可信吧!”达来也不确定:“这个情报是来自我的一名部下,他被中**队俘虏了,在平满纳听到了中国兵跟英国兵的交谈。而且他还说,英国人一直不肯为中国人提供补给。”
“嗯!”樱井省三点了点头。
英国人不肯为中国人提供补给的事他也从日本便衣那听说过,对此樱井省三也不明白英国人为什么那样做?难道是不舍得那些补给和汽油吗?如果不舍得的话,为什么在日军进攻的时候一路上却是成批成批的缴获呢?
这也不怪樱井省三不明白,日本人的脑袋有时就是一根筋,对英国人这种“宁予豺狼不予友邦”的行为当然想不通想不透。
“要不要……我派些人到仁安羌去侦察一下?”达来问。
“你们在仁安羌附近有人吗?”樱井问。
“有!”达来点了点头,但脸上很快就露出一丝尴尬:“但要联系起来就……”
虽然达来没有往下说,但樱井省三还是明白他的意思:缅甸独立义勇军可以说到处都是,有必要的话,随便到一个村子里都能找到缅甸人为他们做事。但问题就是缅甸独立义勇军电台有限,而且大多分布在仰光、曼德勒这样的重要城市,仁安羌这个小城自然就没有了。
如果没有电台的话,那就需要联系到附近的电台,再靠通讯员来传达指令,同样的,得到消息后也要这样把消息传回来,这一来一去,只怕就要耽误几天的时间。
这几天的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一场战争来说,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都有可能改变结局,何况还是几天。
想到这里樱井省三当下就摇头道:“不用了!”
顿了下,樱井省三又指着地图问道:“从我们这里,有小路可以绕过英军的防线到达仁安羌吗?”
“有!”达来显然是做足了准备,当下不假思索的就指着地图说道:“在西面有个村庄叫南吁,那里有条小路穿过丛林直插仁安羌以南五公里处,强行军的话,一天一夜就可以到达!”
“很好!”樱井省三闻言不由大喜,刚才还在犹豫着打还是不打,此时就下了决心。
“达来君,你去准备下!”樱井省三下令道:“由你的部队带着皇军一个联队直插仁安羌,截断英军的后路。”
“是!”
“达来君!”樱井省三拍了拍达来的肩膀,鼓励道:“在你我的奋斗下,缅甸独立指日可待!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缅甸的自由,努力吧!”
“是!”达来端正的朝樱井省三敬了个礼,眼里满是喜悦和憧憬。
………………………………
第五十九章 补充兵
清晨,各位大大有票就使劲砸吧!
******
另一边的张弛并不知道发生在日军33师团指挥部里的事,他还在丛林里焦急地等着,心里七上八下的想着:要是丁伦没有把消息传到怎么办?要是义勇军不相信丁伦这个叛徒的话怎么办?又或者这个情报并没有引起日军的重视怎么办?!
如果真是这样,那工兵团的装备没了那还是小事,远征军还是要像历史一样因为英军封锁消息而被蒙在鼓里,直到两天后才开始撤退那就将陷入全面的被动了。
要知道这不是两分钟或是两小时,而是两天。两天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已经足够制定好另一套方案并组织好防御了。
“报告!”这时两个背着汉阳造的兵站在张弛面前挺身敬礼道:
“刘大前来报道!”
“刘小前来报道!”
“哟喝!”还没等张弛发话,流氓就在一旁冲着他们叫道:“双胞胎啊!”
张弛仔细一看,还真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难怪名字都差不多。
同乡人在一旁笑道:“刘大、刘小……起这名字倒省事啊!”
“不如叫大牛、小牛吧!”小浙江打趣道。
战士们也哄的一声笑了起来,于是这两兄弟就落下了“大牛”、“小牛”的外号。
问清楚了,张弛才知道这是补充兵上来了……大凡部队打仗都会带着几个新兵团,这些新兵团只经过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他们并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给其它部队做为补充兵源用的,尤其是像远征军这样在国外作战的,当作战部队出现伤亡时无法在当地补充兵员,这时候新兵团就派上用场了。
张弛这个排因为伤亡少,只补充两个,其它排因为在进攻永克冈机场时伤亡惨重,补充了二十几个差不多全排都是新兵了。
不过这也不碍事,因为骨干都是老兵,那些老兵很快就会带着新兵在战场上学会必要的生存本领并发挥作用。
虽然是双胞胎,但大牛明显老成干练一些,他一上来就给张弛递上一包烟,然后乘人不注意又塞了一小袋东西到张弛的干粮袋里,说道:“排长,这是俺家乡的栗子,尝尝味道,往后……多多关照!”
张弛笑了笑,将板栗拿了出来朝战士们晃了晃:“弟兄们,大牛、小牛给大伙儿带好东西了,分了吧!”
“哄”的一声,战士们一拥而上你一把我几个的很快就抢光了,只看得大牛满脸的尴尬。
张弛也捡了个栗子往嘴里咬开了,一边嚼着果仁一边说道:“味道不错,关照不敢当,打仗这事谁也关照不上,好好跟着弟兄们学学怎么打鬼子才是最要紧的,明白了吗?”
“是,明白!”大牛、小牛不约而同的回答着。
看着离开的大牛小牛,张弛不由觉得有些好笑,自己怎么突然间就像是个老兵了,连说话都是一副教训人的口吻。
不过话说回来了,在同古经历过那几场撕杀,感受过血与火的洗礼,就算不是个老兵也可以摘掉新兵的帽子了吧。
而且还别说,这打过仗的跟没打过仗的兵还真有差别,就比如这大牛、小牛站在战士们中间,总觉得他们有些畏首畏尾的一眼就能挑出来。
“哥!”小牛偷偷扯了扯大牛的衣角,小声问道:“你看看他们的枪,咋跟咱们的不一样?”
“你没看到他们军装上都是血吗?”大牛回过头来低声应道:“那枪应该是从日本鬼子那缴的吧!”
“这是英国佬的枪!”流氓举起枪来拍了拍,有些不可思议的问着那两兄弟:“感情你们连日本鬼子用啥枪都不知道?”
“这……”大牛有些为难的回答道:“咱们都是种田的,哪知道鬼子用的啥枪!”
顿了下又觉得不对,就问着流氓:“长官,英国佬不是咱们一边的人吗?咋会缴了他们的枪哩?”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浙江回答道:“英国佬让日本鬼子缴了枪,日本鬼子又让咱们缴了枪!”
“哦,哦……”大牛点了点头。
小牛好奇的问道:“那,你们杀了许多鬼子吧!”
“那可不?”小浙江一扬脑袋:“死在咱们手里的少说也有几百号鬼子吧!”
小浙江这倒不是吹牛,不算色当河一仗打死的鬼子,瓦阶铁桥那一仗就有几百号鬼子算是死在三排手里了。
“几,几百号鬼子……”小牛艰难的吞了下口水。
“长官!”大牛拿着手里的汉阳造问:“那咱们这枪……是不是也该换换了?”
战士们不由沉默了,良久流氓才回答道:“你们就别急着换枪了,咱们说不准还要换回头呢!”
“为啥要换回……”小牛这话刚问一半就被大牛瞪了一眼给憋了回去。
周围一片寂静,就只有老班长抽着旱烟发出的“叭叽叭叽”的声音。
张弛当然能理解战士们的心情,有句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时候战士们的心理也跟这跟这话的含义差不多,之前工兵团用的是差上两代的汉阳造,当用上恩菲尔德以及装甲车时,那心里的畅快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现在,在用过这些装备再让他们换回汉阳造,那对战士们心理及士气上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战士们会一直怀念曾经拥有恩菲尔德的时候的感觉而鄙视、厌恶汉阳造。
如果一名战士厌恶自己手里的枪,那他还有信心走上战场吗?还有信心去打仗吗?还有信心在战场上活下来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但有些事似乎无法改变,或者也可以说是张弛等这些小兵无法改变,所以他们只有静静地等着。
这时公路方向传来了一阵汽车的马达声,接着就见一排十几辆汽车从拐弯处开了出来停在丛林边,从汽车上跳下的是一队队全副武装的英军士兵和缅甸士兵。
“来了!”流氓叹了一口气,那些英缅军显然是来接收装备的。
………………………………
第六十章 接收装备
虽然还是从推荐榜里掉了出来,但还是要感谢各位大大的踊跃投票,就只差一点点,士兵很满足了!
感谢:铁小猪、梦轩思雨、煮莲藕汤里、天天开卷有益、我的鱼泡泡、宅千户、骞鴻云、第一近卫坦克旅、BS3358几位同学的打赏!
******
为首的是一名英军少校,他留着八字胡,戴着英军军官特有的大檐帽,穿着烫得笔挺的军装,脚蹬皮靴,腰间右边别着一把手枪,左边挂着一把佩剑,看起来威风凛凛的。
“嘿,你们!”少校一边走上前来一边朝张弛等人用英语叫道:“你们是工兵一团的吗?”
英军这次来看起来是做足了准备,少校话音刚落他身旁就闪出一名英军用生硬的汉语叫道:“埃布尔少校问,你们是工兵一团的吗?”
没有人理会他们,流氓甚至还很不雅的“喝”了一声,朝地上吐了一口痰。
也不怪战士们会有这样的表现……战场上,大家敬重的是会打仗能打仗的人,而他们却知道英国佬不过是些衣着光鲜骨子里却只会捅盟友刀子的胆小鬼,再加上英国佬又是来接收自己装备的,所以当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但那英军少校却依旧不识趣,他趾高气昂的冲着远征军战士们叫道:“我命令你们,交出你们的武器!”
说着一挥手就让手下上来缴枪。
张弛的自尊心一下就被英军少校的这种做法给刺痛了,要知道英军这是来接收装备的,而且这批装备还是英军打了败仗丢给日本人,远征军再从日本人手里抢过来的。
稍有点羞耻心的人都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英军再来“接收”这批装备那毫无疑问就是一种耻辱。
但英国佬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将中国人当作他们的俘虏一样上来缴枪……**的以为自己是谁啊?!
“准备战斗!”张弛大喊一声,战士们霎时就站起身来端起了枪。
有一个走得快的英军刚要伸手夺枪却被流氓一枪托就打倒在地上。
英缅军见这情形不由大惊失色,当下退了回去端起了枪组织防御,只不过这些英缅军当然不是什么打仗的料,他们在远征军战士的枪口下个个面带惊慌,其中还有几名英军甚至一不小把弹夹给掉在了地上,只惹来远征军战士一阵笑声。
再看那名威风凛凛的少校,此时都已经躲到几名士兵的身后没了脾气了。
“埃尔文少校!”张弛用英语朝那名军官说道:“这批装备是我们从日本人手里抢来的,原本你们想要也该向日本人要才对!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上峰决定将这批装备还给你们,我们自然会服从命令。但做为一名军人,请埃尔文少校至少有些常识,这时你该去办好交接手续,之后才由上峰命令我们交出武器!”
被张弛这么一说,埃尔文脸上就一阵红一阵白的,尤其是张弛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是用英文说,在场的许多英军军官都会听得懂,甚至还有些缅甸士兵也会听得懂,那无疑就是在他部下面前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士兵!”埃尔文少校落不下这个脸,于是鼓足勇气叫道:“你也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么你现在又在做什么呢?违抗命令?!”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埃尔文少校说的的确是对的,中英两国是盟国,而埃尔文少校军衔又比张弛高得多,于是张弛自然要服从埃尔文的命令。
但张弛又哪里会被埃尔文少校唬住,他笑了笑回答道:“军人当然要服从命令,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不服从一个在战场上只会逃跑的军官的命令,不是吗?甚至我们还有权力将这个军官逮捕或者就地枪决,不知道少校是否赞同?”
这么一来埃尔文少校就没话说了,因为他正是第七装甲旅第二皇家坦克团的,那天在瓦阶桥丢下装甲逃跑的人里就有他。
“你们干什么?”这时王麻子匆匆赶了上来挡在两军之间,然后厉声对张弛等人命令道:“都把枪放下!”
“是!”战士们应了声,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把枪放下。
“埃尔文少校!”王麻子对英军军官说:“我们已恭候多时了,这边请!”
埃尔文少校这才瞪了张弛一眼命令英缅军收起枪。
别看王麻子表面上好像对战士们恶狠狠的,但在经过张弛身边时,却压低声音说了句:“干得好!他娘的也算是替咱们出了口气!”
接着就是漫长的一小时的等待,张弛知道这是王麻子等人在做最后一次努力,希望英军能够只取走坦克、装甲车这些重装备而留下恩菲尔德并为工兵团提供弹药。
这个要求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中国人帮英军抢回那么多装备,重装备可以还给你,就算换也能换回步枪和弹药吧!
但英军显然对这个建议没有兴趣,一小时后就听命令一声接着一声传了下来:“全体都有,把武器上交!”
战士们排着队,一个接着一个的把步枪和子弹堆在了汽车前,再由缅甸士兵对这些武器进行装箱并搬上汽车。丛林里的坦克和装甲车也一辆辆的开了出来,然后排着队井然有序的换上了英军乘员。
也许是英军担心夜长梦多,又或者是英缅军士兵看着远征军战士们个个目露凶光担心会有什么不测风云,于是手上的动作都很快,三下五除二的就装箱完毕,只等埃尔文少校一声令下车队就开拔了。
但就在这时,天空中却传来了“呜”的一声,一架飞机从丛林上空飞过。
不用想,那肯定是日军的飞机,英国佬的飞机早在同古战役时让日军给炸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几架也根本就不敢应战直接就飞回了印度,所以这时缅甸的天空全是日本人的。
张弛笑了笑,对望向天空的埃尔文少校说道:“我得提醒你,这么大的一支车队,白天在公路上行驶很容易遭到日军的轰炸!”
埃尔文少校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原本还想逞强,但天空再次传来的一声呼啸就把这个念头给掐断了,他宁愿选择呆在这丛林里也不愿出去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毕竟那是要丢掉性命的事。
“原地休息!”埃尔文下令,顿了下,他就转过头来对张弛说道:“就算到了晚上,也改变不了什么!”
………………………………
第六十一章 逃跑将军(加更求票)
居然看到又上榜了,虽然在榜上排在末位随时都有可能被挤下去,但士兵还是很开心。没说的,继续三更。各位兄弟票票再砸得猛烈些,让远征军在推荐榜上站稳脚跟!士兵拜谢!
*******
但是埃尔文少校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
因为就在这天晚上,日军第33师团214联队也称“作间联队”(注:当时日军214联队联队长为作间乔宜),他们在缅甸独立义勇军的带领下以及正面两个联队进攻的掩护下,成功的绕过三道英军封锁线穿插到了后方的仁安羌。
仁安羌在缅甸语里是“油田”的意思,它每年产油百万吨以上,又是伊诺瓦底江流域的总发电基地,每年的的发电量占全缅的百分之八十,可以说是缅甸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这对于缺乏能源的日军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日军之所以不惜偷袭珍珠港与美国开战,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这些能源,而偏偏英军第七装甲旅又聚集在这里,于是对日军来说就是一举两得:既能占领能源基地,又有机会堵住其装甲旅缴获大量的重装备。
在这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樱井省三顾不上情报是不是准确,也顾不上33师团会不会因为孤军深入被围,在右翼55师团还没有赶来时就发动了攻势。
午夜时分,处于伊诺瓦底江与宾河(也称平墙河)环绕中的一大片三角州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的爆炸声,仁安羌油田和巨大的发电厂、变电站霎时就黑烟滚滚烈焰冲天,无数高耸的井架、钻机和厂房在火光和浓烟中倒塌,变成一堆堆焦黑的废铁残垣。满地纵横的输油管道被烧成了一条条浑身是火的巨蟒。
这倒不是日军对仁安羌发起了进攻,而是英军发现了有一支日军已经绕过他们的防线直插仁安羌,为了不让日军得到仁安羌的石油和设施,英国皇家“逃跑将军”亚历山大下令对仁安羌进行爆破。
这个做法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仁安羌有那么多的石油和发电厂,当然是不能原封不动的落入日军手里的。
但问题就是……亚历山大根本就不了解日军穿插包围的战术,他只是简单的以为日军绕过其正面防线就是为了进攻仁安羌,而驻守在仁安羌的是英军第七装甲旅和英缅师一部,他认为英军有足够的时间也有足够的能力炸毁仁安羌后再撤退。甚至还可以说,炸毁仁安羌还可以放缓日军追击的脚步……日军不就是奔着这油田来的吗?英军这一炸,他们就在后头忙着灭火去吧!
然而,这只是亚历山大坐在办公室里的幼稚的想法,这个成功组织了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将军根本就不了解缅甸的地形与日军战术,而是依靠想当然和利用、欺骗盟友来组织撤退。
与日军长期交战的中**队都知道,日军的穿插包围往往是一环扣一环的,也就是一次穿插包围成功之后紧跟着就会有另一次穿插包围,甚至还会双重穿插包围同时进行,让对方好不容易突围了却发现又再次陷入重围。
此时英军第七装甲旅也与他们的“逃跑将军”一样,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穿插过来的日军是兵分两路,一路在朝仁安羌进发的同时,另一路已经从仁安羌右翼直插五公里后的宾河了。
五公里对一支机械化部队来说,那不过是十几分钟的事。
然而,就在英军第七装甲旅觉得日军两条腿肯定跑不过他们的车轮子而在仁安羌悠哉游哉的爆破时,日军作间联队一部已经越过仁安羌占领了宾河要地截断了他们的去路。
等英军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