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唐群臣多为血性男儿,叫战声立刻络绎不绝。

  这个时期的唐朝尚武成风,唐兵固然在骑术上稍逊于草原上的民族,但军备、士气、血性、荣誉感等等总体都在草原上的民族之上,阵仗交锋,硬拼起来,唐朝赢面是很大的。

  本来掌管国库的户部尚书由于心疼银子,对于战争他向来是抱着能够外交解决的绝对不支持用兵的态度,而这一次也改支持李世民了,咬牙切齿的一副恨不得亲自上阵杀敌的模样。只因他与朝中重臣都知道,打败突厥一是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后顾之忧,二来也是为了重启丝绸之路,他管天下生计,对于古丝绸之路给中原王朝带来的济经效益十分惊人,丝绸之路对于大唐的重要没有人比他更为清楚。对于丝绸之路一事他是抱着支持态度的,对丝绸之路他上记挂在心,夜不能寐,

  为着当好一名出色的“大总管”,为了尽快的给大唐增加国库,近些日子也难得的关注起了军事,现在乍一听说突利有可能是第二个颉利,第二个挡着财路的绊脚石,自然恨的牙根咬地死死的。

  孔颖达出列道:“陛下,天下思定,好不容易才安定了下来,咱们大唐底子太过薄弱,经不过旷日持久的战争,臣就问您一句:这场战争,咱们打得赢吗?贸然与突利夷男开战,咱们的战马、粮草是否充足?军队能否在极短时间内赢的战争的胜利?”

  李世民望向了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重新出列,神情十分严肃,一串串巨大的数字从他口中说出:“陛下,这对外战争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要严峻,就拿李道宗郡王这路大军来说,粮草的消耗数量更是远远过了我们的预计!数余大军日耗粮约三千石,一月则九万石左右。战争期间运粮队两万多人,一月所耗之粮三万,一个月总计消耗十二万,抚恤阵亡将士、奖励将士还没有算在其中。而且李郡王是以步兵为主,要是换成了全军皆骑的虎贲军,以及庆州边军,日消耗的数量恐怕还要翻上两翻左右。还好,虎贲将军文武双全,想出了那么多的点子,不但解决了庆州大军的供给、俸禄等支出,而且还将经验传到了其他边塞。如果远征作战,如果战争持续不断,以及运粮队不断的派遣,所耗粮食更多。依照估计,若出兵二十万,且远征军半年不胜,我大唐将元气大伤。”

  这数字之巨大,令人震撼,满朝一片嗡嗡之声。

  李世民也渐渐露出了惊愕的神色。

  户部尚书此刻提出这个问题,也并非是打算追究谁的过错。而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初唐最大的弊端就是人口少,经济农业上不来。

  这是限制大唐展的最大问题。

  也是导致李世民羡慕汉武帝这个富二代的终极原因。

  时下的大唐不缺雄才伟略的君王、不缺大将,随便数数都有千百名独当一面的能征善战之士,当然要说那种统帅大军,指挥若定的三军之帅,放眼初唐却只有数人。河间郡王李孝恭、卫国公李靖、陈国公侯君集以及英国公李绩,若加算上已经是皇帝的李世民,也只有五人而已。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华夏大地,人才辈出,从不缺乏统兵之将,缺的只是三军之帅。初唐时期的六人,在历史上已经是非常了得的数字了。汉武帝朝,武功盖世,但能够称上帅才的也不过是卫青、李广、霍去病三人而已。与此同时,唐朝是尚武的王朝,将士们是闻战则喜,所以说也不缺少骁勇善战的士兵,大唐唯一缺陷就是国力不足,后继乏力,而这一点又恰恰无法回避的关键的一个环节。

  没有钱,还打什么仗啊!

  禇遂良出列道:“陛下,我大唐国库存粮并不充足,如果又要劳师远征,这粮草能否供应的过来?此外,此战我军不占天时,不占地利,万一讨伐时出现了意外,我大唐战败,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所以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户部尚书、禇遂良缓缓说出来的话不犀利,但却异常的沉重,因为这是事实!

  “若不解决这些问题,贸然出兵,我大唐真的能够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吗?”禇遂良的话里别有诱惑力,只听他说道:“陛下。数千年来,大乱之后,必要大治,唯有如此,才能让一个国家国运昌隆。恒古以来,莫不如此。秦末大乱,汉文帝、汉景帝免除战火,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这一片强盛的文景之治,造就了强盛的大汉王朝;王莽乱政,海内分崩,天下大乱。汉光武帝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展生产,才奠定了后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隋朝初年,也不外如是。陛下,臣也痛恨突利的无礼,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啊。恳请陛下三思而行!”

  禇遂良这番话可谓锵锵有力,掷地有声,一字一句,说得是有礼有据,让人无法反驳。8



第288章:李世民的真意


  “说得好!”李世民不但不怒,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道:“突利是留不得的,可现在确实不宜用兵,与其便宜了颉利还不如坐山观虎斗,等双方两败俱伤,咱们再做坐渔翁之利。 。 。 ”李世民见大家众志成城,十分开心,他需要的就是敢反驳他意见的官员,而不是唯唯喏喏,没立场、没主见的应声虫。

  “这……”禇遂良觉得自己的智商不够用了,他们的这个皇帝陛下此刻看起来十分理智,哪有真要出兵的样子?这是玩人还是自玩来着?

  对此,熟悉李世民为人的大臣却没有多大的意外,他们都颇为了解李世民那小受一样的心态,你越反抗他越能在道理上站住脚来跟他争跟他吵,他越是会重用越是器重。

  就如魏征,魏征好几次逼得李世民下不了台,气得李世民吹胡子瞪眼睛,甚至要叫囔着杀他这个乡巴佬,可他依旧混的有滋有味。

  魏征在李世民面前不退让,并不是鲁莽找死,而是知道李世民能够容纳与之争辩争吵的属下。

  “此事作罢,哼!突利小儿还不一定能够活得下来呢!散朝!”李世民受了一回数落,心也平了,气也顺了。并顺势而下的下达了退朝的命令。

  转身下令招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侯君集、秦琼等人前往甘露殿密会去了。

  “都坐下说话!来人……把茶具送上来!”李世民有些显摆下了命令,让人送来小火炉、沸水,以及茶叶,以及“茶具”。

  当宫女将熟练的将茶具一一摆上的时候,除了秦琼,见多识广的大臣们眼睛都直了,只因为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茶具琳琅满目、精致而雅致。

  李世民摆弄着那些茶具,颇为得意的介绍道:“这是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大家细数一下,发现这全新的茶具至少有24种。于是,一个个都凑上前去观看。

  侯君集来了兴趣,问道:“陛下,好像与大家用的不一样啊!这火炉是用来现煮的么?”

  “君集啊,这茶与大家平时吃的不一样。”李世民感慨长叹。瞧了侯君集一眼道:“君集,这是秦风弄出来的新茶,我们以前喝的茶叶是煮的,而他的茶叶却是泡的。对了,秦风的作战风格与你十分相似,在药师倾囊相授之下,他的军事水准,越来越扎实了,君集,在如此下去,你可真要让他给追上超越了啊。”

  侯君集是李世民最为器重的武官之一,从收他如帐下起就看中了他那惊人的军事天赋。带在身旁培养。让房玄龄、杜如晦传授他兵法韬略。策略算计,更是让李靖收他为徒,传授他更高层次的兵法战术。

  侯君集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培养下,侯君集各项数值大幅度上升,已经成为文武双全的了得人物。文可成为他的谋士团一员,武能领兵打仗统帅千军还能冲锋陷阵。但是李世民对他还是有些不满意,侯君集的真正天赋在军事上。他需要侯君集成为超越李世绩接近李靖那样的军事统帅,能够为他为将来的大唐开疆扩土。成就辉煌霸业,但是侯君集在军事上的进步却不尽如人意,李世民一直想着把侯君集培养成为未来的李靖、李绩、李孝恭之类的军神。只是当李世民拿侯君集与秦风一对比,发现侯君集性格上有着致命缺陷。侯君集性子太傲、心胸太小。

  以往是没有参照对象,现在有了一个横空出世的秦风,李世民发现侯君集立刻给比下去了。

  在秦风的进步面前,侯君集就像是乌龟爬一样。

  李世民早有提点侯君集之意,趁着这个机会便想激励激励侯君集,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李世民是一番好意,侯君集听在耳中却是一阵刺耳,脸上笑着回应,背地里拳头却是紧握,眼中带着强烈的嫉恨,还有对李靖的不满。

  李靖的军事才华在大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没人怀疑他的军事能力,即便是战无不胜的李世民在军事上也服气李靖。

  能得李靖指点,侯君集自是满心欢喜,但是与李靖接触下来,他总觉得李靖既不收他为徒,又不传授他深奥有用的东西,觉得李靖私藏,怕他学会真本事从而超越他,对李靖抱有极大的成见。现在得知李靖对秦风倾囊相授,心中更是充满了对两人的敌视。

  也正因为如此,李靖这才对侯君集有所保留,侯君集因此而怀恨在心,到李世民面前状告李靖,说李靖将要造反,因为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

  李世民自然不信李靖要造成了,只是责备李靖心眼小,李靖却回答说:“这是侯君集想要谋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有异志啊。”李世民见二人均告对方将反,也不知道他们二人闹的哪门子不愉快,大为头痛之下不了了之。

  而事实上,李靖并没有将一身绝世皇法带入地下的打算,他今年已经五十有七,也想有个徒弟能够继承他的本事。只是兵法这学问博大精深,没有特别的天赋经历很难体会个中奥妙。加上他个人信奉儒学,不喜妄造杀戮,对于弟子的品行也有很大的要求。是故选择徒弟更是苛刻,到现在为止天赋上得他认可的也只有侯君集、秦风两人而已,哪怕他的亲孙子李业嗣、李业诩也入不了李靖的法眼,故而,他一直在侯君集、秦风二人身上作考虑,最终,发现品行上侯君集就逊色秦风许多。也因此选择将自己的编写的传给了秦风,但他一直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秦风的煞气很重,尽管秦风出征不过两回,但是,这家伙却杀人如麻,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秦风固然是针对异族大加杀戮,但以后之事,真的难说。所以说,李靖也挺矛盾的。

  侯君集强笑道:“陛下放心,臣每天都在学习着,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好,好,好!”李世民开怀大笑。

  等水烧沸,李世民然后用器血亲自给他们泡了杯茶。

  浓郁的茶香茶在大殿里弥漫开来,让人欲醉。

  大家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看着李世民手中的器血。

  “是茶香。”文人受茶,武将爱酒,这大厅中,除了秦琼与侯君集,无不是喝了几十年茶的人,对于这种味道情有独钟了。

  炒茶与煮茶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茶叶即便是将它煮烂也无法发挥茶叶的一半味道。

  面对这种泡出来的茶香。房玄龄第一个忍不住了,端起茶杯来先放在鼻间闻了一下,然后轻饮一口,含在口中慢慢咽下,闭目沉思片刻,脸上绽放出足令百花怒放的笑容拍,轻叹一声道:“太妙了,简直太美妙了,这味道让人深深的陶醉其中,不,应该说是沉溺其中。但是茶香中却还有一种奇怪的微苦沁人心脾,让人在沉溺的同时还能保证心神的清醒,过后却感香甜,滋味无穷,让通体舒泰,实在太好了。”

  杜如晦听房玄龄如此赞叹,也浅酌了一口,也不禁动容赞叹:“想不到世上竟然有如斯美茶,与之相比,我以往喝的那些贡茶味同嚼蜡。”

  殿中的众人见房谋杜断如此推崇,人人迫不及待的端起茶杯饮了起来,那独特的滋味也让他们目瞪口呆。茶这东西在汉朝时,上流社会已经流行了,只是因为滋味不佳,可有可无,所以无法大规模的流传。

  他们这些人其实多是出生高贵世族之家,茶他们不是没有饮过,但滋味如此的上等好茶,却是他们想也不敢想象的。

  “陛下,喝了这茶。臣以后只怕再也喝不下别的茶了,不知这茶叫什么名字?哪里可以购得?”杜如晦急问道。

  已经饮用了很长时间的李世民笑道:“这茶叫龙井茶,据秦风说是他一个朋友发明的新茶。只是产量小,现在还未上市。那人送秦风了许多,本意是想让秦风给他打打名气,提升一下知名度,秦风见味道不错,而且还知道茶为万病之药,可以明目提神,对身体有益,所以匀给朕一些。”

  早在新茶上市的季节,秦风就送了一些给李世民、长孙皇后,他知道以二人的贤明,只要擦一点边,就能够参透其中关键。秦风索性也不隐瞒,直接说这是他弄出来,打算让中华楼来销售,赚到更多的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秦风所做之事李世民是看在了眼里,二人听了也不以为意,只笑赞秦风会做生意。

  李世民见大家都认同这茶,便笑着说道:“此茶滋味无穷。朕特封为贡茶,以后会让人每月都上贡一些于朝廷,以抵税收。到时候,也给你们分一些。”

  秦琼会心一笑,这贡茶一封,秦风弄出来的这东西也就不怕没有买家了。


第289章:呼吸都是秦风的错


  李世民抿了小口,感受那浓郁的茶香,笑道:“秦爱卿,你家的二郎可送给了朕一些宝贝啊!这茶回味悠长……没得说!”

  秦琼有些自傲的翘了翘嘴巴,嘴上却恭敬的应了一句:“陛下妙赞了,小犬少不更事,就喜欢这些旁门左道,有伤大雅,有伤大雅……呵呵……”说道最后,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让在场的诸位翻了一个白眼,暗自鄙视:“德行!”同时也有点酸酸的,这才发现有一个了不得的儿子,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侯君集的脸上有些难堪,尤其是在李世民称赞秦风的时候。

  “旁门左道,也不尽然把!至少他想到了你们都想不到的办法出来!”李世民笑着说着。

  殿下的长孙无忌、侯君集面面相觑。你眼望我眼,最后都将目光望向了秦琼。

  秦琼自己也是一脸的茫然不知。

  反倒是事先得到消息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稳如泰山、悠然自得的品尝着让人上瘾的新茶。

  李世民将秦风的办法以及现在的执行的战略意图说了出来,初次接触到这方面信息的人这才知道原来李世民、李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配合秦风这个后辈而已。有鉴于此,便是秦琼也有些酸溜溜的,吃起秦风的醋来。至于同为武将的侯君集更是妒忌得要死。

  想当初,李唐入主关中之后,李渊面对的是纷乱的局面,大唐在李世民、李孝恭以及满朝文武的齐心下,建立了大唐帝国,当时李渊接手的是隋末大动乱的结果导致天下人口锐减四分之三的天下,面对的是村镇田地荒芜,百里无鸡鸣的惨况。事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勉强度日,最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大唐仅仅是名义上的大一统罢了。那个时候,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王朝。

  而这个时代,李世民就如同一颗彗星,用闪电一样速度、惊人的军事才华强势崛起,打关中、靠的是平阳、李世民、李建成,定西秦靠的是李世民,灭刘武周靠的是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还是李世民。如果说北方的大一统是李世民完成的,那么,南方的大一统的功臣,李靖是当之无愧的,他平定萧铣、安抚岭南、剿灭辅公祐等割据一方的乱世枭雄,比起李世民的成就而言,亦是毫不逊色,也正因如此,两人在军中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现在,大唐王朝的军事双璧,竟尔甘愿充当绿叶来配合秦风这个晚辈,于秦风而言,绝对是一生中最难以难怀的荣耀了。

  “前两次,小秦将军作战勇猛,摧凶克敌,所向披靡。臣以为他擅打硬仗,为何这一次突然间如此谨慎?这好像不是他的风格吧?小秦将军是不是另有目的?”杜如晦颇为疑惑的问着。

  只因每个名将、统帅用兵,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风格,即便不同的战争有不同的表现,但只要仔细寻找,还是可以发现一脉相承的依据,就拿李世民与李靖来说,他们两人都是统帅级别的人物,李世民用兵有他的风格,李靖也有属于他的风格。

  早年李靖察觉李家暗中招兵买马,伺机造反,打算向杨广告密,但因关中大乱,道路堵塞,反而让李家所擒,意图将李靖杀了。是李世民救下了刀口下的李靖,赞赏他的才识和胆气将他收入幕府。

  李世民很欣赏李靖的才华,但李靖在李世民麾下却无用武之地。两人都是统帅级别的人物,李世民没理由委屈自己而迁就李靖,如果一直让李靖在自己麾下,也绝对会造成了一个有着旷世才华却没有机会立功的尴尬情况。

  李世民也实在不忍心屈才,咬咬牙放弃了李靖,正好巴、蜀作乱,也就将他推荐给了李孝恭。

  李靖也由此一跃九天平定萧铣、安抚岭南,一身才华得以展现。

  也正因为有着先例在前,杜如晦有才如此一问。

  “能有什么目的?”侯君集早就看秦风不爽了,此刻抓住机会,自然是落井下石,道:“还能有什么目的,我看他就是仗着立了大功而持功自傲,信心膨胀之下,以为自己能玩转各种作战风格,便有了现在的转变,要知道每个人有所专长,他本来擅长于硬战,而现在非要来个谋战,简直是拿将士的性命在玩弄。”

  房玄龄目光在侯君集身上一扫而过,流露着丝丝的不解。

  杜如晦微微皱了皱眉,并未说什么。

  耿直的魏征却道:“侯将军此言差矣,从古至今弃武从文、弃笔从戎而助君王成就大业者多不胜数。秦将军有着统帅之资,但毕竟年龄尚小,尚未形成自己的用兵风格,或许他本人都不知自己专于勇战还是谋战,以一两次战役来定性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实在太苛刻,也太不负责任了。且不管是勇战还是谋战,只要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好战法。”魏征与侯君集是关系尚可,可魏征向来对事不对人,就连李世民犯错他都直言犯谏,不留丝毫颜面,侯君集根本不可能享受到其他的待遇。

  李世民不满的横了侯君集一眼,这房玄龄是他麾下的谋主,众谋臣之首。虽没有明文规定,先来后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以房玄龄为先,以视基本敬重。侯君集却一副急切抢答,实在有抢表现之意。

  房玄龄雅量高致,不计较这些,但他作为首领却不能不在乎。

  而且,侯君集今天事事针对秦风,这让他十分的不满。与其他不明底细的人相比,李世民对于秦风路数大变是心知肚明的,只因为虎贲军不同以往,现在多了一个未来的储君——李承乾,故而,秦风不得不慎之又慎。

  侯君集让李世民一瞪,心下骇然,不敢有任何异样:心底深处却是万分焦急。

  他视妒忌秦风,暗中将秦风视为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可秦风在庆州干得风生水起,现在却越走越远,而他依旧原地踏步,心中焦急存着抢表现的念头。却不想这才刚开口,就让李世民给警告了,心中郁闷之极、担忧之极。

  长孙无忌沉默不语,他看了看侯君集,突然露出了别有深意的笑。

  “因为,太子在虎贲军中,秦风不得不慎重,不得不改变。”列席的都是心腹大臣,李世民稍一思索,便将这个惊人的消息透露了出来。

  诸人大惊失色,半年来,李世民都会让李承乾列席这种场合,并让他发言,以此增长、拓展、加强李承乾的才能,可李承乾受命去了庆州之后迟迟未归,他们还以为李承乾学习庆州成功的政务经验呢。经李世民这么一说,大家才知道李承乾竟尔与秦风一道,踏上了北征之旅。顿时,大家眼中都露出了动容的表情。

  唯有侯君集一脸的涨红,羞愧带着些许的嫉恨恼怒。

  再聊了一些国内事务,李世民便送了每个人一些茶叶,本来官员不能从商,是既定的国策,可到了秦风这儿,李世民不但明里支持,而免费的充当中华楼新茶的促销员了起来。这个岳父当得也是够合格的了,最后,宣布散会。

  **************

  潞国公府!

  侯君集狠狠的将茶叶摔了一地,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马扎上,双目赤红,看着孤零零的左右,想着这些年的遭遇,顿时陷入了一种孤立无援的绝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