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姆斯登这话说的倒是真的,就像张弛刚才在会议室里看到的,英军军官也都暂时满足于目前的胜利,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胜利,所以他们要享受一段时间,于是从上到下都无心再战。

    这样的军队又怎么能上战场呢?!
………………………………

第七百三十九章 魔鬼的乐园

    对于这件事,张弛也不想管太多了,毕竟这是英联邦军的事。

    而且说实话,张弛就算想管也管不过来,英国从首相到士兵都希望能停止进攻暂时享受一下这场胜利所带来的好处而不愿意过早的打破它,那张弛也就无能为力。

    张弛只是担心,将来英联邦军反攻时遇到困难……要付出代价的只怕又是远牌征军。

    所以张弛就对拉姆斯登说:“告诉他们,这次机会是中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既然你们不打算抓住这次机会,那么下一次……就不要再中国军队上!”

    “将军!”拉姆斯登还想说什么,张弛已经跨上了吉普车一溜烟的走了。

    张弛分析的没错,在德国方面就连一名普通的士兵都以为英国人会乘着亚历山大港胜利的时候发起进攻给德、意军以致命一击,于是个个都紧张兮兮的,失败消极的气氛首次弥漫在德军军营的上空。

    这是很少见的,因为从德军登陆北非战场起,虽然交战双方互有胜负,但德军一直都保持着高昂的士气,每个德军士兵都坚信德国将会在北非战场上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也是隆美尔强调进攻的好处,进攻就像是在拳击赛中劈头盖脑的朝着对手一顿暴揍,虽然德军不得不几次后撤,但德军士兵都知道那是因为补给和装备不足的问题。

    所以德军士兵其实是很看不起英联邦军的,就像德军中盛传的一句话:“英国人多吗?我们一个可以打他们十个!”

    会这么说也并非没有根据,德、意联盟里意大利军队战斗力太差,整个战场基本都是靠两万德军撑起来的,而英联邦军却有二十万之众,这么算还真是“一个打十个”。

    但是这一次……

    德国军队居然在装备军力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打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其实这里用“压倒性优势”来形容并不客观,亚历山大港之战德军对比中国军队无论是在兵力还是在装备上都没有很大的差距。

    空军:三百多架飞机对英国一百多架飞机,德军数量上虽有优势但英军飞行员的素质更好。

    装甲部队:德军一个装甲师中国军队同样也是一个装甲师,只不过德军坦克总体上会比中国装甲师先进些,而且德军更有坦克作战经验。

    步兵和炮兵甚至还是中、英军更有优势。

    当然,这里面尤为重要的是制空权,它使中国军队一度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德军士兵之所以会用“压倒性优势”来形容,是因为德军士兵普遍有种藐视天下的傲气:几周占领波兰,一个月灭掉法国,在围困轰炸日不落帝国的同时还向苏联发起了进攻,几乎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在非洲战场也是如此,两万多的德军就可以打得英联邦军满地找牙。

    再加上德军在非洲战场上向来都是以弱势装备和兵力打赢英联邦军,所以在亚历山大港战役中占据了一些优势自然而然的就觉得是“压倒性优势”。

    其实德军根本就不需要这样妄自菲薄,这一方面是张弛使用了跨时代的“戈兰壕”,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军队十分擅长打这种处于弱势装备下的阵地防御仗,他们在国内面对日本人时就是顶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坚守的。

    要真说“压倒性优势”,那就应该属抗美援朝战场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对志愿军,在那种情况下中国军队都能挡得住美军的进攻,又何况是现在的德军!

    但德军却不是这么想的。

    正所谓“爬得越高就摔得越惨”,因为德军对自己的要求和心理预期过高,遇到亚历山大港这样的失败就有些难以接受。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在亚历山大港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重要的还是在严重打击了德军的信心和士气。

    如果英联邦军在这时候进攻,德军只怕就只有卷铺盖走人了。

    但让所有德军都感到疑惑的是,德军紧张的等了几天,有些人甚至都做好了撤退的准备,但却什么都没有发生,敌人没有进攻!

    隆美尔对此也十分疑惑,他甚至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那可是两个装甲师……在亚历山大港战役中非洲军团损失了两个装甲师。

    意大利133装甲师几乎是全军覆没,德第21装甲师虽然没有全军覆没但也失去了战斗力,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德、意防线空出了两个长达十几公里漏洞,更重要的还是之前所说的,德、意军的士兵遭受重挫。

    这就像是对英国人说:“来吧,来打败我吧!”

    可英国人却没有这么做。

    直到侦察兵和侦察机告诉隆美尔一切正常,英国人没有任何的进攻迹像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这时隆美尔不由笑了起来,说道:“他们像狮子一样战斗,但却被蠢驴们统率着,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不幸!”

    隆美尔所说的“他们”是谁就不用说了,指的当然是中国军队,而蠢驴就是那些抱着“偏安一隅”的思想的英国军官。

    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隆美尔不简单,他没有“超级机密”也能大慨的猜出英联邦军那边发生了什么。

    隆美尔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他有马上就命令部队组织防御。

    隆美尔的防御很简单,那就是地雷,大量的地雷。

    他下令在防线前布设一道漫长而宽阔的地雷带,大多数地雷的威力足以炸毁坦克和履带、炸穿装甲车的底部或是摧毁一辆汽车,其中有百分之三的地雷具有多种毁灭性的杀伤力,比如一种绰号为“弹跳的贝蒂”的“S”型地雷,它会触发后会抛射到空中1。5至2米的空中爆炸,以大量杀伤敌方步兵。

    后来隆美尔干脆就让补给舰队减少补给甚至弹药的输送而改送地雷,地雷一送到北非马上就会被布设到防线的前方。

    据统计,隆美尔一共在防线上布了44。5万颗地雷,德国人管它叫“魔鬼的乐园”。
………………………………

第七百四十章 尊严

    隆美尔的战略,就是自己如果没有足够的机动部队动起来的话,那就想方设法让敌人慢下来。

    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说,敌人慢下来就相当于是自己快起来,所以这也可以算是另一种“闪电战”。

    地雷就是隆美尔让敌人慢下来的工具。

    事后证明这种战术是十分有效的。

    值得一提的是,隆美尔还让士兵们依葫芦画瓢在防线前挖上了“戈兰壕”,当然,此时的“戈兰壕”已经不是“戈兰壕”了,德国人将这种反坦克壕称为“亚历山大壕”。

    隆美尔甚至很希望中国军队能来进攻一下这个“亚历山大壕”,因为他想知道这种反坦克壕该怎么破解或者说怎么进攻!

    对于这一点,隆美尔可以说是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了。

    “戈兰壕”对于坦克来说或许是个恶梦,但难道说任何战役都必须得用坦克部队进攻?它对于步兵来说不就是个矮得不能再矮的人为的高地?炮火掩护然后步兵一个冲锋不就拿下来了?!

    张弛当然不知道隆美尔那边的情况,他得到的命令就是巩固亚历山大港的防线已经训练、休整。

    这其实根本不需要蒙哥马利多此一举的下令,中国部队早就这么做了,这是中国军队的惯例。

    蒙哥马利之所以要这么做,张弛猜测,他或许只是为了表示中国军队是在他的指挥下取得的这次胜利。

    “将军!”这时杰克准将站在了张弛面前,他朝张弛敬了个礼后就说道:“将军,不知道是否可以向您提个意见?”

    “当然!”张弛回答,然后示意杰克准将在对面坐下。

    “是这样的,将军!”与以前比起来,杰克准将显得有些拘束。

    对此张弛也可以理解,在亚历山大港战役之前,中国军队或者说张弛的名声还不是那么响亮,杰克准将身为一个英国人,在其它国家的官兵面前还是会有些优越感……事实上这是英国军官的通病,杰克准将已经算好的了。

    这种优越感使杰克准将在张弛面前显得轻松,但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的杰克准将已经知道面前这个中国将军甚至是整支中国军队的能量,于是自然而然的就感觉到了压力并显得有些紧张。

    杰克准将整理了下思绪,就接着说道:“你知道的,南非1师在此之前很少打过像亚历山大港这样的胜仗……事实上是没有,首先我表示荣幸,能与中国军队一起参加这场战斗,也很荣幸能继续与中国军队驻防亚历山大港……”

    “也是我的荣幸!”张弛回应道:“你们打得很好!”

    “不不……我们,还做得不够好!”杰克准将对张弛的夸奖有些惭愧,因为事实上他在战场上并没有做任何事,南非1师的那些兵是自发的冲上战场的。

    张弛给杰克准将递上了一杯咖啡,说道:“那么,准将。你的建议呢?”

    “什么?”杰克准将不由一愣。

    “你不是来提建议的吗?”张弛有些疑惑。

    “哦,是的。建议!”杰克准将略为尴尬的笑了笑:“是这样的,鉴于南非1师或许还有很长的时间与中国军队一起协同作战,所以……我在想,我们是否应该多做些联合演习,或者中国军队对南非1师进行必要的整训?”

    “哦!”张弛不由意外的看了杰克准将一眼,然后点头说道:“很好的建议,准将,我没有理由拒绝!”

    张弛之所以会感到意外,是因为他知道英国军官都好面子,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提出让中国军队去训练他们的部队的,就算是殖民军也不行。

    张弛不知道的是,杰克准将在此之前就这个问题在南非1师的英军军官里做出过讨论,而且英军军官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

    反对的原因就正如张弛所想的那样,因为面子。

    当然,英国军官不会说是“面子”,而是“尊严”。

    “上帝!让中国军队来训练南非1师?这是承认我们不如那些中国人吗?”

    “说得对,准将!我们不能因为中国人打了场胜仗就抛弃了我们的尊严!”

    “不只是我们,这如果是上了报纸,我们大英帝国的尊严也没有了!其它国家的人都将知道,我们需要中国人来训练士兵!”

    ……

    “可是那又怎么样?”杰克准将反驳道:“仅仅只是训练就让你们觉得没有尊严?难道不是在战场上打败仗更没尊严?难道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让德国人追在屁股后面跑更没尊严?”

    杰克准将这么一说军官们就没了声音了。

    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英军军官都不愿意承认罢了。

    他们其实也与意大利军官有着同样的心理:被敌人打败并不是件耻辱的事,因为其它英联邦军也同样被德国人打败,所以并不是南非1师太弱,而是因为敌人太强。

    但其实谁都知道这是自欺欺人,即便是用“一地鸡毛”这个词都无法形容南非1师孱弱的战斗力。

    “先生们!”杰克准将接着说道:“知道最让我震撼的是什么吗?不是德国人飞机和坦克,也不是他们过人的战斗力和进攻速度,而是亚历山大港……就是在这里,在看到南非兵成群结队不畏生死的冲向德军防线时的那一刻。在那之后,我一直都在想着一个问题:是什么让那些在我们眼里一直就是一堆狗屎的南非兵,却会暴发出这样的战斗力?”

    英军军官们无言以对。

    杰克准将没有冤枉他们,英军军官茶余饭后的乐趣就是拿南非兵的各种奇葩事件当笑话,南非兵在他们眼里甚至连狗屎都不如。

    “是南非兵的错吗?”杰克准将问:“在这之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在亚历山大港战役后,我认为……或许是我们错了!”

    “这就是我的目的,明白吗?”杰克准将加重了语气:“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而且你们要知道,这里是战场,我们正在与敌人打着最残酷的战争!所以,放下你们的狗屁尊严吧,没有什么会比性命更重要!”
………………………………

第七百四十一章 训练

    于是远征军和南非军的联合训练就展开了。

    实际上联合训练只是给英军乃至英国一个面子……对这一点张弛并不在乎,要面子的话尽管拿去,他要得到的是真实的好处,南非1师的战斗力如果能够增强那对中国军队显然是有好处的。

    可是这训练从一开始就不顺利,其实何止是不顺利,简直就让远征军派出去的教官们气得想撞墙。

    那什么军纪、战术之类完全不懂就不用多说了,训练进行到第二天,同乡人就决定要给南非1师制定一个铁律,也就是后来被南非1师称为“三个不要”的纪律。

    第一:不要被汽车压死。

    第二:不要被别人打死。

    第三:不要压死或打死别人。

    张弛在看到这铁律的时候就不由愣了,这看着怎么像是教幼儿园的小朋友?

    但是同乡人却唉声叹气的回答道:“将军,你是不知道啊,这些南非兵……真要能做到这三点就很不容易了!”

    原来南非兵训练或是作战时根本就没什么安全意识。

    这或许是跟他们平时生活比较原始有关……非洲地广人稀而且基本没有汽车,诺大的一片沙漠就那么几个人住,平时根本就不用担心车来车往并且要给车让路的问题,于是进了部队后同样也没有让路的意识,尽管后面的喇叭已经一路长鸣。

    至于不要被别人打死……则是因为南非兵经常丢三落四的,枪里有没有子弹连自己都不清楚,训练时就带着压着子弹的枪上去了,走火那还是小意思,做战术动作时他们还喜欢威风八面的扣动扳机,于是那枪声是“砰砰”的一片,教官当场就懵了。

    还好南非兵枪法不好,否则免不了要闹出几条人命来。

    接着同乡人就向张弛倒苦水:“将军,你看这些南非兵……要文化哪没文化,要纪律吧又没纪律,一个简单的战术动作怎么教都不会,还老给你整出些乱子。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现在招一些地痞流氓来训练上几个月,都会比他们强啊!你看这……”

    “要是没有困难的话还要你训练干嘛?”张弛打断了同乡人的话:“再说了,地痞流氓能像他们一样打胜仗?难道他们朝德国人进攻是假的?”

    这么一说同乡人就没了声音了。

    这一点是事实,同乡人亲眼看着南非兵一往无前的冲向德国人的防线,但那时的南非兵与现在受训的南非兵几乎就是两支不同的部队。

    想了想,张弛就说道:“其实,类似这样的训练英国人应该也搞过,只不过效果并不好!”

    “是的!”同乡人回答:“我跟杰克准将交流过,他们也是训练这些科目,同样也碰到这些头疼的问题。杰克准将还说,这些南非兵在我们手下还算听话了,如果是英国军官,只怕半天都叫不动!”

    “嗯!”张弛点了点头。

    虽然与南非兵接触不多,但张弛还是能感觉得到南非兵对中国部队的尊重和善意,比如亚历山大港一役他们居然会自发的投入战斗。

    “这么看来……”张弛说:“南非1师似乎并不适合进行正规作战训练!”

    “将军的意思是……”

    “你记不记得,我们在缅甸跟小鬼子打仗的时候,小鬼子有缅甸游击队的帮助?”

    “当然记得!”同乡人回答:“那些缅甸游击队还真麻烦,尤其那一口缅刀,躲在丛林里冷不防就是一刀……将军是说……”

    “是的!”张弛接着说道:“南非兵或许是在原始状态下生活太久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及文化水平与现代化战争及机械化战争有些格格不入,既然这样咱们就或许不应该千篇一律的把他们往正规部队的方向去培养,而应该抓住他们对地形熟悉、对本地环境适应强以及适合近身肉搏等特点,把他们往游击、偷袭、骚扰等方向去培养!”

    “着啊!”同乡人一拍大腿:“我怎么就忘了南非人就是本地人了!”

    同乡人说干就干,马上就改变培训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训练科目。

    这些训练科目对于中国军队来说也是轻车熟路了,当年中国军队在国内与日军作战的时候就因为与日军装备差距太大而不得不选择游击、偷袭等战术。

    当然,国军的游击战术与共军的游击战术和经验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不过用在南非1师身上也已经足够了。

    南非1师在这些训练科目中也是如鱼得水,事实上,他们几乎就可以无师自通,比如潜行、骚扰之类的,他们平地狩猎时就常这么干。

    他们甚至还有先天的优势,在夜里出击时连伪装都可以省了,只要军装一脱就是浑身漆黑自然与夜色融为一体。

    伪装也很省事,非洲土著大多都没穿衣服,就下半身围一块布,任何时候往村子里一钻就谁也认不出来。

    然后什么近身肉搏……这些玩意非洲兵根本就不需要教,以狩猎为生的他们天生就有这方面的特长,平时有时没事就摔跤玩。

    成问题的依旧是现代化的装备,比如炸药、地雷等。

    混进敌人防线后,总要找到目标并装上炸药吧,潜伏至敌人部队周围实施骚扰行动总要会埋地雷吧。

    于是同乡人的铁律里很快就又加上了两条:“不要被炸药炸死!不要被地雷炸死!”

    不过这些的问题却不是很大,一来是南非兵毕竟是南非1师的兵,他们之前就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甚至还有实战经验……南非1师在战场上的作用除了构筑工事外,就是被用来排雷了。所以他们对地雷方面还是有些基本技能,只不过个个都是马大哈,往往是自己埋了地雷后也不知道在哪,或者是埋下地雷后不通知友军。

    另一方面,同乡人就是打定主意让他们“术业有专攻”,也就是什么射击姿势、战术协同之类的都不学了,就学炸药、地雷,一遍一遍的捣腾,时间久了就算是傻瓜也学得会吧!
………………………………

第七百四十二章 演习

    在同乡人及一众远征军战士的努力下,两周后南非兵就已是初见成效了。?

    张弛在这期间却看了下他们的训练。

    训练是在夜里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南非1师的这些战术显然是在夜里更好用。

    看起来还真像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南非兵一个个都是习惯不穿鞋的,那可是真叫落地无声啊,更厉害的还是因为他们没穿鞋,所以有更多的机会感知地面的情况,比如他们能敏感的察觉到踩着了地雷而更快的做出反应。

    再加上他们的肤色……如果天色暗一些的话,几乎就是走到了面前也无法察觉。

    至于那什么渗透、骚扰的任务嘛,对他们来说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些任务本身就是要求他们乱打一通,而他们恰好又只会乱打一通。

    所以几次演习下来都十分成功,唯一的缺陷就是演习双方打着打着就太投入了,然后就真打了起来……非洲兵就这样,他们做事情往往就是凭着一时性起或是火气一来就干上了。

    比如演习中蓝方从后方偷袭红方,原本红方该被军刺“扎死”,但红方嫌蓝方下手太重弄疼了他,于是“死而复生”一翻身就跟蓝方扭打起来。

    最初还只是两个人的争吵,但双方的部落很快就上来帮架,于是不一会儿就演变成两个部落的冲突。

    同乡人以及一众教官只能在外头张着嘴巴干瞪眼,过了好久同乡人才骂了一声:“他娘的,这些兔嵬子,就不能给我省点心!”

    最后如果不是同乡人等中国教官上前阻止的话,只怕这两个部落还要各自拉来他们的部落联盟,然后这架就会越打越大……

    也难怪有人说非洲人不团结,像他们这么冲动、随性而且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打的话,能团结在一起才是怪事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演习还是让杰克准将等一众军官十分惊讶。

    “上帝,你们竟然做到了!”杰克准将带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向张弛:“真不敢相信,而且仅仅只用了几周的时间……你们甚至都把他们训练成了类似特勤队一样的部队!”

    (注:特勤队是英军特种部队的前身)

    张弛不由一愣,这说的好像的确有点道理,非洲兵干的这些事似乎就是特种部队干的。

    只不过……

    南非1师实在也不能说是特种部队吧,因为他们几乎就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张弛甚至都相信他们就算是在战场上都有可能一言不和自己人打起来。

    所以,或许称他们为游击队更合适。

    不过管他是什么部队呢,只要能在战场派上用场就可以。

    南非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