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官!”老者端起茶杯一边喝着一边回答道:“您救过我们一命,我家小姐认为至少该有点回报……这才命我冒着性命危险出来给长官提个醒。至于这难题是什么,长官应该比我还清楚吧!”

    “哦!”张弛笑了笑,他始终对老者一行人持怀疑的态度,当然也不相信他可以解决自己的难题。只不过现在自己对这长春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听听也没什么损失。

    抱着这样的心理,张弛就问着老者:“那么,先生你觉得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不敢称先生!”老者回答:“老朽李来福,长官叫我来福就可以了。”

    顿了下,来福就接着说道:“实话说……师座一路从旅顺打到新京,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让我们这些人好生佩服,不过目前看来,师座在新京是碰到硬钉子了!”

    张弛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硬钉子也算不上,只是鬼子过于狡猾,利用百姓作掩护,这让我们无法施展拳脚!”

    来福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了,这也是小姐一定要让来福来提醒长官的原因之一……”

    “嗯!”张弛眉头微微一皱,暗道这老头倒是啰嗦,三言两语他总是要扯到他家小姐,好像有意要让自己记下他家小姐这恩情似的。

    来福善于察言观色,看到张弛这表情自然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打了个哈哈,就说道:“军情紧急,来福也不绕弯了。不知道师座……是否知道新京守军间的关系?”

    “你是说……日军和伪军的关系?”张弛闻言不由眼睛一亮。

    这一点张弛倒知道的还真是不多,特困生等人布置进长春,主要任务是收集军事情报及组织人员以备里应外合,只是因为日军突然改变了防御布署,导致特困生所获得的情报和布置都失去作用了而已……情报方面,日军突然进城防御于是大多作废,偷偷组织起来的武装,又因为日军下令所有人都必须呆在房里而无法集中并发挥作用。

    这也正是佐佐真之助的高明之处,突然改变的计划可以说是打乱了张弛所有的布署。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来福微微点头,说道:“大多数伪军都由日军任主要军官,也就是由日军控制。但这满洲国军……哦,伪军,其人数虽然只有两万余人,但成份却极其复杂,有大多由朝鲜人组成的间岛特设队,有由蒙古人组成的叽野部队,甚至还有由白俄罗斯人组成的浅野部队……”

    “哦!”这倒是张弛没想到的,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伪满洲国本来就是各民族百姓汇聚的地方,就像伪满洲国的国旗都是五种颜色代表五个民族,何况此时就连蒙古也都在日本的统治之下,会有蒙古兵、朝鲜兵等就不奇怪了。

    “让人难以容忍的是……”接着来福就满面怒容的说道:“日本人却是更信赖朝鲜人、蒙古人,而满人、汉人就处于劣等地位,在军队中往往就处处受制。”

    张弛点了点头,这不难理解……要知道东北三省原本就是满人、汉人的地盘,在这一带人口众多势力盘根错结,日本人担心满人、汉人会借势而反,所以当然就更相信在本地没有什么势力的蒙古人、朝鲜人等,这其中尤其是朝鲜人……朝鲜已在日军的统治下数十年了,相当一部份被洗脑洗成了对日军忠心耿耿,当然能受到日本人的重用。

    “你的意思是说……”张弛问:“我们可以挑起伪军内部的矛盾?”

    随即张弛就摇了摇头:“日本人想必对满人、汉人有很深的忌禅,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满人、汉人进行控制,想要挑起其内部矛盾并不容易!”

    确切的说,挑拔日、伪军乃至伪军的内部矛盾不是不可行,甚至对于这种多民族混合而且还是以利益或是被强迫混合在一起为日军服务的军队,其上上策就是离间其内部关系。

    但问题就是,这种离间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得到的,它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而远征军的“闪电战”却要求能迅速拿下长春。

    来福摇了摇头,说道:“我家小姐知道长官等不了,现在的形势很明显,时间拖得越久对长官就越不利……”

    “哦!”张弛不由一愣,没想到他家小姐还有点眼光。

    “重点是……”来福说道:“日本人这样的统治,也就是首重日本人,其次是朝鲜人,再次是蒙古人,最后才是满人和汉人……”

    说到这里来福不由顿了下,张弛知道来福的意思,这里头汉人是被排在最后一位的,因为汉人最多同时最有理由抵抗日军,受到的控制和虐待也就是越深。这与当初元朝蒙古灭宋时是何其相像……区别只是那时是蒙古人排在首位。

    “由此!”来福接着往下说道:“满族的一些贵族就担心有一天会被日本人抛弃甚至性命不保,于是就用自己偷藏的财物偷偷组织起一支地下武装以备不时之需……这其中就包括宁王!”

    
………………………………

第五百三十四章 特使

    “宁王?”张弛满脸疑惑。

    “爱新觉罗载宁!”来福解释道:“光绪帝之弟,满州镶红旗人,人称宁王!”

    “哦!”张弛不由恍然大悟,他这才反应过来……清朝虽然在张弛的脑海里是早就亡了,但日本这是要建立伪满洲国嘛,那就要继续把这清朝给延续下去,就像日本在伪满洲国扶持起的一个傀儡皇帝溥仪一样。

    想到这里张弛不由有些好奇的问:“宁王是溥仪的……”

    来福苦笑了一下,回答道:“正是溥仪的叔叔!”

    张弛心下也不由感慨,大清怎么着也在中国掌权两百多年,其后代却要在这伪满洲国仰人鼻息,甚至都到了连安全都无法保证的地步。

    “你说……宁王组织了一只地下武装?”张弛问:“而且这支武装就在新京?”

    来福点了点头:“日本人为了伪满洲国的商贸,不得不放宽商人武装……而宁王又负责商贸打理,于是就……这也是我家小姐知道此事的原因,实不相瞒,我们也可以算是宁王置下的武装之一。”

    “哦!”张弛很快就想到当初救了来福等人时,来福手下一班人与马贼打得难分难解的一幕。

    这些人的军事素质似乎还不错……毕竟他们的对手是随时随刻都有可能出现的马贼,而且还都是以命搏命……马贼可都是亡命这徒啊。

    所以,被逼着也要练些战术或是枪法什么的。

    “那么……这支武装有多少人?”张弛问。

    “不多!”来福说:“直接控制的大慨有一千人!”

    “还有非直接控制的?”

    “当然!”来福点了点头:“他们中许多人来自军队,在军队里有战友,或许有些家人、亲戚在军队,紧要关头这些关系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军队。具体能影响多少人……只怕就连宁王自己也搞不清。不过粗略估计,四、五千人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尤其还是在这时候……”

    张弛明白来福说的意思,如果是在和平时期,那么这些沾亲带故的关系或许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毕竟大家都知道这伪满洲国是日本人的天下,孙猴子怎么也跳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但如果日本人的天下眼看就坐不稳了,那很有可能就是一呼百应了。

    想到这里,张弛不由连连点头,姑且不论宁王这一千多人的实力,就算他们打死不了多少日本人……有可能掀起五千人的起义那可是不得了的!这么一来日军在长春的防御体系很可能就会从内部崩溃或是出现缺口让中国军队乘虚而入了。

    “那么……你家小姐有办法联系上宁王吗?”

    “这正是我家小姐的意思!只不过……”来福有些为难的说道:“我现在很难再进城了!”

    “没关系!”张弛回答:“说说你家小姐的位置,我派人去跟她联系!”

    “那感情好!”说着来福很快就在纸上写下了地址交给张弛。

    等来福下去休息后,粱参谋就问张弛:“师座,你说……这来福的话可信吗?”

    “应该可信!”张弛回答。

    “为什么?”

    “首先……”张弛说:“满洲贵族的确像来福说的那样只是日本人的傀儡,他们会担心自己的性命并适当的建立自己的武装以防万一也是正常的。对于溥仪这样的‘皇帝’,日本人或许会看得很紧,但其它人比如这个负责商贸的宁王就不一定了!”

    “其次!”张弛接着说道:“如果来福说的是谎言的话,那他们又有什么目的呢?”

    张弛摇着头说:“我想不出他有任何骗我们的动机,比如他们希望以此达到什么目的……他们就算成功的骗了我们,我们都在城外不是?等城里打成一片后,我们再里应外合的发起进攻……这样的话,他们骗我们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嗯!”粱参谋点头表示同意。

    张弛随手就将地址递给了粱参谋:“把地址发给特困生,让他们派两个人去,设法与宁王取得联系!”

    “是!”

    随后张弛就想着:这如果真是个骗局的话,那么他们能骗走的就只有特困生派出的两个人……日、伪军该不会费这么大的力气布下一个局而只为两个侦察员吧!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特困生很快就与杨雨寒见了面接着又与宁王取得了联系,当天下午,张弛就接到来自特困生的一个电报:“一切顺利,对方今晚会派一个人出城商谈!”

    这里用“对方”,是为了万一情报被截留也不至于会暴露宁王的身份。

    看到这封电报,张弛就更放心了……这如果是个陷阱的话,宁王根本就不需要多此一举。他本可以通过特困生直接与张弛约好起义时间及注意事项,但他却要派一个来商谈……这说明宁王方面也很小心。

    当晚,宁王派来的这个“特使”才被张弛从城里抢了出来。

    之所以用“抢”这个词,是因为这个“特使”用了一个很特别的办法出城……

    从北门出城的话很危险,日本人为了避免进一步混乱和百姓的出逃,已经用火力将北门封锁了。

    于是,这个“特使”就先趁着黑暗潜伏至南门日军防线的后方躲进一间民房内,远征军突然朝南门发起突袭将日军防线往后压了压,接着把人抢出来后就迅速撤出。

    但是……

    当这个“特使”被带到张弛面前时,张弛不由愣了,是个女的……

    “师座,咱们又见面了!”

    “又见面?”张弛有些不解。

    “特使”轻轻一笑,摘下帽子落下满头秀发,带着些责怪的眼神看着张弛:“师座真是贵人多忘事……小女杨雨寒,感谢长官救命之恩!”

    “哦!”这时张弛才想起来,原来她就是那天晚上马车里见过一面的杨雨寒,只是那时光线太暗没看清,于是才一时没想起来。

    随后张弛就苦笑道:“宁王这是耍我吧,他早就想与我合作了对不对?”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条件

    “师座何出此言?”杨雨寒疑惑的问着张弛。

    “先是来福,然后又是你……”张弛说:“你们都是宁王派来的吧!”

    杨雨寒不由笑了笑,说道:“师座,你是聪明人,你以为……现在这时候,是宁王与你合作的好时机么?”

    闻言张弛不由一愣,杨雨寒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如果张弛站在宁王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此时应该静观其变……这场仗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万一要是押错了宝那可就全完了。

    另一方面,就算宁王决定起义,那早起义迟起义没很大的区别,宁王完全可以等到中日两军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有所动作,那时就是坐收渔翁之利而且风险也小得多。

    “师座!”接着杨雨寒就沉下脸来,说道:“实不相瞒,此事其实是雨寒极力撮合的,这也是雨寒不惜冒险出城的原因,为的只是一报师座救命之恩,既然师座不领情,那就当雨寒多管闲事了!”

    说着杨雨寒就从桌上取过棉帽,一边熟练的将头发盘起一边戴上,然后转身就走。

    “等等!”张弛赶忙出声阻止……这可是件天下掉下来的好事,张弛又怎么会让杨雨寒就这样离开。

    其实杨雨寒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在听到张弛的挽留声时脸上不由露出了点得意的笑容,但转身时又一本正经的问:“师座,还有何事?”

    张弛示意杨雨寒在桌前坐下,问:“那么……宁王有什么条件么?”

    “师座果然快人快语!”杨雨寒回答:“只有两个条件!”

    “嗯,说来听听!”

    “一:允许宁王拥有自己的武装!”杨雨寒说:“且不可追究宁王及其部下之前的任何罪责!”

    “没问题!”张弛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事实上,这一点不用宁王说也应该这么做……因为就算是在战场上投降的伪军差不多都是享受这样的待遇,何况宁王这还不是投降而是起义。

    “二:娶宁王之女为妻!”

    “什么?”闻言张弛不由跳了起来,顿了一会儿才望着杨雨寒问:“这也是你撮合的?”

    “这倒不是!”杨雨寒回答:“这是宁王的要求!”

    “我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名字……”

    “爱新觉罗显娴,字蕊贤!”杨雨寒似笑非笑的说道:“师座,她可是个大美人儿,温良淑德不说,还是个格格……这天上掉下的好事,哪找去啊!”

    “不,不行……”张弛有些手无足措了。

    “怎么不行了?人家格格还配上师座你?”

    “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师座有家室了?”

    “没有!”

    “那不就成了?”

    “我……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

    杨雨寒摊了摊手,有些无奈的回答道:“师座,你忘了他是宁王,宁王的思想可不像你这般开明!”

    张弛不由半张着嘴巴,杨雨寒说的也是。

    “可是……宁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张弛问。

    “很简单!”杨雨寒回答:“安全感!”

    “安全感?”

    杨雨寒点了点头:“就算师座答应宁王的第一个条件,让宁王保持一定规模的武装,但是谁都知道……以师座这支军队的武力,要拿下任何武装都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到时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们是不会这么做的!”张弛回答:“只要宁王遵纪守法,这一点宁王尽可放心!”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杨雨寒反对道:“在这乱世,谁都不能轻易相信,否则只会死得更快!何况宁王还是满清宗室,谁敢保证汉人能容得下他?”

    张弛不由无言以对……因为就连他都觉得宁王这种担心是何情何理的。

    “不过……”杨雨寒接着说道:“如果师座娶蕊贤为妻那就不一样了……”

    张弛不由苦笑了一声:“有什么不一样?说不准连我都自身难保!”

    张弛这说的倒不是假话,此时的他早已为蒋校长所不容,所以将来何去何从还真说不准。

    “这就是往后的事了!”杨雨寒回答:“到时宁王自是会与师座风雨同舟!”

    张弛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事情的发展已经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就连昨天知道佐佐真之助回防长春都没有现在这么突然。

    “师座!”杨雨寒接着说道:“如果师座同意这门亲事,除了能得到宁王相助和抱得美人归外,还有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

    “这里是伪满洲国!”杨雨寒解释道:“满洲国就有许多满人,其中就有许多人希望复国,这些人大多都在伪军中任职……”

    杨雨寒的话没说完,但张弛却是听明白了。

    如果张弛这个师座同时又是大清的额附,那大旗一招……希望复国的满族伪军那还不是纷至沓来?!

    见张弛沉默不语,杨雨寒又接着说道:“师座,你可要三思啊!宁王视此为合作的诚意,他的原话是……如果师座不答应这两个条件,尤其是第二个,那么他宁可助日本人守住新京!这……就不是师座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关系到千万官兵及百姓生死的大事了!”

    张弛苦笑了下:“看来,我是没得选择了!”

    “师座这么说……是答应了吗?”杨雨寒眼里不由闪过一丝兴奋,脸上浮起了一层不易察觉的红韵。

    然而心乱如麻的张弛却没有察觉到,他像是只斗败的公鸡似的颓然回答道:“需要我写下什么合约吗?”

    “不必!”杨雨寒回答:“宁王说……他相信师座一言九鼎,只要师座答应了,就可以进一步与师座商讨合作事宜了!”

    说着杨雨寒就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地图,在桌上摊了开来,说道:“这是日本人的城防图!”

    张弛拿起地图一看,不由大喜过望……这城防图详细的标明了日军工事的位置及驻守的兵力,番号甚至都详细到了小队一级。

    有了这张图,那就好办多了,其它不说……空中力量就可以对其进行精确的定点清除。
………………………………

第五百三十六章 21号仓库

    “宁王有什么计划吗?”张弛问。

    “我们认为……应该从北面进攻!”杨雨寒指着地图说:“里应外合的攻破北面引远征军入城,之后再由内往外打!”

    张弛不由点了点头,如果能打进长春,再由内往外打的话,那么几乎就是从日军工事的后面发起进攻,再加上远征军又掌握了日军工事的位置及相应的兵力,那么要一个个拿下这些工事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为什么是北面?”一直没有插嘴说话的粱参谋问了声。

    “师座请看!”杨雨寒指着地图上日军的工事,说道:“因为远征军对长春实施围三厥一,所以日军将相当一部份的兵力调到了东、南、西三面,同时也不断的将弹药往这三面移,也就是说……日军在北面的防御最为薄弱,甚至还有许多日军调转了枪口用来阻止百姓出城!”

    粱参谋点了点头,打北面的确可以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杨雨寒接着说道:“我们还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张弛疑惑的看着杨雨寒,问:“什么意思?”

    选择北面为突破口这一点在张弛的意料之中,但这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张弛就完全猜不到是怎么回事了。

    粱参谋也好奇的看着杨雨寒。

    杨雨寒轻轻一笑,用拇指习惯性的将额前的头发捋到耳后,解释道:“日本人不是做百姓打扮混在其中吗?我们也一样可以……”

    粱参谋不由哦了一声。

    张弛却皱起了眉头:“可是……日本人不是实施戒严吗?百姓都必须呆在房里,你们装成百姓又能有什么用?”

    杨雨寒回答:“我们可以再制造一次骚乱,让百姓从北面逃窜,而我们的人……就混在百姓中……”

    闻言张弛和粱参谋不由面面相觑。

    这不是说杨雨寒说的这个计策不好,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可以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策略了。

    但是,这却是在利用百姓及可能会造成大批百姓伤亡的基础上的。

    更让张弛有些无法适应的是,这个可以说冷血的计策,竟然是出自杨雨寒这个女流之口,她在说出这些时还十分平静,就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怎么了?”看到张弛和粱参谋异样的眼光,杨雨寒不由有些疑惑。

    张弛只在心里感叹……这女人还真是人如其名,雨寒,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没什么!”张弛说道:“继续说……”

    粱参谋不由意外的看了张弛一眼,他原以为张弛会反对这么做的,但是张弛却没有。

    其实张弛心里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有所伤亡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过于心慈手软把战事拖得太久,反而会让百姓伤亡更大。所以,反而是像杨雨寒说的那样,虽然在作战当时会造成一些无辜百姓的伤亡,但因为可以快刀斩乱麻,所以在总体上反而会减少百姓伤亡。

    这就是战争的无奈,有时就是需要做出这样的艰难的选择。

    “接下来……”杨雨寒在地图上指着一个位置说道:“从北面突入后,我们需要远征军用最快的速度强攻下这里,21号仓库!”

    “为什么?”张弛问。

    这个21号仓库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间四层楼房,原本应该是座校舍,大慨是后来才被日军用作仓库的。

    “听说过516部队吗?”

    杨雨寒的话立时就在指挥部投下了一枚炸弹。

    “你是说……”粱参谋迟疑着说道:“日本人的化学部队?”

    杨雨寒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日本人有两个臭名昭著的部队,一个是731细菌部队,这支部队在哈尔滨。另一个是516化学毒气部队,这支部队在齐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