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场战斗中,美军首次使用水下蛙人对海滩的暗礁实施了爆破。
这一方面是为了便于登陆部队登陆,另一方面则是方便军舰驶入近海对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掩护……这种战法是从马里亚纳海战开始的,因为全面掌控了制空权以及日军火炮被完全压制,所以美军军舰可以对日军岸防工事实施抵近射击。
凌晨5:30分,美军军舰就驶到距离海滩不过一千多米的位置冲着岸上就是一顿狂轰滥炸,鲁珀特斯对轰炸很有信心,他以为日军火炮已不可能在这种情况生存,而且从望远镜中也看不到日军的任何异动。于是他就下令登陆部队登陆。
但是事与愿违,美军的登陆车和登陆艇才刚刚驶近海滩,日军方向就传来密集的炮声,接着一发发炮弹就在美军的登陆车、登陆艇群中爆炸……一道道冲天的水柱霎时就在海面上拔地而起,登陆艇和登陆车被炸得像一片片叶子般的在海面上摇晃,不幸被炮弹击中的很快就成了一团火球,其上的美军被炸得到处乱飞,还有的登陆艇被炸得整个翻了过来,海面上很快就到处布满了死尸和挣扎呼救的伤员。
“该死!”鲁珀特斯骂道:“日本人的******炮弹是从哪里来的?!”
鲁珀特斯当然想像不到,日本人是将这些火炮隐藏在山洞里,这使它们可以轻松的避过美军的轰炸。
鲁珀特斯想像得到的是,这场登陆战可能并不像想像的那样轻松。
鲁珀特斯是对的,因为尽管美军战机和军舰实施火力压制,但日军的炮弹还是雨点般的砸了过来……山洞中的火炮工事很难被美军的军舰和战机摧毁,尤其是此时岛上还到处是烟雾。
另一方面,日军火力点和海滩被炸毁的燃烧着的两栖登陆车上冒出的浓烟,混杂着美军炮火炸出的烟尘和烟雾,使整个海滩都显得模糊不清,后续几波美军攻击梯队根本就看不清滩头阵地,甚至都分不清那上面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而这时,日军就发起了发攻。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地道
日军这是在贯彻执行佐藤贤了的第一个命令……在敌登陆前的舰炮和飞机轰炸中把我方损失降到最低,利用敌人轰炸的间隙和地形的优势作战。
尤其此时美军刚刚登陆阵脚未稳,再加上被日军一阵意料之外的炮轰给打得一片混乱,尽管手里拥有大量的两栖登陆车和“谢尔曼”坦克,但却根本抵挡不住日军这突如其来的冲锋。
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军还没来得及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日军把地道一直挖到海滩边……这种情况在以往是没有出现过的,这时因为海滩处大多都是细沙,几乎不可以挖出什么地道,就算挖出了地道在美军猛烈的轰炸下很快就会崩塌,所以基本就是做无用功。
但佩莱利乌岛上的日军却很创造性的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工作……他们将油桶去掉顶盖和底盖,然后把它们一个个首尾相接埋在沙滩里,于是就用汽油桶轻松的建起了一条又一条的暗道。
这些暗道并不是用来藏人的,原因是这些暗道太脆弱了,美军登陆的坦克甚至是两栖登陆车辗上这些暗道都能轻松的将它们压扁。
日军是用这些暗道缩短与美军之间的距离……
就像之前所说的,美军火力十分凶猛,日军唯一能战胜美军的机会就是冲到美军队伍里与其打近战,但美军同样也知道这一点,于是总是尽量避免与日军打近战,方法就是用子弹和炮弹在防御正面组成一道火墙把日军挡在防线之外。
一般情况下,日军是无法突破美军组织起的这道火力网的,就算偶尔能突破那也后继乏力,很快就被美军消灭变得无影无踪了。
但是,如果有了这些油桶建成的暗道就不一样了。
日军在整个正面布上了几十条这样的暗道,有几条暗道被美军坦克压扁也没关系,有句话叫“广撒网多捕鱼”,总有几条暗道是可以用的,于是日军根本就不需要冲过美军的防御正面,而是通过暗道直接到达美军的下方,然后挖开盖在暗道口的一层沙土很快就可以冲了出去。
这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在坦克及两栖车里的美军甚至在手榴弹投进来时才意识到敌人已经在身边了,而他们至死也不知道敌人是怎么靠近自己的。
就算是美军步兵……在看到日军一个个从沙子里钻出来的时也不由大惊失色。
一个名叫梅斯的美国大兵在战后是这样描述这一幕:“战场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你知道的……我们那时紧张、疯狂,甚至神经质,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们脑袋无法像平常一样思考。所以……当我看到日本人从沙滩里钻出来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那是地道,因为通常沙地里无法构筑地道,当时我脑海里想到是日本忍术,然后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惊叫:‘上帝,日本人终于把忍者派上战场了!’,我的话引起了周围战友的惊慌,现在想起来……我们都被吓住了。我听见新兵布朗在大声问我:‘子弹能打死他们吗?我们可没有银子弹!’。现在想起来,这一切都很可笑不是吗?可当时我们就是那样想的!”
于是还没在岸上站稳脚根的美军霎时就陷入了混乱。也有部份美军想控制住局面,毕竟他们也是陆战一师,之前就与日军打过仗而且还训练有素。
甚至美军都差点成功了……他们勇敢的冲上前去与暗道钻出来的日军搏斗,一度还将几个暗道的日军压在里头出不来。
但是,这时日军正面又发起了冲锋,于是就对美军形成了“内外夹攻”,美军的防线在日军正面部队冲进队伍的一霎那就崩溃了,他们纷纷掉转方向逃跑。
令人遗憾的是,美军的身后是海洋,而且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美军登陆部队不知道岸上发生了什么依旧往岸上挤……
这种拥挤最终酿成了悲剧,美陆战一师在这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就伤亡了三千多人,其中相当一部份人是被自己的两栖登陆车辗伤、辗死的。
鲁珀特斯与陆战一师的将领讨论了半天,觉得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沙滩上有日本人的地道……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做到在沙滩上挖掘出可以使用的地道的,但他们不管三十二一用军舰上的重炮对着沙滩进行一次细致的地毯式轰炸,然后再发起进攻。
第二次进攻,果然就顺利的在沙滩上登陆……这时通过挖掘,他们才发现原来日本人是用油桶构筑地道。
然而好景不长,当陆战队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攻进机场时,才发现机场并不像他们之前想像的那样平坦、空旷……事实上,整个机场纵横交错着到处都是反坦克壕,就像是迷宫似的。这使美军坦克和装甲车寸步难行,更恐怖的是在这迷宫中时不时的还会冒出一小队的日军朝他们打上一梭子弹,头顶上还会冷不丁的砸来一片炮弹。
结果,麦克阿瑟和鲁珀特斯原本计划在一周之内拿下这个岛,打了五天在付出重大的伤亡后连机场都没有完全控制。
事实上,这场仗最后整整打了两个半月,而且两个半月之后也只是美军“宣布占领”了佩莱利乌岛。
之所以用“宣布占领”,是因为这是美军认为的占领……此时的美军的确拥有了佩莱利乌岛表面阵地的控制权,但却还有许多日军在地下城堡中坚持战斗。
对这些藏在地下的日军,美军的做法就是用炸药把坑道口炸塌,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将日军憋死在里头,但这些日军却像老鼠似的到处挖掘新的通道,并在夜里四处出击骚扰美军,使驻守在佩莱利乌岛上的美军苦不堪言。
坚持到最后的日军,甚至可以一直延伸到三年后……1947年,一名日军中尉率领26名蓬头垢面的日军士兵,以及8名水兵走出山洞,成为二战正式投降最晚的部队。
………………………………
第三百七十九章 陆战一团
鲁珀特斯一言不发的看着桌面上的地图,旁边到处散乱着像雪片一样的伤亡报告……他几乎就无法承认这个事实,日本人怎么突然间就像是变了一支队伍似的,完全改变了他们的作战风格。
难道……这就是菲律宾方向的日本人的特色?鲁珀特斯突然有些后悔当初支持把战略方向转到菲律宾了。
“将军!”副师长赫默尔向鲁珀特斯报告道:“一团报告,他们在乌默布罗格山脉又陷入苦战,请求增援!”
“汇报下情况!”鲁珀特斯有些苦恼的回答。
此时陆战一师的每一个战场都陷入泥潭,哪里还有部队能提供增援。
“乌默布罗格山要比我们想像的要恐怖得多!”赫默尔回答:“这座山是座崎岖嶙峋的珊瑚山,山上到处是峭壁、山岭和山洞,还有交错纵横的山谷可以成为日本人天然的交通壕,更糟糕的还是日本人似乎把这座山挖空了,我们不清楚那里到底藏着多少日本人。”
鲁珀特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美军部队的所有情报都来自航拍,航拍或许可以看到到公路和河流,但是对于山脉的状况就无法把握,比如在此之前,任何人都以为这座不高的山脉能够轻松拿下。
“命令一团继续进攻!”鲁珀特斯下令道:“要保持冲劲,他们只能依靠自己拿下乌默布罗格山脉!”
赫默尔沉默了下,然后才无奈的回应了声:“是!”
此后鲁珀特斯一直坚持着这个命令,就是让陆战一团“保持冲劲”发起进攻……结果陆战一团把所能调遣的预备队,包括工程兵、工兵甚至团部人员都被派上前线当作步兵作战。
仅仅四天的时间,陆战一团3236人就伤亡了1749人……
这在美军部队中是不常见的,因为美军部队基本可以这么说,伤亡人数超过一半基本就意味着这支部队要因为崩溃而失去战斗力了。
这个准则对于中国部队并不适用,中国部队在战场上伤亡至仅剩几个人还依旧固守的战例数不胜数。不过这也不能这样简单的比较,因为这是依赖现代化装备作战的美军,能有这样有的战斗作风也并不多见。
但陆战一团在这时其实也差不多要崩溃了,一名幸存士兵是这么说的:“我们相互都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作为一支战斗队,陆战一团已经完了,彻底的完了。我们已经失去了人性,任何在眼前移动的东西,不论是敌是友,我都会朝他开火,我没有朋友,只想杀人,有时也想杀死自己!”
最后还是美两栖军军长盖格视察了陆战一团,亲眼目睹陆战一团的状况,回到师部后跟鲁珀特斯大吵一顿,这才把陆战一团给换了下来。
鲁珀特斯不是不愿意将陆战一团换下来,而是他手里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确切的说,鲁珀特斯不是没兵,因为第81步兵师整个师做为预备队都没动。但正如之前所言,鲁珀特斯根本就不相信陆军会打仗,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第81步兵师参与。
这其间,鲁珀特斯给哈尔西打了个电话。
“将军!”鲁珀特斯对哈尔西说:“我想你已经听说了,我们在佩莱利乌岛上的战斗遇到了麻烦!”
“嗯!”哈尔西问:“你希望我们怎么配合你们战斗呢?”
哈尔西是负责指挥海军对地面进攻部队提供支援的,所以听到鲁珀特斯的话当然就会这样问。
“不!”鲁珀特斯回答:“我不是请求海军支援的,事实上,我认为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海军的支援对我们不会有任何帮助!”
“那么你需要的是……”哈尔西闻言不由有些疑惑。
“我们需要中国人,还有他们的部队!”鲁珀特斯说:“他们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战斗让人印像深刻。我相信,要解决眼前的困难,就只有他们了!”
“我得提醒你……”哈尔西说道:“这不在计划内,你们的预备队是第81步兵师,而你却要求中国部队的增援,他们此时甚至还远在拉包尔!”
“我知道!”鲁珀特斯回答:“但是将军也知道我说的对,陆战81师根本就无法解决什么,他们甚至只会添乱!”
“不!”哈尔西回答:“我不能给你保证什么!”
说着哈尔西就把电话挂了。
哈尔西当然知道鲁珀特斯的话有道理,现在正是要用到中国部队的时候,否则,美军士兵的伤亡会继续扩大。
但是……
哈尔西又知道,美国方面很可能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利益而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就像张弛所说的,罗斯福在会议中撒了谎,使得美军改变了进攻方向。
其实,哈尔西觉得这样做是愚蠢的。
诚然,让日本人与中国大打一仗的确是会消耗掉日本一部份实力,也许也会使日本在将来的战争中无法将精锐部队调回太平洋战场。
但是,美军进攻菲律宾的伤亡难道就会小吗?!
美国本可以完全绕过菲律宾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并逼迫日本投降,现在却要多打一个地形复杂的菲律宾……最终伤亡不见得就会少多少,甚至还有可能更多。
也就是说,罗斯福现在所做的这件事,很有可能是“损人不利己”。
当然,这些在目前为止还只是猜测,或许张弛是错的,日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计划,菲律宾的日军也并不是虚张声势。
但随着战局的发展,哈尔西却越来越觉得张弛是对的……最后答案的揭晓,就是日军会不会朝中国发起大规模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哈尔西不愿意动用中国部队。
这一方面是因为哈尔西觉得自己出卖了这些中国部队……当然,哈尔西也知道为了国家的利益这些都算不了什么,但哈尔西还是心里有愧,所以不敢向张弛开口。
另一方面,则是哈尔西担心此时的中国部队会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再与美国并肩作战。
“如果是这样就太糟糕了!”哈尔西自言自语的说道:“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跟他(指张弛)谈谈!”
………………………………
第三百八十章 要求
这些天,张弛当然就没有心思去关注什么佩莱利乌岛的战事,他关心的只有中国,中国!
可是不管张弛发了多少封电报回去,都有如石沉大海般的没有消息,张弛甚至都有些怀疑是不是美国方面有意阻断了远征军与国内的联系,毕竟远征军与国内的联系都是在美军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联系方面的确有些不畅,不过却不是美国有意为之,而是美军设在奥大利亚的一个电台中继站遭到日军的袭击,再加上有部份地方还遭遇台风,所以的确有许多电报没有发到中国。
不过这却不是主要原因……张弛的电报有几封成功的发送到了国内,但正如张弛之前猜想的,这并没有引起******当局足够的重视。
因为在不久前常德会战才刚刚结束,这场会战打了65天,中国军队以伤亡5万余人的代价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日军伤亡4万余人。
虽说中国军队的伤亡还是要比日军高,但这样的伤亡比已经可以说是一场大胜仗了,何况中国还挫败了日军的战略意图。
再加上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这使得此时的中国部队从上到下都有一种轻敌的心理……许多中国将领都以为日军的末日就快到了,用不了多久,就是中国组织反攻大败日军的时候了。
因此,许多中国将领甚至把常德会战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其意义就是……此战之后,中国军队就会像苏联对德国一样进入战略反攻。
于是,中国方面没有人将张弛的警告放在心上。
蒋校长其实也是看到了张弛的电报,他还算小心些,发了个电报询问了下美国的情报部门……当然,美国情报部门的回复肯定是“没有这回事,那纯粹只是没有根据的猜测”。
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之后张弛不管再发多少封电报,都被蒋校长的参谋自动忽略没有送到蒋校长面前。
还在夸贾林岛的张弛就有些无计可施了,他总不能飞回国去与蒋校长等大吵一顿吧!如果真这样做的话,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蒋校长给软禁起来哪都别想去了。
所以,张弛只能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着烟,整个指挥部都笼罩在烟雾里,显得压抑而沉默。
有时张弛甚至都在想:“他娘的美国佬!你们不打日本,老子自己带远征军打日本!”
但转念一想……远征军的后勤补给全都掌握在美军手里,如果自己试图跳出美军的战略框架的话,美军只需要把补给停了,远征军也就哪都打不了了。
所以,目前的现实是:不管做什么,都要符合美国的利益,更确切的说,是要想办法找到中美双方的利益共同点。
可现在,美国的利益就是把进攻重点转向菲律宾,自己又能耐它何呢?
“师座!”这时一名通讯兵报告道:“哈尔西将军求见!”
“不见!”张弛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此时的张弛烦着呢,管他什么哈尔西、哈尔东的。
“上校!”哈尔西走了进来,苦笑着说道:“我可是从前线飞回来的,你可不能这么随便的就把我打发走!”
张弛往椅子上一靠,说道:“告诉我,将军!我们在这里打仗还有什么意义?”
哈尔西闻言不由一愣,然后故作糊涂的说道:“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张弛回答:“你应该知道,我们在这打仗就是为了解决国内的困境……是的,我也知道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这个道理,但问题是……我们的利益在哪里呢?中国远征军在战场上总是冲在第一线,总是在最危险的地方战斗,但最终却无法阻止日军对中国的大规模进攻。那么我们的拼死作战还有意义吗?”
“你是这么想的吗?”哈尔西在张弛面前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
“否则,你认为我该怎么想?”张弛反问。
“忘了它吧!”哈尔西说:“你知道的,这并不是我的主意,而且我也不赞成这么做!”
“我当然知道!”张弛说:“但这有可能意味着数十万中国部队的伤亡,还有不计其数的百姓的苦难!”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哈尔西有些疑惑的问:“我的意思是……我们甚至还不知道日本人是否真如你所言发起反攻不是吗?而你却十分确定,甚至还知道中国部队一定会输?”
张弛不由一愣,接着就随口回答:“我猜的!”
“这也是我认为你不应该这么想的原因!”哈尔西两手一摊:“现在什么都没有发生,你却把事情猜得这么糟,说不定还是中国部队大败日本人呢?要知道我们最近加大了对中国的美援,缅甸的公路打通也有一段时间了,中国的装备和补给情况都在好转,他们为什么不能像你们一样,把日本人打得满地找牙?”
张弛只有苦笑以对。
哈尔西不清楚中国的状况,但张弛却很清楚……中国部队战斗力差当然有装备和补给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军队那种令人心寒的指挥体系。
“所以……”哈尔西接着劝道:“听我说,上校!把那件事放到一边,可以吗?中美两军还是盟友,我们也还是朋友!”
“将军!”张弛问:“你不是来说这些的吧!”
“当然不是!”哈尔西有些尴尬的回答:“我们在佩莱利乌岛遇到麻烦了,鲁珀特斯少将希望你们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我可以拒绝吗?”张弛问。
“那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哈尔西回答:“虽然我也认为这情有可原。另外,我想说……遇上麻烦的是你的老朋友。”
“老朋友?”
“陆战一团!”哈尔西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与你们一起并肩作战过的,记得团长克利夫顿吗?”
“哦!”张弛点了点头。
“你会同意吧!”哈尔西问。
犹豫了下,张弛突然就有了个想法,于是就点头说道:“我会同意,但是我也有个要求!”
………………………………
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三个方向
“要求?”闻言哈尔西不由疑惑的望向张弛,接着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有些为难的回答道:“上校,如果你的要求是改变进攻方向,那么很抱歉,我无能为力……”
“当然不是!”张弛回答:“将军,我不会让你为难的,事实上,我这个要求对美国也有利!”
张弛知道,如果对美国不利的话那根本就没法谈,因为此时的中国远征军几乎可以说没有谈判的筹码,除非要谈的事同时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哦,说来听听!”哈尔西饶有兴趣的点了点头。
张弛把哈尔西领到地图前,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一边说道:“我们假设……我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么日本人在知道美军已经将重点转到菲律宾方向后,很快就会对中国部队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在我的假设里,日军此次在中国战场上的战略目标是要一举击溃中国军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