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组织起来待命。

    这主要是为了牵制驻朝日军对东北的夹击。

    当然,张弛不会让他们去伏击日军第十七方面军派往东北的援军,而是让他们骚扰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要知道此时冬天,北朝鲜的气温都到零下几十度,日军在这样的气温下行走都很困难,何况是在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上运送补给,如果再加上有游击队一路给他们整些麻烦,那将来由朝鲜进入中国东北准备夹击中国部队的日军就难受了。

    朴中炯对于这个任务当然没有异议。

    甚至朴中炯还十分感谢张弛。

    用朴中炯的话说,就是没想到张弛会这么信任他们要知道他们不管怎么样都是从日军那投降来的,而且还都是朝鲜人不是中国人,而张弛却会把他们放朝鲜。

    其实在这一点上,朴中炯只说对了一半。

    张弛也不傻,他不可能说会信任朴中炯到把十几万中国部队的生死都押上的地步,如果会这样做的话,那就不是信任的问题了,而是智商的问题了。

    所以,张弛没有对朴中炯说中国将要进军东北的计划,而纯粹就是把他们派朝鲜去组织游击队并等候命令。

    当然,这后续还需要美军运输机的支持,只有美军运输机把一批批的步枪、食物、子弹等空投到朴中炯等人所在的地区,他的工作才好展开。

    

   
………………………………

第四百六十六章 空投

    具体的这些事项,比如游击队及侦察分队的情报收集与后勤补给等安排,张弛就把它们全都交给粱参谋负责了。

    这其中游击队的后勤补给倒还好说,朝鲜北部地区一方面鬼子的分布本身就不多,尤其是在这冬天,那零下几十度的气温简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再加上北朝鲜基本没有防御的必要……北朝鲜资源溃乏,许多地方只有山路没有公路,就算有资源有些农产品,只怕把这些玩意抢到手后运出来的成本都是这些物资的几倍。所以日军对这片地区基本不闻不问,有些听之任之的味道,这也是北朝鲜游击活动一直都在进行的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朴中炯组织的游击队来说,只要在晚上点燃几堆火,然后美军的运输机就会将一堆堆的食物、武器和弹药空投下去。

    但特困生的侦察分队就没那么容易了。

    首先是特困生的侦察分队较为分散,一共有十个部份分散在十个地方,而且彼止相距都较远,要将物资空投到他们手上比较困难。

    其次是鬼子分布得到处都是……就像之前说的,鬼子甚至连一个村都不愿意放过,所以每个村都有鬼子驻守而且还配有一定数量的伪军,黑夜中在野外放几把火很容易会引起鬼子的注意,这就造成空投接收起来也会存在困难。

    最重要的还是,这种空投行动很有可能会过早的暴露了中国军队进军东北的战略……毕竟空投是要从硫磺岛或是马里亚纳群岛派出B29远距离空投,这个动作很容易就会让日军联想系到刚刚开进太平洋的一支中国军队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考虑到这些困难,张弛原本想依靠当地老百姓或是游击队解决。

    但稍加了解后,才知道这虽然可以做到但却不会有什么效果……原因是日军为了支援“一号作战”计划已经把整个东北都搜刮一遍了,甚至就连日本移民也不例外,所以大家都是饥肠辘辘的提供不了什么补给,武器装备方面数量少性能弱后不说,还没几发子弹……这真要打起来,只怕就只有让他们拿着大刀长矛跟鬼子拼了。

    于是最终还是得实施空投,否则可以想像特困生等人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被粱参谋解决了。

    方法是先把物资空投到一片安全区域……东北那么大,总会有鬼子的势力顾及不到的地方,空投到这片区域后再通过游击队或百姓的协助运送到位于各地的侦察分队手中。

    至于暴露战略目标的问题,粱参谋是让位于中国战场的两个机场也就是桂州机场和柳州机场(两个机场都位于广西)起飞的B29实施空投。

    这两个机场就是日军的战略目标之一,只不过此时还没落入日军手中,于是正好能起到作用。

    之所以用这两个机场实施空投,为的就是不引起日军的疑心……从中国方向起飞朝日军后方空投物资,日军更容易联想到的是中国方面为了缓解正面的压力而在日军后方组织游击力量干扰日军的后勤。

    哈尔西对张弛的这些计划感到很满意,他一边看着报告一边点头赞道:“上校,不得不说……你把这盘死棋给下活了。北朝鲜方向组织起来的游击队,显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阻滞日本人驻朝鲜的第十七方面军,这可不是日本人有没有多余的兵力的问题,而是他们怎么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穿过北朝鲜并保证补给的问题。在中国东北组织起来的侦察部队,又可以保证中国部队能够快速的并以极小的代价就击溃日军第三方面军,那么剩下的,就该是发动百姓与你们一起组织起对中国方向的日本人的反击了!”

    “非常好!”哈尔西翻了一页报告后又接着赞道:“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认为你能成功。但是现在……我看到了希望,虽然这很可能还会是场恶战,但毫无疑问有成功的可能,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这一仗了!”

    “对了!”说到这里哈尔西就抬头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呢?”

    这时张弛就不由沉默了。

    如果张弛够理智的话,那么张弛就该再等几个月……因为张弛知道日军的补给只能支持半年也就是六个月,而豫湘桂会战却打了八个多月。

    那么,最佳的进攻时间,就该是等到六个月甚至七个月后,那时日军的补给已经打完了,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他们通往越南的通道却没有打通。

    这时如果中国军队从后面给日军的补充及工业重点也就是东北三省来个穿插,那就是一下就打到了蛇的七寸上,而中国军队又做了充足的准备并完成了应有的训练甚至还有可能会有更多的部队,那时的日军可能都没有反击的能力。

    但是……

    张弛能等到那时候吗?

    等到那时候,或许的确可以轻松的击溃日军,但要付出的代价却是无数中国百姓和无数中国军队的伤亡。

    所以张弛想了想,就回答道:“等侦察分队做好了准备,就可以行动了!”

    哈尔西点了点头,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自然是越早展开行动就越好。

    “师座!”这时一名通讯兵给张弛递上一封电报,说道:“拉包尔来电!”

    张弛接过电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速回拉包尔!”,署名为王宁杭。

    见此张弛不由一阵疑惑,这时候正是制定计划的关键阶段,甚至可以说第一阶段的计划已经展开了,王麻子怎么会让自己大老远的赶回拉包尔呢?

    “什么情况?”见张弛这样的表情,哈尔西就问了声。

    “没什么!”张弛回答:“拉包尔方面出了点问题,我得回去看看!”

    张弛觉得这应该是中国军队内部的事,所以不太愿意哈尔西过问。

    “在这时候?”王麻子也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快去快回,这里的一切都需要你!”

    
………………………………

第四百六十七章 拉包尔

    b29轰炸机真是个好东西,硫磺岛距离拉包尔三千多将近四千公里的距离,这已经出了普通运输机的航程(注:美军47运输机航程26oo公里)。

    所以,如果搭乘普通运输机或是轰炸机的话,那必须得中途换乘或是加油,而且还要战机伴飞然后还要考虑战机的航程及加油,甚至还得因此要出动航母。

    但是b29一出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玩意不挂弹的话几乎可以飞一万公里,又因为它可以飞到日军一般战机都飞不到的万米高空,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战机伴飞,只是在机场附近爬升阶段及目的地下降高度阶段需要几架战机伴飞掩护,其它阶段一架飞机就解决所有问题了。

    张弛这次返回拉包尔搭乘的就是b29轰炸机,当天晚上出第二天凌晨就赶到了拉包尔。

    当然,这也是因为赶路的张弛,如果是别人……就老老实实的搭便机转场甚至坐便船在海上折腾几天去吧。

    此时的拉包尔跟张弛离开时又大不一样了。

    还在飞机上的时候,张弛从空中眺望朝阳下的拉包尔,除了那火山还在不停的往外冒着黑烟外,其它地方到处都是一片金黄……张弛开始还一阵奇怪,但很快就想到那是自己之前下的命令,也就是在拉包尔种粮食。

    拉包尔的确是个适合种粮的地方,要知道现在是冬天,但这里的粮食却成熟了。

    张弛不知道的是,那些从中国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一拔又一拔的运过来的第六军的士兵,他们初次登上拉包尔时看到岛上一望无际的粮食迎着海风掀起一道道稻浪,都不由惊呆了。

    接着,他们几乎毫不例外的飞奔进这些稻田,也不管稻田里的烂泥,在里头又是唱又是跳的,有的甚至轻轻抱着一簇还未成熟的麦穗久久不愿离开……

    这些都是在国内饿怕的兵哪,什么时候有见过这么多的粮食,那样子就像是一群强盗突然现了一座金山,那种感觉不是其它人能体会得到的。

    用第六军士兵们的话说:“这简直就跟做梦一样,如是不是亲眼看见,真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这难道就是极乐世界?要是能呆在这里,让我做啥都愿意!”

    ……

    也就是说,他们刚刚登岛就被这里给征服了,征服他们的不是别的,而是满地的粮食。

    这起到作用就是,来到这里的战士个个都精神抖擞,说是士气高昂那还算不上……正所谓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一支总打败仗的部队如果真要让它恢复士气,还是得拉到战场上去跟敌人练练并打败敌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恢复。

    但无论如何,这些部队与他们从缅甸出时已经是判若两人。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一路以来接受的训练,也不仅是因为他们手里拿着更先进的装备,更是因为他们知道……从今往后,不需要再担心饿肚子,不需要再担心受伤因为无药可用凄惨而死,也不用担心被克扣军晌自己牺牲后无钱给家人温饱。

    一支部队要想拥有战斗力,先就是要让这个部队的兵没有后顾之忧,要让他们看见在战场上打了胜仗后会得到怎样的荣耀和利益,要让他们知道就算牺牲了也不用担心家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一往无前的冲向敌人并战胜敌人。

    走下飞机的张弛就感觉到了这一点,因为在机场附近到处都是一队队排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军歌的士兵走过。

    这些士兵,从他们的模样来看肯定不是新一军的战士,因为他们的军装和头盔都是崭新的(注:军装还是英式军装,中国此时穷得连新军装都配不起了,所以中国部队在经过缅甸时就在缅甸换上从印度加工运送过来的军装)。

    从他们的身上,张弛有点看到当初新一军刚刚训练出来时的朝气,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到达拉包尔的是之前在缅甸战场上不战而逃的第六军,还真认不出来。

    事实上,张弛在看着那些兵,那些兵也在偷偷的观察着张弛。

    有一队正在休息的兵还在小声的议论着:“那家伙是什么来头?一个人坐一架那么大的飞机!”

    “是啊!你们瞧……还有几辆吉普车一起来接的!”

    “至少应该是个团长吧!”

    “团长?团长会有这么大的飞机送?咱们军长都没这资格吧!”

    “那他是……”

    那些兵不由懵逼了,如果连军长都没资格,难道还是司令?但他那么年轻,而且司令这些兵都见过,显然不是这个军官!

    在一旁听着这些议论的美国教官放下嘴里的水壶,笑了笑回答道:“别猜了!他就是新一师师长张弛!”

    “哄”的一声,这些兵脸色立马就不一样了,甚至还有几个坐着兵都不自觉的站了起来,带着异样的目光朝张弛离去的方向望去。

    他们在国内早就听说过张弛的事迹……那时的他们还没当一回事,当兵的差不多都知道**部队里把战果夸大几倍宣传是常有的事,别人这么干,他们自己也这么干,所以听过了也就忘了。

    但是……

    当他们走出缅甸一路踏着带有训练营的小岛走过来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训练营的教官就是新一师的战士,他们教给第六军这些新兵的不仅有枪械知识和战术知识,还有很重要的一部份就是给他们介绍新一师在战场上的作战经历……而这些作战经历全都是真实的,一点一滴都是带着鲜血和生命的,甚至还有战士指着身上的伤口对他们说:“这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留下的,这是打佩莱利乌岛时留下的……”

    这是一种教育,也是在传输一种奋勇杀敌的精神。

    同时,也把张弛及他所带领的新一师及所有远征军战士的事迹植在这些继往开来的中国士兵的心里。

    只在那片刻间,这些中国士兵就有了种荣誉感,一种能够成为远征军一员的自豪感。

    这也是他们在知道那个从飞机上走下来的年轻军官就是张弛时,表现得如此震撼的原因。8
………………………………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权

    “军座!”张弛走进王麻子的指挥部,就给王麻子敬了个礼。

    “嘿,你小子!”王麻子回头一看是张弛,就兴奋的说道:“瞧你这大忙人,今儿个怎么有空回来了?”

    张弛闻言不由脸色大变。

    “怎么了?什么情况?!”见张弛脸色不对,王麻子顿感事情不妙。

    “军座,是你发的电报让我回来的!”

    王麻子闻言不由一愣,接着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通讯兵,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声,按着腰间的美式手枪就走了上去。

    “谁发的电报?!”王麻子冷冷的问,满脸寒光。

    通讯兵们都惊愕的回过头来望着王麻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王麻子加重语气又问了声:“是谁发的电报让张师长回来的?!”

    这时一名通讯兵怯生生的站了起来,回答道:“报……报告军座,是我发的!”

    “他娘滴!”王麻子一个劲步就走了上去,飞快的拔出手枪顶着通讯兵的脑袋,历声问道:“说……谁指使你这么干的?有什么目的?!”

    “军……军座!”通讯兵口齿不清的回答道:“是李参谋让我发的,他说是你的命令,当时军座就在另一个房间,我没有怀疑,就……”

    “李参谋?李介旬?”

    “是,是的!”

    “马上把李介旬给我找出来!”王麻子对身旁的几个警卫下令道。

    “是!”

    警卫跨着枪正要出去,却被走进来的几个人给拦住了。

    为首的正是李介旬,他脸上带着微笑说道:“军座……不劳军座动手,我自个请罪来了!”

    “李介旬,你好大的胆!”王麻子一看到李参谋就气不打一处来,提着枪就要上前,但却很快又被几个冲进来的第六军的警卫给拦住了。

    “怎么回事?”王麻子疑惑不解的望着这几个兵:“你们这是反了还是干嘛?!”

    “军座!”张弛把王麻子拦了下来,说道:“他们这只怕是早有安排了!”

    李介旬哈哈一笑:“师座果然是个明白人,不愧是新七军的智囊!”

    说着李介旬就让了开来,指着身后的一名中年军官对王麻子说道:“军座,容我来介绍下……这位是第二十一集团军司令长官霍献杰。”

    “王军长!”那被称作霍献杰的军官朝王麻子微笑着点了点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以前在昆明见过……我想,你该知道新七军已经编入第二十一集团军了吧!”

    王麻子不由一怔,然后就苦笑一声,走上前去朝霍献杰敬了个礼,问:“长官!这是怎么回事?电报里不是说你要一个月后才到的吗?”

    王麻子这话也是蛮问的,他哪里会不知道自己包括张弛在内,此时都掉进了蒋校长精心设下的一个夺权陷阱……这个陷阱高啊,先是假意说这个司令事务繁忙要一个月后再赶到,以此来麻痹王麻子使其失去戒心。

    关于这一点,张弛是根本就不知情,他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扑在怎么在东北方面打仗上了,完全没有考虑到后方中国军队里其实已经是暗潮涌动。

    应该说,这一点是张弛疏忽了。

    要知道这可是从国内一口气调来三个军,那么这三个军包括新七军在内又归谁指挥呢?所有人想当然的以为当然是归张弛指挥啊!这是张弛的计划,也是张弛要求的部队,除了张弛还有谁能指挥得了?!

    但蒋校长及新派来的第六军及后续第五十三军、第五十四军可不这么想……张弛不过是个师长,军衔还只是上校,凭什么让一个上校指挥四个军十几万人的部队?!

    另一方面,蒋校长也有意乘此机会将海外这支不听话的部队重新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于是就想了这一招,让第二十一集团军司令霍献杰随着第六军军部一起,在王麻子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赶到了拉包尔。

    霍献杰这人又是有点头脑的,他知道新七军的核心人物一个是王麻子一个是张弛,这其中尤其是张弛……他才是新七军的实际掌权人。

    所以,要夺权的话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张弛,于是就用长期潜伏在王麻子身边的军统特务也就是李介旬把张弛调了回来。

    此时的霍献杰以为已经是胜券在握了,毕竟王麻子和张弛在拉包尔的兵就只是一些后勤部队,而他霍献杰手里握的却是第六军,王麻子和张弛再怎么着也翻不了天。

    于是霍献杰呵呵一笑,对王麻子说道:“王军长,这其实都是误会……蒋校长知道你们二位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有功,所以特地让我来嘉奖二位的,没想到部下却把事情做成了这个样子!”

    “嘉奖?”王麻子眯着眼睛望着霍献杰。

    “当然!”霍献杰皮笑肉不笑的回答:“你看……我这个司令长官还是光杆司令一个,因为军情紧急一个人就这么赶来了。蒋校长的意思……是任命王军长为第二十一集团军的副司令长官,张师长为集团军参谋长。希望两位一定不要推辞!”

    王麻子暗道:这一招还真他妈的狠,一个是副司令一个是参谋,全都是没有实权而且还都在司令部范围内的,这差不多就是被软禁了。

    但王麻子还是笑道:“我们能推辞吗?”

    霍献杰拍着王麻子的肩膀笑道:“王副司令真会说笑,像你和张参谋这样的人才,你们要是推辞,我霍某人当然是不会答应的,如果没有你们……这仗还怎么打啊!”

    在一旁看着的张弛不由觉得有些不寒而栗,这场面表面上看似乎是两个很久不见的老友在叙旧,说的话也像是惺惺相惜,但其实都是暗藏着杀机。

    接着霍献杰又转过身来问着张弛:“张参谋,你怎么看?”

    张弛耸了耸肩,回答道:“我无所谓!到哪还不是为党国效力,在哪还是打仗?我只是想知道……我们做副司令和参谋了,那谁来指挥新七军和新一师?!”

    
………………………………

第四百六十九章 鱼肉

    张弛的想法很简单,新七军和新一师的那些兵可不是吃素的,不是霍献杰随随便便派几个人去他们就会服的,一个不小心,在这关键时刻闹出兵变来,只怕蒋校长那边都下不了台阶……毕竟此时日军正在全力朝中国进攻,他们正急着等太平洋方向的部队插入东北减轻正面的压力,如果太平洋的军队起了乱子,那也就意味着国内的压力不会减少半分。

    由此也可以看出蒋校长的“机关算尽”……就算在这危急时刻他也不愿意把内部斗争先放一放,至少等眼前的危机解决了再说。

    或许,这也就是蒋校长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吧,他的这个理论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如果内部不安定、不团结,又怎么能齐心一致的对付外部势力。这与“兄弟嬉于墙而御于外”似乎是一个道理。

    但其实……蒋校长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慨念。

    内部的团结,指的是兄弟之间暂时把无法解决的内部矛盾放在一边,先齐心协心把外敌打跑了再说。

    而蒋校长所说的“团结”的慨念,却是要先把其它兄弟干掉只留下我一个,这样才能算是“安内”。

    张弛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件事跟自己也有一定的关系。

    要知道……蒋校长原本是随便几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部队做做样子,一面是忽悠应付下美国佬,另一面又可以暂解国内的燃眉之急。

    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蒋校长根本就不考虑夺权……反正派上来的部队都是作为弃子,就算夺权了也是送到东北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