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晚饭后照例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问题的当然非张弛莫属……这一方面是因为张弛是中国军队的灵魂人物,人人都知道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立下不世功勋的背后都有张弛的影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张弛会一口流利的英语。
“上校!”最先提问的佩奇,她显然是想让张弛有一个好的开始,于是就抢先问道:“众所周知,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一次又一次让盟友刮目相看,有人甚至把你们形容成不败之师,你们有什么胜利的秘决吗?”
“当然有!”张弛回答:“这个秘决就是团结,我的意思是,不只是中国军队内部的团结,还有与美国盟友的团结……很显然,我们的胜利与美国盟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这说的是实话,当然也有些是客套话,其实更是在暗示美国记者……此时中美之间团结更重要。
但美国记者显然并没有领会到这意思。
她举了下手,说道:“上校,我叫凯拉。我得承认我在军事知识方面有所欠缺。我想知道,你认为……太平洋战场上,是海军更重要还是陆战队更重要呢?”
“当然是海军更重要!”张弛回答:“他们是至胜的关键!”
“能说得详细些么?”凯拉接着问。
“这么说吧……”张弛回答:“海军夺取了制空权和制海权,这使我们有了充足的弹药和补给,而敌人却因为海空被封锁失去补给。另一方面,海空军随时随地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援和情报!”
“嗯哼!”凯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么说……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起主导作用的是美国海军吧!”
“当然!”张弛回答。
“上校!”佩奇抢在凯拉前问了声:“我们知道……中国军队往往在美军即将崩溃时挺身而出,很多人就奇怪,你们在装备等各方面都比不上美军,为什么总能战胜美军无法战胜的敌人?”
张弛有些啼笑皆非,这已经不像是个记者招待会,倒更像是佩奇和凯拉两个记者在明争暗斗了。
但张弛还是回答道:“这个原因……或许有些残忍。我们之所以能够比美军打得好一些,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呆在战场足够久,流的血足够多,这给了我们丰富的战斗经验。我相信,如果美军在战场上经过更多的磨练的话,同样也会成长成像我们一样的军队的!”
张弛把话说的尽可能的中肯,因为他知道在这种场合任何粉饰都是没用的,摄像头的另一边有的是明白人。
“上校!”接着凯拉又抢了上来:“我感到奇怪的一点是……中国人在国内与日本人的战场上并不能让人满意,事实上,给人的印像很糟糕,甚至还出现过几个日本人占领过一个城池的情况。是什么让你们在走出国门后就变得如此英勇呢?有些人将这些与美国的装备和美国的战术训练联系在一起,对此你怎么看?”
凯拉的说法激怒了张弛,他狠狠地瞪了凯拉一眼,吓得凯拉立时就低下头避过张弛的眼睛。
“凯拉女士!”张弛回答道:“你是否是想告诉我,我们在战场上付出的这么多生命,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及立下的这些功勋,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美国的功劳?是的,我从来都没有否认美国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但是你要明白一点,日本此时在中国的土地上拥有37个师团,这些都是精锐师团,而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只有投入15个师团,还不及驻中国日军总数的一半,而且相当一部份还是没打过仗的守备队或是海军陆战队。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原因,想知道是什么让我们出国后就这么英勇。那么让我来告诉你,原因之一……就是大多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军队都是菜鸟,他们跟中国战场上的日本军队根本没法比,但他们还是屡屡让美国军队难堪,你认为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着张弛把手里话筒狠狠一摔就走出了会议室,只留下了一堆记者呆若木鸡的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凯拉触到了张弛心里的红线……张弛不是个好面子的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张弛还愿意抬开美军而让中国军队不要处于风口浪尖,张弛很清楚这对中国部队有利。但张弛无法忍受别人这样污辱、贬低中国军队。
军队的荣誉是由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一支军队的核心和灵魂,又怎么能容那些根本就不知道战场是什么的记者三言两语就将其否定。
“师座!”看到张弛满脸怒容的下来,粱参谋和张军华几个人就赶忙迎了上来。
“以后类似这样的事,不要叫我!”张弛撂下了一句话。
“是!”
回到指挥部后张弛还是有些怒气难消,从兜里掏出一烟狠狠的抽了几口。
不一会儿电话就响了,是哈尔西打来的。
“上校!”哈尔西说:“我想说,那不代表美国军方的意思。美国记者问的有些过分了,但是我希望你明白,他们从来都是这样的!希望这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合作。”
“当然不会!不过我不喜欢这样!”张弛直截了当的回答:“将军,如果你或者美国方面有什么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打一场败仗,好让你们宣扬下,你看怎么样?”
“你真会开玩笑!”哈尔西有些尴尬的说:“这样吧,我们会把凯拉调走。同时,刚才的那些话……也不利于中美两军的合作,甚至有可能会引起两军的冲突。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我会让那些记者闭嘴的!”
“不!”张弛回答:“其它的事你怎么做我不管,我希望你能把凯拉留下!”
“为什么?”哈尔西问,接着他又有些紧张的说道:“我得提醒你,她是个记者,而且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你不能为难她……”
“我不会为难她的!”张弛说:“我保证!”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正文
………………………………
第三百四十七章
<;scipt language=";javascipt"; type=";text/javascipt"; sc=";/js/neiongye300…250。js";>;<;/scipt>;
舰队先是开到马绍尔群岛。
此时的马绍尔群岛显然已经成了中美联军的前进基地,补给从各个方向往这里汇集,海军陆战队及步兵师在这里集结,舰队也在这里汇集,更重要的还是……马绍尔群岛的残敌还未肃清。
残敌还未肃清看起来似乎是件麻烦事,但有时候麻烦事也可以变成一件好事。
就比如现在,这些还没肃清的残敌为中美联军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这有点像现代所说的“适应性训练”,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战场的地理、气候和水文,往往会在部队投入战场前寻找一些地理条件类似的地方进行训练。
确切的说,马绍尔群岛的训练比“适应性训练”更能使部队尽快的适应战场,因为至少在这里的日军还是真的,虽然马绍尔群岛的日军打到现在已经基本弹尽粮绝毫无还手之力了。
中国舰队在夸贾林岛再一次进行补给,稍作停留后就按照命令前往一个叫吉尔斯岛的位置与第七支队集结。
到达吉尔斯岛的时候,张弛才知道为什么这个支队需要中国舰队保护……这个支队一共有五艘护航航母,却只有四艘驱逐舰为其护航,平均一艘航母还不到一艘驱逐舰护航。
后来张弛才知道,类似这样的编队其实还有三个,它们分别是第五、第六、第七支队……这三个支队大多都是由护航航母组成的,为的是什么就不用说了,就是用它们分别去轰炸要进攻的关岛、塞班岛和提尼安岛。
其中第七支队也就是张弛所属的这个支队是用来轰炸第三大岛提尼安岛的。
此战,美军进攻的重点毫无疑问的是关岛……这是当然是正确的,因为美军对关岛环境十分熟悉,而且还侦察到日军在关岛上两座机场的位置,于是关岛就是必须打赢的一仗,拿下关岛后就可以以关岛为基础再往北发展了。
另一方面,因为美军不认为日军会把联合舰队投入到马里亚纳群岛的战役中,所以基本不考虑海空方面的威胁……哈尔西的想法是,美军主力航母支队会在第一时间拿下制空权,这样就基本没有空中的威胁了,而日军联合舰队在美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又龟缩不出,那还考虑什么海空威胁?让护航航母放心的去轰炸目标岛屿就是了。退一步说,就算有海空威胁,那么美军的雷达也会先一步发现它们并提前做好准备。
于是美军就把大多的主力航母支队分配到了关岛,打算集中力量用最快的速度把关岛拿下来再说,只有一个主力航母支队也就是第三支队分配到了塞班岛和提尼安岛……在美军看来,这两个方向的战事就是先进行轰炸和侦察,使塞班岛和提尼安岛的日军无法支援关岛。
此时的美军当然不知道……日军的机场分布主要还是在塞班岛和提尼安岛,相比起关岛两个机场,这两个不在重点的岛屿一共拥有七个机场,这些机场也是日军实施远距打击的基础。
在美军进行积极备战的时候,日军也在做着各种准备。
日军把这种利用航母岛屿机场协同的计划称为“阿号作战”,在这个计划里,日军详细的把联合舰队为数不多的军舰给编成了一大堆分队……又是航空战队又是航空舰队还有什么水雷舰队、水面战队等共十三个支队。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日军的作战计划本身就很复杂,他们想利用航母和岛屿机场的双重调度,于是就会洐申出各种问题,比如哪些战机要返回航母哪些战机要前往岛屿,前往岛屿后归谁指挥,什么时候再度出战等等。因为计划复杂,所以指挥及编队自然也就复杂。
另一方面,则是日本人的性格问题,他们总是想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哪些军舰负责布雷、哪些军舰负责掩护,哪些军舰负责做诱饵等……
这可以说是日本人一惯的毛病。
众所周知,考虑细节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计划是做得周密,但仗一打起来往往都不会按计划或是原先设想的那样走的,所以往往把计划制定得越周密越细致复杂,真打起来就越乱,到头来每个部份都像是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反倒是简单的计划,比如像美军那样大慨的布置下,主力航母负责夺取制空权,护航航母负责轰炸,海军陆战队及步兵师负责登陆作战……反倒在战时更容易执行,因为每个人、每个部份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这些都不是张弛需要关心的,张弛要关心的,是怎么保护好这些轻型航母。
航速只有18节,每架只能搭截二十几架飞机……看着这些护航航母的数据张弛不由皱了皱眉头,尤其要命的是这些航母还都没有什么火力和防护力,跟商船和运输船差不多,其唯一的优点就是能供美军战机和轰炸机起降,而美军的战机和轰炸机的战斗力又是很强的。
张弛不知道的是,这些护航航母被美军调侃为“宝宝航母”,意思就是因为这种航母易燃、易损、易耗,所以脆弱的就像个需要人照顾的宝宝。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因为这些航母的建造周期都很短,美国在短短的一年内就造出了五十艘……其中最快的一艘“布干维尔”号只用了76天就建造完成了,这么快就出厂的玩意如果再要求它能与航母媲美,未免有点苛刻。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落在张弛身上……
在张弛看来,最要命的就是这些航母只有18节的航速的问题,其次就是它们全都没有雷达……这是由于护航航母载重量及电力负荷有限的原因,搭载28架战机及25门20毫米炮几乎已经到达它们的极限了。
可以想像,这样的航母支队一旦遭到敌人战机或是军舰的进攻,那将会是一场恶梦。
<;/p>;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转变
其实不只是张弛担心,同样担心的还有护航航母“冈比亚”号同时也是第七支队指挥约翰少将。
约翰少将担心的倒不是护航航母,而是中国军队……此时的美国海军还是普遍不相信中国军队,确切的说是中国海空军。
所以在此之前约翰就曾经向哈尔西抗议过。
“将军!”约翰对哈尔西说:“为第七支队护航的驱逐舰已经少得不能再少了,安排中国海军为我们护航真的合理吗?”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哈尔西反问道:“中国军队的表现不是一直很好吗?”
“我知道,但那是陆军!”约翰回答:“可这却是中国海军!天哪,他们以前甚至都没有见过航母,现在却在使用航母保护我们!”
“听我说,少将!”哈尔西解释道:“他们受过相关训练,我问过训练他们的教官,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无论飞行员还是船员。而且,他们还参加过实战,上次在夸贾林岛附近他们就打得很不错!”
“可是……”约翰还是有些不放心:“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与我们协同,我的意思是说,中国人都更偏向于单打独斗不是吗?”
“关于这一点,你可以问问纳尔森准将!”哈尔西回答:“他曾经在战斗中与中国海军配合过,相信他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约翰果真就打了个电话给纳尔林准将。
“将军!”纳尔森准将回答:“我相信,你这种不信任是出于对中国军队的偏见。因为他们甚至比起我们的海军来也毫不逊色!”
纳尔森准将说的话一点都不夸张。
原因是这时代的航母可不像现代航母那样,动不动就要训练几年才有战斗力……由于战争的急迫性和人员损耗,美军许多航母或是军舰也是出厂后将毫无经验的士兵配上去紧急训练之后就参战了。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屡次闹出笑话的“威廉波特”号驱逐舰,其上125名水手大多数都是从高中校园或自家农场直接爬上了军舰,他们甚至从来没见过海军军服。
结果,在一次罗斯福总统观看的演习中,“威廉波特”号上的水兵由于粗心忘了将鱼雷推进******取出,使这枚鱼雷真的发射出去而且还是直奔总统搭乘的军舰,所幸总统座舰躲避及时才逃过一劫。
从此以后,“威廉波特”号驱逐舰就出名了,在海上凡是与它相遇的舰只都会跟它开个玩笑……它们总是用无线电冲着“威廉波特”号呼叫:“别开炮,别开炮!我不是总统!”,然后发出一片笑声。
美国海军的素质由此也可见一斑,而中国军队至少还经过大半年的严格的训练。
其实,中国军队之所以能得到“严格训练”的机会,同样也是因为美军方对中国海军的不信任……这如果是英国海军的话,只怕早就被派上战场了。
然而,就算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约翰还是不放心。
最后哈尔西只能对约翰这么说……
“其实你根本就不用太担心不是吗?制空权基本掌握在我们手里,而且还有雷达的监控。另外日本联合舰队会出击的可能基本为零……你觉得会存在什么危险呢?你们只要做好反潜工作就差不多了!”
约翰想想,觉得哈尔西说的也对,再加上还有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协同训练,于是也就没再争辩了。
但情况却出现了转变。
第二天美军就得到一个消息:日军又有一个师团的部队准备在朝鲜登舰开往马里亚纳群岛。
这个消息其实是从朝鲜方面来的……日本占领朝鲜后,朝鲜一直都有游击队与反抗日军的占领,这支游击队的领导者就是金日成,而此时的金日成还是在吉林长白山抗日联军的一个营长,他们与中国共产党有密切的联系,于是把这个消息转给了中共,中共又把这消息转给了****接着就辗转到了美军手里。
这时美海军就头疼了,如果按计划再等半个多月进攻的话,那时要对付的日军只怕就多了一个师团,这显然会给登陆部队造成很大的麻烦。
再问下后勤方面……各部份纷纷表示拿下一个关岛问题不大,塞班岛和提尼安岛则可以慢慢来,轰炸之后就可以将其彻底封锁,日军那一个师团的援军自然也就没法进入马里亚纳群岛成为防御力量了。
于是尼米兹当即下令,提前发起进攻,时间就在三天后。
马绍尔群岛立时就热闹了起来,各个支队的航母、军舰、战机纷纷在各自的位置上集结,在进一步明确任务之后就朝马里亚纳群岛驶去。
张弛等中国海军也在其中。
这时张弛才真正感觉到与护航航母组成编队的压抑……护航航母的最高航速只有18节,这还是最高航速,一般情况下护航航母只能以15节的航速航行,这甚至还不到“平海”号航母34节航速的一半。
而中国海军的任务是保护护航航母,不可能脱离队伍。于是也只能放慢速度以15节的航速与护航航母保持同步。
另一方面,这么慢的航速又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日军潜艇在水上航速达到20节,这使得日军潜艇有可能在发现第七支队后,远远的跟在第七支队身后寻找机会发射鱼雷。
这使张弛不得不频繁调动驱逐舰侦察机在舰队周围到处侦察。
张弛粗略的计算了下……马绍尔群岛距离目标提尼安岛有一千一百多海里,以15节的航速前进足足要航行三天三夜,这让张弛都有种抓狂的感觉。
好在第七支队是轰炸支队,也就是等主力航母夺取制空权后再对岛屿实施轰炸的,所以并不急着赶到目的地。
不过,以护航航母这样的速度……如果真有什么战事需要紧急支援的话,还真指望不上护航航母。
也难怪美军在二战结果后,会把这些护航航母尽数售卖或者解体了。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提尼安岛
三天后第七支队终于赶到了指定位置……距离提尼安岛150公里左右的海域。
之所以要距离150公里,是因为此时还是开战初期,约翰担心美军还没有完全掌控制空权日军还有可能有战机从提尼安岛起飞并对第七支队构成威胁。有了这段距离后,就算日军有战机起飞冲向第七支队,中美联军也有足够的时间组织防御。
没有半点迟疑,张弛一声令下中国海军就组成了防御阵形摆在了第七支队前,同时野猫战机也一架接着一架的从“平海”号前起飞四处巡逻。
接着就是美军轰炸机从护航航母上起飞……相比起主力航母来说,护航航母至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起降快。
比如一艘主力航母可以装载103架战机,五艘护航航母以每艘可装载28架战机的话,那么就是140架,略多于一艘主力航母。
但是主力航母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起飞一架飞机,而五艘护航航母却可以一次起飞五架,同理回收战机也是如此。
于是在相同战机数的情况下,护航航母的轰炸效率就会比主力航母的效率高得多,也难怪美军总喜欢派出护航航母编队轰炸岛屿。
这战场就让张弛感到有些无趣,因为除了一架又架起飞和回收的战机外什么也看不到,天空中除了战机的呼啸还是战机的呼啸……提尼安岛在一百五十公里之外呢,肉眼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东西。
而且很明显,日军基本没有什么防空力量,因为飞出去的战机和返回的战机数都差不多,偶尔有几架冒着黑烟回来的战机那都是新鲜事了。
几小时后,约翰就给张弛打了个电话:“看来我们交上好运了,上校!我们遭到日本人的抵抗微乎其微,他们的空军和防空力量似乎已经被我们的主力舰队和战舰的轰炸摧毁殆尽了!”
“你们看到提尼安岛的状况了吗?”张弛问:“或者说,你们是否有拍到提尼它岛或者塞班岛的照片?”
“当然!”约翰回答:“不过很遗憾,由于云层和烟雾的原因,我们没能看清岛上的情况!”
“我想看看照片!”张弛回答。
张弛总感觉心里有些发虚,他以为这或许是自己习惯于在能看到战场的情况下作战的原因,现在这样让他有种蒙着眼睛和敌人对垒的感觉。
“好的!”约翰回答:“等会儿我会派人给你送去,不过,现在我们应该往前推进50公里!”
往前推进是为了增加轰炸的效率……距离远对航母来说的确更安全,但同样执行任务的战机也要起飞前往目标点轰炸然后返回,更远的距离会让它们在途中消耗更多的时间和油料。
“我们为什么不再等等?”张弛问:“至少等我们看清提尼安岛上的状况再说!”
“我想不用担心什么!”约翰笑道:“相信我,日本人毫无抵抗能力!”
日本人的确毫无抵抗能力,但这只是因为日本人没有抵抗……
确切的说,日本人此时还没有能力抵抗,因为他们的战机和轰炸机绝大多数都装载在航母上,岛屿上只有空空如也的机场……如果说有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