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日军的确是急了……

    牛岛满一次又一次的朝日本本土发出求救的电报,而梅津美治郎就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安慰牛岛满:“牛岛君,再坚持几日,我们很快就组织援军!”

    这话就连梅津美治郎自己都不相信。

    援军?用什么增援?

    没有航空母舰,军舰上去就是送死,就像之前用“大和”号战列舰增援一样。

    战机又完全不是敌人的对手……难道让步兵游泳过去?!

    但梅津美治郎还真组织了一次异想天开的增援。

    这次增援就是日军的空挺第一旅一部(日军伞兵),大慨有一个中队两、三百名日军从日本本土搭乘十几架运输机出发,企图对读谷机场发起空降袭击。

    日军的这个举动让所有人包括张弛在内都大跌眼镜……日本人这是在干嘛?

    这个增援行动可以说是梅津美治郎的无奈之举,说好了要增援总得有点行动吧!能够增援的就只有伞兵了,可是牛岛满所在地又不适合伞兵空降,于是只能用伞兵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或是根本就是用这群伞兵的命去换一个对牛岛满的交待和心理安慰,于是就对读谷机场展开了空降作战。

    其结果就不用说了,这十几架运输机还没飞到冲绳上空就被击落了大部份,最后只有一架运输机飞到读谷机场上空,而且那些伞兵还居然跳伞了。

    读谷机场里上千名美军,另外再加上大批的坦克、高炮等,眼巴巴的看着空中二十个降落伞缓缓的往下降……

    过了好半晌,一个美国大兵才骂了声:“去他妈的,日本人越来越小气了!”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史迪威

    虽然张弛是觉得没必要再对日军展开进攻,就像有些话叫“穷寇莫追”……敌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那就让他们在山穷水尽中自己做出抉择。而这个抉择不管是什么都是对中美联军有利的,比如投降,比如不顾一切的再次发起反攻。

    反之,如果急着去追杀这些日军的话,反而需要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

    但美军却并不这么想。

    这大多是迫于海军方向的压力,来自日本本土的自杀式攻击还在持续,美国海军还在持续以每天一艘军舰的损失。

    只是特纳方面没有意识到的是,此时海军其实完全可以撤出冲绳海域了……战争烈度在减小,美军需要的补给也在减少,空中补给完全能满足冲绳岛的需求,海军只需要将战斗机进驻冲绳岛保证冲绳岛的制空权就可以了。

    不过,美军或许并非不知道这一点,因为很快就有两个“地狱猫”战机编队进驻浦添机场和读谷机场,接着又有五个战机中队进驻伊江岛机场和与那原町机场,要知道这些大多是先进的“地狱猫”战机,其中有两个战机中队是“野马”战机……“野马”战机最大的优点是超远航程,它们从冲绳起飞就可以更好、更快的为轰炸东京的B29战机护航保驾。

    这几个战机中队的进驻就完全屏蔽了来自日本本土的空中威胁,甚至还有几架战机尝试着飞到日本本土上空……

    这是美军飞行员的自发的行为,美国此时还没有进攻日本本土的打算,同时战机飞进日本本土还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们会暴露在日军的防空火力之下。

    所以,对飞行员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海面上沿着日本的海岸线飞行,只有必要的时候比如侦察或掩护B29轰炸东京时才迅速突入海岸线接着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又逃离敌人防空火力的攻击范围。

    但桀傲不训的美军飞行员当然不会一板一眼的服从命令,他们总是“一不小心”就闯进日本上空耀武扬威一番然后再逃出来,他们把这当作一种炫酷的方式,回来后就可以告诉战友们他已经飞到日本上空了。

    这也就是在告诉美军高层指挥官,此时的日本对美国海空军已基本无可奈何了,当然对冲绳也不会有增援。

    但美国佬的想法,就是不把整个领土都占领就不安心……这个担心从某方面来说的确也是必要的,因为美军最怕打近战,万一出现类似硫磺岛那样,日军乘着夜色偷袭给美军造成惨重的伤亡,美军指挥官就要为此负责了。

    于是美军依旧在朝日军防线展开进攻。

    只是接下来的这个糸港防线却并不容易对付……

    首先是糸港防线一带地形复杂便于防守,其次就是冲绳百姓在这里建了很多龟甲墓……龟甲墓其实是源自中国,中国福建、浙江一带大多是这种墓(冲绳人有许多是福建、浙江后裔)。

    这龟甲墓在战斗中那就是上好的水泥工事……日军把这些墓穴凿开,将棺材拖出来,然后带着些弹药和食物躲在里头,浑然就是一个现成的碉堡。

    如果只是一个、两个这样的墓穴的那还好,那对美军来说也就只是几枚火箭弹或是火焰喷射器的问题,但这些墓穴动不动就是连成一片,而且往往建在地势险峻的位置,这就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少将!”这时盖革又将目光投向了张弛:“我想借用你的部队,不知道你有什么意见?”

    “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张弛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张弛心里明白,盖革是借用远征军的独立二营……独立二营在浦添机场那一仗算是打出了名声,就连美海军陆战队里的老兵在听说了独立二营收复浦添机场的经过后都惊为天人。

    这倒是正常的,此时就连美军都还没有类似独立二营这样的特种部队,所以这次作战就给美军包括盖革在内耳目一新的感觉。

    “少将,你知道的!”盖革带着些请求的语气对张弛说道:“我们在前线上遇到了点麻烦进展缓慢,如果是用上你的独立二营……我相信那些狙击手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的!”

    “我知道!”张弛回答:“但是将军……正如我之前所说的,我们只需要冷静的保持防守,那么胜利很快就会到来,我不会让我的士兵上去白白浪费他们的生命!”

    “那好吧!”盖革只能无奈的耸了耸肩。

    其实张弛拒绝盖革不只是这个原因,更是不愿意暴露更多的关于独立二营的实力……张弛相信,盖革很有可能也是因为看上了独立二营所以才希望让独立二营上战场的,这样他就能对独立二营有更多的了解。

    “你们在讨论什么呢?”这时从门口走进来了一名美国将军。

    “将军!”盖革当即挺身敬礼。

    张弛则愣愣的看着这名美国将军一时没回过神来,原来这名美国将军不是别人,正是中缅印战区司令史迪威。

    “怎么了?我的孩子!”史迪威热情的拥抱着张弛,乐呵呵的笑道:“不认识我了吗?”

    “不,将军!”张弛回答:“很高兴再次见到您!”

    “是啊!”史迪威拍了拍张弛的肩膀,感慨的说道:“在缅甸的时候,我记得你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一年多没见已经长大了,成为一名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了!”

    顿了下史迪威又接着说道:“我在中国听说了很多关于你的事,干得不错,孩子,我很为你骄傲!”

    “将军!”张弛有些疑惑的问:“你怎么来了?”

    史迪威摊了摊手,说道:“我是来这指挥部队作战的……第10集团军司令,没有告诉你,是因为我想给你个惊喜!”

    张弛不由“哦”了一声。

    虽然史迪威没说,但张弛却知道……史迪威这是惹恼了蒋校长,在蒋校长的强烈要求下被调回来了。
………………………………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史迪威(二)

    张弛猜的没错,史迪威的确是在蒋校长的强烈要求下,甚至以不与美军合作为威胁迫使罗斯福不得不将史迪威调回美国。

    对于史迪威……蒋校长可以忍受他的脾气,可以忍受他对国军甚至蒋校长本人指手划脚,但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史迪威建议美国与共产党合作并为其提供补给和装备(史迪威于1943年9月建议使用共产党第18集团军等部队向华北日军侧翼进攻,并建议给西北部队以充分的供应)。

    换句话说,史迪威被召回美国,名义上看似升迁……比如现在担任第10集团军司令指挥冲绳战役,但冲绳战役此时已接近尾声了,而且指挥的军队及重要性完全无法与指挥中国驻印军相提并论。

    所以,张弛完全能够理解史迪威眉宇间的那一点落寞。

    “这样也好!”张弛与史迪威和盖革几个人在桌前坐下,张弛给史迪威倒上了一杯咖啡,说道:“我相信,在这里的工作会比在中国要轻松得多!”

    “当然!”史迪威哈哈笑道:“恕我直言,在中国指挥部队,最主要的敌人不是日本人,而是你们的蒋校长!”

    醋酸乔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不忘挖苦别人几句。

    “当然!”史迪威补充道:“张……我相信你的部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这多亏了将军的整训!”张弛回答。

    张弛这话倒真的,国军的指挥体系错综复杂,就像是一棵烂了根的树一样,如果不是史迪威大刀阔斧的改革整训,想要有现在的远征军那根本就不可能。

    史迪威笑了下,说道:“事实上,只有你们这第一批部队,改革才是最彻底的,明白吗?”

    张弛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第一批远征军与其它远征军当然不一样……第一批远征军训练出来是为了打通中缅公路的,而且还是国内精锐出来有文化有素质的兵源,关键还是远离蒋校长的控制在缅甸(历史上是在印度)训练,史迪威可以放手改革。

    至于其它远征军,比如史迪威在云南训练的那三十个师……一方面是人数太多无法保证训练质量,另一方面则是在国内训练始终都会受到各方面势力的影响,就像新调上来的53军、54军那样,与第一批远征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那么……”喝了一口咖啡,史迪威就问着张弛:“我刚接手这个该死的岛屿,对形势并不了解。接下来战斗该怎么打,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我们正在向敌人进攻!将军!”盖革回答:“不需要多久就可以彻底占领冲绳了!”

    “嗯哼!”史迪威点了点头。

    这是他来之前就知道的事,史迪威心里清楚,罗斯福会让他来指挥第10集团军,并不是因为电报里所说的那样,说什么他对日本人及其战术十分了解,而是想给史迪威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见张弛不说话,史迪威就问着张弛:“张……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不,我没有不同的想法!”张弛回答:“不过我只想知道,当冲绳战役结束之后……也就是美国占领冲绳之后,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这是个简单的问题!”盖革回答道:“接下来肯定是在冲绳建立空军和海军基地,这样就可以封锁日本本土与其东南亚殖民地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冲绳的机场加强对日本本土的轰炸!”

    “然后呢?”张弛问:“就等着日本人投降吗?”

    张弛这么一问,史迪威就明白张弛的意思了,他点了点头,说道:“日本人是不会投降的,不管我们往日本投多少炸弹!”

    这一点是史迪威根据对日本人的了解而作出的判断,同时也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当然,这炸弹不包括两颗原子弹。

    “没关系!”想了想,史迪威就对张弛说道:“就像我之前告诉你们的一样,我要带着你们打到东京去……现在我可以兑现这个诺言了!”

    “将军!”张弛回答道:“我想先说说冲绳战役的慨况,这场战斗与以往战役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人学会了使用反斜面战术,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知道使用‘消耗战’消耗我军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像以往一样没头没脑的发起玉碎进攻。这也就意味着我军要消灭日军就必须得付出时间和生命。冲绳战役就是个例子……我们对付的日本正规军只有区区六万左右,但他们却可以迅速征召百姓扩充部队,使我军伤亡达到五万之类,百姓伤亡大慨是三分之一达到十余万之众,这还是我们成功的设计诱使日军反攻的情况下,如果日军不发起反攻呢?”

    “你说的意思是……”

    “冲绳百姓还可以说不是日本人!”张弛继续说道:“如果打到日本本土,这个伤亡比例可能还会更大。那么……将军,咱们不妨算算,日本有七千多万百姓,至少可以动员五百万的军队,就算以十比一的伤亡比,进攻日本很有可能也要付出五十万的伤亡……”

    史迪威闻言不由点了点头:“我们承受不起这么大的代价,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日本人会一直抵抗下去,就像冲绳战役一样!”

    历史上的美国,也正是在打了冲绳战役后,以冲绳战役的伤亡比估计进攻日本本土代价,于是才选择了往日本本土投原子弹而不是直接进攻。

    但问题是……历史上的美国打完冲绳战役后原子弹已经研制成功了,于是美国可以选择原子弹而不是进攻日本本土,现在距离原子弹研制成功还有一段时间,于是美国似乎无计可施。

    “更重要的还是……”接着史迪威又指了指地图上的非洲,说道:“德国人在非洲正朝苏伊士运河步步进逼,尽管有我们的增援,但英国人的防线还是岌岌可危……我们没有能力再投入这么多的地面部队进攻日本本土了!”
………………………………

第六百二十三章 围而不攻

    “那么……”史迪威架起了二郎腿,问着张弛:“你有什么想法呢?我们该怎么解决?”

    “我的想法很简单!”张弛回答:“现在是该缓一缓的时候了,具体该怎么做……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围而不攻’!”

    “围而不攻?”史迪威是个中国通,他当然知道这成语的意思,想了想,史迪威就反问道:“但是,围而不攻会不会给日本人休生养息的时间?反而让他们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史迪威刚到太平洋战场,对战局和日本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

    盖革在旁边提醒道:“将军,日本是个资源严重篑乏的国家……他们需要从中国或是其它东南亚国家掠夺资源,而我们只需要占领冲绳和中国东北,就从陆地和海洋上将他们的运输通道给切断了!”

    “哦!”史迪威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张弛对着地图补充道:“详细的说,情况是日本人的工业集中在中国东北和日本本土,我们占领了中国东北就已经相当于断其一臂。当然,日本更重要的工业比如军舰、飞机、坦克制造业大多都在日本本土,然而……没有生产原料,他们又能生产出多少东西来呢?要知道日本人在战前就已经是为了建立海军而牺牲坦克装甲的厚度。更何况,日本人就算还能生产出军舰、战机……又能对美军构成什么威胁呢?”

    史迪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张弛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据美国方面获得的情报,日本本土此时的钢产量大慨只有600多万吨,这还是在战争时期全民大动员的产量,相比美国……年产量则有6000多万吨,整整高出了十倍。

    不过重要的还不是这个,重要的是日本人的这些钢产量又能有什么用呢?

    日本是个岛国,被美军一围就会出现十分尴尬的局面:

    生产步枪、坦克……只要中美联军不进攻,这些玩意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生产军舰,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只不过就是在海底多添一块铁皮而已。

    生产战机……战机得烧油还得有飞行员,更重要的还需要有技术,不会生产机床的日本在航空发动机上注定无法取得较大的突破,于是战机只会被动挨打,而且这个差距还将越拉越大。

    所以,进攻日本本土实际上没有很大的必要……在占领中国东北及冲绳后,日本实际上已经被包围没有发展空间了。

    “更何况!”张弛一边为史迪威的杯里添了些咖啡,一边说道:“我们还可以通过轰炸日本来削弱其工业能力,这样下去日本只会越来越弱,而美国却拥有太平洋各个方向的资源而变得越来越好,也就是说往后差距还会不断拉大……我想不到有什么进攻日本本土的理由!”

    “你的想法是对的!”史迪威说:“只不过……我担心我无法说服我们的总统,你知道的,他希望早日结束这场战争使美国军队得以脱身,这不但会为他带来选票,更可以使美国能够将所有的资源和精力提入到非洲和欧洲战场上去!”

    张弛摊了摊手,笑着反问道:“美国军队为什么会不能脱身呢?”

    “你的意思是说……”

    “是的,将军!”张弛回答:“我认为由中国军队就足以做到这一点了,你说是吗?我们有海军、有空军,甚至还有‘地狱猫’战机……问题只是我们的数量不足以封锁冲绳海空。所以,只需要美国方面一点小小的援助……”

    “说的太对了!”史迪威两眼不由亮了起来:“我们可以在冲绳训练更多的中国军队,只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现在我们训练的重点不再是陆军,而是海军和空军,这样既可以长期封锁日本本土又可以使美国从这个泥潭里挣脱出去!太好了,我马上把这个想法向华盛顿报告……”

    看着史迪威迫不及待的背影,张弛不由暗道得计。

    张弛所有这些建议其实更主要的还是在为中国远征军打算……当然,这些建议对美军也是有相当大的利益的,就像之前所说的,在现在这种情况,只有同时符合美国和中国的利益的想法才有意义。

    之所以说,这些建议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

    首先要说日本。

    历史上美国两颗原子弹往日本一投,炸死了十几万人,另外还有数十万人受影响,这一来就把日本人给吓坏了,也让日本绝大多数人认识到这么下去只有亡国灭种一个下场,这才形成共识选择投降。

    但是……

    如果原子弹没投呢?没把日本人给吓住呢?

    受军国主义影响很深的日本人显然会继续死撑,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局面。

    所以,有人说两颗原子弹其实是救了日本,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以冲绳战役为例,死伤的日军就不说了,百姓就死了大约三分之一,按这比率计算打下日本的话,日本百姓少说也要死两千万。

    所以在现代时,还有日本人以原子弹受害者的身份要求投掷原子弹的美军飞行员道歉……这真是荒天下之大缪,没那两颗弹弹日本现在只怕都还在吃树皮,更何况,他们只考虑自己被炸,却完全不考虑自己为什么被炸,然后就理所当然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别人。

    张弛现在想要改变的就是这一点,或者说至少是暂时改变。

    这么做对中国部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美军需要训练远征军的海空军以使其有能力在冲绳岛海空域封锁日本。

    张弛的这些建议,也算是投史迪威之所好了,因为他正处于被“赶下台”的那种状态,从一个掌握实权指挥和训练千军万马的将军变成一个几乎可以说要被闲置的第10集团军司令。

    但如果张弛的这个建议能被接受,那么史迪威显然又会显然回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原因很简单,训练中国部队的工作显然又会落到史迪威身上。
………………………………

第六百二十四章 封锁

    史迪威的意见很快就传达到了罗斯福那里,罗斯福看完电报后随手就递给了欧内斯特。

    欧内斯特一边看着电报一边点头:“总统先生,应该说……这或许是我们现在最好的选择!”

    “我知道!”罗斯福回答:“但是……此时相比起日本人来,我更担心的却是中国人!”

    “中国人?”欧内斯特疑惑的望着罗斯福:“你是说中国远征军!”

    “是的!”罗斯福点头道:“更确切的说,是那个中国少将……他是个出色的军人,而且我相信,他的目的绝不会仅限于此!我担心有一天他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如果有这样的敌人,那就太可怕了!”

    “他没有理由成为美国的敌人不是吗?”欧内斯特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让中国军队驻守东北,而美军驻守冲绳!”

    罗斯福又将另一封电报递给了欧内斯特,说道:“德国人在北非对英国人又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后面就是塞得港……如果德国人成功了,苏伊士运河乃至红海都会落入德国人手里,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欧内斯特回答道:“美国通往英国的航路就会被切断,确切的说,就是要绕过好望角才能到达英国!更糟糕的还是……美国的原通道也会被德国切断!”

    “是的!”罗斯福回答:“所以我们必须把兵力和资源调往北非增援英军,包括海军的大多数力量。所以,我们没有其它选择!”

    如果是张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