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使原本还全速追击的德军坦克不由纷纷收住脚步停了下来,但他们却不敢转向……因为这对于坦克来说无异于找死。
海森堡也被眼前这景像给惊呆了,好半晌他才反应过来,接着不由大叫:“这是中国人,中国装甲团,他们一直藏在这……”
接到情报的海因茨蓝道不由从装甲车的座位上像弹簧般的跳了起来,他举起望远镜往前一看,果然就见一排排“谢尔曼”出现在沙丘分界线上,中国人甚至都已经开始在沙丘上架设反坦克炮了。
“该死!”海因茨蓝道骂道:“狡猾的中国人,我们上他们的当了!”
海因茨蓝道说的没错,正常情况下海因茨蓝道有信心能击败中国装甲团,就算再加一个英国装甲团也一样,毕竟德军装甲师的实力在那摆着,两百多辆坦克外加两个炮兵团,尤其是这其中还有高射炮可以拒敌于千米之外。
但此时的德装甲师却再一次出现各型坦克及火炮彼此分离无法相互支援,而德装甲师在坦克上相对“谢尔曼”来说却没有任何优势。
“快!”海因茨蓝道不由大叫:“命令4号坦克群全速增援!”
但这时才命令4号坦克全速增援已经太迟了……
随着张弛一声令下,中国装甲团就万炮齐发,开在前头的一排德军坦克立时就爆起了一团团火球,接着数十量“谢尔曼”坦克就像沙漠里的行军蚁似的,排着整齐的队形在反坦克炮的掩护下,不紧不慢的杀进了德军坦克群。
这是一场坦克间的近身搏杀。
其实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昨晚中国装甲团就经历过一次,只不过那是在夜晚而现在是白天。
夜晚的近身搏杀可以说双方战斗力都无法发挥,取胜更多的是靠战术和经验,当然还有运气。
白天的近身搏杀那就不一样了,这完全就是一种作战素质以及坦克性能的比拼。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德军坦克兵的素质相当不错,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角度用炮口对准对面开来的敌人的坦克,甚至还有些德军坦克一边前进一边瞄准开炮,而且也打得很准。
坦克在作战时忌讳停着不动,虽然这会使炮手更容易瞄准并提高命中率,但同时自己也很容易被敌人瞄准击毁。
尤其难得的还是德军知道这时候该前进而不是后退……德军坦克不像日本坦克没有倒档。
但这时如果选择倒档显然是错误的,先不说倒档速度慢,如果拉开了敌我之间的距离,射程远穿甲能力强的“谢尔曼”坦克反而更具优势。
然而,就算德军坦克前进也没好到哪里去,原因是他们除了要承受“谢尔曼”的火力外中,还要承受敌人布设在沙丘上的反坦克炮的炮火……这也是“谢尔曼”坦克群选择慢速杀入敌人坦克群的原因,速度快了一方面会影响射击精确度,另一方面则是会很快脱离反坦克炮的掩护。
其实中国装甲团还有另一样装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巴祖卡”火箭筒。
近身肉搏就是近距离作战,这时候坦克炮反而很难发挥作用,原因一个是坦克炮射速慢,另一个则是敌我距离太近,有时就在眼前,再加上敌我坦克又是相向而行,所以常常只来得及打上一、两发炮弹就擦身而过,接着就只能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但火箭筒在这种战斗中却是如鱼得水……坦克在前恰好就可以成为火箭筒射手的掩护,装好弹做好发射准备后,从坦克后闪跳出来快速瞄准,然后“啾”的一声,一辆德军坦克立时就被炸瘫。
当然,德军手里也有类似“巴祖卡”火箭筒的东西,那就是“铁拳”。
不过悲催的是,此时德军的“铁拳”才刚研发出来不久,还是最初型号的“铁拳”30型……这玩意穿甲能力是强,有140MM的穿深,足足比“巴祖卡”火箭筒多了40MM,“谢尔曼”坦克的装甲几乎就只有其穿深的一半,这要是捱上一发那肯定是受不了的。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射程只有30米,几乎可以说就是一个大号手榴弹。
这个弱点是致命的,因为步兵站姿投掷手榴弹的标准是35米,经过训练的好兵投个四、五十米那也是寻常事,于是躲在德军坦克后的“铁拳”射手就完全被远征军手榴弹压制,还没等他们来得及探出身来发射,一排排的手榴弹就已经将他们炸得七零八落了。
………………………………
第六百八十四章 撤军
于是随着一声声轰响,德军坦克就一辆接着一辆的冒起了黑烟或是直接爆成了一团火焰。被击毁的坦克里时不时的会爬出几个幸存的德军士兵,有的身上还带着火焰,但他们很快就被远征军战士们击毙……只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的距离,这对远征军战士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他们甚至都不需要瞄准,枪口一抬“砰砰”几声,就轻松的将他们撂倒在地。
至于跟随在坦克后的德军支援步兵……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坦克并补足坦克对外感知能力不足的短板的,同时他们也得依靠坦克的防护,而一旦坦克被击毁,他们几乎就是暴露在敌方坦克的强大火力之下变成待宰的羔羊了。
这一幕看在海因茨蓝道的眼里不由又气又急。
他气的是自己一开始怎么就没想到中国装甲团就藏在英军装甲团撤退的路线上,以至于让装甲师一脚踏进了中国军队设下的陷阱。
急的是……德国的坦克和装甲车本身就不多,甚至可以说就连德国步兵都不多,同时又因为首相不重视北非战场以及后勤补给十分困难等原因,这些坦克可以说是被击毁一架就少一架,要是继续这样打下去,只怕德军的非洲军团就要元气大伤且无法恢复了。
“将军!”这时一名通讯兵报告道:“4号坦克集群已经赶到,但是敌我混成一团无法参战,科尔上校请求指示!”
海因茨蓝道咬了咬牙,就下令道:“命令科尔上校,做好掩护部队撤退的准备!”
“是!”
紧接着海因茨蓝道又下了一个命令:“2号、3号坦克群……撤出战斗!”
“是!”
“高射炮在什么位置?”海因茨蓝道问。
“距离我们还有五公里,正在全速赶来!”
“就地做好战斗准备!”
“是!”
……
于是战场很快就出现骚动,德军士兵用迫击炮打出一排排的烟雾弹,然后坦克迅速掉转方向后撤。
中国装甲团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在后头紧追一阵又在战果上增加了十几辆坦克,接着就迎头撞上了德军做好防御准备的4号坦克。
4号坦克各方面的性能与“谢尔曼”不相上下,只不过此时德军的4号坦克只有二十几辆,而中国装甲团却还有五十余辆“谢尔曼”,几乎是两辆甚至更多对付德军一辆,一阵炮火轰鸣后又干掉了八辆4号。
接着德军4号坦克群又在烟雾弹中倒档后撤……
“停止追击!”张弛下令。
“停止追击!”
……
命令逐级传了下去,中国装甲团很快就收住了脚步。
“副军座!”步话机里传来吴敏的声音:“怎么停了?咱们也像他们追英国佬那样追上一阵,怎么着也可以再打十几辆!”
“全都不许追!”张弛下令道:“返回原地驻防!”
“是!”吴敏只好应了声。
放下步话机后,张弛就在心里暗赞德军在坦克作战方面的老道……即使是在被自己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他们也还是能层层设阻从容撤退,张弛甚至都看到德军士兵已经在后头布设地雷。
所以这要是追击的话,那就跟德军追击英军是两回事……英军那是真正的溃逃,而德军却能做到有条不紊,甚至如果追下去只怕就要碰到德国人用高射炮布置好的防线了,到时只怕就会“反胜为败”了。
而另一头的海因茨蓝道,他在看到中国装甲团并没有追上来时不由叹了一口气,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这个面子是找不回来了。
如果说昨晚那一仗是因为不知道中国装甲团的实力而阴沟里翻船的话,那么今天这一仗……则是实打实的两支钢铁部队的碰撞,事实证明中国装甲团的实力不仅不是“坦克里的步兵”,其战斗力比起德军装甲部队也是有过之无不及。
这一仗,德军又在沙漠里留下了七十余辆坦克,这其中有八辆是4号坦克,而中国军队仅仅只损失了十一辆坦克,其中还有三辆是受到攻击后出现机械故障,稍做修理后还可以再次投入使用。
于是毫无疑问,中国军队再次获得一场大胜。
“将军!”随后海因茨蓝道就给隆美尔发了封电报:“我请求撤回防线,我们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还在焦急的等待战斗结果的隆美尔看到这封电报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不由愣在原地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隆美尔为这次穿插准备了很长时间,原本他是对玛海拉玛志在必得……夺取玛尼海拉玛的补给不但可以打击英军的士气及切断开罗与塞得港、亚历山大港的联系,还可以补充德军日益减少的补给。
但是现在,不但什么都没得到,反而还折损了大批坦克和装甲车。
沉默了一会儿,隆美尔就回电道:“请求准许!”
因为隆美尔很清楚,这一场仗继续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第21装甲师损失了将近两百辆坦克,这使得整个装甲师只有一百余辆坦克,而中国装甲团和英军装甲团加起来也差不多有这么多坦克,也就是说两者实力相当。
当然,英军装甲团的战斗力要打个折扣,但想要短时间内歼灭这两个装甲团已基本不可能了,一旦英军后续援军赶到,第21装甲师只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所以,隆美尔只能承认失败放弃玛海拉玛。
于是一声令下,德军第21装甲团就调转方向往西撤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德军士兵与来时的自信满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德军一动,张弛那边很快就得到了情报:
“将军!”艾布纳兴奋的报告道:“德国人撤退了,这一回是真的,我们的侦察机侦察到他们往西撤退!”
欢呼声很快就在沙丘四周响了起来,只不过这欢呼大多都是英国士兵喊的……他们一个个兴奋的把头盔抛上了空中,一个个飞奔着互相拥抱,就像刚才这场胜战是他们打的一样。
………………………………
第六百八十五章 回营
“将军!”亚尔林上校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张弛,他在张弛面前挺身敬了个礼道:“我是第一装甲团的指挥官亚尔林!”
“亚尔林上校!”张弛看着额头上带着焦黑看起来有些狼狈的亚尔林,随口问道:“第一装甲团的伤亡不大吧!”
“我们损失了三十几架坦克,还有五十几辆装甲车和汽车……”亚尔林上校有些无奈的回答道:“不过这已经算是幸运了,如果没有你们,我想我们会遭受更惨重的伤亡。我替第一装甲团感谢您,将军。真是令人印像深刻的一仗!”
张弛摇了摇手,表示这不值一提。
“将军!”这时佩奇从人群中挤了进来,或许是因为职业病,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起相机拍了几张,接着问道:“将军,您能接受我的采访吗?”
“佩奇!”张弛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觉得这是采访的时候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半小时前我要走上战场时,差点就被你拦了下来!”
周围的英军士兵不由发出一阵哄笑,有人还插嘴道:“佩奇女士,如果你成功了,那么我们或许就该继续逃跑了!”
英国式幽默,他们并不忌讳败战、逃跑之类的小笑话。
“可是现在德国人已经撤退了不是吗?”佩奇坚持道。
“佩奇女士!”亚尔林上校代张弛回答道:“我们需要立即赶回玛海拉玛休整并补充燃油和弹药,这样,万一德国人折返回来……我们就有所准备!你知道的,战场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哦!”佩奇悻悻的点了点头:“那好吧,不过将军,你欠我一次采访!”
“求之不得!”张弛调侃道:“对于美女的邀请我当然肯定不会忘记的!”
英军士兵们不由的一阵起哄,甚至还有几个人吹起了口哨。
正如亚尔林上校说的,第一装甲团需要休整,所以张弛也不敢多做停留,当下就带着部队回到玛海拉玛。
玛海拉玛的英军早就做好了迎接中国军队的准备……在这方面中国军队就显得淡定多了,毕竟打胜仗什么的对远征军来说已经是多得数不清了,如果每回都要庆祝一下还真庆祝不过来。
但这场胜仗对于英军来说却是非同小可,事实上,这已经可以算是在北非战场上战果最大的一场胜仗了……这里之所以用“算”,是因为在德国军队进入北非战场前,英军部队曾打得意大利部队一路逃窜几乎都把他们赶出了北非,那时英军的战果也十分辉煌,意大利装甲部队在英军面前几乎就可以说不堪一击……用“不堪一击”这个词还不足以形容意军的狼狈,因为英军大多的进攻都是大炮一响意军就投降了。
关于意军的战斗力,隆美尔在给他妻子的信里就清楚的描绘了这一点(注:隆美尔几乎每天都给他妻子写信)。
隆美尔在信里叙述:有一回他很吃惊的看到一辆英军装甲车俘虏了整整一个意大利营……
隆美尔不由惊呼:“上帝,发生了什么?一个营的士兵,每人一脚都可以把那辆装甲车踩扁了!”
于是隆美尔下令部下架起机枪向那辆英军装甲车射击,好让意大利士兵逃回来。
接着隆美尔是这么说的:“他们的确是逃了,不过逃的却是英军的方向!”
所以,就连英军自己都明白,他们之前能取得胜利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强,而是因为对手太弱。
当对手换上强悍甚至只是一部份换上强悍的德军时,胜利的天平就往德意军队的方向倾斜了。
而现在,英军觉得这种情况又出现了转变,因为英军出现了一支更加强悍的中国军队。
为此,英军甚至还组织起了一支军乐队,在道路两旁奏起了中国远征军欣赏不来的《凯旋进行曲》。
吴敏甚至还偷偷的跟张弛说:“英国佬这吹吹打打的都是什么玩意?软绵绵的,哪有咱们的大鼓带劲!”
张弛笑了笑没说话,现在应该说是入乡随俗吧。
“将军!”当张弛走下车时,艾布纳及乔恩等英国军官们赶忙上来与张弛握手,一边握手一边说道:
“漂亮的一仗,将军!”
“您的指挥很完美!”
……
“将军!”乔恩朝张弛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我的指挥部,蒙哥马利将军希望能与您通话!”
张弛暗道这蒙哥马利倒是挺急的,人还没到他的电话都已经在等了。
一路在英军官兵钦佩的眼神下,张弛走进乔恩的指挥部,里头的英军军官一个个战战兢兢的,见张弛进来全都起身站得笔挺。
张弛不由觉得好笑,仅仅只是在昨天,也同样是这些军官……他们还在嘲笑、质疑中国军队会不会打仗呢,但今天就全都是另一副样子了。
其实这也可以算是战场的好处之一吧,在这里只讲实力,谁要是能打胜仗谁就能得到尊敬……和平社会的后方却并非如此,有能力的人不受待见那也是寻常事。
“我是中国远征军新七军副军长张弛!”张弛接过乔恩递来的话筒就表明了身份。
“少将!”另一头传来蒙哥马利的声音,或许是因为第一次通话的原因,张弛感觉的蒙哥马利的话语间有些不自然。
“首先,恭喜你,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胜利!”蒙哥马利说:“我为我们的军队里有像你们这样优秀的部队感到骄傲,打得好!”
“谢谢!”张弛说:“不过将军,您这么急着打电话给我,不会只是为了恭喜我吧!”
张弛知道这些并不是蒙哥马利真正想说的。
“是的!”蒙哥马利接着说道:“你知道,身为一名军人最重要的就是服从命令,这是军人的天职不是吗?我不知道你们中国军队是否这样,但我们英国的军队……”
“将军!”张弛打断蒙哥马利的话,蒙哥马利语气中相对中国的优越感让张弛不舒服,于是他就毫不客气的顶了回去:“我并不是不服从命令,我只是不服从明显错误的,缺乏军事常识的命令!”
………………………………
第六百八十六章 电报
要知道蒙哥马利可是被英国人尊称为“军事天才”,而现在却被张弛说成是“缺乏军事常识”……这对蒙哥马利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 .最快
于是蒙哥马利哪里还会按捺得住,当即就脸红脖子粗的吼道:“注意你的言辞,少将!你怎么敢这样对长官说话?!”
“不是吗?”张弛反唇相讥:“将军,我只问你一句,如果我服从你的命令在玛海拉玛防守的话,那么我现在还能站在这里跟你说话吗?我的部下还能幸存吗?还有玛海拉玛的英军甚至第一装甲团!”
蒙哥马利不由语塞,虽然张弛说的只是一种假设,但他却不得不承认,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信心能守得住玛海拉玛,他派中**队去玛海拉玛甚至都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
“将军!”张弛继续说道:“我不知道你们英**队是怎么样,但我们中国远征军,是以生存及部下的生命为第一目标的!”
说着张弛就挂上了电话。
虽然这可以算是顶撞了上级,但张弛一点都不后悔,甚至他还觉得骂得不够狠。
因为张弛心里一直都有恨,恨这些英国鬼子只把自己当人根本不把别人的性命当一回事,就像在缅甸一样,多少中国官兵就因为英国人心里打了点小算盘而被推下火坑……而偏偏又是这些英国人满嘴“仁义道德”、“人道主义”。
现如今到了北非战场英国人还想玩这一套把戏,还有把中**队往火坑里推的意思……他娘的做不到!
张弛眼里闪过一丝杀机,他打定了主意:如果这些家伙惹恼了自己,自己就撒手不管回冲绳,管他什么历史会不会改变会不会影响到东南亚战场,自己宁愿跟敌人痛痛快快的交手也不愿意被这些伪君子卖了还替他们数钱。
另一头的蒙哥马利肺都气炸了,他重重的将话筒一摔,骂道:“去他妈的,真不明白美国人怎么受得了这个自命不凡的家伙!”
“将军!”拉姆斯登想说些什么,但很快就意识到如果说实话的话,很可能会火上浇油,于是就硬生生的把接下来的话吞了回去。
“不行!”想了想,蒙哥马利就对拉姆斯登说道:“给尼米兹将军发个电报……”
“将军!”拉姆斯登小心异异的劝说道:“我们需要像张弛这样的指挥官,同时我们也需要中**队!”
“上帝!”蒙哥马利说:“你还不明白吗?是,中**队的确打了一场胜仗,但这说明不了什么!如果继续让这个中国指挥官藐视上级的指挥的话,我们整支军队很快就会失去凝聚力而成为一盘散沙的!我不会为了一个师而放弃整个军队的!”
应该说蒙哥马利的这种想法还是有道理的,事实上张弛已经挑战了蒙哥马利的权威了。更严重的还是,英**队还是由许多国家不同民族组成的,澳大利亚、印度等,如果中**队可以这样自行其事那是不是说其它部队也可以这样?
当然,这其中有本质的区别,澳大利亚、印度等军队是英国的殖民军,而中**队则是英军的盟友,中**队本身就应该区别对待,只是蒙哥马利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点。
所以张弛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他娘的,老子在这里打仗可以说是帮英国人的忙救英国人的命,你非但没半句感谢还指手划脚的不把中**队当人看,你又算哪根葱来着?!
蒙哥马利的一封电报很快就被送到尼米兹手上。
美国海军在东南亚的任务大部份都结束了,日本本土只需要分出一支舰队去培养中国海军就可以高枕无忧,东南亚方向的日军又没有造船能力,日军海军怎么也不可能东山再起,剩下的就是麦克阿瑟带着陆军在那一带苦战。
于是海军就逐渐将主力转移到欧洲战场与英军合作。
尼米兹接过电报看了看,不由皱了皱眉头,上面写的全是张弛不服从命令擅自行动给盟军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的话。
尼米兹将电报随手就放在了一旁,一边端起咖啡一边问着身边的助手安德森上校:“我听说,中**队在北非打了一场大胜仗不是吗?他们以一个装甲团的兵力击退了德国人一个装甲师?”
“是的!”安德森回答:“详细的战果是击毁了德军装甲师将近两百架坦克!这是中国装甲团拥有坦克的两倍多,而中国装甲团只损失三十余辆坦克!”
“干得好!”尼米兹不由赞了一声。
想了想,他又接着说道:“英国人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